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雪山草地》音乐教案讲课教案
《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教案5

《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
教案5
教学目标:
1、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了解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2、学习高度概括的诗歌语言,体会词语使用的准确。
3、感悟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
教学重点: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的钢铁意志。
语言高度概括、用词准确生动。
课前预习:收集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史实。
教学过程:
一.字词检测:
音:黔皑皑毡炊chuī 毯tǎn 侵qīn
似sì 水似银似乎重chóng 重飞渡
shì 似的zhòng 重兵
扎zhā 扎营盘乘chéng 乘机,乘人之危
zā 包扎shèng 千乘之国
行háng 行情,欺行霸市奇qí奇怪
xíng 行囊,行云流水jī 奇数
解jiè 解送
jiě 解嘲
xiè 跑马卖解
形:渴解渴渴求渴望饥充饥饥饿饥荒
喝喝水喝彩肌肌肤肌肉肌体
皑皑皑袭袭击
铠铠甲垄垄断
锤千锤百炼钢钢铁
捶捶胸顿足刚刚强
义:皑皑
奇兵——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
重兵——力量雄厚的军队
压——逼近。
欣赏《过雪山草地》示范教案

欣赏《过雪山草地》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过雪山草地》,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
2. 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过雪山草地》是毛泽东诗词中的一首,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雪山、穿越草地的艰苦场景。
2. 作品欣赏: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过雪山草地》,理解作品所表现的革命精神。
2.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认同和敬仰。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过雪山草地》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过雪山草地》,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艺术特点。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谈谈对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
4.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红军长征精神的感悟。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过雪山草地》的作品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基本情况。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过雪山草地》的音频,让学生在音乐中进入课堂。
2. 欣赏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节,分析作品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特色。
3. 解读作品:讲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阐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强调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第一单元岁月回声过雪山草地》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下册

《过雪山草地》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初中音乐课程《过雪山草地》”,以音乐欣赏和演唱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过雪山草地》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以及歌曲的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同时通过演唱和表演等形式,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过雪山草地》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能够准确演唱歌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欣赏、演唱、表演等活动,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过雪山草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评价任务1. 基础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过雪山草地》的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的掌握情况。
2. 过程性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现情况以及合作能力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3. 综合性评价:通过学生的演唱表演、音乐鉴赏能力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过雪山草地》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了解背景:介绍《过雪山草地》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 听赏歌曲:组织学生听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音乐要素。
4. 学唱歌曲: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唱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5. 歌曲表演: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表演的形式,进行歌曲的演唱和表演。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作业的形式,检测学生对《过雪山草地》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相关的音乐作业,如演唱歌曲、创作歌词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和收获,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过雪山草地

过雪山草地1教学目标分析《过雪山草地》了解词曲作家及组歌这种音乐体裁通过欣赏《长征组歌》体验长征的艰辛,通过分析歌词画旋律线等方式进一步理解作品。
回顾长征这项伟大壮举,使学生感悟长征精神,进一步在音乐的影响下发扬长征精神,同时了解长征历史充分体现音乐与历史学科的渗透。
2过程与方法欣赏讲解为主这节课我还运用了体验式、启发式、创设情景兴趣引入式,在整个环节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一目了然,感官上更加丰富3重点难点重点欣赏第六乐章《过雪山草地》,搭配教材第一乐章,《告别》第二乐章《突破封锁线》第三乐章《遵义会议放光辉》第十乐章《大会师》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长征组歌》又名《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肖华为纪念红军运用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以提问方式师生共同回顾长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1、导入运用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以提问方式师生共同回顾长征2、介绍《长征组歌》的作者3、欣赏《长征组歌》前三个乐章《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4、重点赏析第六乐章这一乐章我一共欣赏了三遍,每遍问题都不同第一遍欣赏歌曲,请学生谈感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后分析歌词,在教师的讲解提示下引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第二遍欣赏歌曲时,对歌曲进行曲式分析。
我运用连接音符的方式使学生更形象的看到音乐旋律走向,而且运用多媒体把歌谱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一目了然。
然后我对两部分音乐分别进行范唱,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同时感知旋律的变化。
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式,融合长征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加以创编,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
第三遍欣赏歌曲时,我请学生随音乐哼唱,共同感悟长征精神。
5、欣赏第十章乐章《大会师》共同感受长征胜利的喜悦。
6、《标准》里指出“使学生能够结合所听音乐,简单评析音乐体裁”。
欣赏《过雪山草地》示范教案

欣赏《过雪山草地》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过雪山草地》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认同和敬仰。
3.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过雪山草地》的词曲分析。
2. 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介绍。
3. 歌曲中的长征精神解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过雪山草地》的词曲特点和表现手法。
2. 难点:理解歌曲中所蕴含的长征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过雪山草地》的音频、视频资料,长征图片,相关文字资料。
2. 教学器材: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歌曲学习:播放歌曲《过雪山草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 词曲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分析歌曲的艺术特点。
4. 长征精神讲解:讲解歌曲中所体现的长征精神,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曲和长征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强调长征精神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扬长征精神。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过雪山草地》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感受到了长征精神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艺术特点,加强对长征精神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
实践活动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过雪山草地》的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2. 邀请有关专家或老红军来校讲座,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长征历史和长征精神。
3. 开展以长征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书法、摄影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长征精神。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合唱等方面的积极性。
《过雪山草地》音乐教学设计

