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类实验室

合集下载

疾控中心类实验室

疾控中心类实验室

一、总体布局一、总体布局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要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生物安全标准。

疾控中心实验室的空气具有洁净度的要求,洁净等级按病原性微生物实验和污染程度确定,其地理位置应选择远离人烟稠密、交通繁忙和空气、水源、噪声严重污染地区。

疾控中心实验室要按照功能用途划区布置,将实验室与各区严格分开,人流、物流路径分明,有污染排放的区域要设在实验室的下风向,吸风口设在上风向,实验室周围不宜种植飞扬花粉、绒毛和落叶的植物。

疾控中心实验室不同于其他医疗工程。

其区别在于,不仅要求防止环境因素对实验室的污染和实验之间的交叉污染,同时还要防止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生物危害和潜在生物危害不致向周围环境释放造成污染。

二、设计概念1.设计理念(1)确认实验室内的物理控制对产品、环境和操作人员的保护作用;(2)确定洁净区、非洁净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以及连带辅助区的功能和用途;(3)确定需要封闭或不需要封闭的操作区域;(4)确定一次屏障、二次屏障的净化控制方法;(5)试验和化验要合理的分开;(6)暖通空调、真空、压缩空气、供水系统、消毒灭菌要符合GMP要求;(7)确定不同区域的气流流向和流速;(8)确定原材料、设备、产品和生物废料的流向;(9)满足“三废”排放标准;(10)确定人员,特别是关键实验操作人员的流向和控制;(11)确定防止潜在危害物质释放的措施;(12)突发性“故障”的紧急关闭和自救方案;(13)防火、保卫设施;(14)备用:电源、通讯、控制设施。

2.生物危害因素生物危害的根源是病原微生物,其危害程度的大小取决于病原性微生物的种属、形态、抗原、变异等特性以及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

病原性微生物形成生物危害的致病作用,取决于病原性微生物的毒力、侵袭力、数量和侵入部位。

3.生物危害的污染途径病原性微生物对实验工作者的感染,一般都是意外的吸入、吞咽以及创伤、接种或注射等途径造成的。

吞咽和皮肤接触这两种侵入方式均可在操作时当场察觉,能从操作步骤上注意防范。

疾控中心实验室标准

疾控中心实验室标准

疾控中心实验室标准疾控中心实验室是负责疾病监测、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机构,其实验室标准直接关系到疾病防控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疾控中心实验室应当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以下是关于疾控中心实验室标准的一些要点。

首先,实验室的建设和装修应当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实验室的布局应当科学合理,各个区域的功能分区明确,设施设备应当齐全,并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实验室的通风、照明、给排水等设施应当符合卫生标准,保证实验室内部的空气清新,灯光明亮,水质干净。

此外,实验室内部的墙面、地面、天花板等装修材料应当符合卫生标准,易清洁、无毒、无污染。

其次,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应当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实验室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各类实验设备和仪器,这些设备和仪器应当经过严格的检测和认证,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使用过程中,实验室应当定期对设备和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准确度。

对于一些特殊的实验设备,实验室还应当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并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再次,实验室的人员管理应当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实验室应当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

实验室的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对于一些特殊的实验操作,实验室应当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并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最后,实验室的废物处理应当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会产生各类废物,这些废物应当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

对于有毒有害的废物,实验室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同时,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废物处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废物处理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总之,疾控中心实验室标准是保障疾病监测、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重要保障,实验室应当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疾控实验室建设标准

疾控实验室建设标准

疾控实验室建设标准
疾控实验室建设标准是规范疾控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的指导性文件,旨在确保实验室设施安全、运行规范、科学有效,从而提升疾病控制和预防工作的水平。

疾控实验室建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标准:包括实验室建筑布局、通风系统、安全出口、隔离设施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实验室的功能和安全性。

2. 设备设施标准:包括实验室所需的各类仪器设备、实验材料、试剂等的配备要求,以及设备的维护、管理和更新等方面的要求,保证实验室能够正常工作。

3. 管理标准:包括实验室的组织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实验操作规程、实验样本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实验室运行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4. 安全标准:包括实验操作的个人防护要求、实验室环境的洁净化控制、实验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实验室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此外,疾控实验室建设标准还根据实验室等级和使用目的的不同,会有详细的细分标准和要求。

