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下载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2.1大气水平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递减方向一致。 ▪ 4、判断潜水的流速 ▪ 等潜水位线越密集,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潜水流速越慢。不同地图
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一、等潜水位线
▪ 5、计算潜水的埋藏深度 ▪ 某地的潜水埋藏深度等于该地的等高线值(或范围)减去等潜水位线值(或范围)。 ▪ 6、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 ▪ 方法1:首先,作出河流两岸的潜水流向; ▪ 然后,依据潜水的流向进行判断。 ▪ 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汇合,则潜水补给河水 ▪ 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分开,则河水补给潜水 ▪ (河流补给潜水) (潜水补给河流) ▪ 方法2: ▪ 依据等潜水位线的凹凸关系判断 ▪ 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高处凸向低处,则河流补给潜水 ▪ 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低处凸向高处,则潜水补给河流
自流井: 地下水有两种不同的埋藏类型,即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潜水和埋藏 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钻到潜水中的井是潜水井。打穿隔水层 顶板,钻到承压水中的井叫承压井,承压井中的水因受到静水压力的影响,可 以沿钻孔上涌至相当于当地承压水位的高度。在有利的地形条件下,即地面低
于承压水位时,承压水会涌出地表,形成自流井。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与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 夹角
592
594
参考北半球情况,绘
596
制南半球近地面和高
空最终形成的风向及
598
受力状况
6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 向
地转偏向力
594 596 598
600/hpa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 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1006 1008 1010
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一、等潜水位线
▪ 5、计算潜水的埋藏深度 ▪ 某地的潜水埋藏深度等于该地的等高线值(或范围)减去等潜水位线值(或范围)。 ▪ 6、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 ▪ 方法1:首先,作出河流两岸的潜水流向; ▪ 然后,依据潜水的流向进行判断。 ▪ 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汇合,则潜水补给河水 ▪ 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分开,则河水补给潜水 ▪ (河流补给潜水) (潜水补给河流) ▪ 方法2: ▪ 依据等潜水位线的凹凸关系判断 ▪ 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高处凸向低处,则河流补给潜水 ▪ 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低处凸向高处,则潜水补给河流
自流井: 地下水有两种不同的埋藏类型,即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潜水和埋藏 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钻到潜水中的井是潜水井。打穿隔水层 顶板,钻到承压水中的井叫承压井,承压井中的水因受到静水压力的影响,可 以沿钻孔上涌至相当于当地承压水位的高度。在有利的地形条件下,即地面低
于承压水位时,承压水会涌出地表,形成自流井。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与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 夹角
592
594
参考北半球情况,绘
596
制南半球近地面和高
空最终形成的风向及
598
受力状况
6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 向
地转偏向力
594 596 598
600/hpa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 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1006 1008 1010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运动》精品课件(共295张PPT)

是______________。
一、热力环流 2. 等压面
(1) 判断气压高低 (与同一水平面上 其它地点比较) c a>b > c b a 左图为_____ 高压 ,理由 等压面向上弯 。 是______________
一、热力环流 2. 等压面
(1) 判断气压高低 (与同一水平面上 其它地点比较) c a>b > c b a 左图为_____ 高压 ,理由 等压面向上弯 。 是______________
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A′
低
高 B′
低
高 A 冷
低 B 热
高 C 冷
比较A、 A′、B、 B′四点气压的高低。
低 高 B′ 低
A′
高 A 冷
低 B 热
高 C 冷
比较A、 A′、B、 B′四点气压的高低。 A> B > B′ > A′ 低 高 低 A′ B′
高 A 冷
低 B 热
高 C 冷
比较A、 A′、B、 B′四点气压的高低。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低 高 低 A′ B′
低 A B C 高
一、热力环流 2. 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若B点的气压比A、C两点高
低 B′ A B C 高
一、热力环流 2. 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若B点的气压比A、C两点高
低 Bபைடு நூலகம் A B C 高
一、热力环流 2. 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若B点的气压比A、C两点高
(2) 判断是近地面或高空 近地面1个标准大气压 c a>b > c 高压 b a =1013百帕
一、热力环流 2. 等压面 (3) 判断中心气流垂直运动方向
c a>b > c 高压 b a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课件:2.2.2 大气的运动

H合作学习 EZUO XUEXI
D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二、风力大小的判定技巧 1.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 大;反之风力越小。 3.同等图幅的等压线图上,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 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4.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越小,风速就越大;反 之,就越小。如海面上的风力大于沿海陆地,内陆荒漠地区的风力 大于绿洲。
第2课时 大气的运动
-1-
第2课时 大气的运动
首页
Z自主预习 I ZHU YU XI
H合作学习 EZUO XUEXI
D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课标阐释
1.通过实验演 示,理解热力环 流的形成过程 2.运用热力环 流原理,解释海 陆风、山谷 风、城市风的 形成原因 3.结合水平气 压梯度力、摩 擦力、地转偏 向力的特点,理 解大气水平运 动过程
H D 合作学习 EZUO XUEXI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解析:第1题,①在④所在等压面的上方,说明①处的气压较④处低。 ②在③所在等压面的下方,②处的气压较③处高。①在高空,②③ 在近地面,①处的气压较②③处低。第2题,由于地面冷热不均,热的 地方空气上升,气压降低,冷的地方空气下沉,气压升高,同一水平面 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运动,图中①②③④处的空 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答案:1.D 2.C
(3)甲、乙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什么?
