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实训指导书

旅游学概论实训指导书
旅游学概论实训指导书

旅游学概论实验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供四年制旅游管理专业2012级试用)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面向专业:旅游管理

实验时数:6

实验类别:专业

考核方式:现场操作

实验总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而发现其活动规律,了解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观点,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了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李天元编.旅游学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谢彦君等编.旅游概论.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马勇编.旅游学概论.第二版.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4]刘伟编.旅游概论.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洪帅主编.旅游学概论.第二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6]田里主编.旅游学概论.第一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7]张吉献编著.旅游学概论.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执笔人:章怡审核人:刘曙霞专业负责人:龚艳

《旅游学概论》课程实训指导书

蒯小群编写

目录

实验一旅游热点问题问卷调查设计实验二旅游热点问题调查结果讨论

实训一旅游热点问题问卷调查设计

实训时数:2课时

实训目的和要求:

(1)了解旅游热点问题的概念;

(2)了解问卷调查设计的一般方法;

(3)了解如何设计调查旅游热点问题的问卷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旅游资源形成的条件。实训内容:

以《旅游问卷调查方法与实务》和《旅游热点问题实说》为参考,通过对各个时期旅游热点问题的梳理,确定符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的相关旅游热点问题,进而进行调查问卷设计,使学生做到:(1)在众多的社会热点问题中提炼出于旅游有关的热点问题,锻炼学生的旅游职业敏感度。

(2)掌握问卷调查的一般步骤和旅游问卷调查的取样技术。

(3)具体确定旅游调查问卷的题型和旅游调查问卷中问句的类型。

(4)在掌握旅游调查问卷的编排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结构型问卷的设计,最后进行旅游热点问题调查问卷的评估

实训步骤:

教师介绍经典旅游案例资料及视频资料;学生分组讨论与分析;学生汇报演示练习结果;教师集中讲解和总结。

案例:綦江旅游热点问题调查问卷

您认为綦江旅游资源丰富吗?是否可以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

A非常丰富,完全可以

9391 7票

80.3 0%

B资源一般,逐步培育

2218 1票

18.9 6%

C资源贫瘠,不适合发展旅游业

866

.74%

古剑山、东溪古镇、老瀛山、清溪河、丁山湖等景区,您最感兴趣并希望去旅游的景区是A古剑山

52513票 40.58%

32266票 24.93%

C老瀛山

33693票 26.04%

D清溪河

8913票 6.89%

E丁山湖

2016票 1.56%

以“镇山店”(东溪古镇、古剑山、高星级酒店)为重点打造“主城休闲避暑养生区”的旅游工作定位切合綦江实际吗?

A切合

90785票 58.92%

B不切合

63291票 41.08%

您认为应该把以下哪项旅游节庆活动培育成为綦江旅游知名节庆活动,以此来扩大綦江旅游知名度

A版画艺术节

85154票 55.23%

B东溪古镇文化艺术节

35403票 22.96%

C永新梨花节

32036票 20.78%

D丁山湖歇凉节

1412票.92%

E赶水萝卜节

189票.12%

古剑山、横山、丁山、高庙等景区交通状况是否需要立即改善?

A需要

75288票 48.57%

B不需要

79734票 51.43%

现有旅游交通道路您希望最先进行改善的是A綦江—古剑山(綦鸡路)

