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通俗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通俗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通俗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教材《通俗音乐》第四章,内容包括通俗音乐的定义、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演唱技巧等。
详细内容如下:1. 通俗音乐的定义及其与流行音乐的区别;2. 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的美国通俗音乐;3. 通俗音乐的代表作品,如《My Way》、《Unchained Melody》等;4. 通俗音乐的演唱技巧,如气声、假声、转音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通俗音乐的定义、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2. 培养学生对通俗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3. 学会运用通俗音乐的演唱技巧,提升歌唱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通俗音乐演唱技巧的掌握;2. 教学重点:通俗音乐的定义、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的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PPT等;2. 学具:笔记本、歌词本、谱夹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通俗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说出对通俗音乐的初步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介绍通俗音乐的定义及其与流行音乐的区别;(2)讲解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的美国通俗音乐;(3)分析通俗音乐的代表作品,如《My Way》、《Unchained Melody》等。
3. 例题讲解:(1)以《My Way》为例,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2)讲解通俗音乐演唱技巧,如气声、假声、转音等,并进行示范。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演唱《My Way》,注意运用所学技巧;(2)分组讨论,分析其他通俗音乐作品的演唱技巧。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六、板书设计1. 通俗音乐的定义、发展历程、代表作品;2. 通俗音乐的演唱技巧;3. 歌曲分析与示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一首通俗音乐作品,写出不少于500字的鉴赏文章;(2)学唱一首通俗音乐作品,注意运用演唱技巧。
《通俗歌曲欣赏》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创新教案

《通俗歌曲欣赏》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通俗歌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流行音乐的历史、风格、表现形式等。
2. 培养学生对通俗歌曲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通俗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通俗歌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通俗歌曲的分类和代表作品3. 通俗歌曲的欣赏方法和技巧4. 通俗歌曲的创作和表演5. 通俗歌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通俗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通俗歌曲的特点和魅力。
2. 讲解:详细讲解通俗歌曲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表作品以及欣赏方法和技巧。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通俗歌曲的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鉴赏。
4. 创作:鼓励学生尝试创作通俗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通过讨论、总结,使学生对通俗歌曲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通俗歌曲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表作品以及欣赏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播放典型通俗歌曲,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通俗歌曲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创作法:鼓励学生尝试创作通俗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5.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创作等。
3. 创作展示:评价学生在创作通俗歌曲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通俗歌曲的试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5.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高中生的通俗歌曲教材,涵盖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通俗歌曲。
2. 音频视频资源:收集各类通俗歌曲的音频视频资料,用于示范和欣赏。
高中音乐《通俗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通俗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本课的作品,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评价、演唱等活动。
2、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状况,能列举出几首不同年代的作品。
3、能对众多通俗音乐作品进行价值判断,且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4、能积极、自信地演唱通俗作品。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关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教学难点信息量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悟空》片段师:同学们,刚才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这种音乐的形式我们笼统的称为“通俗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通俗音乐,去探索通俗音乐的奥秘。
