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_说屏(2014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5.说“屏”

5.课文引用“闲倚画屏”“抱膝看屏 山”的句子,起什么作用?
“抱膝看屏山”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 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闲倚画屏”就是闲得没事干,倚着画屏相思。
点出了“屏” 的文化内涵, 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的开发 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 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 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 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 建筑师和家具乃至使用者的注意, 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 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 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 中重新大放异彩。让中华文化发 扬光大。
词语解释
纳凉(nà ) 帷幕(wéi )
伧俗(cānɡ ) 休憩(qì )
忒( tuī ) 韶光( sháo)
词语解释
伧俗: 粗俗、鄙浅。 纳凉: 享受凉爽。纳:享受 缓冲: 使冲突缓和。 雅俗之分: 高雅和粗俗的区别。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 定适宜办法。
整体感知
1.什么是屏(请用原文来解释)?
4.屏有哪些作用?
分隔作用
可以挡风
艺术点缀
缓冲视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 体 感 知
5.屏有哪些种类?
按屏的建造材料,装饰的华丽程度:
金屏、银屏、锦屏、画屏、 石屏、木屏、竹屏等。
艺术上:雅俗之别。
外形上:大小之分。 说明方法:分类别
整 体 感 知
大小因地制宜
设置上注意问题
讲究造型、色彩、绘画
设置与整体相称 曲屏折度、视线远近得体
作者简介
陈从周(1918— 2000),原名郁文,晚年 别号梓翁。浙江杭州人。 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 擅长文、史、兼工诗词、 绘画。他揉中国文史哲艺 与古建园林于一炉,出版 了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 专著,其《说园》五篇, 总结了中国园林的理论。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说“屏”》导学案(含答案)

15.说“屏”学习目标——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昧,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名师讲析【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作者简介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主要著作有《徐志摩年谱》《中国建筑史图集》《漏窗》《窗修集录》《江浙砖刻选集》《苏州园林》《园林谈丛》《书带集》《扬州园林》《说园》《中国名园》《书边人语》。
【课文分析】1.文章主题这篇文章介绍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
2.文章结构3.对话文本(1)第1段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第l段是引子,既表现了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又点出屏风的特点:“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功能与美感相结合”。
文章开头说“‘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有诗意的名词”,“诗意”一词,是作者对屏风的美好感觉与印象。
这种感觉与印象,起初来源于古诗画,偏于性;继之则产生于对屏风所作的研究工作中,添人了理性成分。
(2)课文主体部分说明了屏风的哪些作用和特点?第2—3段介绍在室内、室外安置屏风的作用。
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的种种好处:①避免从门外直接望到厅室;②屏风上面有书有画,是一种艺术点缀;③可以挡风;④空间仍然是流动的。
对于室内安置屏风,文中只说“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下文又说从前女子的房中,有了屏风,“可以缓冲一下视线”,其实我们不难体会到,放在室内和室外的屏风在材料和样式上会有所不同,但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大同小异的。
随后,文章由女子室内置屏,引出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将屏风分出不同类别。
15《说屏》

金 屏
纯 银 屏 风
锦 屏
画 屏
石屏
木屏 木屏
竹 屏
屏风的设置:
注意按场合不同因地制宜,与整体
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
度、视线的远近,均要得体。
关键是在一个“ 巧 ”字上
品味感情:
细读第一段,作者对“屏”感情怎样?
把“屏”看作是富有诗意的名词,表露了作者对屏风 的情有独钟;受古诗词和古画的感染和影响,作者从小 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和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 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也就“更觉得它实在微 妙”。 作者对屏风的感情是逐步加深,并且添加了理性的成分。
周坊是一位约早于杜牧一个实际,活跃在盛 唐、中唐之际的画家,善画仕女图,极尽工巧之 能事。本诗所咏的“屏风”上当有周坊所作的一 幅仕女图。屏风上画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由 于时间的侵蚀,话上的女子已非旧观,斜倚玉窗, 拂尘观画的妙龄少女“妒娇娆”,一幅怅然若失 的样子。 着首诗反映了在屏风盛行的时代,屏风任务 画较为普遍,以装饰生活,美化生活。
赏屏
作者简介:
陈从周(1918—2000)浙江省杭州 市人,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古园林专家。 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文学系,获文学 学士学位。他一生致力于保护、弘扬和 研究中国古建筑和园林建筑的文化。他 还是一名画家,将中国的园林艺术推向 世界的现代第一人。 代表作品:《说园》等。 1991年出 版最新的一部散文集《书边人语》。Biblioteka 3、课文介绍了屏风的哪些知识?
