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刮痧护理—医学课件

刮痧护理—医学课件

01
注意保暖:保持室内温 暖,避免刮痧部位受凉 。
02
避免过度刺激:根据个 人体质和耐受程度,选 择合适的刮痧力度和时 间。
03
不要在破损的皮肤上刮 痧。
04
孕妇、严重心脑血管疾 病患者及体质虚弱者慎 用或禁用刮痧。
03
刮痧护理的功效与作用
缓解疼痛与不适
缓解肌肉疼痛
减轻头痛
通过刮痧刺激皮肤下的肌肉,可以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减轻运动后肌肉 酸痛。
加速新陈代谢
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刮痧能够加速 新陈代谢,排出体内毒素,保持身 体健康。
提高免疫力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刮痧可以刺激身体免疫系统的反 应,提高白细胞数量和活性,增
强身体抵抗力。
预防感冒
定期刮痧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 感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减轻过敏症状
通过提高免疫力,刮痧有助于减 轻过敏症状,减少过敏反应的发
总结词
促进新陈代谢、减轻体重
详细描述
患者因饮食不节制导致肥胖,经过刮痧护理后,新陈代谢加 快,体重有所减轻,身体状况得到改善。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持刮痧板
用右手拇指固定刮痧板的一侧 ,其他四指握住另一侧,保持 适当的角度和力度。
刮痧手法
采用点、按、压、推、滑等手 法,顺着经络方向轻轻刮动, 力度适中,以皮肤微红为度。
刮痧次数与时间
根据病情需要,每次选择3-5个 穴位,每个穴位刮痧10-20次,
每天1-2次,连续治疗5-7天。
刮痧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哮喘、高血压等。
02
刮痧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刮痧工具与材料
刮痧板
选择边缘圆润、材质坚硬 的刮痧板,如牛角、玉石 等。

中医刮痧疗法ppt课件

中医刮痧疗法ppt课件
主要适用于背部、臀部深部穴位。
32
摩法
以刮痧板面或厚棱角附着在一定的皮肤上,以 腕关节为中心,做有节律地环旋运动。
以刮痧板面或厚棱角边侧为着力点着力点附着 于施治部位,肩臂放松,和缓协调,频率适中。 环转移动力量大于向下之压力。
面摩法较角摩法常用。
33
擦法
以刮痧板面部紧贴于病人施治皮肤,作直线往返的摩擦运 动,使之产生热量并向身体深部透入。
19
操作方法与要点
选择工具:准备齐全的刮痧器具与用品,刮痧 板要求边缘光滑,边角钝圆,厚薄适中,无裂 纹及粗糙,以免伤及皮肤。
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应向病人介绍刮痧的一般 常识,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以便取得病人 的信任、合作与配合。
选择体位: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部位, 选择合适的体位。
作用特点:刮痧本身偏重于泻邪,以治疗实证为主, 但通过经络、脏腑的调节作用,也能促进低下的功 能恢复正常,而有补虚的效应。
5
西医对刮痧疗法的认识
良性物理刺激作用
调节血液循环——刮痧可导致自身溶血。 进而引起神经内分泌反应
体内生物学效应
促进血液循环、淋巴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免疫能力 缓解机体疼痛 调节大脑功能 调节肌肉功能 双向调节效应
29
拍法
以刮痧板面为工具拍击需施治穴位或部位。
施术者以单手紧握刮痧板一端,以刮痧板面为 着力点在腕关节自然屈伸的带动下,一落一起 有节奏地拍而打之。
一般以腕为中心活动带动刮痧板拍打为轻力, 以肘为中心活动带动刮痧板拍打为中力。
此法常用于肩背部、腰部及上下肢如肘窝和窝。
30
颤法
以刮痧板厚边棱角点按住施治穴位或部位,以腕部做 连续性快速(高频率)而细微摆动动作,使病人体内 产生舒适的颤抖感觉。

