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园足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作用

浅析校园足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作用
浅析校园足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作用

浅析校园足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作用

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的体育运动,它不仅仅是比技能、比智能、比体能和比心理的竞争,而且也是比思想、比作风的竞争。构建良好的初中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可以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成终身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本文通过校园足球文化教育人,锻炼人,培养人等各方面的论述,来阐述他对校园文化的作用。使大家对校园足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重视校园的足球文化建设。

校园足球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范围内,由学校的师生员工们共同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活动而培养形成的。校园足球文化它既是体育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沉积,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它独有的运动魅力不但使其成为一项风靡世界的体育运动,且已然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范畴,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一、校园体育文化和足球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体育竞技、健身、休闲为表现形式,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活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科学、多领域广泛的交流及特有的生活

节奏为基本形态,是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有机整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最有效的催化剂。健康的校园文化,既需要有高雅的学术活动作为支撑的骨架,又需要有活泼的文体活动作为丰富的血肉。这样,整个校园文化才会向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足球文化是人们从事足球活动过程,对其特征不断创新、发展形成的物质与精神统一、内容与形式互动的文化总称。校园足球文化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和足球文化的一部分,不单有着足球文化的普遍特征,更起着教育和传承的作用,是足球文化和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构成,而中学体育教育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起着传承和连接社会体育,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实现体育锻炼终身化的关键时期,因此,塑造健康、完善、科学、系统的中学校园足球文化范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校园足球文化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初中均没有系统的体育文化,学生只是将体育作为一种方式而已,没有意识到体育运动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是重要的组成之一。

此外,学校对体育教育方式也不重视,更谈不上体育文化的建设,学生对足球比较喜欢但是还不能真正的全面的认识足球,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课和足球课只是一个形式,学不学也没什么大碍,学生不重视,水平自然不理想。更有甚者,由于学校领导和教师本身的不重视,而使足球文化的传播陷于停滞状态。还有部分初中上体育课时受到场地器材的限制,人数多,场地器材使用拥挤,从而导致整个学校体育

的颓废。足球运动和足球文化的发展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构建校园足球文化氛围的作用

校园足球文化生存于校园中,是以学生为主体、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进行、以校园为生存空间、与校园文化精神相贯通的文化群体。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足球运动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足球运动基本战术的应用是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发挥想象力,发展学生个性。足球技术、战术的运用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对于提高学生各感觉器官的功能,对于神经中枢的灵活性及其协调支配各器官的能力,对于提高大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良好的作用。

(二)有利用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

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团队精神、集体合作和全局观念在足球运动中是不可缺少的。同时足球比赛有输有赢,通过正确引导和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好作风,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勇敢果断、不怕困难和敢于拼搏的精神。(三)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

足球运动的技术动作是由各种各样的跑、跳等基本技能所组成,对于促进人体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足球比赛是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下进行,它要求学生在瞬息

万变的环境中运用复杂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与对手强烈地争夺。通过这种磨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态,使学生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四)有利于学生加强美育素质的教育。

足球运动过程中具有科学的艺术美。通过足球运动首先表现在培养人的健美匀称的身体形态,使人体自然美得到充分发展。足球运动还有精湛的个人技术、娴熟的技战术配合、令人眼花缭乱的传接球技术和凌空跃起头球、抽射等。所表现出来的高超技艺,不仅使参与者、还使观赏者都能得到熏陶和感染,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教育。

(五)有利于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足球运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他们首选的运动项目之一。通过长期的运动,培养了他们的运动兴趣,养成了运动的习惯和参与意识,促进了自主学习与终身坚持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同时,校园足球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与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一技之长,让学生从小培养一种运动爱好。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由此看来,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好坏能综合地反映一个学校体育建设和发展的情况,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加强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能更有效地发挥体育文化的各项功能。相关职能部门要统筹规划,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满足学校的设施要求,改善目前初中校园体育文化不容乐观的现状。同时,注重体育课教学

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提升初中校园体育文化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作用。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和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加快学校内涵发展,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结合本校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以“四风”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立足职业教育实际,突出“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特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创建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能培育专业技能人才的校园文化体系,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总体要求 以先进的思想引领学生,以科学的精神鼓舞学生, 以良好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 以扎实的课程发展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 以现代的理念武装学生,以创新的思维启迪学生。

