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的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脑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

脑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脑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不仅仅是科学家,普通人也对于这个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认知功能的定义认知功能是指一个人对于外界事物进行认知和处理的能力,主要包括感知、学习、记忆、思维、判断等方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认知功能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以及智力活动等方面。
因此,对于认知功能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神经学等学科的核心问题。
二、脑与认知功能脑是认知功能的核心,是人类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研究表明,认知功能是脑的各个区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不同区域的活动模式和程度,会影响到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学习能力、行为表现等方面。
三、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为了研究脑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科学家经过努力,成功开发了一系列脑成像技术。
脑成像技术主要包括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脑电图等。
这些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了解人脑结构、功能和信息的传播。
四、脑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人的认知功能与大脑的结构及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不同脑区的活动模式会影响不同认知功能的表现。
例如,前额叶皮层和下丘脑等区域的活动,可以影响个体的自我控制和情绪调节能力;颞叶皮层对于记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枕叶皮层对于视觉功能有着决定性作用等等。
此外,不同人群的脑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差异,这在研究认知发展、认知障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五、脑与认知功能的未来展望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人们对于脑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仍然会继续深入。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各种高价值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将会不断涌现,也将极大地推进人类对于脑与认知功能之间关系的探索。
同时,人们还需要更好地整合现有数据,进一步诠释认知行为的发展和变化。
六、结语作为一种复杂而重要的智力行为,认知功能的研究一直吸引着广大科学家与人们的关注。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脑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索人脑的奥秘,推动认知科学的发展。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云南 省 科 技 厅—昆 明 医 科 大 学 应 用 基 础 研 究 联 合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编 号 :2015FB044) 作 者 简 介 :李 陶 乐 ,Email:2499356311@ △ 通 信 作 者 :张 林 明 ,Email:zlmeek@
odsofcognitivedysfunctioninSCA3patients. 【Keywords】 Spinocerebellarataxiatype3 (SCA3);Cognitivefunction;Cerebellum;Cerebrum-cerebellarloop
小鼠脑部的研究

小鼠脑部的研究小鼠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动物,因为它们具有生殖周期短、寿命短、繁殖能力强、易于饲养等特点,是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理想模型。
尤其是在神经科学领域,小鼠的应用更为广泛,因为其神经系统与人类相似度较高,是研究学习、记忆、认知、意识等重要神经功能的有力工具。
在小鼠的脑部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手段,揭示了人类脑部的许多奥秘。
小鼠的脑部结构小鼠的脑部结构与人类的脑部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由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和海马体等部分组成。
脑干位于脑部的最下方,控制着呼吸、心跳和血压等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身体的平衡和协调动作。
大脑半球是整个脑部的主要部分,负责思维、记忆、语言、运动、感觉等各种生理功能。
海马体位于大脑半球内部,是与学习、记忆和空间认知等过程有关的重要结构。
小鼠的脑部研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小鼠脑部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们采用了许多方法。
