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大全:题立意训练题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练习(含答案)

审题立意“千古文章意为先。
”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写作第一关,是写作教学第一难。
审题不严谨周密,作文就会不符合题意,立意不深刻高远,文章就会平庸肤浅,难得考官青睐。
所以,在写作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仔细审题,精心立意。
一、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即时训练1(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请找出这则材料的关键句:请确立文章的立意:【思路点拨】这一试题承袭了2015年全国卷Ⅱ的比较模式——对三个风采人物大李、老王、小刘的比较,平行罗列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并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是所谓标准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
这道作文试题的引导语由两句话构成。
前一句是说语文学习、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后一句是说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
关键句在于后者。
题干要求考生“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考生应针对“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三条途径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来谈。
题干标明“明确文体”,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充分的自由度,但文体要鲜明。
题干中有“比较上述三条途径”和“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的写作任务指令,考生立意时不可忽视,要对上述三者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进行必要的权衡、比较,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高中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审题指导
材料二的核心关键词是“嘴替”,由名词诠释和举例印证两 部分组成。根据“‘嘴替’,就是替别人把不能说、不敢说、 不会说的话说出来”这一诠释,把“嘴替”理解为“代他人、 社会、时代言”的“要说”“敢说”“能说”的责任和担当, 是准确的。而材料二中所举杜甫、白居易皆为现实主义诗人, 他们关心民生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甚至不惜触怒当权者, 为厌战者和天下贫苦者发声,是替别人说,是为民请命;他 们的“敢说”“能说”,是为他人、为社会谋利益,是为时 代发声,他们的“替言”彰显了责任和担当。由此可知“嘴 替”应为正面之意,需要肯定和提倡。
审题指导
写作实践应理解并指出“言”的本质指向为人的责任和担当, 对此,在比较中表现出认可并阐述“嘴替”或“敢言”的正 向价值(核心要素)。在此过程中,还可适当分析造成“慢 言”“少言”与“敢言”“勇言”背后的原因是利益的考量 和责任担当的权衡(关键要素1),以及阐述社会层面“慢 言”“少言”可能产生的不当后果(关键要素2)。总的来说, 学生应在作文中阐述“要言”“敢言”“勇言”“能言”, 体现为当代青年为他人、社会、时代发声的责任担当。
立意指导
关联两则材料,可得出写作的整体立意: 材料一中“慢言”“少言”不是不说,而是在藏而思之后的发声, 虽有不盲目、不跟风、不妄言的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坚守,但也不 乏明哲保身的利己因素,更多的是强调个体自我层面,缺乏的也 许就是社会的担当、责任。 材料二中“嘴替”是敢说,为别人说,为社会说,为时代说,是 个体(或者某一群体)在明辨是非、深思熟虑后的情况下的大声疾呼, 为民请命,是在明晰“言”的利弊后主动承担的“公众责任”, 体现了为人处世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强调的是个体对国家和 社会的使命感。
高中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一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礼记》中有这样的表述:“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 迟。”朱熹的《治家格言》中也说:“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材料二:近年来,流行一个网络热词“嘴替”,就是替别人把不 能说、不敢说、不会说的话说出来。“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 丹”——杜甫是厌战者的“嘴替”;“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 贱愿天寒”——白居易是贫贱者的“嘴替”。
最新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题

最新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题最新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题7篇关于作文的书写规范,作为一名高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以此进行作文的训练。
我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题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最新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题精选篇1“春天在美丽的花园升起,像爱的精神,到处都感到她的踪迹,大地黝黑的胸脯上花开草萌,相继脱离冬眼中的梦境苏醒。