三、目标任务 坚持远期规划和适度建设的原则,以“秉承传统文明,为生存和发展奠基”为主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从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入手,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各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文明新风,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创造环境美、名人佳作锻造艺术美、人际和谐打造文明美”的思路,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校园精神,积淀校园文化,实现“六高两发展”(即:在校园建设上,要有高规格;在设施设备上,要有高标准;在学校管理上,要有高目标;在队伍建设上,要有高素质;在课堂教学上,要有高效率;在教育教学上,要有高质量。“两发展”是指教师德才学识的综合发展,学生德智体美、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和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进而达到高水平办学。 四、重点工作 1. 以校风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校风是校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为核心,通过狠抓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形成勤政、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狠抓师德师风教育,形成严谨、精业、求实的教风;通过狠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形成浓厚、乐业、进取的学风。要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创新是新时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因素,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涵盖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文化范畴。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播先进文化,陶冶师生情操,凝炼优良校风,创设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应遵循整体性、正确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全员性等原则。只有理念先行,培育践行校园文化之魂;构建合力,健全大学校园文化的微观基础,并且重在理念、机制和内容创新,才能创建与时俱进的大学校园文化。【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征;现状;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国家扩大招生规模、联合办学、私人投资办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利于高校管理者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开拓创新,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提供保证。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物质条件。这无疑加速了校园文化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这必然对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广大师生为主体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财富的规章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是指课堂教学以外,以校园为活动背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校园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学风等文化环境和校园内举办的各种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系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广大师生共同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校内交往的人际关系等。所谓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学校领导者有意识的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因素、克服不良的校