-20-
第2课时 大气的运动
探究一
探究二
首页
Z自主预习 INZHIDAOXUE
高中地理 湘教版必修1 2.3大气运动 (共28张PPT)

与等压线垂直
高空大气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大 气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斜交
活动:
参照北半球的情况,绘 制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 最终形成的风向和受力 状况。
课堂总结:
表现形式: 海陆风
热力环流
太阳辐 射的纬 度分布 不均
地表 冷热 不均
大气 的垂 直运 动
同一水 平面上 气压差 异
大气的 水平运 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垂直等压线(由高 压指向低压)
风 地转偏向力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
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近地面)
练习:1、比较下列各点气压高低:
a
c
等压面
b
d
b>a=d>c
2、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D )
同一 水平 面上 气压 差异
大气 的水 平运 动: 风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
材料:由于海陆之 间存在热力差异, 白天陆地增温快, 海上增温慢;夜间, 陆地降温快,海上 降温慢。
要求:结合材料,利用
低压
高压
低压 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岸
边经常发生的现象:白
天和夜晚的风向相反,而
且白天的空气比较湿润。
高压
低压
高压 目标:能够绘图表示,
B
A
C 并能够描述推理过程
冷
热
冷 方式:分组合作完成
高
低
低
高
低
陆地
高
海洋
高
陆地
低
海洋
一、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二)热力环流的实际表现形式
高一地理 第二单元大气的运动课件一

高度 B.
D
.
.. AC
等压面 地平面
3、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中近地面何处是高压区?____C_____;何处是低 压区?____A____ 。
(2)在图中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4)A、B、C三点都位于北半球同一条纬线,此时若地球 位于远日点,则A点处在____陆__地_____(陆地或海洋)。
D 1、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区间的地面冷热不均是形成大气运动根本原因
B.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C.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
原因
D.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空气总是从高压
流向低压
2、读右图,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CD
A. A比B点气压低 B. B比D点气压高 C. B和D点气压相等 D. C比D点气压高
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各 地 造成 冷 引起 热 不 均
气下
同的
流沉
一气
的 垂 导致 水 压
上直
平差
升运
面异
或动
上
形成
大 气 的 水风 平 运 动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热力环流
(最简单形式)
由此可以看出: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 的垂直运动;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气 压的差异;气压差异则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大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垂直运动和水平 运动之分,有规模大小之分,有复杂的和简单的运 动之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是热力环流。
等压面
把空间气压值相同
的各点连接而成的
面叫做等压面。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 2.2.3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1.风的形成过程 地面受热不均→大气的_垂__直_运__动__(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产生 气压差(_水_平__气__压__梯_度__力_)→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由_高__压__区__流_向__低__压_区__)
2.风的形成原因
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A.①
B.②
C.③)Βιβλιοθήκη D.④答案:C解析: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 越大,风力就越大。从图中看,③处等压线最密集。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 完成3~4题。
3.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类型
受力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
高空中的风
力和
__地__转__偏_向__力___
最终与等压 线___平_行____
图示(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 近地面的风 力、_地__转_偏__向__力_
、__摩__擦_力___
与等压线 __斜__交___
【判断】 (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 (2)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来越小。( √ ) (3)高空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 行。( × ) (4)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 )
(2)相邻等压线数值差相等时: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则与之相反。如下面图B比图A同样位置的 风力大。
(3)比例尺与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相邻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 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相邻等压线数值差越小,则风力越小。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1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湘教版

5.若图示为高空等压面,P1<P2,则O点风向为( ) A.③或⑦ B.①或⑧ C.⑦或⑧ D.②或③
答案:A 解析:图示为高空等压面,P1<P2,由此可知O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 压线,由P2指向P1,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再根据高空的风与等压线平行的规律,因此速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图中丁处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最大,D正确; 与丁处相比,甲、乙、丙三处的等压线较稀疏,风速较小,A、B、C错误。
[教材活动点拨] P57·活动 [参考答案] 1.将等高线看作等压线,阶梯坡度好比气压梯度。(言之有理即可) 2.(1)风力最大的是②。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 力越大(等压线密度与风力呈正相关);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 力作用下,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作切线),风向为东北风(绘图略)。 (2)风力最大的是C处。理由是等压线较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 大,风力最大。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为偏南风(绘图略)。