例如,针对高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4),会有更加严格的防护要求和操作规程。

总之,疾控实验室建设标准是保障疾控实验室工作安全、规范、高效运行的基础,对疾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疾控中心实验室资质认定培训内容

疾控中心实验室资质认定培训内容

疾控中心实验室资质认定培训内容When it comes to the training content for the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of the laboratory in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it is crucial that the courses cover a wide range of topics to ensure that the staff are well-equipped to handle various tasks related to testing and research. The training should include modules on biosafety, quality control,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relevant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to ensure that the laboratory operates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在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培训内容方面,课程应涵盖广泛的主题,确保员工能够处理与测试和研究相关的各种任务。

培训应包括生物安全、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和相关标准操作规程的模块,以确保实验室高效、有效地运作。

In addition to technical training, it is also important for the staff to receive training on communication skills, teamwork, and problem-solving techniques. These skills are essential in a laboratory setting where collaboration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re crucial for the success of research projects and testing processes. Moreover, thestaff should also be trained in proper data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to ensu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results are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s.除了技术训练外,员工还应接受有关沟通技巧、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技术的培训。

疾控实验室建设标准(一)

疾控实验室建设标准(一)

疾控实验室建设标准(一)
疾控实验室建设标准
简介
•疾控实验室的重要性
–疾控实验室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

–其功能包括病原体检测、疾病监测和溯源研究等。

建设标准要求
•实验室级别划分
–根据不同实验室功能和风险等级,分为P1、P2、P3和P4等级。

–不同级别的实验室拥有不同的建设要求。

•基础设施要求
–实验室建设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

–实验室内应有稳定的供电、供水和排风系统等基础设施。

–室内设计应科学合理,确保实验操作流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生物安全性要求
–实验室内应有相应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严格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生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装备和废物处理等。

•实验室质量管理要求
–建立健全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

–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精准可靠的检测结果。

•人员培训要求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掌握实验室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培训内容应包括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等方面。

结论
•疾控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遵守相关标准,建设合格的疾控实验室是预防疾病、控制疫情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基础。

疾控中心检验科工作职责与要求

疾控中心检验科工作职责与要求

疾控中心检验科工作职责与要求1. 前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疾控中心检验科的那些事儿。

别看这名字一听就高大上,实际上它就是保护我们健康的小卫士。

这里的工作可不是简单的“化验一下就完事儿”,而是关乎整个社会的健康。

要知道,检验科的朋友们可是带着显微镜和试管,像侦探一样在和病毒、细菌斗智斗勇呢!那他们到底需要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2. 工作职责2.1 样本采集与处理首先,检验科的第一步就是样本的采集。

这可不是随便一捅就行的,哦不,得讲究技术!从血液到唾液,从尿液到其他各种样本,每一个步骤都得小心翼翼,像是在调配一剂神秘药水。

采集完后,样本还得进行处理。

这就像是在做一道美味的菜肴,得切、洗、腌,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错。

2.2 实验室检测接着,样本送到实验室后,检验科的技术人员就像变魔术一样,开始进行各种检测。

无论是细菌培养、病毒检测,还是血液分析,每一个实验都是一场与病菌的战斗。

这可不是随便搁在试管里就完事儿了,而是需要根据标准操作流程,细致入微,绝不能马虎。

要知道,检测的结果可是关乎病人安危的大事儿,不能掉以轻心!3. 数据分析与报告3.1 结果解读等到检测结果出来后,检验科的同事们还得仔细分析。

这就像解一道数学题,得把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符号都理清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不同的检测结果可能意味着不同的健康状况,搞错了可是要承担后果的哦!所以,分析报告的时候得一丝不苟,绝对不能有半点差错。

3.2 报告反馈最后,结果整理好后,检验科的工作并没有结束。

要把这些数据反馈给医生和患者,确保大家都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这里面的沟通可得小心翼翼,尤其是当结果不太理想的时候,得用心说话,才能让患者安心。

