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及燃烧产物
燃料及燃烧

2燃料及燃烧2」冶金企业常用燃料1、概述燃料的定义:凡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该热量能经济而有效地用于现代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的所有物质,统称燃料。
冶金生产大多数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其所需热量,除电炉外,大部分仍靠燃烧燃料供给,所以燃料是冶金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冶金生产所使用的燃料,一般应具备如下条件:(1) 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要求;(2) 便于控制和调节燃烧过程;(3) 蕴藏量丰富,成本低,使用方便;(4) 燃烧产物必须是气体,对人、动植物、厂房、设备等无害。
燃料的种类很多,按物态可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三类;按来源可分为天然产品和加工产品两种。
工业用燃料分类见表2—1。
燃料的一般分类表表2 —1来源燃料的固态-----------------------------------------------------天然产品加工产品固体燃料木柴、煤、油页岩等木炭、焦炭、粉煤高炉煤气、焦炉煤气、气体燃料天然煤气发生炉煤气等冶金工业生产是燃料的巨大消耗者,冶金工作者必须熟悉各种燃料的性质,会正确选用,并能合理组织燃烧过程,以降低燃料消耗量。
2、常用燃料的特性常用燃料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燃料的化学组成。
必须分清哪些组成物是发热的,哪些组成物是有害的。
第二:燃料的发热能力。
这是评价燃料质量的重要指标。
⑴燃料的化学组成及其成分换算①气体燃料的化学组成及干湿成分换算气体燃料是由几种较简单的化合物所组成的机械混合体。
其中:CO、H2、CH4、C2H4、C m H n、H2S等是可燃性气体成分,能燃烧放出热量。
CO2、N2、SO2、H2。
、02等则是不燃成分,不能燃烧放热,故其含量均不宜过多,以免降低燃料的发热能力。
C m H n总称为重碳氢化合物,,包括C3H6、C2H6、C2H2……等。
每单位体积(m2)重碳氢化合物燃烧,约放出71176 kJ热量。
气体燃料中的氧,在高温预热的情况下,能与可燃成分作用,从而降低气体燃料燃烧时的放热量。
燃烧的类型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燃烧的类型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过程,它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放出能量的过程。
在燃烧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燃烧类型,其中包括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本文将对这两种燃烧类型进行详细介绍。
一、完全燃烧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以足够的氧气供应下,发生在适当温度条件下的燃烧过程。
在完全燃烧反应中,燃料的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以甲烷(CH4)为例,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CH4 + 2O2 → CO2 + 2H2O在这个反应中,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氧气是完全消耗的。
这意味着在完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所有能量都被释放,并且没有未燃烧的残留物。
完全燃烧是一种高效的燃烧方式,它可以充分利用燃料的能量,产生最大的能量输出。
因此,在大多数工业和家庭应用中,我们通常追求完全燃烧效果,以获得更有效的能源利用。
二、不完全燃烧与完全燃烧相对应的是不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在缺乏氧气或燃烧温度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燃烧过程。
在不完全燃烧中,燃料的燃烧产物除了二氧化碳和水外,还包括一些有害的气体,如一氧化碳(CO)和颗粒物。
不完全燃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燃料与氧气的比例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其次,燃烧温度不足,导致燃料无法完全被氧气分解并发生反应。
不完全燃烧的实质是氧气与燃料之间的反应不充分,因此,部分燃料未能被燃烧,产生了有害的副产物。
例如,乙烷(C2H6)在不完全燃烧下的反应方程式为:2C2H6 + 5O2 → 4CO + 6H2O在这个反应中,乙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由于氧气的供应不足,部分乙烷未能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而是生成了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不完全燃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不利影响。
其中,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在室内和车辆封闭环境中容易累积,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