21260票 13.51%

B綦江—老瀛山

82414票 52.37%

C綦江—丁山

35555票 22.60%

D綦江—郭扶

18071票 11.48%

E綦江—横山

55票.03%

是否有必要在二级车站设直达景区的班车A立即开设到古剑山等重点景区的班车28678票 17.68%

B增加到东溪、丁山等景区的班车数量46857票 28.89%

C维持现状

86674票 53.43%

您认为綦江最合适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A永新

32701票 32.46%

B永城

23304票 23.13%

C东溪

34862票 34.60%

D三江

25票.02%

E郭扶

8507票8.44%

F石壕

25票.02%

G其他

乡村旅游中您最希望体验的是

A品尝新鲜农家菜

80670票 49.81%

B体验农家生活

14975票 9.25%

C放松心智休闲度假

34867票 21.53%

D观看民俗表演

31436票 19.41%

发展綦江红色旅游首要工作是

A加大保护力度

2575票 1.69%

B修复王良、邹进贤、“霍氏三杰”故居等场所

94869票 62.41%

C加强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红色资源场馆配套设施

47066票 30.96%

D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7494票 4.93%

您认为綦江旅游市场现状如何

A旅游市场秩序井然

73443票 45.36%

B旅游市场秩序较好,应加强行业监管

8377票 5.17%

C从业人员应提升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77456票 47.83%

D旅游者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文明旅游

2649票 1.64%

您对綦江旅游商品的看法

A做品牌,大力扶持綦江农民版画、饭遭殃、任氏陶艺、金立方木瓜酒等旅游商品

旅游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现代旅游,是指()以后,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A.工业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上世纪50年代 2.()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A. 休闲旅行 B.享乐旅行 C.自助旅行 D.野外旅行 3.()一书将旅游定义为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A.《普通旅游学纲要》 B.《国家科学词典》 C.《现代观光论》 D.《旅游是现代人的特殊生活方式》 4. 关于古代旅游,中国的传统看法是()。 A.是一种外交活动; B.宗教朝圣 C.经商 D.旅游是王公贵族和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 5.下列对旅游本质属性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B.旅游是精神上的高层次消费活动 C. 旅游是一种自然现象 D.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休闲活动 6.下列对旅游六要素表述正确的为()。 A.吃、穿、行、游、购、娱 B.吃、穿、住、用、行、游 C.住、穿、用、行、游、购 D.吃、住、行、游、购、娱 7.下列对旅游资源表述正确的是()。 A.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B. 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的资源统称为旅游资源。 C.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D.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8.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及第四大客源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中坚力量。 A.2025年 B.2020年 C.2018年 D.2022年 9.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A. 2012年 B.2015年 C. 2020年 D.2025年 10.按()划分,现代旅游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 A.旅游目的地 B.游览地域 C.组织形式 D.旅游活动的内容 11.现代旅游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自19世纪40年代首先在( )出现。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2.旅游学研究的方法很多,其中通过各种类型旅游者的日常旅游活动,了解他们的动机、需求和爱好,经过综合分析,找出市场变化的规律性是()法。 A.个案法 B.社会统计法 C.比较法 D.观察法 13.古代旅行活动主要活跃在( )等古文明的发源地。 A.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古中国; B.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 C.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中国; D.古埃及、巴比伦、古罗马、古中国; 14.古希腊的众多的旅游者中,最著名是( )他曾遍访埃及、两亚、希腊本土,里海沿岸及意大利等地。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试题B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 1、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A.旅游饭店 B.旅游景点 C.旅行社 D.旅游交通 2、根据美国学者斯坦利·C·帕洛格提出的影响旅游动机的心理类型模式指出,心理类型越是靠近()型者,外出旅游的可能性就越大。 A.自我中心者 B.近自我中心者 C.多中心者 D.近多中心者 3、九十年代以来,国家旅游局确立了我国每年的国家旅游活动主题,其中()的主题是文物古迹游。 A. 1992年 B. 1994年 C. 1995年 D. 1996年 4、“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而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该定义被称为() A.马尼拉定义 B.艾斯特定义 C.罗马定义 D.兰沙罗特定义 5、黄山的松,石,云,泉四绝说明黄山作为旅游资源具有()这个特性 A.美 B.特 C.奇 D.用 6、旅游产品的()往往造成旅游产品促销和销售的困难, A旅游产品功能上审美和愉悦性B空间不可转移性 C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割性D所有权不可转让性 7、旅游业是一个高度依托性的行业,下列对依托性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依托B高度依托于旅行社 C旅游业发展依托于国民经济D旅游业依托于相关部门和行业的通过合作 8、世界最大的饭店业主,美国的埃尔斯沃斯*米尔顿*斯塔特勒建造的饭店是()的开端 A古代客栈时期B大饭店时期C商业饭店时期D现代饭店时期 9、马斯洛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其中第四层次的需要是( )。 A.受尊重的需要 B.爱的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0、现代旅游是从( )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19 世纪初 D.20 世纪初 11、AIEST 是指( )。 A.英国旅游局 B.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 C.世界旅游理事会 D.美国劳工统计局 12、( )是旅游者与完成旅游目的之间的中介体。 A.旅行代理商 B.旅行社 C.旅游中介组织 D.旅游运营商 13、1841年7月,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团体火车旅游,这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参加技工协会活动 B.参加禁酒大会 C.消遣 D.度假 14、( )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主要的旅行形式。 A.帝王巡游 B.士人漫游 C.宗教旅行 D.商务旅行 15、IATA 是( )的简称。 A.世界旅游组织 B.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 C.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D.国际旅馆协会 16、( )具有运载能力大,票价低廉,在乘客心目中安全性强的特点。 A.汽车 B.飞机 C.火车 D.轮船 17、麦金托什提出的四种旅游动机没有包括( )。 A.身体方面的动机 B.文化方面的动机 C.人际方面的动机 D.购物动机 18、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 A.经商贸易的人B.就业移民的人C.短期进修的人D.探亲访友的人 19、任何旅游地都会经历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旅游专用概念称其为旅游地的()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期末试题(附答案)