毕竟,咱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健康快乐地生活嘛!4. 对人员的要求4.1 专业技能好了,说了这么多,咱们再聊聊在检验科工作的朋友们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首先,当然是专业技能啦!无论是生物学、化学,还是医学,基础知识得扎实。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标准(一)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标准(一)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标准(一)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标准概述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确保实验室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并确保人员的安全健康,建设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实验环境要求•实验室总面积应符合国家要求,建议在500平方米以上。

•实验室内应设置分隔区域,便于不同实验项目的开展。

•实验室内应配备足够的通风和排水设备,以确保人员的健康。

•实验室内应设有安全照明系统和紧急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

设备要求•实验室内应配备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室设备。

•实验室内应配备可靠的安全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实验室内应活动柜式和固定柜式两种样式的操作台,以便进行不同的实验工作。

•实验室内应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材料,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室内应严格控制材料的选用和采购过程,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人员要求•实验室内的人员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并且拥有相关的实验技能。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需要拥有相关管理技能,能够对实验室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

结语综合以上各方面的要求,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标准应考虑到实验项目的需求、操作规程的精确性、材料的安全性等各个方面,以确保实验室能够高效地工作并保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设计要求•实验室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实验室结构和流程,保证实验室能够正常开展工作。

•设计师应充分考虑人员和材料流动性,确保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设计师还应充分考虑实验室的多功能性和对未来技术创新的适应性。

•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

•建设人员应具有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经验,能够确保实验室的高质量建成。

•建设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卫生和环保问题。

维护要求•实验室在使用中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实验室的设备和材料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以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实验室在使用中应注意安全事项,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结语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标准应包括设计、建设、维护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只有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这些要求,实验室才能够正常开展工作,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疾控中心实验室实施方案

疾控中心实验室实施方案

疾控中心实验室实施方案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和实施至关重要。

实验室作为疾控中心的核心部门,承担着病原微生物检测、疫苗研发、流行病学调查等重要任务。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实施方案,对于提升疾控中心的应急处置能力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实验室的选址和布局是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址方面,应避免选择在人口密集区、工业区或者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同时要考虑到实验室建设后的交通便利性和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在布局方面,应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合理划分不同区域,包括样品处理区、实验操作区、仪器设备区、办公区等,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相互独立、功能分区明确。

其次,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采购是实施方案的关键环节。

在设施方面,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实验室建筑材料,确保实验室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在设备方面,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功能需求,选购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保证实验室的检测和研究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外,实验室的管理和人员培训是实施方案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管理方面,应建立健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室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在人员培训方面,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和定期的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

最后,实验室的应急预案和演练是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

应急预案应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流程、人员转移和隔离措施、应急物资储备等内容,确保实验室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处置。

同时,定期组织实验室的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室的应急处置能力。

综上所述,疾控中心实验室实施方案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升疾控中心的防控能力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合理规划实验室选址和布局,确保设施和设备的质量,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定期演练,才能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体布局
一、总体布局
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要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生物安全标准。

疾控中心实验室的空气具有洁净度的要求,洁净等级按病原性微生物实验和污染程度确定,其地理位置应选择远离人烟稠密、交通繁忙和空气、水源、噪声严重污染地区。

疾控中心实验室要按照功能用途划区布置,将实验室与各区严格分开,人流、物流路径分明,有污染排放的区域要设在实验室的下风向,吸风口设在上风向,实验室周围不宜种植飞扬花粉、绒毛和落叶的植物。

疾控中心实验室不同于其他医疗工程。

其区别在于,不仅要求防止环境因素对实验室的污染和实验之间的交叉污染,同时还要防止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生物危害和潜在生物危害不致向周围环境释放造成污染。

