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全诗赏析

合集下载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鲁迅拼音版翻译配乐朗诵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鲁迅拼音版翻译配乐朗诵

自嘲拼音版注音翻译鲁迅此诗作于1932年10月,这时,左联已成立两年,左联柔石等五烈士已牺牲一年多,而距离鲁迅逝世只有四年,鲁迅已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

众所周知,鲁迅一直是“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而已集·答有恒先生》),鲁迅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以后,不仅用它来抨击、揭露形形色色的反动派及假马克思主义者,而且用它来解剖自己。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坟·写在坟的后面》)《自嘲》正是一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自己过去人生观、战斗姿态的自我解剖。

自嘲拼音版注音:yùn jiāo huá gài yù hé qiú ,wèi gǎn fān shēn yǐ pèng tóu 。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pò mào zhē yán guò nào shì ,lòu chuán zài jiǔ fàn zhōng liú 。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 ,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uǒ jìn xiǎo lóu chéng yī tǒng ,guǎn tā dōng xià yǔ chūn qiū 。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①鲁迅《华盖集·题记》:“这运(指华盖运),在和尚是好运: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

”②《吴子·治兵》:“如坐漏船之中。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理解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理解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理解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句鲁迅的名人名言,出自鲁迅的《自嘲》,意思是:“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解释
横眉:怒目而视。

千夫指:众人都指责的人。

此处鲁迅反原意而用,千夫指敌人众多。

孺子牛:为人服务的人。

横眉怒对那些各路来的敌人的指责,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1] 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的情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的情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的情感
这两句诗,表达作者对人民的强烈的爱和对敌人的强烈的憎,表现了作者在敌人面前毫不妥协,为人民大众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

释义: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俯首听命。

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表示愤恨和轻蔑。

冷对,冷落对待。

千夫指,原意是许多人的指责。

语本《汉书·王嘉传》“千人所指”,这里比喻敌人的指责。

俯首,低头,表示听从的样子。

为,做。

孺子,儿童。

孺子牛,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爬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儿子不小心跌倒时,把齐景公的牙齿挂折(sh é)了。

因而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就称齐景公为“孺子牛”。

这里比喻人民大众的牛。

这是鲁迅《自嘲》中的诗句。

全诗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又,千夫指为千夫所指,千夫指的,也就是人民的公敌。

“俯首甘为孺子牛”该怎样理解

“俯首甘为孺子牛”该怎样理解

“俯首甘为孺子牛”该怎样理解“俯首甘为孺子牛”该怎样理解鲁迅先生在1932年曾写过一首题为《自嘲》的小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首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句历来受到世人推崇,尤其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成了许多立志投身社会,报效人民的有志人士的座右铭。

人们从中读到的是一种崇高的奉献精神。

这种看法似乎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是,如果我们细想一下又会觉得有些不对劲。

“俯首甘为孺子牛”也就是“低下头甘心为孺子当牛”。

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首先要弄清“孺子”一词的含义。

“孺子”一词只有以下四种意思:1、古代称天子、诸侯、世卿的继承人;2、君王公侯的妾;3、幼儿;4、小子,称年轻为下辈。

做为前两种含义的“孺子”现在已不在人们的语用范围可非议的,但这种与传统的“严父”形象确实存在较大的差距。

正因如此,先生受到了当时一些不友好文人的讽刺和批评。

但是鲁迅不改此情此性,屡次予以反击,曾写下“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可不丈夫!”的诗句。

他选取受人讽刺且有贬义的“甘为孺子牛”自名,表现出的其实是一种反潮流的精神,他在这里的“自嘲”其实是对嘲讽他的人的“反嘲”。

从以上分析可见,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表现的其实只是先生的一种生活态度:任别人如何嘲讽,自己丝毫不减对幼子的无限怜爱之情。

而以往对此句诗的理解,含有人为拔高的成分,况且称人民大众为“孺子”,也就是幼儿或者晚辈,似乎也有悖于伦理道德,不怎么妥当。

其实伟人名人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感情,那种非要从他们的每一句言语中去发掘一些微言大义的态度,其实是对他们的误解,也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一句诗句,意为心胸坦荡,宁愿低头像小牛一样任人鞭打,也不屈服于千夫指责的威压。

