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基本假设

合集下载

中级财务会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期末试题及答案中级财务会计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以下哪项不属于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 A. 实体假设 B. 持续经营假设 C.会计计量假设 D. 货币计量假设2.利润表上的净利润是指: A.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的差额 B.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和所得税的差额 C.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所得税和其他费用的差额 D. 营业收入减去所得税和其他费用的差额3.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者权益是指: A. 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 B. 资产减去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差额 C. 资产减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差额 D. 资产减去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差额4.在资产负债表上,应交税费属于: A. 负债类科目 B.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C.资产类科目 D. 成本类科目5.下列哪项不属于会计核算的基本要素? A. 资产 B. 负债 C. 所有者权益 D.损益答案:1.C2.C3.C4.A5.D试题二:1.以下哪项不属于会计的基本假设? A. 实体假设 B. 持续经营假设 C. 会计计量假设 D. 货币计量假设2.利润表上的营业利润是指: A.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的差额 B.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和所得税的差额 C.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所得税和其他费用的差额 D. 营业收入减去所得税和其他费用的差额3.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是指: A. 资产减去所有者权益的差额 B. 资产减去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差额 C. 资产减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差额 D. 资产减去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差额4.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属于: A. 负债类科目 B.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C.资产类科目 D. 成本类科目5.下列哪项不属于会计核算的基本要素? A. 负债 B. 所有者权益 C. 成本 D.损益答案:1.D2.C3.C4.C5.C试题三:1.以下哪项不属于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 A. 实体假设 B. 持续经营假设 C.会计计量假设 D. 货币计量假设2.利润表上的净利润是指: A.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的差额 B.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和所得税的差额 C.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所得税和其他费用的差额 D. 营业收入减去所得税和其他费用的差额3.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者权益是指: A. 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 B. 资产减去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差额 C. 资产减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差额 D. 资产减去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差额4.在资产负债表上,应交税费属于: A. 负债类科目 B.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C.资产类科目 D. 成本类科目5.下列哪项不属于会计核算的基本要素? A. 资产 B. 负债 C. 所有者权益 D.损益答案:1.C2.C3.C4.A5.D。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概念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概念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概念财务会计基本假设是指在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对于企业进行会计处理和报告的基本假设。

这些基本假设提供了财务报告编制的框架和基准,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以下将详细介绍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实体假设、会计主体假设、稳定货币假设和会计周期假设。

首先,会计实体假设认为企业应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实体进行核算。

这意味着企业与其所有者是分开的,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应与所有者的个人财务信息混淆。

会计实体假设要求企业应按照法律规定和会计准则的要求,独立记录和报告其经济交易和财务状况。

通过将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实体,会计信息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为企业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会计主体假设强调企业应将个人和企业的经济交易严格区分开来。

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企业应按照实体的需要开展经济交易,并将其资产、负债、权益和收入、费用、损益等经济交易分别加以记录和报告。

这样可以确保与企业相关的经济交易能够独立地进行核算和报告,使会计信息更具可信度。

第三,稳定货币假设认为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时,货币的购买力保持相对稳定。

稳定货币假设意味着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可以忽略货币的通胀或通缩。

这种假设使得企业的财务报告能够比较容易地比较和分析,因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面临的货币购买力变化可能会影响财务报告的解读和比较。

最后,会计周期假设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分为特定的会计期间。

会计周期可以是年度、半年度、季度或其他时间周期。

会计周期假设要求企业每一会计周期都应编制财务报告,以提供对企业经营绩效的有序和连续的监控。

这种假设有助于企业比较不同时期的经营情况,并为公司管理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企业长期和短期绩效的信息。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这些基本假设为财务报告的编制和解读提供了共同的框架和基准,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例如,会计实体假设要求企业应按照独立的实体进行会计处理,避免将个人和企业的经济交易混为一谈,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财务会计基本假设是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会计人员所假定的一些前提条件和基本规则。