二、设计概念
1.设计理念
(1)确认实验室内的物理控制对产品、环境和操作人员的保护作用;
(2)确定洁净区、非洁净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以及连带辅助区的功能和用途;
(3)确定需要封闭或不需要封闭的操作区域;
(4)确定一次屏障、二次屏障的净化控制方法;
(5)试验和化验要合理的分开;
(6)暖通空调、真空、压缩空气、供水系统、消毒灭菌要符合GMP要求;
(7)确定不同区域的气流流向和流速;
(8)确定原材料、设备、产品和生物废料的流向;
(9)满足“三废”排放标准;
(10)确定人员,特别是关键实验操作人员的流向和控制;
(11)确定防止潜在危害物质释放的措施;
(12)突发性“故障”的紧急关闭和自救方案;
(13)防火、保卫设施;
(14)备用:电源、通讯、控制设施。

2.生物危害因素
生物危害的根源是病原微生物,其危害程度的大小取决于病原性微生物的种属、形态、抗原、变异等特性以及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

病原性微生物形成生物危害的致病作用,取决于病原性微生物的毒力、侵袭力、数量和侵入部位。

3.生物危害的污染途径
病原性微生物对实验工作者的感染,一般都是意外的吸入、吞咽以及创伤、接种或注射等途径造成的。

吞咽和皮肤接触这两种侵入方式均可在操作时当场察觉,能从操作步骤上注意防范。

吸入途径的感染,由于其数量较小,散发于实验室的环境气氛中,除非浓度过高,形成可见的类似霉菌孢子的云雾或成品飞扬的粉尘以外,一般往往难以察觉。

这些数量较小的病原性微生物随着气溶胶进行传播,据统计实验过程80%的感染都起因于气溶胶的危害造成。

气溶胶是以胶体状态悬浮在大气中的液态或固体微粒,其直径在0.01μm~200μm之间,一般约为1-5μm,是最适宜引起感染作用的尺寸,肉眼不能发现。

气溶胶的颗粒大小与其危害程度的关系至关密切,颗粒越细,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越长,越容易穿透普通的过滤介质,越容易潜入呼吸系统的深部。

气溶胶的几种类型:
(1)滴核:溶液或悬浮液表面在操作时的振动等破坏性应力,则溅出液滴。

微小的液滴经过大气迅速蒸发,体积大为缩小,成为滴核。

如:用移液管连续稀释,用平皿移种培养,对培养液强力振荡,进行离心分离操作不慎而产生溅滴和发泡,或在实验罐培养过程中通气鼓泡,排气夹带液滴,取样操作的液流喷射,液滴飞溅等。

(2)干粉:在某些常规操作散发的细微颗粒,在热空气对流循环下极易传播。

如:打开菌种砂土管,拨动孢子菌落,粉碎冻干培养物,旋开盛有培养物的瓶盖,拔出瓶塞
等。

(3)浮尘:这类气溶胶大都是已经被污染的粒屑,绒毛,皮肤屑,短纤维,灰烬,粉尘,尘团等。

4.常见的实验操作的危险
液体操作、接种操作、琼脂培养、深层培养、离心分离、注射操作、塞盖操作,以及使用的器械、工具和器皿等。

三、设计方案
自上所述,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分工极细、专业极强、施工技术极高的生物医疗工程。

设计中还要注意到:①征求使用者和操作者的意见,确定工艺流程图;②按照四类病原体的特性和污染途径,确定控制技术方案和灭菌杀菌方案;③根据气溶胶特性和实验操作的危险,制定出洁净度、气流流向、流速和压差梯度参数;④有实验动物的实验室自成一区,独立传递,动物尸体要完全焚尸灭菌后,才能传出;⑤确定所有的实验设备、工具、箱柜、台案数量和尺寸;⑥确定实验室的预警、关闭、自救和逃生方案。

1.人流和物流
(1)人流:
初更室—气闸更衣室—淋浴更衣室—缓冲室—进入实验区。

离开时进入净身室(房间负压),脱下身上所有的衣物,衣物放入双门药液浸泡柜(或其他方式消毒柜)内(双门药液浸泡柜的门设计成控制式的,不允许同时打开);然后进入淋浴室淋浴;淋浴后进入记录室,登记记录自己的工作和身体污染情况,然后拿着身体状况表进入体检室,作污染和常规检查或住室观察,无问题进入气闸更衣室换上自己的衣服下班。

