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带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7套)

部编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1年班姓名(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乘着梦想的风帆启航吧,展开你的智慧和自信的双翼,展示你丰厚的积累吧,相信你定能收获无限!请做到书写工整美观哦!一、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10分)yōng dài shēn yín měng rán yú fū yōu lǜxiōng yǒng páo xiào zāo gāo bào yuàn xī miè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狞.笑(nìnɡ)搀.扶(chān)祭奠.(diàn)沙哑.(yǎ)B.搁.板(ɡē)蜷.缩(quán)服役.(yì)放肆.(sì)C.揍.人(zòu)魁.梧(kuí)黧.黑(ní)熬.过(áo)D.倾.听(qīnɡ)吞没.(méi)风暴.(bào)倒.霉(dǎ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咆哮清瘦潮湿指手画角B.呻吟忧虑保右自作自受C.拥戴呼啸澎湃跌跌撞撞D.祭奠渔网顾惜苍白疆硬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微笑是一股股源源不断....的甘泉,能给予你无限的力量。
B.下课了,同学们小心翼翼....地走出教室。
C.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风景如画的地方。
D.感谢伤害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
4.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B.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
倒霉,倒霉!C.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D.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5.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忐忑不安”的意思最相近?( )A.慌慌张张B.惊慌失措 C.惊弓之鸟D.惴惴不安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十八大之后,全国上下都纷纷出台了改变工作作风的相关规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请给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流淌(tǎnɡ tānɡ)自作自受(zuō zuò)废话(huì fèi)势不可当(dànɡ dānɡ)飞溅(zhàn jiàn)喃喃自语(nán lán)熄灭(xíxī)不假思索(jiǎ jià)2.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2)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3)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4)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宁可……也不……不但……而且……如果……就…… 尽管……还是……桑娜()从早到晚地干活,()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她()关心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对西蒙一家也很同情。
她看到西蒙死了,()自己受苦受累,()让西蒙的孩子受罪。
4.结合课文内容,选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A.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B.欲言又止,断断续续C.表示话题的转换D.表示次数的递增(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2)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3)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4)我嘛……缝缝补补……()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缩句)(2)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改为转述句)6.默写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二、阅读理解7.课内阅读。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③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四单元练习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的是()A.景德镇的瓷器素以“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罄”这四大特点而名扬四海。
B.它乌黑闪亮的釉面上呈现出三处扁圆形的红釉,红釉四周呈现出黄、青、绿各色光泽,恰似三颗太阳喷薄而出,美丽极了。
C.薄胎瓷俗称蛋壳瓷,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
2.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是()A.《穷人》通过描写善良的渔夫和妻子桑娜在自己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抱回邻居的两个孩子,并决心抚养他们,表现了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B.《尊敬普通人》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普通人,这样会赢得别人的尊敬。
C.《一夜的工作》通过写总理一夜的工作,歌颂了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D.《白桦林的低语》歌颂了林业工人忠于职守的高尚品质。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苏联作家高尔基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母亲》《我的大学》。
B.管桦的作品《小英雄雨来》中的主人公是雨来,他为了掩护交通员被鬼子抓住后机智逃脱了。
C.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原名《心》,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是学生、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等平凡的人。
D.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4.下列词组中搭配不当的一组词是()。
