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婚嫁习俗

合集下载

潮汕婚嫁例俗之“送聘、结婚日、回娘家”,你都知道了吗?

潮汕婚嫁例俗之“送聘、结婚日、回娘家”,你都知道了吗?

潮汕婚嫁例俗之“送聘、结婚日、回娘家”,你都知道了吗?潮汕婚嫁例俗(一)在潮汕,婚姻是人生大事,也是家庭乃至家族中的大事。

旧时婚姻,多为包办婚姻,当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媒人说合,早在《诗经》中就有所载:《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潮汕人传统上一直严守“明媒正聘”古制,民间婚姻例俗,仍可见古风遗存。

婚姻通常从媒人说合开始。

通常是男家请媒人往女家“说媒”,媒人介绍男方的条件之后,通常女方家长会由媒人带着,亲往男家“探家风”,考察男家门风、经济条件等。

女家同意提亲,媒人便取女方生辰庚帖送到男家,男家将男女两人的生辰八字送星家合婚,两命宜合,即把庚帖放于灶台司命公(灶神)神位前,此后三日之内家中没有跌破盘碗器皿,便认为婚姻可合。

这几天要是家中遇上喜事、好事,更是认为女方会为男家带来福气。

此后。

男方家长要到女家上门求亲。

求亲这个环节对女方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旧时妇女地位低,这是女子为争取得到应有的尊重的做法。

俗话说:“有白来猪白来羊,无白来姿娘。

”求亲时带上钱礼,叫做“挈定”,把这门亲事确定下来。

“挈定”的钱礼:定金、大吉二对、槟榔(现以橄榄代替,染成红色,双数)一盘、红糖二包、礼饼、豆条,女方有祖父母的,还要送老公饼和老妈糕。

礼品中有一部分女家不可全收.大吉收存一对,槟榔收存一部分,并以糖果回赠。

“收存”,即收一部分,留下一部分返还对方。

在潮汕谈婚论嫁,从送聘,到结婚之日,到婚后回娘家,还有古代的元配与继室,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潮人的情怀与文化礼仪,敬请诸位朋友听我在下文中慢慢道来。

潮汕婚嫁例俗之【送聘】送聘,即送聘金和聘礼,这是婚前最重要的仪式:送聘金这个礼俗由来已久,《汉书·淮阳宪王钦传》:“复使人愿尚女,聘金二百斤。

”宋代陆游《长干行》:“聘金虽如山,不愿入侯家。

”女家收聘金、聘礼,要回赠回礼。

男家的聘礼及女家的回礼中,有糖食粿品,是作为对方分赠亲邻之用的,这是民间向亲邻公开告知婚事的常见方式。

潮汕婚礼习俗

潮汕婚礼习俗
• 潮汕婚俗大抵效古六礼:潮俗称纳采为 “提亲”,问名呼为“合婚”或“合八 字”,纳吉称为“定亲”或“(扌克) 定”,纳征呼为“送聘”、“行聘”,请 期呼为“择日”、“择吉”,亲迎呼为 “迎亲”。
婚前习俗和禁忌
一、提亲: 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 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 可再到女方提亲。 禁忌在正月提亲
• 五、择日
择日。行聘礼后,男方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 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 什么时候“挽面”(开脸,即用线绞去脸上的汗 毛),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以上各 个阶段,双方无论商议什么事情,都是写在红帖 上,装在帖盒里,由媒人传送。 潮汕人所选择的 时辰大多在深夜里,潮俗保持深夜迎亲的婚俗, 实是远古的遗风。在古时候,婚礼总是以昏为期, 因此迎亲一定要在黄昏之后,甚至深夜。
婚忌无春年 同年忌双婚 忌本命年结婚 服丧忌婚嫁 忌正月、四月、六月、七月结婚
• 选媳妇“一怕乌,二怕粗,三怕行走似摆 柳,四怕雷声,五怕妈爹。
• 忌女属相为虎,羊
• 配亲禁忌歌:从来白马怕青牛,金鸡见狗 泪交流;龙逢兔儿云中走,蛇鼠相逢一旦 休;羊遇猛虎一刀割,猪逢猿猴不到头。
• 忌男方“猫声”(发音似猫叫),“姿娘 腔”(象女性声音)。
• 二、合八字
合八字(合婚),旧俗的合婚有两个环节,双方 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 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 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 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 才答应互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合婚,确 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事只 好告吹。 当代人崇尚自由恋爱,虽然青年男女 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 交换庚帖这一旧俗也已被废弃,但不少人还保留 “合八字”这一环节。

