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哌啶醇
氟哌啶醇注射液说明书

氟哌啶醇注射液说明书氟哌啶醇注射液说明书通用名称:氟哌啶醇注射液英文名称:Haloperidol Injection商品名称:氟哌啶醇注射液处方药是否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本品属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作用与其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并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转化有关,有很好的.抗幻觉妄想和抗兴奋躁动作用,阻断锥体外系多巴胺的作用较强,镇吐作用亦较强,但镇静、阻断-肾上腺素受体及胆碱受体作用较弱.注射10~2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
经肝代谢,活性代谢物为还原氟哌啶醇。
大约15%由胆汁排出,其余由肾排出.用于急、慢性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
肌内注射本品可迅速控制兴奋躁动、敌对情绪和攻击行为。
也可用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老年性精神障碍.肌内注射:常用于兴奋躁动和精神运动性兴奋,成人剂量一次5~10mg,一日2~3次,安静后改为口服。
静脉滴注:10~30mg加入250~500ml葡萄糖注射液内静脉滴注.基底神经节病变、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严重中枢神经抑制状态者、骨髓抑制、青光眼、重征肌无力及对本品过敏者.1、本品与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合用,中枢抑制作用增强。
2、本品与ben 丙胺合用,可降低后者的作用。
3、本品与巴比妥或其它抗惊厥药合用时:可改变癫痫的发作形式;不能使抗惊厥药增效。
4、本品与抗高血压药物合用时,可产生严重低血压。
5、本品与抗胆碱药物合用时,有可能使眼压增高。
6、本品与肾上腺素合用,由于阻断了α受体,使β受体的活动占优势,可导致血压下降。
7、本品与锂盐合用时,需注意观察神经毒性与脑损伤。
8、本品与甲基多巴合用,可产生意识障碍、思维迟缓、定向障碍。
9、本品与卡马西平合用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降低,效应减弱.孕妇慎用。
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期间应停止哺乳.慎用.慎用,酌情减少用量.1ml:5mg国药准字H20054742 (责任编辑:王清惠)。
氟哌啶醇结构式

氟哌啶醇结构式
氟哌啶醇是一种化学物质,其结构式为C9H11FNO2。
它是一种白色
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可以在水中溶解。
氟哌啶醇被广泛用于医药
领域,特别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脏病。
氟哌啶醇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来降低血压。
它可以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和释放来扩张血管,从而减少心脏
负荷和降低血压。
此外,氟哌啶醇还可以减少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
从而进一步降低血压。
氟哌啶醇在临床应用中通常作为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的一部分。
它可
以与其他降压药物(如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除了治疗高血压和心脏病外,氟哌啶醇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它可以用于治疗肝硬化和肝脏疾病,并且可以作为抗抑郁药物的
一部分使用。
总之,氟哌啶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的化学物质。
它通过抑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来降低血压,并且可以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
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如肝硬化和抑郁症等。
氟哌啶醇行业报告

氟哌啶醇行业报告氟哌啶醇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
本文将对氟哌啶醇的行业发展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行业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一、市场规模。
氟哌啶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据统计,全球氟哌啶醇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中,医药领域对氟哌啶醇的需求量最大,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随着全球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氟哌啶醇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二、行业现状。
目前,氟哌啶醇行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氟哌啶醇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这导致了产品价格的上涨,影响了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氟哌啶醇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此外,全球氟哌啶醇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等方面。
三、发展趋势。
未来,氟哌啶醇行业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全球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氟哌啶醇的需求量将继续增加。
