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之农业示范园建设方案

农业示范园建设方案

【篇一: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挥农业园

区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区域特色产业

发展,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发展思路,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方向和“一乡多园,科技引领,多元业态,示范带动”的发展要求,采取“政策集成、项目集成、技术集成、科技集成”的方式,实行种养大户扩大规模建园、龙头企

业联结基地建园、招商引资引企建园、科研机构产学研对接建园、

政策扶持项目建园等多种建设模式,建成一批布局区域化、生产标

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运作市场化现代农业样板,打造

成为都市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发展和

农民持续增收的新亮点,打造一批具有全省标杆和引领作用的综合

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立体高效、循环生态、效益优先、示范带动”的原则;二

是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布推进、突出特色、错

位发展”的原则;三是坚持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

村建设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等的有机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规划的衔

接性、风格的独特性、经营的规模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建设的区域

性相融合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1、扩面增量:围绕蔬菜瓜果、畜禽水产、苗木花卉、特经种植等优

势产业发展,建立一批千亩连片特色种植、千栋连建设施栽培、万

头以上生猪养殖、一百万只以上家禽养殖、百头以上奶牛养殖等特

色种养小区。2010年全市发展各类特色种养小区380个,较上年

341个增长11.4%。打造“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群体,做大基地规模,提升产业档次,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

2、规范提升:在全市341个特色农业小区的基础上,重点打造10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我市现代农业“百园提升”工程战略。园

区集中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技术集成;集中一流的生

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集约土地、资本、技术、项目、人

才于一体;集中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功能

于一体;集中产业发展、示范展示和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使之成为我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积聚推进、现代农业特

色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效农业

集聚区、现代农业先行区、先进科技示范区和安全生产展示区

3、打造一批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着力推动已建肥东白龙长王、肥西官亭马河湾、丰祥、肥西严店苏小、西郑岗、长丰造甲宋岗,

在建的肥东八斗大张、长丰杨庙十井、长丰朱巷庞孤堆、梁圩七个

万亩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项目园区建设;着力推动包河东大圩万亩

蔬菜园艺观光产业园、包河牛角大圩万亩现代农业观光园,肥东陈

集乡陈集村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肥东民族乡万亩亩设施栽培产业园、元疃镇丰宝万亩食用菌产业园、撮镇镇建华万亩水生蔬菜产业园,长丰以水湖为核心万亩设施草莓产业园、吴山车左、桥冲万亩

南冬瓜旱作农业示范园,肥西以高刘为核心万亩大葱种植产业园、

三河以西湖为核心万亩水生蔬菜产业园十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着力打造成为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4、推动现代农业园区集聚发展:将大圩镇东大圩现代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园区与烟墩丙子渔场、万亩湿地生态保护区和牛角大圩万亩现

代农业园区融为一体,打造环巢湖15公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产

业园区;立足庐阳、蜀山区生态区位优势,将庐阳蓝斯凯、禾润农

业园区、千亩设施栽培园区和千亩早西瓜基地,与蜀山区汤氏园艺、林艺园艺、蜀山农业科技示范园串联成珠,打造环北城15公里生态

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园区;以马鞍山

现代牧业2万头奶牛养殖园区、民族乡万亩设施栽培基地为核心,

新安、健达、旺盛、宏峰、桂和、鑫华、鑫顺、发忠众多养殖园区,及丰宝、福泉、金色大地、汇景农业、新世野等众多种植园区星罗

棋布,打造全省一流店白路20公里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发展低

碳农业,与肥东新城农产品加工园区遥相呼应;将三岗苗木产业园、严店万亩露地蔬菜产业园、三河万亩水生蔬菜产业园链接成带,两

侧一公里分布着存安苗圃、山河园林、湖光葡萄、田野菌业、景南

农业、西湖莲藕、丰隆莲藕、昌隆莲藕等众多农业园区,着力打造

合铜路15公里高效农业产业园区

四、工作重点

1、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紧紧围绕本地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结合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土地复垦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立足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园区建设要突出主体产业,综合性产业园区明确一个适合当地的主

体产业,专业性园区要形成鲜明特色,园区主体产业产值比重要达

到70%以上。园区要达到一定规模,实行连片开发建设,发挥规模

效益。

2、积极应用现代科技与物质装备。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农

田基础设施要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道路交通畅通,水、电、

通信等配套。充分运用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

先进养殖设施等先进设施,提高园区产业发展水平。园区要积极引进、集成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引领本地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展示基地,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种子种苗

中心。

3、大力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园区建设要实行政企分开,政府着重抓

好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园区载体优势,生产性投入

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为主体,逐步做大做强。要突出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依托入园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等,组建创办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园区及其

