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营养

合集下载

特殊人群的营养

特殊人群的营养

超重或肥胖
老年人如果摄入过多的热量和不 健康的食物,容易导致超重或肥 胖,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其他 慢性疾病的风险。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容易出现免疫 力低下、易感染疾病、康复能力 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05
特殊疾病人群的营养
糖尿病患者的营养
合理控制总热量
糖尿病患者应合理控制每日总热 量摄入,以维持健康体重,并避 免摄入过多的热量导致血糖升高 。
蛋白质的补充
• 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生长发育 、伤口愈合、免疫功能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特殊人群如老 年人、孕妇、术后康复者等需要额外补充蛋白质,以维持身 体健康。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肾病患者的营养
01
低蛋白饮食
肾病患者常常需要限制蛋白质摄 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患者可 选择低蛋白、高生物价蛋白的食 物,如鱼、鸡胸肉、豆腐等。
03
02 控制盐分摄入
肾病患者常常需要限制盐分摄入量 ,以避免水肿和高血压。患者应遵 循低盐饮食,避免过多的调味品和 加工食品。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 质
肾病患者常常需要补充维生素和 矿物质,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 求。患者可选择富含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 、全谷物等。
老年人的饮食应该多样化,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类、蛋 白质来源和健康脂肪等,以确保获得全面的营养。
控制盐分摄入
老年人对盐的敏感度较高,容易导致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增加。因此,建议减少盐的摄入,控制烹饪用 盐和调味品的用量。
保持水分平衡
老年人需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维持正常的代谢和血 液流动。建议每天饮用足够的水,或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水 分补充。

特殊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特殊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 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发育成长的过程,整个 过程约持续40周时间,称为妊娠期。妊娠期是人 类生命的起点,经过280天的孕育,使一个极其 微小的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受精卵细胞生长 成为一个3.2Kg重的新生儿,在这个过程中母子 双方的变化 都非常复杂迅速。这一时期的养 状况对母子双方都极为重要,尤其对于胎儿,这 一时期的营养有可能影响其终生。
• 妊娠后期:即怀孕的后三个月(29-40周), 此期母体和胎儿的营养生理特点与中期大致相 似,但特别需注意的是此期最常见的病理变化 之一是妊高症,其病因尚不明,可能某些营养 素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缺乏与之有关。如出现 妊高症,饮食方面要注意以下两点(1)蛋白质 的摄入与普通孕妇一样,不要限制;可适当多 吃植物油,保证必需脂肪酸的供应,因必需脂 肪酸缺乏,会加重病症。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三十二分。
• (2)血液成分的变化:
• 红细胞:妊娠期妇女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值均 低于非妊娠妇女,妊娠期妇女易出现生理性贫血。
• 白细胞:从妊娠7周开始轻度升高,妊娠36周时
达到顶峰。 • 血浆总蛋白:从妊娠早期血浆总蛋白就开始下降,
至妊娠晚期血浆总蛋白水平由约70g/L降至
60g/L。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三十二分。
(三)、孕期体重增加及其构成
• 孕期妇女增加的体重是母体和胎儿正常生 长发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不限制进食的健 康孕妇体重增长的平均值为11-12.5Kg。 体重增长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妊娠的产物, 如胎儿、胎盘和羊水;二是母体组织的增 长,如血液和细胞外液的增加,子宫和乳 腺的增大及母体为泌乳而储备的脂肪组织 及其它营养物质。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三十二分。
(二)、血液容量及成分的变化

临床营养学中的特殊人群营养需求与干预要点

临床营养学中的特殊人群营养需求与干预要点

临床营养学中的特殊人群营养需求与干预要点在临床营养学中,特殊人群由于其特殊的身体状况或生活环境,需要额外关注其营养需求,以维持身体健康和促进治疗效果。

本文将讨论几个特殊人群,包括孕妇、婴儿、儿童、老年人和运动员,以及他们的营养需求和干预要点。

一、孕妇孕妇是特殊人群中最需要关注营养的群体之一。

在孕期,孕妇需要增加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能量以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其中,蛋白质是胎儿生长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可以通过增加摄入动物性蛋白质(如肉类、鱼类和乳制品)和植物性蛋白质(如豆类和坚果)来满足需求。