其次,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氟哌啶醇生产企业将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力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再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氟哌啶醇生产技术将不断创新,生产成本将逐步降低,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最后,随着全球市场的开放和国际贸易的便利化,氟哌啶醇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氟哌啶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全球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氟哌啶醇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希望氟哌啶醇生产企业能够抓住机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氟哌啶醇用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氟哌啶醇用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摘要】氟哌啶醇是一种常用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药物,但其不良反应引起了关注。
本文主要从药理作用、不良反应观察、护理措施、常见不良反应和护理重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药理作用部分介绍了氟哌啶醇的作用机制,为读者提供了基础知识。
在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措施方面,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常见不良反应和护理重点部分则列举了一些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提出了护理的重点。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氟哌啶醇在精神病患者中的使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
【关键词】氟哌啶醇、住院精神病患者、不良反应观察、护理、药理作用、常见不良反应、护理重点、总结1. 引言1.1 概述氟哌啶醇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特别是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广泛应用。
在使用氟哌啶醇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需要进行观察和护理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就氟哌啶醇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观察、护理措施、常见不良反应和护理重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护士和医生更好地对待住院精神病患者使用氟哌啶醇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氟哌啶醇的药理作用氟哌啶醇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其药理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多巴胺受体来减少多巴胺神经递质的传递,从而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
具体而言,氟哌啶醇主要作用于多巴胺D2受体,通过竞争性地结合于多巴胺受体上,阻断多巴胺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了多巴胺的神经递质传递。
这种作用机制可以减少多巴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精神病的作用。
氟哌啶醇还具有抗胆碱能、α-肾上腺素能、组胺能和5-羟色胺能受体的作用,但其与多巴胺D2受体的结合亲和性最强,因此其主要药理作用还是通过多巴胺受体来发挥。
氟哌啶醇的药理作用对精神病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
氟哌啶醇护理记录单

氟哌啶醇护理记录单
摘要:
1.氟哌啶醇护理记录单的概述
2.氟哌啶醇的药理作用
3.氟哌啶醇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4.氟哌啶醇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5.氟哌啶醇的护理要点
正文:
一、氟哌啶醇护理记录单的概述
氟哌啶醇是一种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和其他精神病。
在使用氟哌啶醇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地监测病情,需要进行护理记录。
二、氟哌啶醇的药理作用
氟哌啶醇属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主要通过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减少多巴胺神经的功能,从而达到缓解精神病症状的目的。
三、氟哌啶醇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氟哌啶醇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和其他精神病。
成人的常用剂量为每日5-20mg,分2-3 次口服。
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四、氟哌啶醇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氟哌啶醇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嗜睡、口干、便秘、体重增加等。
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肝功能等生化指标。
对于有严重心