周边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发挥园区

技术优势,成立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

生产,强化品牌创建,打造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知名品牌,积

极推动园区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认定认证。

4、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园区建设要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路,在建设特色产业、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发

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服务业,有条件的可以在园区内配套建设

农产品加工、物流设施,切实提高园区农业产业化水平。高度重视

农产品流通销售工作,加强与农产品批发市场、

【篇二:龙山镇农业产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

龙山镇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实施

方案

近年来,随着我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示范园已成

为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一个崭新亮点和农村经济的一个新

增长点,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带

动劳动力就业、加速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新型产业。为加强龙山镇农

业产业示范园发展建设与管理工作,按照国家关于加快农业与农村

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政策,结合我镇农业和镇域

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制定龙山镇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龙山镇位于安龙县北面,距县城约39公里,地处安龙、兴仁、贞丰三县结合部;其中通往兴仁县城38公里、通往贞丰县城约36公里。全镇辖15个村,162个村民组,国土面积144多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7210余户,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达83.6%,以

布依族、苗族为主。

二、自然资源

龙山镇属亚热带气候区,常年温暖温润,无霜区长达290天左右,

最高海拔1988米,最低海拔738米,年降雨量1580米。龙山镇是

农业镇,同时也是贵州省重要的产煤乡镇之一,辖区内有5家煤矿,原煤产量250万吨。2013年全镇财政总收入完成21890万元。龙山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石灰石、陶瓷土、锑、钾等。

三、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镇农业生产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依据国家关于优

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开发和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

产业政策,充分利用本镇的土壤、气候、海拔等自然优势,实行“低

海拔种菜(早熟蔬菜),中海拔种优质稻,较高海拔种桑(养蚕)、烤烟、中药材,高海拔种茶”的立体农业种植模式,形成以“早熟蔬菜、优质稻、烤烟、种桑养蚕、中药材、茶叶”等六大支柱产业为主

的农业产业化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镇域特色优势

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农业产业示范园建

设步伐不断加快。形成了“立体农业种植模式”发展格局。

四、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实际,按照“规划先行、绿色环保、产业支撑、特色突出、优

势互补、品牌创建”原则,突破传统农业的范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因地制宜,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区,在确

保粮油等大宗农产品保有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发展特色

明显、竞争力强、规模效益显著的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为基础进

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开发、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和产

业基地建设,发挥特色,树立品牌,实现生产与

市场对接、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促进我镇农业基本实现“高

技术、高品质、高效益、外向型”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格局。实现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为推进富民强镇、构建和谐

新龙山做出积极贡献。

五、加强组织领导

镇党委镇政府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园区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成立农业产业示范园

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远辉(党委书记)

副组长:韦其波(党委副书记、镇长)

岑刚(人大主席)

饶代霞(副镇长)

成员:吴应才(林业站站长)

叶树成(农服中心主任)

韦天润(国土所所长)

杨秋(财政分局局长)

杨仕泽(水利站站长)

夏东升(扶贫站站长)

下设办公室扶贫站,由夏东升兼办公室主任,成员陈宣佑。

六、规划目标

到2013年底,龙山镇基本形成“立体农业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结构,进一步巩固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围绕农民增收,加大财政支

农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

高效优质农业,有力地促进了粮菜畜禽等产业的发展,取得良好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一)、示范园点

1、下坛村早熟蔬菜示范园点

基本情况:龙山镇蔬菜基地位于龙山镇下坛村,距离镇中心约6公里,距离安龙县城约35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561户2859人。

村境交通便利,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4500~7000℃,常年平均气温15.8~16.5℃,无霜期300~340天,冬春温暖干燥,气温高,回升快,海拔在760~850米(村平均海拔760~1100米),由于特殊的自然气候,村内可适宜发展蔬菜种植

的土地面积达4000余亩。2012年在龙山镇党委政府通过开展“百名

干部下基层,镇矿共建手拉手,扎扎实实帮群众”为主题的创先争优

活动为契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扶持、引资推动、群众参与”的

方式,在下坛村发展蔬菜种植。2013年引进安龙县绿色菜园生态种

植场等企业,通过合作社带动,部分菜农分散种植联动的模式将蔬

菜种植面积扩大至2000亩。

基地规模:基地占地3500余亩,流转土地1500亩,已建成蔬菜大

棚27个(占地8000平方米)。种植品种主要有茄子、西红柿、辣椒、早熟瓜等10余个品种。

管理模式: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实行统一

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三统一”。并由县农业局农经站和镇

农业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质量安全:强化基地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一律使用“有机农药”,严把农药使用关,产品上市须相关部门进行产品质量和安全认证

发展目标:项目区规划种植蔬菜3500亩,充分利用早熟蔬菜示范

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大棚的育苗功能,带动全村7个村民组544户农户;建设蔬菜“专业村”、“小康村”,实现基地年产值5250

