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训练小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合集下载

小学作文指导-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具体的妙招

小学作文指导-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具体的妙招

小学作文指导-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具体的妙招学生都怕写作文,为什么,因为无事可写?不是,生活中处处有可写的事情,那究竟是为什么?是因为写一件事情,却怎么也写不长,下面就一起来看下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具体。

三个小妙招(一)添枝加叶,让你的句子长起来。

例子:1、老师穿礼服。

改: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

(都德《最后一课》)第一句只有主干,干巴巴的,没有一点味道。

第二句,就把韩麦尔先生不寻常的打扮和不寻常的态度表现了出来。

2、她不打骂我们。

有一次,她的教鞭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敲在石板边上。

改: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

(魏巍《我的老师》) “从来”表现老师热爱学生始终如一。

“仅仅”,表明不是从很多事情中举出的一个例子。

好像说明老师只是做个样子,并不是真得要打。

(二)扩展情节,让作文内容丰富起来“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做作业。

做着,做着,遇到了一道难题。

我做不下去了,这时我的同学就耐心地帮助我。

最后,我把那道题给做了出来。

” (64字)(1)师生点评:太笼统,不具体,缺少过程,没有让人如闻如见之感。

(2)学生尝试多问几个“怎样”:碰到的是一道怎样的难题?——我是怎样对待这道题目的?——难题做不出,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同桌是怎样帮助我的?——他对我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耐心指导我的?——我是怎样开窍的?等等。

(3)通过一系列的自问,可以唤起作者对当时生活情景的回忆,从而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让学生把这情节给写下来,然后交流。

参考例文:当我做到第三道应用题时,我想了好久,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做。

我把题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发苦想了,可不知怎地,脑子里就像打了死结似的,一点也想不出来。

眼看天色一点点暗了下来,我心里急得火烧火燎的,这么晚回去,妈妈一定又要追根问底了。

唉!这时,同学王明见我正对着作业体子发愣,就走了过来,轻轻地问:“你哪道题不会做?”我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就用手指着那道令人讨厌的难题,无可奈何地说:“喏!”他仔细地看了那道题目,默默地想了一会儿,然后又轻轻地问我:“这道题要我们求什么?”我望着他的脸,摇了摇头。

小学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的指导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的指导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的指导策略小学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不仅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成为了每位老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想写好细节描写,首先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观察力。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给学生出示一张图片,要求他们从中观察并描述出尽可能多的细节,如人物的衣着颜色、表情、周围的环境等。

也可以带领学生在学校周围进行实地观察,比如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动物、建筑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观察事物的能力,为细节描写打下基础。

二、引导学生多进行实地感受和体验要想让学生写出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有趣的地方,比如博物馆、动物园、田野等。

让学生亲身体验所见所闻,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描述。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细节描写能力。

三、使用想象力进行细节描写在实际的生活中,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可以亲身经历。

在教学中还需要引导学生使用想象力进行细节描写。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情境,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描写细节。

假如你是一只小鸟,飞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会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脑海里进行想象,然后将所思所感用文字进行表达。

四、进行多样化的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细节描写兴趣。

给学生一个故事情节,要求他们按照情节中的关键点进行细节描写;或者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来进行细节描写。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情境中,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细节描写。

五、进行范文导读和分析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导读优秀的范文来帮助学生提高细节描写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后,对其中的细节描写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到如何进行具体的描写。

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细节描写能力。

怎样指导学生把作文内容写具体

怎样指导学生把作文内容写具体

怎样指导学生把作文内容写具体把作文内容写具体,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但是怎样指导学生把作文内容写具体,是作文指导中的一大难题。

常听有些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还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了尝试,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自己在作文教学探索上也有一定的收获。

1从生活中取材,写真实的事情要想写出好的作文,学生首先要热爱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

远离了现实生活的文章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

作为学生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才能储备写作素材,建立起自己写作的“材料仓库”。

只有从生活中取材,写真实的事情,才能废除套作,写出新意,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要求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并不是像照相机那样,把生活的镜头无选择的搬到作文中来。

巴金的《海上日出》开头写道:“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常常”是说明作者多次观察了海上日出的景象,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去粗取精,才写出了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学生作文也是这样,记一件事,写一个人,在平日观察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完成要写的内容。

2展开合理想象,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想象力也是扩大知识领域和更好地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开展丰富的想象活动,对于小学学生理解书本知识,掌握知识技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能促使学生探求新的事物,提高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只有要求学生敢想、多想、会想,才能促进智力与语言的发展。

学生会想就会说,想得多,表达的内容就丰富。

想的合乎逻辑,表达起来也就有条理。

思想活跃了,语言也就丰富了。

进而言之,语言丰富了,就会促使思想更加活跃。

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分析联想阶段,在培养学生分析联想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区别生活现象中的真与伪、美与丑、善与恶、表与里、主与次。

