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8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经济学原理第二版课件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理论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 I=S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 变动关系的曲线,如图8—8所示。
i
IS
O
Y
图8—8 IS曲线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 L=M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同方向 变动关系的曲线,如图8—9所示。
转移支出=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公司和 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转移收入=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养老金、失业 救济金、退伍军人津贴
(五)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 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PDI=PI-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 消费者所付利息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 总值(GNP)
公式中,S代表实际储蓄,Y代表实际收 入,-a是自发储蓄。(1-b)是边际储蓄 倾向。在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储蓄(S )的座标中,储蓄函数S =-a+(1-b)Y 的图形如图8—5所示。
S S =-a+(1-b)Y
45°
O
F
Y
-a
图8—5 线性的储蓄曲线
如果储蓄函数S = f(Y)呈非线性状态 ,则其图形如图8-6所示。
NNP=GNP-折旧
(三)国民收入(NI)
这里的国民收入(NI)是狭义上的国民 收入。它是指一国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 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包括工资、利 息、利润、地租和政府补助金的总和,但不 包括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可 表示如下:
NI=NN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津贴=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津 贴
如果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察收入水 平与消费支出之间依存关系,就可以得到一 般意义上的消费函数。如果用C表示消费,Y 表示收入,则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二、收入法
这种方法称为所得法或成本法,又称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 的特点是,把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 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相加起来计算出国民收入,再对国 民收入增加或减少一些项目就可不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在实 际应用中,将上述4项收入加总起来的数据还不是国民生产 总值,应该再加上企业间接税和折旧,
I≡S
二、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在三部门经济中,把政府的经济活动考虑了进去。政府的经 济活动表现在,一方面有政府收入(通常以T来表示),另一 方面有政府支出(G)。这样,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如下:
从支出法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即:
Y=C+I+G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2传感器的分类
由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有多种, 所以,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 分 类方法也很多。按被测量的性质不同, 主要分为位移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主要分为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 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等。习惯上常把两者结合起来命名传 感器, 比如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等。
下一页 返回
8. 3国民生产总值恒等关系
从支出法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即:
Y=C+I
从收入法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收入。总收入一部 分用作消费,其余部分则作储蓄。于是从供给方面看的国民 收入构成为: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消费+储 蓄,以S代表储蓄,则可表达为:
《经济学基础》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1.在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B ) A.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汽车 B.当年生产的汽车 C.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汽车 D.某产商当年计划的要在明年生产的汽车
2.今年的名义GDP小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 D ) A.物价水平一定下降了 B.今年的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数量一定都减少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产品和劳务数量一定都减少了 D.以上都不正确
由于资本具有磨损、消耗的特性,因此投资又可分为净投资 和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是指新投资中用来弥补资本品由于损耗造 成的价值减少部分,其余部分属于净投资。用支出法核算GDP时, 其投资指的是总投资(含折旧)。
1.某国家年初资本存量是1000万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 万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300万元,则该国家本年度 的总投资净投资是( A ) A.500万元 200万元
3 . 在 理 解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时 要 注 意 ( ABCDE) A.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 B.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而不是存量的概念 C.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而不是 所售卖掉的产品 D.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E、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4.净出口(X—M)是出口减进口的净值。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一国既会出口本国产品到国外,也会进口外国产品。进口表示收 入流到国外,不是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 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国外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应 加进本国总购买之中。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当本 国居民购买的外国产品与劳务多于外国居民购买的本国产品与劳 务时,净出口便是负的。
4.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出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这里把生产出来而未售出的部分看作是企业自己的存货投资,计入 当期GDP。例如,某公司2018年生产1000万元人民币的产品, 2018年只卖掉800万元,所剩的200万元产品为存货,都属于 2018年的GDP;2018年建成的商品房,开发商在2019年9月才 售出部分房屋,也不能计算到2019年的GDP中去;同样,二手车 等产品在生产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被计入当时的GDP,因此不能计 入成交时的GDP。
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战略管理课程是商学院或管理学院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战略管理的概念、理论和实际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企业战略的基本要素,掌握战略分析、制定、实施和评估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中。
二、课程目标1、理解战略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框架。
2、掌握战略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包括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资源分析等。
3、掌握战略制定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使命陈述、愿景构建、目标设定等。
4、掌握战略实施的方法和策略,包括组织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等。
5、掌握战略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包括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等。
三、课程内容1、战略管理概述:介绍战略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框架,包括战略管理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
2、战略分析:介绍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资源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帮助学生掌握战略分析的基本技能。
