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草履虫的采集_培养与观察方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草履虫的采集、培养和观察方法

草履虫的采集、培养和观察方法

草履虫的采集、培养和观察方法草履虫是一种常见的淡水单细胞原生动物,通常生活在水中或泥沙中的富含有机质的环境中。

它们以细菌、藻类、原生动物等为食,也是其他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草履虫形态简单,没有分节,身体为圆柱形,前端有细长的口器,可以向前伸缩,吞噬食物,通过细胞质流动将食物物质转化为自身物质。

草履虫在原生动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生理学价值,是沼泽和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的重要成分之一。

草履虫分布较广,采集方法也有很多种。

在采集草履虫时应注意水质清澈,水深适中,不要在下雨后的第一天、落日、影响能见度的恶劣天气下采集,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方法一:用试管或草履虫瓶采集1.取一个透明的试管或草履虫瓶,将其倒扣放入水中,缓缓上提,获得一定的水样。

2.将试管或草履虫瓶放置于水面上,慢慢让它恢复原样。

此时水样会自动流入试管或草履虫瓶中。

3.将试管或草履虫瓶小心地取出,密封好。

方法二:用手网或滴虫网采集1.将手网或滴虫网浸入水中,用手或网拨动水中的泥沙。

2.将手网或滴虫网缓缓提出水面,让水流过网孔。

3.将手网或滴虫网小心地回收并沥水。

方法三:用压缩瓶采集1.预先准备一些透明的压缩瓶。

2.将空瓶倒扣浸入水中,用力将瓶口压到水底。

3.松开手,让瓶口尽量向上冒气泡。

此时水会自动流入压缩瓶内。

如果需要采集沉积物上的草履虫,也可以在压缩瓶口下加装塑料袋。

采集到的草履虫可以培养在合适的环境中,观察它们的生长和变化。

草履虫喜欢生长在静态水域或缓慢流动的水中。

草履虫培养的基础是培养基的制备。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草履虫培养基方案:1.将10克全蛋粉、5克酵母粉、5克硫酸镁、100毫升糖溶液(糖水浓度为1%)、10毫升维生素液混合均匀。

2.将混合好的草履虫培养基放入培养皿内。

3.将采集到的草履虫放入草履虫培养基中。

4.用薄膜或密封盖将培养皿密封好。

5.将培养皿放置在25摄氏度左右的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培养。

在草履虫富集水样中可以观察到不同种类的草履虫,观察时可以将草履虫取出后置于载玻片上,直接观察。

【七年级生物实验】实验探究04 观察草履虫(原卷版)

【七年级生物实验】实验探究04  观察草履虫(原卷版)

实验探究04 观察草履虫【实验探究】 观察草履虫【目的要求】 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

【材料用具】 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少许棉花纤维。

【方法步骤】1.取材 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

2.盖片 盖上盖玻片3.观察用低倍..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实验探究】 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提出问题】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吗? 、【作出假设】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制定和实施计划】实验步骤①在甲、乙两块清洁干燥的载玻片的两侧分别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将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再在两块载玻片的右侧放入一小粒食盐和滴加一滴牛肉汁(如下图),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实验现象】甲载成片中的草履由往右侧..(肉汁方向)移动,乙载玻片中的草履由往左侧..(放食盐的另侧)移动。

【实验结论】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01实验梳理 02实验点拨 03典例分析 04对点训练 05真题感悟【典例01】下列草履虫观察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应吸取表层的培养液进行观察 B .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可以在液滴上放少许棉花纤维 C .为了看清草履虫体表上的纤毛,需要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使光线变强 D .在培养液一侧放盐粒,发现草履虫逃离,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典例02】为了观察草履虫的结构特点,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红色染色剂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再用染色后的酵母菌饲喂草履虫,并制作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如图是小组成员实验的相关图片。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兴趣小组同学吸取了表层培养液,这是因为这一部分培养液氧气含量较多,便于草履虫利用 进行气体交换。