A.沉重的打击沉重的心情沉重的负担B.沉痛的心情沉痛的教训沉痛的脚步C.苍茫的夜色苍茫的大地苍茫的天空5.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党员流淌嘶哑B.纠住皱眉唉声叹气C.糟糕倒霉后脑勺D.呻吟废话煎熬自作自受二、填空题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狂风怒(___)心(___)肉(___)自(___)自(_____)自(____)自(_____)受7.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______)shēn yín(______)shā yǎ(______)xī miè (______)áo yè(______)dǎo méi (______)zhòu méi (______)yōu lǜ(______)8.读一读,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填空(20分)1. 下列词组中,不能作谓语的有(D)A. 一年四季B. 飞翔在空中C. 变成了候鸟D. 到了北京2.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中的“霜寒”是形容(C)A. 花园B.美景C. 剑D. 毡包3.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句诗告诉我们(D)A. 只要花开就应该采摘B. 花开了就要等待它自然凋谢C. 不要采摘花朵,让它们自然开放D. 应该节约自然资源,不要乱砍滥伐4. 黄鹂是细嘴唇,夜莺是圆嘴唇。
这句话是(A)A. 描述黄鹂和夜莺不同之处B. 描述黄鹂和夜莺的相似之处C. 描述黄鹂和夜莺的外形D. 描述黄鹂和夜莺的身体特征5.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唐代诗人(B)的名句。
A. 白居易B. 苏轼C. 杜甫D. 白红专二、阅读理解(共30分,每小题5分)A: 量词的用法各种事物都可以编号,但不同的事物应有不同的“量词”。
如“本”,用于书籍、期刊,如一本书、两本期刊;“只”,用于一些动物的计数,如一只鸟、两只狗。
除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量词外,我们在说话或写作时还可以根据场合和用意选用其他的量词。
1.请找出文章中提到的两个量词及它们的使用场合。
2.量词有什么作用?B:多彩的废旧玩具我国废旧物品很多,这些物品大多都是“垃圾”,但仔细观察一下,有些废旧物品其实是可以重新加工、使用的,比如废旧玩具。
光是玩具就占据着我们家、学校里的很大空间,三五个孩子玩,小玩具不算多,大一点的就很多了,有些我们玩过了就扔,有些因为坏了就变成了垃圾。
1.你深受文章中提到的现象启发了吗?2.废旧玩具还是有用途的,文章列出了哪些用途?三、写作(30分)暑假就要来临,假期里你的读书计划安排怎样呢?题目:我的暑假读书计划字数:60~70词,不含标题要求:用词简洁,表达清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卡1.听两遍朗读录音,完成下列练习。
(1)骆驼生活在________里,当缺乏食物时,骆驼就用贮存在________里的营养来维持生命。
(2)骆驼是依靠________来寻找水源的。
(3)根据短文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旋风刮起沙子时,骆驼会把鼻孔紧紧地闭起来。
B.骆驼腿上的胼胝能使骆驼不被滚热的沙子烫伤。
C.骆驼的脚掌又宽又厚,走路时,就会陷到沙子里去。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蜷.缩(quán)黧.黑(lí)收敛.(niǎn)B.宿.营地(sù)保佑.(yòu)忐.忑不安(tǎn)C.寡.妇(ɡuǎ)狞.笑(nǐnɡ)汹.涌澎湃(xiōnɡ)D.搀.扶(cān)祭奠.(diàn)魁.梧(kuí)3.拼写乐园。
(1)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shēn yín sǎnɡ yīn zhòu méi kùn nɑn()()()()()shā yǎxiān kāi xī mièfèi qìshī lín lín()()()()()(2)选字组词。
[糟遭槽]()蹋水()()遇[瞪凳澄]()子()清()眼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看完了那部恐怖电影,他一直心惊肉跳....,无法入睡。
B.山洪暴发,大家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C.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令每个观潮者都惊叹不已。
D.噩耗传来后,大家都喜出望外....。
5.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选一选。
(填序号)A.环境描写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神态描写E.动作描写F.外貌描写(1)(我)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2)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 编 版 语 文 六 年 级 上 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5分)一、卷面整洁.(5分)二、根据拼音或积累,在相应位置书写相关内容.(16分)1.读拼音,写词语:(8分)p áo xi ào sh ēn y ín sh ā y ǎ ji ū ch ū l áipéng p ài z āo g āo zhòu m éi d ǎo méi2.少小离家老大回, .儿童相见不相识, .(2分) 3. 人固有一死, , .(1分)4.《穷人》这篇文章是____国作家__________写的.他的代表作 、 、 . 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2.5分)5.《桥》是一篇 ,这座桥,不是一座小小的木桥,而是一座 ,一座 之桥.全文赞扬了老支书 的崇高品质.(2.5分)三、下面各小题均有A 、B 、C 、D 四个备选答案,请按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 )”里.(24分))1.“不假思索”的“假”,与( )中带点的字意思相同.A.弄虚作假.B.弄假.成真C. 狐假虎威.D.半真半假.2.下列词语中,都有一组带点注音是错误的,找出来,写在题后括号里.A. 咆.哮p áo 揪.住qi ū 跌跌..撞撞di ē搀.扶ch ān ( )B. 澎湃.b ài 溅出ji àn 吞没. mò 肆虐..s ì n üè( ) C .勉强.qiǎng 稻草铺.p ù 流淌.t ǎng 奔.b ēn 上木桥( ) D .蜷缩.qu án 狞.笑n íng 土壤.r ǎng 狂奔.b èn 而来( ) 3.下列词语中,都有一组有错别字,找出来,在相应位置写上序号.(1)A .惊慌 B .沙哑 C .费话 D .无病呻吟 ( )(2)A .挽扶 B .吞没 C .揪出来 D .指手划脚 ( )(3)A .拥戴 B .风暴 C .优虑 D .汹涌澎湃 ( )(4)A. 轰鸣 B. 报怨 C. 倾听 D. 唉声叹气 ( )4. 下列四组词语中,不是一对反义词的是( )A .黎明→黄昏 惊慌→镇静B .沙哑→清脆 放肆→拘束C .痛苦→高兴 咆哮→沉默D .忧虑→焦虑 清新→浑浊5.“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下列与句中加点词不是一类的是( )A.摇头摆尾 B.翻山越岭 C.手舞足蹈 D.开门见山6.渔夫和妻子()自己多受些苦,()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A.因为……所以……B.之所以……是因为……C.宁可……也……D.与其……不如……7. 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是()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比喻)B、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夸张)C、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拟人)D、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夸张)8..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穷人》中,关注写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担忧体贴,以及对邻居的关心.B、当人们惊慌失措时,老支书却像一座山一样站立着,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关心群众的老支书.C、当儿子排在队伍中时,老支书“突然冲上前”“凶得像只豹子”,表现了老支书的铁面无私.D、在最后关头,老支书对儿子吼道:“少废话,快走.”