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合集下载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案例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案例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案例安徽省蒙城县三义镇李楼小学:刘振奇邮编:233525联系地址:安徽省蒙城县三义职高西校区(刘振奇收)一、教案背景1、面向对象: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1课时4、课前准备:(1)、预习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课文解决本文生字词。

(3)、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1、知识目标(1)、认读“弋、茵、频、蔚”4个生字,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巡客、频频、祈盼”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这究竟是为什么?”、“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1)、以读促感,用读激情。

(2)、通过感悟和积累优美的词、句、段,培养学生的语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及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儿童诗,作者以饱含深情、直白而又凄楚的语言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作为老师,我读了本文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们虽然无法阻止罪恶的子弹和战争的发生,但我们可以把对它们的憎恨、对和平的祈盼,通过课堂教学、通过课文、通过语言来让更多的人发出对和平的呼唤、让战争远离明天的世界!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及理解“这究竟是为什么?”、“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含义,感悟作者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备课时,我通过百度搜索从互联网上了解了关于本课的一些教学资料,再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利用百度搜索从互联网上搜集了有关本课的图片、音乐、朗读带,然后制成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以PPT的形式给学生演示,让学生从直观上来了解本文,感受战争的残酷及对和平的祈盼。

四、教学方法本文作者使用直白、凄楚而又不失童真的语言控诉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四年级下语文课文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注音

四年级下语文课文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注音

16 hãwǒmen yíyànɡxiǎnɡshîu chūn tiān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wâi lán sâde dàhǎi ,蔚蓝色的大海,běn lái shìhǎi ōu de lâyuán ,本来是海鸥的乐园,kěshìxún yìde zhàn jiàn hãshuǐlãi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chãnɡle búsùzhīkâ,成了不速之客,zhâjiūjìnɡshìwâi shãn me ?这究竟是为什么?jīn huánɡsâde shāmî,金黄色的沙漠,běn lái shìxīyìhãjiǎchïnɡde tiān xià,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kěshìhōnɡlōnɡlōnɡde tǎn kâhãdàpào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dǎpîle tāmen de mânɡhuàn ,打破了它们的梦幻,zhâjiūjìnɡshìwâi shãn me ?这究竟是为什么?lán de fāhēi de yâkōnɡ,蓝得发黑的夜空,běn lái shǔyúxīnɡxinɡhãyuâliɑnɡ,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kěshìrújīn pín pín fāshâde dǎo dàn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bǎxīnɡxinɡde jiāyuán jiǎo de hěn bùān nínɡ,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zhâjiūjìnɡshìwâi shãn me ?这究竟是为什么?lǜyīn yīn de cǎo dì,绿茵茵的草地,běn ɡāi ɡǔn dînɡzhe huān lâde zúqiú,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kěshìrújīn sǎn luîzhe de dìlãi suìpiàn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zúdǎnɡzhe hái zi men bēn pǎo de jiǎo bù,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zhâjiūjìnɡshìwâi shãn me ?这究竟是为什么?wǒmen xīwànɡ,wǒmen qípàn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rànɡzhàn huǒzhōnɡde hái zi让战火中的孩子yǒu yìzhānɡkâzhuō,pínɡwěn de kâzhuō,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búbâi dǎo dàn de qìlànɡxiān fān !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yǒu yìjiān jiào shì,jiãbái de jiào shì,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miǎn zāo zhàdàn de dàn piàn jīchuān !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hãwǒmen yíyànɡzài xiān huāzhōnɡdúshū,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hãwǒmen yíyànɡxiǎnɡshîu chūn tiān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正稿)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正稿)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 多的战争,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 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中国二战死亡人数 一直说不太清,因为统计不清楚,学者估计有 1200万人-1800万人,不过90年代以后,数据渐 渐明了:约1800万。其中士兵死亡人数约148万, 其中国军135万,共军(包括游击队)约10万12万多,其余为平民
找找 画画
• 这首诗前四小节描写了哪几个地方?
请用直线画起来。
• 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 这些地方原来是怎样的?现在却是
怎样的?画出来完成活动二的表格。
活动二 我们的学习卡
地 点 原先的美好景象 现在的状况
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 为不速之客 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 破了它们的梦幻
频频的导弹发射把星星 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满是散落的地雷碎片阻挡 着孩子们打奔跑的脚步
蔚蓝色的大海,
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 成了不速之客,
本来是海鸥的乐园
金黄色的沙漠 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打破了它们的梦幻,
蓝得发黑的夜空 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 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 绿茵茵的草地 碎片,阻拦着孩子们奔跑 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的脚步,
春天的消息(节选)
• • • • •
• • • •
春天的消息(节选)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 让我们换上春装,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飞过树林,飞上山岗, 飞过树林,飞上山岗,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班级: 组名: 姓名: 家长签名: 内容:教材第73至75页 课型:新授 审核时间:2012年4月24日学习目标:(目标走过来,轻松万里行)1、认识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题目我会解题目是眼睛,一定要弄清!“春天”象征没有硝烟和战争的和平环境,这是儿童对和平的呼唤。