旅游学概论期末试题(附答案) 旅游学概论题库六 一.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发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旅游活动始于经济目的的 __________________ 旅行, 而非 ___ 旅行。 3. ________________ 在西方国家中,人们往往根据旅行社的业务范围,将其划分为旅游批发商和。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最早成立的旅行社是年成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所有旅游收入中储蓄量及用于进口和其他对外支付的数量越大,乘数效应也就越。 6. ___ 以为观因素为标准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是一种侧重于的划分。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资源在开发首要遵守的原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影响与决定 着旅游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的收入扣除全部纳税以及

社会消费和日常生活之必须消费之后所余下的收入是。 A.可支配收入 B.可随意支配合收入 C.旅游消费 D.收入水平 2. 延长旅游点生命周期的根本办法,是 A.市场宣传 B.降价出售 C.连续发展 D.延长成熟期 3. 下列划分旅游市场的标准中,属于微观标准的是 A.游客的来访目的 B.省行政区划 C.市行政区划 D.地区行政区划 4. 从来华旅游人次的绝对数上看,据我国旅游业的第一大客源国的是 A.美国 B.英国C德国D.日本 5. 判定一个企业或行业是否属劳动密集型的标准是 A.其雇用的职工人数的多少 B.其工资成本在其全部营业成本 中所占比例的高低 C.工资成本的多少 D.其投资数额与职工人数的比例大小 6. 旅游现象的____ 特征将要在旅游高等教育的教学和学术 活动中反映出来,这个特征将使旅游高等教育涉及较多的专业范围 A.经济 B.多元系统结构 C.文化 D.社会 7. 德国学者葛留克斯曼( G .Glvcksmann )认为,应当从_______ 的角度去考察旅游现象 A.经济学 B.人类学 C.不同科学 D.社会学 8.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从英国华斯特前往法国巴黎的旅游,开创了 _________ A.洲际旅游 B.国际旅游 C.国际包价旅游 D.团体旅游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交通工程系 目录 1.目录 (1) 2.实验一汽车检测站见习 (2) 3.实验二汽车发动机功率检测 (8) 4.实验三四轮定位参数的检测 (8) 5.实验四车轮动平衡的检测 (11) 6.实验五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测定 (13) 7.实验六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与检测 (15) 8.实验七柴油机烟度检测 (17) 9.实验八汽车空调的检测 (18)

实验一 汽车检测站见习 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检测站的类型,工艺布局和检测线的工位布置和设备配备;了解汽车检测站的检测内容和检测工艺流程;熟悉汽车检测站各个检测工位的检测项目;了解车辆检测员的岗位责任;掌握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掌握汽车安全环保检测线和综合检测线的工位布局。 实验内容: 参观汽车检测站; 学习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 实验步骤: 1.按步骤观察汽车检测站的布局、各工位、检测设备; 2.学习汽车检测相关标准法规。 思考题: 1、简述汽车检测站的车辆检测流程。 实验二 发动机功率检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和掌握无负荷测工原理;熟悉无负荷测工设备或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使用;掌握发动机整机功率和单缸功率的检测方法;能正确分析发动机功率偏低的原因。 实验仪器设备: 1、汽油发动机或汽油车; 2、发动机无负荷测功仪或发动机综合测试仪; 3、车用启动电源、工具。 实验内容: 无负荷加速测量发动机在规定转速范围内的加速时间或瞬时的角加速度。实验要求: 1、掌握无负荷加速测功的原理、方法和测功步骤;初步掌握无负荷测功实验的操作步骤。 2、根据无负荷测功的检测结果,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做出判断。 3、了解测量条件、实验操作方法、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发动机油电路的调整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准备: 1、启动并预热发动机至正常的工作温度(80-90℃),然后熄火。 2、接通仪器的电源并进行预热之规定的时间。利用仪器的模拟转速信号对测功初始转速和测功终止转速进行调试,并进行检查数码的显示以及仪器的各功能键的工作是否正常。 3、检查、调整发动机的燃料系、点火系至最佳的工作状态。 4、按仪器的接线要求将各信号传感器连接与规定的位置。

