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婚嫁风俗

合集下载

关于潮汕的风俗

关于潮汕的风俗

关于潮汕的风俗潮汕,位于广东省东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

它的独特风俗和民俗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本文将从潮汕的传统节日、婚俗、饮食文化和民间艺术等方面,介绍潮汕的风俗。

一、传统节日潮汕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潮汕三月三和潮汕二月初二。

潮汕三月三是潮汕地区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花炮比赛。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来自潮汕各地的花炮队伍聚集在潮州市城区的大众广场上,进行花炮比赛。

比赛期间,花炮声不绝于耳,烟花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潮汕二月初二则是一个传统的祭祖节日。

在这一天,潮汕各地的人们都会前往祖先的坟墓,烧纸、烧香、祭拜祖先。

同时,还有一些传统的活动,如舞狮、舞龙、打太平鼓等,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二、婚俗潮汕的婚俗也非常独特。

在潮汕,结婚不仅是一件家庭的大事,也是一件社会的大事。

在婚礼上,新娘要穿着传统的红色嫁衣,新郎要穿着黑色礼服。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都要穿着鞋子,但在进入新房后,要将鞋子脱掉,然后由新娘的姐妹或闺蜜帮助新郎新娘脱鞋子,象征着彼此之间的互相照顾和关爱。

潮汕的婚礼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宴请嘉宾时要用鸡蛋糕。

鸡蛋糕是一种传统的潮汕糕点,由鸡蛋、糯米粉、糖等原料制成,味道鲜美。

在婚礼上,新人要亲手将鸡蛋糕送给宾客,表示对嘉宾的尊重和感谢。

三、饮食文化潮汕的饮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

潮汕的美食以海鲜和糕点为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潮汕牛肉火锅和潮汕蒸粉。

潮汕牛肉火锅是潮汕地区非常有名的特色美食,以新鲜的牛肉和各种蔬菜为主要原料,配以鲜美的汤底和调料,味道鲜美。

潮汕蒸粉则是一种传统的潮汕糕点,由糯米粉、虾米、肉末等原料制成,口感软糯,味道鲜美。

潮汕蒸粉还有一个特别的吃法,就是用生抽、醋、辣椒油等调料拌着吃,味道更加美味。

四、民间艺术潮汕的民间艺术也非常丰富多彩。

潮剧是潮汕地区最有名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一种以潮汕话为基础的传统戏曲。

潮汕婚嫁习俗程序是什么

潮汕婚嫁习俗程序是什么

潮汕婚嫁习俗程序是什么订婚(也叫拿定)订婚是在晚上,也没办什么程序,就公婆跟老公来女方家提亲,谈好后就算订婚了,由男方拿了只金戒指给女方。

这样就算订婚了。

至于称呼方面没改,还是叫叔叔,阿姨。

下聘(也叫过银)民政局登记,先去那里登记表格——然后去银行交了9块钱——跑去指定地点复印证件——回民政局交银行回折单跟送上复印件——宣誓——盖印。

吉时到了,下聘礼开始,男方从他家出发,带着礼金,四件金首饰,给父母,爷爷奶奶,妹妹吃甜的红包,喜饼喜糖钱,大吉来到女方家,一进门就叫女方爸妈做爸妈,然后把带来东西放到桌上面的“湖底”然后一家人去到饭厅吃了一碗甜粥,这碗甜粥是不能吃光的,还要剩点底,吃好了回到客厅,男方就把礼金跟四件金都交到女方手上,把父母,公玛,妹妹的红包也送到他们手上。