这些假设对于财务报表的编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确保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介绍财务会计的两个基本假设:会计主体和持续经营。

1. 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是指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前提,即假定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与所有者和其他企业区分开来。

根据这个假设,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应该独立于其所有者的个人财务状况和其他企业的财务状况。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有自己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财务要素,与企业所有者和其他相关方的财务要素相区分。

会计主体假设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信息。

它确保了企业的财务信息不会与所有者和其他企业的财务信息混淆,保证了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独立性和可比性。

2. 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假定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停业或破产。

根据这个假设,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业务将会持续进行下去,资产将会被长期使用,负债将会被按时偿还,而不会发生突然的停业或破产。

持续经营假设为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使得企业能够对其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合理的估计和预测。

这个假设使得企业能够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则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了关于企业未来持续经营的信息。

然而,持续经营假设并不意味着企业将永远保持持续经营状态。

如果企业面临停业、破产或进行重大业务变更的情况,会计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财务报表编制的原则和方法,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可靠。

除了会计主体和持续经营这两个基本假设外,财务会计还有其他一些假设,如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周期假设等。

这些假设共同构成了财务会计的基本框架,为财务报表编制提供了一定的规范和指导。

总结起来,财务会计基本假设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规则,其中会计主体假设确保了财务报表的独立性和可比性,持续经营假设为财务报表编制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前提,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是指企 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持续经营 假设可以与会计主体假设结合为:会计要为特 定的会计主体在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下进 行会计核算。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把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 为地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时间阶段。它是对会计工作时 间范围的具体划分。我国的会计期间划分为年度、季度 和月份,即应当按年、按季和按月分期结算账目,编制 会计报表。其中,年度、季度和月份的划分与公历日期 相同,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按日历确定会计半年度、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
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即“为谁做账”,规范了会计工 作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划定 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和会计人员的职权范围。 会计主体应是一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责权 利结合的经济单位,典型的会计主体是企业。
持续经营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 报告时要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会计法规定会计 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 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作为记账本位币, 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谢谢观看

财务会计知识点总结2024

财务会计知识点总结2024

财务会计知识点总结2024一、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1. 财务会计的定义财务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向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等)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2.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会计信息是针对特定经济主体编制的。

- 持续经营假设: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经营,不会进行清算。

- 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的持续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会计期间,以便定期编制财务报告。

- 货币计量假设: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

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可靠,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 相关性:会计信息应当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

- 可理解性: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理解。

- 可比性: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便于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期间的比较。

- 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处理应当注重经济实质,而非仅仅遵循法律形式。

- 重要性:对重要事项应当详细披露,对次要事项可以简化处理。

- 谨慎性:在不确定情况下,应当保持谨慎,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

- 负债: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 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反映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2. 会计等式- 基本会计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扩展会计等式:资产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三、会计科目与账户1.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细化分类的项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财务会计四个基本假设

财务会计四个基本假设

财务会计四个基本假设财务会计四个基本假设,其实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基本法则”,有点像吃饭、睡觉、上厕所,这些事情不管怎样都是得做的。

得聊聊“持续经营假设”。

这就意味着公司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它会继续运营下去,咱们都知道,做生意不光是为了今天,得有长远的规划嘛。

想想看,如果一个企业的老板每天都在担心关门大吉,那可真是无从谈起什么投资、什么扩张的,日子过得简直像走钢丝,心里没底。

接下来呢,有“会计主体假设”。

说白了,就是企业和老板得分开。

就像你和你的手机,手机是手机,你是你,各自的财务状况不能混为一谈。

比如说,你的老板有个华丽丽的游艇,但这跟公司的账本可没啥关系,老板的个人消费不应该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

其实这就像是把大锅饭分成小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份,公平公正,大家心里也舒坦。