《旅游学概论》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现代旅游,是指( )以后,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A. 工业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上世纪50年代 2. ( )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A. 休闲旅行 B.享乐旅行 C.自助旅行 D.野 外旅行 3. ( )一书将旅游定义为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A. 《普通旅游学纲要》 B.《国家科学词典》 )。 B. 宗教朝圣 D.旅游是王公贵族和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 )。 B. 旅游是精神上的高层次消费活动 D.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休闲活动 )。 B. 吃、穿、住、用、行、游 D.吃、住、行、游、购、娱 )。 A.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都统称为 旅游资源。 B. 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的资源统称为旅游资源。 C.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 统称为旅游资源。 D.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 旅游资源。 8.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及第四大 客源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中坚力量。 A. 2025 年 B.2020 年 C.2018 年 D.2022 年 9.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 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A. 2012 年 B.2015 年 C. 2020 年 D.2025 年 10. 按( )划分,现代旅游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 A. 旅游目的地 B.游览地域 C.组织形式 D.旅游活动的内容 11. 现代旅游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自 19世纪 40年代首先在( )出现。 A. 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2. 旅游学研究的方法很多,其中通过各种类型旅游者的日常旅游活动,了解他们的动机、 需求和爱好,经过综合分析,找出市场变化的规律性是( )法。 A. 个案法 B.社会统计法 C.比较法 D.观察法 13. 古代旅行活动主要活跃在( )等古文明的发源地。 A. 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古中国; B.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 C 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中国; D.古埃及、巴比伦、古罗马、古中国; C.《现代观光论》 D.《旅游是现代人的特殊生活方式》 4. 关于古代旅游,中国的传统看法是( A. 是一 种外交活动; C 经商 5. 下列对旅游本质属性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C. 旅游是一种自然现象 6. 下列对旅游六要素表述正确的为( A.吃、穿、行、游、购、娱 C.住、穿、用、行、游、购

旅游学概论(双语)期末考试试题库

旅游学概论(双语)期末考试试题库

CATALOGUE I.Filling the blanks (1) II.True or False Questions (3) III.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6) IV.Explain the following tourism terms in English (13) V.Briefly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English (15) VI.Topic Discussion (17)

I.Filling the blanks 1.Tourism must be,above all,defined as the movement of people away from their. 2.First,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that tourism is just one form of,along with sports activities,hobbies and pastimes. 3.The characteristic of means that tourist product is a service rather than a tangible good. 4.The refers to travel taken exclusively within the national boundaries of the traveler’s country. 5.Tourism is now general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influences of modern times. 6.Leiper’s Model includes,and three fundamental geographical elements. 7.Following the collapse of the Roman Empire,and the onset of the so-called Dark ages,travel became more. 8.According to Maslow,there is a hierarchy of universal and found in every human being. 9.Before anyone can choose to undertake a holiday,they must aware of from which they can choose,and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m. 10.Factors that influence motivations of tourists are generally divided into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11.The World War I had influence on the expansion of tourism. 12.According to Maslow,there is a of universal wants and needs found in every human being. 13.When a tourist walks into a travel agent’s office to tour—a product—he is also buying many. 14.Tourist products have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that distinguish them from the products of other industries.These include,,,and simultaneous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15.The tourism product is unique in terms of its rang and. 16.The service product is intangible when it cannot be easily evaluated or in advance of its purchase. 17.Tourism products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being inseparable which means the product is often consumed and produced. 18.Tourism involves the purchase of an expensive product that cannot easily be or, 1

汽车认识实训指导书

一、课程性质 《汽车认识实训》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训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对于后期的专业课堂教学起着不可缺少的铺垫作用。实训教学过程是以录像和多媒体教学为主,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辅,从而使学生建立起汽车构造的空间概念,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能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和提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目的。 汽车进入社会、家庭,加快和提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节奏和效率,伴随而来的汽车文化也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高等学校汽车类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应仅仅是具备汽车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对汽车和汽车文化的理解及现代交通的意识,具有对现代“汽车”的感悟和意识,这对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汽车文化方面的教育,无论是在提高学生对汽车专业知识的理解方面,还是对培养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方面都很有必要。 二、课程作用 《汽车认识实训》课程在汽车专业(含汽车制造与装配艺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对汽车服务类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本课程不仅起着传递汽车文化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汽车鉴赏能力,更负有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汽车发展过程中车史文化、造型文化、名人文化、名车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以及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介绍,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汽车知识,不仅为汽车营销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