二、新授:1、师:说到通俗音乐,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通俗音乐?你对通俗音乐是怎么理解的?生答。
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引导学生唱出自己熟悉的通俗歌曲片段。
教师总结通俗音乐的概念。
2、播放影片《毛毛雨》。
问:这首歌曲属于通俗歌曲吗?生答。
教师讲解通俗音乐的特点及中国近代通俗音乐奠基人及主要作品,讲解中国近代通俗音乐脉络。
3、播放影片《青年友谊圆舞曲》、《乡间小路》《小城故事》,引出邓丽君及港台音乐。
4、播放2016 年日本制作的邓丽君全息影像,引导学生理解邓丽君在亚洲音乐界的影响。
5、学生活动:跟随字幕清唱《外婆的澎湖湾》、《童年》等港台流行音乐。
6、播放《冬天里的一把火》,讲解八十年代中国通俗音乐中的经典,春晚走出的港台明星费翔及费翔带动一系列经典——霹雳舞、喇叭裤等。
7、播放摇滚歌曲《一无所有》,引导学生总结中国的摇滚乐发展。
总结中国通俗音乐发展历程8、欣赏中国近年来比较流行的音乐,学生活动中加入学生自己的表演和展示。
9、通俗音乐中的新形式:Rap 音乐。
通过短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10、播放阿宝演唱《我热恋的故乡》,引导学生思考:通俗音乐的生命力。
三、拓展欣赏:欣赏两段外国通俗音乐,引导学生展示自我。
四、课堂小结:通俗音乐的生命力体现在哪里?如何辩证的看待通俗音乐?如何提高通俗音乐的质量。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通俗音乐教案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通俗音乐教案简介本教案主要面向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通课程中的通俗音乐教学,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实施通俗音乐课程,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通俗音乐。
教学目标•了解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学习通俗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和创作方法。
•探究通俗音乐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
•培养学生对通俗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通俗音乐的起源和发展–摇滚乐的诞生和发展–流行歌曲的特点和演变–电子音乐和DJ文化的兴起2.通俗音乐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方法–节奏、旋律、和声的运用–歌词的创作技巧–吉他、贝斯、鼓等乐器的运用3.通俗音乐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流行文化的影响和传播–青年文化和反叛精神的体现–大众媒体和商业利益的作用4.通俗音乐的欣赏与批判–内容和风格的分析–情感和价值的评价–与传统音乐的比较和对话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和学生阅读–教师通过讲解教材、课件、音乐例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通俗音乐的历史、特点、技巧和意义。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文献、杂志、评论等方式来补充和加深对通俗音乐的了解。
2.听力训练和视听感受–教师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分析,来训练学生的音乐感受和欣赏能力。
–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如音乐节、演出、音像制品等,来拓展和深化对通俗音乐的体验和认识。
3.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教师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发言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交流、辩论、研究等形式,来进一步探讨和理解通俗音乐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评价方法1.平时成绩–准备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质量。
–完成作业和阅读任务的时间和质量。
–学习笔记和心得的书写和总结能力。
2.考试成绩–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表述和分析能力的清晰和准确性。
–评价和批判能力的客观和独立性。
参考资料1.《通俗音乐鉴赏基础》(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通)2.《流行音乐史》([美]理查德·米德曼)3.《文化热潮:从胡克公园到拍客》([美]道格拉斯·库珀)4.《音乐批评与文化批评》([英]理查德·米德曼)5.《通俗音乐与音乐产业》([美]基思·尼加拉)。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教案设计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1. 通俗歌曲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 中国通俗歌曲的艺术特点;3. 经典中国通俗歌曲作品欣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通俗歌曲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艺术特点;2. 培养学生对我国通俗歌曲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国通俗歌曲的艺术特点及其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俗歌曲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经典作品的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钢琴;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经典中国通俗歌曲《茉莉花》,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欣赏的情境;2. 理论讲解:a. 通俗歌曲的定义与发展历程;b. 中国通俗歌曲的艺术特点;3. 作品欣赏:a. 欣赏《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等经典作品;b.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4. 例题讲解:以《月亮代表我的心》为例,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中国通俗歌曲的艺术特点;7.