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医疗设备评价初步探索
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610011摘要: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指对医疗设备从采购、验收、使用、维护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良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医疗机构的绩效,并合理利用资源。
方法:本论文从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意义、主要内容、关键环节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
结论:旨在为医疗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管理医疗设备作为现代医疗活动的重要工具,其安全和有效的使用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1]。
良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合理配置和管理设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事故风险和经济成本。
一、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意义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指在医疗设备的整个从采购到使用期间,直至报废,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和管理手段,对设备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实现设备的高效使用、延长设备寿命、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全面管理医疗设备的生命周期,能够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意外故障,提升医疗诊疗准确性和安全性。
节约资金成本:合理规划设备采购、验收、维护等环节,避免重复投入和浪费,降低设备维修和更换的成本,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保障设备合规和合法性:通过设备的全面管理,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提升医疗机构的合规水平。
二、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内容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需求管理、采购验收、安装培训、维护保养、报废更新和设备管理信息化[3]。
需求管理:分析和明确医疗机构的需求,制定采购计划,确保设备的选择和配置符合实际需求。
采购验收:参与设备的采购过程,对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质量符合要求。
安装培训:协助设备安装和调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维护保养: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进行定期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性能和安全状况。
经验做法——中日友好医院医疗装备实施智慧化管理

43当公立医院谈高质量发展时,究竟在谈什么?高质量的“增效降本”,是中日友好医院给出的答案。
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建设;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推动手术机器人等智能医疗设备和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将信息化、智慧化全面融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既是国家政策层面的要求,亦是医疗行业、医院间的共识。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勇指出,医院以信息化、智慧化管理为“解题思路”,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工具”,将“信息化”“智慧化”如种子般播撒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
以医疗装备管理为例,医院建立了医疗装备管理信息化平台,将医疗设备、耗材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数据通过物联网和院内信息系统进行采集,并应用于评价与监管,把智慧化管理深度融入医疗运行与管理的各个链条和环节。
通过创新技术实现医疗设备使用效率提高,不仅以科学方式帮助临床优化资源配置,也同步提高了医院智慧管理的水平。
管理界有一条公理——“降本不一定增效,增效必然降本”。
中日友好医院医疗装备智慧化管理是这一公理的最好证明。
——大型医疗设备监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大型医疗设备是指使用技术复杂、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对医疗费用影响大且纳入重点管理的大型医疗设备。
近年来,为更好地服务患者,中日友好医院对先进医疗设备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
据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赵菁介绍,全院50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目前已经被全部纳入了医疗装备管理信息化平台监管,有助于医院管理者实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设备何时开关机、何时扫描、何时空置、每个患者扫描多久、扫描了哪些部位等数据都可以实时监测。
医院每季度给各科室发放设备使用情况的监管报告,并收集科室反馈意见,以提升设备配置和使用效能。
赵菁以某台核磁共振机的周使用情况为例,介绍了如何借助医疗装备管理信息化平台既提升设备使用效率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管理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184 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10月下医院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管理王倩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5摘 要 本文旨在探讨医院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借助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医院可以有效地管理医疗设备的采购、维护、使用和报废等过程,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效率,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 