小学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的指导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的指导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的指导策略小学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细节描写,学生可以生动地展示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增强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下面是一些指导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细节描写的基础,只有学生对周围环境和事物有深入的观察和体验,才能写出真实、生动的描写。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鼓励学生积极观察身边的事物,例如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并引导他们用心感受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细节。

-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带领他们参观一些具有特色的地方,如公园、博物馆、农田等,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并感受事物的细节。

- 利用观察实验、实物展示或故事讲解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技巧。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细节描写的创造力来源,通过想象,学生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细节,丰富作文的内容。

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或不常见的事物,引导他们设想和描写这些事物的各种可能性,拓展他们的思维。

- 利用音乐、图片、故事、影片等多种媒体手段,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 组织一些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观察和感受事物,并通过交流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引导学生运用五感五感是细节描写中感受和表达事物的重要方式,通过感知事物的声音、味道、气味、触感和视觉等,学生可以更加具体地描述事物。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引导学生运用五感进行细节描写:- 引导学生闭上眼睛,通过听到的声音来感知周围的事物,让他们尝试用细腻的语言描绘出听觉细节。

- 给学生品尝一些食物,并请他们描述味道、口感等细节,激发他们的味觉描写能力。

- 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芳香剂、花朵、泥土等,引导学生触摸、嗅闻事物,帮助他们培养触觉和嗅觉描写能力。

4.示范范文与写作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示范范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优秀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如包括适当的形容词和副词、使用生动的动词、描绘人物的言行举止等。

怎样引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

怎样引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

作文要“有具体内容”,这是对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小学作文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是通病。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得具体呢?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一、勤于观察,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材料就越充足,文章的内容才会越具体。

学生写作的直接材料是亲自观察、体验而逐步积累起来的生活表象。

常言道:近水知鱼情,靠山知鸟音。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智慧的眼睛,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

因此,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都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界这部无字书。

具体说,在观察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观察范围。

观察的对象十分广泛,小学生主要应注意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观察图,有单幅图和多幅图;二是观察事物,有静止事物、活动事物或植物、动物;三是观察生活,有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2.观察要全面细致。

对静止的事物,构成它的各个部分要看全,每一部分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要看细;对变化的事物,整个过程要看全,每个发展阶段要看细。

只有全面细致地观察,才能既看到“满园春色”,又看到出墙的“一枝红杏”。

3.观察时要多种感观协同作用。

要尽可能多地调动自己的各种器官,用眼仔细看看,用耳仔细听听,用鼻仔细闻闻,用口仔细尝尝、问问,用手仔细摸摸,再用脑仔细想想。

只有这祥,才能把握事物各个方面,把握它的特点和本质,才能写出生动具体的文章来。

4.观察时要进行联想。

观察时,展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物及人等的联想活动,可以加深对观察对象的认识和感觉,发展想象能力,使描写对象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总之,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在指导学生观察时,一方面要结合具体的观察活动,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勤于写观察日记的良好习惯。

这徉学生就能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采撷到无数的浪花,汲取到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广读多背,储备语言。

作文如何写的详细 小学生作文写作指导

作文如何写的详细 小学生作文写作指导

作文如何写的详细小学生作文写作指导1、写不具体,不能胡乱“扩充”,要选准重点部分,作到有的放矢地详写。

写不具体的同学因为作文的字数不够,往往胡乱扩充,这里放大写几句,那里放大写几句,结果,字数差不多了,好像也具体了。

其实,这不算具体。

真正的“具体”是,该具体的地方一定要具体起来,不该具体的地方千万不能啰嗦。

“该具体的地方”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主题的地方。

我们要把重点部分——最能体现文章主题的地方,也就是该具体的地方,然后作放大描写,能细致就细致一点,力求让这一部分成为文章的主干,最好还能写出一个或几个生动的细节来。

这就像打蛇要打七寸一样,选准重点部分,就是打到了作文的“七寸”。

2、细节是最生动的。

细节是情节和场面的最小单位,是对人物、事件、环境或景物的某一细微特征所作的具体描写。

细节是作文当中最生动形象的部分。

细节虽小,往往可以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能突出作文的主题,能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要写好细节,是非常容易的事。

只要平时勤于观察,勤于思考,时时刻刻“拿着放大镜”去观察生活和大自然,我们一定能够写出令人感动的细节。

最生动的细节,需要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去体验,去提炼。

同学们要写细节,也要做好选择。

与中心无关或关系不紧的细节就是无用的,我们要舍去不写。

3、描写与叙述的差异。

把故事的经过讲出来,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讲清楚,就是叙述。

叙述就是讲故事。

叙述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等几种。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地描绘出来的一种写法。

