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规范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癌痛治疗现状及发展课件

癌痛治疗现状及发展课件
癌痛治疗现状及发展
1
癌痛
• 每年有9百万的癌症患者
– 到2030年,癌症患者人数将上升到1500万
• 20-5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伴有疼痛了 • 晚期癌症患者大多数都伴有疼痛 • 每天至少有4百万人在忍受癌痛的煎熬
2
癌痛的治疗
• 在80年代初期,癌痛被认为是不久就可以解 决的问题
• WHO发布了癌痛治疗三阶梯指导原则 • 医院相继建立了疼痛科和姑息治疗科室 • 肿瘤科医生逐渐认识到延长患者的生命已经不
• 环氧化酶(COX) 是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过程 的第一个催化酶
• 人体有两种COX异构体:
– COX-I
/ COX-II
– 结构酶
/ 诱导酶
– 存在于多种组织 / 存在于炎症部位
– 人体正常成分 / 炎症诱导产生
– 诱导产物PGE2等 / 诱导产物PG导致炎症介质
– 可保护胃粘膜 / 释放, 诱发疼痛和炎症
• 90%以上病人可通过无创给药止痛
11
三阶梯镇痛方案及原则
基本原则: 1、按阶梯给药
2、无创给药
3、按时给药 4、个体化 5、注意具体细节
轻度
疼痛
中度
疼痛消失
重度
强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 ±辅助药物
弱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 ±辅助药物
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
12
镇痛药物分类
•纯粹的镇痛药物
– 对乙酰氨基酚 (APAP) – 曲马多 – 麻醉止痛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
– 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 – 环氧化酶 (COX)-2 特异性抑制剂
13
主要镇痛药物内容介绍
• 几类镇痛药的
– 药理、药代 – 适应症和临床应用 – 不良反应的处理

癌痛的管理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癌痛的管理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癌痛的管理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中之一最让人苦不堪言的症状就是癌痛。

癌痛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有效管理癌痛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得至关重要。

一、癌痛管理1. 确定癌痛类型和程度在进行有效的癌痛管理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癌痛的类型和程度。

根据患者描述和医学检查结果,可以确定癌痛是属于肿瘤相关性还是由治疗引起,并评估其程度。

这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 综合治疗方法单一药物可能无法达到满意控制效果。

因此,采用综合治疗方法通常是更好的选择。

药物治疗、手术、放射治疗、心理干预等都可以结合使用以提供最佳效果。

3. 定期评估与调整随着癌症的发展和治疗情况的变化,患者的癌痛可能会有所改变。

因此,定期评估患者的癌痛程度以及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与医生建立良好沟通,及时反馈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以便于实时进行治疗调整。

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1. 疼痛管理与自我护理患者可以通过一些自我护理措施来减轻癌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规律地进行适度锻炼、遵循医嘱药物使用等都是常见且简单有效的方法。

此外,关注饮食营养摄入也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2. 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面对癌痛及其给予人们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困扰,患者需要得到充分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

家人、朋友以及专业团队(如心理咨询师、社工)都能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参加相关疾病组织、康复活动等,也可以让患者结识更多同样经历的人,获得彼此间的鼓励。

3. 改善环境舒适度为了改善癌痛给患者带来的生活困扰,我们应关注患者所处环境的舒适度。

首先,调整好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一个温暖而干燥的环境。

其次,缓解噪音干扰,保持室内安静。

此外,在布置房间时可以选择柔和而舒适的灯光,并提供一些设施设备以方便患者使用。

4. 整合医疗资源与服务癌痛管理与生活质量改善需要医学团队、社会资源以及其他服务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

癌症疼痛管理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癌症疼痛管理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癌症疼痛管理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癌症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死亡。

除了病理上的影响外,癌症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其中最常见且严重的是癌症疼痛。

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折磨,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因此,癌症疼痛管理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成为了医学界的研究重点。

癌症疼痛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综合治疗手段对疼痛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一般而言,癌症疼痛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疼痛评估、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支持和手术治疗等。

首先,疼痛评估是癌症疼痛管理的基础。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包括疼痛的性质、强度、部位、持续时间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