3、战略制定:介绍使命陈述、愿景构建、目标设定等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战略制定的基本技能。
4、战略实施:介绍组织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战略实施的基本技能。
5、战略评估:介绍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等方法和工具,帮助学生掌握战略评估的基本技能。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总课时数为36学时,分为18次课程。
每次课程时长为2小时,每周安排3次课程。
课程安排如下:1、战略管理概述(4学时)2、市场分析(4学时)3、竞争分析(4学时)4、资源分析(4学时)5、使命陈述与愿景构建(4学时)6、目标设定(4学时)7、组织结构调整(4学时)8、资源配置(4学时)9、人力资源管理(4学时)10、平衡计分卡与关键绩效指标(4学时)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中。
《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战略管理》是商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专注于教授学生关于组织战略规划、实施和评估的基础知识。
宏观11章国民收入决定

宏观11章国民收入决定1. 引言国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模型。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析宏观经济学中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和模型。
2. 有效需求与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与有效需求密切相关。
有效需求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际需求的总和。
有效需求与国民收入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关系。
当有效需求增加时,国民收入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增加的有效需求刺激了生产和就业的增长,从而推动了国民收入的增加。
在宏观经济学中,有效需求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可以通过凯恩斯模型来解释。
凯恩斯模型认为,总支出是国民收入的决定性因素。
当总支出增加时,企业为满足需求会增加生产,从而提高就业水平和国民收入。
因此,政府和个人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以及净出口都对国民收入有着重要影响。
3. 政府支出与国民收入政府支出是国民收入决定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提供公共服务来进行支出。
这些支出刺激了经济活动,促进了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增长。
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可以通过乘数效应来解释。
乘数效应是指一个政府支出单元对国民收入的总影响。
根据凯恩斯的乘数效应理论,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刺激产出和就业的增长,进而提高国民收入。
4. 私人消费支出与国民收入私人消费支出也是国民收入决定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私人消费支出是指个人和家庭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私人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刺激生产和就业的增长,从而提高国民收入。
私人消费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可以通过边际消费倾向来解释。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个人或家庭每增加一单位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
当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时,个人或家庭更愿意用新增收入来进行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5. 投资支出与国民收入投资支出是国民收入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投资支出是企业用于购买资本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和改善生产技术的支出。
投资支出的增加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推动国民收入的提高。
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基本问题或主要内容:国民收入决定问题、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与争论、开放经济问题宏观经济学中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研究国民收入决定,那么首先要有定义和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一套方法。
现行使用GDP(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支出循环流程:从产出或收入计算社会生产总值结果必然相同,因为根据会计规则:买者购买产品支出必然等于这些产品卖者收入。
每一次影响支出交易也必定影响收入,每一次影响收入交易也必定影响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GDP)涵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市场价值。
在这个概念中几个关键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市场价值1.GDP测度是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般是一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
这里强调地域概念是因为要和国民概念相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和国民生产总值(GNP)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国土原则计算。
国土原则是指,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疏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都计入本国国内生产总值。
按国土原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要减去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
国民原则是指,凡是本国公民(指常住居民)所创造收入,不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按国民原则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要加上国外要素收入挣额(本国国民在国外取得要素收入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取得要素收入)。
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或:GDP=GN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思考: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原来用GNP作为产量主要测量值,而现在大多改用GDP答:1991年以前,美国一直用GNP作为产量主要测量懂,从1991年起改为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测量一国居民收入,包括居民从国外取得收入(工资,利润,利息),但要减去支付给国外同类报酬.与GNP不同,GDP不考虑从国外获得报酬和支付给国外报酬.它是一国在国内实际生产产品和劳务测量值.GDP是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产量标准计量,因为这些国家对外贸易在传统上比在美国重要得多.由于国际贸易在美国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美国从1991年以后也开始用GDP.作为衡量产量主要测量,这种转变也可以使美国对其他国家经济比较更加容易些.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往来开放度越大理GDP作为测量收入重要性也越大.此外,由于来自国外要素收入数据较难准确获得,而GDP数据较易获得;由于相对GNP而言,GDP 是经济中就业潜力一个较好测量指标,比方说,外国人到东遭国投资,解决是东道国就业问题,所有这些原因,都表明把GDP作为经济中产生基本测量指标更合理一些。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1)——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一、选择题1.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的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定购的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 .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3. 下列哪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二手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股票;C. 汽车制造厂购进10吨钢板;D. 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4.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赠;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5.下列第()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C.红利;D.养老金;6.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项A.国民生产净值减去直接税等于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净值加上资本消耗等于国民生产总值;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上折旧;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上直接税;7.如果个人收入=570元,而个人所得税=90元,消费=430元,利息支付总额=10元,个人储蓄=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A.500元;B.480元;C.470元;D.400元8. 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9. 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10.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11. 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章节题库(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决定)【圣才出品】

