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技能创新大赛说课稿
初中化学实验优质课说课稿模板

初中化学实验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化学实验——氧气的制备与性质探究。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对氧气制备实验的操作和性质探究,使学生能够:1. 掌握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了解氧气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4. 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安全意识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用分解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备氧气的原理;2. 学会使用实验器材,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1. 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掌握;2. 实验中对反应条件的控制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铁架台、集气瓶、水槽、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塞、药匙等;2. 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等;3. 安全防护用品:护目镜、实验服、手套等;4. 教学辅助材料:教学PPT、实验操作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氧气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进而引入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课题。
2. 讲解实验原理利用PPT展示氧气的制备反应方程式,讲解过氧化氢分解和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的原理,使学生理解实验的理论基础。
3. 实验操作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实验操作流程,包括药品的取用、实验装置的搭建、反应条件的控制等,同时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4. 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组学生都能正确完成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5. 实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助燃性、不易溶于水等。
6. 实验总结与反思总结本次实验的关键点和学生在操作中的不足之处,强调实验精神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及结论;2. 鼓励学生收集关于氧气在生活中应用的案例,进行分享和讨论。
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竞赛课教案

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竞赛课教案河龙中心学校:黄华安实验课题:CO2性质实验演示一、实验6-41、地位和作用:向装有高低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的实验在这节课中非常重要,能够很好地证明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同时也证明了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的成功与否,会影响学生对CO2性质的理解和识记。
做这个实验时一定要成功,使学生能看到“底层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的明显现象。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原实验装置在倾倒CO2时,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两支蜡烛同时熄灭”或“上层蜡烛先熄灭,下层蜡烛后熄灭”错误现象。
这样就无法实现实验6-4的目的,学生对CO2性质也会产生误解。
3、本实验的创新与改进之处:在原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加一块大小适宜的硬纸片,挡在倾倒CO2的集气瓶的前方(硬纸片伸入烧杯的位置要适当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最好与下层蜡烛火焰焰心保持水平)。
使CO2不会向周围乱溢流,避免不正确的实验现象发生,以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的成功。
4、实验器材:烧杯、高低蜡烛、装满CO2的集气瓶、玻璃片、硬纸片。
5、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倾倒CO2时,控制CO2向烧杯中流入的方向和位置。
6、实验过程:(1)点燃烧杯中的高低蜡烛;(2)一手把硬纸片伸入烧杯,一手拿起装满CO2的集气瓶;(3)缓缓地向烧杯中倾倒CO2;(4)描述现象,给出结论。
7、实验效果:减少了误差,能使实验成功,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
8、自我评价:添加小小一张硬纸片,使实验变得科学严密,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算是一种简单方便而又易操作的理想设计。
二、实验6-5和实验6-61、地位和作用:软瓶实验和紫花实验在这节课中也非常重要,能够比较直观地证明CO2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同时有助于学生掌握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实验6-5和实验6-6过渡有些唐突,缺少联系性,倒至实验6-6的实验目的不够明确。
初中化学实验说课比赛说课稿模板

初中化学实验说课比赛说课稿模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一节初中化学实验课,课题为《探索物质的奥秘——酸碱中和反应》。
本次说课将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设计、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展开。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次实验课的内容是酸碱中和反应。
首先,我会简要介绍酸和碱的性质,然后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总结反应的特点。
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指示剂来观察反应的酸碱变化,并通过pH试纸测定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
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我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然后通过实验验证他们的猜想。
在实验操作环节,我将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每组负责不同的实验任务,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验设计实验一:酸碱指示剂的变化材料准备:紫色石蕊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操作步骤:1. 向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2. 分别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3. 记录观察结果,并讨论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原因。