此外,不完全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也会造成空气污染,并对大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燃料与燃烧

化碳遇氧后,还有旨继续氧化成二氧化碳,又放出238OOKJ/kg热量,从而补足全部热量。
六、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的燃烧
液体燃料主要指燃油,汹的沸腾温度低于其着火温度。因此,它们总是先蒸发成蒸气,然后才能进行燃烧,即以蒸气状态进行燃烧。
当液体燃料滴经过加热后,在其表面先蒸发产生蒸气,蒸气向四周扩散,和周围的空气混合,进一步被加热着火燃烧。因为燃烧速度快,蒸发速度慢,液体燃料的燃烧快慢取决于其蒸发速度。
3.充裕的时间
燃烧是有一定速度的,因此,燃烧完全需要一定的时间,可燃气体能进行燃烧前时间取决于它们在炉膛内停留的时间,也就是取决于炉膛的容积。为此,必须保证足够的炉膛容积(燃烧空间)。
对于火床燃烧的机械化炉排,煤燃烧时间取决于煤在炉排上停留的时间,为此,要设计合适的炉排结构和面积。尽量设法提前着火,以保证有充裕的燃烧时间。
上述燃烧过程的各个阶段,在实际的燃烧设备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常常是互相重叠,交错进行的。
五、煤的燃烧条件
为了使煤的燃烧过程进行得快(单位时间内燃烧得多,放出热量多),未完全燃烧损失少,即迅速而完全的燃烧,必须保证下述三个最基本的条件:
1.较高的温度
温度是燃烧的首要条件。因为燃烧要从着火开始,在着火前的准备阶段中,干燥与干馆过程都要吸收热量。因此要求炉膛具有较高的温度,提供足够的热量。无烟煤挥发分少,着火温度高,需要炉膛具有更高的温度。褐煤,着火温度低,但是往往水分较多,而且劣质褐煤灰分也多,发热量低,燃烧放出热量少,也需要炉膛具有较高温度。其他劣质煤,为了保证着火也需要较高的炉膛温度,如果仅从着火考虑,炉膛温度越高越好。
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及控制

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及控制【摘要】:燃烧少物质剧烈氧化而发光、发热的现象,是人们利用能源的最主要方式。
燃烧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烟尘,燃烧还会产生噪声污染、热污染和铅污染等。
它们妨害着人们的健康,动植物的生长,甚至整个生态的平衡。
因此必须对它们加以控制。
【关键字】:燃料 燃烧 污染物燃烧是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有能量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成相应的氧化物。
多数化石燃料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水蒸汽;不完全燃烧过程将产生黑烟、CO 和其它部分氧化产物等。
若燃料中含S 、N 会生成SO2和NOx ,燃烧温度较高时,空气中的部分氮会被氧化成NOx 。
这些燃烧产物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以及动植物的生长。
1. 燃料的分类(1)常规燃料如煤(coal )、petroleum 、天然气(rude gas)等。
(2)非常规燃料按其物理状态分为:(1)固体燃料:挥发分被蒸馏后以气态燃烧(蒸气控制);留下的固定炭以固态燃烧(扩散控制)。
(2)液体燃料:由蒸发过程控制(气态形式燃烧)。
(3) 气态燃料:由扩散或混合控制。
2.燃烧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物燃烧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烟尘,燃烧还会产生噪声污染、热污染和铅污染等。
这些排放物会污染环境,是目前影响全球环境的酸雨、“温室效应”等的主要来源,妨害着人们的健康,动植物的生长,甚至整个生态的平衡。
按获得方法分 按物态分天然燃料 人工燃料固体燃料 木柴、煤、油页岩 木炭、焦炭、煤粉等液体燃料 石油 汽油、煤油、柴油、重油 气体燃料 天然气 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焦炉煤气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主要由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引起。
它在锅炉排气中约占3%,而在汽车排气中可达 13%。
对于锅炉和工业炉只要保证燃料充分氧化,采用二次燃烧,就可能降低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
减少内燃机排气中一氧化碳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主要措施有:改进内燃机设备结构,如正确设计增压比,排气道增设催化补燃器,操作上自动调节油气比等;提高燃料质量,如调配汽油辛烷值、使用乳化燃料或液化气等;以及通过制订法规,进行废气监测等。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 燃烧与燃料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一.燃烧的条件(重点)1.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1)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反应剧烈。
(2)燃烧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燃烧的反应物:常见的燃烧都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反应,但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一定有氧气参加。