最后女方妈回了一对大吉,还有一点喜饼给男方带回家,女方也跟着回婆家。

去到婆家进门时,婆婆说不能踩到门第,大大步跨过去,这时婆婆端来了两碗红糖水煮鸡蛋给两人吃,一个一碗,一碗一粒,吃的时候只能咬一半,不能全吃光。

吃好鸡蛋就吃晚餐,晚餐很丰富,还有一道甜汤叫做“莲子百合”说一定得吃一点,取为“连生贵子,百年好合”之意。

吃完饭后接着回到客厅,本来想帮忙收饭桌的,这天不能进厨房。

男方母亲拿了只戒指给女方赏脸。

婆婆帮女方带上了戒指,女方敬杯茶,等到吉时快过了,就反回娘家。

婚前准备婚前要准备什么呢?多着呢。

女方要买面盆底,被子,衣服,枕头……男方要准备买几打红包,双喜字贴,对联,“安床大吉,进门大吉,麒麟得子”三种标条,请客名单,提前定好酒楼,菜单等等。

新娘衣服方面:陪嫁衣服要双数(包结婚当天穿的上轿衣服算在内)鞋子要6双或8双,其中一双要平底红色的叫做上轿鞋,出嫁穿的。

一套上轿衣服(红色运动服)一套小凤仙或是一套礼服到时摆酒可以穿。

父母,亲姐妹兄弟的衣服,公婆的衣服,老公的衣服,老公未结婚的亲兄弟姐妹的衣服。

生活用品方面:几打毛巾(要拿去婆家送给亲戚回礼跟老辈拿钱赏脸给的回礼),一对枕头,买好枕头要叫老公拿枕头套来装,然后等结婚那天嫁过去。

潮汕地区的风俗

潮汕地区的风俗

潮汕地区的风俗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南部,以其独特的文化风情而闻名。

潮汕地区的风俗习惯深受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风情。

以下将介绍潮汕地区独有的风俗习惯。

潮汕人热情好客潮汕人以热情好客著称,不论是家庭还是商务场合,都习惯于热情款待客人。

来访客人一到,主人会热情地招呼客人进屋,并端上茶水和小吃款待客人。

这种待客之道体现了潮汕人的亲切和友好,也是对客人的尊重和重视。

潮汕地区的节庆习俗潮汕地区有许多传统的节庆活动,如新春、清明、端午、中秋等,每逢节庆,当地人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比如,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挂灯笼、燃放鞭炮,希望新一年能够平平安安、幸福美满。

潮汕人的饮食文化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也非常独特。

潮汕菜以地道、鲜美、清淡著称,代表性菜肴有文昌鸡、潮汕牛肉火锅、客家蒸鱼等,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此外,潮汕人还有特别的饮食习惯,如潮汕人喜欢喝早茶,喜欢品尝各式海鲜烹饪,反映了潮汕人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潮汕地区的传统手工艺潮汕地区也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如潮汕牛车、潮绣、潮州木雕等,这些手工艺品精致、细腻,传承着潮汕地区的文化传统。

而潮汕的陶瓷制作、刺绣、漆器加工、竹编等手工艺也各具特色,体现了潮汕人勤勉聪明、工匠精神。

潮汕地区的传统习俗潮汕地区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如婚嫁习俗、祭祀习俗等。

在潮汕地区举办婚礼时,都会举行一系列传统的仪式,如过堂、拜堂、交杯酒等,这些传统习俗凝聚了家族感情,传承着家族文化。

此外,在潮汕地区,祭祀也是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在传统节日或祭祀活动中,会供奉祖先、神灵,祈求生活顺利、家庭幸福。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潮汕人民的审美情趣,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总的来说,潮汕地区的风俗习惯多样丰富,体现了潮汕人民的独特文化气质和传统精神。

这些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使得潮汕地区成为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地方。

潮汕结婚四句顺口溜 潮汕女儿出嫁做四句

潮汕结婚四句顺口溜 潮汕女儿出嫁做四句

潮汕结婚四句顺口溜潮汕女儿出嫁做四句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婚嫁习俗,这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

