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教材
信号与线性系统_吴大正_教材课件

s ( t ) f1 ( t ) f 2 ( t ) P ( t ) f1 ( t ) f 2 ( t )
第 1 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同样,若有两个离散信号f1(k)和f2(k),则其和信号s(k)与 积信号p(k)可表示为
s ( k ) f1 ( k ) f 2 ( k ) P ( k ) f1 ( k ) f 2 ( k )
解 一般说来,在t轴尺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信号 f(at+b)(a≠0)的波形可以通过对信号f(t)波形的平移、翻转(若
a<0)和展缩变换得到。根据变换操作顺序不同,可用多种方法
画出f(1-2t)的波形。 (1) 按“翻转-展缩-平移”顺序。 首先将f(t)的波形进行翻 转得到如图1.3-6(b)所示的f(-t)波形。然后,以坐标原点为中心, 将f(-t)波形沿t轴压缩1/2,得到f(-2t)波形如图1.3-6(c)所示。由 于f(1-2t)可以改写为
f(-t+1)波形。最后,将f(-t+1)波形压缩1/2得到f(1-2t)的波形。
信号波形的变换过程如图1.3-7所示。
第 1 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f (t ) f (t + 1)
1 -2 -1 0 -1 1 2 t -1
1
0 -1
1
t
(a )
(b )
f (- t + 1)
f (1 - 2 ) t
第 1 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f1 (t ) A 1 f2 (t ) A f3 (t )
-2
-1
0
1
2
t
o
t
o
t0
t
-A
(a )
(b )
[信号与系统(第5版)][钱玲,谷亚林,王海青][电子教案 (1)[11页]
![[信号与系统(第5版)][钱玲,谷亚林,王海青][电子教案 (1)[11页]](https://img.taocdn.com/s3/m/400fd46c31126edb6f1a1060.png)
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学习方法
1.着重掌握信号与系统分析的物理含义, 将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及其工程概念相结合。
2.注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3.加强实践环节(学会用MATLAB进行信号分析), 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与概念的理解。 4.通过多练,复习和加深所学的基本概念,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视频:
6
第1章 引言
系统:一组相互有联系的事物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可分为物理系统和非物理系统。如:电路系统、 通信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机械系统、光学系统等属于 物理系统;而生物系统、政治体制系统、经济结构系统、 交通系统、气象系统等属于非物理系统 。
每个系统都有各自的数学模型。两个不同的系统可 能有相同的数学模型,甚至物理系统与非物理系统也可 能有相同的数学模型。将数学模型相同的系统称为相似 系统。
课时分配:72学时(64学时理论课+8学时实验)
3
参考教材
1、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上、下册 郑君里 应启珩 杨为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Signals & Systems (Second edition) Alanv.Oppenheim Alans.Willsky 清华大学出版社
4号,
讲地球大气循环及风化问题问题的,涉及温度,地 形,地貌等对大气循环的影响,好像主要还涉及风 蚀。一篇是将成功的捕食者应具备哪些特性,第一 段是讲只有捕食技能高了才能有其他时间来 reprod uction,第二段好像是讲在什么条件下才可能选择 吃不吃自己爱吃的食物。第三段是和第四段各讲了 捕食地域性和食物的易消化性问题。第三篇讲了早 期的银版照相机。相信考过 GRE 的朋友都见过那个 词,记选项再读题应该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
1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
信号与系统(Signals and Systems)是电子工程领域中一门重要
的核心课程。
它隶属于概率与地址学、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理论、时变系统和混沌理论等多个学科。
有多家出版社出版了该课的学
习材料,其主要作者包括John F. Proakis、Dennis Proakis等,其
中信号与系统第二版(2nd Edition)是最新出版的一套教材,由John F. Proakis著。
这套教材共有13章,主要涵盖7个方面:第1章介绍信号以及系
统的定义、类别和特性;第2章学习经典的离散时间系统;第3-7章
涉及线性、时变和散点的系统的性质;第8章介绍矩阵分析在系统理
论中的应用;第9-12章学习频域中的系统;最后,第13章阐述混沌
理论的内涵及其在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每一章都拥有详细的实验,并且向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运用相关
表达式和公式来计算出结果。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精致的图解和图表,可以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学习内容。
这套教材注重学习者实践,提倡
主动学习,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学习工具。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是一套完整的学习材料,为学习者提供了全面
的系统理论技能,也可直接应用于现代实际信号处理应用。
通过本书
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准备进入深入的学科领
域奠定扎实的基础,让他们真正将系统理论真正应用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信号与系统__奥本海姆_第二版(刘树棠译)

