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材简析】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首页展示了地球图片,隐含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地球,这是学生第一次在科学课中接触地球与宇宙领域的相关内容。本单元从宏观上观察地球上的事物和现象,也关注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阳光、空气、云等属于地球家园的事物,而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属于地球家园的范围。所以,《地球家园中有什么》作为单元起始课,其目标定位为:对地球家园获得整体认识。学生只有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才能理解地球家园的有关现象以及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课题就是“聚焦”:地球家园包括什么?故“探索”环节的重点是组织学生画一画: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学生添加的内容多种多样,可能是天然的,也可能是人造的,可能是有生命的,也可能是没有生命的。由此,“研讨”环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类,指导学生汇报的方法,明确分类的标准。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地球家园中的居民缺一不可,积极建立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发展学生在联系中看待事物的能力。最后的“拓展”环节开展的后续活动,是希望能继续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的学习兴趣,把课堂积极引向课外。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科学课有较大的兴趣,对科学课的上课模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地球家园中具体有什么,他们是比较熟悉的。因此在聚焦问题之后,让学生“画一画: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是低年级学生,他们也很喜欢形象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在时间控制上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问题。同时,对地球家园中的“成员”进行有意识的分类,并意识到地球上各类资源缺一不可会有较大的困难。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在活动手册中的那个圆圈代表的是地球。学生需要在圆圈(地球)的周围用图画描绘他们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的认识。注意提醒学生要以圆圈的各段弧线为底部来画相应的物体,教师可以给学生手绘一个物体当作例子。当然由于时间有限,建议学生画简笔画或补充简单文字,颜色等不做要求或可以课后完善。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教材简析】

在第一课,学生已经对我们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本节课

的学习将会聚焦于学生身边的、熟悉而陌生的土壤中的“生态乐园”。说熟悉是因为土壤太常见了,说陌生是因为学生可能从未细致地去观察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并统计数量。

在这节课里,学生将来到校园中的一块土壤边,记录在那里生活的动植物。这个活动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学生去重点关注的内容很丰富。首先,观察什么?学生不仅要观察生长在土壤上的植物,还要观察生活在土壤表面和里面的动物。其次,观察的范围是什么?学生不仅要观察土壤表面,还要观察土壤里面。再次,观察的要求是什么?观察要细致、全面、有一定的顺序。细致是要求对动植物个体的数量进行观察统计,全面是不遗漏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顺序是指按照从表面到里面进行观察。最后,观察还需要注意什么?需要做记录(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做记录),要注意不伤害动植物。

当学生带着--定的目的去观察的时候,学生会发现更多,他们会惊奇于自己的发现:原来这块土壤真的是动植物的“乐园”。学生在完成分组观察之后,回到教室里的分享交流也很重要。交流的内容除了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统计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有动植物个体的形态、有趣的现象、土壤的特点等内容。充分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初步理解动植物与土壤之间的联系。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教材简析】

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从整体上初步了解了地球家园中有什么以及土壤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在后面的学习内容中,学生将进一步探究地球家园里的邻居——太阳和月球等内容。

本课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地球家园的邻居——太阳上。教材从一幅太阳的照片拉开本课研究的序幕。在聚焦环节,用“太阳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它在天空中的位置会不断变化。我们能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吗?”这个问题出发,让学生了解到本课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别方向”。

在探索环节,教师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指导学生到操场上利用太阳辨别方向,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因为观察太阳的东升西落需要的时间周期比较长,从早晨到傍晚,所以需要教师灵活机动地组织学生开展观察。在组织观察活动前,可以有意识地把研讨环节的两个问题置前,让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带着问题去观察:一是在清早、中午和傍晚,面对太阳,我们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二是在清早、中午和傍晚,我们的冷热感觉是怎样的。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以免灼伤眼睛。除了实时观察以外,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模拟辨识方向。

研讨环节的第一组问题“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我们怎

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旨在引导学生梳理小结实践活动中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第二组问题“早、中、晚,什么时候最热?我们是怎样知道的?”,是进一步让学生将一天中太阳的不同位置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