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慈爱的父亲.9、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A.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B.声音的延续C.表示语意的跳跃.D.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1)我嘛……缝缝补补……()(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4)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10.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删去”认真”.)B.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删去”通过”或“使”.)C.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删去“能否”, 或在"取得”前加“能否”)D.回眸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们每个中国人无不为其取得的成绩而由衷叹息.(将“叹息”改为"赞叹”)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B.“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C.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D. 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本人原创,转载必究12.对比《桥》和《在柏林》,它们有哪些相同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都是小小说.B.都是最亲的人死去.C.都注意设计悬念,结局都是出人意料.D.都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13.下列诗句中,不是赞美优秀品质的一项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B、人物、事情、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C、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D、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15、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人理解人物形象.B、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C、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D、以上答案都对.第二部分:阅读理解(25分)一、课内阅读(12分)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当(dāng dàng).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人们[ ]疯了似的折(zhēzhé)回来.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爱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儿子.1.在()里选择正确的注音.(1分)2.在文中[ ]处填关联词语.(1分)3.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2分)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2分)A.找近义词:怒吼()肆意()B.找反义词:静悄悄()稳稳当当()5.山洪是怎么咆哮的?请用“”在文中画出.这句运用和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2分)6.第一自然段改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好不好?并说说理由.(2分). .7、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从“像一座山”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二、课外阅读(13分)①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脑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神经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肌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国外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④除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8.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1分)A. 举例子、打比方B.下定义、打比方C. 作比较、打比方D.作比较、举例子9.第②自然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 ).(3分)A.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使用.B.人的天脑皮层有多少个神经细胞.C.人的脑神经细胞很多.D.人一生只用到10多亿个脑细胞.10.第④自然段提出“多用脑,可防老”这一观点的原因是( ).(3分)A.多用脑可以保持大脑活力,让人心理状态良好.B.多用脑既可防止肌体、器官早衰.又能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C.多用脑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让人身心愉悦.D.多用脑可以保养神经细胞,使大脑更加发达.11.下列不符合短文内容的项是().(3 分)A.多用脑可以让人更加聪明.B. 多用脑可以延缓人的衰老.C.多锻炼可以防止青少年早衰.D.懒人的大脑更容易发生早衰现象.12.给短文加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3分)A.大脑研究B.大脑常用不生锈C.勤于用脑 D、用脑袋习惯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本单元习的几个故事都是虚构的,读起来却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目为这些故事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影子.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有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读来比较吸引人.下面提供了三组环境和人物,从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题目自拟.A.环境:开满丁香花的校园人物:淘气包张明外号“小辣椒”的班长王寒冰充满活力的年轻班主任李军B.环境: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人物: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流浪狗朵朵C.环境:月光下的村庄人物:铁蛋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理解与运用一、卷面分.