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疼痛的应对能力。

通过全面评估,医生可以制定出个体化的疼痛管理方案,以便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疼痛感受。

其次,药物治疗是癌症疼痛管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药物可以通过不同途径给予,包括口服、静脉注射、贴片等。

常用的药物包括止痛药、激素类药物和辅助药物等。

根据疼痛的程度和个体差异,药物治疗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非处方药、弱镇痛药和强镇痛药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类型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以确保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除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也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疼痛管理中。

物理治疗包括理疗、康复训练、按摩和针灸等,旨在通过改善气血循环、减轻肌肉紧张和促进身体康复等方式来减轻疼痛感受。

物理治疗方法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异,需要由专业人员根据患者的疼痛类型和个体差异来进行选择和操作。

此外,心理支持在癌症疼痛管理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癌症患者常常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和恐惧等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支持性治疗和心理干预等可以帮助患者应对情绪困扰,改善其心理状态。

同时,患者家属和友人的陪伴和支持也对患者的心理康复十分重要。

最后,对于某些特定情况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中国癌痛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中国癌痛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居家
保持生活质量
37
中国抗癌协会 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
2014年10月CRPC启动了《门诊病人疼痛筛查和评估项目》
门诊病人疼痛筛查和评估的意义
医院/科室
有助于建立规范化的门诊评估和治 疗,强化病人的全程管理;
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病人满 意度;
温馨服务,关心服务疼痛病人,推 动疼痛规范化治疗的普及和宣传, 提高医院的社会形象。
11 Yun-Peng Yang, et al. Chin J Cancer. 2014;33(7): 323-9.
12
癌痛患者管理-覆盖各重要环节
院内
• 评估 • 规范化治疗 • 患者教育
GPM 项目
门诊
院外
• 新患者筛查 • 疼痛评估 • 规范化治疗 • 患者教育 • 随访
• 按时用药 • 剂量调整 • 随访
1986-2013年间,综述有关肿瘤、疼痛等关键词的英文文献
6
癌痛控制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To maximize patient outcomes, pain managemen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oncologic management.
7
癌痛管理现状一瞥
• 一般是在患者疼痛不能忍受的情况下使用阿片类药物
• 患者和家属有“成瘾恐惧症”;患者宁愿忍受疼痛, 也不愿向医生 患者 报告
• 控制癌痛的主要药物—吗啡基本不用或极少使用,主要使用肌肉注 药品 射度冷丁, 强痛定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斯匹林)等
16
中国90年代的全国性癌症疼痛 现状调查
刘志民, 等. 中国癌症疼痛现状调查报告.中国疼痛医学. 1999 ,5 (1)1:71-7

癌性疼痛规范化治疗的原则与进展

癌性疼痛规范化治疗的原则与进展

癌性疼痛规范化治疗的原则与进展周永刚;蓝晓红【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2(012)008【总页数】3页(P763-765)【作者】周永刚;蓝晓红【作者单位】解放军第八一医院药剂科,南京210002;解放军第八一医院药剂科,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国际疼痛协会(international s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分别于1979年、1986年对疼痛的概念进行了诠释。

疼痛是伤害性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常伴有内分泌、免疫、精神、心理功能的变化,而癌性疼痛是慢性疼痛的特殊形式。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也是一个普遍的社会性问题。

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1 000余万人,死亡人数为700万以上。

其中全球每年至少有500万恶性肿瘤患者在遭受疼痛的折磨;在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50%有不同程度疼痛;晚期恶性肿瘤患者70%以癌性疼痛为主要症状,30%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

因此,癌性疼痛已经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整个社会甚至医务人员对药物治疗掌握偏差、政策法规在不同地区落实不平衡、治疗癌性疼痛药物科研欠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约有400万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遭受着癌性疼痛的折磨,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可见癌性疼痛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问题。

因此,如何在姑息治疗的基础上规范化癌性疼痛的治疗,值得临床引起高度重视。

1 疼痛发展史早在公元前3世纪,希腊哲学家奥法奎斯特(Theophrqstus)第一次记载了阿片的应用[1]。

公元前1世纪,阿拉伯医生何维嘉纳描述了冷冻、分散引起疼痛的物质和降低疼痛敏感性等缓解疼痛方法。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227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医书《黄帝内经》记载了针灸治疗头痛、耳痛、腰痛和胃痛等疼痛证候。