实验二:pH值测定材料准备:pH试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操作步骤:1. 使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
2. 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再次测定pH值。
3. 分析混合后的溶液pH值变化,探讨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五、评价与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我将通过小测验和实验报告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会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过程,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加高效和有趣。
总结:通过本次说课,我希望能够向各位展示一种既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又强调实践操作的化学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大赛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大赛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参与初中化学实验创新大赛,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同时增强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验创新大赛介绍2. 实验创新大赛规则与要求3. 实验创新大赛教案设计三、教学过程1. 实验创新大赛介绍通过展示一些成功案例和获奖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实验创新大赛的背景、意义和目标,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热情。
2. 实验创新大赛规则与要求向学生介绍实验创新大赛的参赛规则与要求,包括参赛条件、唯一性原则、评分标准等内容。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和探索,提出创新性实验方案。
3. 实验创新大赛教案设计指导学生设计一份完整的实验教案,包括以下要素:*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意义。
* 实验原理:介绍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原理和背景知识。
* 实验材料:列出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步骤,包括注意事项和安全提示。
* 数据记录与分析:指导学生如何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 结果与讨论: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思考,分析实验现象和解释化学原理。
* 结论与总结:总结实验结果,回答实验目的,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为了衡量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教师评价:通过评估学生的实验教案设计和实验操作过程,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通过同伴间的互评方式,评价实验教案的创新性和实施情况。
3. 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教案设计和操作进行评价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创新大赛相关资料和案例2. 化学实验教材和参考书籍3. 实验器材与试剂六、教学心得通过参与初中化学实验创新大赛,学生将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技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学生还能提高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理解,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热爱。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发挥自己的才能。
中学化学创新实验说课大赛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第1页
一:设计思路
缺点及解决方案:
1.固体落入稀盐酸有先后,且容易粘在试管内壁。 实践表明将固体与液体放置位置对调,可以解 决这个问题。
2.产生气体过少时气球几乎不膨胀,气体较多时 气球易脱落。通过计算添加药品的量能解决气 球膨胀大小的问题,选择有凸口的试管并用线 绳将气球系在试管上能解决气球脱落问题。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第2页
一:设计思路
• 用等质量的Na2CO3、NaHCO3与等量盐酸反 应比较速率科学吗?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不仅取决于物质
的性质,还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0.3g Na2CO3 的物质的量为0.0028mol,0.3g NaHCO3的物质 的量为0.0036mol,加入3mL稀盐酸后,如果不
2018年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说课比赛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实验 的改进
巢湖一中 吴晶晶 2018年6月24日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第0页
一:设计思路
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与 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快慢是 中学化学中一个传统的实验, 在人教版教材中通常会采用右 边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方案:试管中放入相同浓 度的3mL稀盐酸,气球中分别 放入0.3g的碳酸钠、碳酸氢钠 固体。实验开始时将气球末端 同时提起,让固体进入稀盐酸 中,通过观察气球膨胀的速率 及大小来比较反应的快慢。
考虑溶液体积变化,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93mol/L,Na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2mol/L,由此采用这种方式来比较反应速率
是不科学的。本人在多次演示该实验的基础上,
对此对比实验有了新的设计: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第3页
二:实验步骤
化学实验创新说课稿-化学创新实验说课