例如,镁就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 2点燃C+2MgO ;钠能在氯气中燃烧:2Na +Cl 2点燃2NaCl(4)燃烧的反应条件:点燃 (5)燃烧的分类及燃烧的产物注意:①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又叫“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② 要掌握含C 、H 、O 等元素的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的现象。
二.灭火的原理:①.移走可燃物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灭火原理实质就是破坏物质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即可灭火。
2.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1) 移走可燃物可燃物: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管道煤气着火先关掉阀门,釜底抽薪等; (2)隔绝氧气:酒精灯用等冒盖灭,油锅着火用用锅盖盖灭,向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少量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等;(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用水等大量的冷却剂灭火,用嘴将灯吹熄,(4)用灭火器灭火:①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而引起的一般火灾,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火灾;②干粉灭火器:除了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用于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灾。
3.二氧化碳与灭火(1)原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灭火器主要是用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不能扑灭所有的火灾:如镁带燃烧就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4火灾处置、自救 (1)火警电话:119(2)电器、管道煤气、天然气着火,首先要关闭电源或气阀。
燃料及燃烧 (第二版)

燃料及燃烧(第二版)概述燃料及燃烧是一个关于燃料和燃烧过程的综合性主题,它涉及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
本文档是燃料及燃烧的第二版,介绍了燃料的类型、燃烧的基本原理以及燃烧技术的进展。
燃料的分类燃料是指能够产生能量,并能够被控制地释放能量的物质。
根据其来源和化学组成,燃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等,是地球上遗留下来的生物残骸经过长时间地压力和高温作用形成的。
-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力能和生物质能等,是可以持续获取的能源。
- 核能:指核裂变和核聚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
- 化学能:包括燃料电池中的氢气、电池中的化学物质等。
燃烧的基本原理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的氧化反应。
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与氧气反应产生热能,并产生气体、灰渣和烟尘等副产物。
燃烧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燃料的点火温度:燃料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开始燃烧,这个温度被称为点火温度。
- 燃料的燃烧速度: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燃烧速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氧气的浓度、燃料的颗粒大小、温度等。
- 反应产物:燃料与氧气反应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物质,其中一些是有害的,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燃烧技术的进展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燃烧技术一直得到重视和发展。
燃烧技术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燃料的利用效率提高:通过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一些新型燃烧技术如燃烧控制、燃烧辅助剂的应用等都有助于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
- 燃烧产物的减少: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颗粒物、硫氧化物等。
通过燃烧技术的改进,可以减少这些有害物质的生成。