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通俗歌曲,并简要介绍歌曲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2. 内容:a. 通俗歌曲的定义与发展历程;b. 中国通俗歌曲的艺术特点;c. 经典作品欣赏:《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中国通俗歌曲,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进行描述;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通俗歌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情况;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中国通俗歌曲,关注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2.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4.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5.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评价。
高一音乐-中国通俗歌曲教案

中国通俗歌曲一、基本说明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2)年级:高一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五单元第七节《中国通俗音乐》5)学时数:45 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⑴、通过鉴赏,能在聆听中体验通俗歌曲特点与歌曲内涵。
⑵、在欣赏中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评价、等活动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简况,能对通俗音乐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3)、能够有表情、轻松自如地演唱歌曲,形成自信的表现能力。
2、设计思路:(包含教材结构、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及手段)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但是他们的理解非常的狭隘,很多学生的喜欢只不过停留在歌者的长相服饰等方面,对于即使他们曾很喜欢的歌曲听过几遍后也会丢在一边,也会觉得厌烦。
针对诸多情况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出发,让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陶冶情操。
本课以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为线索,选择典型性、学生熟悉的歌曲为内容将新课标“过程与方法”中的“体验、比较、探究、合作”贯穿全课,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强调探究,鼓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在积极参与中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表现技能。
三、教学过程描述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2分钟一、情景创设1、课前播放有视频的歌曲《好汉歌》2、教师稍点评导入新课1、请同学说这是什么类型的歌曲?A艺术歌曲B民歌C通俗歌曲2、说说词曲特点及演唱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自主二、播放背景音乐按提供的线索浏览书本内容1、了解通俗音乐的概念与特点2、你能列举并唱唱不同发展阶段的通俗歌曲吗?1、根据阅读及自己的认知程度,相互讨论说出通俗音乐特点及概念。
1、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围绕目标展开探究学习。
学习5分钟(1)改革开放前的通俗音乐(起萌、发展、沉寂)(2)20世纪80年代(第一个繁盛时期)(3)20世纪90年代——至今(百花齐放的盛况)3、点评后小结。
音乐教案通俗音乐

音乐教案通俗音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四章“通俗音乐”,详细内容包括:通俗音乐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区别;经典通俗歌曲的鉴赏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通俗音乐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通俗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3. 引导学生区分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区分。
教学重点:通俗音乐的基本概念、特点及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PPT、音响设备、教材。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经典通俗歌曲《茉莉花》,让学生初步感受通俗音乐的魅力,引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通俗音乐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以及与流行音乐的区别。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播放通俗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通俗元素。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月亮代表我的心》为例,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特点。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通俗歌曲进行鉴赏分析,讨论歌曲中的通俗元素。
六、板书设计1. 通俗音乐的基本概念、特点。
2. 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区别。
3. 经典通俗歌曲案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首通俗歌曲,分析其旋律、节奏、歌词等特点,并阐述自己的感受。
2. 答案示例:歌曲《小幸运》的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歌词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让人感受到爱情的温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通俗音乐的基本概念、特点及鉴赏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通俗音乐的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拓展学习,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类型的音乐,丰富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区分。