专升本旅游学概论试卷

旅游学概论 一、填空题(每空 分,共 分): 、 旅游活动三大因素中,最活跃的是 ,居于主体地位。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种类主要包括 、官吏宦游、经商旅行、 、 、宗教云游、 。 、被誉为“商业饭店之父”的 ,在美国 建造了世界第一座商业饭店。 、形成旅游季节性的原因可分为 、 以及 。 、联合国 ? 年在 召开的“国际旅游会议”,提出对所有类型旅行者使用 的概念。 、一般认为,早在 年就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进行通商贸易的腓尼基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 所提出的游客心理模式,游客可根据个性心理特征分为单一中心型和 等两大类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其途径为先发展 ?再发展 ,最后发展 。 、世界旅游组织的总部位于 。

、根据大部分学者公认的观点, 是旅游资源的核心。 ?、 ?? 年 ?月 正式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条例》。 、根据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旅游资源被分为 大主类,包括地文景观、 、生物景观、 、遗迹遗址、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 。 ?、旅游业五大部门包括住宿接待部门、旅游业务组织部门、 、 、和 。 ?、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 于 年开始正式营业。 、我国西安兵马俑、长城、布达拉宫等历史古迹,应凭借其垄断性的资源特征,采用 的市场策略占领目标市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观光”一词最早出现在 。 ?? 《水经注》和《左传》 ? 《徐霞客游记》和《春秋》 ? 《易经》和《左传》 ? 《大学》和《春秋》 、世界最早的旅行支票是由 创办的。 ?? 美国花期银行 ? 托马斯 库克父子旅行社 ? 美国运通公司 ? 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 、根据我国对于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中所列举的游客类型可被统计为国际旅游者。 ??来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留学生、从事贸易活动的华侨 ?从事贸易活动的外国人、探亲的华侨、休闲的港澳同胞 ?直接过境的外国人、探亲的华侨、商务考察的台胞 ?从事贸易活动的台湾同胞、驻华领事馆外国官员的家属、休养的华侨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

绪论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第一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驿站--是历代政府沿陆路和水路所设立的馆舍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书和国家物资,以及招待公务往来人员,供给宿舍、车马、船桥、人夫、米粮及饲料等等。 2、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外出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3、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使用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2)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未能有效的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剩余物。 (3)人类也曾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如何产生的 (1)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开始问世。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也因此而增多。 (2)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分工的扩大,产品交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3)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

汽车实训指导书

《汽车机械基础实训》 任务书

一、实习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汽车技术实训是等专业课之前,进行的教学性的实习,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对整部汽车总体构造及行业发展现状,有一定的掌握了解。本次实习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掌握汽车总体构造的主要部件及总成名称、构造、相互关系、安装位置、工作情况。 二、学时分配及实验项目表 该课程的总学时数为30学时;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情况见下表:《汽车技术实训》项目表

项目一汽车总体构造认识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1 结合实物了解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 1.2 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和基本类型,分析汽车行驶中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1.3 熟悉各主要总成的名称和安装位置。 1.4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成。 1.5观察认识仪表、报警灯信号系统。 2. 思考题 2.1列举汽车仪表板板面上,主要的仪表和报警灯并简述其功用。2.2发动机通常由那些机构和系统组成?各有什么功用? 2.3现代汽车的布置型式通常有几种?轿车上逐渐盛行的布置型式是?有何特点?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是传统的布置型式。国内外的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都采用这种型式。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是在轿车上逐渐盛行的布置型式,具有结构紧凑、减小轿车的质量、降低地板高度、改善高速时的操纵稳定性等优点。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是目前大、中型客车盛行的布置型式,具有降低室内噪声、有利于车身内部布置等优点。少数微型或普及型轿车也采用这种型式。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是目前大多数运动型轿车和方程式赛车所采用的布置型式。由于这些车型都采用功率和尺寸很大的发动机,将发动机布置在驾驶员座椅之后和后桥之前有利于获得最佳轴荷分配和提高汽车的性能。 项目二、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认识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1 观察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和安装形式。 1.2 观察活塞、活塞环的特点。 1.3 观察曲轴的特点。 1.4 观察配气机构的组成和安装形式。 1.5 观察气门间隙的位置。 2、思考题 2.1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和功用是什么?为何活塞环要用扭曲环? 2.2 配气机构的组成和功用是什么?为何进气门和排气门大小不一样?

旅游学概论试题库.