此外,孕妇还需要额外摄入叶酸、钙、铁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以支持胎儿的正常发育。

二、婴儿婴儿的营养需求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

在早期,婴儿主要通过母乳喂养或婴儿配方奶粉摄取营养。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营养源,其中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免疫因子。

对于不能母乳喂养或乳汁不足的婴儿,应选择适合其年龄段的婴儿配方奶粉。

在婴儿辅食引入后,应逐渐添加各类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谷类和蛋白质食品,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三、儿童儿童是成长发育期,其营养需求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儿童期,蛋白质和钙是重要的营养素,用于维持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

此外,还需要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需求。

由于儿童的胃口和食量有限,家长应注意提供多样化的食物,以确保获得各种营养素。

此外,避免高糖饮食和过多的加工食品,对于维持儿童健康和预防肥胖非常重要。

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逐渐下降,他们对于某些营养素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老年人应注意蛋白质的摄入,以维持肌肉的健康。

此外,维生素B12、维生素D和钙等营养素在老年人中也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的吸收能力可能较低。

为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可以选择摄入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或补充剂,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五、运动员运动员是另一个特殊人群,其营养需求与一般人有所不同。

营养学在特殊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营养学在特殊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营养学在特殊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营养学作为一门研究食物与健康关系的学科,在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特殊人群来说,营养学的应用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特殊人群包括孕妇、婴幼儿、老年人、运动员、慢性病患者等,他们由于生理状况、生活方式或疾病等原因,对营养的需求与一般人群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为特殊人群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指导和健康管理,对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一、孕妇的营养需求与健康管理孕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还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

在孕期,孕妇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对营养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首先,蛋白质是孕妇营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蛋白质对于胎儿的组织和器官发育至关重要,孕妇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鱼、禽、蛋、瘦肉、豆类等。

其次,孕期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也显著增加。

钙是胎儿骨骼发育所必需的矿物质,孕妇应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如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铁的补充对于预防孕妇贫血也非常重要,可通过食用红肉、动物肝脏等食物来获取。

此外,叶酸对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具有关键作用,孕妇应在孕前和孕早期补充足够的叶酸。

在孕妇的健康管理中,合理的饮食安排至关重要。

应遵循多样化、均衡的原则,保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要注意避免食用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以防体重过度增长。

此外,孕妇还应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控制体重。

二、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与健康管理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营养状况对其身体和智力发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0-6 个月的婴儿,母乳是最佳的食物来源。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能够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并提供免疫保护。

如果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应选择适合婴儿年龄阶段的配方奶粉。

第六章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

第六章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
以摄入淀粉类多糖为宜,不必直接摄入葡 萄糖或过多蔗糖,以免血糖波动。
5、 矿物质
易缺乏的矿物质为钙、铁、锌、碘等。
矿物质 生理功能

