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方法与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实验针灸学 PPT课件

☆皮肤感觉-知觉阈测定,包括触觉阈、痛阈和耐 痛阈、两点辨别阈等。
☆植物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测定:常用的指标有皮 肤温度测定、眼心反射测定、肾上腺素皮内试验、呼 吸节律波、指端脉搏容积波、心率、皮肤电变化等。
☆其它如血液中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体液的一 些指标、通过相关量表测定的心理学指标亦与人体的 痛反应能力相关,可以作为术前预测的参考。
针刺麻醉术对于心、肺、 肝、肾等功能不良,以及 年老体弱、病情危重,特 别是对麻醉药物过敏而不 能采用药物麻醉的患者,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
法。
(三) 针刺麻醉方法 1.术前准备 ⑴术前预测:是测定患者针刺诱导前后某些生理指标 的变化,以此来估计针麻效果,作为麻醉选择的依据 之一。
目前主要的方法:
辨证取穴,根据病变和手术所涉及的部位、术 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征侯选择相关的穴位,这里的证与 患者的病症不同,主要是指手术引起的或可能引起的 一组症状;
同神经节段取穴,是依据神经解剖学知识,选 取和手术部位同一节段或邻近节段神经分布区的穴位 进行麻醉;
经验取穴,是指选取临床易得气、针感较强、操 作方便的穴位进行针麻,如足三里、合谷、内关等等。
2.针刺麻醉部位的选择 根据针刺选择的部位的不同,针麻可分为体针
麻醉、耳针麻醉、面针麻醉、鼻针麻醉、头针麻醉、 手针麻醉、足针麻醉等,临床应用以体针和耳针为主, 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体针麻醉,通常选用四肢和躯干经穴组成“针 麻处方”。处方主要遵循以下4个原则:
循经取穴,根据经络学说选取循行经过手术切口 或其附近、与手术所涉及的脏腑相关的经脉上的相应 穴位,尤其是相关的特定穴,临床研究发现,输穴、 合穴、原穴、络穴、郄穴和一些交会穴的镇痛效应较 好;
●针麻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 ①使用安全,适用范围广; ②便于术中医患的配合; ③生理干扰少,利于术后恢复; ④简便、经济、便于推广。
☆植物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测定:常用的指标有皮 肤温度测定、眼心反射测定、肾上腺素皮内试验、呼 吸节律波、指端脉搏容积波、心率、皮肤电变化等。
☆其它如血液中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体液的一 些指标、通过相关量表测定的心理学指标亦与人体的 痛反应能力相关,可以作为术前预测的参考。
针刺麻醉术对于心、肺、 肝、肾等功能不良,以及 年老体弱、病情危重,特 别是对麻醉药物过敏而不 能采用药物麻醉的患者,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
法。
(三) 针刺麻醉方法 1.术前准备 ⑴术前预测:是测定患者针刺诱导前后某些生理指标 的变化,以此来估计针麻效果,作为麻醉选择的依据 之一。
目前主要的方法:
辨证取穴,根据病变和手术所涉及的部位、术 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征侯选择相关的穴位,这里的证与 患者的病症不同,主要是指手术引起的或可能引起的 一组症状;
同神经节段取穴,是依据神经解剖学知识,选 取和手术部位同一节段或邻近节段神经分布区的穴位 进行麻醉;
经验取穴,是指选取临床易得气、针感较强、操 作方便的穴位进行针麻,如足三里、合谷、内关等等。
2.针刺麻醉部位的选择 根据针刺选择的部位的不同,针麻可分为体针
麻醉、耳针麻醉、面针麻醉、鼻针麻醉、头针麻醉、 手针麻醉、足针麻醉等,临床应用以体针和耳针为主, 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体针麻醉,通常选用四肢和躯干经穴组成“针 麻处方”。处方主要遵循以下4个原则:
循经取穴,根据经络学说选取循行经过手术切口 或其附近、与手术所涉及的脏腑相关的经脉上的相应 穴位,尤其是相关的特定穴,临床研究发现,输穴、 合穴、原穴、络穴、郄穴和一些交会穴的镇痛效应较 好;
●针麻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 ①使用安全,适用范围广; ②便于术中医患的配合; ③生理干扰少,利于术后恢复; ④简便、经济、便于推广。
《抗肿瘤药物实验法》课件

05
抗肿瘤药物实验法的挑 战与前景
抗肿瘤药物实验法面临的挑战
01
02
03
实验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抗肿瘤药物实验方 法可能无法完全模拟人体 环境,导致实验结果与临 床效果存在差异。
肿瘤细胞的异质性
肿瘤细胞内部存在复杂的 异质性,不同细胞类型的 反应可能不同,影响实验 结果的可靠性。
伦理和法规限制
涉及人体和动物的实验受 到伦理和法规的严格限制 ,可能影响实验的进行和 结果。
提高抗肿瘤药物实验法的效率与准确性的方法与技术
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
利用动物模型进行预测
制定和实施抗肿瘤药物实验的标准操作流 程,确保实验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利用基因工程小鼠等动物模型,更准确地 预测抗肿瘤药物在人体内的效果。
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加强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结合生物学、药理学、化学和医学等多个 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 可靠性。
