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痛――常见急腹症
急腹症

鉴别诊断
(一)、是否为外科急腹症? 3、 妇科腹痛特点: ①一般常有月经异常(痛经、停经 等),阴道分泌物增多或点滴流血; ②发热不明显, 全身情况多不严重;③腹痛部位在脐下,常局限在一侧 下腹部;④附件区有触痛,子宫旁或后穹窿可触及肿物 或饱满感,宫颈有触痛;⑤有时穹窿穿剌有血性分泌物。
4、儿科腹痛特点:①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消化功能 紊乱的先驱症状;②一般是腹痛与发热相继或同时发生; ③患儿易吵闹不安,发热反应明显,恶心呕吐反应较重; ④腹痛部位不固定,不局限,程度模糊; ⑤无明显压痛 点及腹肌紧张。
左下大叶性肺炎、左下胸膜 炎、心绞痛、心肌梗塞、左 肾结石
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症、血 紫质病、铅中毒、汞中毒、 药物中毒 右侧肾或输尿管结石
脐周
右下腹
中下腹
痛经
左下腹
乙状结肠、降结肠、左输尿 管、左卵巢
左腹股沟嵌顿疝、急性乙状结肠憩室炎、 左输尿管炎、左卵巢囊肿蒂扭转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肠穿孔、急性机 械性肠阻、大网膜扭转
急性腹痛部位与主要疾病的关系
部位 脏器 腹内病变 腹外病变
右上腹
肝、胆、胃、十二指肠、结 肠肝曲、右肾
胃、十二指肠、肝、胆道、 胰腺、网膜、腹主动脉、横 结肠
肝脓肿、肝癌、肝海绵状血管瘤破裂、胆 囊炎、胆石症、胆管炎、胆道蛔虫症、溃 疡病穿孔、右隔下脓肿、结肠肝曲病变
胆道蛔虫症、胆道感染、胆石症、溃疡病 穿孔、胃炎、胃癌、胰腺炎、胰腺癌、肝 癌、食管及贲门病变、横结肠病变
8、CT、MRI检查
9、选择性动脉造影
鉴别诊断
(一)、是否为外科急腹症?
1、内科疾病腹痛的特点:①一般是先发热或先呕吐后腹痛, 全身情况较重。②腹痛部位常不固定、不明显、不局艰, 常为全腹痛或局部一过性痛。③腹痛程度多较轻。④压痛 轻微,腹肌紧张不明显。多“喜按”⑤腹式呼吸常存在。
2020常见16种急性腹痛的诊断与鉴别(完整版)

2020常见16种急性腹痛的诊断与鉴别(完整版)导语急腹症是指不超过24小时的腹痛。
急腹症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要做到正确诊断常有一定困难,误诊漏诊时有发生。
急腹症有很多原因,只有经过仔细采集病史、查体、合适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后,临床医生才能准确区分哪些情况需要手术,哪些不需要手术。
如果经过初步评价后诊断仍不清楚,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将有助于明确诊断或进一步采取措施。
急性胃肠炎发病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或共餐者也有类似症状病史。
腹痛,以上腹部和脐周围为主,常呈持续性痛伴阵发性加剧。
常伴恶心、呕吐、腹泻,亦可有发热。
可有上腹部或脐周围压痛,多无肌紧张,更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可有异常发现。
急性阑尾炎大多数病人起病时先有中上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
少数病人起病时即感右下腹痛。
中上腹隐痛经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腹痛的特点,约占70%至80%。
可伴恶心、呕吐或腹泻。
重者可有发热、乏力、精神差。
右下腹固定压痛点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最重要体征,典型的是麦氏点(Mc Bunery点)压痛或伴有肌紧张、反跳痛;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或闭孔内肌试验阳性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助于术前阑尾定位。
直肠指检及妇女盆腔检查对鉴别很有必要。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B超检查:可发现阑尾肿胀或阑尾周围液性暗区。
稀钡灌肠造影:对反复发作右下腹部疼痛,疑为慢性阑尾炎者有助于诊断。
若在右下腹扪及边缘模糊的肿块,则提示已形成阑尾包块,如伴有畏寒、发热,B超提示右下腹有液性暗区,则应考虑阑尾脓肿形成。
此外,在老年病人如诊断为阑尾包块经抗生素治疗后长期不消退者,应考虑并存结肠癌可能,应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
阑尾炎早期在右下腹压痛出现前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而在阑尾炎穿孔后又易误诊为急性腹膜炎。
此外,高位阑尾炎应与胆囊炎鉴别,腹膜后阑尾炎应与腹膜后脓肿鉴别,还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侧尿路结石、妇科炎症及卵巢囊肿扭转、右侧胸膜炎或右下肺炎等众多疾病鉴别。
急性腹痛,危急重症护理