最后的拓展环节,通过“太阳能够发光发热。举一个例子说明太阳对动植物和我们生活的影响”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太阳的发光发热情况与动植物以及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太阳是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学生要利用东和西来判断南北,有一定难度,特别是把南北和左右混在一起更难。另一方面,当学生置身于操场上,而上课时间却接近中午,学生可能会对太阳当时所处的方向更加不了解,也就没办法判断其他方向。因此,在到操场上开展实践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关于太阳在一天中变换的位置及其所对应的方向做具体形象的指导,帮助学生先建立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再开展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实践活动。或者也可以先在操场上寻找各个方位的参照物,帮助学生辨别太阳的位置及方向。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活动目的:通过在操场上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时间面对太阳时前后左右的实际方向,从而掌握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活动手册说明:学生活动手册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使用。如果选择在操场实践活动时进行实时记录,那么在去操场前需对活动手册进行说明,要对应上课的实际时间来判断方向,这样的方式适合上课时间靠近清晨、中午、傍晚的班级。如果选择在实践活动后回到教室作为巩固练习使用,可以让学生自选一个时间或者教师指定一个时间,结合课堂中在操场上的实践经验来利用图中的太阳辨别方向,这种方式可以检测学生对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掌握情况。

4.观察月相

【教材简析】

本课的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实际的观察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会变化的;二是尝试学习使用图画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月相;三是通过分析观察及记录的月相,让学生能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如月球亮的部分逐渐增加或者减少。

聚焦板块,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进入“月相”的研究。本部分直接出示月相的概念,是为了让学生迅速了解本节课研究的月相究竟是什么。接着聚焦到“过去一周,你看到的月相是什么样的”,指向本节课的研究重点是月相的变化现象。

探索板块,有两个活动。活动一,学生对展示的相关月相图片进行观察和描述,为学生开展交流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让学生对月相有一个清晰具体的认识。

活动二,“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本活动实际观察部分需要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教材虽介绍了两种记录方法,但一般可采用涂黑记录表中圆圈的方法(与活动手册相配套)。这个部分的动手探究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既是记录月相,同时也需在活动中反思月相是如何变化的。

研讨板块,讨论“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是为了巩固学生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地球家园上看到的不同夜晚的月相可能是不一样的。讨论“连续观察几天,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前面连续观察到的月相变化进行小结,从而发现月相变化的特点(月相逐渐变大或者变小)。

本课教材虽然没有特意安排“拓展”板块,但其实需要学生继续完成至少一个月的月相观察记录活动,这项隐含着的后续活动,让学生一直保持积极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进行关注和引导。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月球的样子(月相)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学习本课之前就应该知道月相是变化的。但是,对于怎样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月相等科学记录方式不是很了解,对月相逐渐变化的相关规律也不是很清楚。另一方面,前期布置的观察月相活动有可能因为天气等各种原因,学生的观察体验会没有落实或不够充分,这会对实际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前期的观察月相活动需要教师提早布置落实,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并不一定需要学生在这份活动手册上完成。(建议:前期最适合学生观察月相的时间是农历初三到农历二十(在晚上9点前就能看到月球升起)。以2019年为例,本课是本单元第四课,大致将安排到第四周上,所以,比较适合低年级小朋友在傍晚观察月相的时间是2019年9月6日(农历初八)到9月17日(农历十九),其中9月13日为中秋。建议在开学初就将观察月相的作业布置下去,要求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将每天的月相描画在纸上(若再拍照片更好),然后将自己在这一阶段画的月相图带到学校。)

2.活动手册上共有30个格子,,在前期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在本节课的课堂上完成部分整理记录。在学生填写之前,需要教师进行演示指导。涂阴影记录月相的方法为:先用线条把月球明亮和不明亮的部分区分开来,然后将不明亮的部分用画斜线的方法表示出来。

