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合集下载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改革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改革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改革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

这个制度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以及近年来的汇率政策改革。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大门,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开始进行改革。

当时的人民币采取了双重汇率制度,即“单一交易窗口”和“自由市场窗口”。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币的灵活性和市场化程度。

1994年,中国正式实行了统一的汇率结算制度,即“统一市场汇率制度”。

这一制度将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汇率确定为统一的市场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对汇率的干预。

2005年,中国宣布放开人民币汇率,并与美元挂钩,以一篮子货币为基准进行浮动汇率。

这一改革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汇率政策改革的背景与意义近年来,中国面临着国内外多重挑战和变化,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在这一背景下,汇率政策改革成为中国政府调整经济结构和保持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

汇率政策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在人民币汇率上升的背景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传统产业竞争力下降,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刻不容缓。

2. 降低外部压力。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因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于维护中国的国际声誉和稳定外部环境至关重要。

3. 促进市场化改革。

通过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汇率政策改革的主要举措与成效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改革,包括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增加外汇市场准入、推动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使用等。

这些举措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

通过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使市场对汇率的决定更加自由,提高了外汇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探讨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探讨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探讨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也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支付手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人民币汇率成为了热门的话题。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也备受关注。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背景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流的重要反映。

自1994年起,中国开始实行“稳定汇率”的汇率管理制度,即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内波动。

这个区间由国务院下发的文件确定,通常为一定的百分比。

这一制度维持了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并支持了中国快速增长的出口贸易。

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也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后续,中国政府也开始面对国内外压力,逐渐开放外汇市场、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案为了扭转人民币过度依赖出口的局面和适应新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于2015年8月11日宣布重大改革方案,即“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 人民币中间价改革:人民币中间价是指每日控制中心公布的人民币/美元汇率,调整人民币汇率的主要依据。

改革方案中指出,中国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和市场价格等因素,调整人民币中间价。

同时,还开展了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在香港、新加坡等全球性金融中心开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增加人民币投资渠道,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 拓宽人民币波动幅度:调整人民币汇率变动区间,不再严格限制在一定的百分比之间波动。

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实际经济情况,让人民币允许更大幅度的波动。

3. 加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中国将加强市场化程度,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机制、提高透明度,严格执行外汇市场监管。

这一方案的出台,使得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供需决定,不再局限于政府管理人员的意志。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意义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意义,一方面是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逐渐增强。

然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背景、目标、措施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开放政策。

然而,由于人民币的固定汇率制度,使得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从而妨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进一步加剧了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呼声。

因此,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迫在眉睫。

其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改革旨在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使其能够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浮动。

其次,改革还要加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改革还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对外汇市场的吸引力。

最后,改革还要促进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首先,中国开始逐步放松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挂钩关系,实行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

这种方式使得人民币可以相对平稳地浮动,并尽量减少外部冲击。

其次,中国逐渐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

通过与包括欧洲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进行直接交易,不断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外汇市场的监管和管理,减少了人民币的资本流动限制,使得市场力量在汇率形成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最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出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合理地位与作用,并与各国共同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对中国以及全球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改革使得中国的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从而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

其次,改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由于人民币的升值,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增加,从而促使中国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和提高技术含量。

浅谈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利弊

浅谈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利弊
二 、人民币汇率 改革的利弊 ( 一 ) 人 民 币汇 率 制 度 改 革 的收 益 1 )我 国出F I 已经 大 幅反 弹 ,经济 面临 通胀压力 ,调整 汇率政 策 、 增强汇率弹性 满足了 国内宏观调 控的需 求。保持 了经济 稳定增 长 的势 头 ,这是汇率制度改革 的重大收益。近年来 我国国内生产 总值一 直保 持 了持续 、快速的增长速度 。 2 )增强人 民币汇率弹性 ,有助于 改善 我 国与世 界主要经济体 的关 系,避免了不必要的贸易中,同时增进投资者的信心 、参 与国际经济合 作 以及进一步推动汇率制度改革都提升了国际公信力 。 3 )人民币弹性 的增加有助于减少 因为欧债危机 导致 的国际汇率大 幅波动引起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的波动和对进出 口的冲击。从长期来 看有助于逐步减少欧诺个过经济增长对 出口的以来 ,推 动消费成为更加 重要 的经济增长点。 ( 二 ) 人 民 币汇 率制 度 改革 的 消极 影 响 人 民币升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 有积极 的一面 ,也有 消极 的一面 。 1 )投机性资金涌入 。由于国外不少人认 为人 民币被 严重低估 ,因 此他们抱有强烈的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认为现今人民币升值 的幅度远 远不 够。如果大幅提高利率会吸引更 多的境外资金流人 国内,外 汇储 备 急剧增 加,进一步增大了升值压力。由于利率无法较大提高 ,且 国内物 价水 平较高 , 致使我 国实际利率水平较低甚 至出现负利率现象 。在国内 金融投资品种 比较少 的情况下 ,股票市场仍持续低迷 ,于是各种 资金追 逐投资 , 尤 其是房地产 ,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增 幅长期处 于高位 运行。这 就要求人民币加快 升值 的步伐 ,以降低国外投资者 的升值 预期 ,并缓解 央行的压力。然而 , 我 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 .出口企业 的战略调整

