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六盘山》

谈谈你对“只等闲”的理解
❖ 只等闲:当做很平常的事。表现出红军战士 藐视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不到长城非好汉”给你的启示
❖ 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否则称不 上英雄好汉。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六盘山,指六盘山脉,在甘肃,陕西和宁夏回族自治 区交界处。六盘山主峰在固原县西南,隆德县东北, 海拔3500米。山路曲折险窄,盘旋六道,才达顶峰, 故名“六盘山”。
望断: 望得久,望得远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漫卷:本文只红旗迎风飘
扬的样子 长缨:本指长绳。
缚住:擒住 苍龙:是 本指帝一国种主义凶神。恶煞,借指日
作品译文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长空高阔,白云晴朗,望着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 边。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 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 二万里的路途。
“屈指”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
❖ 屈指:屈指计算。从爽朗、 舒畅之秋心 转入英迈的青春吟哦,二万五千里长征 已在脚下,长城之关口已经到达, 好汉 的业绩就要进入一马平川的时期,诗人 这时的确是幸福而自豪的。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长征胜利的总结, 对南方根据地的怀念和北上抗日的决心, 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前程的展望,对红军 战士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的 必胜信念。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 六盘山上高峰挺拔,红旗在西风里飘扬。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六盘山》课件PPT

社会背景
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为民族解放和人民 幸福而奋斗。
《清平乐六盘山》的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时代背景,也表达了毛泽 东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
02
描绘了六盘山的自然风光,同时表达了作者对长征胜利的自豪和豪情。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象征意义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作者对长征胜利的自豪,也象征着只有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精神。
诗词意境解析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象征意义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
THANKS
感谢观看
激发爱国情怀
作品描绘了红军英勇无畏的形象, 激发了后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 豪感。
传承红色文化
作品作为红色经典,传承了红色文 化,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
推动诗词创作
作品在文学艺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 对后来的诗词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 响。
历代评价
01
02
03
文学价值
作品在文学艺术上具有较 高的价值,被认为是中国 现代诗词的代表作之一。
详细描述:诗人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 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融为一体,使诗歌具有很强的画 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详细描述:诗人在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和思想,而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来暗示和隐 喻,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04
《清平乐六盘山》的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
《清平乐六盘山》课件
目录
• 《清平乐六盘山》的创作背景 • 《清平乐六盘山》的诗词解析 • 《清平乐六盘山》的文学价值 • 《清平乐六盘山》的影响与评价 • 《清平乐六盘山》的延伸阅读
《清平乐_六盘山》

六盘山,指六盘山脉,在甘肃,陕西和宁夏回族自治 区交界处。六盘山主峰在固原县西南,隆德县东北, 海拔3500米。山路曲折险窄,盘旋六道,才达顶峰, 故名“六盘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 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 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 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 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 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 法家。
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 旗飘飘,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 旋向前。说明了革命正迅速发展,长 征已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 虽然最后两句用的是设问句,但所起 作用都是陈述式的肯定句,即总有一 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夺得最后的胜利。
长城绵亘万里,
雄冠天下 ,不到长城 非好汉是句俗语, 意思说 :“没见过 长城雄伟的面貌, 怎么可能有阔达豪迈 的胸襟呢? 这句话其实不是讨论什么是 好汉 ,而是对长城的赞美之辞 。
整首词洋溢着革命胜利的豪情, 抒发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 情。
这首词写景、抒情工整分 明,流转自然。上、下半 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 四句言志。情景交织,浑 然一体。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长征胜利的总结,
对南方根据地的怀念和北上抗日的决心, 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前程的展望,对红军 战士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 念。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清平乐· 六盘山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词牌名“清平乐”的由来
诗词解析: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
望断:久久地望着,直到看不见,望尽。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市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
漫卷:遍卷、席卷。
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
缚住:擒住。
苍龙:是一种凶神恶煞。
作者自注:“苍龙,指蒋介石,不是日本人。
因为当时全副精神要对付的是蒋不是日。
”
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悠悠,晴空万里。
望着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边。
不登临长城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两万里的路途。
六盘山上高峰挺拔,强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
现在革命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六盘山译文赏析