⑤程度:可反映腹腔内病变的严重程度,但由于个体对疼痛的敏 感程度不同,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影响其评价。
2.症状与体征
(1)消化道症状
①恶心、呕吐:常发生于腹痛后。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如急性胃 炎、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急性阑尾炎患者呕吐常在腹痛后3~ 4小时出现;梗阻性呕吐,根据呕吐物性质及量可判断梗阻的部位。
(2)腹腔空腔脏器的梗阻 包括膈疝,贲门、胃与十二指肠、小 肠、结肠、胆管、胰管等部位的梗阻,可因炎症、溃疡、蛔虫、 结石、肿瘤等引起。
(3)腹腔脏器供血障碍 ①栓塞与血栓形成,包括肾梗死、脾梗 死、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等;②扭转或压迫性阻塞,包括绞窄性 疝、肠扭转、卵巢囊肿蒂扭转等。
(4)腹腔空腔脏器的破裂穿孔 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肠炎 症性疾病急性穿孔、胆囊穿孔、子宫穿孔等导致的腹痛,以及内 脏破裂出血等引起的腹痛。
(3)补液护理
根据急性腹痛患者的全身情况,对病情严重者,应多输胶体液, 以纠正腹腔大量渗液所致的低蛋白血症。
(4)合理应用抗生素
急性腹痛若为腹腔内炎症和脏器的穿孔所引起,多有感染,是抗 生素治疗的确定指征。在尚未获得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的情 况下宜采用经验用药,给予广谱抗生素。等明确病原菌及其对抗 生素的敏感情况,尽早实行针对性用药。对合并严重感染者,可 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心理社会状况
腹痛患者伴随的情绪反应与腹痛程度及患者对疼痛的感受有关, 而反复发作的腹痛患者常因担心疾病而焦虑不安。
【病情判断】
急性腹痛的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类:①一般患者:可存在潜在 危险,通常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但仍需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危及 生命的潜在病因。②重症患者:配合医生诊断与治疗,尽快完成 各项相关检查,纠正患者一般情况,准备急诊手术和相关治疗。 ③危重患者:先救命后治病,一旦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应立即 实施抢救。
急性腹痛的真性腹痛常见疾病