比如在潮汕地区,就有很多特殊的结婚风俗,比如女儿出嫁父亲要做四句。

那潮汕结婚四句顺口溜怎么说呢?一起来看看潮汕女儿出嫁做的四句吉祥话吧!一、潮汕结婚四句顺口溜1.贺词新娘秀外又慧中,一对新人鼓琴瑟。

玉洁冰清又端庄,亲戚朋友同声贺。

明年生个好宝宝,鸳鸯成双又成对。

世代子孙永昌隆,家门昌盛享荣华。

2.拜堂亲戚朋友共观礼,新郎新娘在大厅。

新人双双来拜堂,列祖列宗心欢喜。

一拜天地再高堂,爱河永浴夫妇顺。

宜室宜家满庭芳,开拓美好的前程。

3.娘茶新娘含笑捧茶杯,手捧茶盘金当当。

丽质天生一佳丽,茶杯深深放中间。

新娘捧茶很大方,新娘眼睛圆溜溜。

两姓结缘来合婚,樱桃小口含着笑。

4.嫁女今天嫁女大吉昌,天赐良缘喜洋洋。

踏入大厅拜祖先,白首偕老岁寿长。

大厅礼烛来点起,爱女准备出大厅。

拜别列祖与列宗,百年富贵想荣华。

5.娶媳左边点烛满堂光,右边点烛生贵子。

夫妻双双来拜堂,相敬如宾代代兴。

一对喜烛点大厅,夫唱妇随百年乐。

明年生个好宝宝,品学兼优功课好。

6.上轿大轿来到大府庭,拜谢爹娘养育恩。

爹娘堂上靠兄嫂,女儿四月正回程。

新郎来到花轿旁,手接榕树大灯笼。

千里有缘相匹配,早得贵子中状元。

7.火盆火烟跨别步再移,款款莲步进厅边。

金玉满堂福禄寿,来年定得状元儿。

灯笼挂起耀光辉,夫妻恩爱更相宜。

生得贵子共秀女,儿孙高才闯春闱。

8.开箱抢得宝镜照满厅,照得新娘貌更佳。

双双对对偕连理,早得儿孙赴帝京。

金锁开来红朱箱,丝绸绫罗好衣裳。

寒暑衣服千般有,荣华富贵实在强。

二、潮汕女儿出嫁做四句1.大厅礼烛来点起,爱女准备出大厅。

拜别列祖与列宗,百年富贵想荣华。

2.牵起被角福如绵,贺喜新郎得婵娟。

凤凰匹配同相守,桂子兰孙满堂前。

3.新新蚊帐白披批,一对帐钩垂两旁。

纱帐放落栖双鸟,注生娘娘来送儿。

4.新娘生来貌清奇,夫妻偕老到百年。

来年观音送贵子,贵子读书赴科期。

潮汕嫁娶习俗

潮汕嫁娶习俗

潮汕嫁娶习俗篇一:潮汕简单婚礼习俗潮汕简单婚礼习俗婚礼习俗:潮汕区分的区域比较多,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婚礼习俗,一般都是家长长辈安排新人当晚过门的事项。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人已经把接亲的过程简单化。

如果一般家中的长辈对这些都比较生疏,那么我们可以按照最简单的潮汕习俗进展。

新郎方:在婚礼前一个星期,家中的长辈因准备好一些关于婚礼相关的事项,食品(例:大橘、鸡蛋、肥肉等,关于食物,要根据家长的长辈去存备)摆设物、如要家中的喜气的氛围更浓烈,可准备一些有关婚礼的摆设物,摆设在新房中、也可提前准备些大红喜字,在将近婚礼的时候,在新房贴上喜字。

新人房中的吉祥物与床上用品:在潮汕,很多人会注重寓意比较好的物品,很多长辈嘴中说的就是添丁,所以在新人房的床头柜都会摆放一对灯,以前很多人用的都是点火油灯,现在人们换成了插电的,公司的喜尚人家有卖。

还有就是“面盆底”这是一套全套备好的洗刷用品。

这套东西寓意着新人从今晚开始,一切都从新的开始。

有的人不是特别讲究的就买了些简单的东西,例:一对拖鞋、两条毛巾、一对牙刷、一对梳子、一对漱口杯大概就这样。

复杂的人们会连同连针线、洗头水、沐浴露、剃须刀、新娘的护肤品等都会备上。

这些仅供参考。

在婚礼的即将到来的时候,很多长辈都会请先生算日子,算时间安床,这是每个新婚的新人家中都会做的一件事情。

[安床日]起至[亲迎]前,嫁娶之家通常会剪贴红双喜,中堂、门上要贴,棉被、枕头上也要绣[喜],以兆吉祥。

(床面更换新的床套等物件)双喜字贴,对联,“安床大吉,进门大吉,麒麟得子”三种标条,新娘方:问清新娘的老家为哪个区域的,每一个区域:每个地方的新娘嫁出门的风俗都不同,准备的物品:婚前要准备什么呢?女方要买新娘衣服方面:陪嫁衣服要双数(包结婚当天穿的上轿衣服算在内)鞋子要6双或8双,其中一双要平底红色的叫做上轿鞋,出嫁穿的。

一套上轿衣服(红色运动服)或一套小凤仙或是一套礼服到时摆酒可以穿。

父母,亲姐妹兄弟的衣服,公婆的衣服,老公的衣服,老公未结婚的亲兄弟姐妹的衣服。

潮汕婚嫁习俗

潮汕婚嫁习俗

潮汕婚嫁习俗潮汕婚俗大抵效古六礼:潮俗称纳采为“提亲”,问名呼为“合婚”或“合八字”,纳吉称为“定亲”或“()定”,纳征呼为“送聘”、“行聘”,请期呼为“择日”、“择吉”,亲迎呼为“迎亲”。

提亲提亲,亦称求婚。

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合八字合八字(合婚),旧俗的合婚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交男方。