- 低碳燃烧技术的发展:低碳燃烧技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技术。
通过改变燃料的组成、燃烧过程的控制等手段,可以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结论燃料及燃烧是一个重要的能源领域的研究方向,研究燃料的类型和燃烧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能源的转化和利用。
甲醇燃料的燃烧产物

甲醇燃料的燃烧产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甲醇燃料作为一种环保能源,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多关注。
甲醇燃料的燃烧产物也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甲醇燃料的简介甲醇,化学式为CH3OH,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质。
甲醇是一种低碳环保能源,它的能量密度和汽油相当,但是甲醇的燃烧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而不像汽油一样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因此甲醇燃料被认为是一种环保能源。
二、甲醇燃料的燃烧特点1、燃烧温度高甲醇的燃点是11℃,点火能力很强,同时甲醇燃烧的温度也比较高,因此甲醇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燃烧。
2、燃烧产物少甲醇燃烧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而在燃烧过程中不会像石油燃料一样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烟尘等有害气体。
3、燃烧能力强甲醇燃料的燃烧能力很强,其能够在宽温度范围内燃烧,燃烧能力可以达到29MJ/kg。
4、易于制备甲醇的制备较为容易,其原料可以来源于木材、农作物、煤炭等天然资源,相比于石油等化石能源具有可再生性。
三、1、二氧化碳甲醇燃料的燃烧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是其中最主要的产物。
在燃烧的过程中,甲醇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2、水水是甲醇燃料的燃烧产物之一,当甲醇燃烧时,产生的水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气湿度,对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3、甲醛当甲醇燃料进行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一些有害气体,其中最重要的是甲醛。
甲醛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在高浓度下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较大的危害,因此要尽可能地避免甲醛的生成。
4、一氧化碳甲醇在燃烧的过程中还会生成少量的一氧化碳,在高浓度下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燃烧过程中尽量要避免一氧化碳的生成。
四、甲醇燃料的发展前景甲醇燃料作为环保能源,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在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工业上应用前景广阔。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由于甲醇汽车的成本低、质量好、性能稳定等优点,甲醇燃料已成为新能源车辆的热门选择之一。
燃料及燃烧产物

动力燃料用煤的分类方法
煤种 无烟煤
干燥无灰基挥 发份含量 Vdaf[%]
≤8
贫煤
>8-19
低挥发份烟煤 20-30
高挥发份烟煤 30-40
褐煤
40-50
燃烧特性
难着火及燃烧完全 较难着火及燃烧完全 易着火及燃烧完全 易着火及燃烧完全 易着火及燃烧完全
用百分比表示煤的成份:
C + H + O + N + S + A + M = 100%
恩氏粘度(°E) (100℃不大 于)
闪点(开口)(℃) 不低于 80
5.5 ~ 9.5
100 120 130
凝固点(℃)不高于 灰分(%)不大于 水分(%)不大于
15 20 0.3 0.3 1.0 1.5
25 36 0.3 0.3 2.0 3.0
硫含量(%)不大于 机械杂质(%)不大于
1.0 1.5 1.5 2.0
粘度:温度对粘度的影响最大,影响流动和雾化 主 要 燃点和闪点:鉴别油着火、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 性 凝固点:凝固点的高低与石蜡的含量有关,含石蜡多 质 的凝固点高
硫分和杂质:硫将引起锅炉受热面的腐蚀和积灰,机 械杂质可能堵塞磨损喷嘴
项目 20
恩氏粘度(°E)(80℃不大于)5.0
重油牌号
60 100 200 11.0 15.5
优点:点火容易,易与空气混合达到完全燃烧,调节方便
用途:制取合成氨、炭黑、乙炔等化工产品的原料气,优 质的燃料气
液化石油气:开采和炼制石油过程中而获得的一部分炭氢化合 物,主要成分为C3H8,C3H6,C4H10,C4H8,习惯上称C3,C4 , 热值为91960~121220kJ/N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燃质
惰性质
炭(C)是燃料的主要成分,以煤中可燃性成分重量为100%, 炭占煤成分的50~98%,则植物纤维含炭44~55%,泥 煤含炭50~60%,褐煤含炭60~77%,无烟煤含炭90~ 98%,1kg炭完全燃烧约可放出热量32700kJ/kg,不完 全燃烧(生成CO)可放出热量9270kJ/kg。