课文以“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为题,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课前热身1、给下列词语注音:( ) ( ) ( ) ( ) ( )频 频 巡 弋 绿茵茵 蜥 蜴 祈 盼2、这是一首以( )为主题的诗。

3、理解词语:巡弋:不速之客:二、研讨学习活动1:1、作者抓住自然界中( )( )( )( )的原有景象,将其与战争破坏景象加以对比,并四次重复疑问( ?)这是对战争的( )和( )。

2、作者希望(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三、自我检测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沙滩 ( )的大海( )的草地 ( )的春天2、仿写一小节诗:( )的( ),本来( )。

可是如今( ),( )。

这究竟是为什么?四、课后我必练轻松一刻钟!认真点哦!动动脑筋就知道了。

1、词语巧搭配。

( )的沙漠 ( )的大海 ( )的课桌( )的草地 ( )的春天 ( )的教室2、照样子写词语。

例:不折不扣 不( )不( ) 不( )不( )3、写上对应的成语。

知己知彼 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筹帷幄____________________神出鬼没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面楚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攻其不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声东击西4、快乐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练习题)、部编一上语文期末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练习题)、部编一上语文期末试卷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xī yìlǜ yīn wèi lán xún yìqí pàn( ) ( ) ( ) ( ) ()bú sù zhī kè()二、我能根据诗歌内容来填空。

()的大海()的教室()的沙漠()的脚步()的草地()的课桌()的战舰()的坦克()的导弹()的地雷碎片三、我会加量词而且不重复。

一()课桌一()教室一()鲜花一()草地一()星星一()海鸥一()坦克一()家园四、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近义词:巡弋()阻挡()祈盼()梦幻()欢乐()平稳()反义词:洁白()五、课内阅读我真棒。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有一张课桌,()的课桌,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有一间教室,()的教室,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按原文填空。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末尾省略号省略的是________________用两个字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最后一句话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我能行短文《“我自己想出来的!”》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

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

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起来,去买锤子和锯子。

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

”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

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太阳钟。

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是谁教你做的呀?”“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课文原文
及赏析
原文: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蔚蓝的天空本来属于我们,
可是,战争的硝烟让它变得模糊。

绿茵茵的草地本来属于我们,
可是,隆隆的炮火让它变得荒芜。

清澈的河水本来属于我们,
可是,无情的战火让它变得浑浊。

洁白的云朵本来属于我们,
可是,弥漫的黑烟让它变得乌黑。

和平的钟声本来属于我们,
可是,刺耳的枪声让它变得遥远。

明亮的教室本来属于我们,
可是,剧烈的震动让它变得破碎。

这一切,本应属于我们,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赏析:
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了战争对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文章开头以“蔚蓝的天空”、“绿茵茵的草地”、“清澈的河水”和“洁白的云朵”等美好的自然景象为引子,然后转折指出,由于战争的硝烟、炮火、战火和黑烟,这些美好的事物都遭到了破坏和污染。

接着,作者进一步指出,战争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剥夺了孩子们享有和平和教育的权利。

“和平的钟声”和“明亮的教室”象征着和平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但战争的枪声和震动使这些都变得遥不可及。

最后,作者以“这一切,本应属于我们”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作为结尾,强烈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控诉,同时也呼吁人们珍惜和平,保护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宁静美丽的环境中享受春天。