最常见的方法是利用神经解剖学技术对小鼠脑部进行切片观察。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看到小鼠脑部中各个结构和神经元之间的关系,但是无法揭示脑部的动态过程。
另一种更为先进的方法是利用光学成像技术对小鼠脑部进行观察。
光学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部成像方法,可以实时记录小鼠脑部内部的光反应,获得脑部活动的时空信息。
这种方法常用于研究小鼠在进行各种行为过程中的脑部活动规律。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小鼠脑部的研究还涉及到基因编辑技术、光遗传学技术、电生理技术、病毒追踪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小鼠脑部的认知和理解。
小鼠脑部研究的应用小鼠脑部的研究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小鼠脑部的认识,更可以拓展我们对人类脑部的理解。
许多重大疾病,如帕金森病、癫痫、精神分裂症等,都与人类脑部的功能异常有关。
研究小鼠的脑部疾病模型,不仅可以揭示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更可以为寻找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平台。
例如,许多通向重要神经递质受体的药物,都是通过对小鼠脑部细胞的研究进行发掘和筛选的。
脑干小脑间脑实验报告

脑干小脑间脑实验报告1. 引言脑干、小脑和间脑是构成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在调节和控制身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以及协调运动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探究脑干、小脑和间脑在特定功能中的作用,加深我们对这些脑区功能的理解。
2.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了实验动物(小鼠)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器材包括实验笼、显微镜、实验仪器等。
我们选取了三个不同的进程进行实验, 分别是呼吸、平衡和感觉处理。
每个实验过程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在实验中,通过针刺法将小鼠脑干、小脑和间脑的特定部位进行破坏。
然后记录下小鼠在特定功能上的异常表现。
对照组:对照组小鼠没有进行任何操作,作为正常对照参照。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呼吸实验破坏了脑干呼吸中枢的小鼠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
它们呈现出频繁的呼吸暂停、不规律的呼吸节律和深浅不一的呼吸深度。
相较之下,对照组小鼠呈现出正常的呼吸节律和深浅。
这表明脑干呼吸中枢在调控呼吸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细致的调节,脑干使呼吸保持节奏与深度的正常平衡,从而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3.2 平衡实验在小脑平衡功能的实验中,破坏小脑导致了小鼠的平衡失调。
小鼠在走路时出现不稳定、摇晃和摔倒的现象。
对照组小鼠在行走过程中保持平衡。
说明小脑在协调和调节精细运动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小脑可以通过传递大脑指令来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确保身体姿势和运动的平稳和精确。
3.3 感觉处理实验间脑功能的实验揭示了其在感觉处理中的重要性。
在破坏间脑的实验中,小鼠出现了感觉障碍的症状。
它们失去了对触摸、温度和疼痛等感觉刺激的正常反应。
而对照组小鼠对这些刺激有正常的感知和反应。
这表明间脑在感觉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中起到关键作用。
它能够接收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刺激,并将这些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以供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4.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验证了脑干、小脑和间脑在不同功能中的重要性。
脑干在调节呼吸节律和深度上发挥重要作用,小脑在平衡和协调运动方面具有关键作用,而间脑则对感觉的处理和传递起到关键作用。
人类脑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人类脑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人类的大脑是自然界的伟大创造之一,它的结构和功能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于大脑的认识也在不断扩展。
从大脑的"工厂",到大脑的神经元,再到大脑的信息加工和意识形成,我们可以通过不同角度来探寻人类大脑的奥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人类脑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以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大脑的神秘之处。
一、大脑的"工厂":神经系统大脑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类大脑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灰质和白质,其中灰质主要由神经元和前线区组成,白质则是由神经纤维组成。
人类大脑的神经元数量超过一千亿个,而神经纤维长度可达10万英里,如果能够将其拉直,可以绕地球两繁半次。
神经细胞是大脑的基本单位,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号的小脑筒,在神经元间建立连接的复杂网络是大脑信号传递和信息处理的基础。