《刮痧疗法的护理》ppt课件

《刮痧疗法的护理》ppt课件

刮痧是用边缘钝滑的器具,蘸上光滑剂, 在人体某一部位的皮肤上进展刮摩,使局 部皮肤出现痧斑或痧痕的一种外治法。
参考文献 ?刮痧疗法治疗失眠28例分析? ?刮痧治疗肩周炎探析-附150例临床报告? ?刮痧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68例? ?耳针配合刮痧疗法治疗黄褐斑? ?刮痧疗法治疗头痛眩晕100例疗效观察? ?刮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6例疗效观察? ?刮痧疗法在急症中的运用? ?刮痧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50例?
三、刮痧疗法的种类和手法
种类:直接刮痧;间接刮痧 手法:平刮、竖刮、斜刮、角刮等
直接刮
间接刮
四、适应症和禁忌症
人√ 〔一〕适应症
应用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伤 科等疾病
人X
〔二〕禁忌症
*传染性皮肤病或皮损 *过度消瘦者,久病体弱者 *未确诊急腹症 *有出血倾向者 *经期出血多或妊娠期妇女
感冒初期
评估 准备 操作步骤
过敏史 皮肤完好性 和敏感度 经孕史
本卷须知 效果评价
舒适 痧斑的颜色、
范围
护士 用物
治疗盘、刮具,水或香油或光滑剂或 药液等,70%酒精棉球,无菌持物钳, 必要时备大毛巾,屏风等。
操作步骤
查对 清洁部分
舒适体位
试刮 正式刮
观察 整理
六、本卷须知
注意! 1.室内空气新颖、流通,防止直接吹风 2.不舒适可变换体位 3.勿刮损皮肤 4. 出现疼痛异常,冷汗不止,胸闷烦 躁等应停顿刮痧 5. 保持情绪安定,禁食生冷油腻之品
附:扯痧、放痧、淬痧、拍痧的手法
一、扯痧手法 食指和中指或拇指和食指,用力 提扯病人的皮肤,使细小血管〔浮络、孙络〕 破裂,以扯出痧点的手法。挤痧 拧痧
二、放痧手法

中医护理学刮痧课件

中医护理学刮痧课件
注意事项
刮痧前需对局部进行热敷或按摩,使肌肉放松;刮痧后注意保持局部温 暖,避免受凉。
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症
刮痧部位
以腹部、腰部为主,重点刮拭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 等。
刮痧方法
采用补法,使用刮痧板由上而下、由内而外进行刮拭,每 个部位刮拭20-30次,以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痧点为度 。同时可配合艾灸、拔罐等方法进行治疗。
或紫红色痧点为度。
注意事项
刮痧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多 饮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骼肌肉病症
01
刮痧部位
以颈部、腰部、背部为主,重点刮拭风池穴、肩井穴、肾俞穴等。
02 03
刮痧方法
采用平补平泻法,使用刮痧板由上而下、由内而外进行刮拭,每个部位 刮拭20-30次,以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痧点为度。同时可配合拔罐、 艾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03
刮痧后推拿可以进一步放松肌肉,缓解疼痛,对于颈肩腰腿痛
等病症有较好疗效。
05
刮痧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刮痧实践操作演示
刮痧基本手法演示
包括持板方法、刮拭角度、力度、速度与方向等要点的讲解与示 范。
常见病症刮痧治疗演示
针对不同病症,如感冒、咳嗽、颈椎病等,进行刮痧治疗的现场演 示。刮痧操作注意事项Fra bibliotek改善微循环
刮痧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 环,改善微循环障碍,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刮痧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缓解疼痛
刮痧可以疏通经络,行气 活血,对于各种疼痛如头 痛、颈肩痛、腰腿痛等有 较好的缓解作用。
促进炎症消退
刮痧可以刺激局部免疫反 应,促进炎症消退,对于 感冒、咳嗽等常见病症有 辅助治疗作用。
调整脏腑功能

《刮痧疗法的护理》课件

《刮痧疗法的护理》课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刮痧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新陈代谢 、缓解肌肉紧张和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
刮痧疗法还可以刺激免疫系统的反应,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刮痧疗法的实证研究与效果评估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刮痧疗法在多种 疾病的治疗和缓解中具有显著效果。
刮痧疗法还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多 种慢性疾病的症状。
度劳累等。在使用刮痧疗法时,应遵循专业医师的建议和指导。
02

明确刮痧的目的和适用 人群,如感冒、中暑等

选择刮痧工具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刮 痧板、润滑剂等。
环境准备
确保室内温度适宜,避 免对流风,选择安静、
舒适的环境。
患者准备
告知患者刮痧的目的、 方法及注意事项,协助
案例三:慢性疲劳的刮痧疗法护理
总结词
刮痧疗法在慢性疲劳护理中的实践应用
VS
详细描述
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亚健康状态 ,刮痧疗法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舒缓肌肉 疲劳来缓解慢性疲劳症状。在护理实践中 ,可以采用刮痧板刮拭背部膀胱经、上肢 外侧、下肢外侧等部位,以促进气血流通 、缓解疲劳感。
THANKS
患者调整好体位。
刮痧的操作步骤
涂抹润滑剂
在需要刮痧的部位涂抹适量的 润滑剂。
刮痧操作
使用刮痧板按照一定的方向和 力度进行刮痧,力度适中,以 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或紫红色瘀 斑为度。
刮痧顺序
先刮大椎、风府,再刮背部两 侧,然后刮胸部、腹部、上肢 、下肢。
注意事项
刮痧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 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
刮痧。
刮痧后的护理
01
02
03