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

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

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事只好告吹。

当代人崇尚自由恋爱,虽然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交换庚帖这一旧俗也已被废弃,但不少人还保留“合八字”这一环节。

定亲合“八字”择吉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称“()定”。

礼物通常是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等金银首饰,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订婚的信物。

女方要有回礼。

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

送聘定亲后便行聘礼。

行聘,亦称送聘。

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

潮州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

当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备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衣服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

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

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

鸳鸯蕉即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

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事,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

送给新娘礼物,这叫“送花粉”。

择日择日。

浅谈潮汕婚嫁习俗

浅谈潮汕婚嫁习俗

浅谈潮汕婚嫁习俗我国古代婚礼分: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

潮州人的婚礼“大抵仿古者六礼而行”,但也千差万别自具特色。

潮汕人的婚礼礼俗一般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

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但是,其中还包括了十几个潮汕地区特有的礼俗。

一、提亲提亲,即现在所说的“求婚”,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二、合婚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贴送交男方。

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三日好”。

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贴。

换了庚贴再各自请人占卜合婚,确定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也称“合时日”。

三、定亲合时日后,就进入定亲的阶段。

“定亲”又称“订婚”、“行定”、“食定”,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

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只金戒指,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表示订婚的信物。

女方在定亲礼时,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报知亲事已定。

四、送聘定亲之后要行送聘礼。

行聘,也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

清以前及民国初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家则是槟榔、鸡酒等而已。

潮州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

大多数地方还要送猪肉,俗称“洗屎肉”,以示报答女方父母养育之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银外,还送收音机(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

现在多数是实物和聘金。

实物必备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布料、饼食等,但不能奇数,务必偶数。

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

女方在收到男方的聘礼之后要有回礼。

即把聘礼中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肝猪心、雌雄鸡等。

鸳鸯蕉,即双孖的香蕉,象征夫妻亲密无间,百年偕老;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肝胆同心;雌雄鸡各一只,象征鸳鸯比翼。

潮汕婚嫁风俗仪式流程

潮汕婚嫁风俗仪式流程

潮汕婚嫁风俗仪式流程1.潮汕婚礼通常由家长安排。

In Chaozhou custom, the wedding is usually arranged by the parents.2.婚礼当天,新娘会在自己的家中等待迎亲。

On the wedding day, the bride will wait for the groom at her own home.3.新郎的家人和亲友会隆重迎娶新娘。

The groom's family and friends will grandly welcome the bride.4.迎亲队伍通常会有锣鼓喧天来增加喜庆气氛。

The welcoming procession is usually accompanied by loud drums to add to the festive atmosphere.5.新人抵达新郎家后,会有鞭炮作响,象征着喜庆和吉祥。

Upon the arrival of the newlyweds at the groom's home, firecrackers will be set off, symbolizing joy and auspiciousness.6.宴席开始前,新郎和新娘会先向长辈行三拜九叩的礼。

Before the banquet begins, the bride and groom will first perform the traditional kowtow to their elders.7.潮汕婚宴以海鲜菜肴为主,有鱼的寓意为“年年有余”。

The Chaozhou wedding banquet is mainly composed of seafood dishes, and the symbolism of fish means "surplus every year".8.新娘和新郎会依次敬酒给宾客,并举杯祝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汕婚嫁习俗==最为传统的婚嫁习俗
潮汕婚俗大抵效古六礼:潮俗称纳采为“提亲”,问名呼为“合婚”或“合八字”,纳吉称为“定亲”或“(扌克)定”,纳征呼为“送聘”、“行聘”,请期呼为“择日”、“择吉”,亲迎呼为“迎亲”。

提亲
提亲,亦称求婚。

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合八字
合八字(合婚),旧俗的合婚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交男方。

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

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

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事只好告吹。

当代人崇尚自由恋爱,虽然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交换庚帖这一旧俗也已被废弃,但不少人还保留“合八字”这一环节。

定亲
合“八字”择吉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称“(扌克)定”。

礼物通常是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等金银首饰,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订婚的信物。

女方要有回礼。

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

送聘
定亲后便行聘礼。

行聘,亦称送聘。

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

潮汕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

当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备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汕柑)、金银首饰、衣服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

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

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

鸳鸯蕉即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

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事,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

送给新娘礼物,这叫“送花粉”。

择日
择日。

行聘礼后,男方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开脸,即用线绞去脸上的汗毛),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