2.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通俗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通俗元素。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通俗音乐教案[001]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通俗音乐教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7678c3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9.png)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通俗音乐教案[001]一、教学目标1.了解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与演变趋势;2.掌握通俗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区别与联系;3.分析通俗音乐的音乐形式、表现手法、风格特点,提高对其的鉴赏能力;4.学会欣赏几个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理解其音乐表现意义。
二、教学内容1. 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与演变趋势通俗音乐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电气化的进程和娱乐业的发展,逐渐流行于全球,并在不断演变中形成了许多的音乐类型和风格。
在20世纪60年代后,通俗音乐开始吸收各种文化元素,特别是在摇滚乐、爵士乐和流行音乐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成果。
2. 通俗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区别与联系通俗音乐与古典音乐一样都有其各自的音乐形式和结构,但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音乐内容:通俗音乐更注重歌曲的情感表现和流行度,而古典音乐更注重音乐的艺术性和文化性。
•音乐形式:通俗音乐常见的形式为歌曲和流行舞曲,而古典音乐则常见的形式为交响乐、协奏曲和室内乐等。
•演奏方式:通俗音乐一般以电声乐器和电脑音乐软件为主要演奏手段,而古典音乐则以民族乐器和交响乐团为主要演奏方式。
3. 通俗音乐的音乐形式、表现手法、风格特点通俗音乐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常见的包括:歌曲、流行舞曲、摇滚乐、爵士乐、蓝调音乐、福音音乐等。
通俗音乐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旋律:通俗音乐常采用简单易记、流畅优美的旋律,以及较为丰富的音乐变化;•节奏:通俗音乐强调节奏明快、有助于跟着节奏舞动的特点;•曲式:通俗音乐的曲式多样化,以叙事式、抒情式、舞曲式为主要形式;•歌词:通俗音乐的歌词普遍为朴素易懂、充满情感表达的。
4. 代表性通俗音乐作品欣赏•《Yesterday》- The Beatles•《My Heart Will Go On》- Celine Dion•《牵丝词》- 许巍•《爱情转移》- 陈奕迅三、教学方法本课以教师讲授、学生课堂听讲及鉴赏、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法言喻的迷人歌喉,难以置信的纯熟诠释, 让全世界为他屏住呼吸;随时绽放的阳光笑容, 优雅自在的翩翩风度,令全世界都被他征服பைடு நூலகம் 他是21世纪新浪漫主义的代言人,乐坛数十年 难得一见的优质男歌手;他就是Michael Buble(麦克•布雷)。
美国《时人杂志》称赞他“如丝绒般柔滑的 男中音,独具品味地轻触你心”,《纽约邮报》 称赞他“这个令人注目、充满感情的低音歌手 使人想起年轻的法兰克辛纳屈”。
《海阔天空》《明天会更好》《心雨》《吻别》《天路》 《同桌的你》《双节棍》等等
结合刚才所鉴赏的通俗歌曲,总 结一下通俗音乐的特点?
通
通俗易懂
俗 歌
易唱易记
流行音乐
曲
篇幅短小
的
定
充满生活气息
义
具有时代性
轻音乐
爵士音乐
什么是爵士乐?
爵士乐
• 爵士乐是一种起源于非洲的 音乐形式, 由美国黑人创造、 与欧洲音乐传统相交融产生。 是美国南部种植园黑人奴隶 们表达自我生活和情感的重 要手段。
《我热恋的故乡》《黄土高坡》《信天游》等 (3)——电声乐队的出现使中国摇滚音乐迅速发展。
如崔健的《一无所有》
二、改革开放后80年代前后通俗音乐
1978年电视片《三峡的故事》 插曲《乡恋》
《黄土高坡》 台湾校园歌曲《乡间小路》
三、20世纪90年代的通俗音乐 致今的通俗音乐
进入90年代,我国通俗音乐走出了借鉴阶段,走上 了独立发展之路,音乐风格呈现百花齐放的盛况,出现了 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如: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通俗音乐的概念一度被轻音乐所 取代, 1955年天戈创作《青年友谊圆舞曲》是轻音乐影响最 大的一首)
3、1957年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九九艳阳天》(在 当时强调阶级斗争年代,此作品被戴上“小资产阶级情调” 的帽子,此后20多年通俗音乐基本上在大陆销声匿迹)
----发展历程简介
Louis Armstrong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拥有不可复制小号吹奏技巧的爵士乐奠基人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是爵士 乐史上最初的天才音乐家。 1925年,阿姆斯特朗在芝 加哥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 伟大的小号演奏家之一。 25岁时已经被认为是爵士 乐的标志。他最经典曲目 “What A Wonderful World”曾作为电影《早 安,越南》的插曲。
Norah Jones1979年出生在纽约, 15岁进入具有“灵魂美声”之称的艾瑞卡 巴度的母校Booker T.Washington中学主 修表演及视觉艺术。在连续获得1996年 Down Beat学生音乐奖及1997年“最佳爵 士歌手”音乐奖后,1999年夏天前往纽约, 2000年秋,签入美国著名的爵士乐加工厂 Blue Note,成为Blue Note音乐大厂中最 年轻的爵士女歌手。
二、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前后通俗音乐
1978年电视片《三峡的故事》插曲《乡恋》,李谷一演唱的 这首《乡恋》是当时第一次用通俗唱法演唱的歌曲,在通俗音乐的 发展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之后中国进入了中国通俗音乐的第一个 繁盛时期。原因有三:
(1)——改革开放,港台音乐随之涌入
如《童年》《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 (2)——内地创作歌曲盛行“西北风”,
第三章:现代音乐
通俗音乐 爵士乐 摇滚乐 嘻哈乐
问题
• 你喜欢听哪种音乐?为什么? • 除了你喜欢的音乐,你还可以说出其
他种类的音乐吗? • 可以为大家唱一两句你喜欢的歌吗?