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内容摘要:2005年7月5日进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已实施了近10年,给中国的经济以及人民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综合分析来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利大于弊。

结合这些年的数据来看,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政策已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汇改升值人民币汇率弹性汇率机制贸易逆差AbstractThe reform of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in July 5, 2005,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nearly 10 years, brought nosmallimpact to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life of the people. After analyzingofthe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reform,we found that the advantages of it are far more than the disadvantages ofit. Combining of the data of these years, our country's reform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policy has exerte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the international.KeywordsRMB ExchangeRate RegimeAppreciationThe flexibility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trade deficit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演变过程汇率制度的重要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

1978-1985年基本上是实行双重汇率制度;1985-1994年是复归单一汇率制度,但实际上是新的双重汇率;1994-2005年,汇率制度为盯住单一货币美元,非正式地与美元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2005年7月21日以后,汇率制度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探究析论文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探究析论文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探究析论文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

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也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转变为在外汇留成和外汇上缴体制基础上的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管理模式,然后再转变为建立在结售汇制上的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模式。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汇率制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建国初期的汇率制度。

此阶段正值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和起伏回升阶段。

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其特点是实行外汇集中管理制度,通过扶植出口、沟通侨汇、以收定支等方式积聚外汇,支持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

2、计划经济体制的外汇管理体制(1953~1978年)。

其中,1973~1978年,从西方货币实行浮动汇率至人民币贸易内部结算价时期,人民币实行盯住一篮子货币的“盯住汇率制”,汇率调整频繁。

其特点是对外贸易由国营对外贸易公司专管,外汇业务由中国银行统一经营,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计划控制的外汇管理体制。

3、经济转型时期的外汇管理体制。

实行的是计划内部的双轨制。

其主要特点是由买卖双方根据外汇供求状况议定,中国人民银行适度进行市场干预。

其中,1981~1984年,人民币内部结算价和官方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时期;1985~1993年盯住美元的管理浮动汇率制。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至新汇率改革前的外汇管理体制。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其特点是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一国的汇率制度不可能永远不变,各个时期的人民币汇率的安排都是随着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演变的。

第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走了一条盯住单一美元→盯住一篮子货币—双重汇率制→盯住单一美元之路。

但是,逐步扩大汇率的灵活性和汇率的市场化是这条演变之路的实质。

因此,未来的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必然也是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

浅析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浅析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浅析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钉住单一美元到如今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和制度改革。

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出发,分析了改革后的汇率制度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

标签:人民币汇率浮动汇率货币政策一、当前汇率制度改革状况汇率,即某种货币的价格,是一国对外交往的纽带和桥梁;而汇率制度,则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水平的确定、维持、调整和管理的系列规定,主要国家的汇率制度会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它的选择是国际金融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选择适合国情的汇率制度,尤为重要。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这表明,我国以回归管理浮动的方式,正式启动了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完善。

此次制度改革主要内容在于:增强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完善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机制;对中央银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方式进行有效改革。

事实上,这个改革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很多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放弃钉住单一美元,表现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更富弹性,能更有效发挥汇率的经济杠杆作用,便于用汇率价格来调节国内外市场资源流向,促进短期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另外,今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化,完全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变化,取决于国内经济的发展水平,预示着人民币汇率水平可能会有向上或向下的浮动。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积极影响:1.改革后的汇率制度,增加投资,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2005年经济增长率达9.9%之后, 2006年经济增长率是10.7%,预计2007年将在11.3%左右。