屏风的作用(第2段)
屏风的种类(第3段)
屏风的设置(第4段)
屏风的作用:
(1)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 (2)具有分隔作用,又有点缀作用 (3)可以挡风 (4)使空间上具有流通性 (5)可以缓冲视线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说屏》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5课《说屏》学案教师寄语: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踏实地预习,准确地感知,是学好本文的第一步!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3、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4、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学习重点难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索,整体感知1.细心积累生字词。
帷()幕伧()俗忒()文化休憩()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无益地耗费劳力。
恰当,恰如其分。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果真如此。
诚如是。
美丽的春光。
3、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4、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二、合作探究,深入感知5.根据文中关于屏的知识,用以下的形式说话。
△假如时光倒流500年,你是屏风店的老板,a、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屏风这种器具?b、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摆放屏风的注意点?c、你将进购什么特点的屏风,使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三、研读赏析,揣摩品味6、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7、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和作用。
8、、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9、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四、拓展延伸寻找屏抛砖引玉朗读积累例: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五、课堂小结六、当堂检测:1.选出加点字书写注音不正确的一组( )A.屏风(pínɡ)纳凉(nà)B.流莹(yínɡ)惟幕(wéi)C.伧俗(chèn)因地制宜(yì)D.造型(xínɡ)缓冲(huǎn)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说屏》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说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积累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
3、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体味本文生动且富有诗意的说明语言。
4、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1、学习“屏”的有关知识,2、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体味本文生动且富有诗意的说明语言。
【教学用具】多媒体、学习提纲【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看衣服图画,大家想一想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一篇课文?(《口技》)《口技》中有两句话: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
“屏障”或“屏”指的是什么?它在口技表演中起什么作用?(遮挡视线)屏风历来是我国室内的主要器具之一,你在生活中见过屏吗?(医院、办公室、饭店、酒店以至现代家居生活中)我们再看几幅屏的图片,这些古代屏风有什么特点?(美)我们不难看出,屏风是一种既实用又有艺术特色的家具。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陈从周先生的《说屏》,了解更多关于“屏”的知识。
二、明确学习目标1、积累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
3、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体味本文生动且富有诗意的说明语言。
4、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三、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陈从周,古建筑园林专家。
著有《说园》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屏.风()纳.凉()帷.幕()伧.俗()韶.光()休憩.()书斋.()闺.房()闲倚.画屏()忒.()3、解释下列词语伧俗:粗俗、鄙陋。
韶光:美丽的春光。
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休憩:休息。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什么是“屏”?(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2)屏风的特点是什么?①“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②“功能与美感相结合”3、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1)屏风的作用(2)屏风的种类(3)屏风在设置上应该注意的问题五、再读课文,问题探究(1)屏风有哪些作用?(提示:室外屏风、室内屏风)室外屏风的作用: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cctv122014年节目表

cctv122014年节目表(实用版)目录1.2014 年 CCTV12 节目表简介2.2014 年 CCTV12 节目表详细内容3.2014 年 CCTV12 节目表的意义和影响正文2014 年 CCTV12 节目表简介CCTV12 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频道,主要播出法制类节目。
2014 年,CCTV12 频道继续为广大观众带来丰富多样的法制节目,包括《法治在线》、《法律讲堂》、《庭审现场》等品牌栏目,以及一些专题片和特别节目。
2014 年 CCTV12 节目表详细内容在 2014 年,CCTV12 频道的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常规的法制类节目,也有一些特别节目和专题片。
常规节目中,《法治在线》是一档关注社会热点法治问题的新闻栏目;《法律讲堂》则是一档邀请法学专家对法律法规进行深入解读的栏目;《庭审现场》则是一档直播法庭审判过程的栏目。
特别节目中,CCTV12 频道在 2014 年推出了一系列有关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专题节目,深入解读全会精神,以及对法制建设的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纪念类的特别节目,如《纪念毛泽东诞辰 120 周年》等。
2014 年 CCTV12 节目表的意义和影响CCTV12 频道在 2014 年的节目表,对于普及法律知识,提高观众的法制观念,推动我国的法制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播出一系列的法制类节目,不仅可以让观众了解法律法规,也可以了解社会热点的法治问题,从而提高观众的法律意识。
同时,CCTV12 频道的节目表也对我国的法制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播出一些专题片和特别节目,可以深入解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重大事件对法制建设的影响,从而推动我国的法制建设。
语文第15课《说“屏”》说课稿1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说“屏”》说课稿今天我所说的篇目是陈从周先生的《说“屏”》,它是八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五篇。
一、说教材1.单元教学目标:(1)单元内容: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发达,中国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独具特色,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八年级下第三单元反映的是建筑园林、名胜古迹。
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题材丰富多样,主题集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比较规范的说明文,《桥之美》《说“屏”》则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文。