化教真验革新道课稿之阳早格格创做商量气氛中氧气含量拆置的矫正任教科目:初中化教任教单位:少沙县黄花中教做者:陈恺仄尊敬的诸位收袖、博家评委、教授们:大家上午佳!尔去自少沙县黄花中教,尔参赛的课题是《商量气氛中氧气含量拆置的矫正》.人教版初三化教第二单元课题1《气氛》教教安插了一个典范的演示真验去商量气氛中氧气含量,真验中通过白磷正在集气瓶中焚烧,热却后,挨开止火夹,火通过导管加进集气瓶,体积降高约五分之一等局里,商量气氛的身分.正在真验中,有好处开收教死的思维,是一个非常要害的真验.课本中采用的仪器为集气瓶、导气管、烧杯、止火夹、焚烧匙、酒粗灯,正在真验支配历程战论断分解中,自己感触该真验有以下缺累之处:1、该拆置系统性缺面较大,一圆里,导管中有5-10ml气氛,随着集气瓶内气体体积缩小,压强减小,挨开止火夹,导管内的气氛将加进集气瓶,引导液里小于五分之一.2、该拆置的刻度不明,五分之一之道齐凭教授心道,不通过准确的定量展示,对付于宽紧的科教教习去道,不利于培植教死粗益供粗的科教粗神.3、正在分解论断时,由于物理中的大气压强还已教习,教死最易明白的是,为什么火会加进集气瓶.4、该拆置需要等到拆置真足热却,才搞挨开止火夹,热却所需要的时间较少,如已真足热却,真验缺面较大.鉴于以上缘由,自己根据化教战物理相闭知识,分离多年教教试验体味,对付那个真验举止了一定的矫正.矫正如下:仪器:500ml集气瓶,少导管二根,橡胶塞一个,橡皮管一根,焚烧匙、250ml量筒.真验支配:1.先对接仪器,查看拆置的气稀性,2.用集气瓶拆谦火,把塞子塞紧,手段正在于道明那是一谦瓶火.3.将集气瓶中的火倒250ml搁正在量筒内,共时题问:集气瓶内的气氛体积是几ml?(用于测定气氛的体积)4.正在焚烧匙内拆上脚量白磷,将一端少导管搁进量筒内,加热白磷,白磷剧烈焚烧后,赶快将戴少导管的橡胶塞塞住集气瓶.5.瞅察真验局里.最开初,由于白磷正在集气瓶内焚烧,气体受热伸展,将排出部分火,咱们正在不妨瞅到量筒内将有气泡冒出,那部分被排出的气氛,是导管内的气体,不是集气瓶内的气氛,也恰恰是咱们真验需要排出的气体.之后火将沿着导管加进坐集气瓶,量筒内液里渐渐下落.6.白磷真足反应后,将集气瓶倒过去,振荡,让集气瓶,充分热却.(约莫20秒钟时间即可热却),正坐集气瓶,捏住橡胶管,将导管内存留的火倒流至量筒,把少导管拿出量筒,读出量筒内火的体积,为200ml.由此可知,缩小的气体体积为50ml.咱们也透彻测算出气氛中氧气约占气氛体积五分之一.本拆置矫正之后的便宜:1.教死很简单明白,真验前透彻天测定出本去气氛的体积.真验后,透彻的测定出量筒内火缩小的量,便是集气瓶内气体缩小的量.2.从初自末,皆保护着瓶内、中气压仄稳,有好处氧气的充分反应,也很曲瞅天瞅察到火不竭天通过导管,从量筒内自然天流进集气瓶,正在不教习大气压的情况下,可明白为,集气瓶内的气体不竭缩小,表里的火不竭补充,无需过多的阐明气压的变更.3.集气瓶正在真验前被潮干,并留有存火,有好处五氧化二磷的吸支,并热却拆置,拆置简单热却,倒坐集气瓶,即可用火热却,让体系温度落矮,很快天回复到反应前的初初温度.4.真验历程中,排出了导管内的气氛,最大大概天减小了真验缺面.5.真验局里明隐,读数透彻,有道服力.附:自己感触那个真验的矫正,虽然很简朴,但是正在本质教教中可支配性强,有本质意思,那个真验的矫正被扬弃感触深为可惜.正如,正在商量二氧化碳溶于火的真验一般,将一个硬塑料瓶拆半瓶火,支集半瓶二氧化碳,盖上瓶盖,振荡,塑料瓶变扁,那个真验虽然简朴,但是效验非常佳真用.颁布正在博客上,期视通过尔的博客取共止接流,对付进止九年化教教教的共止们有益.也期待举一反三,得到共止的进一步矫正.自己查阅了搜集战相闭资料,不创造取本真验相似的矫正,有本创性.本真验乐成的闭键:1.气稀性佳;2.白磷一定要剧烈焚烧,可则氧气不克不迭充分反应.。
化学实验创新说课稿化学创新实验说课

化学实验创新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化学实验的进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在自主探究中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化学实验创新的意义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和体验化学现象,理解化学知识,并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化学实验创新,则是在传统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更创新的实验方式和理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的意义和方法。
2.化学实验创新的方法化学实验创新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方法:a.探究实验法探究实验法要求学生在实验中积极参与,经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b.团队协作法团队协作法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分组合作,相互帮助,互相鼓励,达到共同完成实验的目的。
c.游戏模拟法游戏模拟法是通过建立游戏化的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实验,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
3.本节课的实验内容本节课的实验内容是制备碳酸钙。
通过前期知识学习、探究实验和团队协作,学生将能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懂得分析实验数据和结论,培养批判思维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其他实物引入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场景,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前期知识学习让学生先了解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应用场景等相关知识。
3.实验操作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并且每个小组的实验条件不同,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究完成实验的目标。
4.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出制备碳酸钙的最优条件,并根据实验结论,探讨制备碳酸钙的应用价值。
5.展示成果让学生将实验成果进行展示,并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意见交流,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探究的快乐和成果的喜悦。
四、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实验技能,并针对学生不足之处进行深入的教学。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实验的魅力,培养了对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为下一步的化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创新说课稿模板

初中化学创新说课稿模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一节初中化学课,课题为《空气的组成与性质》。
本次说课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八册第三章第一节。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化学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兴趣。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学习如何通过实验来探究空气的成分。
同时,通过对空气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比例,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性质和用途。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和过程。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讨论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讲授新知介绍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比例,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3.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讨论。
4. 巩固练习通过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巩固学生对空气成分及其性质和用途的掌握。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空气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并进行相关的小实验,如“自制氧气”等,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技能创新大赛说课稿学校:兴义市则戎乡中学
参赛教师:马建春
参赛时间:2018年6月13日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早上好!
