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采矿工程课程教学计划
本科采矿课程设计

本科采矿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采矿的基本概念、采矿方法、矿床开采技术以及矿山环境保护等知识。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矿山设计、矿产资源评价和矿山生产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念,注重可持续发展,关注矿山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应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
同时,要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包括以下内容:1.采矿基本概念:矿床、矿山、矿产资源等。
2.采矿方法:地表采矿、地下采矿、水力采矿等。
3.矿床开采技术: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矿山充填等。
4.矿山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破坏、土地复垦、废水处理等。
5.矿山生产与管理:矿山设计、矿产资源评价、矿山生产计划等。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如下:1.采矿基本概念(2课时)2.采矿方法(3课时)3.矿床开采技术(4课时)4.矿山环境保护(2课时)5.矿山生产与管理(3课时)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讨论法:用于探讨矿山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矿山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进行矿山生产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学资源应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1.教材:《采矿学》、《矿山环境保护》等。
2.参考书:《现代采矿手册》、《矿山生产与管理》等。
3.多媒体资料:矿山生产视频、矿山环境图片等。
采矿学课程设计范本

采矿学课程设计范本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矿床成因、勘探方法、开采技术、矿井设计等内容,掌握矿产资源评价、矿山环境保护等基本原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矿产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具备矿山设计和环境保护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矿产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使学生在面对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时,能够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决策。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采矿学的基本概念、矿床成因、勘探方法、开采技术、矿井设计等。
具体安排如下:1.矿床学:介绍矿床的定义、分类、成因和分布规律,使学生掌握矿床的基本特征。
2.矿产资源评价:教授矿产资源的评价方法,包括储量计算、品位评价和经济效益分析等。
3.矿山开采技术:讲解地下矿床的开采方法、矿井设计、采矿机械设备等。
4.矿山环境保护:介绍矿山环境保护的原则、方法和措施,使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能力。
5.实践环节:安排实地考察矿山,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采矿学的理论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讲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引导学生掌握课程内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矿山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矿物的鉴定、矿床模型制作等实践操作。
4.讨论法:学生就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采矿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矿山景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矿工程专业学习计划

采矿工程专业学习计划I. 引言采矿工程专业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开采地下矿产资源的学科,涉及到地质、工程、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学习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掌握采矿工程专业所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II. 课程安排1. 基础课程- 数学分析- 工程力学- 材料力学- 矿山测量- 地质学基础- 矿石学与矿床学2. 专业课程- 采矿工程概论- 钻探与爆破工程- 矿山机械与自动化- 采矿压力与顶板管理- 矿山环境与安全工程- 矿山设计与规划3. 实践课程- 实习课程:在矿山或相关企业进行实地实习,了解工程实践和操作流程。
- 毕业设计:选择一个采矿工程相关的课题,进行独立研究并完成毕业设计报告。
III. 学习方法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定期参观矿山或参与相关实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 参加行业会议和讲座,与业界专家交流,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
2. 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 主动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来拓宽知识面。
- 主动组织学习小组,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解决难题。
3. 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查找相关资料,扩充学习内容。
- 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模拟实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IV. 学习目标1. 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熟悉相关专业术语和概念。
2. 具备解决采矿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采矿规划和设计。
3. 熟练掌握采矿工程常用的技术工具和软件,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
4.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矿山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合作,有效地解决问题。
5. 具备矿山安全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V. 职业发展前景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在矿山、矿业公司、能源企业等领域有着较好的就业前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选择:1. 采矿工程师:负责矿山的日常生产管理和技术支持。
2. 矿山设计师:进行矿山规划和设计工作。
学习采矿专业基础的计划

学习采矿专业基础的计划一、学习目的和意义采矿专业是一门关于地下资源开发利用的工程专业,与地球资源勘探与开发、地下工程、矿产勘测等领域紧密相关,通过此专业的学习,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地下开采知识和技术,对于掌握地下开采与开发的理论和技术,提高地下资源勘查、开采、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采、城乡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与治理、地下水工程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习内容和方法1、学习内容(1)地质学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地球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演化过程,掌握矿产资源勘查、地下岩土开发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2)地质勘查了解地质勘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掌握地下资源勘探、勘察、勘测、勘探等基本技术。
(3)矿山开采技术了解矿山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地下矿山开采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4)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了解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掌握地下隧道、地下室、地下城市等地下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基本知识。
(5)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掌握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管理、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课程和教材,掌握地质学、地质勘查、矿山开采、地下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践训练参加地质勘查、地下开采、地下工程等相关实践训练课程,掌握地下资源勘查、开采、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技能。
(3)科研学习参与地质勘查、地下开采、地下工程等相关科研项目,掌握地下资源勘查、开采、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科研技能。
三、学习计划和安排1、学习计划(1)地质学基础知识阶段通过学习地质学基础课程和教材,掌握地球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演化过程,了解地质勘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2)地下资源勘查阶段通过学习地下资源勘查相关课程和教材,掌握地下资源勘探、勘察、勘测、勘探等基本技术。
煤矿技术专业(采煤方向)教学计划