构成骨骼和牙齿

预防缺铁性贫血

胎体生长发育,
预防先天性出生缺陷

预防甲状腺功能低下,
呆小儿。
★推荐摄入量
中期1000mg/d, 后期1500 mg/d 中期为25 mg/d, 后期的为35 mg/d 20 mg/ d(15 mg/d)
影响因素 1.母亲孕前体重或孕期体重增长低者 2.孕期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低者 3.贫血患者 4.热能摄入低者 5.其它:吸烟(≥20支/d)者、酗酒者
脑发育受损(胎儿脑细胞的快速增长期为妊娠30周至出 生后1年) 早产儿:妊娠期<37周
孕期营养不良的结局
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增加 胎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增加 围产期婴儿死亡率增加 影响胎婴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
吃水果
吃水果增加食欲,减轻妊娠反应。
“妊娠糖尿病”,对母体和胎儿都会产生严重危害。 如孕妇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 染等;胎儿则可能出现畸形,严重时也可能导致胎死 宫内。 正确的食用方法: 1.水果的补充,每天最多不要超过200克,尽量选择含 糖量低的水果,不要无节制食用西瓜等高糖分水果。 2.水果中含有发酵糖类物质,因此吃后最好漱口。 3.吃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 4.进食瓜果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过了想吃酸的阶段,又开始想吃酸甜的食物, 这是因为孕妇的肝需要得到糖的满足,只要把 肝养好了,胃就舒服了。如果呕吐厉害,可试 着在上腭贴片薄姜。
怀孕中期准妈妈的胃口也转好,胃口大 振。所以,应多吃富含胆固醇和蛋白质 的食物,如鸡、鸭、鱼、肉、蛋、牛奶、 猪肝、五谷杂粮等。如黑芝麻、花生米、 核桃等,吃得越早越好。

第三章 特殊人群营养(本科生课件)

第三章 特殊人群营养(本科生课件)
16


VB6 AI:1.9mg/日(常人 : 日 常人1.2mg/日) 日 原因:孕期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旺盛。 原因:孕期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旺盛。 缺乏:母体出现多部位皮肤炎症、 缺乏:母体出现多部位皮肤炎症、贫 血和神经精神症状。 血和神经精神症状。 VB12 AI:2.6µg/日(常人 : 日 常人2.4µg/日) 日 原因:为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 原因:为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 缺乏: 缺乏:① 巨幼红细胞贫血 ② 神经系统损害 ③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8
4、矿物质增加 、 孕早期:同常人( ⑴ 钙: 孕早期:同常人(800mg/日)(AI) 日 ) 孕中期: 孕中期:1000mg/日 日 孕晚期:1200mg/日 孕晚期: 日 UL:2000mg/日 : 日 用途:胎儿牙齿和骨骼发育。 用途:胎儿牙齿和骨骼发育。 母体自身储存(成熟胎儿体钙30g)。 母体自身储存(成熟胎儿体钙 ) 缺乏:母体:小腿抽筋/手足搐搦 骨质软化症。 手足搐搦/骨质软化症 缺乏:母体:小腿抽筋 手足搐搦 骨质软化症。 胎儿:先天性佝偻病。 胎儿:先天性佝偻病。
7
2、蛋白质增加 、 RNI:孕早期:+5g/日 :孕早期: 日 孕中期: 孕中期:+15g/日 日 孕晚期: 孕晚期:+20g/日 日 优质蛋白> 优质蛋白>1/3 用途:满足胎儿和母体组织(子宫、 用途:满足胎儿和母体组织(子宫、 胎盘、乳房)蛋白质储备。 胎盘、乳房)蛋白质储备。 孕期体重增长中的蛋白质占1kg 孕期体重增长中的蛋白质占 3.脂类 脂类 有适量脂肪,包括饱和脂肪酸、 - 和 - 多 有适量脂肪,包括饱和脂肪酸、n-3和n-6多 不饱和脂肪酸以保证胎儿(脑细胞分化) 不饱和脂肪酸以保证胎儿(脑细胞分化)和自 身的需要。 身的需要。 脂肪摄入总量以占总能量的20%- %-30% 脂肪摄入总量以占总能量的 %- %较为适 宜。

特殊人群营养习题及答案

特殊人群营养习题及答案

特殊人群营养习题及答案1.妊娠期营养不良对胎体的影响有(A)低出生体重、(B)早产、(C)畸形等。

2.婴幼儿的常见营养缺乏症主要是(A)贫血、(B)佝偻病两种。

3.妊娠期营养不良对母体的影响有(A)贫血、(B)妊娠高血压综合征、(C)产后出血等。

4.老年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能力差,同时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下降,容易出现(A)负氮平衡。