潮汕地区嫁女儿流程

潮汕地区嫁女儿流程

潮汕地区嫁女儿流程
潮汕地区嫁女儿的流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习俗和文化影响。

一般来说,潮汕地区的嫁女儿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亲,在潮汕地区,提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男方家庭会派
代表前往女方家庭,表达对女子的提亲意愿。

如果女方家庭同意,
双方家庭会商定婚期和嫁妆等事宜。

2. 准备嫁妆,在潮汕地区,女方家庭需要准备丰富的嫁妆,以
示对女儿的爱护和祝福。

嫁妆一般包括金银首饰、衣物、家具、厨
房用具等,数量和质量通常取决于双方家庭的经济实力和传统习俗。

3. 婚礼仪式,在婚礼当天,女方家庭会举行盛大的婚礼仪式。

仪式包括接亲、交换酒杯、敬茶、拜堂等环节,以示对婚姻的重视
和祝福。

4. 送别嫁女儿,在嫁女儿当天,女方家庭会举行送别仪式,表
达对女儿的不舍之情。

女儿会离开父母的家,嫁到男方家庭,开始
新的生活。

总的来说,潮汕地区嫁女儿的流程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注重家族间的情感交流和尊重传统习俗。

这些流程也体现了家庭间
的情感联系和社会关系,对于潮汕地区的人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汕头的结婚风俗礼仪

汕头的结婚风俗礼仪

汕头的结婚风俗礼仪不同的地方,婚俗也往往不同。

在汕头,婚俗是很有讲究的,从提亲到婚礼举办各个方面都有着特色的风俗。

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

结婚风俗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应先祭拜祖先。

2、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尤以6的倍数为最好。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并可驱逐邪魔。

4、请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此时新郎下车,给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之后,此时,新娘的姊妹或女性好友要请男方喝甜茶并给女方红包。

6、新娘头上要插稻穗和红花新郎给予捧花之后,媒婆将新娘挽出大厅。

7、告辞: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8、出合: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筛或是新娘子有了身孕才用如没就用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为头不能顶天,并希望也像这一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美妙美满的日子。

9、礼车:礼车上方悬绑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着猪肉和一包红包,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就是刚帮新娘遮的竹饰,用以驱逐路上之不详。

10、丢扇:新娘上礼车后,出发并向。

外丢意思的意思在由一名小男孩捡起置于新娘家的米瓮,新娘则的扇子有两个并用用红纸贴一圈。

有些地方风俗是有在扇子上用红线绑红包的但我们的风俗是贴圈红纸圈因是丢扇子是把不好的脾气丢掉所以没用红包。

11、不要说再见和回头:当全部人要离开女方家门口时,确定不行向女方家人说再见和回头。

12、泼水:在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应将一脸盆挽脸的洗脸水泼出去,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有成。

13、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则燃放「炮城」庆贺告喜。

14、摸橘子:礼车至后,由媒婆带着两个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然后赠红包答礼。

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让新娘亲自来剥,意谓可招来「长寿」。

潮汕传统婚嫁礼节

潮汕传统婚嫁礼节

潮汕传统婚嫁礼节
潮汕传统婚嫁礼节是指汕头、汕尾、潮州等地区传统的婚礼仪式和风俗习惯。

婚礼前夕,新娘要先去拜访祖先,求得祖先保佑。

婚礼当天,新郎要先去迎亲,在迎亲队伍中,会有一些闹洞房的环节,让新娘感到有趣。

接着,新娘会被迎入洞房,进行拜堂、敬茶、交换婚戒等环节。

在潮汕地区,还有一些特别的仪式,如“披龙袍”、“走四方”等。

婚宴上,新娘会穿上一身红色的婚纱,新郎则会穿上一身蓝色的礼服,亲友们会在喜庆的气氛中祝福新人。

整个婚礼过程洋溢着喜庆和温馨的气息,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潮汕人民对婚姻、家庭的重视和尊重的表现。