第 2 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决定
一、名词解释 国民收入 答:国民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乊分。广义国民收入即指国民生产总值 GNP 戒国内生产总 值 GDP。狭义国民收入是指一国一年内以货币计算的用亍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 部收入。国民收入的核算公式为: NI=ND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秱支付+政府补劣金
16.一国名义 GDP 的增长表明该国生产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 【答案】× 【解析】名义 GDP 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 值。名义 GDP 的增长也有可能是因为物价的上涨,而该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数量可能增加, 可能丌发,也可能减少。
【答案】√ 【解析】如果没有仸何更迚一步的假设戒考虑,公司的总利润是那些最终流入家庭的收 入:①最终价值(200)=销售给消费者的价值(200);②增加值(140)=最终产品的价 值(200)-丨间产品的价值(60);③家庭收入(140)=工资(50)+利润(90=200 -50-60)。
15.总收入分为劳劢的收益、资本的收益,以及会计利润。( ) 【答案】× 【解析】总收入分为六丧部分:雇员报酬、业主收入、租金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以 及企业间接税。
二、判断题 1.GDP 能够通过一丧经济体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戒者收入来计算。( ) 【答案】√ 【解析】GDP 能够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得出,且这两种斱法得出的结论是相等的。
2.新的房屋建设属亍 GDP 丨的消费。( ) 【答案】× 【解析】GDP 丨的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其丨,固定资产投资指 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
3.存货发化计入 GDP 丨的投资部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导读】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以及政府如 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具体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就业与 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以及宏观经济政策 等。
❖1、美国(18.03万亿美元) ❖2、中国(11万亿美元) ❖3、日本(4.38万亿美元) ❖4、德国(3.36万亿美元) ❖5、英国(2.86万亿美元) ❖6、法国(2.42万亿美元) ❖7、印度(2.09万亿美元) ❖8、意大利(1.82万亿美元) ❖9、巴西(1.77万亿美元) ❖10、加拿大(1.55万亿美元)
❖为弄清国民生产总值变动究竟是由产量还是由价
格变动引起的,需要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
(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1、定义: 名义GDP是指按产品和劳务的当年销售价格计算GDP。 实际GDP则是用不变价格(基年的价格)计算的GDP。 实际GDP=∑(基年价格×现年数量)
对GDP理解要点:
①首先,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因此,
在计算时不应包括中间产品产值,以避免重复计算。
最终产品:是指以消费和投资为目的现期生产和出售的产品。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产品.
以生产服装为例:
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产品成本 增加值
棉花
8
棉纱
11
棉布
20
服装
30
合计
69
-
在本项目中,我们将探讨反映经济增长总 量指标的国民收入核算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学习任务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一、GDP的含义及相关概念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学习任务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和诺德豪斯在他们的著名教科 书《经济学》中指出:国内生产总值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 明之一。与太空中的卫星能够描述整个大陆的天气情况非 常相似,国内生产总值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图象,它 能够帮助总统、国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判断经济是在萎缩 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 还是而不知所措。国内生产总值和有关数据就像灯塔一样, 帮助政策制定者引导经济向着主要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 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经济目标发展。
8
8
3
11
9
20
10
39
30
(一)GDP的含义
②某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包括该年内所生产的产 品和劳务的总值,而不是所卖掉的产品总值。
例如某企业今年生产了1000万元的产品,只卖掉了800万元, 所剩200万元产品可以视为企业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同样要 记入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 另一种情况是,即使该企业今年 卖掉了1200万元产品,则计入GDP的仍是1000万元,只是库存 减少了200万元而已。
(一)GDP的含义
❖③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指的是一国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 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也包括 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
❖例如,美国的耐克公司在中国生产的旅游鞋, 其市场价值应该计入中国的GDP,而不是美国 的GDP。同样地,中国的海尔公司在美国生产 的电冰箱,其市场价值则应该计入美国的GDP, 而不是中国的GDP。
2016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
2016年我国各省GDP排名
2016年我国各城市GDP排名
(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由于GDP是用货币来计算的,因此,一国GDP的变 动有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 数量的变动,一是物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
❖假设一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到底是由通货膨 胀引起还是商品和服务实际数量增加而带来的?
(一)GDP的含义
❖④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合法的市场活动导致 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
❖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不经过市场销 售的最终产品没有价格,无法记入国内生产 总值。 此外,非法的市场交易,例如:走私、贩
毒、赌博等黑市活动,也不计入GDP。
(一)GDP的含义
❖⑤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相关概念 (一)GDP的含义
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 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领土范围内,运 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 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最重 要的指标。
宏观经济学的目标和工具
宏观经济学目标: 1、持续稳定地经济增长——GDP的增长 2、充分就业(高就业、低失业)——失业率 3、价格稳定(低通货膨胀率)——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 4、国际收支平衡——汇率 ❖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1、财政政策——税收和支出 2、货币政策—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改革开放35年中,中国经济总量连上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 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3年56.9万亿元,年均增长9%以 上。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 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 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从1978年的381元上升 到2012年的38420元。
❖ 有形产品:商品 ❖ 无形产品:旅游、服务、卫生、教育等行业提供
的劳务
(一)GDP的含义
❖2、人均GDP ❖如果我们用一个国家的GDP除以这个国家的
总人口,可以得到人均GDP。
❖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的GDP为20000亿美元,而其 人口为1亿,那么这个国家人均GDP就是2万美元。
2016年世界GDP排名
【项目导读】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2013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6%。城镇登记失 业率4.1%。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元, 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