煤矿技术专业(采煤方向)教学计划(三年制)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型职业能力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从事井下炮采、普通机械化采煤的中级技术工人。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具有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煤矿地质、矿井测量、生产和采掘区队管理、矿井安全生产和矿井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
具有采掘工作面采煤、掘进等工种施工的基本操作,采掘工作面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简单维护、发现事故预兆、处理煤矿事故、采取安全措施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1.政治(1) 职业道德与法律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2) 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3)经济政治与社会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体育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3.语文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教案计划一、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煤矿生产技术及管理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适用型技术人才。
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基础理论知识,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煤炭行业,有法制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务实、开拓、创新、敬业、奉献的精神。
专业素质教育目标:具有本专业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外,还要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具有从事煤矿开采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身体素质教育目标:具有体育卫生的一般知识和运动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学会强身健体的方法,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健康强壮的体魄,能承担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
<二)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矿企业,从事煤矿的开拓掘进、采煤、通风与安全以及煤矿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等工作。
经过几年以上的实际工作锻炼后能胜任采煤、掘进、开拓、通风等区队技术员和区队长等工作。
相关职业岗位还有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等岗位工作。
二、知识结构及能力<一)知识结构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社会主义道德、法律的基本内容;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3、具有项目制图等专业基础知识;4、掌握煤矿地质、矿山测量和矿图的基本知识;5、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的方针、法规和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6、掌握矿井开拓、巷道掘进、采煤工艺等专业知识;7、掌握采掘工作面生产技术及组织管理的基本知识;8.了解采掘工作面常用机电设备的构造、原理、选型等基本知识;9.熟悉项目质量标准及验收、采区机电设备质量管理标准的基本知识;10.熟悉采掘区队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11.掌握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的基本知识;<二)能力结构1.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识读、测绘采掘项目图和安排生产、分析判断地质构造、根据地质资料预见和处理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3.具有矿井巷道布置、合理布置采煤工作面、合理确定采掘工艺、编制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和组织生产的能力;4.具有确定矿井通风系统、合理配风和调风的能力;5.具有编制采掘工作面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发现事故预兆、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的初步能力;6.具有煤矿采煤、掘进、通风等主要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7.具有矿井常用机电设备使用、操作和一般故障判断能力;8.具有阅读和处理技术文件、编写技术报告、总结归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9.掌握一定的专业外语,10.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专业应用能力;1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12.具有团结协作和环境适应能力。
采矿专业课程设计方案计划及任务书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划及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教案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提高,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综合运用,从而巩固和扩充所学专业知识技能、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运算和绘图的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习和课程设计,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热爱劳动、理论联系实际的务实精神。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给采区<带区)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和方案优选,最终形成一个巷道布置合理、技术经济可行、生产安全可靠、并能够指导实践生产的采区<带区)设计。
二、课程设计题目命题资料<一)如下:1.采区<带区)位置某矿1203采区<带区)标高为-100~-260m,地面标高为+150~+200m。
2.邻近采区<带区)情况东至1201采区<带区)<正在生产)为界,西至F5断层为界与1205采区<带区)相邻,北至-100m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南至-260m水平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
3.地表情况采区<带区)地表多为农田,无主要建筑物、铁路、河流及水塘,只有零星小量瓦房,井下开采对地面影响甚小。
4.地质构造本区有两个断层现表述如下:F5逆断层:产状,S12~21E,NE22,落差8~10m。
F6正断层:产状,N77E~S87E,SE~SW<30°~ 60°。
5.煤层及顶底板情况6.水文地质情况断层水:F5、F6、断层属于不良导水断层。
钻孔水:809、714钻孔,质量较好,但采掘到附近时,应注意安全。
-100标高以上为采空区,有采空区积水,在开采第一区段时应注意防水。
涌水量:上山 50~100T/h,大巷 90~160T/h。
7.其他地质情况瓦斯:本矿属于低瓦斯矿井,但在断层破碎带、应力集中区瓦斯可能比较集中,采掘接近时,要加强通风管理,预防意外事故。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1.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独立从事采矿工作的能力;2.学生应具备正确的工程伦理和安全意识,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并妥善处理采矿过程中的环境、安全和职业健康问题;3.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需求;4.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参与工程项目的研究和技术开发。
二、培养方案1.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在进入采矿工程专业之前,需要完成大学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学等方面的基础学习。