医疗设备;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in Whole Life Cycle of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Wang QianXi’an International Medical Center Hospital, Xi’an 710065, Shaanxi Province,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and role of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throughout the life cycle of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With the help of the whole life cycle information system, hospitals can effectively manage the procurement, maintenance, use and scrapping of medical equipment, improve equipment utilization rate and work efficiency, and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medical services.Key words medical equipment; life cycl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引言医院医疗设备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供准确、及时和有效的医疗诊疗具有重要作用。
以JCI为抓手基于物联网的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探索

以JCI为抓手基于物联网的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探索黄家祥; 周文琴; 唐一骏; 傅翔; 徐珉; 董亮; 许亦斌【期刊名称】《《外科研究与新技术》》【年(卷),期】2019(008)003【总页数】8页(P197-204)【关键词】物联网; 云平台;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 国际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作者】黄家祥; 周文琴; 唐一骏; 傅翔; 徐珉; 董亮; 许亦斌【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医学装备处上海2003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4通过动态二维码的链接,建立医疗设备的精准云台帐,基于云平台进行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结合微信APP等移动互联网手段,大大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和质控效率,确保数据实时动态获取;另外结合工业4.0设计思路开发新一代智能数据网关和医疗设备电气电网质量监测终端,建立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物联平台,获取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并在云平台上进行可视化呈现。
对设备维修维护的成本和效率、设备使用效率、设备增减量情况、使用年限与地理位置分布、设备检查患者量、有效工作时间等客观数据第一时间在云平台上呈现,为采购论证、管理决策、提高设备安全等提供客观数据支撑。
在2012—2014年央视报道的医疗安全和不良事件中,有11.5%的案例与药品、医疗器械有关。
同时,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达26万多份,涵盖了医疗器械的几乎所有类型。
对患者生命财产安全、医院运营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医疗器械一直以来都在医疗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无论是医工还是医护人员,都有核查医疗设备和用品安全性的义务。
国内外政策法规、JCI国际医院认证标准等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核心要求就是让医院管理者意识到,医疗设备的可及、有效地运行,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更是关乎患者的生命,也是医院的生命,应该重点关注。
本研究项目以JCI国际医院认证标准为着眼点,以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为切入口,基于先进的物联网管理理念,通过德尔斐法、实验法、横断面研究等定性及定量的分析手段,对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可及性和有效性两个维度评价其运行的安全性,探索新型的设备管理模式。
基于“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探索--以z

系统方案基于“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的建设项目全生命 周期管理应用探索——以zs市“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为例■中山市自然资源信息中心:吴文龙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第三分院:张丽萍【摘要】目前,“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已成为各地“多规合一”工作的重要支撑,特别是随着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逐步推进,“多规合一”在规划差异协调、规划成果共享等方面作用逐步凸显。
经由“多规合一”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如何指导建设项目落地,并进一步对建设项目审批进度进行跟踪监控,形成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已成为“多规合一”领域重要应用研究课题。
本文试图通过捋顺建设项目在城建系统各部门的审批流程和审批节点,充分利用各地市已建政务共享平台,整合建设项目审批信息并引入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实现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促进各级部门“纵向联通”和 “横向联动”,推进“放管服”审批改革工作。
【关键词】“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地理空间信息;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逐步推进,城市营商投资环境出现明显改善,群众申办政务服务事项便利性明显提升,部门“懒政”和“互相推诿”等作风得到抑制。
其中,城市建设项目审批业务一直以来都是改革重点,许多共性问题制约行政审批效率提升——建设项目审批涉及部门众多,项目审批流程复杂、项目协调周期漫长等问题导致项目难以落地,严重制约项目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发挥。