比较:①叙述式:王师傅往炉子里添了煤,火很快就旺起来了。

②描写式:王师傅往炉子里添了煤,不一会儿,那红色的火苗就腾腾地窜起来了。

再比较:①叙述式:马路上过来一辆小车。

②描写式:马路上吱吱呀呀开过来一辆小车。

提高小学生写作细节描写能力的策略

提高小学生写作细节描写能力的策略

提高小学生写作细节描写能力的策略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而写作中的细节描写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细节描写,孩子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使作文更加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小学生写作细节描写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观察力观察是描写细节的基础。

小学生在写作前,应该先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可采取以下策略:1. 练习观察物体和场景: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如树木、花朵、动物等,并要求他们写下所见所闻,尽量详细地描述。

2. 视觉练习:让孩子观察图片或照片,然后闭上眼睛,尽量回忆并再现所看到的事物,逐渐增加记忆的难度和时间。

二、锻炼描述能力描述能力是细节描写的关键。

以下几种练习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他们的描述能力:1. 描述练习:给孩子一些物体或场景,要求他们用尽可能多的词语来描述,可以采用形容词、名词、动词等多种词汇。

2. 口头描述游戏:让孩子从一个物体开始,向其他同学描述,其他同学要根据描述画出物体,以此锻炼他们描述的准确性和详细性。

三、多读优秀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充满细节描写,通过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小学生可以学到许多描写细节的技巧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鼓励孩子读各类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诗歌、小说等,帮助他们观察作家是如何描写细节的。

四、创设写作场景创设适当的写作场景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细节描写的训练:1. 亲身体验:组织实地考察、参观活动等,让孩子亲自体验并观察事物,回到教室后,鼓励他们用细节描写记录所见所闻。

2. 想象练习:给孩子一个场景或情节,要求他们通过想象和推理来描写细节,激发他们的创作潜力。

五、提供良好的写作环境和反馈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环境,可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

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对他们的作文进行细致的批改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细节描写的能力。

总结起来,提高小学生写作细节描写能力的策略包括培养观察力、锻炼描述能力、多读优秀文学作品、创设写作场景和提供良好的写作环境和反馈。

如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如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如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教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一、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物、事
为了让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要求学生把课外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感受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

观察人物时要提醒学生,不光注重他的五官衣着,更要留心他的神态、动作、语言,他说了哪些话,做了哪些事,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样说和做的时候,表情有什么变化?你对他的所做有什么看法?观察事物要抓住它的特征。

如:“花”,抓住它开放时的不同姿态,以及它们的颜色和气味等。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定时抽查学生的观察日记本,对其中写得生动、具体的片段,适当进行点评。

二、指导学生描写细节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写作时抓住“细节”才能使人物生动形象的再现。

描述“细节”时教师要作具体安排、细微引导。

三、经常进行扩句练习
扩写能把所要表达的事物形象的展示给读者。

例如:“同学走进学校。

”按扩句的要求,应在同学们前边加上一个词。

但我要求学生再进行一些联想,力求把同学们走进学校的情景描述得更加具体。

向学生提示:哪个班的同学,怎样走进学校。

如:三年级的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学校。

这样学生就纷纷把自己脑海里闪现的一幕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

总之要让学生把作文写具体,教师要做学生的有心人。

对学生的
要求和指导要做到经常性,也要灵活多样。

这样才能使学生把作文写的形象、生动、具体、有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训练小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小学生作文“内容要具体”,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之一。

怎样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呢?这是作文指导中的一大难题。

许多教师在实践中为此进行了大量探索,如:从指导观察入手,从学会模仿入手等。

本人认为从思维、句子训练入手,指导学生把句子写具体,是把文章写具体的重要而且有效的方法。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一种结果。

文章语言的好坏,直接受思维的制约。

思维的有序,决定语言的条理。

思维的深度、广度,决定语言的容量。

总之,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

训练学生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就必须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给学生以具体方法的指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具体”
教师无不要求学生“作文要具体”。

其实,学生并不懂得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句子是“具体”,当然也就无从下手,不知向哪个方向努力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观察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达,比较这些句子的优劣,使学生从观察和比较中,先“悟”出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具体”的。

【例句1】年轻人把神鸟捉住了。

【例句2】年轻人像猴子一样,敏捷地爬上树,悄悄地靠近神鸟,趁神鸟正唱得高兴的时候,迅速地伸出手去,把神鸟捉住了。

相比之下我们不难看出,例句1与例句2的内容完全一样,但给我们的感觉却不相同。

例句1干干巴巴,例句2让人读过之后,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经过这样一比较,学生就明确了具体句与非具体句的区别。

什么叫具体句?能让读者看得见、听得清、摸得着、嗅得出来的句子,就叫具体句;反之,就叫不具体句。

二、通过比较和分类,使学生懂得把句子“写具体”要因描写对象而异
【例句1】:两个书包的图案一样。

【例句2】:陈小敏走进了教室。

在上面这两个句子中,第一个句子是事物句,因为它所表现的对象是事物,准确地说,它所表现的对象是“两个书包的图案”;而第二个句子是人物句,因为它所表现的对象是人物,是“陈小敏”这个人。