[应用体验]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分布图中风向的判断和风力大小的比较。图示区域 位于北半球,风向应该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右偏而形成,而水平气压梯 度力应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图中③正确。
共同影响
成一__夹__角__
借助手势快速判断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用 左手定则,手心向着自己,四个手指伸直的方向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 的方向,大拇指伸直的方向代表地转偏向力的方向,食指偏向大拇指 的方向就代表风向。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三节《大气的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较大的是
甲
。
?.读图2-3-9,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V箭头表示A处的风向, 此图是 南 半球等压线图。 (2)F1是 水平气压梯度 力, 方向是 。 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F1 (3)F2是 地转偏向 力,方向与 风向的关系是 与风向垂直,左偏 。 (4)F3是 力,方向与风向的 摩擦 关系是 。
1. 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2. 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水平方向的气压差
热力环流
冷
热 冷 可见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大气的水平运动
冷热不均 ,而形成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直接原因是 水平气压差 . 低压 近地面的大气热则形成 ,冷则形成 高压 ,
城市风
上升气流
等压线——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等压面——指气压相等的点形成的平面或曲面
如果每两个等压面的数值相差4个单位, 你知道上下两个等压面的气压数值吗?
(hPa)
高空 1006
1010
地面 1014
冷却
受热
冷却
B
A
C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低
高
低
高
B
低
A
高
C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等压面为什么会弯曲?弯曲的结果是什么呢?
山东省高唐一中:鞠之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目标 1.掌握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 热力环流的形成。 2.理解气压梯度及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概念。 3.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 共同作用下的风:近地面风和高空风。 4.了解城市风的成因,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 产和生活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 避害。 重点、难点 1.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的形成。 2.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原因 气旋与反气旋 气流特征
天气特征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课堂练习
1.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D
A 海陆间热力差异 B 太阳风的驱动作用
C 地面高度不同 D 地面冷热不均
2.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高空)
7
3.地面摩擦力: 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
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水平气压 梯度力
风向
(百帕) 1000 1005
地面摩擦力
1010
(北半球近地面)
地转偏向力
空气产生水平
大
气
水平气压梯度力
运动的原动力
做
二力平
水 平
(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衡,风向 平行于
运
地转偏向力
等压线
动(高Biblioteka )所受 作(使北半球风向右偏, 南半球风向左偏)
用
地面摩擦力
三种力 共同作 用下,风 向斜交 等压线
(近地面)
力
(与风向相反)
•近地面高、低压中心处大气 的运动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990 1000 1010
高
1010 1000 9低90
气压单位: (百帕)
三. 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
北
半 球
低
2.地转偏向力
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水平气压 梯度力
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即风向);
(百帕) 1000 1005
c.由低纬向 高纬增大;
1010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
(百帕) 1000
1005
气
压
1010
梯
度
1015
力
风向
1020
地转偏向力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低气压
热
高气压
冷
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 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 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 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水平气压 梯度力
a. 垂直于 等压线
b .由高压 指向低压
(百帕) 1000 1005 1010
中心气流垂直 运动方向
上升运动
下沉运动
天气特点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典型天气例子 东南沿海的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next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台风
台风眼
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 一种 特殊形式, 台风登陆时,多伴有暴雨、狂风、雷电等。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晴
地面
北
高
半
球
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
课堂小结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下载1
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模式
水平方向上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 模式
空气垂直运动(对流)
空气水平运动(风)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2. 大气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空气产生 地转偏向力 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摩擦力 3. 大气水平运动的两种形式
南
低
半
球
北半球低压中心 ——逆时针方向由 四周向中心流入
南半球低压中心 ——顺时针方向由 四周向中心流入
反气旋
北
半
高
球
南
高
半
球
北半球高压中心 —— 顺时针方向 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南半球高压中心 —— 逆时针方向 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气旋控制下的 天气特点如何?