浅谈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浅谈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发表时间:2019-04-09T16:22:01.550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8期作者:苏志杰[导读]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学校内影响和制约师生活动和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总和,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防城港市上思县南屏瑶族乡中心小学,535500) 摘要: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学校内影响和制约师生活动和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总和,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个性的体现,它对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个性人格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对我们少数民族的乡村学校来说意义更大,本文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方面入手构建校园文化,以期营造师生共同的美好的精神家园。关键词:校园文化;少数民族;精神家园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创设一种氛围,以其陶冶师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育学生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等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及外在形象。因此,我校注重搞好学校校园环境的规划、做好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工作,为师生提供一个优美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们学校本着“壮瑶一家亲”的办学宗旨,以“圆壮家孩子梦,让瑶家孩子腾飞”的办学理念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我校属于瑶族乡村小学,是少数民族学生居多的学校。学校在校的学生有60%是壮族的学生,有40%的学生是瑶族学生,针对我们学校这一情况,学校注重对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的建设是以少数民族的建设风格为主的校园,比如我校在进入学校大门口左侧建设了一座以瑶族风格特色的小花园,里面有凉亭,有走廊,有话,有草……进入学校大门,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块位于左侧草坪中刻着“壮瑶一家亲”的大石头,体现了我校瑶族学生,壮族学生亲如一家和睦相处的和谐环境。 二、发挥宣传栏作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信息泛滥、思潮涌动的时代,如何避免学生受不良思想、风气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正确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功能作用,在校园里形成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如我校在宣传栏设立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栏、好人好事宣传栏、新闻导读、好书推介等,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物质设施的人文装饰、温馨提示,使校园充满了物与人对话的鲜活气息。启迪着学生的心智。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在长期学习、生活及日常活动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班级氛围、班级精神、班级理念,并体现在班级所有学生身上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1、设计班级口号,鼓舞学生干劲。口号可以增强团结精神,可以鼓舞士气,它代表一群人的共同心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句句朗朗上口的班级口号张贴于我校各班级课室门前,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既体现了各个班级的特色,又显示了各个班级的集体力量和集体智慧,对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培养优良班集体有着深远的影响。 2、精心布置课室,美化学生心灵。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更是学生生活着的一片的空间,对其进行布置和美化,使其成为无声的教育资源,能激发和触动学生的心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课室布置可根据本班的特点,学生的爱好、特长,采用“简洁、美观、协调、实用”的原则。如设立班务栏,把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班干部名单、班规制度等张贴在上面,体现出一个班集体的严谨、有序;设立学习园地,用于张贴学生优秀书法作品、手抄报、绘画作品、优秀作文等,让学生找到自我,享受成功,使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才能的土地,成为激励学生勤奋好学、追求上进的无声力量。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跃学生身心健康 社团文化,学校每周三下午为“社团活动课”。当前,出于安全考虑或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有些学校只注重学生的课业和正规的教育教学活动,而忽视了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我校响应上级文件精神,特别是今年,上级领导对少年宫文化建设的重视,我校每周三下午为“社团活动课”,适时适度地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可以消除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有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发展特长,培养能力。 1、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如开展书法小组、美术小组、体育小组、篮球队、田径队、舞蹈队等,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出一些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为学生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的舞蹈小组的竹竿舞跳出了瑶族的风格,已成为我校课外活动的一大特色。 2、开展校内、外活动,活跃学生身心。我校每年结合季节或节日组织一些植树节活动、到烈士陵园扫墓、春游、野炊、文艺汇演、朗诵比赛等校内、外活动,每当开展这些活动时,也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刻,他们一个个欢声雀跃,兴高采烈,高兴而去,尽兴而归。 