通俗音乐
• 所谓通俗音乐,准确的概念 应为商品音乐,即以赢利为 主要目的创作的音乐。它的 商品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 次要的。
----发展历程简介
改革开放之前的通俗音乐 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的通俗音乐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通俗音乐
----发展历程简介
一、改革开放之前的通俗音乐 1927年,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
歌曲,标志着中国通俗歌曲的诞生,黎锦晖——成为中国通 俗音乐的奠基人。
1、30年代通俗音乐随着歌舞表演和有声电影的放映而广 为流传——1935年电影《十字街头》由贺绿汀作曲的插曲— —《春天里》
发展历程
• 爵士乐发展历程丰富,流派众多: 20世纪 传统爵士 30年代 摇摆乐 40年代 咆哮爵士、冷爵士 50年代 硬爵士 60年代 自由爵士 70年代后 摇滚爵士、拉丁爵士、融合爵士 ……
2003年的全球歌坛绝不会遗忘Norah Jones这号人物,她的首张专辑《远走高 飞》(Come Away With Me)一举赢得了第 45届格莱美年度最佳唱片、年度最佳专辑、 最佳流行专辑、年度最佳单曲、年度最佳 新人等8项大奖,成为那届格莱美最大的 赢家。连她自己都不得不开玩笑说:“我 得换套公寓才能摆放得下这些奖杯。”
他将众多风格迥异的作品变成带有其浓厚个 人色彩的新浪漫作品,他就是有本事以新鲜、 独特而饶富创意的自我风格,诠释大家耳熟能 详的歌曲。这些半世纪以来的流行歌曲在Bublé 美妙演唱下,完全抹去岁月的尘埃,赋予相当 迷人的当代风雅.
• 它是在拉格泰姆和布鲁斯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式以 小型器乐重奏为主,保存了 大量非洲特色,节奏鲜明、 强烈,而且保留了即兴创作 的特点。
欣赏《演艺人》
• 思考:该音 乐节奏上有 何特点?
斯科特·乔普林(Scott Joplin)
• 美国黑人作曲家、钢琴家, 人称“拉格泰姆之王”。 1899年推出的《枫叶雷 格》激起了全世界对拉格 泰姆乐的狂热,使他一举 成名。他的《枫叶拉格泰 姆》的创作,标志着拉格 泰姆乐这种歌曲形式的创 立。
• 通俗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 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 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 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 的民间音乐,亦称流行音乐。
•
通俗音乐的特点
• 娱乐性 一般不具备很深音乐理论 和技巧修养甚至根本没什么音乐知识 的听众都能接受;
• 生活性 它直接宣泄人的情绪和感情;
• 通俗性 歌词大多近似白话,而且表 达的内容很贴近生活。
拉格泰姆
• 拉格泰姆是源于美国 黑人民间活动中的 “拉格”舞蹈,后来 成为一种带有复杂切 分节奏和即兴特点的 钢琴音乐。
“空虚”布鲁斯
听音乐,回答下面的问题:
布鲁斯
• 布鲁斯(blues) ,又称蓝调,或“怨曲” ,旋 律表达了低调、忧伤、忧郁的情绪。它的另一个 特点是其特殊的和声。
爵士乐队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