(2)如图甲所示,小组成员观察到草履虫体内某结构被染成了红色(箭头所指结构),该结构最可能是 。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doc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doc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doc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篇一:草履虫的系列实验草履虫的系列实验纪星宇(XX4)一、目的与内容1.学习原生动物的采集、单克隆培养和鉴种2.探究原生动物的应激性,理解原生动物应激性的原始性3.观察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过程和规律4.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变化,研究食物泡中的PH变化5.比较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织细胞对刺激反应的异同6.学习常用试剂的配制和使用*7.了解原生动物有性生殖的方式和决定因素,研究接合生殖前后大核系的变化内容: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草履虫横二分裂的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观察草履虫趋性的实质后生动物激素对原生动物的影响常用生物学试剂对原生动物的作用草履虫相对接合型的鉴定光线对接合生殖的影响草履虫接合生殖前后接合型的变化二、材料与用品新鲜稻草、烧杯、滤纸、酒精灯、玻璃棒、过滤漏斗、玻璃导管、广口瓶、标签纸、台灯、表面皿、微吸管、试管、PH试纸、镜台尺、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离心机、棉球、恒温箱、托盘天平、量筒、温度计、中性红纯乙醇溶液、2%秋水仙素溶液、1%乙醚溶液、0.02%詹纳斯绿B染液、20%丙酮溶液、碳酸氢钠、蒸馏水、0.01%肾上腺素、0.01%胰岛素、碘液三、操作与观察(一)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1.配制稻草培养液取新鲜稻草(注意清洗以除去肥料和农药)10g和碳酸氢钠1g,加入1L 清水于烧杯中煮沸10~15min,直至液体成为清亮的黄褐色。

趁热过滤后煮沸10min,在烧杯上蒙上双层洁净纱布,保温在20~30℃,培养3d 直至液面出现灰白色薄膜。

通入充足空气备用。

2.采集自然水体中的草履虫在水流缓慢,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取带有微小白色浮渣的自然水。

取池塘、下水道、水田、湖沼各一处,分别采水250ml(注意水样不要混入泥沙渣滓,运输时不要封口)。

依次编号为A、B、C、D。

水面上20cm处施加垂直光照24h。

3.草履虫的单克隆培养在表面皿中放适量蒸馏水,在体视显微镜下吸取单个草履虫(可利用其趋电性分离以。

草履虫的培养观察

草履虫的培养观察

培养和观察草履虫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的重要代表,也是初学动物学最先接触的动物。

以草履虫为代表的纤毛虫在水质净化及监测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本实验主要是介绍草履虫的纯化和多种培养方法,并通过观察,掌握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进而更好地理解有关原生动物的其他知识。

一、实验准备(一)材料干稻草、旧稻草垫子、干玉米雄花穗、干荷叶、小麦粒、离芭叶、干酵母、动物内脏(肝、胰、甲状腺等)、蛋黄、牛肉汁(50g牛肉、100g水,煮熟)。

(二)用品显微镜、放大镜、电炉、恒温培养箱、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微吸管、解剖针、烧杯、培养皿、凹玻璃片、纱布、吸水纸、大头针、琼胶、质量分数为3%的甲基纤维素溶液、碘液、葡萄糖、氯化钠、质量分数为1%的洋红溶液、质量分数为0.1%的中性红溶液。

(三)采集和培养1.采集选取多处进行采集。

凡是有机物含量丰富的污水,均可采250~500mL水样,当场用放大镜检查。

水样镜检,凡呈乳白色,个体较大,圆柱状,一端稍圆一端稍尖的动物,就是草履虫。

如果多次检查均未发现草履虫,水样可弃之,另选别处采集。

水样取回,经显微镜检查,凡含有草履虫的水样,要在离水样瓶10~20cm处,放置一盏灯,经以24h照明,使草履虫向水的上层聚集。

2.培养液制备制备方法较多,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用。

(1)稻草培养液干稻草10g,剪成3Cm长,放人烧杯,加水1000m1,煮沸10~15min,放凉,补足失去水分。

在1000mL水面处划一刻度线,便于日后失水再补。

(2)玉米雄花穗培养液干玉米雄花穗15g,剪成3Cm长,加水1000m1,煮沸10~15min。

(3)荷叶培养液干荷叶50g,适当撕碎,加水1000mL,煮沸15~20min。

(4)麦粒培养液小麦粒100颗,加水1000mL,煮沸10~15min。

(5)离芭、稻草混合培养液离芭叶25g,加水500m1,煮沸5min,补足失去的水分后,再加稻草培养液500m1。

(6)干酵母培养液市售干酵母0.59,加水1000mL,摇荡均匀后备用。

草履虫生态实验报告总结

草履虫生态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草履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状况、繁殖规律及其种群动态变化,以期为草履虫的生态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草履虫:选用草履虫作为实验对象,从野外采集并纯化。