抗肿瘤药物实验法的应用领域
新药研发
通过抗肿瘤药物实验法,可以筛选和 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药,为新药 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治疗
患者个体化治疗
通过抗肿瘤药物实验法,可以根据患 者的基因型、表型等特征,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 的生存质量。
通过抗肿瘤药物实验法,可以对临床 使用的抗肿瘤药物进行效果评价和优 化,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客观性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 臆断和偏见。
科学性原则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数 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描述性统计
对数据进行描述和概括,如平均值、中位数 、众数、标准差等。
生存分析
对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
临床医学检验课件ppt

05
临床医学检验的未来发展 趋势与展望
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与应用
基因测序技术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 用将更加广泛,能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够实现快速、无创的检测,为临床医学 检验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尤其在床旁检测和家庭自测方面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2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与方法
血液检验
01
02
03
血常规检验
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 小板数量及形态,评估贫 血、感染和出血等疾病状 态。
血生化检验
检测血液中的糖、脂质、 蛋白质、酶等物质,了解 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及 代谢状态。
免疫血液学检验
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抗原 等物质,用于诊断免疫系 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精准治疗监测
通过个体化医学检验,可以实现对患者治疗效果的精准监测,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03
预防医学
个体化医学检验还能够应用于预防医学领域,通过评估个体的风险因素
,为其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远程医学检验的兴起与挑战
远程监测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医学检验成为可能,通 过远程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和健康状况,为医生提供及时的诊断依 据。
胸腹水检验
检测胸腹腔积液中的蛋白质、细胞等物质,协助 诊断胸腹腔疾病。
关节液检验
检测关节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等物质,协助诊 断关节疾病。
03
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分析与 解读
检验结果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
通过阳性或阴性结果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指标。
定量分析
通过数值范围判断指标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并分析指标变化趋势。
体外反搏ppt课件最新

虽然体外反搏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其 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以便更好地 指导临床实践。
加强体外反搏的疗效评估
目前关于体外反搏的疗效评估还存在一些争议, 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明确其疗效和适用范 围。
05
体外反搏的实验研究方法 与技术
体外反搏的实验研究设计
研究目的与意义
明确体外反搏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相关领域的应用价值。
禁忌症
对于一些患有严重下肢血管疾病、下肢外伤或手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出血 性疾病、传染病等患者,使用体外反搏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带来不良后果。
02
体外反搏设备与操作流程
体外反搏设备的组成与特点
组成
体外反搏设备主要由气囊、气泵 、控制装置、压力传感器等组成 。
特点