脏病、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癫痫等病史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五、氟哌啶醇的护理要点
1.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如头晕、嗜睡等,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2.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
3.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关注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4.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避免诱发精神病症状。
氟哌啶醇(氟呢丁苯,氟呢醉,卤吡醇)

氟哌啶醇(氟呢丁苯,氟呢醉,卤吡醇)【药理与适用症】: 作用与氯丙嗪相似,作用原理亦相同。
特点为:抗焦虎症、抗精神病作用强而久,对精神分裂症与其它精神病的躁狂症状都有效。
镇吐作用亦较强,但镇静作用弱。
降温作用不明显。
口服吸收快,2―3小时血浆浓度达高峰,持续约72小时,然后缓慢下降。
肝脏分布较多。
约15%由胆汁排出,其余由肾排出。
主要用于:(1)各种急、慢性、精神分裂症。
对吩噻嗪类治疗无效者,氟哌啶醇可能有效。
(2)焦虑性神经官能症。
(3)呕吐及顽固性呢逆。
(4)与哌替啶合用以增强其镇痛作用。
氟哌啶醇口服吸收可达70%,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口服后3~6小时,肌内注射10―2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Tl/2为2l小时。
在肝内代谢。
作用可持续3天。
主要经肾排泄,其中仅1%为原形物。
胆汁也可排泄一定量。
【注意事项】(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老年人开始时宜用小量,然后缓慢加药,调整用量,以避免锥体外系反应及持久的迟发性运动障碍出现。
(3)心脏病尤其是心绞痛,药物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抑制,癫痫,青光眼,肝肾肺功能不全,甲亢或中毒性甲状腺肿大者慎用。
(4)消化道症状,可见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
(5)罕见粒细胞减少,咽部疼痛和发热,眼部或皮肤发黄(即黄疽的先兆)。
【用法与用量】(1)口服用于精神病,1日4―60mg,开始时每次1―2mg,无效时可逐渐增加剂量。
用于呕吐和焦虑1日O.5―1.5mg。
(2)肌内注射1次5~10mg,1日2~3次。
(3)静注5mg,以25%葡萄糖液稀释后在l一2分钟内缓慢注入,每8小时1次,如无效可将剂量加倍。
如好转可改口服。
(4)控制急性兴奋症状肌注:一次5―10mg,一日3~4次,或20~30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内静滴,后改为口服。
(5)非精神病的行为或多发性抽动小儿用量,口服,开始一日O.05mg/kg,分2―3次服,5―7天后酌情增至每日0.075mg/kg。
【性状】: 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癸酸氟哌啶醇化学式_理论说明

癸酸氟哌啶醇化学式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药物研究领域,癸酸氟哌啶醇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其化学式为C18H20FNO3,是一种酯类有机化合物。
近年来,癸酸氟哌啶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因其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面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癸酸氟哌啶醇的化学式展开理论解析与说明。
首先进行了关于该化合物的简单介绍,并对其化学式进行了组成解释。
接着,我们将详细探讨癸酸氟哌啶醇化学式背后的理论基础和原理,并分析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最后,通过对相关论据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癸酸氟哌啶醇化学式进行深入理论说明,加深读者对该化合物性质及特点的认识,并为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阐述相关理论基础和原理,希望能够引发更多学者对癸酸氟哌啶醇的兴趣,促进该化合物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同时,本文也旨在为未来相关研究方向的探索提供参考。
2. 癸酸氟哌啶醇化学式的理论说明2.1 癸酸氟哌啶醇简介癸酸氟哌啶醇(Decanoic acid fluoropiperidinol)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16H29FO2,分子量为274.4。
它是一种具有长链脂肪酸结构的氢化合物,在该结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含有氟的哌啶环。
癸酸氟哌啶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2.2 化学式的组成解释癸酸(Decanoic acid)由十碳原子和一个羧基(-COOH)组成,属于脂肪酸家族中碳链长度为10的成员。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癸酸用于药物和食物添加剂。
癸酸在人体内可以通过代谢转变为丙酮体供能。
氟哌啶环则是由一个五元环和两个非共面原子构成,其中一个原子被一个含有氟的取代基替代。
这个取代基将分子带上了额外的电性质,并赋予了癸酸氟哌啶醇独特的化学性质。
2.3 理论基础和原理解析癸酸氟哌啶醇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药物化学等领域的知识。
氟哌啶醇注射液

氟哌啶醇注射液【适用症】氟哌啶醇注射液用于急、慢性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
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可迅速控制兴奋躁动、敌对情绪和攻击行为。
也可用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老年性精神障碍。