刮痧护理课件PPT课件

刮痧护理课件PPT课件

-
晕刮的表现
刮痧过程中,出
现头晕、目眩
、心慌、面色
苍白、出冷汗
、四肢发冷,
严重者恶心呕
吐或者神昏扑
到等表现。
14
-
晕刮的预防
1.初次接受刮痧保健、精神过度紧张或者身 体虚弱者,要先解释,消除顾客的顾虑, 同时手法宜轻。
2.顾客过度饥饿、疲劳或者出汗大渴时,不 要立即刮痧,应让其进食、休息、饮水后 再进行刮痧操作。
3.在刮痧过程中,要与顾客交谈,随时注意 其神色变化,并询问其感受,灵活调整手 法,早发现,早预防,避免晕刮。
15
-
晕刮处理
1.出现晕刮,即刻停止。 2.让顾客平卧,采取头高脚低体位。 3.予顾客温水或糖水,让其休息。 4.必要时点按人中、百会、涌泉穴,以振奋阳
气,缓解症状。 5.上述处理未缓解者,及时联系医疗机构。
30
-




用 点 侧

池 、 肩
刮 痧


31
-
颈 部 俯 卧 位 刮 痧
32
-
俯卧位颈部刮痧
从风池 肩井
风池、肩井 点按操作。
33
-
项丛刮 整体疗法的灵魂刮
位置:枕外隆凸下至乳突 根部,沿颅骨下肌层左 右分成6等分,每一等分 为一个刮拭带,左右计 12个,项丛刮共13个刮 拭带。
风府
大椎
天柱
风门
肩井
陶道
肩髎
长强
27
-
俯仰坐俯坐
卧卧位卧位
位位肩位颈
肩肩部颈部
部部刮部刮 刮刮痧刮痧 痧痧 痧
颈 肩



28

《刮痧疗法》PPT课件

《刮痧疗法》PPT课件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在刮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 出现头晕、恶心、心慌等不适症状时,应 立即停止刮痧并采取相应措施。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刮痧疗法的基本原理
通过刮拭皮肤,刺激经络穴位, 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邪
排毒的效果。
刮痧疗法的适应症
刮痧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感 冒、咳嗽、颈椎病、肩周炎等。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刮痧器具时力度要适 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皮 肤损伤。同时要注意保暖 避风,避免受凉感冒。
03
刮痧操作方法与技 巧
患者准备及体位选择
刮痧前患者准备
刮痧前患者应保持身体清 洁,避免在过饱、过饥、 过度疲劳或情绪不稳定时 进行刮痧。
体位选择原则
根据刮痧部位选择合适的 体位,以便于操作并减轻 患者不适。
刮痧方法
使用刮痧板蘸取适量刮痧油,在 颈部、肩部、背部由上至下刮拭, 重点刮拭相关穴位及肌肉附着点,
以出痧为度。
注意事项
刮痧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症
刮痧部位
01
腹部任脉、关元穴、气海穴、子宫穴等。
刮痧方法
02
使用刮痧板蘸取适量刮痧油,在腹部由上至下刮拭,重点刮拭
关元穴、气海穴和子宫穴,以出痧为度。
05
刮痧疗法注意事项 与风险防范
操作前评估患者情况
1 2 3
了解患者病史
刮痧前需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特别是对于有严 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谨 慎选择刮痧疗法。
判断患者体质 根据患者的体质类型,选择合适的刮痧手法和力 度。如虚弱体质者应采用轻刮法,而实证体质者 可适当加重刮痧力度。

第七章刮痧法 中医护理中职课件

第七章刮痧法  中医护理中职课件
闭郁于里。
5.刮痧后应避风并稍作休息。 6.将使用过的刮具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
二、操作方法
【刮痧部位】 (一)头部:眉心﹑太阳穴﹑鼻梁等。 (二)颈项部:后项﹑颈部两侧。 (三)胸部:各肋间隙﹑胸骨中线。 (四)肩背部:两肩部﹑背部脊柱旁两侧。
(五)上下肢:上臂内侧﹑肘窝﹑下肢大腿内侧﹑委 中穴上 下﹑足跟后跟腱处。
【刮痧常用体位】 俯伏坐位 仰靠坐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卧位等。
【禁忌症】 (一)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
三、性适紫应癜症等和症禁。忌 (二)新发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外科手术疤痕处亦应在 两个月以后方可局部刮痧;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疤痕局
部处慎刮。
(三)化脓性炎症,渗液溃烂的局部皮肤表面(如:湿 疹,疱疹,疔,疖,痈等病症),以及传染性皮肤病 的病变局部禁刮,可在皮损处周围刮拭。 (四)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禁刮。 (五)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刮;妇女的乳头禁刮;妊娠 期腹部,腰骶部禁刮。
【者的刮痧部位,施术者用右手 持拿刮痧工具,蘸取植物油或清水后, 使刮痧用具始终与皮肤保持45~90°角 ,在确定的体表部位,轻轻向下顺刮或 从内向外反复刮动,逐渐加重用力,刮 时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柔和均匀, 应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以出现紫 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一般要求先刮颈 项部,再刮脊椎两侧部,然后再刮胸部 及四肢部位。