当然,校园文化并不仅仅是摆石头,种树木,植草坪,贴标语,喊口号那么简单。校园文化体现的是学校团队持久恒定的价值取向,凝结的是一代代师生积累下来的文化内涵,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巨大向心力,还需要再一代代的师生不断努力,精心规划,细心呵护,耐心发展,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凸显自己的特色,使之继承、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发表时间:2012-11-28T11:29:56.17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9期作者:张莉[导读] 学校文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张莉新疆农七师130团中学 834034 摘要本文对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做了探讨。 关键词特色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有助于积聚学校的文化底蕴,体现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在创建校园文化时,我们结合新疆团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实的建设发展规划。 一、认真分析学校现状 我校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共青镇,紧邻独克公路西侧38公里处,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校舍两万平方米。全校现有51个教学班(其中有普通民族班4个,双语民族班5个),1934名学生(汉族学生1825人、哈萨克族学生109人,住校生713人),教职工240人(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84人)。我校属于九年一贯制民汉双语学校,由原三角庄民汉学校和130团完全中学合并而成。 二、确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目标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追求品味”的总体思路,加强校园显性的文化建设,例如:校容校貌、教室布置等看得见的地方烙上文化的印记。在此基础上,由显性向隐性推进,建设学校规章制度、管理机制。三、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应遵循教育性原则。校园文化应把体现学校教育和培养学生作为建设的方向。 2、应当遵循艺术性的原则。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将传统与时代整合,充实校园文化生活的内涵。 3、坚持灵活性的原则,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群体,提高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允许不同的风格并存。 四、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有力的保障机制 1、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 2、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和落实。 五、确立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思路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分四部分: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实施:第一阶段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提高阶段。(一)物质文化建设 1、第一阶段的目标为营造干净、优美的校园环境文化。因为,校园环境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一阶段的具体措施为: (1)制定出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化目标及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2)对校园实行净化。 (a)坚持做好每天三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常规化卫生清洁工作,由值周班协同团委、学生会监督校园卫生的情况。 (b)适当增加校园内外的垃圾桶数量。 (c)定期清理校园内外的卫生死角,墙面卫生等。 (d )联系团相关部门,清除学校周边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网吧,流动摊点,加固校园围栏,净化学校周边环境。(3)对校园环境实行大面积绿化。从学校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在校园内植树,栽花,种草,将学校建成“绿色”学校。(4)做好校舍的维修与新建工作。 2、制作统一的校园标识 第一阶段:制定并悬挂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统一制作校徽;创建绿色学校宣传栏。具体措施有:(1)首先在师生中征集,然后在教代会上审议并确定。(2)制作成黑体的钛金字,配红色的铝合金板,安装于教学楼大厅正前方。(3)装裱为条幅、卷轴或横批,根据需要,悬挂于校长室,会议室,图书馆等场所。(4)定制6个不锈钢框架、玻璃蒙面的大型宣传橱窗,安置于学校正大门 第二阶段:在学校的重点部位张贴导示牌、安全通道指示牌、警示牌等;墙面设置园丁谱,值周栏,公示栏,通知栏,学校全景图;发动全校师生设计出班牌、功能教室牌。 第三阶段:发动全校师生设计校徽、校歌、校旗;因为,它们是学校形象不可缺少的象征。具体措施是在校内征集,自主设计与专家参谋相结合,最终由校委会审定。 3、在学校里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景点 第一阶段目标:统筹布置校内走廊,形成初具规模的走廊文化,一楼以爱国,爱家乡,爱学校为主题;二楼以中华国粹,传统文化为主题;三楼以放眼世界为主题;四楼以展望未来为主题。 具体措施有:(1)按照楼层主题,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学校的文化建设小组统一设计内容和图案,选择名人、名家名篇、名人名句、格言等内容,由喷绘公司印制后,统一装框悬挂在各楼层的墙壁上;(2)在走廊的墙壁上布置学生的绘画、书法等作品;(3)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征集原创诗歌、散文,裱糊上墙。(4)利用广播站、校园网、校报、橱窗、宣传栏等,大力宣传校风和学校涌现的好人好事,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目标:布置教室、办公室,形成各具特色的室内文化。 具体措施有:(1)在办公室内张贴教风、党的教育方针或者师德名言警句;(2)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设计班级宣言、宣传园地,图书角,卫生角;搜集适合室内文化的名言警句,名人或风景的图片或者师生原创作品。 第三阶段目标:整修篮球场,修建800米塑胶跑道及其附属设施;美化操场景点 (二)制度文化建设 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具体措施有: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大全)

