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密度检测表

合集下载

四害密度检测记录

四害密度检测记录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4
在院内放一盆水,隔日检查,上浮蚊,蝇数量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四害密度检测记录
年 月 日
次数
四害名称
检查方法
老鼠
苍蝇
蚊子
蟑螂
1
储藏室、仓库鼠洞、鼠类、蚊、蝇数量
2
垃圾桶上方用两瓶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剂同时用力喷药,5分钟一次,共三次,死蚊。蝇数量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第次只
3
下水道、通风口放置鼠药。第二天检查有无死老鼠、蟑螂,两天一次,共三次

表6市鼠密度笼夜法监测结果记录表

表6市鼠密度笼夜法监测结果记录表

22018年光明新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方案为科学、有效地开展全市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工作,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减少病媒生物对人群的侵扰,降低虫媒传染病发生风险,依据《市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的》(深疾控[2017]11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监测目的(一) 掌握本区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分析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趋势.(二)评估本区病媒生物侵扰状况,指导科学防制病媒生物.(三)开展病媒传播疾病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为该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一)蚊密度监测1。

成蚊密度监测1.1监测点的选择每月选取一个街道办,在该街道办内选择居民区2处、公园(或街心公园)1处、医院1处(街道内无医院时选取街道内较大的社区健康XX),学校宿舍1处、工厂宿舍1处为监测点,进行成蚊密度监测,每次监测均在外环境中进行.1.2 监测时间全年监测,每月监测2次(上半月监测1次,下半月监测1次),每次监测间隔不少于10天,风雨天气(风力五级以上)顺延。

1.3 监测方法采用诱蚊灯法。

每处布放诱蚊灯1个,选择远离干扰光源和避风的场所作为挂灯点,每处监测生境放置诱蚊灯1台。

诱蚊灯光源离地1.5m。

日落前1h接通电源,开启诱蚊灯诱捕蚊虫,直至次日日出后1h。

密闭收集器后,再关闭电源,将集蚊盒取出,乙醚或冰箱冷冻处死,鉴定种类、并计数。

分别将每台灯每晚的监测结果填入《市成蚊密度(诱蚊灯法)监测结果记录表》,并记录当时主要气象数据(气温、湿度、风力)。

1。

4成蚊密度统计成蚊密度(只/灯·夜)=捕获雌蚊数/布放灯数×诱蚊夜数2.白纹伊蚊诱蚊诱卵指数监测2。

1监测点的选择每月在各街道办内选择居民区、医院(街道内无医院时选取街道内较大的社区健康XX)及公园外环境各1处为监测点,进行白纹伊蚊诱蚊诱卵指数监测,如监测点布放不下监测工具,应以监测点为中心,向外扩展,每次监测均在外环境中进行。

XX市2007年鼠密度和消长趋势监测报告

XX市2007年鼠密度和消长趋势监测报告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7年鼠密度和消长趋势监测报告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我市鼠密度变化动态,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防制方案,开展科学防制提供依据,促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我们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国务院国发(83)35号《国务院关于开展春季灭鼠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制定了《XX市2007年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方案》,于2007年1月-12月对城镇居民区、特殊行业(餐饮、食品制售)和城中村三种类型的监测点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一、监测点的选择按照每个市设城镇居民区、特殊行业(餐饮、食品制售)和城中村3个类型的监测点各1个的要求,同时由于鼠密度监测的特殊性,我们应结合本地情况,确定监测点的范围,为避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相邻月份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布放鼠夹,3个月内不在同一区域布夹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应大于0.25km。

1、XX区:宏业社区、胜地饮食、胡寨村(1、4、7、10月)。

2、XX区:览胜社区、大地餐饮、十里村(2、5、8、11月)。

3、XX区:古韵社区、重鹰饮食、河下村(3、6、9、12月)。

每个监测点每月室内、外一次性布放200有效夹夜。

二、监测时间全年每月中旬进行监测,以月作统计单位。

三、监测方法1、采用夹夜法。

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

2、室内按每15m2布夹1只,室外每5m布夹1只,都要沿墙根均匀布放。

距离墙面10cm。

3、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内外环境布夹数约4︰6。

特殊行业以室内环境为主,约6︰4,各种房间(厨房、库房)都应兼顾。

城中村室内外均匀布放,约1︰1。

四、结果报告1、全年每月鼠密度监测结果全年共布有效鼠夹7054把,捕获害鼠27只,总捕获率为0.38%。

全年鼠密度消长变化波动不大,一直徘徊在1.5%以下,见表1。

鼠密度逐月消长曲线图见图1。

全年鼠种组成以褐家鼠为主(21只),占总数的77.78%,其次为小家鼠(6只),占22.22%。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4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4