此外,建设项目审批的数据常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业务审批系统为基础,通过数据交换交换到各地政务共享平台,然而各部门之间缺乏业务审批的协同机制,项目审批流转过程中的数据未建立统一标准,阻碍了部门间的信息联动,致使各部门建设项目审批数据只能“躺在”政务共享平台数据库中,没有得到的深化应用,未能发挥行政审批数据的最大效能。
“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是提供基础地理空间信息、规划成果信息、项目信息共享查询,各部门进行业务协同的综合地理信息平台,是多规合一工作的重要基础信息支撑平台。
浅谈固定资产暨医学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浅谈固定资产暨医学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摘要】固定资产和医学装备在医疗机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保障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生命周期管理则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旨在最大程度地利用和保护医学装备和固定资产的价值。
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可靠性,医学装备则需要特别关注其技术特点和使用环境。
在采购建造阶段,管理者需要选择适合的设备,而在安装维护阶段则需要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报废更新管理则是为了及时淘汰老化设备并更新最新设备。
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优势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未来发展趋势则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设备智能化。
全生命周期管理对于医学装备和固定资产的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固定资产,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管理目标,采购与建造管理,安装与维护管理,报废与更新管理,优势,未来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什么是固定资产和医学装备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占用并使用的价值较高的物品,如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这些资产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高的价值。
固定资产不仅在资产负债表中占据较大比重,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在医疗卫生领域,医学装备是指用于医疗诊断、治疗和护理的各种设备和器具。
这些装备不仅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更关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医学装备通常具有高价值、精密性和专业性,是医疗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之一。
固定资产和医学装备在企业和医疗机构的运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管理与维护至关重要。
通过有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固定资产和医学装备的效益,提高资产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1.2 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固定资产和医学装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涵盖了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从采购、建造、安装、维护到报废和更新,确保了资产的最大化利用,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效率。
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规划和控制资产的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损失。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2023年)总目次

㊃100 ㊃ 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0N o .12(S N193) D E C .2023‘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2023年)总目次(括号中的数字为 期数 页码)特别关注以数据为驱动的上海市级医院绩效监测评价与促进平台建设及思考张娴静等(1 01) 基于大数据和标杆分析法的市级医院病种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及应用侯冷晨等(1 04) 上海市级医院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徐峥等(1 08) 基于大数据的市级医院大型医用设备评价指标构建及应用李晶慧等(1 12) 上海市级医院安防监控系统集成平台构建与应用曹玲燕等(1 16) 基于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的查对制度问题分析与建议梁小慧等(2 01) 基于司法判决角度的危急值报告制度管理策略曾强等(2 04)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关键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怀晴雨等(2 08)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庞雪等(2 12) 麻醉精神类药品智能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戎成婷等(2 16) 新发展阶段医疗质量管理:内涵拓展与创新发展王虎峰等(3 01)国家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张静等(3 07) 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的路径和作用张静等(3 14) 紧密型医共体推动医疗质量管理同质化的路径和方法史江漂等(3 20) 基于智慧血液管理平台的医院储血设备精细化管理探索吕振等(4 01)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医院血液库存智慧化管理模式探索王田田等(4 04)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智慧血液配送模式探索王国安等(4 07) 输血科红细胞血袋样本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与应用探讨张敏等(4 11) 智慧血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讨王丽雯等(4 14) 血液科护士智慧化血液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尹霄朦等(4 