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和引领,就会失去活力、动力和方向。我校与百年一中一脉相承,追根求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中超拔的气质与恢宏的气度。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传承并出新,是我校成就百年经典的重大课题。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拓展学校的内涵建设,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品牌特色,特制订本规划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引领精神,培养习惯,彰显个性。 (二)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构想 1、力求主题突出。紧紧围绕学校育人观念和管理理念,着眼于学校整体,根据不同区域功能集中体现一个主题,力求避免随意性,确保系统、科学和有效。 2、设计力求创新。坚持师生参与和专家指导相结合,挖掘学校内涵与更新教育观念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个性,丰富内涵,形成本校文化特色。 3、内容力求丰富。校园文化氛围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营造,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实际,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全面进行文化熏陶和渗透。 1具体建设规划设计 (一)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构成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从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精心创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文化,加强校园的卫生保洁工作,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图书报刊阅览室要干净整洁,宿舍、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干净卫生,宣传橱窗等设施要整洁、有序。校园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为辅,凸现校园春有花、夏有果、秋有香、冬有绿的自然景致,突出高品位的美

化原则。校园内的各种设施都力求美观、大方、精致,强化其育人功能。 1、在学校大门入口处彰显校训、校风、校歌和建校志铭文字,四块文字要渗透与一中同宗同源的渊薮,以此振奋师生精神,指明励志方向。 2、在校园内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广场分别设置主题雕塑、各种提示牌、激励牌;在校园绿化带,标明设计主题、树木花卉名称;在校园醒目处布置好宣传栏、阅报栏、校务公开栏。 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各年级附近的走廊大墙面设黑板报、宣传栏,目的是对各年级展开针对性宣传。 4、各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学生守则等,要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这块宣传主阵地,营造读书的氛围,力争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老师办公室统一张贴教师工作条例,优秀教育家语录等。 6、大小会议室、校长室等室内装饰:悬挂字画,色彩庄重。 7、餐厅门口立菜谱牌、宣传栏,餐厅内张贴养成警句、相关条例等。 8、宿舍楼:门厅立分布图示、宣传栏、住宿管理制度等。 (二)制度文化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套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本校理念,具有特有文化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系列规章制度,从而使学校运营走向依法依规管理的轨道。要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和办事章程,学校教职工人事管理制度,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后勤保障管理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校产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条例,实验室管理条例,图书馆管理条例,阅览室管理条例,食堂管理制度,学生宿舍管理条例,班主任工作管理条例,各类奖惩细则和预案等等。各项规章制度要简明实用,文字规范,以学校名义下发的规章制度必须经校长办公会讨论定稿后下发,全校规章制度要汇编成册,强调贯彻执行。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影响越来越大。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1.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通过研究和宣传科学理论,可以把人们紧紧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校园文化具有引导作用,通过传授人类文化,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校园文化具有辐射作用,通过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可以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产生积极影响。2.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始终体现先进性和永藻生机的源泉。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基本功能,研究文化是高校的活动基础,创新文化是高校的崇高使命。高校校园文化是科学思想萌生的催化剂,是先进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它既从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强大动力、做出巨大贡献。3.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先进文化要发挥社会作用,就要把文化内化到人们的灵魂里,积淀到人们的思想中。办大学就要建设校园文化,让学生学习、感悟、理解,从而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完善自己。校园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新华出版社《高等院校党的建设培训教程》) 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组成。所谓校园文化,概括地讲就是发生在校园范围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全方位地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以培养和造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现状反思(一)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现状反思(一) 摘要:校园文化在学校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实现学校德育的创新、促进学生道德内化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避免校园文化的建设误区,仍有待教育工作者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校园制度;校园生活;非主流文化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一首小诗《梅花》给了我们一种淡淡的意境,让一切尽在“暗香”中升华。而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校园文化就正如这“暗香”,有形无形地弥散于师生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既以它特有的形象向学生传播着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也以它独有的象征符号感染、同化着学生。现代德育理论指出:隐性课程(校园文化)的成功更多体现于学校传统德育,因为校园文化比传统德育说教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易使学生接受并产生深刻影响力。而品德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品德养成并不仅仅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而主要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互动中通过道德内化来形成个人品质,依靠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强制的道德说教。可见,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调节心境、陶冶情操和塑造性格等德育功能,以至于柯尔伯格认为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有鉴于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主导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以良好的形象去感染学生的心灵、行为,促使大家奋发向上。 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在部分学校也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为校园制度、人际关系、校园生活和舆论氛围等方面,为此,本人结合数年教育生涯,对此提出一些浅见,希望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完善的校园制度 制度是人类维系个性生活及社会关系的各种规章、法则和体制,学校作为微观的社会体系,也存在各种制度,如校规、班规、社团规定及《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虽然这些制度有正式或非正式的不同,有成文或约定俗成的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性,即这些科学合理的制度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权威的、客观的力量,成为集体价值理念,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自主地接受它。但在目前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我们有这样的认识,在一所制度体系完善并能执行到位的校园中,学生会自觉的接受制度的规范、约束;而在制度管理比较混乱的校园中,学生往往会对制度的效用产生质疑,并尝试突破它的约束。这种情形在新建成的学校中比较常见,如笔者刚参加工作时,所任教的学校建成仅一年,由于管理层及教师来自于不同学校,各自的理念及认识没有统一,导致学生违纪违规现象层出不穷,一直在三年后,这一情形才有所改善。这也给我们一个警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应列在首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校园文化的完善。 但制度的完善并不意味着僵化,我们在工作中可能又有这样的认识,校园的制度是天然合理的、公平公正的,是无须质疑其合理性的,对于制度,只存在遵守与否的问题,而不存在是否需要创新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制度的僵化,甚至可以理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僵化。如有些学校虽然制度完善,但其中有部分内容甚至沿用了数十年而没有作出任何改变,这肯定是不合理的。做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正视而不是回避校园制度,要学会质疑德育制度的合理性。如我们可以对学校的德育制度进行德育合理性论证,在制度创新时坚持民主性原则,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制度讨论、制定和落实的实践中来。 同时,在制度创新时,我们也要注意制度措辞。现在的校园制度,多以“不准如何”“禁止如何”等来实现对学生的约束目的,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管住”学生,而是创新体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激励和引导学生走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在制度创新时,要注意减少“硬”约束,强调“软”约束。如在引导学生制定班规时尽量少说“不”和“不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环境氛围和办学风格的反映,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师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心理趋向、价值观念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透射出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建设健康的、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这些理论概括说明了优质教育和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优质教育是指质量优良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一流的教育。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活动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建设文化品牌名校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品牌名校 淮安外国语学校汤余颖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庄子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载体,从庄子的话中不难看出文化与一个学校发展 之间的关系。学校的文化建设,是衡量学校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提升学校品位、塑造学校形象、寻求特色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淮安外国语 学校是翔宇教育集团的发祥地,集现代化、花园式、书院气于一体。校园内周恩 来广场庄严典雅,紫藤廊曲径通幽,未央湖碧波倒影,学子桥静卧水上,风景墙 古朴别致。主教学楼临水而建,楼影一体,别具匠心。校园举目所及、举足所进 既是知识的殿堂,更得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学校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个核心工 作,进行课程改革,积极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开发地方文化校本课程、校本教材, 让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实践,形成中西文化 交相辉映的校园文化特质。 历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实验学校”、中国书 法教育的最高荣誉“兰亭中学”、“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江苏省示范初中”、 “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模范民办 学校”、“江苏省科研园地育人摇篮”、“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节水型单 位”、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取得这样的成绩始终与校园文化建设分不开的。 一、建设校园环境文化,打造人文艺术校园 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包括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操场等。 学校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校园里有标志性建筑----周恩 来铜像广场,概貌学校一切工作;有精致的语录牌----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训,彰 显着学校“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理念;校园里有师生的成果展示 台;校园里随处能听到彬彬有礼地问候语“老师好!”校园里任何地方都是排 着队列有序行走,看不到追逐打闹,听不到说脏话;校园一尘不染、规范有序…… 校园处处有浓浓的课改气息,有特有的书香气息,人文气息。

