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二)

作者档案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 其为“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 川)人。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 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 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 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 《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
作者档案
陆游(1125—1210),字务观, 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 绍兴)人。南宋诗人。一生创作诗 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 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 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 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 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词语解释
(1)驿(yì )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 古代官道上设有驿站,供传递文书的人及官员、行 人往来歇息。 (2)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 (3)着(zhuó):遭受。 (4)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 去争芳斗艳。 (5)苦:苦苦,极力。
词语解释
(1)白水:明净的水。 (2)为别:作别。 (3)蓬: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 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4)浮云游子意:比喻游子的心意像浮云一样飘 忽不定。 (5)落日故人情:落日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这里以落日对大地的依恋比喻与友人难分难舍。 (6)自兹去:从此离去。兹,此。 (7)萧萧:马嘶叫声。 (8)班马:离群的马。
词语解释
(1)卜算子,词牌名。 (2)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 轼初到黄州,一家人寓居定慧院中。 (3)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 (3)漏断:指深夜。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 深夜壶水渐少,很难听到滴漏声音了,所以说“漏 断”。 (4)幽人:幽居之人。 (5)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6)省(xǐng):知晓。 (7)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语文八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二)《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zī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把握节奏
听音频,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题目解读
送友人 李白
《送友人》: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八。
疏通诗意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白水:清澈的水。
拓展延伸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课堂练习
理解型默写
1、李白在《送友人》中,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 的深切关怀的诗句: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 2、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 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表现诗人对 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即景设喻)的诗句是:
参考: “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
“绕”字描绘白水的动态,这些词形象的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 的图景。
思考探究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请你作 简要赏析。
参考: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同时,又巧妙
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浮云” 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隐喻诗人 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朝人。其人 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 交友。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 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 甫并称“李杜”,或称“大 李杜”。有《李太白集》传 世。
疏通读音
送友人
李白
guō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zī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把握节奏
听音频,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题目解读
送友人 李白
《送友人》: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八。
疏通诗意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白水:清澈的水。
拓展延伸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课堂练习
理解型默写
1、李白在《送友人》中,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 的深切关怀的诗句: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 2、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 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表现诗人对 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即景设喻)的诗句是:
参考: “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
“绕”字描绘白水的动态,这些词形象的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 的图景。
思考探究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请你作 简要赏析。
参考: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同时,又巧妙
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浮云” 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隐喻诗人 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朝人。其人 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 交友。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 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 甫并称“李杜”,或称“大 李杜”。有《李太白集》传 世。
疏通读音
送友人
李白
guō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八年级上语文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诗词赏析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 表现了诗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 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 的愤慨和抗议。
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诗词大意 常常想起那次出游溪亭,一玩就到了 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尽了 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误进了藕花池的深处。奋力 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划船声惊起了 一群水鸟。
诗词赏析 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 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从中折射出欧阳 修挂冠归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心理。
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 诗词大意 在金陵城登上西门的城楼,倚楼观 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长江在夕阳下缓缓流 去。金人侵占中原,达官显贵流散,什么时候 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我的热泪吹到扬州 前线。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诗词大意 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 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无可奈 何中百花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 花香小径里徘徊。
诗词赏析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空,重在思 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此词虽含伤 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 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开头两句, 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 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最后一 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全词表达 了词人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2.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 诗词大意 西湖风光好,驾着小舟划着短桨多么 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芳草青青,春 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 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连 小船移动都感觉不到。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 漾,那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最新部编版】初三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二)》课件PPT

诗歌赏析
这首作品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借咏喇叭,活 画出明朝中后期宦官在运河沿岸作威作福、鱼肉百 姓的社会现实,立意新奇,描摹传神。作品是在批 判宦官害民,但终于没有点破,既痛快淋漓又含蓄 有力,强烈的感情色彩,丰富思想内涵都包融在咏 物之中,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讽刺意义。
词语解释
(1)南安,今江西大余。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北行, 路过此地。军,宋代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名,或与府、 州同级,或与县同级。 (2)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岭,梅岭,即大庾岭, 山上多梅树,故名梅岭,是广东和江西的分界岭。 (3)采薇: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 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薇,一种野 菜。文天祥到了南安军曾绝食八天。
词语解释
(1)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2)阿房(ēpáng)即阿房宫,秦朝宫殿群, 规模宏大,建筑华丽。故址在今陕西西安的阿 房村。 (3)一炬:指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咸阳, 放火焚毁阿房宫。 (4)萦纡:回环曲折。
参考译文
我站在骊山上四处张望,(雄伟瑰丽的)阿房宫 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 只见衰草萧疏,流水环绕。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 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自周、齐、秦、汉、楚等 国至今。那些战胜了的国家,都化作为了土;战败 了的国家,也都化作为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叭,锁呐,曲儿小腔儿 喇 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 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 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 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作者档案
王磐(约1470-1530)字鸿 渐,号西楼,高邮(今属江苏) 人,明代散曲家。其散曲题材 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同 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佳作。 有《王西楼乐府》。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精讲版】