3.指导督促学生完成后续剩余部分的月相观察记录。

5.各种各样的天气

【教材简析】

本课引导学生认识的是地球家园中常见的各种天气现象,以及这些天气与我们

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从“天气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家园,天气有哪些变化呢?”这个问题直接聚焦到本课的研究主题,这个问题既点出了“各种各样的天气”的课题,同时也点出了本课的研究内容——天气对我们地球家园的影响。在探索环节,首先让学生“说说我们知道的天气”,这是为了了解学生对于天气的前概念。其次,“我们如何区分不同的天气?”这个问题配合“阴”“晴”“雨”“雪”四张天气图片,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天气中地球家园所展现的特征来区分不同天气。最后,“说说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个活动是为了将天气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在研讨环节,通过“阴、晴、雨、雪、风等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哪些影响?”这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不同天气分别对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影响。拓展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地球上的极端天气及其产生的后果,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完善“天气对于我们地球家园的影响”的认识,辩证地看待事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天气有哪些变化”是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的,也是有很多内容可交流的。对于区分不同天气,学生能够根据生活经验做出一定的判断。学生可能比较难区分的是“阴天”和“多云”,教师需要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辨析。对于“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阴、晴、雨、雪、风等不同天气分别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这两个问题,学生是有一定的前概念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类表达,并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来思考和交流。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活动目的:让学生用已知的不同天气的特征来辨别不同天气的图片,从而检验学生对不同天气特征的掌握情况。

活动手册说明:在活动手册中有四张不同景观的照片,学生根据掌握的不同天气的特征来判断每一张照片对应的天气,然后将对应的天气名称填写在每张照片左下角的方框中。填写完毕,可以让学生将填写结果投影并说明辨别的依据。总体上,此题难度不是很大,稍困难的是“阴”判。

6.不同的季节

【教材简析】

前一课学生认识了地球家园中的天气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地球生命带来的影响,这为本课的探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本课主要探究两个内容:在不同的季节,我们的家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给动植物和人类活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教材共分为四个板块展开。

聚焦板块通过梧桐树不同颜色的叶子提出问题:“在不同季节,我们的家园会发

生哪些变化”,紧接着通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片直观地呈现不同季节植物的特点,既验证了聚焦的问题,也为后面环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探索板块共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展示我们搜集到的有关四季的资料”,这一部分内容需学生回家搜集资料,课前准备好,以便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和交流。第二部分内容是“举例说说,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这个内容是希望学生能从植物、动物、人类等多个维度认识季节与地球生命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关联的、多维度的视角看待自然事物和自然世界。第三部分内容是“拼贴一张四季变化图”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概括四季特点。

研讨板块主要是通过对前面探究的两个内容进行研讨,引导学生总结、反思,从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

拓展板块通过制作“季节礼盒”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感恩自然。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第五课之后,能够较简单地从“天气变化及其影响”的内容迁移到“四季的变化及其影响”,而且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四季的变化特点和对地球生命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深入和全面。学生对于从多个维度来看待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帮助。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课堂活动记录既可以使用书上的词语,还可以使用自己对季节描述的词语,不讲求文学性,而应更多地关注其科学性、准确性和具体性。

2.拓展活动可以结合美术课,可以让同学们到操场上、花坛边等地方进行活动。

7.做大自然的孩子

【教材简析】

《做大自然的孩子》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最后一课,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大自然已经有了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本课通过探索活动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聚焦到人与动植物之间的联系上,体现出动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同时呼吁人类要热爱大自然、关爱地球家园,要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大自然亦是保护我们自己。

聚焦板块,通过“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生活在地球家园中,做大自然的孩子,会让我们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这段话聚焦到本课的研究主题。

探索板块,第一个活动是“寻找动植物和我们的联系”,这个活动帮助学生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聚焦到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联系,并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自主发现我们与动植物有着密切联系:动植物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必需的丰富的资源,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界的动植物。第二个活动“爱护小动物”通过两个小实践(“给小鸟建一个家”和“做个‘小鸟餐厅’”),让学生在了解了动植

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之后,呼吁人类关爱身边的小动物,不破坏它们的家园、打扰它们的生活!