【注意事项】下列情况时慎用:心脏病尤其是心绞痛、药物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抑制、癫痫、肝功能损害、青光眼、甲亢或毒性甲状腺肿、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尿潴留。
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白细胞计数。
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操作机械或高空作业。
注射液颜色变深或沉淀时禁止使用。
【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常用于兴奋躁动和精神运动性兴奋,成人剂量一次5~10mg,一日2~3次,安静后改为口服。
静脉滴注:10~30mg加入250~500ml葡萄糖注射液内静脉滴注。
【禁忌症】基底神经节病变、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严重中枢神经抑制状态者、骨髓抑制、青光眼、重征肌无力及对氟哌啶醇注射液过敏者。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慎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哺乳期妇女使用氟哌啶醇注射液期间应停止哺乳。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慎用,酌情减少用量。
【不良反应】1、锥体外系反应较重且常见,急性肌张力障碍在儿童和青少年更易发生,出现明显的扭转痉挛,吞咽困难,静坐不能及类帕金森病。
2、长期大量使用可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
3、可出现口干、视物模糊、乏力、便秘、出汗等。
4、可引起血浆中泌乳素浓度增加,可能有关的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经失调、闭经。
5、少数病人可能引起抑郁反应。
6、偶见过敏性皮疹、粒细胞减少及恶性综合征。
7、可引起注射局部红肿、疼痛、硬结。
【药物相互作用】1、氟哌啶醇注射液与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合用,中枢抑制作用增强。
2、氟哌啶醇注射液与苯丙胺合用,可降低后者的作用。
3、氟哌啶醇注射液与巴比妥或其它抗惊厥药合用时:可改变癫痫的发作形式;不能使抗惊厥药增效。
4、氟哌啶醇注射液与抗高血压药物合用时,可产生严重低血压。
5、氟哌啶醇注射液与抗胆碱药物合用时,有可能使眼压增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哌啶醇中文名称:氟哌啶醇[1]中文别名:氟哌丁苯; 氟哌醇; 卤吡醇英文名称:Haloperidol英文别名:haloperidol methanol solution; Haloperidol,98%;CAS号:52-86-8EINECS号:200-155-6分子式:C21H24ClFNO2分子量:376.8716InChI:InChI=1/C21H23ClFNO2/c22-18-7-5-17(6-8-18)21(26)11-14-24(15-12-21)13-1-2-20(25)16-3-9-19(23)10-4-16/h3-10,26H,1-2,11-15H2/p+1分子结构:沸点:529°C at 760 mmHg闪点:273.8°C蒸汽压:5.07E-12mmHg at 25°C危险品标志: T:Toxic;风险术语:R60:;R61:;R25:;R36/37/38:;R43:;安全术语:S53:;S26:;S36/37/39:;S45:;2物化性质编辑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氟哌啶醇注射液: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溶解性:本品在氯仿中溶解,在乙醇中略溶,在乙醚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本品的熔点为149~153℃。
吸收系数避光操作。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盐酸溶液(9→100)-甲醇(1:99)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5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在244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吸收系数为338~360。
3主要成分编辑通用名:氟哌啶醇化学名:1-(4-氟苯基)-4-[4-(4-氯苯基)-4-羟基-1-哌啶基]-1-丁酮拼音名:FUPAIDINGCHUN英文名:HALOPERIDOL英文别名:haloperidol methanol solution; Haloperidol,98%;[1] CAS No. 52-86-8分子式:C21H23ClFNO2分子量:375.87规格:(1)2mg(2)4mg4安全术语编辑S53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避免接触,使用前须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5风险术语编辑R60May impair fertility.可能损害生育能力。
R61May cause harm to the unborn child.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R25Toxic if swallowed.吞食有毒。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R43 May cause sensitization by skin contact.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6药物分析编辑方法名称:氟哌啶醇测定—中和滴定法应用范围: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氟哌啶醇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氟哌啶醇。
方法原理:供试品置锥形瓶中,加冰醋酸微热使溶解后,加萘酚苯甲醇指示液,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绿色。
读出高氯酸滴定液使用量,计算氟哌啶醇的含量。
