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0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文)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文)正文: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内容。
在工程实践中,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保障工程品质和提高工程效益至关重要。
2. 材料选择2.1. 水泥2.2. 砂2.3. 石料2.4. 水2.5. 外加剂3. 配合比设计3.1. 水灰比设计3.2. 砂石比设计3.3. 混凝土强度设计3.4. 配合比试验4. 施工工艺4.1. 混凝土搅拌站的选址与布置4.2. 砂浆拌合设备和操作4.3. 石料拌合设备和操作4.4.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5. 质量控制5.1. 试块制作与养护5.2. 强度检测标准5.3. 监理方案6. 安全与环境保护6.1. 施工作业安全6.2.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7. 特殊要求7.1. 抗渗性能要求7.2. 抗冻性能要求7.3. 耐久性能要求附件:1. 外观检验报告2. 强度试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混凝土中水、水泥、砂、石料等各种成分的比例。
2. 水灰比设计: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
3. 砂浆拌合设备:用于混合砂和水泥的设备,可通过搅拌将两种材料均匀混合。
4. 砂浆养护:浇筑完混凝土后,采取措施使混凝土获得足够的湿润和保温,以促进水泥胶结反应,提高混凝土强度。
------------------------------------------------------------------------------------------------------------------------正文: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内容,以保障工程质量和提高工程效益。
2. 材料选择2.1. 水泥的选择原则2.2. 砂的选择原则2.3. 石料的选择原则2.4. 水的选择原则2.5. 外加剂的选择原则3. 配合比设计3.1. 水灰比设计原则3.2. 砂石比设计原则3.3. 混凝土强度设计依据3.4. 配合比试验方法4. 施工工艺4.1. 混凝土搅拌站选址与布置要求4.2. 砂浆拌和设备及操作方法4.3. 石料拌和设备及操作方法4.4.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要求5. 质量控制5.1. 试块制作与养护规定5.2. 强度检测标准5.3. 监理方案要求6. 安全与环境保护6.1. 施工作业安全要求6.2.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要求7. 特殊要求7.1. 抗渗性能要求7.2. 抗冻性能要求7.3. 耐久性能要求附件:1. 外观检验报告2. 强度试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混凝土中各种成分的比例。
C5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5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摘要本工程位于山东沿海地区,沿路横跨小清河等河流,水下桩的侵蚀性很强,本试验室的所需攻克的技术难关就是设计选定合适的高性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合适的C5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以质量比计,并应通过设计和试配选定。
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配合比还应满足以下四点要求(设计坍落度180~220mm):1.满足结构物设计强度的要求;2.满足施工工作性要求;3.满足耐久性要求(抗冻、抗渗、抗侵蚀);4.满足经济要求。
工作内容1.在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承担分工的试验工作。
2.检查核对委托单与所送试验材料的一致性。
并按期完成试验任务。
3.认真熟悉操作规程和试验方法,对分担的试验内容把好质量关;4.按时完成各种试验任务,对不合格产品确切标识并隔离;完成的试验有:钢筋拉伸试验,万能材料试验仪的使用。
水泥胶砂试块制作以及抗压强度试验。
水泥灰剂量试验,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的使用、水泥净浆搅拌机的操作以及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凝结时间、水泥密度、比表面积试验,矿粉、粉煤灰烧失量试验。
粗细集料的筛分、集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松散密度、粗集料的压碎值试验。
砼的氯离子电通量测定试验等等。
按照以上要求,做出了如下设计:(一)设计说明1.设计强度等级:C50(水下混凝土)2.坍落度要求: 180-220mm3.使用环境及要求:环境为H4L3环境,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电通量1000C。
4.胶凝材料及水胶比要求: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60kg/m3,最大水胶比不应超过0.36。
5.使用部位:桥桩基耐久性混凝土。
(二)原材料1.水泥:昌乐山水水泥有限公司 P.O 42.52.细骨料:昌乐高崖水库砂场粗砂3.粗骨料:青州宇诚建材有限公司 5-20mm碎石(二级配5-10mm占40%,10-20mm占60%);4.水:拌合用水5.粉煤灰:华能辛店电厂 F类Ⅰ级6.矿碴粉:寿光广宇建材有限公司 S957.外加剂:山西奥瑞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减水剂。
混凝土抗渗性及配合比要求

混凝土抗渗性及配合比要求引言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其抗渗性能是保证工程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抗渗性能,减少水分渗透,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抗渗性及配合比的要求,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抗渗性要求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主要包括渗透性、吸水性和耐水性等方面。
以下是混凝土抗渗性的要求:1. 渗透性:混凝土应具有较低的渗透性,以减少水分渗透和结构物受潮的可能性;2. 吸水性:混凝土应具有较低的吸水性,以防止孔隙中的水分渗透到混凝土内部;3. 耐水性: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以防止水分侵蚀混凝土内部结构。