5.母乳喂养时间至少应持续(B)6个月。

6.孕妇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有(A)贫血和(B)缺碘。

7.成人能量消耗除用于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外、还用于(A)基础代谢和(B)体力活动。

8.初乳富含大量的钠、氯和免疫蛋白,尤其是(C)免疫球蛋白A和乳铁蛋白等,但乳糖和脂肪含量较成熟乳(D)降低,故易消化。

9.婴幼儿辅食添加的时间应在(B)2个月~3个月龄开始。

10.孕妇一般可根据定期测量体重的增长正常与否来判断(D)营养摄入是否适宜。

二、单选题1.下列哪种营养素不易通过乳腺输送到乳汁中,母乳中的含量很低。

D)维生素C2.胎儿出生时体内储备的铁,一般可满足(C)4个月内婴儿对铁的需要量。

3.婴幼儿佝偻病主要是由(C)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

4.母亲妊娠期间严重缺碘,对胎儿发育影响最大的是(B)骨骼系统。

5.小于6月龄的婴儿宜选用蛋白质含量(A)<12%的配方奶粉。

6.孕妇出现巨幼红细胞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C)维生素B12.7.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添加辅食,从(C)4个月~6个月开始最好。

8.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食欲减退或有异食癖,最可能缺乏(D)锌。

9.老年人保证充足的维生素E供给量是为了(C)增强机体的抗氧化功能。

10.与老年人容易发生的腰背酸痛有较密切关系的营养素是(B)钙。

1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铜。

12.血液中下列哪种元素含量降低的孕妇比较容易被致病菌感染(A)铁。

三、多选题1.妊娠期营养不良对胎体的影响有(A)低出生体重、(B)早产、(C)畸形等。

2.婴幼儿的常见营养缺乏症主要是(A)贫血、(B)佝偻病两种。

特殊人群营养补课

特殊人群营养补课

• 中年人体内负责脂肪代谢的酶 和胆酸逐渐减少,对脂肪消化吸收 和分解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日趋降 低,因而限制脂肪的摄入时有必要 的,特别是要控制动物脂肪,增加 植物脂肪。
• 中国人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如米、 面、蔬菜等。不同性别及职业的中年人对能量的
需要也不同,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每日主食只
• (2)脂肪:中年人体内负担脂肪代谢的酶 和胆酸逐渐减少,对脂肪消化吸收和分解 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日趋降低;另外从 防病健美的角度讲,过多摄入脂肪不利。 因此,限制脂肪的摄入时有必要的,特别 是限制食用动物脂肪,植物脂肪的量也不 宜太多。
• (3)热量:中国人热量的主要来源是来自粮食 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面、根茎块类植物灯。每 日主食只要能满足身体的标准需要量即可。另外, 可多吃些蔬菜、水果,因为增加食物中的纤维素 即可饱腹又可防止心血管病、臃肿、便秘的播放 疾病发生。
乳母的营养保健
• 哺乳期的母亲的营养状况非常重要。一方面要 逐步补偿妊娠和分娩时所损耗的营养素储存, 促进器官和个系统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要分 泌乳汁、哺育婴儿。如果乳母营养不足,将会 影响乳母的健康,减少乳汁分泌量、降低乳汁 质量,影响婴儿健康成长。乳母由于分泌乳汁, 哺育婴儿,消耗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较多,因 此必须及时给予补充,以保证母婴有足够的营 养。乳母的营养对哺乳的影响是非常肯定的, 只是由于哺乳过程中乳汁形成的物质来源,可 由合成代谢而来,也可由母体组织分解代谢而 来,因而不容易表示和发现他的问题。
• 但是在孕前营养不良而孕期和哺乳 期摄入的营养素有不足的情况下,乳 汁分泌量就会下降。在泌乳量下降不 明显之前。如果乳母的各种营养素摄 入量不足,体内分解代谢就会增加。 实际上已经存在着母体营养的不平衡, 最容易看到的是乳母的体重减轻,甚 至可出现营养缺乏病的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人群营养第一章、孕妇营养与膳食(一)孕妇的生理特点1、内分泌系统改变基础代谢率增加,原因:雌激素作用和甲状腺功能亢进2、消化系统改变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孕妇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和胀气等现象3、循环系统改变心排除量增加,血压变化,血容量增加,血液成分变化4、泌尿系统改变肾排泄负荷增加,肾功能相对不足5、呼吸系统改变上呼吸道粘膜水肿,局部抵抗力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6、体重及体成分(二)孕期营养重要性1、孕期营养不良对母体健康的影响 A.营养性贫血:血容量增大导致(缺铁,致母体缺铁性贫血;缺叶酸,致母体巨幼红细胞贫血)B.骨质软化症:缺钙C.营养不良性水肿D.妊娠综合症(严重营养不良时发生)2、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和婴儿健康的影响 A.胎儿先天畸形发生率增加(营养素缺乏或过多,酗酒)B.对胎儿、婴儿智力发育的影响C.早产及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增加D.围生期婴儿死亡率增加(妊娠28周至出生后7天)E.巨大儿(可能因为孕妇血糖升高)(三)孕期营养需要孕妇从开始到分娩前,体重增加12kg(包括胎儿、胎盘、羊水),其中水分为7kg,脂肪4 kg ,蛋白质1 kg 。