癌性疼痛现状和原因、治疗方法及微创介入治疗

癌性疼痛现状和原因、治疗方法及微创介入治疗

癌性疼痛现状和原因、治疗方法及微创介入治疗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一种伴随性症状,发病率高达60%以上,其中1/3为重度疼痛。

癌性疼痛度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和肿瘤治疗效果。

癌痛现状和原因癌痛是大部分癌症患者都绕不过。

70%癌症患者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新诊断癌症患者约25%出现疼痛,接受治疗50%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为60%-80%,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癌痛原因包括躯体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其中与癌症本身有关的躯体因素占78.2%,如癌肿压迫,骨、神经、内脏、皮肤和软组织的浸润和转移;与癌症治疗有关的躯体因素占8.2%,如手术切口痛、化疗后神经病变、放疗后的局部损害;与癌症有关的因素占6%,如衰弱、不动、便秘、肌痉挛;此外还有合并的骨关节炎、动脉瘤、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痛等与癌症无关的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则主要是恐惧、焦虑、抑郁、愤怒、孤独等。

癌痛的控制目标主要是有效地消除疼痛,最大限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将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小,以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痛的控制标准主要包括:①疼痛平均评分≤3分;②爆发痛次数≤2次;③开始治疗1天内达到上述标准。

癌痛治疗方法目前,癌痛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口服、透皮、静脉)、神经阻滞(中枢神经阻滞、外周神经阻滞)、介入治疗(射频、电刺激、椎管内置入)、中枢毁损(脊髓丘脑外侧束、扣带回丘脑腹后内、外侧核)四大类,其中口服药物、经皮治疗占75%~80%,静脉和皮下用药占5%~20%,硬膜外和鞘内镇痛给药占2%~6%,神经阻断、姑息手术等治疗占1%~5%。

按照疼痛轻重程度推出三阶梯治疗方法,即第一阶梯(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药物,第二阶梯(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药物,第三阶梯(重度疼痛)给予强阿片类药物。

随着癌痛治疗的不断进步发展,临床治疗经验不断完善,传统的三阶梯治疗逐步演变为四阶梯治疗,第四阶梯治疗主要是介入治疗,可以贯穿整个阶梯。

癌症疼痛的评估与管理现状

癌症疼痛的评估与管理现状

癌症疼痛的评估与管理现状癌症,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词汇,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巨大的痛苦,还在精神和心理上造成沉重的打击。

而癌症疼痛,作为癌症患者最常见和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对癌症疼痛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有效的管理,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重要环节。

一、癌症疼痛的评估准确评估癌症疼痛是有效管理的前提。

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患者的自我报告、医务人员的观察和评估工具的应用。

患者的自我报告是评估癌症疼痛的金标准。

患者通过描述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方面,为医务人员提供最直接和真实的疼痛感受。

然而,由于部分患者可能因认知障碍、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或对疼痛的耐受性不同,自我报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医务人员的观察也是评估癌症疼痛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姿势、行为等,可以初步判断疼痛的程度。

例如,患者皱眉、呻吟、身体蜷缩等表现,可能提示疼痛较为严重。

但这种观察方法主观性较强,且不够准确。

为了更客观、准确地评估癌症疼痛,多种评估工具被广泛应用。

常见的有数字评分法(NR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等。

数字评分法让患者在 0 到 10 的数字中选择一个代表疼痛的程度,0 表示无痛,10 表示剧痛。

视觉模拟评分法则是让患者在一条直线上标记出疼痛的程度,直线的一端表示无痛,另一端表示剧痛。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则通过患者选择不同的面部表情来反映疼痛程度。

此外,还需要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心理状态以及癌症的进展情况等因素,综合评估癌症疼痛。

二、癌症疼痛的管理现状目前,癌症疼痛的管理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等方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癌症疼痛管理的主要手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原则,根据疼痛的程度选择不同作用强度的镇痛药。

第一阶梯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第二阶梯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第三阶梯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2)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2)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癌痛治疗的目标是通过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癌痛治疗应采用综合性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

目前,癌痛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干预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