混凝土配合比要求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抗渗性能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1.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与水的质量比。
合理控制水灰比可以控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并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一般情况下,水灰比应控制在0.4~0.5之间;2. 纯净度: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和细骨料应具有较好的纯净度,以减少骨料中的杂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3. 骨料配合比:合理的骨料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抗渗性能。
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骨料的配合比;4. 混凝土配合比审定: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审定,确保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结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保证工程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抗渗性能。
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抗渗性能的要求,合理调整水灰比、骨料配合比和混凝土的纯净度。
混凝土配合比的审定也是确保混凝土抗渗性能的重要环节。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了解混凝土抗渗性及配合比的要求,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注意要点汇总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注意要点汇总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使用环境。
C50表示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为50MPa,因此配合设计中需要确保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满足要求。
同时,根据使用环境的要求选择相应的配合材料和掺合料。
2.确定水灰比。
水灰比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
通常情况下,C5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水灰比在0.35-0.45之间。
3.选择合适的配合材料。
配合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标号。
骨料的石料种类、粒径、干燥密度和容重也需要合理选择。
同时,添加剂的使用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4.控制配合比中的砂率和石粉率。
砂率是指砂与总骨料质量的比值,石粉率是指石粉与总水泥质量的比值。
砂率和石粉率的合理控制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强度和耐久性。
5.确定砂石骨料的配合比。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要求,确定砂石骨料中不同粒径级配的比例。
粗骨料的使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细骨料的使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6.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
根据混凝土的使用方式、施工工艺和模板要求等,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活度和砂比等工作性能指标。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获得易于施工、均匀浇筑和振捣的混凝土。
7.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暴露条件和耐久性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通过选用合适的掺合料和添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抗渗性、抗冻性和耐久性。
8.进行试验验证和调整。
配合比设计完成后,进行混凝土试验和现场试制,验证设计的配合比是否满足强度等要求。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让我们对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全面的评估。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轻质混凝土,以其低密度、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较高的强度而受到广泛关注。
在混凝土工程中,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的比例关系,其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的比例需要合理搭配,以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等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乚c5.0轻骨料混凝土来说,其配合比尤为重要,需要在保证轻质的同时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因此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相关内容,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1.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构成乚c5.0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由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组成。