鼠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乡镇(街道): 大徐镇2017年8月日
蚊虫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检查人: 记录人:
蟑螂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检查人: 记录人:
鼠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检查人:记录人:
蚊虫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乡镇(街道):年月日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检查人:记录人: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乡镇(街道): 年月日
检查人:记录人:
蟑螂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鼠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检查人:记录人:
蚊虫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检查人:记录人: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乡镇(街道): 年月日
检查人:记录人: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乡镇(街道): 年月日
蟑螂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检查人:记录人:
鼠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检查人:记录人:
蚊虫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乡镇(街道):年月日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检查人:记录人:
蟑螂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乡镇(街道): 年月日
检查人:记录人:。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4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4

鼠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乡镇(街道): 大徐镇20
记录人:
蚊虫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乡镇(街道):
记录人: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乡镇(街道):
记录人: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乡镇(街道):
记录人:
蟑螂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乡镇(街道): 年
记录人:
鼠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乡镇(街道): 大徐镇
记录人:
蚊虫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乡镇(街道):
记录人: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乡镇(街道):
记录人: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乡镇(街道): 年月
记录人:
蟑螂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乡镇(街道):
记录人:
鼠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乡镇(街道):大徐镇2017
记录人:
蚊虫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乡镇(街道):
检查人:记录人: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乡镇(街道): 年
记录人: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乡镇(街道):
记录人:
蟑螂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乡镇(街道):
记录人:
鼠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乡镇(街道):大徐镇
记录人:
蚊虫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乡镇(街道):
记录人: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乡镇(街道):年
记录人: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乡镇(街道):
记录人:
蟑螂密度控制水平检查记录表
乡镇(街道): 年
记录人:。

四害密度检测表(空白)

四害密度检测表(空白)

监测地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县)街道(镇)监测时间:年月日监测环境类型监测地点监测延长线距离(m)发现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处)备注绿化带单位院落社区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监测地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县)街道(镇)监测时间:年月日场所类型监测地点布放粘鼠板数(张)回收粘鼠板数(张)粘捕鼠数(只)粘鼠板阳性数(张)备注宾馆单位农贸市场超市合计注:捕获鼠种:褐家鼠:只;黄胸鼠:只;小家鼠:只;黑线姬鼠:只;其它: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监测地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县)街道(镇)监测时间:年月日场所类型监测地点布放粘鼠板数(张)回收粘鼠板数(张)粘捕鼠数(只)粘鼠板阳性数(张)备注餐馆注:捕获鼠种:褐家鼠:只;黄胸鼠:只;小家鼠:只;黑线姬鼠:只;其它: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监测环境类型监测延长线距离(m)发现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处)鼠密度(处/100m)备注绿化带单位院落社区合计监测人:审核人: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场所类型布放粘鼠板数(张)回收粘鼠板数(张)粘捕鼠数(只)鼠密度(只/张)粘鼠板阳性数(张)鼠密度阳性率(%)备注宾馆单位农贸市场超市餐馆合计注:捕获鼠种:褐家鼠:只;黄胸鼠:只;小家鼠:只;黑线姬鼠:只;其它:监测人:审核人:表2-1 蚊幼容器指数法/勺舀法监测记录表监测地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县)街道(乡)监测时间:年月日气温:℃,风力:级晴□多云□阴□(在相应的框内打勾)监测场所类型监测地点检查积水容器数(处)有蚊幼或蛹的积水容器数(处)备注小型积水容器监测地点检查勺数(勺)有蚊幼或蛹的勺数(勺)(勺舀法)大中型水体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表2-2 成蚊人工小时法监测记录表监测地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县)街道(乡)监测时间:年月日气温:℃,风力:级晴□多云□阴□(在相应的框内打勾)监测地点致倦库蚊三带嚎库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大劣按蚊微小按蚊其它合计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表2-3 蚊幼密度监测汇总表——容器指数法/勺舀法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监测场所类型检查积水容器数(处)有蚊幼或蛹的积水容器数(处)阳性率(%)备注居民区单位工地合计大中型水体检查勺数(勺)有蚊幼或蛹的勺数(勺)阳性率(%)(勺舀法)糊池总合计监测人:审核人:表2-4 成蚊密度监测汇总表——人工小时法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监测环境类型捕蚊总数(只)捕蚊时间(h)成蚊密度(只/人工小时)蚊种代码*及数量城区居民区城郊结合部宾馆医院旅馆(招待所)歌厅(茶楼)合计*注:1.致倦库蚊;2. 三带嚎库蚊;3. 白纹伊蚊;4. 埃及伊蚊;5. 中华按蚊;6. 嗜人按蚊;7. 大劣按蚊;8.微小按蚊;9.其它。