药物治疗是癌痛管理的基石。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镇痛药、阿片类药物和辅助药物。

非处方镇痛药如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轻至中度的癌痛。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和芬太尼被广泛应用于中度至重度癌痛的治疗。

辅助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物和草酸钙等,用于结合阿片类药物以增加镇痛效果或减少副作用。

除药物治疗外,还有其他干预措施,如神经阻滞和介入治疗。

神经阻滞是通过注射药物或放置神经阻滞器材来阻断
疼痛信号传导的方法。

介入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植入脊髓
电极等,常用于难治性或向心性癌痛的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可切除的局部癌痛和恶性腫瘤的固定
疼痛,如骨转移。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癌肿或减轻肿瘤的压
迫来改善疼痛症状。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还涌现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疗法正在不断发展。

这些新疗法的使用可以提供更加个体化和精准的癌痛治疗
方案。

总的来说,癌痛的治疗现状不断发展,不同的治疗方法可
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疼痛类型进行个体化选择。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癌痛的理解
和治疗手段也将进一步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性疼痛规范管理的现状与展望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是机体遭受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感受性反应,同时也是继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

癌性疼痛可引发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主要介绍了癌性疼痛的评估原则、标准、方法以及癌痛的治疗方法,并综述了癌性疼痛规范管理的发展现状,对未来改进癌性疼痛的管理方法提出了一些展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与情绪上的感受,并伴有实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疼痛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生理应答,同时还应被视为一种主观的心理经验,经验不同,疼痛对其意义亦不相同。

据世界卫生组织初步统计,全球每年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在遭受疼痛折磨,其中70%的晚期癌症患者以癌痛为主要症状,另外的30%则遭受着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1]。

疼痛给癌症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

所以,控制癌症患者的疼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癌性疼痛规范管理已经成为医疗界研究的热点问题[3],而护理人员在控制患者癌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癌痛护理规范对于癌痛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就癌性疼痛护理规范管理的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1 癌痛评估癌性疼痛的准确评估是有效治疗癌痛的第一步,评估的内容包括疼痛的性质、部位和频率,但主要是针对癌痛程度进行评估。

1.1 评估原则依据患者的主诉,对患者的感知、生理行为反应和对疼痛的认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重视患者的精神状态,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支持治疗;选择简单易行、适当的评估方法动态地进行疼痛评估;评估过程不仅在治疗前进行,也用于治疗期和治疗后[4]。

1.2 评估标准应用NRS评分方法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为0~10分,其中0分表示无痛,10分则表示剧痛,可以由患者自己根据自身疼痛情况选择一个数字,或由医护人员根据询问的情况来协助患者选择数字来表示,1~4分代表轻度疼痛,5~6分代表中度疼痛,7~10分代表重度疼痛[5]。

1.3 评估方法癌性疼痛的评估方法主要分为自我评估、行为评估、生理变化这3种测试方法,其中自我评估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也是最敏感的方法[6]。

具体方法为:划一条直线,长度一般为10 mm,一端代表无痛,而另一端则代表剧痛,让患者在线上最能反映自身疼痛程度的位置划一条交叉线,通过计数初步可以认为这是患者自我评估的疼痛值,对于这种方法,有研究表明,垂直图示法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7]。

在治疗过程中,对于语言表达困难的患者,如小孩,老人,语言不通的患者,医护人员可注意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的变化,对照《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来评估。

2 癌痛治疗2.1 药物治疗2.1.1 给药原则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三阶梯止痛方案是目前癌痛药物治疗的基本准则[8]。

第1阶梯:非阿片类镇痛剂;第2阶梯:若第1阶梯药物不能缓解,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弱阿片类镇痛剂;第3阶梯:若疼痛仍剧烈,则使用强阿片类镇痛剂。

给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尽量口服,最后才考虑注射。

同时依照药物的半衰期及时给药也至关重要,并尽可能于痛前给药。

另外,临床药师也有必要参与到癌痛药物治疗的管理中来,可以提高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提高控制癌痛的效率。

临床药师对止痛药进行管理,能够指导止痛药物的科学化利用,有效防止止痛药物的滥用,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2.1.2 给药途径主要包括口服、皮下或静脉注射、经皮肤吸收、患者自控镇痛等方法。