- 1 -。

潮汕婚礼新娘习俗

潮汕婚礼新娘习俗

潮汕婚礼新娘习俗潮汕新娘的习俗结婚当天,新娘嫁到男家后,一整天都不得去照任何镜子,因为照了镜子,以后跟男家的家人会难相处。

结婚当天,新娘走出自已的家门后,千万不能回头看任何东西,寓意嫁了之后,就一心一意跟定那个人。

结婚当天。

新娘走出自已的家门后,一路上不能说话,到男家也不能说,得等到拜了男家那边的天地父母之后,才能说话。

这样日子过得才和美,不会老吵架。

结婚当天,新娘走出自已家的时候,身上除了以下所说的这几样东西外,不能带其他东西。

手机也不能带,可以事先让人拿去男家。

所带的东西是一把纸扇一条红毛巾,(这两样东西拿在手里,直到男家后,就随便放在新房里)。

还有头上得戴金花如意,(金花如意得事先去买),耳朵得戴男方送的耳环。

结婚当天,新娘走出自已家的时候,得穿长袖的红衣服,还有红鞋子。

结婚当天早上,新娘家里会煮一大桌早餐给新娘吃,但是最好就只吃一点,因为吃得多的话代表将自已娘家的东西吃到肚子里带到男家,这样娘家会穷.但是一定得吃,不能不吃,因为吃了之后,代表你嫁到男家后,不会饿肚子。

潮汕婚礼中的“虐郎”习俗虐郎,民间又称之为“难新郎官”,是女家眷属对前来迎亲的新郎进行戏弄、取笑的一种习俗。

原本,男娶女嫁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类繁衍后代的需要,女家理应对前来迎娶的新郎给予最高的礼遇和热情的接待。

但是新郎将姑娘娶走,也使女家面临遭受丧失劳动力和亲人离别之痛。

所以自男娶女嫁婚俗兴起的同时,新郎就成为女家打击的对象,从而产生了戏弄和“虐待”新郎的习俗。

在潮汕地区,“虐郎”习俗集中体现在新郎到女家迎娶之时,倒没有北方地区那样人多势众、动脚动手的场面,而是“动口不动手”进行戏弄而已。

当迎娶新娘时,陪伴新娘出嫁的姐妹们(俗称同寅)总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来戏弄、刁难新郎。

如平时可以姐妹相称的同寅,此时竞要新郎称呼她们为长辈如老姑、老姨等,就算新郎难以接受,还是要态度诚恳地照叫不误;甚至有的同寅竟然要求新郎敬烟并亲自为她们点火,而且不能使用打火机,因为打火机用的是燃气——当时办喜事是不能有“气”的,新郎也只得回去取了火柴再来。

潮汕人结婚习俗

潮汕人结婚习俗

潮汕人结婚习俗中国地广人多,地方文化千姿百态。

潮汕婚礼习俗更是不一样。

潮汕人的婚礼习俗一般俗称“六礼”,他们的结婚习俗比较传统,仪式也比较隆重。

潮汕结婚习俗托媒提亲合婚定亲“提亲”、“合婚”、“定亲”,即“四礼”的“文定”。

首先由媒人到男、女方家提亲。

经女家同意后,再由媒人到女家问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并写成庚帖送交男方,若男方家里三日内没有发生不吉利的事(俗称“三日顺”),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与女方,双方即可占卜合婚(也称合时日)。

“定亲”又称“订婚”、“行定”、“食定”,是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家下定亲事。

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只金戒指,还有饼食、糖果、白糖和面条等,女方必有回礼。

定亲时男方要到女家去“食定”,一般是食甜蛋或甜面(若是四个甜蛋,只能吃两个;若是两个,只能吃一个,另一个要用箸一分为二)。

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戚、朋友、四邻送饼食、甜面汤(现多数是送面条和白糖),报告亲事已定。

行聘择吉操办嫁妆“行聘”又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

清以前及民国初,富家除送金银、彩缎外,还有猪羊、酒果;贫家除送鸡酒外,还送槟榔;大多数地方还要送猪肉,俗称“洗屎肉”,以示报答女方父母养育之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银外,还送收音机(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现在多数是纳聘金。