第六节 刮痧护理技术
黄炜晶
刮痧法,又称“挑痧”, 是指用边缘钝滑 的器具,蘸上润滑油,在患者体表一定部 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 ❖ 的一种外治法。
治疗目的: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 气通 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
一、器 具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症和禁忌 四﹑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
人√ (一)适应症
应用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伤 科等疾病
h
‹#›
人X
(二)禁忌症
*传染性皮肤病或皮损 *过度消瘦者,久病体弱者 *未确诊急腹症 *有出血倾向者 *经期出血多或妊娠期妇女
h
‹#›
感冒初期
肩周炎
h
‹#›
五、刮痧常用的部位和体位
h
‹#›
1.头部:眉心、太阳穴、鼻梁等 2.颈项部:后项、颈部两侧
部位
3.胸部:各肋间隙、胸骨中线
4.肩背部:两肩部、背部脊柱旁两侧
5.上下肢:上臂内侧、肘窝;下肢大腿 内侧、 委中穴上下、足根后跟腱处
h
‹#›


头面胸腹
腰背颈项





肩胁
头面四肢
肩颈项
肩颈项 臂
h
‹#›
做 【实施程序】
评估 准备 操作步骤
过敏史 皮肤完整性 和敏感度 经孕史
注意事项 效果评价
h
‹#›
附:扯痧、放痧、淬痧、拍痧的手法
一、扯痧手法 食指和中指或拇指和食指,用力
提扯病人的皮肤,使细小血管(浮络、孙络) 破裂,以扯出痧点的手法。挤痧 拧痧
二、放痧手法
三、淬痧手法
四、拍痧手法
h
‹#›
h
‹#›
小结
?
?人√ 刮痧
?人X
?部位
h
?作用
?做
注意!
‹#›
课后作业:
请找出失眠的刮痧部位和穴位 请找出下列图中你没学过的穴位定位
‹#›
保健作用
作用
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 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 腠理致密”(《灵枢·本脏》)
h
‹#›
治疗作用
疏通腠理,逐邪外出 疏通经络,和谐脏腑
h
‹#›
三、刮痧疗法的种类和手法
种类:直接刮痧;间接刮痧 手法:平刮、竖刮、斜刮、角刮等
直接刮
间接刮
h
‹#›
四、适应症和禁忌症
舒适 痧斑的颜色、
范围
h
‹#›
护士 用物
治疗盘、刮具,水或香油或润滑剂或 药液等,70%酒精棉球,无菌持物钳, 必要时备大毛巾,屏风等。
Hale Waihona Puke h‹#›操作步骤
查对 清洁局部
舒适体位
试刮 正式刮
观察 整理
h
‹#›
六、注意事项
h
‹#›
注意! 1.室内空气新鲜、流通,避免直接吹风 2.不舒适可变换体位 3.勿刮损皮肤 4. 出现疼痛异常,冷汗不止,胸闷烦 躁等应停止刮痧 5. 保持情绪安定,禁食生冷油腻之品
‹#›
皮部论
《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 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 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府藏也。
外邪 皮肤 络脉 经脉 脏腑
h
‹#›
生物信息论 刮痧 通过穴位输入信息 调节脏腑
h
‹#›
现代医学原理
皮肤充血 cap扩张 血循加快 cap破裂 自体溶血 抗炎作用
h
h
‹#›
刮痧是用边缘钝滑的器具,蘸上润滑剂, 在人体某一部位的皮肤上进行刮摩,使局 部皮肤出现痧斑或痧痕的一种外治法。
h
‹#›
参考文献 《刮痧疗法治疗失眠28例分析》
《刮痧治疗肩周炎探析-附150例临床报告》
《刮痧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68例》
《耳针配合刮痧疗法治疗黄褐斑》
《刮痧疗法治疗头痛眩晕100例疗效观察》
h
‹#›
第八节
第 八

刮痧疗法的护理
h
‹#›
h
‹#›
学习目标
?
?人√ 刮痧
?作用
?做
?人X
?部位
h
注意!
‹#›
一、刮痧的概念
概念 刮痧是用边缘钝滑的器具,蘸上润滑剂, 在人体某一部位的皮肤上进行刮摩,使局 部皮肤出现痧斑或痧痕的一种外治法。
h
‹#›
二、刮痧的作用
作用: 保健作用 治疗作用
h
《刮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6例疗效观察》
《刮痧疗法在急症中的运用》
《刮痧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50例》
h
‹#›
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