其中,水泥作为混凝土的胶凝材料,起着连接骨料的作用,而骨料则是混凝土的主要承载材料,水则是调节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掺合料则可用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2.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在配合比设计中,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轻质性能和一定的强度指标。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按照设计强度、抗渗性能、耐久性等指标来确定水灰比、骨料用量、掺合料比例等参数,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材料的可获得性和工程施工的可操作性。
3.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因素乚c5.0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所用水泥品种、水泥的用量、骨料的种类和粒径、水灰比、掺合料种类和用量等。
4.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针对乚c5.0轻骨料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需要遵循合理、经济、适用、通用和可操作的原则,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等指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总结回顾:通过对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对于保证轻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效果至关重要。
C5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抗渗抗冻砼)

C5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设计强度: C50使用部位:T梁预制、箱梁预制等单方用量: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375:672:1096:165:75:50:6.0材料配比: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1:1.8:2.92:0.44:0.2:0.13:0.016C5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使用工程部位C50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T梁预制、箱梁预制等部位(详见设计文件)。
二、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三、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混凝土7d抗压强度不小于配置强度的90%,28d抗压强度大于配置强度,但不超过设计强度的150%。
2.工作性要求: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为混凝土罐车搅拌运输,要求混凝土的出罐流动性好,出罐坍落度不低于160mm,现场浇筑坍落度介于160mm~180mm,实验测得减水剂的半小时经时坍落度损失为30mm,因此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坍落度>180mm。
同时混凝土拌合物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粘聚性、保塑性以满足质量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3.耐久性要求: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要求用于有冻害的潮湿环境和钢筋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超过0.55及最小水泥胶合用量不低于300kg/m3。
在满足规范及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
在满足混凝土粘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
在满足流动性的前提下降低单位用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4.经济性要求:建议在混凝土中掺入一级或二级粉煤灰、矿渣超细粉等外掺料,以降低水泥单位用量,在满足耐久性、强度、工作性的前提下,配制最佳单位水泥用量,降低单位减水剂用量,节约成本。
C50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选定一、设计说明1、C50预制箱梁、封锚等工程配合比选定,设计抗渗等级P20;设计坍落度为180mm~220mm,设计电通量小于1200库仑。
混凝土运输方式满足泵送施工要求。
二、依据规范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0----200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GB50204-2002《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9〕号152号《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道部《客运专线高性能砼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140号三、原材料:1.水泥:韶峰南方水泥有限公司P.O42.5;2.细骨料:湘江帆宇(细度模数:2.8);3.粗骨料:5~20mm连续级配,5-10mm:10-20mm=4:6,产地:株洲白关泉源采石场;4.粉煤灰:岳阳九通F类Ⅰ级(掺量:15%);5.矿物掺合料:湘潭山鹰经贸有限公司S95级矿渣粉(掺量:10%);6.外加剂:江苏博特JM-PCA(I)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掺量:1.0%)7.工程用水:井水四、设计步骤:1.确定配制强度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列公式确定: f cu,0≥f cu,k+1.645σ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04-2002)规定,σ取值为6Mpa,则:f cu,0=(50+1.645×6.0)=59.9Mpa2.