鼠密度监测汇总表

鼠密度监测汇总表

表1病媒生物监测――鼠密度监测记录表监测时间:年月日省(市、自治区) 区(县) 街道(乡) 布夹环境: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气温:℃鼠种:1褐家鼠, 2黄胸鼠,3小家鼠,4黑线姬鼠,5黄毛鼠,6其他(种类写在备注中)监测人:审核人:表1病媒生物监测――鼠密度监测记录表监测时间:年月日省(市、自治区) 区(县) 街道(乡) 布夹环境: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气温:℃鼠种:1褐家鼠, 2黄胸鼠,3小家鼠,4黑线姬鼠,5黄毛鼠,6其他(种类写在备注中)监测人:审核人:表1病媒生物监测――鼠密度监测记录表监测时间:年月日省(市、自治区) 区(县) 街道(乡) 布夹环境: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气温:℃鼠种:1褐家鼠, 2黄胸鼠,3小家鼠,4黑线姬鼠,5黄毛鼠,6其他(种类写在备注中)监测人:审核人:表1病媒生物监测――鼠密度监测记录表监测时间:年月日省(市、自治区) 区(县) 街道(乡) 布夹环境: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气温:℃鼠种:1褐家鼠, 2黄胸鼠,3小家鼠,4黑线姬鼠,5黄毛鼠,6其他(种类写在备注中)监测人:审核人:表1病媒生物监测――鼠密度监测记录表监测时间:年月日省(市、自治区) 区(县) 街道(乡) 布夹环境: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气温:℃鼠种:1褐家鼠, 2黄胸鼠,3小家鼠,4黑线姬鼠,5黄毛鼠,6其他(种类写在备注中)监测人:审核人:表1病媒生物监测――鼠密度监测记录表监测时间:年月日省(市、自治区) 区(县) 街道(乡) 布夹环境: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气温:℃鼠种:1褐家鼠, 2黄胸鼠,3小家鼠,4黑线姬鼠,5黄毛鼠,6其他(种类写在备注中)监测人:审核人:病媒生物监测——鼠密度监测汇总表年月省(市、自治区)市县乡村审核人:监测单位:(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2010年春、秋季三棵树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表

2010年春、秋季三棵树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表
检查房
间数(间)
有蟑螂房间数(间)
侵害率
(%)
蟑螂总
只数
密度
(只/间)
灭前
286
10
3.4
21
7.3
灭后
297
6
2.0
7
2.3
调查人员:
2010年春季三棵树蚊幼虫密度检查表(汇总表)
项目
时间
检查小型积水
蚊幼虫或蛹数
阳性率
(%)
采样
勺数
阳性
勺数
阳性率
密度
指数
灭前
63
3
4.7
58
2
3.4
3.4
灭后
67
3
4.4
62
1
1.6
1.6
调查人员:
2010年秋季三棵树蚊幼虫密度检查表(汇总表)
项目
时间
检查小型积水
蚊幼虫或蛹数
阳性率
(%)
采样
勺数
阳性
勺数
阳性率
密度
指数
灭前
62
3
4.8
56
1
1.7
1.7
灭后
65
3
4.6
58
1
1.7
1.7
2010年春季三棵树灭蝇效果考核表
项目
时间
检查
房间数
(间)
有蝇房
间数
(间)
阳性率先
(%)
苍蝇总数
(只)
密度
(只/间)
灭前
272
8
2.9
12
4.4
灭后
272
6
2.2
8
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