对于那些持续剧烈疼痛且肌内注射止痛无效的临终患者,可以安置静脉镇痛泵给予持续镇痛,从而使疼痛降至最低程度,该种方法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9]。

2.2 非药物治疗这类治疗包括神经破坏疗法、神经阻滞、音乐疗法、暗示疗法、放松止痛法和物理止痛法等治疗方法。

这其中还包括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在患者入院、术前准备、手术回房时,责任护士和管床护士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知识宣教,也可以在病房张贴一些彩色镇痛图画等等。

请一些治愈的癌症患者现身说法,为患者增强战胜癌痛的信心,暗示其进行自身调节,调动患者最好的状态来战胜癌痛。

根据患者自身喜好,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瑜伽或太极拳来放松身体,从而达到止痛效果。

可以通过刺激周围皮肤和穴位来止痛,或者采用温度刺激,用热水袋热敷疼痛部位来缓解疼痛。

3 癌痛管理现状疼痛研究发生过两次转变:一是从疼痛控制转为疼痛管理,二是参与疼痛管理的专业人员,从以麻醉医师参与为主的治疗模式,转变为以护士为主体的治疗管理模式,现在护士不仅成为患者疼痛的主要评估者、镇痛治疗的主要实施者,更是患者个人及家属的主要指导者,在疼痛规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显现出来[10]。

由于新的理念、药物和技术不断显现并应用于临床,理论上来讲,目前几乎80%~85%的癌痛都应该可以通过相应的药物治疗有效地控制疼痛[11]。

然而在许多的国内外相关报道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目前仍然有非常多的癌症患者的疼痛得不到最有效的缓解[12]。

癌性疼痛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解决这类镇痛效果不良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必须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疼痛规范管理模式,而不仅仅只是发展镇痛药物和技术,同时还应该制定相关的工作指南和规章制度,加强非药物镇痛的学习和运用,经济合理地减缓癌症患者的疼痛。

4 存在的问题4.1 护理人员方面护士对癌症疼痛重视不够,往往认为癌症患者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认为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必经之路,疼痛甚至被视为是正常的,护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疼痛对癌症患者的危害,消极的护理态度也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癌痛知识的普及力度严重不足也导致大量的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癌痛知识,癌痛知识的缺乏是癌性疼痛规范管理实施的重要障碍,因此护理人员的癌痛护理管理知识水平急待提高和改善。

护理人员往往对癌性疼痛严重程度估计不足,有调查显示,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往往低于患者的自身感受,患者的疼痛程度往往比护理人员的评估值严重很多,并且也仅仅只有少数护士能够熟练应用疼痛评估方法[13-14]。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在对癌症疼痛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也严重不足,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最为密切,是给癌症患者提供癌痛知识的首席教育指导者,但是由于繁忙的临床工作,加之对疼痛的重视不够,常常导致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疼痛宣传教育不够,导致患者及家属癌痛知识匮乏,这对癌性疼痛的有效控制也极为不利。

4.2 患者及家属方面患者和家属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对癌疼知识的缺乏,常常认为癌痛是正常现象,能忍则忍,所以他们在对医护人员叙述疼痛时,往往不能提供准确而全面的信息,同时部分患者经常没有按时按量服用止痛药物,对服药原则存在误区。

有调查显示,患者普遍认为止痛药物具有上瘾性,随止痛治疗时间延长会加大止痛药的剂量,从而担心止痛药物成瘾而自行停药[15]。

也有患者担心费用而停药。

可见,加强对癌症患者的疼痛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4.3 医学人文思想缺失近年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却反而凸显出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技术至上的误区。

医生给予患者的治疗应该是双方面的,既有身体疾病的治疗,又同时伴有心灵创伤的抚慰[16]。

因此,所有的医疗都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运用循证医学的思维,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同时让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到计划的制定中,共同制定科学的方案。

在癌症治疗的临终关怀中,癌性疼痛规范诊治目标应该凸显医学人本思想,重点在于对临终癌症患者疼痛的控制和情绪支持,以及对家属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了解死亡,接受死亡,让他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

5 展望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疼痛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规范的癌痛管理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