体外反搏设备具有安全、舒适、 操作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心脑血 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体外反搏ppt课件最新
contents
目录
• 体外反搏概述 • 体外反搏设备与操作流程 • 体外反搏的治疗效果与机制 • 体外反搏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 体外反搏的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 • 总结与展望
01
体外反搏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体外反搏是一种心肺功能辅助装置, 通过在心脏舒张期加压于下肢,将下 肢的血液驱回心脏,以增加心输出量 ,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
研究对象与方法
确定体外反搏实验的研究对象,包括动物模型、人体等,以及所 采用的反搏方法和流程。
研究流程与操作细节
详细描述体外反搏实验的操作流程,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 的操作步骤和实验后的处理等。
体外反搏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数据采集方法
01
介绍数据采集的设备、工具、时间点等,并说明如何保证数据
加强体外反搏的疗效评估
目前关于体外反搏的疗效评估还存在一些争议, 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明确其疗效和适用范 围。
05
体外反搏的实验研究方法 与技术
体外反搏的实验研究设计
研究目的与意义
明确体外反搏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相关领域的应用价值。
禁忌症
对于一些患有严重下肢血管疾病、下肢外伤或手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出血 性疾病、传染病等患者,使用体外反搏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带来不良后果。
02
体外反搏设备与操作流程
体外反搏设备的组成与特点
组成
体外反搏设备主要由气囊、气泵 、控制装置、压力传感器等组成 。
特点
体外反搏设备具有安全、舒适、 操作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心脑血 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体外反搏ppt课件最新
contents
目录
• 体外反搏概述 • 体外反搏设备与操作流程 • 体外反搏的治疗效果与机制 • 体外反搏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 体外反搏的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 • 总结与展望
01
体外反搏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体外反搏是一种心肺功能辅助装置, 通过在心脏舒张期加压于下肢,将下 肢的血液驱回心脏,以增加心输出量 ,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
研究对象与方法
确定体外反搏实验的研究对象,包括动物模型、人体等,以及所 采用的反搏方法和流程。
研究流程与操作细节
详细描述体外反搏实验的操作流程,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 的操作步骤和实验后的处理等。
体外反搏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数据采集方法
01
介绍数据采集的设备、工具、时间点等,并说明如何保证数据
诺如病毒标本处理和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PPT课件

• 1.2.1 设备和材料
• DEPC 水、新配制次氯酸盐(至少1%)或等效消毒剂、
MilliporeHA filter(孔径0.45um、)、换膜过滤器、真空
泵、计时器、PH 值酸度计、磁力搅拌器及转子、低温冰
箱(-20℃、-70℃)、Microsep 100K columns(PALL
公司)、Centriprep YM-50(Millipore 公司)、洗脱液
9
1 标本前处理
• 1.2.2.2 水样品的过滤
• (1)向玻璃漏斗里倒水样,当水样完全滤过立刻 关闭真空泵。
• (2)用不锈钢的滤器夹,小心移开滤膜上的刻度 漏斗。
• 1.2.2.3 用酸漂洗滤膜
• 将膜用无菌的镊子夹放在有200ml 0.05mM H膜2去SO除4(Mgp2H+3。.0)的无菌500ml 烧杯中进行漂洗滤
5
1 标本前处理
离心5 分钟,使得固体沉淀。澄清上清液可以直 接用于病毒核酸提取或贮存于-70℃。 • (3)取澄清的上清液200ul 进行RNA 提取。
6
1 标本前处理
• 1.2 水
• 通过阴离子滤膜过滤水样品。用牛肉膏(1.5%w/v)含 0.05M 甘氨酸(pH9.0)缓冲液洗脱附在膜上的病毒。使 用Microsep 100TM 或CentriconTM columns 离心管进一 步浓缩便、呕吐物
1.2 水
1.3 环境涂抹样
1.4 食品
1.4.1贝类
1.4.2三文鱼
1.4.3草莓、蓝莓
1.4.4生菜和苗芽菜
4
1 标本前处理
• 1.1 粪便、呕吐物 • 1.1.1 设备和材料
微量移液器、无菌过滤器、漩涡振荡器、微量离 心机、1.5ml 无菌离心管、磷酸盐缓冲盐溶液 (PBS)10mM pH7.0-7.4。 • 1.1.2 操作方法 • (1)离心管每管分装0.5mlPBS。用一次性移液 管(或无菌棒)添加豌豆大小的粪便(约0.1 克),稀释成约10%至20%(重量/体积)的粪 便悬浮液。当粪便样品是液态时,不必在PBS 中稀释,直接使用500ul 的样品。 • (2)漩涡振荡每个样品1 分钟。在5000 rpm 下