增加热量、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钙、铁、碘、锌)、维生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A和C、维生素B12和叶酸、维生素D)。

1、能量(1)孕早期(2)孕中、后期(增加200kcal/天)2、蛋白质约需要蛋白质920克,从第5个月开始增加蛋白质。

3、脂肪占总能量20%~30% 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1:1:1注意n-3系和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1:4~64、矿物质(1)钙 1500mg,每天进食奶或奶制品(2)铁防止缺铁性贫血:多摄取血红素铁(动物肝脏、血液、瘦肉),加服铁剂5、维生素(1)维生素A 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2)维生素D 晒太阳(3)维生素E 坚果和植物油(4)维生素B1 是脱羧酶和转酮醇酶的辅酶,与能量代谢有关。

缺乏时导致胃肠功能下降,进一步加重早孕反应。

(5)维生素B2 参与三羧酸循环及呼吸链中氧化还原反应,与能量代谢有关。

缺乏时的典型症状是“口腔-生殖综合症”,另外,与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缺铁性贫血有关。

(6)维生素B6 参与体内氨基酸、脂肪酸和核酸的代谢。

缺乏时,常伴有多种B族维生素缺乏的表现,对皮肤、神经和造血系统等产生影响。

临床上常用维生素B6辅助治疗早孕反应。

(7)叶酸妊娠前几周是神经管形成和闭合的关键时期,神经管将最终发育成脑和脊髓。

一般妊娠诊断时间为孕6周,而此时神经管已经闭合,神经管畸形可能已经发生。

在孕前3~6个月和孕早期每天补充叶酸400ug,可有效地预防大多数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8)维生素C 孕早期因妊娠反应和代谢改变,应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有助于减轻呕吐和味觉异常。

(四)孕期合理膳食1、孕期妇女膳食指南(1)孕前期①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或补充叶酸②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③保证摄入加碘盐,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④戒烟、禁酒(2)孕早期①膳食清淡、适口②少食多餐③保证摄入足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④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并补充叶酸⑤戒烟、禁酒(3)孕中期、后期①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海产品的摄入量②适当增加奶类食品的摄入③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④适量身体活动,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⑤禁烟戒酒,少吃刺激性食物2、孕期妇女膳食(1)孕前期膳食谷类250~400克(杂粮不少于1/5)蔬菜300~500克(绿叶菜应占2/3)水果200~400克畜禽肉类50~75克;蛋类25~50克奶类及奶制品300克大豆类及坚果30~50克烹调油25~30克;盐6克(2)孕早期膳食谷类200-300克(杂粮不少于1/5)蔬菜300~500克(绿叶菜应占2/3)水果100~200克畜禽肉类总量(含动物内脏)150~200克,其中鱼类50克、禽类50克、蛋类50克奶类及奶制品200~250克;大豆类及坚果50克烹调油15~20克;盐6克(3)孕中期、后期膳食谷类350-450克(杂粮不少于1/5)蔬菜300~500克(绿叶菜应占2/3)水果200~400克畜禽肉类总量(含动物内脏)200~250克,其中鱼类50克、禽类50克、蛋类50克奶类及奶制品250~500克;大豆类及坚果60克烹调油20~25克;盐6克孕中期、后期要注意每周进食1~2次(约25克)动物肝、鸡血或鸭血50~100克。