旅游学概论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 B.旅游交通C。旅游宣传D.旅游业 2.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 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 A.综合性 B.普及性 C.群众性 D.社会性 3.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 B.政治游说 C.学术考察 D.士人漫游 4.1927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 A.陈光甫

B.黄炎培 C.柳亚子 D.章土钊 5.采取由政府机关、工作单位、工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助的办法,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度假, 这便是所谓的( A.社会旅游 B.公费旅游 C.大众旅游 D.奖励旅游 6.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 A.经商贸易的人 B.就业移民的人 C.短期进修的人 D.探亲访友的人 7.思想上谨小慎微,行动上表现为喜安逸、好轻松,喜欢在熟悉氛围中活动的旅游者属于 旅客心理类型中的( A.自我中心型

B.近自我中心型 C.多中心型 D.近多中心型 8.出游次数较频繁,对旅游价格不太敏感,要求服务水平较高的是( A.消遣型旅游者 B.差旅型旅游者 C.家庭事务型旅游者 D.自由组合型旅游者 9.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吸引力因素 B.多样性因素 C.变化性因素 D.季节性因素 10.任何旅游地都会经历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旅游专用概念称其为旅游地的( A.生命周期 B.发展周期 C.历史周期 D.循环周期

11.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强,而对另外一些旅游 者无多大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这体现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 A.定量性 B.定向性 C.自然性 D.变化性 12.在我国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 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 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 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均可 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认 13.旅游产品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群体产品,其核心内容是( A.景点 B.食宿 C.交通 D.服务 14.旅游业从其产业性质角度看属于(产业 A.经济性质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观光”一词最早来自中国古代名着_______上的“观国之光”。 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这标志着_______及_______的开端。 3.旅游承载力决定着可持续旅游发展的_______. 4.根据旅游学对旅游活动类型的分类,按_______划分,可将旅游活动分为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和游船旅游等多种类型。 5.在旅游统计中,某一旅游景区的平均单位面积接待旅游者的人数,被称为“_______”。 6.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二大客观因素是:足够的_______和足够的_______. 7.美国旅游学家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旅游动机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8.一个旅游点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初创期、_______期、_______期、衰退期等四个阶段。 9.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包括食、宿、游、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要素。 10.旅游_______是一种使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 11.考核一个饭店的等级时要从其“硬件”和“软件”、_______的数量和提供服务的质量等方面同时评定。 12.旅游服务产品的外部质量是指能够符合并满足_______. 13.从50年代至今,_______地区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 14.企业将目标市场重点化的目的是集中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更有效地开展_______. 15.旅游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和_______等方面的影响。 16.旅游业属于第_______产业。 17.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相应_______,对于防止和控制旅游饱和或接待量超负荷是非常重要的。 年4月15日,中国_______旅行社成立。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旅游统计中,旅游接待地计算来访活动人天数的方法是:来访旅游人次() A.乘以人均逗留天数 B.乘以总逗留天数 C.除以人均逗留天数 D.除以总逗留天数 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A.旅游饭店 B.旅游景点 C.旅行社 D.旅游交通 3.根据美国学者斯坦利.C.帕洛格提出的影响旅游动机的心理类型模式指出,心理类型越是靠近()型者,外出旅游的可能性就越大。 A.自我中心者 B.近自我中心者 C.多中心者 D.近多中心者 4.根据国务院1985年颁发的《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不对外招徕,只接待境外游客的旅行社被称为() A.一类旅行社 B.二类旅行社 C.三类旅行社 D.四类旅行社 5.独立饭店与连锁饭店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A.饭店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B.饭店的规模不同 C.饭店的等级不同 D.旅游者逗留期的长短不同 )我国的旅游出口市场中,旅游者的流动与旅游收入的流动是(6. A.同方向流出中国 B.同方向流入中国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考试题型: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五、论述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6分,共16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 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背景 三、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 四、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 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一、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二、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第三节现代旅游的兴起 一、现代旅游发展的原因 (一)旅游需求方面的因素 (二)旅游供给方面的因素 二、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章旅游活动 第一节旅游活动的概念 一、旅游的定义 二、旅游活动的概念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要素与特征 一、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二、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 第三节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按地理范围划分 二、按组织形式 三、按旅游目的划分 第四节旅游活动的性质 一、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二、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 第五节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一、普及性 二、持续性 三、地域集中性 四、季节性 第三章旅游者

第一节旅游者的界定 一、国际联盟的尝试 二、联合国罗马会议的规范 三、世界旅游组织的解释 四、我国对入境游客的统计口径 五、各国对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六、我国对国内游客的界定 第二节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 一、足够的支付能力 二、足够的闲暇时间 第三节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 一、旅游动机 1、旅游动机和旅游需求之间的关系 2、产生旅游动机的原因 二、旅游动机的类型 1、身体方面的动机 2、文化方面的动机 3、人际方面的动机 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三、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1、个性心理因素 第四节旅游者的分类 一、旅游者类型划分标准 二、依据出游目的旅游者分类及其特点 1、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 2、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 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一节认识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界定 1、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2、吸引力的定向性 3、易损性 4、不可移动性 5、可创新性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1、基于成因或内容属性的旅游资源分类 2、基于是否具备可再生性的旅游资源分类 3、基于存在或使用状态的旅游资源分类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二、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三、旅游资源调查工作