(2)培养液:根据实验需求,配置大米培养液、大麦培养液、鸡蛋黄培养液等。

(3)实验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移液管、培养皿、温度计等。

2. 实验方法(1)草履虫的野外采集和纯化:在野外水池中采集水样,通过显微镜观察,筛选出草履虫,并在培养液中纯化。

(2)培养液配置:按照实验需求,配置大米培养液、大麦培养液、鸡蛋黄培养液等。

(3)草履虫的观察与计数: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繁殖状况等,并计数。

(4)种群动态变化研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观察草履虫的种群动态变化,包括密度、繁殖率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在不同培养液中的生长状况实验结果显示,草履虫在大米培养液、大麦培养液、鸡蛋黄培养液中均能生长,其中大米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生长状况最佳。

2. 草履虫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生存状况实验结果表明,草履虫在pH值为7.0-8.0的环境中生存状况良好,当pH值低于6.0或高于9.0时,草履虫的生长受到抑制。

3. 草履虫的繁殖规律观察发现,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繁殖速度较快,一般每天可繁殖1次。

在密度较低时,草履虫的繁殖率较高;随着密度的增加,繁殖率逐渐降低。

4. 草履虫种群动态变化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草履虫的种群动态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在资源丰富的环境中,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增长。

四、实验结论1. 草履虫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单细胞生物,对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2. 大米培养液是草履虫较适宜的培养液,有利于其生长和繁殖。

3. 草履虫的繁殖速度较快,但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繁殖率会逐渐降低。

4. 草履虫的种群动态变化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在资源丰富的环境中,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增长。

实验报告模板草履虫

实验报告模板草履虫

一、实验名称草履虫观察实验二、实验目的1. 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2. 了解草履虫的运动方式;3. 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三、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隶属于原生动物门。

它具有典型的纤毛结构,通过纤毛的摆动进行运动。

草履虫对光线、温度等外界刺激有敏感反应,可以观察到其趋光性、避热性等特性。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酒精灯、镊子、滴管、棉签等;2. 实验仪器:显微镜、实验台、加热器等。

五、实验步骤1. 草履虫的采集与培养(1)取一定量的草履虫培养液,倒入培养皿中;(2)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3)用镊子夹取棉签,轻轻搅拌培养液,使草履虫分布均匀;(4)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2.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观察(1)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包括细胞核、纤毛、食物泡等;(2)记录观察结果。

3. 草履虫的运动方式观察(1)调整显微镜,使草履虫位于视野中心;(2)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如纤毛摆动、旋转等;(3)记录观察结果。

4. 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观察(1)将草履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对光线、温度等外界刺激的反应;(2)记录观察结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草履虫呈圆筒形,具有细胞核、纤毛、食物泡等结构。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纤毛分布在细胞表面,用于运动和捕食。

2. 草履虫的运动方式草履虫通过纤毛的摆动进行运动。

当草履虫遇到食物时,会通过纤毛的摆动将食物包裹在食物泡中。

3. 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草履虫具有趋光性和避热性。

当草履虫遇到光线时,会向光源方向移动;当草履虫遇到高温时,会向低温区域移动。

七、实验结论1.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典型的纤毛结构;2. 草履虫通过纤毛的摆动进行运动,具有趋光性和避热性;3. 草履虫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到其形态结构、运动方式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八、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如何确保草履虫的培养液新鲜?2. 实验过程中,如何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3. 实验过程中,如何记录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九、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了解了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培养草履虫实验报告

培养草履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草履虫的采集、培养和观察方法。

2. 了解草履虫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隶属于原生动物门。

它们生活在水中,以细菌、藻类等有机物为食。

草履虫的采集、培养和观察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可以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长发育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水样、稻草、大米、大麦、鸡蛋黄、牛肉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微吸管、解剖针、烧杯、培养皿、凹玻璃片、纱布、吸水纸、大头针、琼胶、质量分数为3%的甲基纤维素溶液、碘液、葡萄糖、氯化钠、质量分数为%的洋红溶液、质量分数为01%的中性红溶液。

2.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放大镜、电炉、烧杯、培养皿、滴管、微吸管、解剖针等。