四. 信号与系统分析的主要应用领域 信号与系统分析的一个目的是研究系统对 给定输入信号所产生的输出响应。 给定输入信号所产生的输出响应。
另一个目的是研究为了使给定输入信号经 过系统后其输出响应符合人们的希望或要求, 过系统后其输出响应符合人们的希望或要求, 系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系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性,进而设计出该 系统。 系统。 通信、电路设计、生物工程、远程医疗等; 通信、电路设计、生物工程、远程医疗等; 信号处理、图象恢复与增强、噪声抑制等; 信号处理、图象恢复与增强、噪声抑制等;
因此,系统的概念是非常广泛的。 因此,系统的概念是非常广泛的。系统分析 的理论与方法当然也是极其重要的。 的理论与方法当然也是极其重要的。 二. 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 两大模块:信号分析、 两大模块:信号分析、系统分析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确知信号与线性时不变系统 (Linear Time- Invariant System )
信号与系统的分类
1. 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自变量连续变化的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 自变量连续变化的信号, 自变量连续变化的信号 信号本身可以有间断点。 信号本身可以有间断点。 离散时间信号—只在某些离散的时间点上 离散时间信号 只在某些离散的时间点上 才有定义的信号,本质上是一串有序的数值, 才有定义的信号,本质上是一串有序的数值, 也称为序列。 也称为序列。 这两类信号都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 这两类信号都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
例如:一个RC电路是一个系统, 电路是一个系统 例如:一个 电路是一个系统,一 架照相机、电视机、汽车、输变电网、 架照相机、电视机、汽车、输变电网、交 通网、计算机网络、通信网、 通网、计算机网络、通信网、导弹防御控 制系统等都是物理的系统;一个政府的经 制系统等都是物理的系统; 都是物理的系统 济决策支持过程、企业的管理调控体系、 济决策支持过程、企业的管理调控体系、 国家的司法体系、 国家的司法体系、金融财政体系也是一个 系统,只不过是非物理的系统。 系统,只不过是非物理的系统。
电子教案-信号与系统第四版(含习题解答)-信号与系统电子教案

第7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7.1 离散信号与离散系统 7.2 卷积和 Z变换的主要性质 8.3 系统的Z域分析 8.4 系统函数H(Z)与稳定性 8.5 数字滤波器的概念
← 返回总目录 ← 返回上一页 ← 返回本讲第一页 ← 结束本讲放映
目录
第1章 基础概念 1.1 历史的回顾 1.2 应用领域 1.3 信号的概念 1.4 基本信号和信号处理 1.5 系统的概念 1.6 线性时不变系统
第2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系统的微分方程及其响应 2.2 阶跃信号与阶跃响应 2.3 冲激信号与冲激响应 2.4 卷积及其应用 2.5 二阶系统的分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职高专辅助教学媒体)
燕庆明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7年
前言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必修课,是“电 路分析”课程后的又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为了帮助教师组织教学,提高教 学效率,我们以教材《信号与系统》(第4版)(燕庆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7.12)为蓝本,编制了信号与系统电子教案、全书习题解答、 MATLAB仿真和实验指导。参与本教案制作的有燕庆明、鲁纯熙和顾斌杰。
本教案采用PowerPoint制作,应用方便、灵活。其中共设置8章(可讲授 60学时左右)。各校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有关内容。使用中有何建议可 与我们联系。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Tel: (0510)88392227 作者 2007.9
使用说明
运行环境:Office 2000以上。 请安装Office工具中的公式编辑器。 按钮使用: 下列按钮在单击时可超链接到相应幻灯片。
信号与系统教材要点

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 信号因果系统:响应(零状态响应)不出现于激励之前的系统为因果系统。
更确切的说,因果系统:对任意时刻0t 或0k (一般可选00t =或00k =)和任意输入()f •,如果0()0f t t •=<,(或0k k <),若其零状态响应{}0()[0,()]0,zs y T f t t •=•=<(或0k k <)就称该系统为因果系统。
因果信号:借用“因果”一词,常把0t =时接入的信号(即在0,()0t f t <=的信号)称为因果信号或有始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的周期求解例 判断下列信号是否为周期信号,若是,确定其周期。
(1)1()sin 2cos3f t t t =+ (2)2()cos 2sin f t t t π=+分析:两个周期信号()x t ,()y t 的周期分别为1T 和2T ,若其周期之比12/T T 为有理数,则其和信号()()x t y t +仍然是周期信号,其周期为1T 和2T 的最小公倍数。
解:(1)sin 2t 是周期信号,其角频率和周期分别为 12/rad s ω=,112/T s πωπ==cos3t 是周期信号,其角频率和周期分别为23/rad s ω=,222/(2/3)T s πωπ==由于 12/3/2T T =为有理数,故1()f t 为周期信号,其周期为1T 和2T 的最小公倍数2π。
(2)cos2t 和sin t π的周期分别为1T s π=,22T s =,由于12/T T 为无理数,故2()f t 为非周期信号。
离散周期信号举例例 判断正弦序列f (k ) = sin(βk )是否为周期信号,若是,确定其周期。
解:2()sin()sin(2)sin[()]f k k k m k mπββπββ==+=+sin[()]k mN β=+ 0,1,2,m =±±•••式中β称为数字角频率,单位:rad 。
《信号与系统》word版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作者:徐守时--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图书详细信息:ISBN:9787302174813定价:59元印次:1-1装帧:平装印刷日期:2008-9-27 --图书简介:本书采用先时域后变换域的顺序,以对偶和类比的方式逐章逐节、完全并行地讲述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一系列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它们在通信、信号处理和反馈与控制等领域中的主要应用,还包含数字信号处理和系统的状态变量描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形成了一个"系统分析和综合"与"信号分析和处理"两方面知识并重、较为完整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内容体系。
全书共十一章,按次序先后为:绪论;信号和系统的数学描述及性质;LTI系统的时域分析和信号卷积运算;用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信号和系统的频域表示法;傅里叶变换和傅里叶级数的性质及其揭示的时域和频域间的关系;在通信系统和技术中的应用;信号和系统的复频域表示法;系统的变换域分析和综合;在信号分析和处理中的应用;在反馈和控制中的应用。
各章都有足够数量的精选例题,兼顾基本练习和解题的分析技巧,章末配有相当数量丰富多彩的习题,书末还附有大部分习题的答案。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和电子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
本书内容符合国内研究生入学考试"信号与系统"科目的考试内容的范围和要求,可作为该科目的考研参考书。
本书也可供任何从事信息获取、转换、传输和处理等工作的其他专业研究生、教师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前言:024246-01.txt信号与系统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17世纪牛顿时代,但发展成为专门的信号与系统学科,形成一整套理论和方法,并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大部分专业必修的一门基本课程,还不到半个世纪。
在此期间,随着技术的发展,"信号与系统"课程内容和教材经历了几次不同程度的改革。
信号与系统教材