汽车维修实训指导书

实训一汽车修理的认识 [目的和实训要求] l、了解汽车修理的安全基本规则。 2、掌握常用修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3、掌握常见汽车的具体组成及其功用。 [实验器材] 1、轿车、平头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 2、常用维修工具,专用维修工具。 3、两立式举升器或保养沟。 [步骤] (一)学习安全规则 1、工具安全使用。 2、燃油电瓶水的使用规则。 3、维修废品的处理规则。 4、安全用电规则。 5、汽车试机(发动机),路线的安全实训要求。 6、车底工作时的安全规则。 (二)学习工具使用 1、手工具(开口、梅花、套筒、活动扳、滤清扳手、轮胎套筒扳手、火花塞套筒、起子、手锤、凿)。 2、举升设备(千斤顶、举升器)螺栓拆装机具、压床、各种拉马、天车、手工葫芦。 (三)汽车构造的认识 1、发动机(汽油机、柴油机)的各部件。 2、驾驶室内仪表,操纵装置。 3、底盘。 4、汽车外部副件。 5、电气设备。 6、车身。 [实训报告] 1、各种汽车的构造及其特点。 2、写出汽车各部件的功用。

实训二测量气缸盖下平面平面度,燃烧室容积和校压汽缸盖 [目的和实训要求] 1、掌握气缸盖下平面平面度和燃烧室容积的测量方法。 2、了解敲压校正缸盖的操纵方法及实训要求。 3、实训要求将测量结果与技术标准相比较,判断合格与否。 [实习器材] 1、工具:条形压板一块,压紧螺钉2只,厚薄规、垫铁若干块,手锤一把,铜棒一把,平板一块,注射器1个。 2、量具:刀口直尺1把,宽尺1把,量杯1只,水平仪。 3、材料:气缸盖1个,机油和煤油混合液体2升。 [实验步骤] (一)缸盖平面度测量 1、将缸盖置于水平仪上,平面朝上,如图所示,用刀口直尺沿AA、AAl、AB、B1B1、CCl、C1C1方向用厚薄规在每隔50mm处测出厚薄规与刀口直尺的间隙。 2、结论 (二)燃烧室容积的测量 1、清除燃烧室内的积炭和污垢,将火花塞按规定力矩拧紧,保证气门与气门座贴紧不泄漏。 2、将缸盖水平放置,燃烧室朝上,并用水平仪找正。 3、在量杯中配备80%煤油、20%的机油的混合油,混合油量应略多于被测燃烧室的容积,记下量杯中液面的读数。 4、将混合油注入燃烧室至略低于气缸盖平面,在燃烧室盖上平玻璃,然后用注射器从玻璃边缘慢慢注入液体,直至液面接触玻璃。 5、观察量杯中剩余液体的液面读数,前后液面读数之差值(以mI计)即为该燃烧室的容积记下。 6、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它燃烧室容积。 7、结论 (三)校压气缸盖(如图) 1、将气缸盖置于工作台的平板上,凹部向下。在气缸盖两端与工作台的平面间垫上垫片,其厚度约为弯曲量的4倍。将压板压在气缸盖中部,拧紧两螺钉,直至缸盖中部贴在工作台平面上。 2、用小锤对气缸盖加强筋处逐步进行敲击2-3遍。敲击时最好垫上紫铜棒,以防锒头误伤缸盖工作表面。敲击后停留约8分钟。 3、将压板松开,并移至气缸盖全长1/3处,用上述方法敲击,最后再移到另一端继续敲压。 4、若敲压过度,可将缸盖均匀地烘热片刻,可有所复原。 5、若缸盖发生对角扭曲变形,可将压板压在气缸盖上。