二、1、咆哮呻吟沙哑 .揪出来2、乡音无改鬓毛衰笑问客从何处来.3、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4、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5、生命之桥,一座将党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心灵之桥.老支书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三、1.C 2. A qiūB bài C bēn D bèn3.C A C B4.D5.C6.C 7.B 8.B9.D B C A 10、A 11.B 12. D13.B 14.B 15. D第二部分:阅读理解课内阅读:1、dāng zhē2、但又3、,...4、咆哮肆虐乱哄哄跌跌撞撞5.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山洪声音大、速度快、声势迅猛的特点.6.不好,原文使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不仅描写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现出雨水的来势凶猛,为下文的山洪暴发做了铺垫.7.在山洪暴发时,指挥人们撤退的老支书非常镇定、非常沉着.课外阅读8—12 C A B C C。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祭.奠(jí jì)狞.笑(níng nìng)搀.扶(cān chān)蹿.上(cuān cuàn)威胁.(xé xié)魁.梧(guǐ kuí)忐忑.(tǎn tè)蜷.缩(quán juǎn)(1)当.(dāng dàng)遇到陌生人时,我们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dāng d àng)受骗。
(2)商家为了减少更大的损失,宁可做折.(zhé shé)本生意,也要对商品进行打折.(zhé shé)促销。
2.读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sǎng zi liú tǎng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shēn yín lín shī zāo gāo xīn jīng ròu tiào ()()()()3.形近字组词。
揭()揪()熄()勺()喝()锹()媳()勾()4.补充词语,并从中任选一个造句。
心()肉()()不()当()志()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写词语。
(1)自作自受: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闪闪发亮: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仿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支书身上那英勇无畏的崇高精神难道不令人钦佩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吗?对的打“√”,错的订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3分)咔嚓.(cā) ( ) 寡.(ɡuǎ)妇( ) 搀.(chān)扶( )狞.(nǐnɡ)笑( ) 魁(kuí)梧( ) 吞没.(méi) ( )二、读拼音,写词语。
(8分)páo xiào shā yǎ xī miè pénɡ pài ( ) ( ) ( ) ( ) zāo ɡāo zhòu méi liú tǎnɡ jiū xīn( ) ( ) ( ) ( ) 三、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ABB”式的词语。
(6分)( )的世界 ( )的人们 ( )的渔网( )的夜晚 ( )的身影 ( )的脸膛四、用“笑”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
(5分)1.死亡在洪水的( )声中逼近。
2.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 )起来。
3.看着兴致勃勃做游戏的孩子,妈妈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 )。
4.小战士( )着说:“想从我这里得到一点儿消息,没门儿!”5.别人犯了错误,我们不应该( ),而应满腔热情地帮助他。
五、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一项是( )。
(3分)A.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B.我……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C.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D.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六、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分)1.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例:鼓励是一盆火 ,燃起失败者的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④单元测试卷(考试范围:《桥》、《穷人》、《在柏林》、《语文园地四》)时间:90分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
(45分)1.小小书法家,请把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默写在下面方格里,相信你一定写得端正又美观。
(5分)2.读拼音写词语。
(13分)本单元课文是三篇小说,小说都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桥》一文中描写了一位普通的gòng chǎn dǎng yuán在páo xiào的洪水中,sī yǎ着sǎnɡ zi ,chén zhuó地指挥,将村民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穷人》一文写的是海风hū xiào的夜晚,桑娜抱着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回家,tǎn tè bù ān地等待丈夫回来,没想到渔夫拖着shī lín lín 的渔网回家后,也提出收养这两个可怜的孩子。
他们的内心是多么善良啊!《在柏林》写的是火车车厢里,一位老妇人重复数着“一、二、三”,遭到了两个小姑娘的chī xiào,老妇人旁边的老兵告诉她们,这位老妇人是他的妻子,他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而他自己也要上前线,走之前,他得把她送进fēng rén yuàn 。
战争是多么残酷啊!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上“____”。
(4分)(1)五天以后,有人搀.(cān chān)扶着老太太,来祭奠.(diàn dàn)被狞.(nìng níng)笑的洪水吞没的老汉父子。
(2)桑娜忐.(tǎn tè)忑不安地抱起两个蜷.(juǎn quán)缩着身子的孩子。
(3)小姑娘不再嗤.(cī chī)笑黧.(dài lí)黑的战时后备役.(yùyì)老兵身旁的老太太。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4分)宁可……也不……不但……而且……尽管……还是……既……又……桑娜(______)从早到晚地干活,(______)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她(______)关心自己的丈夫和孩子,(______)对西蒙一家也很同情。
她看到西蒙死了,(______)自己受苦受累,(______)让西蒙的孩子受罪。
她真是一个(______)勤劳(______)善良的人。