大脑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形成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一组若干个神经元通过突触相连而形成的复杂关系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与互动,可以实现大脑的各种功能,包括感知、认知、记忆、情感和运动等。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复杂而又多变,连接成千上万的突触。
神经元之间可以建立成对的突触(即一对一连接),也可以建立多对多的突触(即一对多或者多对一连接)。
突触传递的信号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电信号,而是复杂的神经化学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进行传递,形成了一条条神经信号通道。
二、神经系统与感知、认知和记忆神经系统是人类感知、认知和记忆的基础,大脑的神经元连接和信息传递给了人类以感知世界的能力、认知及判断情况的能力、以及记忆事情的能力。
感觉信息的加工是大脑的一个重要功能,感觉脑区是人体大脑的一个主要功能区域。
人类大脑所处理的感觉信息十分之复杂,来自身体各个部分的信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连接输送到大脑。
视觉信息、听力信息、触觉信息、味道信息和气味信息等不同感官管道所接收到的信息都会经过人类大脑的感觉加工进行分类、整合、分析及处理。
小脑非运动功能研究进展

小脑非运动功能研究进展杨康;张宗平;冯海斌;谭鑫;周霞;朱彦彬;蓝松梼【摘要】小脑非运动功能包括执行功能、视觉空间处理、语言功能和情绪调节.小脑功能分区及小脑与大脑皮质的联系方式解释了小脑非运动功能的部分工作模式.小脑血管相关性病变及小脑体积病变导致情绪调节及认知功能障碍,并与精神类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就小脑非运动功能方面进行综述.【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8(029)006【总页数】4页(P831-834)【关键词】脑非运动功能;小脑病变;认知功能;情绪调节;精神障碍【作者】杨康;张宗平;冯海斌;谭鑫;周霞;朱彦彬;蓝松梼【作者单位】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湛江524001;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湛江52400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湛江52400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湛江52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8+2传统思维认为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躯体姿势平衡、调节肌张力及协调随意运动。
近年来,随着解剖学、影像学、临床神经心理学的进步已经牢固地确立了小脑在非运动功能中的作用,并提出了Schmahmann综合征,其特点是执行功能、视觉空间处理、语言功能和情绪调节障碍。
目前已有诸多学者对小脑病变引起的非运动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血管相关性疾病及小脑体积病变所致的情绪调节、认知功能、精神类疾病等方面,并对小脑功能分区及小脑与大脑皮质的联系方式进行探讨。
1 小脑功能分区小脑分为10个小叶,前叶由小叶Ⅰ至小叶Ⅴ组成,小叶Ⅵ至Ⅸ构成后叶,小叶Ⅹ及部分蚓部构成绒球小结叶。
在基于任务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中显示,小叶Ⅵ和Ⅶ(CrusⅠ、CrusⅡ和小叶ⅦB)外侧区有激活,而情绪处理则在小叶ⅦAt、小叶Ⅵ和CrusⅠ的中线后蚓部区有激活[1]。
小脑的功能简述小脑的功能

小脑的功能简述小脑的功能小脑的功能篇(1):小脑的功能是什么?一句话总结:小脑承担运动控制中预期性的前馈控制和基于误差的监督学习这两种功能。
小脑最有意思了。
首先,当然是因为它有颜值最高的神经元——普肯野细胞(题图:祖师爷圣地亚哥·拉面·尼·卡蒿手绘)。
另外,关于小脑有各种各样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人没有小脑也能存活?小脑神经元的数量为什么比大脑皮质还要多?写字不好看与小脑功能有关么?可能每个人都知道小脑与运动有关。
很小的时候我就有这个印象:不擅长运动是因为小脑不发达。
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这个说法其实是有其神经科学的基础。
那么,小脑在运动中具体承担什么任务呢?简单来说的话,是前馈控制与监督学习。
什么是前馈控制啊?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 对应于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
先说反馈控制:实时监测误差并进行纠正。
上图展示了反馈调节的一个例子。
黄色实线是理想的温度,浅黄色区域是空调的待机范围。
当打开窗户时,冷风进入屋里导致温度下降,空调探测到低温(图中红色线),启动制暖功能直到温度回到正常。
不久室温又超过了目标范围,于是空调又进入制冷模式...可以看出,反馈控制的特征是反应迟缓,并且易于产生矫枉过正的误差。
那么如何制造更高效的空调呢?答案是使用前馈控制:如果当打开窗户时空调机能够预测室温降低的速率,并以相应的功率进行制热,就可以维持室温的恒定。
而这就是你的小脑的功能:在运动中预测肌肉活动的后果,并进行前馈控制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一作用可以解释为什么小脑受损的病人会表现出类似于下图这样的困难:上图中,上半部分是一个正常人随手画的曲线(目标),下半部分是一个小脑病人试图复制该曲线的结果。
注意到小脑病人所画曲线有许多修正性弯曲,这是因为当他发现自己画的线偏左时会进行实时纠正(因为反馈控制仍然在工作),但是因为缺乏小脑的前馈控制,纠正的向右偏转又会矫枉过正,导致新的偏向。
小脑的功能

小脑的功能