万元以上,户均增加收入4.6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增加1万余元以上。

财政投入:总投资230万元(由镇里投资100万余元,耀泳蔬菜合

作社投资60万元,协调镇境国营、鑫发、泓发、邱家湾等4家煤矿

企业捐资70万元),

2、巧岭村、云上村、半坡村、肖家桥村茶叶种植示范园点

基本情况:龙山镇2007年至2013年已种植茶叶8000余亩,主要

分布在巧岭、半坡、肖家桥、云上村等村,其中灵山茶叶种植基地(浙江安曾华)种植茶叶1000余亩,黔西南州天香茶叶有限公司种

植茶叶3500余亩,肖家桥村2500余亩,巧岭片区农户种植茶叶2000余亩。云山村900余亩茶叶种植初见效益:巧岭村纳盖组陈

永飞、陈永刚、陈永兴、陈永習等农户栽种的茶叶,第三年开始采茶,据上述茶农介绍,巧岭春茶比浙江春茶采茶时间提前15—20天

左右,今年清明前的茶叶产量在10—20斤/亩不等,每亩产值约6000—12000元左右。由于目前茶叶采摘未达到产期,加之天气因素,叶芽不太饱满、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导致茶叶的附加值不太高。根据龙山镇茶叶目前的发展趋势,已实施茶叶进入丰产期大约需要

1-2年时间。目前已实施茶叶种植面积至少解决了近600人的就业问题,实现就业收入300—400万元。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多种

形式,宣传园区开发建设的实施和进展情况,重点报道工作中好的

举措好、好做法、有突出贡献的先进单

【篇三: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制定《宁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

设总体规划》。

一、建设宁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是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

的以高投入、高产出、低资源消耗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以产业化

经营和现代科技支撑的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现代农业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产业基础,是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进

入二十一世纪,我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农业

和农村经济正在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宁夏农业生产条件

优越的引黄灌区,建设一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各具特色的现代

农业示范园区,尽快形成集聚效应,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是加速我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

途径。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

现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有利于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

产率、产品市场竞争率;有利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扩

散效应和催化效应,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有利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现代意识、科技意识和发展意识,促

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因此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对推动我区农业

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设宁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

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为重点,立足于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构建优

势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组装集成和

示范推广,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创新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具

有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科技支撑、现代管理水平,生态效益、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示范样板。

(二)建设原则

1、发挥优势的原则。按照地域主导产业及优势农产品,选准园区发

展方向,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升级,带动当地农村经

济整体的发展。

2、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优先选择商品

率高、市场竞争力强、能带动农民增收的优势主导产品,提高园区

的经济效益。

3、示范带动的原则。园区建设运用现代设施、现代技术和新型运行

机制,体现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带动

现代农业的发展。

4、

市县(区)主导原则。园区建设以市县为主导,自治区进行宏观指导。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为主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创新园区建设的运行机制,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打

破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形成政府推动、部门配合、社会力量

积极参与的园区建设机制。

5、集约规模经营原则。园区要与自治区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衔接,集中连片,有一定规模,生产设施、技术装备先进,推行规模化、

标准化生产。以现代农业技术取代传统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科技

含量,发挥生产全过程的技术聚集效应,实行集约经营。

6、产业化原则。园区建设要与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发挥龙

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增强科技型企业、产业协会和其他农村合作经

济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提高园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紧紧

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开展一系列符合现代农业发

展要求的产业化组织经营和管理。

三、宁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总体目标和建设标准

(一)总体目标以现有的自治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逐步建设15-20个集中连片、有较大规模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从管理模式、组织形式、科技应用、机械化作业、产业化经营、市

场开拓等各个方面探索、创造经验。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产业化

经营、社会化服务和科学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格局,把现代

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以此推动我区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2005年启动奶牛、优势粮食、肉羊、枸杞、蔬

菜、现代节水、葡萄、马铃薯等14个集中连片、有较大规模、特色

鲜明、产业带动功能强的专业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06年在引黄

灌区围绕自治区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布局,推动10个不同区域、

不同产品、不同类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2008年对达到建设

标准的园区进行总结、考核、验收。建设期各园区都要有1-2个龙头企业带动,农业总产值年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同类地

区30%以上,综合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80%以上,生产设施完善,

良种全面覆盖并保持持续更新,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全部

达到无公害标准,农业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社会化服务

与管理体系健全。

(二)建设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上要具有较高的现代装备水平、农业生产水平、科技应用水平、资源环境水平、现代管理水平和农

民生活水平,达到劳动生产率高、土地产出率高、投入产出率高、

科技贡献率高、市场占有率高和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管理企

业化、产品标准化、生态良性化的“五高五化”要求。建成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以及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企业孵化为一体,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农