(2)单元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现代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2.《说“屏“》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屏”是指“屏风”,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本文简单介绍了“屏风”的功能与种类,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本文介绍屏风的目的在于提出期望:今天我们应更好的使用屏风。
(2)教材的处理:这篇课文特点鲜明,作为教学内容来看,不能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教学中应强调的是训练学生的阅读概括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体会小品文语言的优美,因此,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是适当复习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不少学生可能没有见到过屏风实物,教师应该提供一些图片,学生有了直观印象后,本文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文,教师不必过多讲解本课内容,要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
3.教学目标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重点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相关知识;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目标: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说“屏”》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说“屏”》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3、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4、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三、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屏的图片,或上网查找。
如果学生家中有屏的小艺术品,也可借来一用,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
四、课时教学内容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
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
五、教学过程(五号宋体)六、板书设计杨汛桥镇中学集体备课资料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题:说“屏”第 1 课时主备人:宋雪花一、教学目标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3、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4、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三、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屏的图片,或上网查找。
如果学生家中有屏的小艺术品,也可借来一用,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
四、课时教学内容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
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
五、教学过程(五号宋体)六、板书设计避免直视屏的作用:艺术点缀可以挡风说屏 (巧)屏的分类:按屏风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 的阅读能力。 2.揣摩语言,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3.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激发审美情趣, 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一.基础检测
yí ng
字音:
mǔ
流萤
guī
牡丹 帷幕 韶光
锦屏 休憩
cāng qì
jǐn
闺房 销魂
wéi
xiāo
sháo
按屏的建造材料,装 屏 饰的华丽程度:
风 金屏、银屏、锦屏、 有 画屏、石屏、木屏、 哪 竹屏等。 些 种 艺术上:雅俗之别。 类 ? 外形上:大小之分。
屏风的放 置要注意 哪些问题?
屏风的放置要注意哪些问题?
得
体
与整体相称、安放的位置 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 线的远近等。
课文里多处引用 古诗词,有什么 好处?
拓 展 延 伸
屏风是我国古代人民智 慧和艺术的结晶,它或清雅 或华贵的身姿总能牵动文人 骚客的悠悠情思,下面我们 大家再来欣赏有关屏风的诗 歌。
句与 “ 屏 ” 有 关 的 诗
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句与 “ 屏 ” 有 关 的 诗
屏风绝句
杜 牧
可以挡风
缓冲视线
作者介绍 了关于 “屏”的 哪些知识?
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 屏的知识:
◆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 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 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 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 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 丽程度来分。
伧俗
忒 :口语中读tēi,书面读tuī
二.读一读,想一想
让学生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屏? 2.课文从哪几个方障也。(定义)
屏,就是用来遮挡的东西 。
说 明 方 法
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2、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屏风?
1、屏风的作用(第二节) 2、屏风的分类(第三节) 3、屏风的设置(第四节)
屏风周昉画纤腰, 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
拂尘犹自妒娇娆。
在我们现实生活的许多场 所里,仍有“屏”的身影, 你能举一例,说说你对他 的看法吗?
再见了!
品味语言:文章应用古诗词有何作用? 开头 中间
营造诗意氛围,引起读者兴趣。
补充屏风定义,语言生动有趣, 增添情趣,留有余味。
结尾
引用的说明方法。
赏析文中古诗
秋 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 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氛围, 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 你认为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把“屏”看作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 词,表露了作者对屏风的情有独钟。 (2)受古诗词古画的影响,作者从小就 对屏风产生了喜爱和向往之情。 (3)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中,对屏风 的认识更深,也就“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屏风有 哪些种 类?
总—— 第1节:引出说明对象,点出屏 风特点
介绍屏风的作用(第二节) 分(2-4) 介绍屏风的分类(第三节) 说 屏风在设置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屏 总—— 第5节,总结全文, 再次强调屏风的作用, 点明写作意图
结构:总——分——总
屏风有 哪些作 用?
屏风有哪些作用?
分隔作用 艺术点缀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 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 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作者对“屏”的 感情是怎样的?
作者对屏有什么感情? 小时候:喜爱、向往; 研究后:痴迷、赞赏; 生活中:遗憾、期盼。 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 情、令人销魂、神秘、 微妙、真够吸引人等
“锦屏人忒看得这少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 的“游园”中的一出,“锦屏人”指 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 也是暗指自己的青春。杜丽娘为自己 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这句 话也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切期 望。
“抱膝看屏山” 出自于张恨水的《金 粉世家》,写女主人公冷 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 悟一生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