非常明显的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出现了经济过热的趋势,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币汇率扭曲,由于人民币低估,大量外资低成本涌入,央行买进外汇,释放大量本币,同时为减轻升值压力实行低利率政策,但仍造成市场上流动性泛滥。

分析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及其未来走向

分析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及其未来走向

分析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及其未来走向一、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蓝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二、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三、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四、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以上四条是05年7月21日发行经国务院批准的报告,同时宣布的还有人民币汇率初始调整水平上调2%的声明。

其实此报告在我看来主要的说的就两点:1是说人民币以后不再光盯着美元了,还得盯着其它国家的货币,言下之意就是中国的货币要“解冻、破冰”了,以后涨跌全由“市场需求”说了算,国家调控不是没有缘由的;2是立刻宣布汇率上涨2%,虽然不是说升就升,但却给了市场一个明确的信号:人民币升值的决心异常的大。

其实我们很容易看到,根据中国的经济现状,我们根本就没必要在05年让人民币升值。

一方面GDP大量增长,企业迅速发展,出口势头猛不可挡的同时不仅带来了大量投资,更使得政府解决就业问题得心应手,使社会稳定,治安形势趋于好转,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货币政策应该是让人民币保持在原地不动,以巩固发展成就,再用其它的手段抑制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而在不考虑对其它国影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人民币贬值,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可惜迁扯太多而不可以使用。

总体来说人民币汇率制度正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不可自由转换向可自由兑换,它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和国际金融体系接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内容摘要:2005年7月5日进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已实施了近10年,给中国的经济以及人民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综合分析来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利大于弊。

结合这些年的数据来看,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政策已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汇改升值人民币汇率弹性汇率机制贸易逆差AbstractThe reform of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in July 5, 2005,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nearly 10 years, brought nosmallimpact to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life of the people. After analyzingofthe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reform,we found that the advantages of it are far more than the disadvantages ofit. Combining of the data of these years, our country's reform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policy has exerte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the international.KeywordsRMB ExchangeRate RegimeAppreciationThe flexibility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trade deficit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演变过程汇率制度的重要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

1978-1985年基本上是实行双重汇率制度;1985-1994年是复归单一汇率制度,但实际上是新的双重汇率;1994-2005年,汇率制度为盯住单一货币美元,非正式地与美元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2005年7月21日以后,汇率制度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然而,近来西方各国又再次要求人民币升值,以使中国减少出口,扩大进口,降低对西方的贸易顺差。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当时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基本情况,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从6月21日起,结束自2008年9月雷曼危机以来一直实施的实际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重新启动汇改。

恢复了于2005年7月开始实行“汇改”时引进并实施了大约三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010年6月重新启动的汇改也继承了BBC方式。

首先,每天的浮动幅度限制与以往相同,为中间价的±0.5%,但人民币汇率在同一交易日内的实际浮动幅度比以往有所增加。

其次,人民币汇率与美元以外的主要货币,尤其是与欧元的联动性得到了加强。

这种情况反映出,在作为参考的货币篮子中,美元占据的比重相对下降,相反,以欧元为主的美元以外的主要货币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最后,虽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有所上升,但是重启汇改以来的三个月中,仅上升了 1.9%,升值幅度较小。

很明显,这并不是市场供求的反映,而是中国当局不断干预市场的结果。

总而言之,人民币汇率1994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各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

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利弊(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收益1)我国出口已经大幅反弹,经济面临通胀压力,调整汇率政策、增强汇率弹性满足了国内宏观调控的需求。

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的势头,这是汇率制度改革的重大收益。

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速度。

2)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有助于改善我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关系,避免了不必要的贸易中,同时增进投资者的信心、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以及进一步推动汇率制度改革都提升了国际公信力。

3)人民币弹性的增加有助于减少因为欧债危机导致的国际汇率大幅波动引起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和对进出口的冲击。

从长期来看有助于逐步减少欧诺个过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以来,推动消费成为更加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消极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投机性资金涌入。

由于国外不少人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因此他们抱有强烈的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认为现今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远远不够。