潮汕人所选择的时辰大多在深夜里,潮俗保持深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

在古时候,婚礼总是以昏为期,因此迎亲一定要在黄昏之后,甚至深夜。

迎亲
迎亲,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

旧俗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当代大多是新郎自己迎亲。

在迎亲前前后后整个过程中,女方男方各自要举行一些习俗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
洗花水
临嫁前,新娘要用仙草、石榴花等十二种花草泡水沐浴,浴后穿上“五裾齐”的上衣,也称
“上轿衫”,意取五福齐全。

有些地方的新娘在沐浴后,要坐在浴盆里吃下两颗熟鸡蛋,以祈婚后产育顺利。

而且,新娘穿的衣服里里外外都不能缝上袋子,意在不把父母的幸运带走。

分钱米
迎娶之前,新娘要“分钱米”,即把一大堆混有钱币的大米,均分给家中兄弟姐妹,表示把财富分给大家。

在饶平海山镇,分钱米习俗是由母亲在簸箕或竹筛中放上钱米,用力摇簸箕,边摇边念:“簸圆圆,簸后儿孙大有钱;簸匀匀,明年抱个男外孙。

”然后把钱和米分给新娘的兄弟和新娘各一份,新娘拿后装入一个特别制作的肚兜,将钱米放在夫家的米瓮里。

吃半碗饭
新娘出门前的早上,娘家会煮一顿四道菜或九道菜式的早饭供新娘享用,其中必定有煮猪肠、猪肚、卤菜及好合菜等四款寻常菜式,而给新娘的饭要装得满满,但新娘子只可吃一边(即半碗),表示出嫁后,也要有余钱留给娘家。

安床
迎亲前,新郎在布置新房时,要举行庄严的“安床”仪式。

安床要选择吉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

安床完毕,要将一条“安床大吉”和“麒麟到此”的条联贴在床上,然后叫一个男孩到床上躺一会,意味着早生贵子。

接新娘
结婚当日,新郎到新娘家,用自行车、摩托车或汽车把新娘载回,伴娘、阿舅(新娘的兄弟)伴新娘而至。

阿舅要备有礼品到男方家,这礼品除要有雌雄鸡一对外,特别要备上一瓶灯油,其意为男方“添丁”,现在,有的用化妆油代替灯油。

小舅子到了亲家家里,会受到热烈款待。

出嫁时,新娘要带上嫁妆。

嫁妆中,必须有灯、木屐、针线、镜子、梳子、尺子、米筒、草头肚兜(肚兜中夹上两株连根的草头香,即莎草)等,要备上送给儿童的玩具、文具,送给亲朋好友的袜子。

其中带木屐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趋”之意;带梳子象征着新娘做事有如梳头,有条不紊。

现在有的用小孩用的小被子叠成肚兜状,在被中夹上草头,便成草头肚兜。

吃“五碗头”、“合房圆”
进洞房后,新娘要吃“五碗头”:龙箭鱼、猪肝煮葱、韭菜炒猪肉、肉丸、甜碗——糯米饭或芋泥。

桌上四角放四个甜杯,杯里放红糖,每挟一菜都粘一点红糖,意取从头到尾件件甜。

龙箭鱼象征能干,猪肝煮葱象征有官做、聪明、通情达理,韭菜象征长命和快发,肉丸象征团圆,甜碗取生活甜蜜,都属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新郎新娘要坐在床的两端吃“合房圆”,即吃甜汤圆,在吃一半之后将剩余的交换着吃。

敬甜茶
结婚当日中午,男方宴请亲朋。

午宴结束后,就由婆婆或新郎带新娘出来向亲友客人们敬甜茶,或者敬槟榔。

敬茶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辈序,婆婆或新郎要在旁边挨个教给新娘:这个是谁,那个叫什么。

长辈喝下一杯喜茶,就得回赐一个红包,俗谓之“赏面钱”,并说上一些祝福的话语。

结婚当日,左邻右舍,男男女女说说笑笑,过来食喜糖、看新娘。

新娘要送玩具、文具给儿童,送袜子给亲朋好友。

返厝
结婚第三天,新娘新郎要举行“回门”礼,即回新娘娘家。

“回门”礼连续三次,俗称“头
返厝”、“二返厝”、“三返厝”。

头两次回娘家,新娘新郎需在娘家吃午饭,但要在煮晚饭之前返回。

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过夜,有的地方是在结婚四个月之后才举行“回门”礼。

以六礼为内容的潮汕婚俗,经历代演变而有精简和变异。

当代大多已废弃旧俗,从简从新。

旅行结婚、举行小型茶话舞会和参加集体婚礼成为时尚。

部分恋旧者,则还保持旧婚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