《过雪山草地》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历史,懂得先烈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2、欣赏本课作品,能够说出歌曲的基本情绪,能够随着音乐开展创造性的表演活动。
体验歌声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斗志和豪情。
3、研究组歌的基本概念。
4、结合研究歌曲,了解其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欣赏歌曲,理解音乐所表现出来的红军战士团结奋战、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难点:能够随着音乐设计造型动作,表演过雪山草地的情景。
[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讲述课下搜集的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
二、授课1、《长征组歌》简介。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第二单元第一首《过雪山草地》。
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又名《红军不怕远征难》。
由XXX作词,晨耕、生茂等作曲,1965年为纪念长征胜利三十周年而作。
这部大型声乐套曲表现了红军长征中十个不同的战斗画面:《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
音乐根据内容的需要融会了各地民间音乐和红军歌曲的音调,表现不同的生活情调和形象,构成了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
2、欣赏《过雪山草地》。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欣赏这首歌曲。
(欣赏完毕)师:刚才欣赏过程当中,发现大家都很认真,那你们晓得音乐施展阐发的是什么吗?生:回答师:对,回答的都很好。
《过雪山草地》是组歌中的第六首。
这首歌曲以坚毅、豪放的音调表现了XXX在长征途中,面对饥寒交迫的艰苦处境所表- 1 -现出来团结奋战、勇敢无畏的革命英雄气势。
师:根据以前学过的合唱的知识,你觉得歌曲应该分为几部分?生:三部分。
师:很对。
全曲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混声合唱,第二部分是男高音领唱,第三部分是对比式的混声合唱,这样的布局形成了首尾呼应,起伏跌宕的艺术效果。
3、相关知识。
组歌是由若干首在内容上互相联系关系的歌曲构成的声乐套曲。
《第一单元岁月回声过雪山草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下册

《过雪山草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过雪山草地》这一音乐作品,了解中国革命历史背景,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歌唱、听赏、律动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及表现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音乐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歌曲的旋律与节奏掌握,以及歌曲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教学难点则在于歌曲情感表达的准确把握,要求学生通过歌唱表现歌曲所描绘的艰难历程和英勇精神。
此外,引导学生理解长征精神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
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教材、教具和教学资源等方面。
教材方面需准备《过雪山草地》的音乐教材及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教具方面需准备音响设备、钢琴等乐器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
此外,还需准备一些关于长征历史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
同时,教师需提前熟悉教材,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课堂的起始阶段,教师首先通过一段简短的导语,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的喧嚣带回到音乐课堂。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与长征相关的纪录片片段或是一段激昂的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主题——《过雪山草地》。
并简单描述《过雪山草地》这首歌的历史背景及音乐作品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为学生建立一个大体的框架。
二、探索学习环节(一)歌词解析教师先让学生朗读歌词,了解歌词的大意。
然后,通过逐句解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歌词中的每一句含义和情感色彩。
在解析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想象歌曲所描述的场景,如红军战士过雪山草地的艰难历程等。
(二)音乐欣赏播放《过雪山草地》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让学生静听、感受音乐带来的旋律和节奏。
随后,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探讨歌曲中的乐器使用、节奏变化以及和声特点等音乐元素。
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过雪山草地-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过雪山草地-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过雪山草地》的背景和创作历程;2.掌握曲调和歌词的表达方法;3.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音乐欣赏能力;2.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自然生态。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应用型教学法1.学习《过雪山草地》的背景和创作历程;2. 通过学习歌曲曲调和歌词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表达能力;3.进一步理解和表达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和解读歌曲的背景和创作历程;2.演唱和分声部合唱学习歌曲;3.创造性表达:让学生自行改编歌曲中的某一部分,创作自己的作品;4.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的音乐体验和感受。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引入一张雪山草地的图片、视频和PPT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先了解一下雪山草地的景象,并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歌曲《过雪山草地》。
步骤二:学习歌曲1.教师播放《过雪山草地》的原版音乐录音,让学生先熟悉曲调和歌词;2.分声部合唱,分别练习各自所唱的部分,并让学生揣摩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3.教师对于歌曲的表达方法进行示范讲解,并让学生模仿进行练习。
步骤三:创造性表达1.通过听歌和分析歌词来进行讨论和分享;2.小组合作,让学生自行选取歌曲中的某一部分,进行创作和表演。
步骤四:总结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创作,对于创作过程进行总结,并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四、教学评估1.学生听歌、模仿、演唱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2.学生的创作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3.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和思想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习了一首经典歌曲,而且学到了音乐表达的技巧和方法,培养了自己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和环保意识。
在课程设计上,我采用了应用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创作中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音乐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雪山草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过雪山草地》
[课型]
欣赏课
[教学目的]
1、欣赏《过雪山草地》,体验歌声中所蕴涵的理想、信念、斗志和豪情,感悟长征精神。
2、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历史,懂得先烈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
3、了解合唱的多种形式,及其丰富的表现力,学习组歌概念。
[教学重点]
1、体会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并学习其钢铁意志。
2、感知音乐结构,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
[教学媒体]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体验式、启发式、创设情景兴趣引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