研讨板块,通过“说说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有哪些联系?”两个问题的探讨,进一步认识到动植物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警醒学生要关爱人类的好伙伴——动植物,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为动植物和我们自己建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

拓展板块,让学生到野外了解更多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是为了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更加全面地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在自然家园里,人类、动物、植物等生物之间相依相存,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动植物和我们是有联系的”是有一定认识的,但对于具体到衣、食、住、行方面的联系,学生回答起来是有困难的。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些例子作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对于制作小鸟的家或小鸟餐厅的活动,学生是非常有兴趣的,但是在选材和制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制作之前,从材料的选择到制作的步骤,老师都要给学生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 活动手册上的内容要向学生说明尽量选择不同地点观察动植物,并尽量全面地思考所观察的动植物和人类的联系。

2.需要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做好地点、动植物名称和与人类的联系的记录。如果有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无法记录名称,可以记录下它们三个以上的特征并给它们起个名字或者把动植物的样子画在表格中。

第二单元材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

【教材简析】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起始课。本课旨在让学生从材料的视角出发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常见的物品,辨认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的,能指认常见材料并把物品按材料类别进行分类。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学生在材料方面的已有概念,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出发观察物品,激发研究材料的兴趣,明确研究材料的意义。

为了获取学生对材料的初始概念,启发学生聚焦观察材料的特征,激发学生研究材料的兴趣,本课设计了材料分类活动。在把物品按材料类别分类的过程中,孩子要依据材料类别对材料作出初步的辨别,这能促进他们在分类思维上的发展。当然,孩子在辨认、交流各种材料并对其分类时,也会遇到问题和分歧,这将成为驱

动他们不断观察、交流和探索的动力。

【学情分析】

本课立足于学生对材料的原有认识,从“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一熟悉的场景引入,引领学生认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并初步建立材料概念。学生对材料有许多感性的认识,他们能说出许多材料的名称,也知道许多材料的特点。但是二年级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主要来自生活中无意识的观察,是比较模糊和零碎的,他们往往分不清“物品”和“材料”有时会将两者混为一谈。

2.不同材料的餐具

【教材简析】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常见的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将其分类,同时也产生了继续探索的兴趣,由此自然地继续开展观察材料特点的探究活动。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和描述四种典型材料的特点,深化对材料特征的认识,初步掌握观察材料的方法,并在多方位观察的基础上以游戏的方式用科学词汇描述材料的特点,同时学生能够从观察和学习中认识到材料具有多样性。

聚焦板块:通过出示不同材料的勺和碗,让学生辨识其材料,引出“各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再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如何知道呢”,由此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甚至借助身边简单的工具对不同材料的餐具进行多维度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针对材料的特点能够运用科学的词汇进行记录和描述,从而在观察,记录,描述的过程中深化对材料特点的认识以及对物品、材料区别的认识。

研讨板块:通过研讨活动,完善学生对材料特点的科学描述,通过对材料优缺点的讨论,加深对材料特点的进一步认识,发现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材料的不同功能,从而将“功能”与“材料”建立起联系。

拓展板块:通过让学生例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不同材料制成,让学生意识到材料具有多样性,同一种物品可以由不同材料制成,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最后学生会发现很多物品的制成和材料的选择和人们的需求大有关系。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餐具都非常熟悉,也能基本说出制作这些餐具所用的材料,但他们极少关注和研究做成餐具的材料的特点,所以缺乏对材料特点的全面认识。在观察过程中,学生能用一年级观察物体的方法及描述词语来观察描述各种材料的特点,但容易将物品(餐具)的特点与材料的特点混淆,教材提供每种材料的两种餐具即是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个辨识“物品”和“材料”的契机,从而能用科学词汇来描述材料的特点。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记录四种材料的餐具的特点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观察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也有利用后面的反馈交流,集体研讨后要鼓励学生尽量地去修正自己原先的记录,进一步加深对材料特点的认识。

2.拓展活动花瓣状的记录表在课堂时间够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填写,如果时间不够也可以布置成家庭作业课后让学生完成。花瓣状的记录表不强求学生全部填满。

3.书的历史

【教材简析】

《书的历史》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三课时。书是文字的载体。文字需要借助载体才能传播,而文字与载体的结合,便是书的雏形。本节课以书的历史为线索,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变化和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制作书的材料发展过程,感受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

通过前面2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发现同一种物品可能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这节课,他们将通过模拟书的演化历史,体会做书材料随时代演变、革新的过程。

聚焦板块,通过历史上不同阶段各种书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做书材料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材料变化的思考。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做一本简易的书,来感受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不同材料来制作书的优缺点。