”这是英国作家雪莱所写的《含羞草》的一句。
不错的,在这个时节,到处都有春的踪迹。
清晨起床后,往窗外看去,时常可以看见地上湿漉漉,这就是春雨的杰作。
春雨它以下就是好几天,雨滴轻轻地从天上落下来,落在屋檐上,落在刚发出嫩芽的草地上,落在公路上……发出了沙沙的响声,那声音虽然谈不上是优美的音乐,却充满了节奏感,如同城市中繁忙的人们。
雨后,天空中又挂上了灿烂的微笑,灿烂的阳光洒满了大地,使万物看起来都精神极了,好像有使不完的精力。
倘若这时你又回到了草地中,你会发现小草又绿了许多,又冒出了许多嫩芽。
倘若这时你到了南方的大山中,你会发现竹林中又多了许多竹子宝宝,这就是“雨后春笋”。
山上的杜鹃花大多数都开了,有红的、白的、还有黄的,给绿色的大山增添了许多色彩。
你还会在餐桌上发现一种名叫“蕨菜”的野菜,这是春雨送来的果实,这种野菜同春笋一样,在春雨后长的特别快。
倘若这是你来到了北国冰城,你会发现河流中的冰块已经开始融化了,有些小冰块还会随着河水一起流动。
人们已经换下了厚实的冬装,换上了充满生机的春装。
有一部分鸟儿也从南方飞回了北方。
春风是令人喜爱的,当它吹到脸上,就像母亲抚摸着你的脸。
它不像酷暑中吹的炎热的夏风,也不像干燥的秋风,更不像凛冽的寒风。
春天就是这样的,到处都从满了生机,充满了喜悦的气氛。
最新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题精选篇2盼望着,盼望着,我朝思暮想的春节终于来临了,不仅结束了辉煌的猪年,而且也迎来了金色的充满希望的鼠年!我就像一只雀跃的小燕子,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嘴里还不停地唧唧喳喳地叫着,整天笑哈哈,不知笑的啥,在大人的面前跑前跑后,兴奋极了。
高考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20题

高考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20题那些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河水也就越浅。
那溅不起多大水花、听不见多大水声的河水,必定是深不可测的。
黄河没有怒吼。
黄河中游有一段像淤泥一样淤泥。
然而,即使是与急流搏斗过的黄河船夫也不敢把船放在这里,因为河中心在流动,谁也说不出它有多深。
静,是外观姿态;流,显示了内在的力量;深,则意味着蕴藉和深重。
静水流深,不显不露,昭示着生命的博大精深。
令人屏息凝神,浮想联翩??请根据以上材料下定决心,写出自己的题目,并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风格不受限制。
(2)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这是一种物质构成。
给出的材料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节从穿越和涉水的经验出发,比较了浅河和深河。
事实上,它肯定了人们对生活深刻而广泛的态度。
第二节比较了黄河的外部平静和内部流动与深度,主张我们不仅要看它的表面,而且要看到内部流动与深度。
第三部分对文本进行了评论,并暗示了本文的意图。
“静”可以理解为“沉静”“宁静”“平静”“冷静”“静默”“静穆”“沉稳”,类似的还有“不张扬”“不显山”“不露水”“内敛”等等。
(“镇静”“谦虚”属于擦边球,语言基本功好的,降一个档次处理。
)“流”可以是一种内在活力、内在动力和内在能量。
“深”是“深”、“深”、“深”、“内涵丰富”、“基础扎实”和“博大精深”。
“静、流、深”提倡内敛、不张扬、有底蕴,这是中国人传统的为人风范。
“静、流、深”是外在与内在的辩证统一。
这三个方面分为两个方面:“静止”是一个方面,必须涉及其中;另一方面,“流”和“深度”可以同时涉及,也可以只涉及其中一个。
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小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妻子多年来一直在嘲笑另一位妻子的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
你看,她挂在院子里的衣服上总是有污点。
我真不知道她怎么能这样洗?”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来到她家,发现对面妻子的衣服洗不干净。
高三作文立意训练

高三作文立意训练《高三作文立意训练》篇一《生活中的小确幸》高三的日子就像被拧紧了发条的闹钟,滴滴答答地响着,一刻不停。
说起作文立意啊,这就像是在生活这个大宝藏里找宝贝。
就说这“生活中的小确幸”这个题目吧。
我每天早上都会路过一个煎饼摊。
摊主是个大叔,那手法可熟练啦。
有一天,我起晚了,火烧眉毛地冲向煎饼摊。
大叔一看我那着急样儿,一边笑着一边加快了速度。
他熟练地舀起一勺面糊,“唰”地一下倒在铁板上,那面糊瞬间就成了一个漂亮的圆饼。
接着他打了个鸡蛋,鸡蛋液散开的瞬间,就像一朵盛开的花。
然后他撒上葱花、香菜、芝麻,那葱花翠绿翠绿的,在面饼上可显眼了。
最后他问我要什么酱料,我要了甜面酱,他用小刷子轻轻地刷着,那均匀的程度就像给面饼穿了一件完美的外衣。
做好煎饼后,他还细心地用袋子包好,递给我说:“孩子,别急,来得及。
”那一瞬间,我心里就觉得暖暖的。
这就是生活中的小确幸啊,一个小小的煎饼,几句暖心的话,在忙碌又紧张的高三生活里,犹如一抹阳光照进心里。
其实这些小确幸到处都是,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写作文立意就不难了,就像从这个煎饼摊的经历里,我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温暖与美好,这就可以成为这篇作文很好的立意呢。
篇二《突破自我的瞬间》高三的学习像是一场马拉松,我们都在努力奔跑。
“突破自我的瞬间”这个作文题目挺有意思的。
我记得那次体育课,老师让我们跳山羊。
那山羊器械虽然不高,可我看着就害怕。
前面的同学一个个像小兔子一样轻松地跳了过去。
轮到我了,我站在起跑线上,心砰砰直跳,腿都有点发软。
我深吸一口气,冲了出去,可是跑到山羊跟前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一下子趴在了山羊上。
同学们都笑了,我脸腾的一下就红了。
我不服啊,我就不信我过不去。
我又站到了起跑线,仔细地观察别的同学的动作。
我发现起跳的时候要用力蹬地,在空中的时候要伸直双腿。
这次我又出发了,眼睛死死盯着山羊的另一端。
当我冲到山羊跟前的时候,我按照之前观察的动作,用力一蹬,一下就跳了过去。