在加快研制新型药物保证癌痛患者规范治疗的同时,更应重视综合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方法,这可以有效降低止痛药的使用量,从而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目前,临床上非药物相关辅助治疗的研究和应用较少,缺乏循证医学的科学依据。

今后癌痛治疗应重视非药物干预,并应加大临床试验力度,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加快癌痛评估方法的研发,制定适合国情的评估方法[17];注重医护人员癌痛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跨学科癌性疼痛规范管理团队,重视并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在癌疼管理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医护人员癌性疼痛规范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重视患者的癌疼教育,鼓励癌症患者主动参与癌痛的管理,有利于减少癌痛发作,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18]。

疼痛无法由他人感知,完全是患者出于自己的主观感受,所以医护人员要以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态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充分相信患者的主诉[19]。

总而言之,癌性疼痛规范治疗和有效管理,确保癌症患者“无痛化”,切实提高生存质量,仍然是今后医学界努力的方向。

6 小结综上所述,癌性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有效的止痛治疗,尤其是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是WTO癌症综合规划中四重点之一[20]。

目前癌痛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依然有很多癌症患者仍在遭受癌性疼痛,如何更好地控制癌症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医护人员刻不容缓的任务。

所以,为了提高癌痛管理的效果,疼痛治疗应被列入患者抗癌治疗全部过程中的一部分,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患者与家属的教育指导,制订癌痛治疗的具体内容时间、操作方法、癌痛教育指导计划和癌性疼痛规范管理,确保护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真正成为癌痛管理的主要参与者,为患者提供完善的医疗护理和教育指导,普及癌痛治疗知识,减少疼痛治疗误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1] Costa L,Lipton A,Coleman R E,et al. Role of bisphosphonates for the mangement of skeletal complications and bone pain from skeletal metastases[J]. Suppot Cancer Ther,2006,3(3):143-153.[2] Huscher C G,Mingoli A,Sgarzini G,et paroscopic versus open subtotal gastrectomy for distal gastric cancer:fiveyear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trial[J].Ann Surg,2005,241(2):232-237.[3] Zhang J,Wang Y,Han K,et al.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combined with zoledronic acid for painful osteolytic spinal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J].Vasc Interv Shanghai Nursing,2013,24(12):1861-1867.[4] Donna I.Effective control pain in cancer[J].Tumor Del,2001,32 (2):17-21.[5]王云霞,李亚锋,汤静.急诊疼痛患者与护士疼痛评估的差异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5,30(9):51-52.[6]郭欣,陈赟,施雁.癌痛管理的发展现状[J]. 护理研究,2014,28(1):257-259.[7] Takeda F,Uki J. Recent progress in cancer pain management and palliative care in Japan[J].Ann Acad Med Singapore,1994,23(2):296-299.[8]王野,赵丹,伞洪敏,等.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在癌性疼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3):102-105.[9]李雪娇,宋瑰琦.癌症疼痛患者疼痛管理的研究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5):4332-4335.[10]徐艳芬.综合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疼痛症状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2):71-72.[11]谭志翠.国内疼痛管理的现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6):1042-1043.[12] Silva M A,Pimenta C A,Cruz Dde A.Pain assessment and training:the impact on pain control after cardiac surgery[J].Rev Esc Enferm USP,2013,47(1):84-92.[13]邱旋英,李晓晖,张德葵,等.癌痛控制障碍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4A):867-869.[14]赵继军,周玲君,宋莉娟,等.上海市医护人员癌痛认知状况调查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2):162-165.[15] Sun V C,Borneman T,Ferrell B,et al.Overcoming barriers to cancer pain management:An institutional change model[J].Pain Symptom Manage,2007,34(4):359-369.[16]李斌,肖平.癌痛规范化诊治提高临床肿瘤学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128-130.[17]朱可雯,冯毕龙,喻思红.审癌症爆发痛管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5,22(12):30-33.[18] Webber K,Davies A,Cowie M R. Breakthrough pain:a qualitative study involving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J].Support Care Cancer,2011,19(12):2041-2046.[19]刘胜利,杨霞,舒艳.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2(14):92-95.[20]龚跃峰.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在泌尿外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4):85-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