18)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满意度对管理人员公共服务动机的作用机制研究蔡媛青等(5 01) 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满意度对管理人员服务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蔡媛青等(5 06) 公立医院人才可持续发展满意度对管理人员公共服务动机的作用机制研究王文娟等(5 11) 公立医院人才可持续发展满意度对管理人员服务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蔡媛青等(5 15) 北京市22家三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影响机制的定性比较研究 王文娟等(5 20) 北京市20家三级公立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影响机制的定性比较研究蔡媛青等(5 25) 中国男护士事业发展的历史研究梁爽等(6 01) 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住院患者男护士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颜穆丹等(6 05) 三甲医院男护士感知高绩效工作系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胡宇凡等(6 10) 上海市男护士职业锚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汪涛等(6 15)精神专科医院男护士工作投入与反刍思维㊁自我和谐的相关性研究蔡壮等(6 19) 儿童专科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建设路径探索闫雪等(7 01) 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建立与应用刘枭雄等(7 05) 基于5G+区块链的危重症患儿全流程闭环转运体系构建与应用王桢絮等(7 09) 以小儿外科为核心的癌症儿童生育力保护多学科协作模式探索许陈诚等(7 14) 全国急性S 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 T E M I )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分析窦克非等(8 01) 急性S 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质控现状与对策张优等(8 07)提升区域内急性S 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的江苏经验孟浩宇等(8 12) 提升急性S 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规范化诊疗水平的探索与实践许静等(8 16) 国际患者安全发展趋势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刘彤等(9 01)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经济学研究进展与启示刘彤等(9 06) 住院患者静脉用药风险防范优化策略研究姚旺等(9 10)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M a n a e m e n t V o l .30N o .12(S N193)DE C .2023 ㊃101 ㊃基于 2 4模型的手术患者电外科安全事件分析与改进程娅楠等(9 17) 一例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假阴性致新生儿出生缺陷医疗纠纷的分析与思考周爱文等(9 22) 智慧医院发展沿革与模式探索许昌等(10 01) 基于院长驾驶舱的智慧医院管理数据平台建设实践田怀古等(10 06) 基于5G 全流程闭环管理的智慧护理服务模式丁小容等(10 10) 基于电子病历的智慧医保探讨刘颜等(10 15) 基于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医院平台建设实践田怀古等(10 20)智慧医院科研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秦洁等(10 24) 基于医疗资源与医疗服务对比的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研究王成等(11 01) 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模式探索: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为例付晓彤等(11 07) 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张钟文等(11 11) 北京市某中医医院医生医患关系和职业倦怠相关性研究邹鎔等(11 15) 太原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发展现状调研杨林霞等(11 20)2020年-2021年全国超声医学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分析陶葸茜等(12 01) 落实 超声危急值10分钟内通报完成率 质控目标及改进策略陈夏珊等(12 07) 督导会诊在超声门诊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董一凡等(12 11)甲状腺滤泡癌超声诊断质量分析张晓燕等(12 16) 医疗质量门诊患者突发意外事件应急防御安全指标体系构建肖华丽等(1 21)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疼痛管理最佳证据总结王晴等(1 26) 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徐治萧等(1 32) 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市级医院小儿肺炎住院患儿的影响研究李福兴等(1 36) ‘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暂行规定“意义解读王平(2 20)危重新生儿转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杨晓倩等(2 24) 神经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M e t a 分析孙卫格等(2 29)医院集团医疗服务质量同质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李洪涛等(2 36)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脑卒中文献计量分析:以P u b M e d 数据库为例叶全伟等(3 25) 基于医务人员视角的长三角卫生健康标准一体化调查研究董晨杰等(3 31) 上海市级医院重点病种31天内重返住院调查与分析朱春龙等(3 36)新冠肺炎疫情下定点医院阶梯式重症医疗救治的探索张丽娜等(3 42)新冠肺炎疫情对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的影响分析:以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为例李小艳等(3 46) 上海市级医院日间化疗管理共识赵蓉等(4 22) 持续改进:医院评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尹畅等(4 26) 我国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2020年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情况调研左玮等(4 