再说“货币计量假设”。

在财务会计里,所有的一切都得用钱来衡量,听着简单,实际上可有意思了。

比如说,一个企业的办公楼、设备、库存,这些东西都是有形的,但它们的价值得通过货币来表现。

假如我们用某种“外星货币”来算账,那可就乱套了,估计会让审计师抓狂。

要是每次公司开会都用不同的货币来讨论财务状况,简直像是说外星语,谁也听不懂,最后只能是一团糟。

咱们聊聊“时间性假设”。

这就像过年一样,咱们得明确时间,知道今年是2024,去年的账要分开,未来的事也得清楚。

每一笔交易、每一项支出,都得标明时间。

想象一下,如果账本上只写了“昨儿个”或“前儿个”,那可真是让人无从下手。

时间就像是个贴心的助手,指引我们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

没有时间这个概念,就好比是没有方向感,开车的时候迷了路,最后只能干瞪眼。

这些假设就像是企业的基石,稳稳地撑着整个财务体系,咱们得好好珍惜。

就像盖房子,地基打得稳,楼才能高。

如果这四个假设搞得乱七八糟,企业的财务报表简直就是“纸上谈兵”,说得好听,可真不靠谱。

想想那些满嘴跑火车的故事,信誓旦旦说自己公司多赚钱,实际上可能连饭都吃不上,这就有点滑稽了。

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假设

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假设

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假设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企业的财务信息。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假设,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以下是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假设。

一、企业实体假设企业实体假设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被看作是一个经济单位,与其所有者和其他企业区别开来。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独立核算,不受所有者个人事务或其他公司事务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将企业与其所有者视为两个独立的实体。

二、货币单位假设货币单位假设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使用一种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并且该货币应该保持稳定。

这意味着所有交易都必须以货币为单位记录,并且货币不应发生大幅波动。

三、时间期间假设时间期间假设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将时间分割成一定的期间(通常为一个月或一年),并且每个期间都应该有一个结束日期。

这样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便于进行分析和决策。

四、会计核算基础假设会计核算基础假设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规则和原则,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这些规则和原则包括:1. 会计实体应当按照成本原则记录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 会计实体应当按照收入确认原则确认其收入。

3. 会计实体应当按照匹配原则将费用与相应的收入匹配。

4. 会计实体应当按照披露原则披露所有与财务报表有关的重要信息。

五、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将继续经营下去,并且不考虑企业可能面临的破产或关闭等情况。

这意味着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该使用持续经营假设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六、稳定性假设稳定性假设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该保持稳定,并且不应发生大幅度的变化。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便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七、独立性假设独立性假设是指会计师应该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并且不受任何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前提,是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为会计实践提供了基础性和本质性的认知,对财务会计核算的空间和时间环境作出了基本规定。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这个假设定义了财务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所有的财务活动都是基于一个特定的经济实体,明确了会计人员的视角和关注的焦点。

2.持续经营:这个假设是指企业或经济实体的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持续下去。

它为会计处理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使得会计人员可以假定企业或经济实体的经营状态是稳定的。

3.会计分期:这个假设是将企业的经营过程划分为一系列连续的、短的期间,通常为一年。

这样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提供更细粒度的财务信息,比如季度或月度报告。

4.货币计量:这个假设是指所有的财务信息应以货币为单位进行计量和报告。

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可以有效地将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

5.会计报表:这个假设是指财务信息应以会计报表的形式进行披露和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报表可以向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信息。

6.财务报告:这个假设是指企业应定期编制和发布财务报告,以公开披露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其他重要信息。

7.财务信息披露:这个假设要求企业应公开披露其财务信息,使所有相关方都能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这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8.公平性:这个假设是指在财务报告的编制和发布过程中,企业应遵守公平性原则,对所有重要事项采用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9.政策稳定性:这个假设是指企业应保持其会计政策的稳定性,不应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以确保财务信息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10.基础性假设:此假设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可验证性和充分披露。