女方在收到男方的聘礼之后,具帖复聘,并回复一定的礼物,主要有:鸳鸯蕉(双孖的香蕉,喻夫妻亲密无间)、猪肝猪心(表示肝胆同心)、雌雄鸡各一只(象征鸳鸯比翼)等。

女方在复聘时,还要考虑男方堂上的老人,若老妈(祖母)在堂,须加送“老妈糕”;祖父在堂,应加送“老公饼”。

女家在送猪心给男家之前,须切出一片,配糖、葱煮熟后,与女同吃;男方家收到女方送来的猪心猪肝后,也要配糖、葱煮熟后与家人及亲友同吃,取义“男女同心”。

“请期”也称“择日”、“送日”、“提日”。

行聘过后,男方即择定结婚吉日,包括裁剪结婚礼服、“挽面”和沐浴、确定迎娶的时间及时辰,并通知女方。

潮汕新娘结婚注意事项

潮汕新娘结婚注意事项

潮汕新娘结婚注意事项潮汕地区地域文化独特,潮汕新娘结婚时有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以下是一些潮汕新娘结婚注意事项:1. 穿着:潮汕新娘在结婚时通常会穿着传统的潮汕汉服。

这种汉服通常是由红色丝绸或缎子制成,上面镶嵌着金丝或银丝的云纹和龙凤纹饰。

同时,新娘还会佩戴潮汕传统的金珠和玉石饰品。

2. 发型和妆容:潮汕新娘的发型通常是简单而传统的,通常是披散的长发加上潮汕传统的发饰,如金花或珍珠饰品。

妆容方面,潮汕新娘通常会选择清淡自然的妆容,重点突出眼睛和嘴唇。

3. 饮食:潮汕人非常重视婚礼的饮食,婚宴上通常会有丰盛的海鲜菜肴,如潮汕粿汁、潮汕牛肉火锅、蒸蚝等。

同时,新娘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要避免重口味的食物,以免影响婚礼当天的体力和体重。

4. 礼服:潮汕新娘通常会在结婚当天穿着至少两套礼服。

一套是结婚仪式上的传统汉服,另一套是接待宾客时的礼服。

在选择礼服时,新娘应根据自己的身形和肤色选择适合自己的款式和颜色。

5. 手饰:潮汕传统认为,手饰对新娘的幸福婚姻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因此,在婚礼当天,新娘通常会佩戴一些特殊的手饰,如红绳手链、金手镯、玉手镯等。

6. 睡婚:潮汕地区有着独特的婚礼习俗,即新娘在结婚前一晚要和闺蜜们一起过“睡婚”。

新娘通常会在婚房里和闺蜜们一起狂欢,聊天、唱歌、跳舞等,共度最后一个未婚夜。

7. 婚房装饰:潮汕新娘通常会亲自操办婚房的装饰工作。

婚房装饰通常以红色为主题,新娘会亲自选择床上用品、窗帘、挂饰等,以营造浪漫和喜庆的氛围。

8. 当天礼仪:潮汕新娘在结婚当天需要注意一些礼仪细节。

比如,坐婚床时要注意脚不要朝向门口,要保持双脚并拢;在拜天地时要注意祝词的正确和谦虚的表情;在敬茶时要注意顺序和用语等。

9. 保持冷静:结婚当天新娘会面临很多的紧张和压力,但要尽量保持冷静和放松。

婚礼是一次特殊的仪式,新娘应该享受这一刻,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

10. 和婆家的沟通:婚后新娘要尽快和婆家进行沟通,争取尽快融入新的家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汕婚嫁习俗
潮汕婚俗大抵效古六礼:潮俗称纳采为“提亲”,问名呼为“合婚”或“合八字”,纳吉称为“定亲”或“()定”,纳征呼为“送聘”、“行聘”,请期呼为“择日”、“择吉”,亲迎呼为“迎亲”。

提亲
提亲,亦称求婚。

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合八字
合八字(合婚),旧俗的合婚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交男方。

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

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

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事只好告吹。

当代人崇尚自由恋爱,虽然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交换庚帖这一旧俗也已被废弃,但不少人还保留“合八字”这一环节。

定亲
合“八字”择吉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称“()定”。

礼物通常是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等金银首饰,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订婚的信物。

女方要有回礼。

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

送聘
定亲后便行聘礼。

行聘,亦称送聘。

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

潮州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

当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备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衣服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

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

在送聘
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

鸳鸯蕉即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

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事,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

送给新娘礼物,这叫“送花粉”。

择日
择日。

行聘礼后,男方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

潮州人所选择的时辰大多在深夜里,潮俗保持深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

在古时候,婚礼总是以昏为期,因此迎亲一定要在黄昏之后,甚至深夜。

迎亲
迎亲,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

旧俗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
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当代大多是新郎自己迎亲。