特色项目校园文化建设

项目二:“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建设计划 一、需求论证 根据教职成〔2010〕8号“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及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2011-2015)”,我们觉得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校软实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建设目标 遵循“坚持继承,借鉴创新,突出特色,追求精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加强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创建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营建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健全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三、建设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根本,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教育教学环境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校管理科学化水平和建设优良学校文化环境为目标,力争打造出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四、主要内容 1、物质文化建设 进行校园整体规划和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点建设,做好校舍建筑、道路、景点等保养修缮工作,在学校主要部位悬挂名人字画,标语横幅,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增设宣传栏、阅报栏、公告栏、电子显示屏,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墙建设,全面健全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信息化公共服

浅谈对学校文化的认识

浅谈对学校文化的认识 一、文化是什么? 文化的定义: 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现实,理想是向往,愿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 ●文化是人类群体整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主要成分是符号、价值和意义、社会规范。符号是指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它在生活中代表一定的信息或意义。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使用符号的能力。价值观是人们评判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的标准,决定着社会中人们共有的区分是非的判断力。社会规范是特定环境下的行动指南,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行动。 ●文化的内隐部分为价值观和意义系统,起外显形态为各种符号,这些符号主要体现为物质实体和行为方式。 ●对整个人类来说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对于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人而言,文化则是主要体现为既有的生存和发展框架。 ●文化随着人类的群体的范围划分不同而体现出差异。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现状反思成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现状反思 土建学院 A1133 付建星 11115160305 内容摘要:校园文化在学校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实现学校德育的创新、促进学生道德内化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避免校园文化的建设误区,仍有待教育工作者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校园制度校园生活非主流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它凝聚着学校的学风、校风、作风的整体素质,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极其重要。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对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完善高尚人格,开发学生的智力,增进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品质的校园文化,不仅能拓展和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更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和个人素质的重要因素。校园文化建设对打造文化校园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完善的校园制度 制度是人类维系个性生活及社会关系的各种规章、法则和体制,学校作为微观的社会体系,也存在各种制度,如校规、班规、社团规定及《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1、只有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校园文化的完善。 虽然这些制度有正式或非正式的不同,有成文或约定俗成的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性,即这些科学合理的制度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权威的、客观的力量,成为集体价值理念,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自主地接受它。但在目前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我们有这样的认识,在一所制度体系完善并能执行到位的校园中,学生会自觉的接受制度的规范、约束;而在制度管理比较混乱的校园中,学生往往会对制度的效用产生质疑,并尝试突破它的约束。这种情形在新建成的学校中比较常见,如笔者刚参加工作时,所任教的学校建成仅一年,由于管理层及教师来自于不同学校,各自的理念及认识没有统一,导致学生违纪违规现象层出不穷,一直在三年后,这一情形才有所改善。这也给我们一个警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应列在首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校园文化的完善。 2、制度的完善并不意味着僵化,制度创新时坚持民主性原则。 但制度的完善并不意味着僵化,我们在工作中可能又有这样的认识,校园的制度是天然合理的、公平公正的,是无须质疑其合理性的,对于制度,只存在遵守与否的问题,而不存在是否需要创新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制度的僵化,甚至可以理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僵化。如有些学校虽然制度完善,但其中有部分内容甚至沿用了数十年而没有作出任何改变,这肯定是不合理的。做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正视而不是回避校园制度,要学会质疑德育制度的合理性。如我们可以对