(五)孕期常见营养问题1、妊娠性呕吐营养措施:①膳食应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②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等碱性食物③适当补充水溶性维生素④忌食油炸、酒类和刺激性的辛辣食物⑥严重者实施静脉营养;食疗方(生姜红糖茶、姜汁米汤)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调整患者的膳食结构是营养防治的重点。

①控制总能量的摄入②减少脂肪摄入量③减少盐的摄入④增加优质蛋白⑤补充足够的钙、镁和锌3、妊娠糖尿病营养防治原则:①调整能量摄入至合理需要量②饮食均衡③限制单双糖的摄入量⑤选用低脂肪的瘦肉类食品⑥供给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4、营养性贫血预防和纠正缺铁性贫血是可能的。

①增加膳食铁特别是血红素铁的摄入量②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③增加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摄入(维生素B12和叶酸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物质)④保证每天摄入适宜数量的动物性食物(肉因子)5、骨质软化症是一种全身性病变,如果发生在分娩前,骨盆变形狭窄尤为显著,常引起难产,影响母婴健康。

对策:①增加钙的摄入量②补充维生素D ③适量摄入磷第二章、乳母营养和膳食(一)营养与泌乳1、泌乳生理:泌乳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神经反射过程,受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机制所控制。

泌乳与乳腺发育、乳汁生成和分泌、排乳等环节有关。

乳汁分泌包括泌乳和排乳两个过程。

乳母血中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的增多对泌乳有促进作用。

排乳是另一种反射活动。

(1)婴儿吸吮乳头可刺激母乳垂体产生催乳素,引起乳腺腺泡分泌乳汁,并存积在乳腺导管内,这种现象称为产奶反射。

(2)婴儿吸吮乳头可反射性地引起乳母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后者引起乳腺导管内壁的肌上皮细胞主动收缩而增加乳腺导管内的压力,使乳汁排出,称为下奶反射。

(3)当婴儿不及时吸吮,乳腺内储存乳汁的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可抑制乳汁分泌,乳腺也会逐渐退化。

(4)排乳反射受各种条件反射的影响,例如,听到婴儿的啼哭声,乳母即有乳汁溢出,该反射还易受到心理因素影响,焦虑、烦恼、恐惧等不良情绪都可以抑制乳母排乳。

2、泌乳的影响因素(1)内分泌因素(2)乳母营养状况3、母乳喂养的优越性母乳喂养,对于母亲和婴儿来讲,无论从生理上、母婴关系上,还是从经济关系上都有益处。

(1)母乳中营养素齐全,而且既与婴儿消化功能相适应,亦不增加婴儿未成熟肾脏的负担。

数量和质量优于任何代乳品,能完全满足4~6月龄以内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具体体现在:①含优质蛋白质,且易于消化吸收利用。

含较多的牛磺酸,满足婴儿脑组织发育的需要。

②含丰富的必需脂肪酸,易于消化。

而牛奶大多含饱和脂肪酸。

乳母膳食营养合理时,则含有一定量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③含丰富的乳糖,既可促进钙的吸收,又可有效地抑制致病菌或病毒在肠道生长繁殖,有利于婴儿肠道的健康。