这些基础课程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采矿工程专业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培养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采矿工程学、矿山地质学、矿山机械与自动化、矿山设计与工程经济、煤炭开采与洗选技术、金属矿开采技术、井下工程与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价、开采和利用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3.实践教学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学生需参加采矿工程勘查、设计和开采实习等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创新能力培养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质,学生需参与科研项目或工程实践项目。
指导教师将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的立项、实施和总结,并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或发布研究成果。
5.专业实践训练学生将进行采矿工程实践训练,如地质勘查、煤矿生产、金属矿山设计、矿山安全检查等。
通过这些实践训练,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采矿工程的实际运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管理技能。
6.专业选修课程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一些针对性的选修课程,如采矿环境保护、地下矿山综合利用、矿山地质数据处理等。
这些选修课程将有助于学生在特定领域内深入学习和研究。
7.综合能力培养三、培养模式1.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主要用于讲授理论知识,实验教学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矿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专升本 2020年10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毕业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联系实际工作的能力;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言;还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对本学科的发展动向有一定了解。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能够适应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井)设计、岩土工程(水电、交通、运输、地下工程)生产技术管理和的应用型、技艺型或复合型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之时,除了具备热爱祖国、热爱矿山地质事业等基本要求外,还将获得以下六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1)数学基础理论与应用;
(2)计算机理论与应用;
(3)掌握矿床开拓方法、各种矿体采矿方法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4)掌握矿区开发规划及矿山(井)现代化开采设计的基本能力;
(5)掌握工程爆破和巷(隧)道掘进、矿井通风的基本技术;
(6)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并能进行简单翻译。
二、专业类别、学习形式及学制
采矿工程专业为工学学科地矿类专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学制为:函授学习三年。
三、专业方向或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采矿工程
四、主要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主要课程:岩石力学、凿岩爆破工程、矿业系统工程、井巷工程、矿床地下开采、矿床露天开采、矿井通风与安全、弹性力学。
主要课程简介如下:
1.矿床地下开采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
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基本知识,并能利用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去综合地解决矿床开采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矿山生产建设程序的基本知识及对矿床开采各步骤之间的关系;掌握矿床开拓的基本知识。
对各种开拓方案的详细结构要有明确概念,并能根据矿山具体条件及各个时期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初选开拓方法;熟练地掌握采矿方法的基本知识。
对各种常用的采矿方法方案的实质、详细的结构和适用条件要有明确概念,并能根据矿床地质条件及各个时期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地选择采矿方法和设计采矿方法;具有查阅、应用采矿书刊和资料的能力;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阅读和准确地绘制采矿工程图。
2.矿床露天开采
金属矿床露天开采是采矿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主要讲述金属矿床露天开采的工艺过程以及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着重介绍露天矿的开拓运输方法、露天开采境界和矿
山生产能力的确定以及穿孔、采装、运输的生产工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露天开采的基本知识,为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从事露天采矿生产和设计、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能初步确定露天开采境界、开拓运输方法和矿山生产能力、造反穿孔、采装、运输设备,编制采掘进度计划,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矿山生产的一定问题。
3.岩石力学
岩石力学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生掌握岩土工程施工和矿体回采过程中岩体变形破坏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掌握岩石、岩体的基本力学特性及测定方法;建立原岩应力的基本概念,了解原岩应力场的基本特征;掌握井巷围岩次生应力场的特征及规律;掌握井巷地压计算的主要方法及锚喷支护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采场地压的特点、规律及地压管理方法。
4.凿岩爆破
凿岩爆破纲是根据有色、冶金系统高等学校金属矿床开采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它虽然是一门专业课,但又具有专业基础课的特点,起着“承前继后”的作用,是学习后继专业课程不可少的重要必修课。
凿岩爆破方法不但是开采矿石的主要基本手段,而且在城镇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水电、金属加工以及军事工程等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所以,它成为采矿专业学生以及从事采矿和相近工作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术,是衡量工程型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的基本理论及其对岩体破碎的影响;建立炸药爆炸三要素、起爆、感度、氧平衡、爆热、爆炸功以及爆力、猛度等基本概念,掌握炸药氧平衡的计算方法;掌握炸药起爆机理、爆轰基本理论,了解岩石爆破破碎理论;熟悉常用矿用炸药、起爆器材的基本性能及主要成分,掌握矿用炸药和起爆器材主要性能指标的测定方法;掌握正确选用起爆方法及爆破参数,进行电爆和非电爆网路的设计及计算;掌握炮眼爆破、深孔爆破、微差爆破、预裂爆破和挤压爆破的基本原理以及爆破设计和施工方法;掌握酮室爆破设计方法、设计基本内容,通过课程设计要求获得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爆破安全基本知识,掌握各种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了解爆破震动测试仪器和爆破震动速度、加速度测试方法。
5.矿井通风与防尘
矿井通风与防尘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主干课。
教学内容包括矿内空气的重要成分,矿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来源、性质、危害、识别、防护及中毒时的救护方法;矿内空气的温度、湿度,矿内气候条件对人体的作用,舒适气候条件的标准;矿内常见的有害气体的来源、性质、危害,中毒的急救方法急矿内最佳的气候条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矿内大气的性质和风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学会矿井通风防尘的检测方法、技术管理措施和设计计算方法。
6.矿业系统工程
矿业系统工程属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介绍系统思想,及运筹学中的几种常用优化方法。
教学内容分为系统工程概论、线性规划、图和网络的优化算法三个主要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几种最优化数学模型,如:线性规划、图和网络的优化算法等,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并学会用计算机程序求解上述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五、课程结构
六、教学进程表(函授)
(续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