整篇文章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责任,同时也启发他们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追求。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一. 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美好的春天.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前两篇课文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第三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孩子失去父亲后,在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下,给联合国秘书长写的一封信.这三篇文章使学生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环境,激发了学生憎恨战争,期望和平的情感,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正是本组课文情感教学的延续. 2.教学对象分析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下,他们离战争很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因此,老师要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广阔的视野,感性的材料,让学生真正走近战争,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从内心深处发出和平的呼唤. 3.教学环境分析为营造氛围,以强烈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情感走进课文,我选择利用多媒体来实现我的教学设想.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借助工具书,自学4个生字.(2)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了解诗歌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以读促悟,以读激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品质,从而使学生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三.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四. 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开始结束课件学生朗读,想象画面课件品读诗文,享受春天谈话导入,体会快乐教师范读,激发想象课件理解感悟,情感共鸣教师引导谈感受学生交流,谈感受发现特点,激情朗读课件深入思考,品悟诗句课件呼唤和平,控诉战争课件教师引导,烘托氛围激情朗读,重解课题宣泄情感,学生写作课件宣读条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流程图(二)教学环节设计1.谈话导入,体会快乐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个词语,春天.(板书:春天)你能用哪些词去形容春天?春天是美丽的,在春天,你会去做哪些快乐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补充板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如此美好,请同学们用“幸福.快乐.享受”的语气来读课题.〔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运用谈话法,以词语“春天”导入,让学生说描写春天的词语,说说在春天可以去做什么快乐的事情,并以此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在春天的幸福.快乐.2.品读诗文,享受春天(1)出示诗文,教师范读不只你们在享受春天,同学们,他们也和你们一样在享受春天.大屏幕出示改编过的诗歌:蔚蓝色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金黄色的沙漠,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蓝得发黑的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绿茵茵的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师范读.(2)想象画面,学生品读同学们,此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请同学们来读这些诗句,再现这美丽的画面.(学生读文,大屏幕播放课件)师过渡:读得真美.通过你们的朗读,我仿佛听到了海鸥在大海上自由自在地鸣叫;我仿佛看到蜥蜴和甲虫在金灿灿的黄沙上横行无阻;我仿佛听到了星星和月亮在夜幕下吟唱的催眠曲;我仿佛看到了在草地上,孩子们把球踢入球门后那欢呼雀跃的场面.〔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意情感体验,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本环节中,教师范读课文,将学生引入快乐的情感体验过程,并让学生说说脑海中出现的美好画面.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描述眼前景色,说出内心感受,让学生充分朗读,体会美好,读出美好,为下文直面残酷战争时的心灵碰撞打下伏笔.3.理解感悟,情感共鸣(1)心灵碰撞,直面战争可是,这一切的美好.安宁.和平,却被无情的战争打破了.(大屏幕播放课件)老师听到了刚才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时,那一声声的惊叹.那么,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战争?请同学们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课文.请同学们看课文,诗中写到了几处场景?谁能说说大海本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呢?把原先的和现在的放在一起写,这种写法叫什么?(对比)哪位同学能读出对比?同学们读得真好.作者运用这样的对比有什么作用呢?哪们同学再来说说沙漠.夜空.草地.〔设计意图〕“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解开文本情感大门的最有效的钥匙.直观的图片,空灵的音乐,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将残酷的战争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与其之前形成的快乐情感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让他们更深刻地意识到战争对人类的无情伤害. (2)品读感悟,探究“这究竟是为什么?”同学们说得真好,动物的家园被吞噬,人类的生活环境被破坏,孩子们活泼的天性被禁锢,人们的生活日夜没有宁日.面对这些,作者痛心地发出了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同学们,这究竟是为什么呀?(是因为战争)这究竟是为什么,在文中出现了几次?(4次)作者在前四小节的结尾重复用了这样的问句,难道仅仅是对战争的疑惑吗?那是什么?(是对战争的抗议,对战争的控诉)请同学们怀着对战争的控诉再读课文.生自读.师引读:当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我们不禁要问——(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当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蜥蜴和甲虫的梦幻,我们重重地问——(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当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不安宁,我们大声问——(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当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我疾声质问——(生:这究竟是为什么?)〔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发现作者写作特点,理解文章更深层的含义,以读促悟,以读激情.通过读书有所感悟,通过感悟促进内化.(3)激情朗读,重解课题可恶的战争夺取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给人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痛苦,此时此刻,你最希望的是什么?(最希望和平,希望孩子们不再痛苦)请同学们怀着对和平的呼唤齐读最后一小节.多么简单的要求呀“一张课桌,一间教室”对于现在处于和平环境的你们来说,那根本不能算作是要求,可是,战火中的孩子竟然要用祈盼,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战争)那我们回到课题,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仅仅是我们课前谈论的大自然的春天吗?那指的是什么呢?(是和平的环境.是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拥有和平.幸福的生活.)是啊,我们衷心地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沐浴着和煦的春光,在美丽的鲜花中嬉戏,都能在安宁的校园中描绘自己的未来,请同学们带着希望,带着祈盼,再读课题.请同学们带着希望,带着祈盼,带着对战争的控诉,再读课文.〔设计意图〕用一组战争中孩子的照片和我们现实中的美好画面进行对比,在上一环节的情感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呼唤.情感引导,水到渠成.4.迁移运用,学生写作(1)感情升华,宣泄情感当今的世界并不安宁,除了战争,困扰着人类的还有暴乱.内战.恐怖活动等等,受到伤害的也不仅仅是儿童,还有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联系课文或是生活实际,写出你此时此刻的最真实的感受,可以按课文的形式写成诗,也可以是一句话.现在请同学们动笔,认真地想,静静地写.〔设计意图〕在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后,激发学生说出心中的希望,让学生通过“写”和“说”这个平台把感情表达出来.(2)共同宣读《儿童和平条约》最后,老师把1986年由全世界儿童代表签署的《儿童和平条约》送给大家.〔设计意图〕经过前几个环节情感的对比.积淀,学生情感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自然地流露出希望战争停止,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春天的美好心愿.板书设计: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控诉战争呼唤和平。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 写出下列词语。