实验室基本技术(医学PPT课件)

方法发展 预防措施 统计质控
报告结果
方法选择与评价
一、实验方法的选择
(一)实验方法和标准品的分级 1、方法的分级 国际临床化学协会(International Fa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IFCC)从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将临床生化的分析方法分为 决定性方法 参考方法 常规方法
问题1 :结果与临床不符合 问题2:同一病人多个结果 问题3:同一血样结果不同 问题4:临床误解的回报结果 问题6:参考范围不同 问题7:没有参考范围 问题8:不了解病人的情况
临床实验室工作准则:
安全 准确 及时 有效 经济 保护患者隐私。
记录
检验前质量保证 设备 校准
室内质量控制 检验后质量保证
临床检验实验室 基本技术与管理
主要内容
临床实验室管理概论 检验前质量保证
检验(中)质量控制 检验后质量保证
临床检验方法
检
的选择与评价
验
质
量
控 制
临床检验室内质控
与室间质评
第一节:临床实验室概论
• 临床实验室定义 • 临床实验室作用 • 临床实验室功能 • 临床实验室工作准则
临床实验室:
• 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 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 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 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 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 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的实 验室称为临床实验室(或医学 实验室)。
采样后0.5小时内送检的常规项目:血糖、电解质、 血液细胞学、凝血试验、体液细胞学、涂片找细菌、 真菌等。
采样后1-2小时内送检的常规项目:各种蛋白质类、 色素类、激素类、脂类、酶类、抗原、抗体测定等。
采集后立即冰冻的检测项目:ACTH、ACE、丙酮、 血氨、乳酸、肾素等
临床医学实验操作指南PPT课件

临床医学实验操作指南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实验的综合评价和展望 参考文献
引言
引言
临床医学实验操作指南 研究目的和意义
引言
实验操作的基本原则
实验前的准备 工作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器材和药品的准备 实验环境的准备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结果展示和解读
实验的综合评 价和展望
实验的综合评价和展望
实验的优点和不足 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启示
实验的综合评价和展望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3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实验人员的准备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作 步骤二:实验前操作
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三:实验中操作 步骤四:实验后处理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注意事项
仪器使用要点
实验结果和数 据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数据记录和整理 数据分析方法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目录 引言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实验的综合评价和展望 参考文献
引言
引言
临床医学实验操作指南 研究目的和意义
引言
实验操作的基本原则
实验前的准备 工作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器材和药品的准备 实验环境的准备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结果展示和解读
实验的综合评 价和展望
实验的综合评价和展望
实验的优点和不足 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启示
实验的综合评价和展望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3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实验人员的准备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作 步骤二:实验前操作
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三:实验中操作 步骤四:实验后处理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注意事项
仪器使用要点
实验结果和数 据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数据记录和整理 数据分析方法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ppt课件

2、计数资料的精密度往往用观察符合率和卡帕(Kappa)值来 表示
ppt课件
19
计 量 资 料
真阳性+真阴性
符合率=————————————————×100%