研讨板块,引导学生回顾从书写到装订的过程,探讨用不同材料书写、制作、保存、携带、使用等难易程度,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优点和缺点。并能从材料的变化中,获得一些启示。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初步的认识,能够观察一些材料的特点,并能用一些比较科学的词汇表达,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纸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一种人造材料,各种各样的书基本都是用纸做的。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历史上还有哪些材料用来做成书,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或是父母讲述,电视等方式间接知道一些零散的信息。为什么做书的材料会变化?纸这种材料做书跟其它材料相比有哪些优越性,这些也是学生不清楚的。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连一连,需要在学生通过做一本简易的书后,通过自己的感受去完成。

4.神奇的纸

【教材简析】

通过第3课的学习,学生体验了制作物品的材料是一个不断演变和优化的过程。纸的出现,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更是成为了人们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纸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在本课中,学生将利用“纸”这种材料,体验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改变和优化材料性能的过程。

本课中,安排了对纸的简单改造活动。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纸折叠成瓦楞状,然后去体验改造后的纸在弹性与缓冲、承载力、隔热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学生将发现对纸进行简单加工后,它的性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同时,他们还会产生继续改造材料以改变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

聚焦板块,首先是观察一张普通的纸,观察它的特点,说说它的用途,然后想办法让它具有更多神奇的本领,指向为改变功能而加工材料,也就是基于需求对材料性能进行加工改造。

探索板块,在指导学生将纸折成瓦楞状并完成对比观察后,学生用“按一按”、“放一放”、“摸一摸”的方法,对比形状改变前后纸的变化。“按一按”指向的是弹性的对比,“放一放”指向的是承载力的变化,“摸一摸”指向的是隔热能力的对比。

研讨活动分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折叠前后,纸有什么变化”,在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后,就会有丰富的答案。第二个问题:“下面的物品为什么要用瓦楞状的纸”是将学生的视角延伸到生活中,认识材料新性能在生活中的运用。

拓展板块,是通过给纸刷上一层油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纸的新功能。同时,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它材料,利用加工、改造的方法来增加新的性能,从而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

【学情分析】

作为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材料,二年级学生对于纸已经非常熟悉。但是对于纸的认识较为单一,很少会对纸进行更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在动手能力方面,“叠一叠”这个环节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或以录制微视频的形式指导学生折出符合实验要求的瓦楞纸。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5.椅子不简单

【教材简析】

在前面4课中,学生已经对身边常见材料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知道了常见材料的名称,对材料的特点做了观察记录,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方法,了解到材料的革新

和对材料性能的优化更好地满足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本节课借助椅子这种物品,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基于真实情境探究材料的机会。学生要对生活中的椅子进行剖析,包括观察椅子的组成,辨别不同的材料,分析材料的作用,通过椅子这个例子辨识材料在生活中的真实应用。

椅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日常用品,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容易被忽视的关于材料的知识。对椅子的研究指向对多种材料制成的物品的研究。椅子的设计、制作要考量使用功能与材料特点是否相匹配,从而使每种材料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所以说“椅子不简单”。

本课安排了对椅子的观察、分析和比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把椅子的材料与其相对应的功能联系起来,认识到制作椅子的材料选择取决于椅子的功能及使用场景,并在生活中能简单地根据需求来选择材料。

聚焦板块,首先是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学生选择一个物体观察它有哪些材料组成,指向许多物体都不是只有一种材料组成。出示各种各样的椅子,聚焦到本课的研究主题:多种材料组成的椅子。

探索板块,在指导学生探讨了一把好椅子的标准之后,观察一把常见的办公椅,观察探究活动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这把椅子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将组成部分与相应的功能联系起来;第二个:“每一个部分主要使用了哪些材料”将材料与它的特点联系起来。活动中努力促使学生将材料的特点与其实现的用途联系起来。