动力燃料用煤的分类方法
煤种 无烟煤
干燥无灰基挥 发份含量 Vdaf[%]
≤8
贫煤
>8-19
低挥发份烟煤 20-30
高挥发份烟煤 30-40
褐煤
40-50
燃烧特性
难着火及燃烧完全 较难着火及燃烧完全 易着火及燃烧完全 易着火及燃烧完全 易着火及燃烧完全
用百分比表示煤的成份:
C + H + O + N + S + A + M = 100%
高炉煤气:炼铁时的副产品,主要成分CO,其余为惰性气 体CO2和N2,热值为 3360~4200 kJ/Nm3
炼焦炉煤气:冶金工业炼焦炉的副产品,是煤受热所析出 的挥发分,主要成分50~60% H2,20% CH4,其余为少量 CO2和N2,热值为15000~20000 kJ/Nm3
发 空气煤气:煤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所生成的CO, 生 主要成分30%CO,56%N2,<10%H2,热值小于6000kJ/Nm3 炉 煤 水煤气:用水蒸汽与炽热的煤反应,可生成水煤气,主 气 要成分40~50%CO,45~55%H2,其余为少量的CO2和N2,
热值为8300~10500kJ/Nm3
液体燃料:锅炉燃用的油主要是重油和柴油
重油:由不同成分的炭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由碳、 氢、氧、氮、硫、灰份、水分等组成,Car=81~87%,Har =11~14%,Sar,Oar,Nar总量约为1~3%,Mar=1~3%, Aar<1%,Qar,net,p= 37.6~42 MJ/kg
氢(H)是燃料中仅次于炭的可燃成分,发热量120370kJ/kg, 煤中可燃质含氢2~8%,重油含氢12~13%,炭氢化合 物多的燃料易着火。
氮(N)主要由成煤植物中蛋白质转化而来,含量1~3%,在煤 燃烧时氮常呈游离状态逸出,不产生热量。
氧(O) 不能产生热量,形式上为有机成分,实为燃料内部杂质, 地质年代高的煤含氧量低,相反则高。
粘度:温度对粘度的影响最大,影响流动和雾化 主 要 燃点和闪点:鉴别油着火、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 性 凝固点:凝固点的高低与石蜡的含量有关,含石蜡多 质 的凝固点高
硫分和杂质:硫将引起锅炉受热面的腐蚀和积灰,机 械杂质可能堵塞磨损喷嘴
项目 20
恩氏粘度(°E)(80℃不大于)5.0
重油牌号
60 100 200 11.0 15.5
气田煤气: 94~98% CH4 ,压力高,热值36000kJ/Nm3
天 然 气
油田煤气:75~87% CH4,>10%的C2H6和C3H8,5~10% CO2,热值45000kJ/Nm3 煤矿矿井气: 52~60% CH4 ,>35% N2,热值18800kJ/Nm3
凝析气田气:含有石油的轻质馏分
第二章 燃料及燃料燃烧计算
燃料:能用来燃烧以取得热量的物质,是锅炉 的基本能源
表 3-1 燃料的分类
天然燃料
人工燃料
固体燃料 木材、煤、页岩 木炭、焦碳、煤粉
液体燃料 石油
汽油、煤油、柴油、重油
气体燃料 天然气
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 焦炉煤气、气化煤气、沼 气等
§2-1 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及发生炉煤气等。
煤中的水分含量
硫(S) 是煤中可燃成分之一,但也是有害的成分。发热量9100 kJ/kg,燃烧产物为SO2、SO3气体。煤中硫可以分为有机 硫和无机硫,我国煤中大约60~70%的硫为无机硫, 30~40%为有机硫
还有磷(P)(含量不超过1%)和其它稀有元素,如汞(Hg)、 砷(As)、硒(Se)、锗(Ge)、镓(Ga)、铍(Be)、锂(Li)、钒 (V)及放射性元素铀(U)等,一般含量甚微。
2.0 3.0 2.5 2.5
§2-2 煤的成分及性质
煤是远古植物在地质变化中形成的,因此,它含有 一般植物所含的形成有机物的炭、氢、氧、氮、硫等元 素,以及灰份和水份等惰性物质。
煤的分类
过去煤分类多沿用煤的气化、炼焦、煤化工等分类方法 分类(包括褐煤、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 不粘煤、无烟煤),根据锅炉设计、运行的经验,发现该法 不适于动力用煤的分类,于是按干燥无灰基挥发份的含量分 类为无烟煤、贫煤、烟煤、褐煤等种类
恩氏粘度(°E) (100℃不大 于)
闪点(开口)(℃) 不低于 80
5.5 ~ 9.5
100 120 130
凝固点(℃)不高于 灰分(%)不大于 水分(%)不大于
15 20 0.3 0.3 1.0 1.5
25 36 0.3 0.3 2.0 3பைடு நூலகம்0
硫含量(%)不大于 机械杂质(%)不大于
1.0 1.5 1.5 2.0
炭、氢、氧、氮四种元素在不同煤中的含量(%)
元素
煤种
炭
氢
氧
氮
褐煤(lignite or 60~75 6~5
brown coal)
烟煤
75~90 5~4
bituminous coal
30~10 3~1 10~2 3~1
无烟煤 anthracite
90~98 <4 2
3~1
水分(M): 外部水分 内部水分
煤样置于105~110℃的烘箱中使干燥至恒重, 失去的水分
化合结晶水分:石膏CaSO4•2H2O,高岭土Al2O3 •2SiO2 •2H2O
水分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 煤中的不可燃成分,降低煤的发热量 • 推迟着火,在燃烧过程中汽化吸热,降低炉膛温度,
使着火困难 • 降低锅炉效率 • 易引起低温受热面处发生腐蚀
优点:点火容易,易与空气混合达到完全燃烧,调节方便
用途:制取合成氨、炭黑、乙炔等化工产品的原料气,优 质的燃料气
液化石油气:开采和炼制石油过程中而获得的一部分炭氢化合 物,主要成分为C3H8,C3H6,C4H10,C4H8,习惯上称C3,C4 , 热值为91960~121220kJ/Nm3
沼气:60% CH4,35%CO2,还有少量的H2和CO,热值为 14630 kJ/N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