小脑是大脑的一部分,位于脑干后方,主要负责协调和调节运动,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小脑的功能和作用的详细解释:
1. 运动协调:小脑主要负责协调和整合大脑发出的运动指令,使我们能够进行精细的运动控制。
它控制和调节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使得运动能够顺利进行。
例如,当我们进行复杂的动作,如弹钢琴或写字时,小脑会帮助我们实现精细的运动协调。
2. 姿势控制:小脑还负责调节和维持我们的姿势,使我们能够保持平衡。
它通过接收和解读来自感觉神经的信息,并发出相应的指令,使我们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平衡和稳定。
3. 运动学习:小脑是主要的运动学习器官之一,它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馈,小脑能够逐渐改善和优化我们的运动技能。
例如,我们学会骑自行车或游泳时,就是小脑在帮助我们不断调整和改善动作。
4. 语言和认知:除了运动调节,小脑还参与了一定的语言和认知功能。
小脑与大脑皮质之间有很多连接,这些连接可以传递来自大脑皮质的信息,帮助我们进行思维和认知活动。
它还参与了大脑皮质的语言中枢的调节,协助我们进行语言的产生和理解。
总体来说,小脑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拥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它通过运动协调、姿势控制、运动学习以及与大脑皮质的连接,
帮助我们实现精细的运动控制和平衡保持,同时也参与了一定的语言和认知活动。
小脑的功能与作用的研究对于理解人体的神经系统和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变带给我们一些启示,MR 病人神经系统的异常可能是大脑发育期轴突生长、树突棘构建的缺陷造成的,也可能是后天突触功能的缺陷造成。
使我们更好地认识MR 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细胞和生化机制,为药物介入提高认知能力创造了条件,如一些药物能促进轴突正常的生长、正常的树突棘形态和数量以及突触连接的功能,用来改善MR 儿童的智力水平。
也有可能对胎儿进行早期遗传学检查预防MR 的发生。
对MR 相关基因功能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每种突变仅在MR 患者中的一小部分被发现,这些突变很罕见,所以从受累的患者中所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
然而,在动物模型中进行的更详细的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去理解MR 发病机制。
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及其相关的信号网络仅代表了调控突触数量及其功能的部分机制,神经元形态、突触结构和功能与人类认知行为具有密切关系。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对更多的MR 基因的深入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线索去认识人类认知的生物学基础。
参考文献1 Stevens on RE,Schwartz CE .Clinical and molecular contributi ons t othe understanding of X -linked mental retardati on .Cyt ogenet Genome Res,2002,99(1-4):265-2752 Martinez -Castellano F .Non -s pecific X -linked mental retardati on .Rev Neur ol,2006,42(1):77-833 Luo L.Rho GTPases in neur onal mor phogenesis .Nat Rev Neur osci,2000,1:173-1804 D icks on BJ.Rho GTPases in gr owth cone guidance .Curr Op in Neur o 2bi ol,2001,11:103-1105 Ozdinler PH,Erzurum lu RS .Regulati on of neur otr ophininduced axonalres ponses via Rho GTPases .J Comp Neur ol,2001,438:377-3876 Ramakers GJ.Rho p r oteins and the cellular mechanis m s of mental re 2tardati on .Am J Med Genet,2000,94:367-3717 L i Z,Van Aelst L,Cline HT .Rho GTPases regulate distinct as pects ofdendritic arbor gr owth in Xenopus central neur ons in vivo .NatNeur os 2ci,2000,3:217-2258 WongW T,Faulkner -Jones BE,Sanes JR,et al .Rap id dendritic re 2modeling in the devel op ing retina:Dependence on neur otrans m issi on and reci p r ocal regulati on by Rac and Rho .J Neur osci,2000,20:5024-50369 L i X,Saint -Cyr -Pr oulx E,Akt ories K,et al .Rac1and Cdc42butnot RhoA or Rho kinase activities are required f or neurite outgr owth induced by the Netrin -1recep t or DCC (deleted in col orectal canc 2er )in N1E -115neur oblast oma cells .J B i ol Chem,2002,277:15207-1521410 Matus A,B rinkhaus H,W agner U.Actin dyna m ics in dendritic s p ines:A for m of regulated p lasticity at excitat ory synap ses .H i ppoca mpus,2000,10:555-56011 Matus A.Actin -based p lasticity in dendritic s p ines .Science,2000,290:754-758(收稿:2007-06-19)小脑的认知功能研究进展纪 蒙 胡文立 作者单位:100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古希腊人通过解剖发现小脑,称之“小脑”(little brain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论著中就有提及,Luigi Rolando (1809)对动物行小脑切除术,发现祛除小脑的动物表现为姿势、动作不能控制。