可验证性是指财务报告应能够通过适当的审计程序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

充分披露则是指财务报告应提供充分的信息,使所有相关方都能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本章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要重点掌握各个知识点在各类题型中的应用。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二是会计基本假设三是会计基础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会计起源于:西周时代。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在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分析时,形成了一整套有别于其他工作的独特方法。

例如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最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运用这些方法,并结合其他技术和方法的运用实现会计工作的目的。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A.复式记账B.填制会计凭证C.登记账簿D.编制会计报表[答疑编号2915010101]『正确答案』ABCD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最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和监督)会计一方面要按照会计法规制度的要求,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另一方面要对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因此,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会计核算和监督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也是会计管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从职能属性看,核算和监督本身是一种管理活动;从本质属性看,会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从会计发展的历史来看,一般认为,企业会计是现代会计的核心,而现代企业会计一般又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主要差别,具体表现在: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最基本职能)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确认:解决定性问题;(会计确认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计量:解决定量问题;报告:解决信息体现问题。

现代会计的核算职能的特点:第一: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第二:会计核算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其他职能)第三: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贯穿于会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大基本职能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其他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进行经济控制和评价经营业绩。

(了解具体描述P5)【例题·单选题】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A.核算与监督B.参与经济决策C.预测经济前景D.评价经营业绩[答疑编号2915010102]『正确答案』A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会计对象。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

因此,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就是资金运动。

常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可概括如下:劳动对象实物形成在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集资发生转变: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资金形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资金运动是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的最高概括,第一层次——会计对象第二层次——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第三层次——会计科目(根据会计要素进行划分)【例题·判断题】某一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主要包括资金的投入和折算、循环与收回、支付与赔偿。

()[答疑编号2915010201]『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某一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主要包括资金的投入、循环与周转(即运用)和资金退出。

【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的是()。

A.资金投入B.资金运用C.资金转移D.资金退出[答疑编号291501020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的是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

(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会计对象的具体划分)各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称为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事项包括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两类。

重点掌握:1.财物的概念及判断。

【例题·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财物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资源B.财物必须具有实物形态C.包装物应作为固定资产D.财物包括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等[答疑编号291501020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包装物不属于固定资产。

2.费用与成本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成本实质上也是一种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区别: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商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一个会计期间。

【例题·单选题】费用中能予以对象化的部分构成()。

A.资产B.成本C.所有者权益D.期间费用[答疑编号291501020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成本实质上也是一种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3.资本。

投入资本。

【例题·判断题】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既包括投入资本也包括借入资本。

()[答疑编号2915010205]『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和资本公积。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主体体现的主要形式概括如下: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是母公司对于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例1-1】下列项目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有()。

A.母公司B.子公司C.母公司和子公司组织的企业集团D.销售部门[答疑编号2915010206]『正确答案』A、B、C、D。

选项A和B均是独立的法人,符合会计主体的定义;选项C和D即使不是独立法人,也符合会计主体的含义。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处理原则、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前提下。

【例1-2】企业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或清算价格计价,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答疑编号2915010207]『正确答案』B【例题·单选题】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按照既定的用途使用资产和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在此基础之上选择会计原则和方法,是基于()假设。

A.会计主体B.货币计量C.持续经营D.会计分期[答疑编号291501020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持续经营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据以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这里的会计年度我国采用的是公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所谓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月度、季度、半年度。

【例题·判断题】在我国,会计年度一般采用公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答疑编号2915010209]『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会计年度我国采用的是公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又需要在会计的处理方法上运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等一些特殊的会计方法。

【例题·单选题】基于会计分期假设运用的特殊会计方法包括应收、应付和()等。

A.收入、支出B.预收、预付C投入、产出D.购入、售出[答疑编号291501021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又需要在会计的处理方法上运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等一些特殊的会计方法。

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考虑到外商投资企业等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根据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但这些企业对外提供报表时,应该折合成人民币,来提供以人民币表示的财务报表。

在境外设定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上述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