高中语文_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00题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00题一1.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立意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参考标题:1、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2.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立意提示: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3.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高中毕业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00题(附立意提示)

高中毕业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00题(附立
意提示)
1. 什么是成功?
提示:探讨成功的定义及实现方式,可以结合个人经历和名人故事。
2. 爱情和事业哪个更重要?
提示:权衡爱情和事业的重要性,思考个人价值观和目标。
3. 青春应该如何度过?
提示:探讨青春时期的人生态度和取舍,思考如何合理规划时间和追求梦想。
4.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探讨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和平衡人与自然的发展。
5. 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好还是坏?
提示:分析网络对社交、研究、沟通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其正面和负面影响。
6. 如何培养良好的研究惯?
提示:探讨制定研究计划、养成自律、保持专注等方面的方法和策略。
7. 你所住的城市有哪些问题?
提示:分析当地存在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提出改进方案。
8. 如何平衡学业和兴趣爱好?
提示:思考如何合理规划时间,同时专注于学业和发展个人兴趣爱好。
9. 科技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探讨科技的进步对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其利弊。
10. 你对志愿者工作的看法和体会?
提示:分享参与志愿者工作的经历,谈谈对志愿者工作的看法和感受。
...
(继续填写剩余的90个题目和立意提示)
...
100. 如何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提示:思考有影响力的人具备哪些特质和能力,提出自己成为有影响力的人的方法。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最新模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共30题)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2024届高三九省适应性考试作文题.河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I提到自然带边缘交错地带较为敏感当环境出现波动时,它们会最先发生改变,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产生变化,其实,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乃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有类似的“交错带”请以“交错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合适的两项是()A.让“交错带”变为“成长圈”B.危中见机,“交错”寻路C.风起“交错带”,浪成微澜间D.青春有为,擘画蓝图E.远离中心区,回归“交错带”【答案】DE2.【2024届高三九省适应性考试作文题.江西】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报考大学时选专业是关系到个人发展的决策。
你想选择哪个专业?为什么这个专业对你重要?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合适的一项是()A.择文学之业,成文明栋梁B.从象牙塔,到逐梦苍穹C.准确定位,理性择业D.选定数学,强基有我E.在太空写诗【答案】C3.【2024届高三九省适应性考试作文题.广西】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
一些人认为接受礼物的一方可能并不需要这个礼物,与其精挑细选不如直接把买礼物的钱送出去,这样对方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列标题中,最不合适的两项是()A.送桃送李送春风B.礼物姓礼不姓物C.刹住送礼的歪风D.用心送礼,衣袖留香E.以心交往,情谊长存【答案】CE4.【2023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作文大全:题立意训练题精选
这篇关于高中作文大全:题立意训练题精选,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附思路指导)
安义中学胡家道
作文审题类型
1、命题作文[完全式、填充式(半命题)、倾向式(材料+题目)]
2、材料作文(文字材料、图画材料)
3、话题作文(联想想象型、比喻象征型、定向暗示型、关系型)
三、审题应怎样切合题意呢
“切合题意”是作文命题都每一忠告.忠告考生务必准确审题.审题的本质就是正确把握行文的方向.面对话题作文,考生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是首要问题.如果出发的方向错了.那无论行进中如何经营都无济于事。
为此我们提出三个切题具体要求:
A、实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供话题或材料有实际的本质的联系和契合,而不貌合神离.