Marie -Jean -Pierre Fl ourens (1824)继续对祛除小脑的动物进行研究指出,缺失小脑运动功能并不丧失,而是动作不再正常和协调。
Joseph Fran ois Babinski 等通过对小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观察,详细描述了小脑损伤病人所表现出的肢体运动、姿势、步态、语言的失调[1]。
此后人们对小脑的研究兴趣一直都集中在控制运动功能研究方面,认为小脑仅仅负责调节肌张力、保持身体平衡和协调精细运动。
但目前的临床报告,生理学和行为调查显示:明显的运动障碍仅仅只是小脑疾病的一个很小的方面。
近30年来,大量实验事实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相信小脑参与广泛认知功能,包括感知觉、学习、注意、语言、情绪控制等,并提出了可能的神经机制。
f M R I 是近年来影像学的一大进展,它使人们能在有生命的人体上进行解剖与认知及行为关系的研究,使人们对脑的功能重新定位,也为小脑参与认知功能提供了有力证据。
一、小脑的神经解剖学基础1.齿状核:齿状核位于小脑外侧皮质下,此核分为新旧两部分,位于背侧部的为旧齿状核,位于腹侧部的为新齿状核。
新齿状核的发育与大脑前额区・81・ ・医学前沿・J Med Res,July 2008,Vol .37No .7 皮质的发育相一致,推测与大脑前额区接受新齿状核的纤维有关。
为了证明这个推测,M iddlet on等[2]用示踪技术对猴进行研究发现,示踪剂从大脑皮质前额区的46区神经元逆行至基底节神经元及齿状核的腹侧部,而46区与运动功能无关,主要参与空间能力等,该研究为新齿状核参与认知功能提供了解剖基础。
Ki m等[3]用功能磁共振(f M R I)对正常人进行认知活动测验(如钉板),发现小脑齿状核处反应明显,进行复杂的认知活动时的反应性较简单认知活动时的反应性高。
21与额叶的联系:以往认为,小脑投射到额叶的纤维主要到运动区,即B r od man第4区及第6区,但目前认为,小脑也有纤维投射到额叶的前部,即前额区的上部8区及下部B r oca语言区第44区和45区。
以前认为8区参与眼球运动功能,但目前发现,当被检查者听动词时,此部位也有活动,此部位被切除时,可出现智能障碍。
以前认为B r oca区参与运动功能,因为讲话时此部位有反应,但现在发现不发出声音时,此部位也有反应,并且B r oca区及其邻近区域也参与找词的过程。
以上研究均说明了小脑齿状核投射的8区及B r oca区不仅参与了运动功能也参与了语言及认知功能。
31大脑皮质-脑干红核-小脑环路:大脑皮质也有大量纤维投射到小脑,从B r oca区及大脑皮质其他部位的神经纤维可到达脑干的红核,红核发出纤维到达脑干的下橄榄核,该核再发出纤维到达新齿状核,齿状核发出纤维到达红核,在脑干中形成一个神经环路,其中红核接受大脑皮质语言区的纤维,使这个环路不仅参与语言的认知功能也参与语言的运动功能表达,即此环路与语言学习有关。
大脑皮质也发出大量纤维通过脑桥到达小脑皮质,这些纤维在小脑皮质有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
如与大脑感觉区相联系的小脑皮质参与了感觉功能,与边缘叶相联系的小脑皮质参与了情绪及自主神经功能,与额叶皮质相联系的小脑外侧部皮质参与了认知及语言功能[4]。
二、临床研究11小脑与认知:很早以前,就有很多小脑病变表现智能及行为异常的报道,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如尸检发现小脑发育不全的患者,临床常被描述为“愚笨”及“低智商”等。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展,许多作者对小脑变性的患者进行了研究,这些病例均经临床症状、体征及CT和MR I排除大脑的病变,如Botez等[5]对30余例OPCA及Friedrech共济失调患者进行了全面的神经心理学测验,发现存在视空间障碍、计划能力差及反应时间延长。
Tach ibana等[6]对8例小脑变性患者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事件相关电位N2及P3潜伏期延长。
小脑变性的患者也可出现下列改变:运动学习、认知计划及记忆障碍等[7~9]。
为了更好地说明小脑与认知的关系,许多学者研究了局限于小脑的病变,如小脑梗死、小脑出血及小脑肿瘤切除等。
Akshoo moff 等[10]对5例小脑外侧部肿瘤切除的患者进行了转移注意力及集中注意力两项测验,发现其转移注意力减退,说明小脑可能参与了注意的认知过程。
Fiez 等对1例患右侧小脑梗死的律师进行了神经心理学测验,经过一般的测验其语言功能似乎无太大的改变,但详细的测验如动词产生测验,患者则不能很好完成,不能正常地学习动词,也不能发现及改正自己的动词错误。
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及单光子断层扫描(SPECT)在临床上的应用,对脑功能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让正常人进行认知活动,如说出一个名词,让其连结相应的动词时,PET将显示小脑下外侧部明显的反应,即糖代谢的增加,让正常人进行默念数字或进行运动想象,运动想象时不伴有任何感觉刺激及运动,是一个纯认知过程,SPECT显示小脑外侧部反应明显,即血流量的增加。
最近的一项动词产生的F MR I研究发现小脑在动词产生过程中激活,动词联想有右侧小脑激活,读出动词则双侧小脑均有激活。
一项最新的电生理研究(T MS经颅单脉冲核刺激)选择正常志愿者,分为3组,分别为小脑蚓部T MS、枕骨T MS及佯装T MS,结果发现只有第1组出现明显θ波活动,认为此表现与小脑认知相关。
2.小脑与自主功能和情感障碍:许多生理学实验提示小脑与自主功能有关,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以及醒觉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