(2)物流
物流:设计成单向性的,从专门的库房(或暂存间)进入缓冲间,再进入实验室。

离开时必须通过双门热压灭菌锅进入另一个缓冲间(双门热压灭菌柜的门设计成控制式的,不允许同时打开)。

任何物料只要进入是实验区,不能原路返回。

(3)三废处理
a.废液:废液处理的方法是根据废液的性质确定的处理方法的。

一般采取的方法有:化学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

b.废气:废气处理可采用的方法有:加热灭菌方法、高效过滤器方法、混合灭菌方法、火焰灭菌方法等。

c.固体废料:固体废料的处理方法有:蒸汽灭菌方法、气体熏蒸方法、液体浸泡方法、辐射灭菌方法、焚烧处理方法等。

2.建筑
主体结构采用土建方法,有抗8级以上地震能力,在温度变化和振动情况下不产生裂纹和缝隙,建筑为单层和多层均可。

最好是独立的多层建筑,按工艺要求分层划区,便于实验和管理。

(1)墙板和顶板:室内装修材料与洁净厂房的装修材料不一样,彩钢复合板不宜在疾控中心实验室中使用;原因在于板与板之间的插接缝隙太大,虽然打胶密封,但在四季温度变化中很快裂出缝隙。

参考方法:
a.装修的墙板和顶板可采用机加工金属板方法。

四边制成有密封垫的咬口槽,通过卡口槽密封,房间的阴仰角制成120度角的斜边;他的特点在于卡口严密,螺栓紧固密封,无渗漏,不受温度影响,不怕撞击变形,强度大。

缺点是装配速度和机加工速度慢些。

b.装修可分成两部分,净化区采用彩钢复合板,污染区和半污染区采用第一方法。

c.在土建过程中墙壁预埋下金属构件,打不透眼孔,攻丝;顶棚与技术夹层采用钢筋水泥浇注,预留下孔洞,埋下金属构件;墙壁和顶棚表面涂胶粘贴不锈钢板,板与板之间采用不锈钢板压条,注胶,用螺栓紧固密封;阴仰角采用圆弧R50金属材料,特殊加工后,粘贴在墙角上。

d.在土建过程中的墙壁和顶棚上预埋下塑料构件,装修时焊接塑料版,阴仰角用塑料板加工制作,防静电可镶嵌金属条,地面作成防静电地板或金属地板。

e.其他材料,可选用表面光洁、平整、无缝隙、不起灰、耐腐蚀、耐冲击、易清洗的材料。

(2)地面:地面应光滑、平整、不起灰、耐腐蚀、耐冲击、不积聚静电、易除尘清洗。

(3)根据病原性微生物的生物危害和致病特点,要合理匹配实验室房间和净化设施,每个实验项目与净化设施要自成系统,而且操作中的传递距离要最近,最好是在净化设施内传递,这样净化设备可以制造成群组性的,传递停留处设有气闸仓,而且每个实验阶段的净化设备要独立房间自成系统,房间之间用气闸仓连接,防止环境污染。

不同的实验项目,采取不同的洁净技术手段。

如放射性元素的实验室净化,就区别于其它的实验室净化。

在制造净化设备时,在结构上要安装防射线穿透的材料,根据放射性元素的惯性和扩散原理,采用雾化离心技术,并且根据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期来决定排放控制方法和时间。

在制造净化设备时,可以安装机械手和电视监控系统。

疾控中心实验室要有高水平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安全报警系统,有的房间要设立平衡压力的值班风机,要害房间要安装紧急关闭系统和自救逃生系统,确保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安全使用。

总之,我国的病原性微生物实验室的建设,还在发展阶段,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方法和经验,少走弯路。

并且按照病原性微生物实验室的规律建设出中国的病原性微生物疾控中心实验室来。

1、传染病所:腹泻病室、传染病诊断室、媒介生物控制室、人兽共患病室、应急实验
室、医院感染室、布鲁氏菌病室、呼吸道传染病室、鼠疫室、生物信息室、P
ULSENET CHINA室、钩端螺旋体病室、莱姆病室、无形体病室、细菌耐药室、
免疫室、结核病室、碘缺乏病室、生物安全实验室
2、病毒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