研讨活动分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用多种材料做椅子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说出组成椅子的不同部分及其构成材料,意识到只用一种材料无法实现多种功能。第二个问题:“只使用一种材料制作椅子和使用多种材料制作椅子有什么不同?”指向的是用多种材料制作可以增加椅子的功能,意识到采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物品,能实现复杂功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拓展板块,引导学生将认识椅子的视角从使用功能扩展到摆放环境,利用开始出示的各种各样环境中的椅子,让学生跟同伴交流,从而发现椅子的制作材料还和摆放的环境有关系。

【学情分析】

作为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物品,二年级学生对于椅子非常熟悉。但是对于椅子的制作材料、功能等的认识较为单一,很少会对椅子进行深入的剖析。对于材料的特点与其相应的功能的思考方面,二年级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教学中给予合适的脚手架,例如观察椅子的选取不宜太过复杂;比较单一材料和多种材料制作的椅子不同时,给学生一定的实物或图片例子,缩小范围。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6.做一顶帽子

【教材简析】

《做一顶帽子》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最后一课,该内容适合运用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教材分三块内容:聚焦生活中常见的帽子,蕴含不同的材料会提供不同的功能;探索部分由设计、选材料、画草图、量一量,做一做和帽子展示会三部分组成;研讨部分引导学生反思,将材料性能与帽子功能结合起来。这三部分内容如果都要展开,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尝试着运用STEM的理念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创设情境把项目要求、自主实践及交流反思这几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最终希望孩子初步建构起材料的特点、帽子的功能与特定的环境相适应这一概念,同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课内完成“做一顶帽子”的任务,时间可能不足。安排学生们在课内充分思考、充分讨论,要求必须有一个具体可实施的做帽子的计划,鼓励他们及时完成简易“设计图纸”,能完成一部分制作,最终把整个帽子的完成带到课外去。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起始课,在这个单元中的定位是让学生对地球家园形成一个整体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我们的地球家园有关的现象以及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分析】 学生本就生活在地球家园上,对于地球家园中具体有什么,他们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在聚焦问题之后,让学生“画一画。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另外,作为低年级学生,他们也很喜欢形象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然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的是在交流“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时能对自己所知道的地球家园中的“成员”进行有意识的分类。学生在绘图时添加的具体物体有可能是天然的,也有可能是人造的,有可能是有生命的,也有可能是没有生命的,教师在学生交流分享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2.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来说缺一不可。 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图文的方式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一些物体。 2.能参与地球家园中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讨论,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究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感兴趣。 2.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地球是地球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 知道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大白纸(大白纸上提前画好圆圈,代表地球)、彩笔。 教师准备:比较典型的在地球家园上能够看到的景观图片或视频、班级记录表、课后观察记录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神秘的信”------引入新课 展示一封来自宇宙的信,从“介绍地球家园”这个任务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师:孩子们,今天你们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想不想看一看? 生:想! 师:好,请看大屏幕!(ppt展示内容。) 师:你愿意帮助多多吗? 生:愿意! 师:一个优秀的导游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师:那老师要问问同学们了,你们了解地球吗?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整理版)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 二年级上册 全 册 教 案 2020年秋期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科学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教材分析 科学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护地球的完整。 最后大家将我们的班级记录表填写完整。 五、拓展(2分钟) 大家可以走出去看一看,观察一下我们的树林、田野、绿地、山坡上,看看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里还能找到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l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2.教学探究目标: l学会搜集证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 l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科学态度目标: l能对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对土壤中的动植物产生兴趣; l能够如实的描述土壤中的动植物,尊重事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意识; l学会倾听,愿意分享,乐于表达,小组间做到团结合作。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l能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认识,让学生意识到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理解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出示土壤的图片 土壤是一种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熟悉的是每天我们都能看见,在路上、在院里、在校园的角落。而陌生在于即便我们经常看到,但很少有人蹲下身来仔细的观察过土壤。所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土壤以及土壤中的动植物。(出示课题) (二)观察土壤。 1.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土壤。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作业练习题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姓名 我们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请你画一画。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姓名 填空。 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 土壤上生活着许多和。 我们发现的校园土壤“居民”有:动物: 植物: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姓名 填空。 太阳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了和。 它在天空中的不断变化。我们能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 早上,面对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一天之中时候最热。(填‘“早上”、“中午”、“晚上”) 太阳都是东西。 4.观察月相姓名 填空。我们中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较。不同夜晚的月相是的。 二、同学们会画月相吗?请画一画。