30) 河北省产前诊断技术服务机构校验评审问题分析与对策周爱文等(4 34) ‘医疗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的解读孙辉等(5 30)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曹祎等(5 34) 基于德尔菲法的公立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综合能力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廖子锐等(5 4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医疗纠纷案件中医疗过错因素与原因力的关系研究万辉等(5 45) 基于S WO T 分析的公立医院学科建设策略研究尹立等(6 25)心血管内科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探索黄东等(6 29) 手术医师信息库在落实围手术期核心制度中的应用苑伟等(6 33) 基于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质量监测指标数据验证实践张金凤等(6 37) 2022年度厦门市肾病专业质量控制数据分析陈智鸿等(7 18)基于博弈理论的D R G 支付对三级医院疾病诊治难度的影响分析方金鸣等(7 24) 基于单病种数据库的临床科研平台构建探索郑莹等(7 30) 患者入院24h 内V T E 风险评估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刘维等(7 33)基于词频分析的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智慧服务政策研究谷兰凌等(8 20)人工晶体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影响分析彭勇华等(8 25) 某传染病专科医院临床科室医疗服务能力评价与分析朱慧等(8 30)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日间手术管理平台构建及应用袁骏毅等(8 35)集中管理模式下胸外科日间手术患者非计划再就诊影响因㊃102 ㊃ 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0N o .12(S N193) D E C .2023素分析邱莉华等(9 27) 多学科协作优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流程魏蓉溪等(9 32) 三级医院评审数据平台构建及应用高梦婷等(9 35) 出院患者手术占比管控路径探索高晴等(10 28)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D R G 分组探讨付婷辉等(10 32)基于E R A S 的卵巢良性囊肿日间手术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黄娟等(10 38) 膝关节置换手术日间化路径探讨王卫等(10 43)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王 州等(11 27)发挥管理在提质增效中的作用:以分娩镇痛率提升项目为例王峰丽(11 32) 门(急)诊病案首页系统设计与思考苏宇等(11 36) 医务人员互联网诊疗使用情况及认知态度研究刘瑞琦等(11 40) 上海市级医院国际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谷茜等(12 20)资源整合型加速康复外科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林苡竹等(12 24) D R G 支付下I F 55病种医用耗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魏巍等(12 28)患者安全内蒙古某三甲医院临床试验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现状分析朱丹丹等(2 81) 国外医疗风险防控管理机制与策略分析及启示马玉琴等(6 41) 不同量表对脑卒中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预测效果比较赖松生等(6 46) 从不良事件角度探析医疗纠纷的影响因素及防控策略刘长英等(10 46)一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相关安全问题解析及改进李浩等(11 60) 曼彻斯特患者安全框架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应用的范围综述汤佳洁等(12 65) 聚焦D R G基于D R G 的公立医院精细化成本管控实践探讨吴镝娅等(1 39) 基于M D T 的C H S -D R G 付费下的管理持续改进张秉政等(4 38) 基于院级D R G 分组诊疗数据知识库的实时分组管理研究王兴强等(5 51)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入院体重对D R G 分组影响分析付婷辉等(5 55)护理质量陕西省护士执业环境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刘小敏等(1 44)基于i -P A R I H S 循证框架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护理预防证据的审查与分析郭清源等(1 49) 陕西省护士患者安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肖倩等(2 49)I C U 护士结构配置指标与护理结局质量指标相关性分析张可寅等(2 55)基于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 s .go v 的护理质量临床试验特征分析李玉培等(3 60) 基于病例组合指数和护理工时构建肝胆外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模型杨艳英等(3 64) 我国护士从事 互联网+护理服务 意愿率及影响因素的M e -t a 分析杨雨菡等(4 52)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与职业成熟度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安冉等(4 57) 基于C i t e S pa c e 的我国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研究可视化分析颜佳冉等(5 61) 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体系构建吴尧等(5 66)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驻点对口帮扶基层县医院护理工作实践马莉等(7 48) 基于柯氏四级评估模型构建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谢仪佳等(8 51) 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尚文涵等(8 57)国考 背景下三级公立医院护理管理内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郑军等(9 43) 江苏省急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朱迪等(9 50) 基于购买力平价指数的安宁疗护服务收费标准研究杨轶等(10 51) 介入手术患者I S B A R 转运交接单构建与应用李尔清等(10 56) 