这句诗句展现了杜甫内
心的坚韧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杜甫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被称为“诗圣”,他的诗作广泛涵盖了社会、伦理
和人性等各个方面的主题。

在他的诗中,我们经常见到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这句诗句正是其中之一,它不仅表达了杜甫对时代风云的无畏和对弱者的同情,还展现了
他对自己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坚定信念。

“横眉冷对千夫指”,意指杜甫面对千夫指责时,他面带冷漠的表情,不为所动,表
达了他对众人的不屑和胸怀的宽广。

横眉象征着一种冷峻的坚定,杜甫并不畏惧别人的目
光和指指点点,根据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行事。

这种冷眼对待的态度,使他能够独立思考,
追求真理。

“俯首甘为孺子牛”,意指杜甫不以自己为中心,宁愿甘愿地像小牛一样,俯首接受
他人的指责和赞许。

这句诗句展示了杜甫的谦虚和宽容的一面。

面对社会上的批评和指责,他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并从中汲取营养。

他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的诗句中的理念,
即宁可自己忍受委屈和困苦,也要为他人着想。

这句诗句凸显了杜甫内心的高尚品质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他有着坚定的信念,不被他
人的质疑和批评所动摇。

他追求的并不仅仅是一己之私的权益,而是真理和正义。

他的诗
作里常常描绘了社会的不公和弱者的苦难,他身体力行地站在了弱小者一边,以自己的力
量为他们发声。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①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 绍兴人。伟大的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 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将,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 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 文化的方向”。鲁迅被誉为“二十世 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 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
整体感知:18件小事
开怀的笑 走路姿势 评价穿衣 不逛公园 看电影不乘车 不同的纸烟 休息是读书 工作在深夜 踢鬼的故事 吃鱼丸 生病状况 海婴的夸耀 父子情深 病情好转 一张小画 “若没我呢” 多做事 他休息了
海婴的夸耀: 看电影不乘车: 踢鬼: 开怀的笑: 评价穿衣: 语言描写:“……你们有吗?” 一张小画: 明确:对家人、朋友的体恤和关爱。 明确:勇敢无畏、唯物主义、做事追根溯源。 语言描写: ……而后 动作描写:“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常常 动作描写:““你的裙子的颜色不对 ……他拍着手骄傲地呼叫起来。” 明确:热爱生命 不同的纸烟: 笑的咳嗽起来” ……” “……人瘦不要穿黑 穿一件白上衣的 吃鱼丸: 明确:孩子的天真和先生的病重相对比,让人心痛。 “若没我呢”: 明确:生活节俭,待客有道。 衣裳 …… 横的把人显得宽……” 明确: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父子情深: 语言描写:“他说不鲜,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 明确:告诫别人要学会自强、自立。 休息是读书: 动作描写:“他的眼皮往下一放” 动作描写:“先生挣扎着把头抬起来 走路的姿势: 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
不留下一个活口 我轻轻地挥一挥匕首 正如我轻轻地走 我轻轻地来
额…走…咧……
青 年 鲁 迅
中 年 时 的 鲁 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 逝世。广大群众争相奔赴万 国殡仪馆瞻仰遗容,中共中 央也来电吊唁。22日,送葬 群众多达数万人。鲁迅遗体 覆盖着上海民众所献"民族魂 "的旗子,安葬于虹桥万国公 墓。

横眉冷对千夫指这首诗的意思

横眉冷对千夫指这首诗的意思

横眉冷对千夫指这首诗的意思
“横眉冷对千夫指”意思是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原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现在常用横眉冷对千夫指来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

横眉:怒目而视。

千夫指:众人都指责的人。

孺子牛:为人服务的人。

出处: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赏析:诗中“横眉”“俯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这两句不仅意义深长而且形象鲜明。

郭沫若在《鲁迅诗稿序》里赞美这一联道:“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

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原文: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译文:
交了不好的运气我又能怎么办呢?想摆脱却被碰得头破血流。

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漏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