从表现对象上说,句子可以分为事物句、人物句。

事物句可分为动物句、植物句、景物句等。

下面列举几个句子:
⑴我国捕获过一头8万多斤重的鲸,有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

(动物句)
⑵那密密实实、郁郁葱葱的叶子下,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挂满了架,有的紫红色,有的青绿色,像玛瑙,似翡翠。

(植物句)
⑶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景物句)
人物句又可分为外貌句、神态句、语言句、心理句、动作句。

下面有四个句子:
⑴今天老师把头发扎成一束马尾巴,身穿一套绿白相间的运动服,像春天里一株亭亭玉立的白杨树。

(外貌句)
⑵她神采奕奕,嘴角眉梢间挂着常有的微笑。

(神态句)
⑶老师神秘地说:“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了,你们知道她藏在哪里吗?”(语言句)
⑷我想: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呀?(心理句)
⑸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动作句)
三、教学生运用不同思维方式,掌握把句子“写具体”的不同方法。

(一)思维联想法:联想是作文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

要把一个句子写具体,实际完全可以借助这种思维方法。

①相似联想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征。

如:这座桥弯弯的。

改写:这座桥弯弯的,像月牙儿一样。

②相关联想法,依据当前事物想到相关的人、事、诗文,丰富文章的意蕴。

如:春雨下起来了。

改写:春雨下起来了。

这雨,多么有灵性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雨,多么温柔啊——“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雨,多么悠闲啊——“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③象征联想法,取其形似或神似之处,形成象征联想,深化文章的主旨。

如:蒲公英依然活在墙角里。

改写:天啊!那株蒲公英依然活着!它比那天更精神了些。

它的叶子绿油油的,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粗壮的叶脉。

它的茎更挺拔了,我惊奇地发现它的茎上顶着一朵金灿灿的小花,那破裂的墙缝中透进来的微弱的阳光迎着它的“脸颊”。

我看着它,我彻底地被它征服了。

它是那样坚强,乐观;它对生命是那样真挚,热情。

对呀,它就像那些汶川大地震中的孩子们,黑暗、阴冷没有打退他们对生命的渴望。

他们顽强地,乐观地活着,活得灿烂,精彩。

我赞美蒲公英,为它的乐观、坚强,对生命的真挚。

我由衷地向它致敬。

(二)、思维分析法:把一个事物整体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写句子常常因缺乏这种分析而写得不够具体。

为此我教给了学生几种具体的分析方法。

①用具体的事件代替概括的叙述,文章就会充实起来,人物的形象也会鲜活起来。

例如:老师脾气特好,待我们就象大姐姐一般。

改写:老师脾气特好,待我们就象大姐姐一般。

即使我们做错了事,甚至惹了祸,她也从未发过火,而总是用她那潺潺流水般的语调开导我们。

记得那次我们在她的画室里玩,不小心弄洒了她的水彩,还把她那幅即将创作完毕的春景图给污染了。

我们心知闯了大祸,呆
呆的望着她。

她的脸上,瞬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表情。

随即她迅速走到我们跟前,轻轻抚摩着我们的头说:“没事的,不就是一幅画吗?老师是专业的,再画一幅不就完了吗?”她故意说得那么轻巧。

可我们知道,那幅画是她用几个星期画的呀!
②用“总分”的方法分析描绘,层次分明,内容丰富。

例如:下过几场蒙蒙细雨后,春天来到了。

改写:下过几场蒙蒙细雨后,春天来到了。

瞧,牛毛似的细雨落在屋顶,屋顶上笼罩了一层烟雾;撒在湖面上,泛起层层的涟漪;滴在花瓣上,花儿显得越发娇艳;打在新芽上,芽儿微微颤动着,恰似一个顽皮的绿孩子在枝头跳舞……
③正面、侧面、反面多维分析,让描写对象立体可感。

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美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作者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外延伸、扩散,从而衬托了罗敷的绝世美貌。

(三)思维细化法:指对描写对象作深入、细致、全面的考虑。

如:吃完饭后,李明拿起桌上的菠萝吃起来。

(因为思维精细化能力不够,造成大脑思考时的简单粗放,只看到表面,句子写得粗糙、大致。

如果思维能够精细些,想到怎样吃,吃时的表情、动作等,描写就大不一样了。


改写:吃完饭后,李明一把拿起桌上的菠萝,张开大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边吃边说:“真是美味啊!”不一会儿功夫,几块菠萝就不见踪影了。

“教学有法”,教小学生学作文,训练他们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无疑是必要的,但有这些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许多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专项训练,提高小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作文才能写得更具体,更生动感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