5.下列加点字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搀.扶(chān) 搁.板(ɡé) 皱.眉(zòu)B.祭奠.(diàn) 狞.笑(línɡ) 忐.忑(tǎn)C.蜷.缩(juǎn) 退役.(yì) 保佑.(yòu)D.寡.妇(ɡuǎ) 嗤.笑(chī) 勺.子(sháo)6.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2分)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B.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C.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D.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7.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
(7分)势不可()波涛汹()()()不安不()思索神志不()跌跌()()(1)描写水的词语是“_______”,我还知道“_______”是描写大海的。
(2)描写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也是描写人的心情的。
8.按要求写句子。
(8分)(1)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渔夫和妻子自己受些苦。
他们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收养。
(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百草园。
(25分)课内阅读(12分)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1.选文中“_______”这个词语最能概括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后的心情。
(1分)A.脸色苍白B.忐忑不安2.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内心充满矛盾,她内心的情感主要有:(1)对西蒙去世的伤心;(2)_________;(3)_________。
(4分)3.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是________的方法,表达的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分)4.这两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表现了桑娜的什么品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13分)昙花终于怒放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亩,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
我高兴极了!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
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
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
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
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
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
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
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
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
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
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
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
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⑦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
”此乃真理名言。
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
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⑧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
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⑨我爱昙花。
[链接材料]昙花,常绿灌木,主枝圆筒状,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花大,白色,在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
供观赏。
原产于墨西哥。
1.在下面方框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
(4分)高兴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⑧段和链接材料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⑨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习作百花园。
(30分)“‘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桑娜拉开了帐子。
”当桑娜拉开帐子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要求:以“续写《穷人》”为题,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这个故事,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一、基础训练营。
1.略2.共产党员咆哮嘶哑嗓子沉着呼啸忐忑不安湿淋淋嗤笑疯人院3.chān diàn níng tǎn quán chī lí yì4.尽管还是不但而且宁可也不既又5.D6.C7.当涌忐忑假清撞撞(1)波涛汹涌波澜壮阔(2)忐忑不安怒不可遏8.(1)死亡逼近。
(2)小伙子被他用力推上木桥。
(3)渔夫和妻子宁愿自己受些苦,也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收养。
(4)他的心算能力很好,一看题便能不假思索地说出正确的答案。
二、阅读百草园课内阅读1.B2.对失去母亲的孩子的怜爱对家庭负担变得更加沉重的担忧3.心理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点4.这两段话生动而又细腻地描写了桑娜当时那种担心、忧虑、紧张、矛盾的心情。
表现了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课外阅读1. 高兴极了;有点心急;心情淡然;欢喜欲狂2.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含苞待放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罢花开放的期待。
3. 第⑧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链接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4. 内容上抒发了喜爱罢花的感情;结构上首尾呼应。
5. 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