急性腹痛的真性腹痛常见疾病
今年有春天,渐渐⼊夏来,中医的急腹症或西医的腹中疼痛疾病,有很多称之为急性腹痛,也是夏秋季节最容易发⽣的疾病之⼀。
所以在夏季到来之前,应充分了解急性腹痛的特点,积极预防和遇到时能应对⾃如。
因为急性腹痛的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并和疼痛的部位及疼痛特点等密切相关。
统计表明,临床上约有25%左右的急性腹痛需急救处理。
中医以症候辨证论治急性和慢性病,对于带有急救性质的急腹症,中医的针灸等治法,效果相当不错。
若错失诊治机遇,或是诊断、治疗不准确,将会产⽣严重危害性,甚⾄危及⽣命。
所以,对于突然发⽣的急性腹痛,不可掉以轻⼼。
从疼痛上说,急性腹痛⼀般有绞痛、钝痛、放射痛等,从本质上说,腹痛还有真性腹痛、假性腹痛之分,有的和素有的习惯性疾病有关。
现在西医病名,⼈们⽐较熟悉,真性腹痛中,⼀是腹内脏器急性炎症,像急性炎症中的胃炎、肠炎、胆管炎、阑尾炎、出⾎坏死性肠炎、腹膜炎、盆腔炎、肾盂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是脏器穿孔,像胃或⼗⼆指肠穿孔、⼩肠穿孔等。
三是腹腔脏器阻塞或位置改变,像胃扭转、⼤⽹膜扭转、妊娠⼦宫扭转、肠梗阻、脾扭转、胆囊扭转、卵巢囊肿蒂扭转、胃黏膜脱垂、胆道梗阻等。
四是腹腔脏器破裂后出⾎。
像肝脏、脾脏、卵巢破裂及异位妊娠破裂等。
五是腹中脏器⾎管发⽣病变。
像肠系膜动静脉、门静脉及肝静脉⾎栓、脾梗塞、肾梗塞、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夹层等。
其他的腹中变化现象,如急性胃黏膜病变、胃扩张、胃痉挛、肠痉挛、痛经、胆⽯绞痛、肾绞痛、输尿管绞痛等。
腹痛

腹泻,但是腹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的不一 定就是胃肠炎。
腹痛部位 提示病变所在部位
如 消化性溃疡―上腹/中上腹
胆囊炎、胆石症―右上腹
×
×
胰腺疾病―上腹和左上腹
×
阑尾炎―右下腹麦氏点
(2)急性胆囊炎:
放射:腰背部;
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升高。
(4)急性阑尾炎 部位:早期上腹痛,转移至右下腹; 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 (5)急性腹膜炎 a、突发的持续性锐痛,以原发病灶部 位最明显,迅速扩展到整个腹部; b、体位改变、咳嗽、深呼吸、加压等 均可使疼痛加剧;
c、病变部位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肌卫), 病变广泛时可致强烈腹肌收缩、痉挛--板状 腹;
d、胃肠穿孔引起的腹膜炎,可致肝浊音界 消失或缩小;x线透视:游离气体;
e、肠鸣音消失;
f、实验室检查:WBC ↑,甚至出现类
白血病反应。
2、腹腔脏器阻塞或扭转 (1)剧烈绞痛,发作性或阵发性; (2)恶心呕吐,呕吐物有粪味; (3)腹胀,排便排气停止。 (4)扭转部位可触到包块。
部位:右上腹胆囊区
性质:剧烈、持续性疼痛,阵发加剧。
放射:右肩部、右背部。
诱因:高脂餐
体查:右上腹明显压痛、肌紧张,部
份病人可触到肿大的胆囊,莫
菲氏征阳性。
(3)急性胰腺炎
部位:中上腹、左上腹、脐部或腰带
状疼痛;
性质:持续性钝痛、刀割样、钻痛或
绞痛,阵发性加剧;
诱因:酗酒、暴饮暴食;
腹痛
河南大学淮河临床学院 孙玉华
腹痛
腹痛是临床极其常见的症状,也 是促使病人就诊的重要原因。
一、腹痛的常见病因
急性腹痛普外科ppt课件