基于权变理论的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护理人力调配策略研究骆金铠等(11 55) 基于医联体的山东省县级医院护理人员静疗专科护理需求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吕守英等(12 48) 规范化培训护士专业生活品质在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间的中介效应探究兰文霞等(12 54) 服务质量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及防御性医疗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朱清等(1 56) 门诊造口治疗师执业环境与薪酬满意度相关性研究李伟东等(1 62)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M a n a e m e n t V o l .30N o .12(S N193)DE C .2023 ㊃103 ㊃中药注射剂抗肿瘤治疗的医患偏好及共同决策比较分析滕悦等(2 60) 基于K a n o 模型的经阴道分娩孕产妇服务需求调查分析姚瑶等(2 65)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乡村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董复宗等(4 62)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人文执业能力㊁感知医患关系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陈东冉等(5 71)北京协和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实践探索柳昭羽等(5 76)住院患者满意度测量问卷与患者就医体验调查问卷的比较研究吴怡雪等(6 52) 门诊导医评价工具的汉化及信效度研究陈宣成等(7 52)我国49家三级综合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王越等(8 39) 基于S E R V Q U A L 模型的肺结节患者日间手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王毅豪等(8 46) 基于医务人员视角的 互联网+ 上门医疗服务风险分析及对策陈旻洁等(9 54) 出院患者回访预约一体化闭环管理模式构建与应用梁艺琼等(9 58)基于S E R V Q U A L 模型与I P A 分析的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评价朱思宇等(10 62) 西藏地区医务人员执业环境现状调查达娃卓玛等(12 59)绩效管理与医院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职能部门契约式绩效管理模式的必要性探讨杨冬等(2 41) 公立医院职能部门契约式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杨冬等(2 44)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探讨崔艳雨等(3 50)基于D I P 的主诊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以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例王晨等(3 55) 公立医院资源配置绩效评价模型的设计与应用郑琳莎等(4 43) 国考背景下县医院绩效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马玉蓉(4 48) 基于结果链模型的手术专科运营管理及效果评价殷佳等(6 57)E V A 与R B R V S 相结合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实践:以过敏反应科为例邓维姝等(6 63) 基于熵权 T O P S I S R S R 联合法的临床科室D R G s 绩效综合评价研究张振等(7 38) 公立医院专科经营助理模式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讨徐雪慧等(7 43) 基于D R G s 和R B R V S 的肿瘤专科医院绩效改革路径探索孟燃等(9 38) 医技科室亚专科绩效精细化管理研究:以超声医学科为例李晓双等(11 46)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妇幼保健机构绩效管理陈姗等(11 50)三级公立医院专科群R B R V S -K S F 薪酬考核体系优化研究洪安琪等(12 70) 基于数据治理的医院绩效考核P D C A 管理实践李丽娟等(12 74)质量与信息化手术室智慧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贾晋莉等(1 67) 医疗机构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监管平台构建与应用崔有文等(3 68)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的主数据管理探究与实践张朝等(4 67) 省级质控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朱甬倩等(5 81) 公立医院 一院多区 网络安全管理实践探索赵丽丽等(6 68) 省级健康管理(体检)质控信息平台设计与应用韩雷等(6 73) 医疗人工智能技术评估与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肖非易等(7 58) 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治理实践研究陆家发等(8 63) 互联网医院运行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闫雪等(9 63) 基于5G 技术的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协同平台建设王淑等(11 69) 数字化建设助力中医医院急诊能力提升张亚男等(11 73)专题研究基于专科医师态度和建议的 专科 全科团队 建设模式探索宋景晨等(12 33) 基于全科医师认知和需求的 专科 全科团队 建设模式研究宋景晨等(12 39) 基于医联体的 专科 全科团队 模式效果评估宋景晨等(12 44)㊃104 ㊃ 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0N o .12(S N193) D E C .2023Q C 小组平台循证视域下医院品管圈项目结构化案例库构建与应用向萍等(1 71) 构建新冠肺炎疫情下隔离酒店的医学观察管理模式许静等(1 75) 近10年来‘中国卫生质量管理“刊载品管圈论文情况分析王侠等(2 70) 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率王丽娟等(2 75) 降低I C U 患者谵妄发生率蒙斯雅等(3 76) 降低急性中毒患者血液净化过程中仪器报警发生率张博泉等(3 83)提高高值医用耗材管理信息追溯覆盖率王悦等(4 82) 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任婷婷等(5 85) 缩短创伤骨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平均等待时间尹丹娜等(6 77)广东省医院品管圈参赛项目分析与思考向萍等(7 63) 基于Q F D 构建泌尿造口医护患协同管理模式陈庆丽等(8 84)基于Q F D 改善高危孕产妇围孕期安全王佳等(9 67) 恶性血液病患者P I C C 相关性血栓风险管理模式构建张同同等(10 