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场永不改变,不管外面的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是作者鲁迅从自己深受侵害,四处碰壁中迸发出的愤懑之情,有力地揭露和抨击了当时国民党的血腥统治,形象地展现了作者的硬骨头性格和勇敢坚毅的战斗精神。

孺子牛的人物故事

孺子牛的人物故事

孺子牛的人物故事
“孺子牛”出自《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

后来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出处】
“孺子牛”是《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齐景公有个庶子名叫荼,齐景公非常疼爱他。

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竟然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

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

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

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

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所以,那时“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

【应用】
鲁迅名句
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而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鲁迅《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孺子牛解析:郭沫若在《孺子牛的质变》里,提到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引钱季重作的柱帖:“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

”指出“但这一典故,一落到鲁迅的手里,却完全变了质。

在这里,真正是腐朽出神奇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

”全诗赏析
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创作背景:
《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里的“孺子”指春秋时齐景公的幼子荼。

齐景公非常爱幼子荼,一次自己装作牛,口里衔着绳子,让他牵着玩。

不巧幼子荼跌了一跤,因此扯掉了景公的牙齿。

清朝洪亮吉《北江诗词》卷一引钱季重诗:“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

” 《现代汉语词典》将“孺子牛”解释为“小孩子”。

鲁迅此诗作于一九三二年。

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载:“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

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

”在此之前的十月五日,郁达夫请鲁迅吃饭,同席有柳亚子。

“闲人”指鲁迅自己。

“打油”是鲁迅对自己诗作的谦词。

鲁迅晚年得子,疼爱有加。

那天去赴宴时,郁达夫借此开玩笑说:“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遂用“横眉”一联回答他。

郁达夫又打趣说:“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是没有脱?”鲁迅说:“给你这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

”这便是鲁迅创作此诗的由来。

后来,毛泽东出于政治的需要,对此诗作了新颖的解释。

臧克家的诗《有的人》中,对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也作了转述。

我想,在“反右”或“文革”中,谁如果用“小孩子”来喻指“无产阶级”,那肯定是大逆不道的。

赏析:
这是一首人们熟知并传诵的名诗。

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

‘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人民大众。

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极其精当地阐述了诗中这一联的正面意蕴,也画龙点睛地揭示了全诗的主题。

这对于我们正确深刻地理解鲁迅诗中表达的思想无疑很重要。

毛主席对这种精神给予极高的评价。

鲁迅处在反动派的迫害下,经常在躲避,所以“躲进小楼”是写实,但又不限于写实。

当时反动派丢掉东北大片土地,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国民政府躲避敌人威胁.迁都洛阳,一直到这年12月才迁回南京。

作者写这诗时还没迁回,所以讽刺它只知躲避,不管祖国已
经陷在怎样危亡的境地里。

这首诗,“横眉”两句成为传诵的名言,“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

这两句不仅意义深长而且形象鲜明。

郭沫若同志在《鲁迅诗稿序》里赞美这一联道:“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

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千夫指”的出处,本于《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这里的“千人”即“千夫”,是指群众。

但鲁迅在1931年2月4日《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

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

”鲁迅在这里给予新义,这个“千夫”不指群众,指敌人,指各式各样的敌人。

这同《无题》“一枝清采采湘灵”里的“无奈终输萧艾密”一样,“萧艾密”指敌的众多,跟“千夫”的指敌人的多一致。

因此,冷对“千夫指”,不是冷对群众所指责的
独夫,是冷对众多敌人的指点,毛主席说“‘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是极正确的。

关于《自嘲》,在解释上还有一些分歧,可以讨论一下。

其次是最后一联“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解释。

一说“最后两句是讽刺当时那些只顾自己舒适自在,不过问政治的人”。

二说是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迁都洛阳,直到12月才迁回南京,作者写这诗时还没有迁回。

三说“‘躲进小楼’再一次表达了鲁迅一贯主张的‘壕堑战’的思想。

‘小楼’是掩体的工事,是前线的战壕。

躲进小楼,乘机出击,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自己,打击敌人,消灭敌人。

”四说“‘成一统’意思是自成一统,与蒋家王朝针锋相对。

‘小楼’虽小,但作为对敌斗争的一个前哨阵地,是与无产阶级整个革命斗争联在一起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