如果大幅提高利率会吸引更多的境外资金流入国内,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进一步增大了升值压力。

由于利率无法较大提高,且国内物价水平较高,致使我国实际利率水平较低甚至出现负利率现象。

这就要求人民币加快升值的步伐,以降低国外投资者的升值预期,并缓解央行的压力。

然而,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出口企业的战略调整以及其应对外汇风险的规避能力还有限,贸然加快升值速度会带来不可想象的灾难。

2)人民币升值会对对外贸易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人民币升值,就会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成本,带来的是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同时实际有效汇率的进一步上升会削弱出口,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萧条。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及其现实选择在当今美元控制的国际外汇市场上,如果没有一种新的货币能够与其相抗衡,世界经济和历史始终要以美国作为中心,但这一切却将因为亚洲和中国重新在世界经济占有最重要的位置,以及一种潜在的、强大的亚洲货币的出现而改变。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现在,世界各国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人民币的真实份量。

所以近年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甚嚣尘上。

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于2003年6月中旬表示,美国支持中国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在此之前,欧洲央行行长德伊森贝赫曾称中国的汇率制度是个“问题”;日本官员已多次呼吁中国政府提高人民币的币值,以重建贸易平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建议中国政府考虑允许人民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更具灵活性。

这表明,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汇率机制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

汇率的调整如果不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通盘考虑,慎重决策,很可能给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

中国的货币制度包括目前人民币的汇率在进行任何重大的变动,所应考虑的最基本因素就是中国的国情和国家利益,除此之外不可能有其它因素。

对其它国家的影响,也只能放在是如何涉及中国利益的前提去考虑,这也该成为中国目前规划人民币汇率时最基本的战略。

基于此,中国在进行货币政策时必须要明确两点:一是中国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国家;二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制度,其中包括汇率制度,在现行的国际体系中,是一国的主权领域,有完全的自主权可以决定合作或不合作。

四、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的思考人民币升值本质上等于对在华投资的外商和中国出口企业的存款实行定向加息。

对出口企业来说,理想情况下是有可能从人民币升值中获益的。

如果先收到美元货款,结汇后支付工资和进口原材料,所得的利润以人民币计价,是升值的,下次再进口原料时,只需花费更少的人民币(原料价格不变)。

但是绝大多数出口企业没有这样的待遇,于是演变成了一种不利的局面,即接到订单后,原料和工资先行由人民币支付,当收到结清的美元货款时,结汇后的人民币变少了。

这种情况将导致出口企业不敢接长期订单。

但这是人民币升值的责任吗?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人民币贬值,出口企业就有好日子过吗?也许是的,订单会增加,但这与别人市场的需求有关,而如果市场需求旺盛,对人民币的需求就旺盛,贬值压力就减小。

为什么升值对出口企业有害?根本原因是国内工资成本和国内采购原料成本在上升,导致结清货款时发现无法填平之前生产的投入。

但是,人民币贬值会导致工资的下降吗?人民币贬值会使水电价格,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吗?我想这种可能性很小。

所以,出口企业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产品利润率不高,和国际需求的减少导致的,人民币贬值不会对出口企业产生立竿见影的好处,相反,人民币贬值更可能导致工资上涨,抵消订单增长的部分好处。

如果出口企业拓宽国内市场,可以直接赚取人民币,而不受汇率的损失,但这将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所以,扩大内需是多么的重要。

事实证明,任何一种汇率安排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国家,也不可能适用于一个国家的任何时期。

每个国家都会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国内经济运行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选择恰当的汇率政策。

对于中国而言,汇率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一定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来进行。

自主性是最根本的,不能被动地迫于别国压力来进行。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金融环境,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亚洲和世界具有积极意义。

现阶段,根据国内外形势分析,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最佳选择,这也是中国大国形象的一种表现。

汇率的基本稳定对于吸引外资、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促进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都是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1]黄志刚.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主要特点浅析[J].商业文化.[2]颜伟.人民币汇率改革配套政策调整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王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困境及对策分析.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二月第一期.[4]陈芳.人民币改革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范志勇,向弟海.汇率和国际市场价格冲击对国内价格波动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6,(2).[6]《国际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改革》/jrlw/lw_137594.html[7]《现代金融学的发展》/p-20413829.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