四、实验步骤1. 采集水样:在有机物含量丰富的污水、池塘、水沟等地方采集水样,用网捞取水样,过滤后备用。

2. 培养草履虫:将稻草、大米、大麦、鸡蛋黄等有机物煮沸后过滤,制成培养液。

将过滤后的培养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牛肉汁,搅拌均匀。

将烧杯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20℃左右,培养3-5天。

3. 分离草履虫:取载玻片,用滴管吸取少量培养液,滴在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用解剖针轻轻搅拌培养液,使草履虫聚集在玻片的一侧。

用微吸管吸取培养液,将草履虫移至另一载玻片上,重复操作,直至得到较为纯净的草履虫培养液。

4. 观察草履虫: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特征、运动方式、摄食等生活习性。

记录观察结果。

5. 分析草履虫的生长发育规律:观察不同时期的草履虫,记录其形态特征、生长速度等,分析草履虫的生长发育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形态特征:草履虫呈圆筒形,长0.1-0.2mm,直径0.02-0.03mm。

细胞表面有纤毛,运动方式为摆动。

细胞内含有食物泡、伸缩泡、眼点等细胞器。

草履虫实验报告

草履虫实验报告

草履虫研究实验报告一、研究目的:1挑选出草履虫较适宜的培养液2探究草履虫生存及繁衍的最适PH值二、草履虫简介:草履虫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

是一种典型的单细胞生物。

个体较单细胞生物来说较大,且容易培养繁殖。

是草履虫是原生动物门的代表性动物,是一种良好的实验材料,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三、实验步骤1草履虫的野外采集和纯化在野外的水池当中去取一定量的水样,用滴管在载玻片上地两至三滴水样,盖上盖玻片,(提前在滴水样之前在载玻片上放置少量棉花纤维)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没有草履虫则再从水样中取,重复上述过程。

将取到草履虫的载玻片在500ml煮沸的玉米汁中涮洗,将玉米汁放置于温暖的地方(约20度)。

维持1天的时间。

然后再从培养液中(吸取之前要将)吸取1ml的培养液观察,若有少量的草履虫则再次用新的培养液涮洗,重复2次。

得到较为纯净的草履虫培养液。

2备选培养液的配置目的一:我们一共配置了3种的培养液以供选择(1)大米培养液:取1000ml蒸馏水水再加入l0g大米煮沸15分钟后,玲却、过滤、定容后分装。

(2)大麦培养液:100ml水加2g大麦煮沸15分钟,冷却、过滤、定容后分装。

(3)鸡蛋黄培养液:用托盘天平称取0.6g煮熟的鸡蛋黄,用玻璃棒磨碎.加入到装有100mL 蒸馏水的烧杯瓶中搅拌均匀。

每种培养液分别制备5组。

一共是15个培养基,每组100ml培养液。

目的二:我选取稻草培养液取1000ml的蒸馏水加20g的干稻草煮沸10分钟,冷却,过滤。

将上述培养液分装在12个烧杯中,共分为4组,每组3个,选用缓冲溶液将4个组PH值分别调成5、6、7、8。

每组3个烧杯。

3接种培养液从纯化好的草履虫培养液(摇匀的)中先吸出0.1ml培养液滴在血球计数板上,在滴加几滴浓盐酸,以便杀死草履虫,防止草履虫四处游动,不便于计数。

用显微镜观察,计算出草履虫的浓度。

重复3次,取平均值。

分别向所有的培养液当中滴加1ml的玉米汁培养液,将其都放置与同一地点,温暖的地方(约20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卷 第1期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Vol .2 No .1 2000年3月 Journal of Shenyang College of E ducation Mar .2000 
有关草履虫的采集、培养与观察方法的研究
昌恩梓,江丕文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生物系,辽宁沈阳 110015)
摘要:从生长状态的水稻或干稻草中培养草履虫,采用U 型管电极法分离,用
困扰剂法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改进了应激性实验的方法。

关键词:草履虫;采集;培养;观察
中图分类号:Q95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63(2000)01-0120-02
草履虫是动物界中较原始、较低等的单细
胞动物,属于原生动物。

因其个体较大、结构典
型、繁殖快、观察方便、容易采集培养。

因此在
生物教学中一般都用它作为代表动物。

同时草
履虫也是研究细胞遗传的好材料。

多年来遗传
学者们用它研究了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和细胞
核在遗传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类型的转变
等,取得了不少成果。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
现了它在医学方面的价值,据近几年报导,用草
履虫的水溶性提取物质,可以准确地诊断消化
系统癌症和乳腺癌等。