根据《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的设计要求,水泥用量取363kg/m3,江苏博特JM-PCA(1)聚羧酸系高效性能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0%,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初选砂率为40%,混凝土拌合物用水量为145kg/m3,水胶比为0.30,按以上初步配合比进行试拌,再分别调整水胶比0.28和0.32,得到相近的两个配合比试拌,见表1表1 C50预制箱梁、封锚等工程配合比(Kg/m3)编号水泥细骨料粗骨料粉煤灰矿渣粉减水剂水备注A 383 681 1066 77 52 5.18 145B 363 713 1069 72 48 4.83 145C 350 743 1069 68 45 4.53 145五、预制箱梁、封锚等工程试配及拌合物性能在表1的基础上进行试拌,得到满足和易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如下,各配合比拌合物性能见表2表2.拌合物性能结果(mm)编号用水量(Kg∕m3)坍落度初始0.5h后A 145 190 185B 145 200 195C 145 210 205六、预制箱梁、封锚等工程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根据预制箱梁、封锚等工程拌合物性能试验结果,上述配合比的预制箱梁、封锚等工程拌合物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C50抗渗抗冻砼配合比设计

C50抗渗抗冻砼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为C50,用于桥面系砼浇筑,按《公路工程水泥试验规程》和《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及《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设计。
采用机械拌和。
2、计算初步配合比.3、初步配合比在试验室进行试配。
二、(组成材料)1、水泥:哈尔滨亚泰P.O42.5水泥2、碎石:4.75~26.5mm连续级配3、砂:中砂,MX=2.9属中粗砂。
4、水:采用可饮用水5、外加剂:a膨胀剂b高效减水剂c聚丙烯纤维三、设计步骤1、确定试配强度(fcu,o)f(cu,o)= (fcu,k)+tσ=50+1.645*6=59.9Mpat-----置信度界限:1.6452、σ---砼强度标准差:6.0(C50)计算水灰比按水泥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⑴计算水泥实际强度:采用P.O 42.5水泥,水泥fcu,k=42.5 Mpa,水泥富余系数 rc=1.12,水泥实际强度:fce=fce,k*rc=42.5*1.12=47.6Mpa⑵计算砼水灰比:已知砼试配强度f(cu,o)=59.9 Mpa,水泥实际强度46.4Mpa,根据采用的水泥品种,强度及要求混凝土配制强度(碎石a=0.53,b=0.20),按式计算水灰比:W/C= fce*a/( f(cu,o)+ fce*a*b)=0.393、选定单位用水量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80-110mm,碎石最大粒径为26.6mm,查表的单位用水量为185Kg/m3。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根据单位用水量WO=185Kg/m3,水灰比W/C=0.39,计算单位水泥用量为CO=WO/(W/C)=185/0.39=470Kg/m35、选定砂率按粗集料最大粒径31.5 mm,水灰比为0.39,选定砂率为SP=35.6%。
6、计算砂石用量假定砼容重2500 Kg/m3,采用质量法:已知单位水泥用量CO=470 Kg/m3,单位用水量WO=185 Kg/m3,砂率SP=35.6%CO+WO+GO+SO=2476Kg/m3砂石总用量:GO+SO=2476-CO-WO=1821砂用量:SO=SP*( GO+SO)=649 Kg/m3碎石用量:GO=1821-649=1172 Kg/m3初步配合比质量比:水泥:砂:碎石:水:膨胀剂:纤维:减水剂=470:649:1172:185:45:0.8:4.7CO :SO :GO :WO = 1 :1.38 :2.49 :0.397、配合比调整工作性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50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 设计的依据
与广州地铁总公司签定的技术合同《管片生产》
GBJ208-8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55-9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
2. 设计的条件
配制C50普通防水混凝土,抗滲等级S8,工程配筋较密,初步选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为80mm±20mm
水泥:525号硅酸盐水泥,密度ρ=3.1Kg/M3,实测强度67.5Mpa.
砂:中砂,细度模数为2.7,视密度2.64Kg/M3,堆积密度1.55Kg/M3
石:碎石,最大粒径20mm,视密度2.66Kg/M3,堆积密度1.31Kg/M3
减水剂:迈地MY-150高效减水剂,密度1.21g/CM3,减水率19%,含气量1.5%,掺量0.8L/100Kg水泥。
采用自来水,混凝土由机械搅拌0.75L/次,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3. 配合比计算
1. 确定试配强度
f cu.o=f cu.k+1.645δ
根据市政水泥制品厂,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按GB50204-92表4.2.4 δ=5
故f cu.o=50+1.645×5=58.2Mpa
2.
2. 计算水灰比
f cu.o=A.f ce.(C/W-B)
其中f ce =60.7Mpa,根据已知条件,石为碎石,故A=0.48,B=0.52,(JGJ/T55-96)
则:58.2=0.48×60.7×(C/W-0.52)
C/W=2.5 W/C=0.4
根据规范GBJ208-83,JGJ/T55-96及与GMC签定的技术合同,W/C=0.4<0.45<0.6,符合标准,并满足耐久性要求。
3. 确定用水量
1) 石子空隙率:ΔG=(1-γg/ρg)×100%
其中γg=1.31g/cm3,ρg=2.66g/cm3
则ΔG=51%
2) 砂率:βs=α.γs.ΔG/(γs.ΔG+γg)×100%,机械振捣,故α=1.1 =1.1×1.55×0.5÷(1.55×0.5+1.31)
βs=40%
根据已知条件,查表3.0.1得基准用水量M wo=210kg/M3.
由与加入高效减水剂,故M w=210×(1-0.19)=170kg/m3
4. 确定水泥用量
基准水泥用量:M co=M wo/W/C=2100/0.4=525kg/m3
由于加入高效减水剂:故M c=170/0.4=425Kg/M3
根据规范,合同M c=425kg/m3符合要求。
5.
减水剂用量M j=M c×0.8÷100=425×0.8÷100=3.4L
6. 确定砂,石用量(重量法),Mcp=2400~2450kg/m3
取Mcp=2400kg/m3
Ms+Mg+Mc+Mw=2400
Ms+Mg=2400-170-425=1805
Ms/(Ms+Mg)=0.4解方程组得:M s=722kg/m3,M s=1083Kg/m3
7. 初步配合比
Mc:Ms:Mg:Mj:Mw=425:722:1083:3.4L:170
=1:1.7:2.55:0.008L:0.4
W/C=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