弘扬传统国学经典-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弘扬传统国学经典,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引言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一项基础性、关键性和长远性的工作,对于学校整体文化及学术氛围的营造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当代校园文化建设中很少有学校将国学经典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那个要内容,忽视了国学经典的教育,错失了国学经典教育对于学生甚至整个学校文化氛围和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提出一些充分发挥国学经典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的措施。 一、国学经典的内涵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国学经典的内涵进行了研究,黄宇鸿,欧丽明(2011年)把国学经典分为"国学"和"经典"两个概念来阐述,指出“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是中华五千年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经典”,《辞海》解释为“典范的经书”。《现代汉语》则诠释为“权威的著作”。这些"经典"经过悠久的历史演变和变迁仍然受到广大文人和人民大众的认可,如我国的"四书五经",西方的"圣经"等。

[1]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国学经典是对我国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观的形成也具有影响的深远。 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学校在办学中通常会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或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由于教育理念、国家政策方针、师资队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忽视了以及忽视国学经典教育等原因,校园文化建设效果不佳,导致很多学生甚至教师产生一些"利益熏心","功利心重","唯利是图"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校园的整体文化及学术氛围,影响了学生,尤其是青少年人格.性格的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 首先,部分学校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许多学校把办学的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或招生方面,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导致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只学会了文化知识,而部分学生却人格偏离,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扭曲,甚至缺失,部分学生对自身的人生规划茫然无知。其次,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没有相应的政策规定或政策支持。教育相关部门没有对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指导和政策、资金等领域的支持,造成了部分学校不重视甚至忽视校园文化建设,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再次,部分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意识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

浅谈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浅谈校园文化的建设与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续和补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后代的主力军,只有让学生学习了文化,他们才有机会对文化进行传承与积淀。本文就校园文化的含义、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及怎样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谈点看法。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指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可分为:“精神层面”和“环境层面”,它的最主要表现是校园的特殊性、多元性。校园文化的完善,就是充分发挥了教育导向、开发创造、娱乐调节、激励凝聚等功能,为育人营造了最优化的环境,从而实现教育目标。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它所包括的容广泛地播散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形成一种特有的校园文化现象。 二、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德育功能 第一、有利于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 . .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蒲场镇大溪小学徐茂林校园文化建设不但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内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一起构成的统一体,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集合体,而且是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学校师生学习风气、精神风貌、养成习惯、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和谐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而农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甚至是空白,这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根据自己多年在农村小学工作的经历,对于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谈点显浅的认识,以当抛砖引玉。 一、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面临着实力雄厚的城里学校和异军突起的民办学校的夹击,可谓是在“夹缝中生存”,若不发展,随时会面临生源枯竭而“破产”的境地,走向没落。在这种局面下,农村学校自然非常重视发展教学质量,而忽视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殊不知,校园文化建设的落后,将会制约自身的发展,制约自身的竞争力。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较差,综合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 1、认识误区。 对文化建设存在诸多误解,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偏于硬件设施建设,而不太注重丰富的精神文化建设,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忽略了自身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掘与利用。从而导致设施豪华而“精神缺钙”的现象。有的甚至认为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限,教育与教学是课堂上的事,就是重中之重。只要抓住教育质量这个纲,茅屋陋室也出人才、出好人才。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无关,只要抓好

课堂教学。 2、形式单调。 农村学校能体现校园文化的日常手段有黑板报、班会、晨会,较好一点的有升国旗活动、校园广播站,偶尔举行一两次校园文化活动。总之,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单调,没有完全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没能够给教师、学生提供充足的才艺展示平台和精力渲泄的机会。 3、内容陈旧。 比如,我们在农村学校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语:花圃前:“不准乱摘花草”;校园角“严禁乱倒垃圾”;厕所边:“厕所公约十不准”等。而我们在城里学校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情形。如:校门口:“如果你遵守校纪,行为文明,你将受到全校师生的尊敬”、花圃前:“一花一草一世界”、厕所边:“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无人监督的时候便是检验自己道德水平的时候”;教室门:“入室即静,怕静莫入;进来时肃然无声,三年后一鸣惊人”等。从中我们发现,农村学校标语使用的多是“不准”、“严禁”,这种强硬化,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人性化教育”,而城里学校温馨化标语体现了“人本位”的教育观。可想而知,走进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建设校园里,读到这两种不同的标语,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 4、时断时续。 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时断时续,说明农村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黑板报可能还是几星期前甚至是一两个月前的“陈年老醋”。没有定期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一个学年也未举行几次,尤其是临近考试的一段时间,各种校园活动都终止。校园文化建设时而有、时而无、时而断、时而续,不贯彻始终。 二、制约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