我是则戎乡中学的马建春老师,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我展示的创新实验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的内容,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出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在实验室做实验时需要用到二氧化碳气体时,能不能收集我们呼出的气体,这样就引入该课题。
在课本上,实验是这样设计的,提供实验仪器,(都是玻璃仪器)长颈漏斗、锥形瓶、导管(带橡胶塞)、集气瓶、玻璃片、试剂有碳酸钙、稀盐酸。
该实验的不足之处:1、不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2、用的都是玻璃仪器,容易破碎3、所用的仪器空间大,耗费大量的药品。
因此我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我改进
后的实验设计体现5大理念:
1、变废为宝.我使用的仪器是塑料瓶、医院里输液用过的输液管,给动物
打针用过的注射器、我把它们高温消毒后拿来使用。
可以循环使用的
橡胶塞、还有平时家里用剩的蜡烛、火机和木条。
2、容易携带,不易破碎,使用方便。
3、多功能.可用于实验室用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制二氧化
碳、氢气等)。
4、容易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节约药品,可根据需要气体的多少,选
择不同大小的塑料瓶和注射器。
5、所用药品能就地器材,所用的大理石(石头)就是我在路边捡的。
实验过程:介绍本次实验所需的仪器,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塑料
瓶中装入适量的碳酸钙(块状的石头),塞紧橡皮塞,把注射器里的稀盐酸(适量)推进塑料瓶里,观察实验现象,同时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验满。
要求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结论: CaCO3 + 2 HCl ==CaCl2 +CO2 + H2O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的气密性必须好,燃着的木条不能伸入塑料瓶中。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技能创新大赛实验教学设计实验名称: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参赛学校:兴义市则戎乡中学
参赛教师:马建春
参赛时间:2018年6月13日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创新实验设计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一些使用过的器材来设计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爱护身边的塑料瓶。
设计的优点:1、变废为宝.我使用的仪器是塑料瓶、医院里输液用过的输液管,给动物打针用过的注射器、我把它们高温消毒后拿来使用。
可以循环使用的橡胶塞、还有平时家里用剩的蜡烛、火机和木条。
2、仪器都是塑料的,不易破碎,容易携带,使用方便。
3、多功能.可用于实验室用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制二氧化碳、氢气等)。
4、容易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节约药品,可根据需要气体的多少,选择不同大小的塑料瓶和注射器。
5、所用药品能就地器材,所用的大理石(石头)就是我在路边捡的。
实验所需的器材:塑料瓶、输液用的塑料管、橡胶塞、注射器、蜡烛、木条、火机、石头和稀盐酸.
实验原理: CaCO3 + 2 HCl ==CaCl2 +CO2 + H2O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过程:一、介绍本次实验所需的仪器,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塑料瓶中装入适量的碳酸钙(块状的石头),塞紧橡皮塞,把注射器里的稀盐酸(适量)推进塑料瓶里,观察实验现象,同时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验满。
要求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二、倒掉废液,清洗实验仪器。
实验结论:CaCO3 + 2 HCl ==CaCl2 +CO2 + H2O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注意事项:加试剂之前,一定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验满时不能把燃烧的木条伸入塑料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