许渊冲用 wanton描写出了西风肆无忌惮的吹 卷着红旗既写出了风力又写出风中红旗的状
态,侧重于以修饰风来表现旗帜的动态,外
文出版社和辜正坤的the west wind 没有这样 的效果。
“缚住”bind/ bind fast/ find
许渊冲译为 bind,外文出版社译为 bind fast, 都符合原文意旨,然而辜正坤的 find 虽然在 形式可以形成韵律,但是不太符合题意,表 达不出诗人决心要擒住“苍龙”的雄心壮志。 另外bind fast 要比bind 更生动。
“六盘山”Mount Liupan/ Spiral Mountain
外文出版社和辜正坤均采用音译,许渊冲用的是 意译。翻译实践中地名一般采取音译,所以译 为Mount Liupan比较合适。
“红旗”red flags/ red banners
外文出版社译为 banner,旗帜,横幅,一般是意义 上的旗帜,比如“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许渊
《清平乐· 六盘山》原文赏析与 译文比较
毛 泽 东 一 九 三 五 年 十 月
何 时 缚 住 苍 龙 ?
今 日 长 缨 在 手 ,
红 旗 漫 卷 西 风 。
六 盘 山 上 高 峰 ,
屈 指 行 程 二 万 。
不 到 长 城 非 好 汉 ,
望 断 南 乐 六 盘 山
冲和辜正坤译为flag,它是个普通用词,意义比较
广泛,它是旗子的通称,可以指国旗、军旗,也可 以指交通、铁路、军用、天气预报等方面的信号 旗 , 但却不能指象征性的旗帜。词中红旗是具体 事物,所以用flag更贴切一些。
“西风” wanton winds from the west/ the west wind
辜正坤译文
《清平乐_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望着南飞 的大雁已飞到了天边。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不到达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 二万里的路途。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六盘山上高峰挺拔,强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哪 一天才能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长征胜利总结,
对南方根据地的怀念和北上抗日的决心, 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前程的展望,对红军 战士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 念。
望断: 望得久,望得远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漫卷:遍卷、席卷 长缨:本指长绳,这里 指革命武装 缚住:擒住 苍龙:指蒋介石带领的国民党军队
清平乐· 六盘山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西南,海 拔3500米。山路曲折险窄,盘旋六道,才 达顶峰,故名“六盘山”。
写作背景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 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人。在战斗胜利的 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 10月下旬,到达陕北,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 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诗就是毛主席翻 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它生动表现了毛主 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 远望云天,抒发了彻底打垮国民党的坚强决 心,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毛泽东诗词: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诗词:清平乐*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三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题解】
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共红军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毛泽东率部进入甘肃南部,历经艰难,终于突破了敌人的防线,打垮了敌人的骑兵部队,胜利来到宁夏南部的固原县,着名的六盘山就座落在该县的西南。
山峰奇特险峻,山路盘旋多重,传说六盘山从山上到山下三十四个盘旋弯道,主峰达二千九百二十八米,此山过去有鹿,人们上山顺着鹿的足迹走,故名鹿盘山,后为书写方便又改成了六盘山。
在翻越六盘山的途中,毛泽东心情格外高兴,一边与战士们谈古论今,一边观赏
六盘山的美景,在休息期间,毛泽东坐在一个大石头上举目远眺,看远处天高云,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实在太好了,诗人望着眼前的景色,心情异常的兴奋,一时都忘掉了连日来行军的疲劳,坐在那里久久不忍离去,翻过六盘山后,中共红军很快到达陕北,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毛泽东在越过六盘山后的一天挥笔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
第一层(第一、二句)借秋景,写出胜利时对艰苦战斗历程的追忆。
第二层(第三、四句)总结长征的辉煌成就,表达夺取胜利的坚定信念。
两个典故“长缨”与“苍龙”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诗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涵,更为深刻感人。
写景和抒情相结合是这首词的主要写作特点。
第一、二句借景抒情,景象的描绘都极鲜明生动,而且寄托的感情凝重,寓意十分深刻。
第三、四句直抒胸臆。
这些与前面的写景环环相扣,息息相关。
清平乐六盘山赏析

3
红军在长征途中穿越了我国十一个省
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 陕西等。
.
4
红军在长征途中渡过的大河有:二十四条 主要有:江西的信丰河、湖南的潇水、贵州的乌江、赤水河、云南 的金沙江、四川的大渡河、小金川、甘肃的渭水等。
翻过的严峻高山有:十八座
主要 有:越城岭、苗岭、大娄山、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
重兵“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在六盘山一带
建立防线,妄图围歼长征红军。 10月7日,在六盘山的
青石嘴,红军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
,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之
后,长驱直入,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与
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
.
这是词人远眺六盘山所见 到的景象,这让他想到了什 么?
.
15
红军不怕远征难
.
16
红军爬雪山
.
17
红军过草地
.
18
红军爬雪山
.
19
红军过草地
.
20
这首词写景、抒情工整分 明,流转自然。上、下半阕均是 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 情景交织,浑然一体。
.
21
从这首词中我们读出了什么?
对六盘山风光的赞美. 读出诗人坚毅的性格,面对困难英勇无畏的态度,历 尽艰辛的自豪。 作者有把握未来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等。
.
5
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
1935年 1月 , 红 军 强 度 乌 江 , 攻 下 遵 义 , 在 这 里 召 开 了 具 有 历 史 意 义 的 遵 义 会 议 。 会 议 纠 正 了 王 明 的 “左 ”倾 错 误 ,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挽救 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我党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 六盘山上高峰挺拔,红旗在西风里飘扬。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今天强大的革命力量和长绳紧握在手,哪一天 会打败日本侵略者?
上半阙:写景抒情----不到长城非好汉 下半阙:写景言志-----何时缚住苍龙
❖ 基本释义:指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比喻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就不是英雄 豪杰。
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望得久,望得远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漫卷:本文只红旗迎风飘
扬的样子 长缨:本指长绳。
缚住:擒住 苍龙:是 本指帝一国种主义凶神。恶煞,借指日
作品译文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长空高阔,白云晴朗,望着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 边。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 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 二万里的路途。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六盘山,指六盘山脉,在甘肃,陕西和宁夏回族自治 区交界处。六盘山主峰在固原县西南,隆德县东北, 海拔3500米。山路曲折险窄,盘旋六道,才达顶峰, 故名“六盘山”。
❖ 屈指:屈指计算。从爽朗、 舒畅之秋心 转入英迈的青春吟哦,二万五千里长征 已在脚下,长城之关口已经到达, 好汉 的业绩就要进入一马平川的时期,诗人 这时的确是幸福而自豪的。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长征胜利的总结, 对南方根据地的怀念和北上抗日的决心, 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前程的展望,对红军 战士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的 必胜信念。
谈谈你对“只等闲”的理解
❖ 只等闲:当做很平常的事。表现出红军战士 藐视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 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否则称不 上英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