2. 比一比,组词。

3. 多音字组词。

4.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5. 给画线的字注音。

6.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维护爱护保护(1)爸爸倒在了________世界和平的圣坛上。

(2)我们要学会关心父母,________家人。

(3)全世界人民要携起手来,________我们的地球。

7. 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1)在海上巡逻。

________(2)屡次,连续几次。

________(3)祈祷、盼望。

________。

8. 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不()之客()A.快速B.招致C.邀请(2)绿()茵()A.兴旺B.垫子或褥子C.绿油油的样子(3)永()人间()A.停留B.驻扎C.驻地。

9. 写反义词。

10. 联系《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课文内容填空。

(1)海鸥的乐园________(2)星星的家园________(3)蜥蜴和甲虫的天下________。

11. 缩句。

(1)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

________。

(2)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

________。

(3)蓝得发黑的夜空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________。

(4)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________。

12. 填上合适的量词。

13. 造句。

(1)虽然……却……________(2)既……又……________。

14. 选择合适的字组词。

弋戈________壁巡________ 游________ 倒________幻幼________想梦________儿________小搅扰________乱打________动________浑阴茵树________ 绿________。

15.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阅读。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3)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内容?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课时练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蔚.蓝()巡弋.()蜥.蜴()频.频()绿茵.()
二、写出带点词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1、如今频频
..。

..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
2、有一张课桌,平稳
..的课桌,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
()——()
3、我们再也不要憎恨
..和饥饿。

()——()
4、我们的大地给予我们足够
..的食品——我们将共享。

()——()
三、缩句。

1、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

2、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

3、蓝得发黑的夜空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4、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蔚蓝色的大海,
本来是海鸥的乐园,
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
成了不速之客,
这究竟是为什么?
金黄色的沙漠,
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打破了它们的梦幻,
这究竟是为什么?
蓝得发黑的夜空,
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
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这究竟是为什么?
绿茵茵的草地,
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
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
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
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
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这首诗前四个小节谴责了________的行为,最后一节发出渴望________的心声,祈盼全世界人民特别是少年儿童都能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参考答案
一、wèi yì xī pín yīn
二、1、偶尔频繁动荡安静
2、摇晃稳固
3、喜欢讨厌
4、贫乏充足
三、1、大海是乐园。

2、坦克和大炮打破了梦幻。

3、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

4、碎片阻挡着脚步。

四、不断战争停止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