67)降低老年骨科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邵倩等(10 74) 基于Q F D 构建产后尿潴留预警体系张俊茹等(11 77) 缩短P I V A S 首批输液完成时间孙治萍等(12 78) 卫生技术评估专栏金砖五国卫生技术评估应用比较研究徐鸿燕等(2 85) 医工交叉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营管理探讨包文婕等(3 72) 我国医院循证管理与卫生技术评估研究可视化分析姚保栋等(4 71) 国外普适性卫生技术评估工具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李灵玉等(4 76)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构建城市医疗集团H B-H T A 小组的论证罗莉等(7 78)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谢鹏(9 74) 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的公立医院高值医用耗材准入指标及权重研究林海蓓等(11 64) 药品质量江西省基层药品监管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郭亮等(7 68) 带量采购药品配送企业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王家玉等(7 74)后勤质量医院后勤活力型文化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杨雅琴等(6 83)医保质量对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的回顾与思考郭武栋等(1 89) D R G 支付改革形势下的医疗服务行为持续改进何琼等(8 68) 医保与商保融合的健康管理组织模式探讨陈烨等(8 71)血液质量基于智慧城市概念模型的智慧血液网建设与应用李大玮等(1 80) 基于智慧城市的智慧血液冷链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陈委娜等(2 90) 世界卫生组织‘献血者咨询实施指南“释义及启示梅仁波等(3 99)‘血站合格血液储存库射频识别(R F I D )技术应用规范“地方标准编制研究谢淑红等(5 91) ‘血站和医院血库良好实践指南“与‘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比较研究徐蓓等(5 95) 基于云环境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优化策略赵小洪等(6 87)质量和安全文化教育活动在血站管理中的运用孙静华等(6 90) 我国部分中心血站从业人员离职率调查与分析许守广等(7 82)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采供血机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孙君凤等(7 87) 青岛市民营医院输血科(血库)现状调查刘晓霞等(8 90)优化无偿献血奉献奖申报路径钟诚等(9 82) 突发事件下血液应急保障组织体系研究刘佃雨等(10 79)5G+捐血站数智化建设与应用探索卢亮等(11 84) 江苏省14家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实验室现状调查王波等(12 83)社区卫生质量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现状调查张波等(1 84)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M a n a e m e n t V o l .30N o .12(S N193)DE C .2023 ㊃105 ㊃上海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评价钮登等(3 87) 糖尿病患者社区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首诊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王淼淼等(3 93) 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慢病管理脆弱性评价研究薛梓晨等(8 75)基于供给视角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病床服务现状与对策王信光等(8 80) 基层慢病医防融合工作中院办院管模式的S WO T 分析张炳珍等(9 78)质量与法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研究热点演变分析罗怡等(10 82) 问题与探索基于多院区合理医疗点评体系的构建梁华伦等(1 93) 大型医院巡查视角下医院重点岗位轮岗实践与优化杨石含等(1 97) 三级综合医院中层行政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王敌等(2 93) 九宫格思维模式在医院中层干部队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李晶等(2 98) 新冠疫苗接种队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邵夏龙等(3 103)医疗集团个性化精准帮扶创新研究石朝凯等(3 107)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框架研究刘月辉等(4 86)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公立医院行政领导人员职业化影响机制研究郑立冬等(4 91)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县域医共体政策文本分析徐萍萍等(5 99)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评估:以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为例朱斌等(5 105) 补偿机制改革对佛山市公立医院运营的影响邱恒等(6 94)基于同质化管理的 一院多区 公立医院行风建设研究:以北京市某医院为例张怡等(6 99) 县域医共体模式下龙头医院持续发展策略分析路定珍等(7 91)北京市三甲医院临床医师职称聘任评价体系知晓率及满意度调查马千慧等(7 95) 患者获得感视角下佛山市补偿机制改革的效果评估邱恒等(8 94) 甘肃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应用分析马惠娟等(8 98)基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院多区学科布局设置研究石函宁等(9 85) 多院区一体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宁夏实践张彦杰等(9 90)基于 三位一体 模式的地市级公立医院人才引进策略优化与思考毛光明等(10 87) 党建引领的科主任座谈会机制在单体多院区医院治理中的实践罗莉等(10 92) 区域性医疗中心卫生应急工作现状与完善策略金建军等(11 88)以分院区建设为载体的公立中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的实践探索颜英杰等(11 92) 宁夏 互联网+医疗健康 路径建设与实践张彦杰等(12 87) 分级诊疗背景下县级中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王俊寰等(12 91)党的二十大与卫生质量事业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疗收治工作模式初探:以上海市某三甲医院为例陶丽丽等(2 