信号与系统教材信号与系统课程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基础课,可以认为是一门专业数学课,需要的基础就是高等数学和电路基础,要想学好,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扎实掌握基础,把握三个重要问题:各个基本信号及其响应,信号的分解,LTI系统的分析方法,此外一定要多加练习重点是:基本信号的表示,系统的时域分析,和变换域分析,系统因果性、稳定性判断,系统函数,信号流图,状态方程信号与系统是通信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其中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通信、自动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等领域。
本课程从概念上可以区分为信号分解和系统分析两部分,但二者又是密切相关的,根据连续信号分解为不同的基本信号,对应推导出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分别为: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分解和系统分析也是类似的过程。
本课程采用先连续后离散的布局安排知识,可先集中精力学好连续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内容,再通过类比理解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的概念。
状态分析方法也结合两大块给出,从而建立完整的信号与系统的概念。
信号与系统课程研究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初步认识如何建立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经适当的数学分析求解,对所得结果给以物理解释、赋予物理意义。
课程范围限定于确定性信号(非随机信号)经线性、时不变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
本课程涉及的数学内容包括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级数、复变函数、线性代数等。
本课程与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联系密切,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从电路分析的角度研究问题,本课程则从系统的观点进行分析。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与系统教材
全力推荐两本书,是我自己经过很多次比较,选出来用了两个月以上的书。
我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本科生,也是一个书痴,自己的最爱的学习方法就是去图书馆找很多书,然后比较、阅读。
这是我们用的教材。
编写教材的是个非常非常非常牛的教授——熊庆旭。
是我的这门课讲师,但我冲着他的牛,而不是冲着是我的老师而解释:第一个非常是因为,他在该领域几乎是权威中的权威。
一个务实的、有真才实学的、牵头或参与国家专项、教育部、北京市教学与科研专项的教授。
第二个非常是因为,他讲授这门课已经二三十年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1997年来到北航开始教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的时候,就把当时图书馆的所有信号与系统教材找出来,把所有的习题全部做了一遍。
第三个非常是因为,我听过他的课。
他对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的理解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通透的大彻大悟,从宏观的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这门课,到具体到每一个概念背后的原理、在学科体系中的定位、用精确的话和大白话都给你说的清清楚楚。
例子在文末。
这本书是他主编的。
体系逻辑非常清晰,使用感非常好,没有非常艰涩复杂的习题,一切按照清楚简练为原则。
该说的说透,不该说的不说。
是一本对初学者非常友好的书。
当然也有缺点,缺点在于由于例题的量不够,导致在举一反三的能力还是需要额外做题来培养。
也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推荐第二本书。
第一本书有47万字,这本书有88万字。
是典型的大部头教材。
必须说信号与系统这和科目非常能体现大学工科专业课的特点——体系严密、工程性强。
确实需要一本例子多的教
材来帮助建立解题能力。
这本书做得非常好,有四点。
一、每一个小小节(不能再细分的完整章节)都有三道左右的例题,仔细做就会发现,这几道例题覆盖的点,或者说切入的角度不一样,非常有助于解决不同类型的题目。
二、图非常多而且清晰。
要学这门课的人都应该清楚各类信号的分析图有多么重要。
这本书毫不吝惜图片的使用。
三、提供了Matlab的完整代码,几乎是手把手教你如何在ml上分析信号。
当然这并不是主要篇目。
只是在每大章最后才有一个小节来教学。
私以为这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