pénɡ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风。
诗意:相聚不易,分别更难,春风无力,百花凋残。 赏析:首联连用两个“难”字,一指相会难,二指别离时的痛
苦,突出强调了“别亦难”。第二句既写环境,也是诗 中主人公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里与“思”字 谐音,含相思之意。
象、气氛的诗句是:___山__雨__欲__来__风__满__楼____。 (2)(广安中考)许浑在《咸阳城东楼》中描写秦苑、汉宫的荒废,
抒发对历史沧桑无限感慨的诗句是:___鸟__下__绿__芜__秦__苑__夕_____, ___蝉__鸣__黄__叶__汉__宫__秋___。 2. (凉山州中考)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请结合 颈联说说诗人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隐《无题》中的名句,它可用来赞美爱岗敬业、奉献不止的精神。 2.(柳州中考)“晓镜但愁云鬓改”中“晓”的意思是____早__晨____,
“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原指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 这里是__信__使_____的代称。
3.(柳州中考)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运用了对偶、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这两句以春蚕吐丝、 蜡炬成灰为喻,表达了对所爱之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
行香子
作者简介
秦观(ɡuān)(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 《鹊桥仙》(纤云弄巧)等。
背景链接
本词选自《淮海居士长短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该 词大约作于词人创作早期,当时词人居家,尚未出仕。其间词人也曾 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以及一些学习乡言土语的诗词。
语文八年级上 课外古诗词诵读 (2)

天气,一样的亭台,但是“夕阳西下几时回”点破了其
中蕴含的深意——时光易逝难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
曾相识燕归来”是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似曾相识
燕归来”看似可聊以自慰,实则使词人内心的愁苦更加
强烈。词人面对落花归燕,触目伤怀,抑郁难解,孤独
寂寞之中,只能独自徘徊在花园的小路上,在记忆中寻
找逝去的年华。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
知识备查
课外古诗词诵读/
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 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字同叔,谥号元献。抚 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其词擅 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 情致,语言婉丽。今存《珠玉词》 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课外古诗词诵读/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 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 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 鸥鹭。
词语解释 【常记】时常记起。“难 忘”的意思。 【溪亭】溪边的亭子。 【日暮】黄昏时候。 【沉醉】大醉。 【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 这里指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 【惊】惊动。
水鸟。
整体感知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
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发出芳香,隐隐传 来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 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起 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精读细研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诗词赏析
整体感知
课外古诗词诵读/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 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语文八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二)《题破山寺后禅院》

课堂练习
理解型默写
5、写悠长的钟磬音,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 愈发沉静的句子: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 6、中华民族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 7、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悦情悦心,读一读《题破山寺后禅院》 中的“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让我们在清幽的环境中享 受内心的宁静。
思考探究
7、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 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 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
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 世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首联: 静 颔联: 幽 颈联: 雅 尾联: 寂
寄情山水 归隐田野
主题归纳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这节课,我们学习常建的《题破山寺 后禅院》。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反复吟咏,领悟诗歌的意境。 3、陶冶美的情操,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作者简介
常建,唐代大诗人。开 元十五年(公元72年)进士, 仕途坎坷,直到天宝年间才 被授予县尉,后辞职还乡。今 存诗五十七首。他的诗歌往 往以山林寺观为描写对象,善 于用光和影构成幽静的境界。
《题破山寺后禅 院》是一首题壁诗。 描绘出了清幽脱俗的 美好景致,抒发了作 者寄情山水的淡薄情 怀。
拓展延伸
寿阳曲·烟寺 【元】马致远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 老僧禅定?
有人说这首元曲所描绘出来的意境可以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 院》相媲美,请你结合这首元曲作简要分析。
颔联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 出通向后禅院的小路弯曲幽远和后禅院景 色幽静迷人,含蓄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高 洁志趣。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二)阅读《送友人》,完成题目。
7.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_____【__示__例__】__青__翠__的__山__峦__横__亘__在__外__城__的__北__面__,__波__光__粼__粼__的__流__水__绕__城__东__ _潺__潺__而__过__,__描__绘__了__一__幅__寥__廓__秀__丽__的__图__景__;__点__出__送__别__地__点__,__烘__托__了__作__者__ _的__送__别__之__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完成题目。
9.简要赏析“缥缈孤鸿影”的意境。 __孤__鸿__若__有__若__无__,__也__许__是__词__人__心__灵__的__投__影__,__与__词__人__合__二__为__一__。__一__个__“_孤__” _字__表__现__了__词__人__心__境__的__孤__独__。__
(四)阅读《卜算子·咏梅》,完成题目。
11.“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中 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_____拟__人__。__“_碾__”_原__指__将__东__西__压__碎__、__压__平__,__在__这__里__指__梅__花__落__地__与__泥__土__混__ _合__之__后__的__情__景__,__写__出__了__摧__残__者__的__无__情__和__被__摧__残__者__承__受__的__压__力__之__大__,__描__ _绘__出__梅__花__悲__惨__至__极__的__境__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失败并不意味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失败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
书。——周恩来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在人生道路上,走上坡路要昂首阔步,走下坡路要谨小慎微,走阳关道要目视前方,走羊肠路要俯视脚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去奔跑,谁都不知道你的真实感受,就像谁都不能代替你去生活一样。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能说不能做,不是真智慧。 健康的身体是实目标的基石。 假如你从来未曾害怕受窘受伤害,那就是你从来没有冒过险。
书。——周恩来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在人生道路上,走上坡路要昂首阔步,走下坡路要谨小慎微,走阳关道要目视前方,走羊肠路要俯视脚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去奔跑,谁都不知道你的真实感受,就像谁都不能代替你去生活一样。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能说不能做,不是真智慧。 健康的身体是实目标的基石。 假如你从来未曾害怕受窘受伤害,那就是你从来没有冒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