各种各样的天气 姓名 填空。 天气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地球。阴、、雨、等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很大。 我们知道的天气有、、、、等等。 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是。 6.不同的季节 姓名 填空。 在不同的季节,我们的家园的天气是会发生 的。 一年分为、、秋、四个季节。春天,小草。 最热,最冷。

7.不同的季节 姓名 连一连。 春暖花开春天秋高气爽春色满园夏天秋风习习骄阳似火秋天冰天雪地烈日炎炎冬天大雪纷飞 8.做大自然的孩子 姓名 填空。 、植物和我们都生活在地球家园中,我们要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 2、我们要小动物。不做伤害它们的事。 3、我们的、、住、行都离不开动植物。 4、写出一些你知道的动物或植物名称: 动物: 植物:

9.我们生活的世界 姓名 按材料类别给下列物品分类。 小勺2、杯子3、回形针4、木块饮料瓶6、筷子7、小碗8毛巾10、气球11、衣服 金属:塑料: 木头:陶瓷: 橡胶:玻璃: 10.不同材料的餐具 姓名 下面的材料可以做出那些餐具,请写一写。金属: 塑料: 木头: 陶瓷: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全册)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全册)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XXXX学校 XXX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各种各样的天气》、《 6、不同的季节》、《 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 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

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 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 1、我们生活的世界》、《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书的历史》、《 4、神奇的纸》、《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

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电子教案.doc

二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 2018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 月完成周次课业形式课题课时日情况8 月 20-24 1 课堂教学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1 27-31 2 课堂教学土壤 -- 动植物的乐园 1 9月 3-8 3 课堂教学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1 10-14 4 课堂教学观察月相 1 17-21 5 课堂教学各种各样的天气 1 24-28 6 课堂教学不同的季节 1 10 月 1-5 7 (国庆休息) 8-12 8 课堂教学做大自然的孩子 1 15-19 9 课堂教学我们生活的世界 1 22-26 10 课堂教学不同材料的餐具 1

29-11 月 211课堂教学书的历史 1 5-912课堂教学神奇的纸 1 12-1613课堂教学椅子不简单 1 19-2314课堂教学做一顶帽子 1 26-3015课堂教学期末复习 1 12 月 3-716课堂教学期末复习 1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课题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周次 1.1时间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 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教学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目标 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 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 内容、教法与意图时间分配步骤

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全)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020-2021学年二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课题: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日期: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

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 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新部编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部编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护地球的完整。 最后大家将我们的班级记录表填写完整。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全)

最新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

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

(完整版)最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发言

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课不缺)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

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备课本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

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过程。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

2018-2019学年二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形成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2.“材料”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通过科

教科版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案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起始课,在这个单元中的定位是让学生对地球家园形成一个整体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我们的地球家园有关的现象以及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从“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这个问题入手,调取学生的生活记忆,启发学生的思考。在探索环节设计了一个“画一画。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的活动,提出了一个“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我们能发现什么?”的问题。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可以让学生联系之前思考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的相关信息,并以形象化的方式进行表达,促进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我们能发现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为了让学生补充与地球家园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地球之外的景物,这个补充是为了引导学生从地球之上和地球之外两个视角去描述“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研讨环节的“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是在小结分享探索的成果。而“缺少其中一样可以吗?”这个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球家园中各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在联系中看待事物的能力。拓展环节的“到田野、绿地、树林或山坡上,看看我们还能在家园里找到什么”是为了扩充学生对地球家园的认识。 【学生分析】 学生本就生活在地球家园上,对于地球家园中具体有什么,他们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在聚焦问题之后,让学生“画一画。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另外,作为低年级学生,他们也很喜欢形象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然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的是在交流“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时能对自己所知道的地球家园中的“成员”进行有意识的分类。学生在绘图时添加的具体物体有可能是天然的,也有可能是人造的,有可能是有生命的,也有可能是没有生命的,教师在学生交流分享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全)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

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2017最新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全册) 2018新教材 特别说明: 本教案为最新教科版 科学配套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 教科版 全册 学校: 班级: 任课教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护地球的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