102) 新冠肺炎疫情下定点医院联合指挥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实践闵慧等(3 111) 支援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的实践与思考钱明平等(4 95) 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医院中层干部考评中的实践王赛等(5 111) 以新发展理念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许君等(6 104) 党建引领下公立医院纪检与行风协作监督的工作路径探讨吴峥等(7 100) 组团式 医疗援藏人才选派机制研究:基于北京市援助拉萨市人民医院的实践探索赵浩凯等(8 102) 全面从严治党 四责协同 机制向基层党支部延伸路径研究顾勇伟等(9 94) 增强基层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实践探索王春蕾等(10 96) 党建引领区域康复医联体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沈小夏等(11 95) 公立医院党建和业务工作互融考核机制的实践研究马珍珍等(12 96)专访以智慧医院建设为抓手提升医院科学管理水平访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院长陈芸本刊编辑部(10 101)。
后疫情时代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探究

后疫情时代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探究摘要:在新冠疫情防疫工作日趋常态化大背景下,医院管理的要求和医院的医疗设备标准继续改善,以往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与此同时,不断发展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使得应用于医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越来越多,医疗设备管理精准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管理更加顺畅,在医疗诊疗辅助工作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全生命周期;预防性维护;质量控制Summa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work of the COVID-19, the requirements of hospital management and the standards of medical equipment in hospitals continue to improve, and the previous management model can no longer meet the actual need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life cycle management models applied to hospitals, and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is more precise and informatized. The management is smoother, and i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auxiliary work of med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Keywords: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complete life cycle; preventive maintenance; quality control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长期以前期采购工作为重视对象,而轻视中后期使用过程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医疗设备评价初步探索
2018年11月11日
医疗器械管理新形势
n 医疗器械越来越重要n 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n 医工人员绝对值减少
新形势下医疗器械管理的三大重点
n 关注领导班子的工作重点
n 服务临床一线的迫切需求
n 解决医工工作中最大困难
医学器械管理需要信息技术
n 用标准管理医院
n 用信息固化标准
n 用绩效激励人才
n 凡走过必留痕迹
主要内容
一、医学工程与信息技术融合
二、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实践
三、医疗设备评价的初步探索
四、临床工程应用研究的探索
一、临床工程和信息技术融合
l 有利于建立医疗信息系统接口和平台
l 提升治疗能力、缩短治疗时间 (研究示例表明:部署标准化技术网络能够带来每年300-400亿美金的财政节省)
l 降低医疗成本、减少不良事件 l 便于临床数据的存储和查阅
临床工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意义
中国临床工程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
11.00%
58.00%
23.80%
7.20
% 设备资产管理
47.30%
42%
4.60%
6.10%
成本效益分析
40.90%
48.40%
6.40%
4.30%
维修/维护/计量等质量管理
中国临床工程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
一、设备管理信息化现状
临床工程和信息技术融合研究
医嘱项目
明细项目 患者缴费信息 开单科室信息 执行科室信息
HIS
检验科每台设备检查的样本检查信息、项目信息、仪器信息、仪器所检查目信息、仪器质控记录等
LIS
RIS
设备信息、
患者设备预约 登记信息、 患者设备已 检查信息
PACS 设备所属诊间信息、 患者设备预约登记信息、 患者设备已检查信息
体检系统 医嘱项目分类信息 医嘱项目信息 体检单位信息 体检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体检项目信息
资产管理系统
生产国家、厂家、
品牌、设备名称、型号、购置日期、使用科室、设备
状态等
中心手术室设备名称、设备条码、设备条码号、设备开始使用时间等
手麻系统
试剂管理系统
提取检验科试剂耗材信息、检验设备和试剂耗材对应信息、试剂耗材入库信息、试剂耗材移库领用信息、试剂耗材出库信息、每台设备试剂使用量及成本价格
医院信息系统之间各自独立,互不兼容共享,直接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制约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档案管理系统
文书档案、医疗技术档案、财务档案、人事档案、病案档案、设备档案、医保信息档案等
信息孤岛是医疗设备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受“信息孤岛”限制,很多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有名无实——花大力气建立的全院信息化体系要么互不兼容共享,要么在兼容共享过程中差错频出。
一、设备管理信息化现状 中国临床工程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
临床工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