旅游学概论试题

《旅游学概论》试题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旅游业中,人们对______的需求属于根本性需求。() A.交通运输产品 B.景点产品 C.饭店产品 D.导游服务 2.在旅游研究中,现代旅游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______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3.具体负责我国五星级饭店的评定与复核工作的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 B.地(市)级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局 C.县级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局 D.国家旅游局 4.在国际旅游研究中,一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收入统计数字中,一般不包括() A.旅游购物收入 B.国际间交通客运收入 C.饭店住宿收入 D.景区门票收入 5.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是() A.身体条件 B.闲暇时间 C.家庭负担状况 D.旅游动机 6.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吸引力因素 B.垄断性 C.可创新性 D.永恒性 7.第一次提出包价旅游概念的是() A.托马斯·库克 B.英国的“劳动者旅行协会” C.英国的地平线假日旅游公司 D.美国的运通旅游公司 8.对于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帮助他们实现外出旅游。这便是所谓的() A.大众旅游 B.社会旅游 C.奖励旅游 D.包价旅游 9.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在规模上占支配地位的是() A.公务旅行 B.宗教旅行 C.科学考察旅行 D.贸易经商旅行 10.在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判定一个人在国内开展的外出旅行是否应纳入国内旅游统计之中,所使用的主要标准是() A.外出旅行的距离 B.旅游购物的数额 C.是否在外逗留过夜 D.外出旅行的目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就全世界远程国际旅游而言,其主要客流发生于欧洲、美洲以及______三者之间。 2.影响人们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主要有旅行目的、运输价格、旅行距离以及______。 3.旅游业在我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______的设立。 4.我国国际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包括入境旅游业务、出境旅游业务和______。

旅游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1、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是否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为什么? 不属于。在于原始社会的早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客观上不具备能借以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不存在外出旅行的愿望。虽然当时的确有迁移活动发生,但这些活动具有的被迫性和求生性特点,说明它们既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更谈不上是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2、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 为了实现产品交换,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方的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情况,需要前往其他地区去交换产品或货物,对外旅行的需要也由此而产生。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 A.旅行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直接相关;b.商贸旅行占主导地位;c.就非经济目的或消遣性质的旅行活动而言,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属阶层。 4、试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A.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生活环境。 B.改变工作性质。 C.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大众创造了条件。

D.改变阶级关系。 E.改变运输条件 5、铁路运输的出现何以刺激人们的旅游需求? 主要优点:1、费用低。2、速度快3、运力大4、通达范围广6、为什么人们普遍将托马斯库克视为旅游业的先驱? 1、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500多人的比以往任何类似活动都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团体旅游活动(禁酒大会、特点:公共性、规模大、全程陪同); 2、1845年,托马斯库克开始尝试商业性质的组团活动业务。(特点:商业性、长途过夜、路线勘察、编写指南、导游服务) 3、1855年,组织前往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的团体旅游活动。这是世界上组织包价出国游的开端、 4、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成立 5、1872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上首例环球旅游团。 6、总而言之,托马斯库克在组织团体旅游方面的成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旅游服务的需求已经形成规模足够大的市场。以托马斯库克为代表的旅行社行业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7、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旅游活动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认识这些原因有何实际意义? 1、世界人口的增加 2、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古代、近代和现代旅游时间的划分古代旅行(原始社会末期—1841) 近代旅游(1841—二战之后) 现代旅游(二战之后至今) 2.人类早期的迁徙活动为什么不是旅游, 迁徙不具备移动目的的休闲性、移动时间的暂时性和移动空间的异地性。 3、西方古代旅行的主要形式 商务旅行 宗教旅行 求知求学旅行:苏莱曼、马苏第、巴图特、马可?波罗;教育和社会考察旅行消遣旅行:温泉旅行、自然观光旅游探险旅行: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4、我国的古代旅行 帝王巡游(秦始皇、隋炀帝) 官宦旅游(张骞) 国际贸易旅游(郑和) 宗教旅游(玄奘) 文化旅游(李白、司马迁、徐霞客等) 庶民节令旅游(春节庙会、元宵节灯会、清明节踏青、端午节竞舟、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 高等形式) 5、西方近代旅游发展的背景和条件文艺复兴(思想解放和新价值) 新技术(在交通运输中应用) 城市化和大规模人员

国际贸易大发展 社会财富增加、收入水平提高 近代旅游业崛起 6、近代旅游的特点 旅游规模扩大 旅游者层次更加广泛,旅游者的身份发生较大的变化 旅游业诞生 旅游活动的形式多样化 7、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政治环境、世界经济、科学技术战后人口迅速增加 战后经济迅速发展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各国的城市化进程都普遍加快 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旅游意识增强、旅游需求增多;政府对旅游的重视和支持 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旅行部”,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形成。三大旅行社:中国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 8、中国现代旅游 初创阶段(1949—1957) 开拓阶段(1958—1965) 坎坷阶段(1966—1977) 发展阶段(1978——1991——至今) 8、2发展阶段(1991后至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