计
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
数
资
2(ad-bc)
料
Kappa指数=
(app+t课件b)(b+d)+(a+c)(c+b) 20
测定:
批内是将评价样品随机插入患者标本中被检测,在一批内连 做20次;收集试验数据,计算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批间是每天做一次评价样品,累积20次结果。收集试验数据, 计算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Clinical testing technology
ppt课件
1
前
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ppt课件
2
第一章 概 述
技术和仪器在检验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项目、方法和仪器的评估指标 检验技术基本知识
ppt课件
3
第一节 技术和仪器在检验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技术和仪器的重要作用:
ppt课件
26
试剂:
1.样品 收集无肝炎病毒污染、无溶血、无脂浊的人(或动物) 血清,采用候选方法测定其浓度,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3.0mmol/L
ppt课件
11
一、项目的评估指标:
评估对象:临床应用价值,即检验项目对临床某种 疾病或临床异常情况的诊断、病程监测、疗效评估、预 后判断的能力。
1.金标准 2.敏感性(sensitivity,灵敏度) 3.特异性(specificity) 4.预测值(predictive value,PV) 5.准确度(accuracy 6.受试者工作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ppt课件
19
计 量 资 料
真阳性+真阴性
符合率=————————————————×100%
计
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
数
资
2(ad-bc)
料
Kappa指数=
(app+t课件b)(b+d)+(a+c)(c+b) 20
测定:
批内是将评价样品随机插入患者标本中被检测,在一批内连 做20次;收集试验数据,计算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批间是每天做一次评价样品,累积20次结果。收集试验数据, 计算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Clinical testing technology
ppt课件
1
前
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ppt课件
2
第一章 概 述
技术和仪器在检验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项目、方法和仪器的评估指标 检验技术基本知识
ppt课件
3
第一节 技术和仪器在检验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技术和仪器的重要作用:
ppt课件
26
试剂:
1.样品 收集无肝炎病毒污染、无溶血、无脂浊的人(或动物) 血清,采用候选方法测定其浓度,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3.0mmol/L
ppt课件
11
一、项目的评估指标:
评估对象:临床应用价值,即检验项目对临床某种 疾病或临床异常情况的诊断、病程监测、疗效评估、预 后判断的能力。
1.金标准 2.敏感性(sensitivity,灵敏度) 3.特异性(specificity) 4.预测值(predictive value,PV) 5.准确度(accuracy 6.受试者工作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实验 的特点
人工干预 (1)可排除自然过程中各种偶然和次要因素。 (2)可将易逝、不易出现的难观察现象在实验室中再现。 (3)可设置超常或极端条件,使正常条件下不能表现的 现象、性质暴露出来。
实验可分为定性实验、定量实验,对照实验、析因实验、 模拟实验等类型。
3.医学 实验 ?
医学领域的科学实验。
第二节
医学实验设计基本要求
讨论:
实验 : 药物X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一、医学实验设计的意义
实验设计是科研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1.依据研究目的,规定具体的研究任务和所要采取的技 术路线和方法; 2.用较为经济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最大限度地 减少误差,获得可靠的结果。
三、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医学科研的对象是人,人具有生物和社会两重属性。 1.人体的现象和规律不能笼统地用一般生物学规律来解 释; 2.人的个体变异性大,实验单位的一致性较差,观察结 果的离散程度大; 3.一般不允许在人体上直接进行试验; 4.宏观、微观两个方向发展,相互配合。。
6.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 *
选题
实验 数据处理
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教材与参考书: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课题实验 方法设计30%
教材、参考书: 医学实验技术原理与选择.魏于全.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05