雨
地面
北
半
低
球
气旋控制下的天气
反气旋控制下的 天气特点如何?
地球上的大气
新 1.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课 2.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标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导 航 4.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特点
想一想
1. 自然界的大气为什么会运动? 2 . 大气运动主要有几种方式? 3 . 大气首先以哪种方式做运动?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地面
冷
A
C 地面摩擦力
D 前三个力的合力
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
A 气旋和反气旋
B风
C
C 热力环流
D 大气环流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课堂练习
比较
气 旋 反气旋
中心气压
低
高
气流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流动 中心向四周流动
旋 转 方 向 北逆南顺 南逆北顺
天气特征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课堂练习
1.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D
A 海陆间热力差异 B 太阳风的驱动作用
C 地面高度不同 D 地面冷热不均
2.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高空)
7
3.地面摩擦力: 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
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水平气压 梯度力
风向
(百帕) 1000 1005
地面摩擦力
1010
(北半球近地面)
地转偏向力
空气产生水平
大
气
水平气压梯度力
运动的原动力
做
二力平
水 平
(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衡,风向 平行于
运
地转偏向力
等压线
动(高Biblioteka )所受 作(使北半球风向右偏, 南半球风向左偏)
用
地面摩擦力
三种力 共同作 用下,风 向斜交 等压线
(近地面)
力
(与风向相反)
•近地面高、低压中心处大气 的运动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990 1000 1010
高
1010 1000 9低90
气压单位: (百帕)
三. 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
北
半 球
低
2.地转偏向力
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水平气压 梯度力
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即风向);
(百帕) 1000 1005
c.由低纬向 高纬增大;
1010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
(百帕) 1000
1005
气
压
1010
梯
度
1015
力
风向
1020
地转偏向力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低气压
热
高气压
冷
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 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 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 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水平气压 梯度力
a. 垂直于 等压线
b .由高压 指向低压
(百帕) 1000 1005 1010
中心气流垂直 运动方向
上升运动
下沉运动
天气特点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典型天气例子 东南沿海的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next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台风
台风眼
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 一种 特殊形式, 台风登陆时,多伴有暴雨、狂风、雷电等。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晴
地面
北
高
半
球
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
课堂小结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下载1
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模式
水平方向上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 模式
空气垂直运动(对流)
空气水平运动(风)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2. 大气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空气产生 地转偏向力 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摩擦力 3. 大气水平运动的两种形式
南
低
半
球
北半球低压中心 ——逆时针方向由 四周向中心流入
南半球低压中心 ——顺时针方向由 四周向中心流入
反气旋
北
半
高
球
南
高
半
球
北半球高压中心 —— 顺时针方向 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南半球高压中心 —— 逆时针方向 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气旋控制下的 天气特点如何?
雨
地面
北
半
低
球
气旋控制下的天气
反气旋控制下的 天气特点如何?
地球上的大气
新 1.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课 2.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标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导 航 4.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特点
想一想
1. 自然界的大气为什么会运动? 2 . 大气运动主要有几种方式? 3 . 大气首先以哪种方式做运动?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地面
冷
A
C 地面摩擦力
D 前三个力的合力
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
A 气旋和反气旋
B风
C
C 热力环流
D 大气环流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高中地理新教材】大气的运动课件 下载1
课堂练习
比较
气 旋 反气旋
中心气压
低
高
气流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流动 中心向四周流动
旋 转 方 向 北逆南顺 南逆北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