业园区的主导产业要突出、示范技术要先进、装备现代化和机械化

程度要高、运行机制要符合市场要求、配套服务体系要完善、综合

效益要好、投入体系要多元化的要求。以此指导和规范现代农业示

范园区的规划及实施方案的制定。并按以下建设标准进行建设:一

是要有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的基本生产条件和装备,现代设施栽培,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和配套设施等;二是要建

立“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农业生产系统。建立起依靠科技进步,能不断生产出品质优、种类多、产量高的农产品,有高效综合

的农业生产体系;三是要形成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良性循环系统。

合理开发各种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化害(废)为利,构筑农业生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符合可持

续发展战略要求;四是要建立有效的技术推广机制和有力的技术支

持系统。使农业科技成果和新技术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转化为生

产力,实现产业化;建立起包括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副产品加

工贮藏运输、销售的运行系统和良种、化肥、农药、农机以及信息、教育、金融、保险等在内的服务体系,以及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多

元化投入体系。四、宁夏现代

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布局根据《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

规划》要求,围绕枸杞、清真羊肉、奶牛、马铃薯四个战略性主导

产品和设施蔬菜、专用玉米、优质稻麦、酿酒葡萄等区域性优势特

色农产品生产,以建设引黄灌区现代农业核心区为重点,兼顾山区

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和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中心区域的不同

类型、不同产业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优势农产品向

优势产业带聚集。——在枸杞产业带的核心区中宁县和贺兰山东麓

地区选择集中连片、集约化生产水平较高,与龙头企业联系紧密的

优质枸杞生产基地,建立枸杞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带动枸

杞产业快速发展。——在奶产业带核心区吴忠市和银川市周边县区

及有一定集约化生产水平的农垦平吉堡奶牛场,建设奶产业现代农

业示范园区,示范带动奶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畜牧业发展较快

的农垦集团和灌区有关市县,依托龙头企业,建立清真优质肉羊现

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带动肉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南部山区

马铃薯产业带的核心区域西吉县,以马铃薯研究所为中心,建立马

铃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带动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

设施蔬菜和脱水蔬菜产业带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选择有一

定规模和集约化生产水平较高的种植基地,建立设施蔬菜和脱水蔬

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带动设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在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原产地域范围内,选择有一定种植规模的基地,建立酿酒葡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带动酿酒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优势粮食产业生产精华地带的吴忠等地,选择生产技术

水平高、与粮食转化和加工企业相配套的基地,建立优势粮食产业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示范带动优势粮食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中部干旱带毛乌苏沙地退化草原禁牧地区,选择配套设施完善,

技术水平高的种草养畜基地,建立草畜高效转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带动草畜产业的持续发展。——在灌水紧缺的贺兰山东麓沙质

淡灰钙土地区,选择综合运用现代节水设施和节水技术的农业示范

基地,建立节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带动现代节水高效农业的

发展。

五、宁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重点内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既是

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外延的扩展,也是对其内涵的进一步提升,要

以近几年建设的各类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

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创新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建设辐射力更强,内容更丰富,技术更密集,产品竞争力更强,经济、社会、生

态效益更协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对有一定规模基础和集约化生

产水平高

的园区进行择优扶持,加快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分

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思路,规划建设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运行方式和经营主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确定建设重点

和主攻方向。

(一)枸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1、建设目标以提高枸杞产量、品质和效益为中心,以实现枸杞绿色

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为主攻方向,以高标准沟、渠、路、林、电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现代化的病虫害统防设施、高效枸杞烘干和

质量检测设备技术,集成先进节水、施肥、修剪和新品种选育的技术,专家诊断系统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为建设重点,把园区建设成

为环境优美,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中介组织和社会化服务健全,

产加销、贸工农、教科研一体化的枸杞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区。到

2008年,建成以中宁县、贺兰山东麓为中心的万亩枸杞产业现代农

业示范园区,示范带动灌区优质枸杞基地建设和枸杞南扩工程,加

快红色枸杞长廊产业带的形成。

2、主要建设内容

(1)条件设施建设项目包括以机械耕作设备为主的万亩枸杞现代农

业示范园区和以节水灌溉设施为主的枸杞高效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厂化烘干设备为主的高效烘干配套设施。以统防统治机

械设备为主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条件建设。检验检测中心和干果速测

点建设为主的枸杞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2)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示范推广枸杞新品种,枸杞高产优质生产的

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经济平衡施肥技术,枸杞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种植技术。扩大应用环境质量检测适时监控、农药残留测定标准方法,枸杞生产环境及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先进的枸杞制干、贮藏包装、精深产品加工等生产加工工艺及设备。推行枸杞施肥、病虫害

防治、采收、储藏包装深加工等生产全过程的专业化生产技术服务

体系和枸杞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技术。

(二)奶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