医学生物学研究生常用实验技术方法. 陈晓红, 孙仁山.四川大学 出版社2009.08 现代医学实验方法.汪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04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王淳.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9.09 /
处理因素 受试对象 实验效应
1、处理因素
一般指外加于受试对象,在实验中需要观察并阐明其处 理效应的因素。
2 、受试对象 指被处理因素作用的对象。
(1).受试对象分类 1) 动物:种类、品系、年龄、性别、体 重、窝别、健 康状况、营养状态等。 2)人:分正常人和病人,要有 选入标准(inclusion criteria) 排除标准(exclusion criteria)
医学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探索与医学有关的、未知或未全知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和规律的一种实践。 内容:医学科研思维,医学科研选题、医学科研设计与 统计分析, 动物实验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医学文献检 索与阅读,医学科技论文写作等。
5.医学科学研究的特征
医学科学研究具有一般自然科学研究的特征,还具 有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研究工作的复杂性。
(2)对照的其它作用
①通过对照可找出综合因素中的主要有效因素; ②验证实验方法的可靠性; ③修正实验数据; ④找出实验的最适合条件; ⑤分析实验中的问题或差错的原因。
㈡随机原则 1.随机的意义 ⑴避免有意无意夸大或缩小组间差别所导致的实验结果 的偏差 ⑵各种统计分析方法都建立在随机化基础上,要求实验 设计遵循随机原则 2.随机的类型 ⑴随机抽样 ⑵随机分组 ⑶实验顺序的随机
(1)选题过程
提出问题 文献查阅 假说形成
பைடு நூலகம்
(2)实验过程 实验设计
实验观察-(实施过程) 数据资料积累
(3)数据处理过程 数据处理 统计分析 提出结论
二、实验 Experiment
1.定义: 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仪器、 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考察对 象的一种方法。是 科学研究中获取科学事实的 基本方法之一。
4. 实验过程
• 实验设计 • 实验观察----实验的实施
• 数据资料积累
5.医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机能学实验、 动物模型的建立、 形态研究技术、 细胞生物学技术、 生物化学指标检测、 分子生物学技术、 靶向药物研究技术。。。。。。
目录
4. 实验过程
• 实验设计 • 实验观察----实验的实施
• 数据资料记录
运用科学方法,探索未知现象,揭示客观规律,创造新 理论、新技术、开辟知识新应用领域的智力性劳动。
研究与试验性发展活动 科技教育与培训活动 科学技术服务活动
2.科研活动的主要特征
(1).探索性与创新性: (2).继承性和积累性:
3. 科研的基本程序*
选题过程
实验 过程 数据处理过程
4.什么是医学科研?
四、 实验设计的特点 1.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2.受试对象接受何种处理因素或水平是经随机分配而定 的,组间均衡性较好 3.能使多种实验因素包括在较少次数的实验中,更有效 地控制误差,达到高效目的。
五.实验设计的原则 * 对照原则 随机原则 重复原则
(一).对照原则 对照的意义 ⑴可排除或控制自然变化和非处理因素对观察结果的 影响 ⑵可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 T+S=e+s T:处理因素;e:实验效应;S:非处理因素;s:S的影响 结果
医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祝贺 任务 期望
课程名称:医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选修课 学 时 数: 3 0 学 分:1.5 授课时间: 上课地点:
教学目的、内容
教学目的:介绍现代生物学、医学研究领域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帮助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对各种常用实验方法技术的原理有所了解。 教学内容(30学时,2学时/周) 第一章:医学实验简介: (2学时) 第二章: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4学时) 第三章:组织形态学检测技术(6学时) 第四章:细胞生物学技术(6学时) 第五章:生化检测技术 (4学时) 第六章:分子生物学技术(6学时) 第七章:现代医学前沿技术 (2学时)
(2).受试对象选择的基本要求: 1)敏感性——容易显示效应
2) 特异性——不易受非处理因素干扰 3)稳定性——减少误差 4)经济性——易得、便宜 5)可行性——易施加处理及采取标本 6)相似性——对处理的反应尽可能与人相似
3、 实验效应 指处理因素作用于实验对象的反应,这种反应通过观察 指标显示出来。
第一章:医学实验简介
科研与实验基本概念 实验设计的要求 实验记录的要求 进入实验室基本要求
第一节
科研与实验基本概念
几个问题
什么是科研?医学科研? 什么是医学实验? 你所知道的的医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一、科研(research) 1. 概念
科研:有计划、有目的的探索和创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