在迎亲前前后后整个过程中,女方男方各自要举行一些习俗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
洗花水
临嫁前,新娘要用仙草、石榴花等十二种花草泡水沐浴,浴后穿上“五裾齐”的上衣,也称“上轿衫”,意取五福齐全。

有些地方的新娘在沐浴后,要坐在浴盆里吃下两颗熟鸡蛋,以祈婚后产育顺利。

而且,新娘穿的衣服里里外外都不能缝上袋子,意在不把父母的幸运带走。

分钱米
迎娶之前,新娘要“分钱米”,即把一大堆混有钱币的大米,均分给家中兄弟姐妹,表示把财富分给大家。

在饶平海山镇,分钱米习俗是由母亲在簸箕或竹筛中放上钱米,用力摇簸箕,边摇边念:“簸圆圆,簸后儿孙大有钱;簸匀匀,明年抱个男外孙。

”然后把钱和米分给新娘的兄弟和新娘各一份,新娘拿后装入一个特别制作的肚兜,将钱米放在夫家的米瓮里。

吃半碗饭
新娘出门前的早上,娘家会煮一顿四道菜或九道菜式的早饭供新娘享用,其中必定有煮猪肠、猪肚、卤菜及好合菜等四款寻常菜式,而给新娘的饭要装得满满,但新娘子只可吃一边(即半碗),表示出嫁后,也要有余钱留给娘家。

安床
迎亲前,新郎在布置新房时,要举行庄严的“安床”仪式。

安床要选择吉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

安床完毕,要将一条“安床大吉”和“麒麟到此”的条联贴在床上,然后叫一个男孩到床上躺一会,意味着早生贵子。

接新娘
结婚当日,新郎到新娘家,用自行车、摩托车或汽车把新娘载回,伴娘、阿舅(新娘的兄弟)伴新娘而至。

阿舅要备有礼品到男方家,这礼品除要有雌雄
鸡一对外,特别要备上一瓶灯油,其意为男方“添丁”,现在,有的用化妆油代替灯油。

小舅子到了亲家家里,会受到热烈款待。

出嫁时,新娘要带上嫁妆。

嫁妆中,必须有灯、木屐、针线、镜子、梳子、尺子、米筒、草头肚兜(肚兜中夹上两株连根的草头香,即莎草)等,要备上送给儿童的玩具、文具,送给亲朋好友的袜子。

其中带木屐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趋”之意;带梳子象征着新娘做事有如梳头,有条不紊。

现在有的用小孩用的小被子叠成肚兜状,在被中夹上草头,便成草头肚兜。

吃“五碗头”、“合房圆”
进洞房后,新娘要吃“五碗头”:龙箭鱼、猪肝煮葱、韭菜炒猪肉、肉丸、甜碗——糯米饭或芋泥。

桌上四角放四个甜杯,杯里放红糖,每挟一菜都粘一点红糖,意取从头到尾件件甜。

龙箭鱼象征能干,猪肝煮葱象征有官做、聪明、通情达理,韭菜象征长命和快发,肉丸象征团圆,甜碗取生活甜蜜,都属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新郎新娘要坐在床的两端吃“合房圆”,即吃甜汤圆,在吃一半之后将剩余的交换着吃。

敬甜茶
结婚当日中午,男方宴请亲朋。

午宴结束后,就由婆婆或新郎带新娘出来向亲友客人们敬甜茶,或者敬槟榔。

敬茶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辈序,婆婆或新郎要在旁边挨个教给新娘:这个是谁,那个叫什么。

长辈喝下一杯喜茶,就得回赐一个红包,俗谓之“赏面钱”,并说上一些祝福的话语。

结婚当日,左邻右舍,男男女女说说笑笑,过来食喜糖、看新娘。

新娘要送玩具、文具给儿童,送袜子给亲朋好友。

返厝
结婚第三天,新娘新郎要举行“回门”礼,即回新娘娘家。

“回门”礼连续三次,俗称“头返厝”、“二返厝”、“三返厝”。

头两次回娘家,新娘新郎需在娘家吃午饭,但要在煮晚饭之前返回。

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过夜,有的地方是在结婚四个月之后才举行“回门”礼。

以六礼为内容的潮州婚俗,经历代演变而有精简和变异。

当代大多已废弃旧俗,从简从新。

旅行结婚、举行小型茶话舞会和参加集体婚礼成为时尚。

部分恋旧者,则还保持旧婚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