④钙磷比例适宜,加上乳糖的作用,钙的吸收利用率较高。

⑤含维生素丰富。

乳母膳食营养充足时,婴儿前6个月内所需要的维生素基本上可从母乳中得到满足。

母乳中维生素C、B族维生素、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常随乳母膳食中的含量而改变。

维生素D难以通过乳腺进入乳汁,母乳喂养儿应在出生2~4周后补充维生素D和多晒太阳。

(2)母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特异性免疫物质和非特异性免疫物质),能提高婴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母乳中的免疫因子主要有:免疫球蛋白人乳溶菌酶乳铁蛋白双岐因子(3)对婴儿具有持续的有益健康效应母乳喂养对过敏性疾病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所以,母乳喂养极少发生过敏(肠道出血和婴儿湿疹)。

母乳喂养避免了婴儿过度喂养问题,对于成年后慢性病的发生具有远期的有利作用: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相对较低,溃疡性结肠炎、儿童期肥胖、肿瘤等发病率降低(4)有利于母体康复哺乳过程因为缩宫素分泌引起子宫收缩,有助于产后复原。

哺乳促使母亲动用和消耗孕期储存的体内脂肪。

母乳喂养可推迟母亲再生育,对母亲和次子女的健康都有益。

(5)母乳既卫生又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而且新鲜不变质。

(6)哺乳行为可增进母子间情感的交流,促进婴儿的智能发育。

(二)乳母营养需要1、能量2、蛋白质3、矿物质(钙、铁、锌)4、维生素5、DHA6、水(三)乳母膳食1、乳母膳食指南(1)保证供给充足的能量(2)增加鱼、禽、蛋、瘦肉及海产品摄入(3)适当增饮奶类,多喝汤水(4)产褥期食物多样,不过量产褥期:自胎盘娩出到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要的一段时间。

每天应保证摄入蔬菜水果500克以上,以防便秘。

(5)忌烟酒,避免喝浓茶和咖啡(6)科学活动和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四)乳母营养问题1、膳食失衡习俗导致膳食失衡2、微量营养素缺乏产后第2个月食物摄入量减少,锌、维生素A、维生素C等摄入不足3、肥胖第三章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一)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生理特点1、体格发育2、消化系统发育(牙齿)3、神经系统发育(脑重、脑细胞、智力发育)出生后脑重的增加主要由于脑细胞体积增大、树突增多和延长。

脑神经细胞增殖具有“一次性完成”的特点,错过这个机会,无法再获得补偿,可能影响婴幼儿的智力至终生。

脑细胞生长发育的3个关键时期(妊娠中期和后期以及婴幼儿时期),是脑组织对营养要求最高的时期。

(二)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营养需要1、能量因婴幼儿体表面积和代谢组织所占比例大,故基础代谢率高于成人,无性别差异2、蛋白质除满足蛋白质总量总量需要外,还要尽可能使优质蛋白达到1/2,尽量使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例符合婴幼儿的生理需要。

3、脂类 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与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应为1:4。

4、碳水化合物婴儿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为40%~50%,随年龄增长该比例逐渐增加2岁以上达到成年人的比例,即55%~65%。

5、矿物质钙:乳和乳制品含钙丰富,吸收率高是婴幼儿最理想的钙来源。

铁:母乳含铁量低,但吸收率高;约4个月后,贮存铁渐已耗竭,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的婴儿对膳食铁需要增加,6个月至2岁的儿童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可多吃肝泥、瘦肉水锌:如果不偏食,一般不会缺乏。

6、维生素对多数维生素的需要接近或多于成年人的一半,维生素D的摄入量还超过成年人。

7、水婴幼儿体表面积大,代谢率高,对水需要量较成年人高。

(三)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1、婴儿①鼓励母乳喂养②母乳喂养4个月后逐步添加辅食2、幼儿与学龄前儿童①每日饮奶②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四)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营养问题问题:1、零食2、快餐3、保健食品4、饮水和饮料对策:1、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