在生物学基础理论中,
细胞生物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而原生动物本
身就是一个单细胞,因此,在揭示生命的一些基
本规律中,原生动物已经显示并将要显示出更
大的科学价值。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研究中,从实际出发,对草履虫的采集、培养与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旨在为生物学教学与科学研究提供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法。

一、草履虫的采集与培养在北方采集草履虫的最佳时期是每年的7~9月。

这时的气温、环境适合草履虫的生活。

采集时拨下生长状态的水稻,在距根10厘米处剪下并带有少量的泥土,将此水稻草再剪成2~3厘米小段放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稻草营养液置于温暖环境中(28℃),一周之后将有大量的原生动物出现,其中含有很多草履虫。

若用干稻草代替生长着的水稻,加入适量的营养液置28℃的环境中培养一周有时也可观察到草履虫,但效果没有前者好。

若没有生长状态的水稻,采集草履虫,可取少量的菜园土或河底淤泥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营养液置28℃的环
境中培养,一周后也可观察到草履虫。

若在500毫升培养液中加入2~3滴牛奶,则草履虫—
120— 收稿日期:1999-10-19
作者简介:昌恩梓(1958-),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生物系,讲师。

的繁殖速度可提高一倍。

稻草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取剪成2~3厘米长的干稻草10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冷却即成。

二、草履虫的分离与纯培养
在培养液中往往含有各种原生动物,要想从中获得草履虫,就应将它从原生动物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牛肉汁引诱法、酸碱性驱赶法、毛细管吸取法等,但这些方法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通过几年对草履虫的研究发现,它具有很敏感的驱极性,根据这一特性,常采用U型管电极法分离草履虫,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非常好。

U型管电极法:取U型玻璃管注入清水,在管口两端1厘米处,分别插入连有两节一号电池(电压3V)的导线,组成直流电路。

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注入U型管正极端水面上,几分钟后,因草履虫有趋向负极的特性,而从正极游向负极,杂质未动,用吸管便可在负极吸取无杂质虫体,注入准备好的纯净营养液中进行纯培养,可得到理想的草履虫。

三、草履虫的观察方法
传统观察草履虫的方法是利用少许棉絮放在载片上,将草履虫滴在棉絮中加盖玻片观察。

由于棉絮的阻碍,草履虫的运动减慢,便于观察。

但在一定的范围内草履虫的运动还是很快的,很难观察到草履虫的全部结构。

研究中发现,利用“困扰剂”的方法观察草履虫的结构效果很好。

可观察到草履虫的口沟,旋转运动,伸缩泡的大小变化及部分纤毛的摆动等。

困扰剂的制备方法:取淀粉10克溶于50毫升水中加热制成浆糊,冷却后便可使用。

观察时取少量的困扰剂置于载片中央,滴一滴高密度的草履虫培养液于困扰剂中,用解剖针轻轻搅匀,加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

如草履虫的密度不够理想,可将草履虫培养液离心分离(3000转分),10分钟,弃掉上层清液,滴一滴经离心分离的草履虫培养液于困扰剂中观察效果会更好。

四、草履虫应激性实验的新方法
用普通的水银平面镜代替载片,由于水银的反光可清晰的看到草履虫的游动。

方法是在水银平面镜的一端滴一滴清水,另一端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并把二者连通起来。

发现草履虫都聚集在培养液这边,在草履虫培养液滴的边缘上放一小粒食盐,发现草履虫都聚集在清水滴那一端。

这个实验说明草履虫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但放食盐时,适当的食盐量往往不易掌握,浓度大会杀死草履虫,浓度小效果不明显,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在实验中可在放盐粒的一侧先放一根棉纤维,然后在棉纤维外放食盐粒。

由于棉纤维的隔阻作用,食盐会缓慢地扩散,逐渐渗入培养液中,这样对草履虫所产生的刺激作用是逐渐加大的,草履虫便会一个个地向清水滴游去,实验效果很明显。

Stu dy on the method of collection,culture and observation in
paramoecium caudatum.
CHANG En-zi,JI ANG Pei-wen
(B io Dept.Normall College,Shen yang University Shenyang110015)
A bstract:This paper intraduces the method of culture Paramoecium caudatum usin g growin g rice or dry rice;the method of separation and purify Paramoecium caudatum using“U”pattern tube electrode;the method of observation Paramoecium cauda-tum using paste,and experience in experiment of stress.
Keywords:paramoecium caudatu m;collection;culture;observation
(责任编辑 吕成学)

12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