B、明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供话题或材料有明显的相似语句.
C、全扣:作文的标题、开头、主体段落、过渡、结尾等处处都应体现作文题的命题寓意.
四、审题三忌:
一忌无视材料或话题,另起炉灶;二忌游离话题,喧宾夺主;三忌主旨不明,云山雾罩。
一、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的审题决定着立意,也就是说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
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
审题时要注意点。
①整体性原则;②多角度原则;③明限制原则。
审题方法:找关键词句法,领会寓意。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森林边住着一个猎人,他平日里总习惯带上自己那条忠实的猎狗到山上和林中打猎。
猎狗品种优良,追捕猎物时速度飞快,反应敏捷。
对于锁定的目标,几乎从未失手过。
猎人对此很满意,经常嘉奖它,更是对它特别信任。
有一次,主人用枪射击一只狐狸,但是不够准,让狐狸逃跑了。
于是猎狗朝着狐狸逃跑的方向猛追过去。
狐狸蹿进了森林,森林里树木丛生,道路弯曲,狐狸对路径非常熟悉。
但猎狗也不含糊,追捕的过程紧张迭起。
狐狸跑不过猎狗,眼看就要被追上了。
突然,狐狸一个大转身,蹿到了另一条小路,猎狗一不留神,身子撞到了路边的大树上,擦伤了皮,顿时感到有点疼痛。
“唉!我为什么要追得这么累?即使追不到狐狸,我也不会饿肚子呀!”刚刚有念头闪过,它的速度就已经慢下来了。
狐狸就在这个空隙又跑远了。
“算了,反正现在早已经脱离了主人的视线,主人又看不到。
”猎狗跑着跑着又起了放弃的念头,速度更加迟缓起来。
狐狸终于摆脱了猎狗的追捕,猎狗也又回到了主人的身边。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仔细审察、分析、研究材料,选择角度,确定你的观点。
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
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
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
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
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
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盖。
3.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
4.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
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一、材料作文【审题点拨】
1.本次作文命题极力模仿2006年全国卷,命题形式按照2006年全国卷试题分析的话来讲,应称为“材料范围作文”。
从材料来看,我们可选择多角度、多侧面来审题立意。
从狐狸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生命竞赛,为了生存,不敢有一丁点儿的懈怠,于是用尽所有的力气进行抗争,发挥出了奇迹般的力量,结果它胜利了。
狐狸的事例启发我们全力以赴,破釜沉舟地去做,往往会取得成功。
从猎狗的角度来看,由于没有饿肚子的疑虑,所以放弃的念头轻易地出现了,结果毫无所获。
猎狗的事例启发我们衣食无忧容易引起精神松懈,而发挥不出平时应有的水平,导致失败。
从主人的角度来看,即使是最忠实的狗,也有偷懒的时候。
主人的事例启发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仔细考虑,把重要的东西或事情交给最值得依赖的人去做,同时还需要抽时间定期检查,防止出现漏洞而留下难以弥补的损失。
从材料的主旨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观点--成功有时是一瞬间的事情,往往取决于有没有强烈的成功意念。
如果你非常渴望成功,那么你只有用尽自己所有精力,事情才会向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2.参考答案:
A、.独立思考类:
正面:1.独立思考是可贵的精神素质2.正确的行为导向来源于独立思考
3.只有相信自己,才能走出盲从的迷谷
4.多分析,多比较,方能鉴别是非
反面:.人云亦云,自陷困境。
2.缺乏独立精神的人只能扮演依附攀附的角色
3.大脑长在别人头上的人是可悲的
4.盲从没有出路
B、亲自实践类
1.真知从实践出,真理从实践来
2.个人的经验是有局限的
3.试一试是成功的开始,敢试才会有成功
4.先试者可以为后来者探明道路
5.不能一朝被水淹,处处见水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