试剂:1. 水(新沸放置至室温)2.高氯酸滴定液(0.1mol/L)3. 萘酚苯甲醇指示液4. 结晶紫指示液5. 无水冰醋酸6.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仪器设备:试样制备:1.高氯酸滴定液(0.1mol/L)配制: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醋酐23mL,边加边摇,加完后再振摇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
若所测供试品易乙酰化,则须用水份测定法测定本页的含水量,再用水和醋酐调节至本液的含水量为0.01%-0.2%。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可。
贮藏:置棕色玻璃瓶中,密闭保存。
2. 萘酚苯甲醇指示液取α-萘酚苯甲醇0.5g,加冰醋酸100mL使溶解,即得。
3. 结晶紫指示液取结晶紫0.5g,加冰醋酸100mL使溶解,即得。
操作步骤:精密称取供试品约0.2g,置锥形瓶中,加冰醋酸20mL微热溶解后,放冷,加萘酚苯甲醇指示液2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绿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记录消耗高氯酸滴定液的体积数(mL),每1mL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7.59mg的C21H23ClFNO2。
注1:“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二部,p.397。
7作用编辑【用途一】氟哌啶醇主要用于抗急、慢性精神分裂证的躁狂和幻觉,对控制兴奋躁动效果显著,但对精神分裂症的抑郁和淡漠无效。
大鼠口服LD50为165mg/kg。
【用途二】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Butyrophenone antipsychotic),D2, D3, 和D4 多巴胺受体拮抗物。
对控制兴奋躁动效果显著,但对精神分裂症的抑郁和淡漠无效,大鼠口服LD50为165mg/kg。
8药品毒理编辑两种药品都属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作用与其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并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转化有关,有很好的抗幻觉妄想和抗兴奋躁动作用,阻断锥体外系多巴胺的作用较强,镇吐作用亦较强,但镇静、阻断α-肾上腺素受体及胆碱受体作用较弱。
9功用作用编辑作用与氯丙嗪相似,作用原理亦相同。
特点为:抗焦虑症、抗精神病作用强而久,对精神分裂症与其它精神病的躁狂症状都有效。
镇吐作用亦较强,但镇静作用弱。
降温作用不明显。
口服吸收快,2~3小时血浆浓度达高峰,持续约72小时,然后缓慢下降。
肝脏分布较多。
约15%由胆汁排出,其余由肾排出。
主要用于:①各种急、慢性、精神分裂症。
对吩噻嗪类治疗无效者,本品可能有效。
②焦虑性神经官能症。
③呕吐及顽固性呃逆。
④与哌替啶合用以增强其镇痛作用。
10用法用量编辑(1)口服用于精神病,1日4~60mg,开始时每次1~2mg,无效时可逐渐增加剂量。
用于呕吐和焦虑1日0.5~1.5mm。
(2)肌内注射1次5~10mg,1日2~3次。
(3)静注5mg,以25%葡萄糖液稀释后在1~2分钟内缓慢注入,每8小时1次,如无效可将剂量加倍。
如好转可改口服。
11禁忌症编辑基底神经节病变、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严重中枢神经抑制状态者、骨髓抑制、青光眼、重征肌无力及对本品过敏者。
12注意事项编辑(1)多见锥体外系反应,降低剂量可减轻或消失。
尚可引起失眠、头痛、口干及消化道症状。
(2)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
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3)有报道肌注后引起呼吸肌运动障碍,应用时应注意。
(4)可影响肝脏功能,但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氟哌啶醇(5)与麻醉药、镇痛药、催眠药合用时应减量。
(6)曾有致畸报道,孕妇忌用。
(7)基底神经节病变患者禁用。
13不良反应编辑1、锥体外系反应较重且常见,急性肌张力障碍在儿童和青少年更易发生,出现明显的扭转痉挛,吞咽困难,静坐不能及类帕金森病。
2、长期大量使用可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
3、可出现口干、视物模糊、乏力、便秘、出汗等。
4、可引起血浆中泌乳素浓度增加,可能有关的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经失调、闭经。
5、少数病人可能引起抑郁反应。
6、偶见过敏性皮疹、粒细胞减少及恶性综合征。
7、可引起注射局部红肿、疼痛、硬结。
14药物过量编辑中毒症状:可见高热、心电图异常、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
处理:本品无特效拮抗剂,发现超剂量症状时应采取对症及支持疗法。
15药动力学编辑氟哌啶醇片:口服吸收快,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2%,生物利用度为40%~70%,口服3~6 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半衰期(t1/2)为21小时。
经肝脏代谢,单剂口服约40% 在5日内随尿排出,其中1%为原形药物,活性代谢物为还原氟哌啶醇。
大约15%由胆汁排出,其余由肾排出。
氟哌啶醇注射液:注射10~2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
经肝代谢,活性代谢物为还原氟哌啶醇。
大约15%由胆汁排出,其余由肾排出16相互作用编辑1、本品与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合用,中枢抑制作用增强。
2、本品与苯丙胺合用,可降低后者的作用。
3、本品与巴比妥或其它抗惊厥药合用时:可改变癫痫的发作形式;不能使抗惊厥药增效。
4、本品与抗高血压药物合用时,可产生严重低血压。
5、本品与抗胆碱药物合用时,有可能使眼压增高。
6、本品与肾上腺素合用,由于阻断了α受体,使β受体的活动占优势,可导致血压下降。
7、本品与锂盐合用时,需注意观察神经毒性与脑损伤。
8、本品与甲基多巴合用,可产生意识障碍、思维迟缓、定向障碍。
9、本品与卡马西平合用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降低,效应减弱。
10、饮茶或咖啡可减低本品的吸收,降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