急性腹痛的分类
01
02
03
按疼痛部位分类
上腹部疼痛、下腹部疼痛、 左下腹疼痛、右下腹疼痛 等。
按疼痛性质分类
钝痛、锐痛、绞痛、持续 性疼痛、阵发性疼痛等。
按发病原因分类
炎症性腹痛、梗阻性腹痛、 出血性腹痛、损伤性腹痛 等。
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
普外科的诊疗范围
01
02
03
04
肝胆胰脾疾病
如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等 。
胃肠疾病
如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穿 孔等。
腹膜后肿瘤
如肾癌、肾上腺肿瘤等。
腹壁疝
如腹股沟疝、切口疝等。
普外科在急性腹痛中的角色
诊断与鉴别诊断
普外科医生需根据患者病史、体 查和相关检查,快速准确地诊断
急性腹痛的原因。
紧急处理
胆囊切除术
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和胆结石 。
胰腺脓肿引流术
用于治疗胰腺脓肿。
03 急性腹痛的诊断与鉴别诊 断
病史采集
发病时间
腹痛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间、有无缓 解等。
疼痛部位
腹痛发生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和程度 等。
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发热、腹泻、便秘等症 状。
既往病史
有无慢性疾病、手术史、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
急性胃肠炎
由于饮食不洁或不当引 起的胃肠道炎症,导致
腹部疼痛。
急性胆囊炎
由于胆囊管阻塞或细菌 感染引起的胆囊炎症, 常表现为右上染引起的阑尾炎症,常 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
痛。
肠梗阻
由于肠道蠕动障碍引起 的肠腔阻塞,常表现为 阵发性腹部疼痛和呕吐。
急腹症

内科腹痛的特点
内科腹痛,没有明显或典型的体征, 内科腹痛,没有明显或典型的体征, 病人虽有腹痛症状,但体检时,腹部虽 病人虽有腹痛症状,但体检时, 有压痛,但压痛不十分明显,有时压痛 有压痛,但压痛不十分明显, 部位不固定, 部位不固定,也没有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等腹膜刺激症状。也就是说内科疾病出 等腹膜刺激症状。 现的腹痛体征不明显,往往身体其它的 现的腹痛体征不明显, 体征比腹部 体征更为突出。 体征更为突出。
急腹症与内科腹痛鉴别
内科腹痛的特点
发病缓慢,腹痛缓起,可以 发病缓慢,腹痛缓起, 持续数天、数周甚至数月,腹痛 持续数天、数周甚至数月, 性质和程度一般不象外科急腹症 那样明显和剧烈。 那样明显和剧烈。
内科腹痛的特点
内科疾病的腹痛,往往先有全身 内科疾病的腹痛, 症状,如发热、乏力、贫血、食 症状,如发热、乏力、贫血、 欲不振等;以后才伴有腹痛症状, 欲不振等;以后才伴有腹痛症状, 而且腹痛症状并不是最突出的症 状。即患者的全身其它症状比腹 痛症状更为明显。 痛症状更为明显。
诊 断 困 难
每一种急腹症都有它一定的病理变化、症 每一种急腹症都有它一定的病理变化、 体征和化验等方面的表现, 状、体征和化验等方面的表现,有些表现比较 典型,这些都是临床诊断的依据。 典型,这些都是临床诊断的依据。然而在急腹 症的早期,某些症状或体征尚未完全显露, 症的早期,某些症状或体征尚未完全显露,而 且某些急腹症的症状有相似之处, 且某些急腹症的症状有相似之处,因此诊断比 较困难。例如溃疡病早期, 较困难。例如溃疡病早期,难于与心肌梗塞鉴 急性阑尾炎,有时难以与和急性输卵管炎、 别;急性阑尾炎,有时难以与和急性输卵管炎、 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妇科疾病相鉴别; 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妇科疾病相鉴别;幼儿急性 肠套叠难以和腹泻、中毒性痢疾相鉴别等。 肠套叠难以和腹泻、中毒性痢疾相鉴别等。
简述急腹症的急救原则

急腹症的急救原则
急腹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腹痛病症,本文将简要介绍急腹症的急救原则。
急腹症是指由于腹部病变导致的急性腹痛症状,病情可能十分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急腹症的急救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立即就医:一旦出现急腹症的症状,如剧烈腹痛、呕吐、腹部肿胀等,应立即就医。
及早就医可以尽早明确诊断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 保持休息:在急腹症发作期间,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尽量减少腹部活动。
过度活动可能会加重腹部疼痛,并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3. 禁食禁水:急腹症发作时,应立即停止进食和饮水。
口服食物和液体有可能刺激肠道蠕动,加重腹痛,并可能引起呕吐。
4. 不宜服用药物:在就医前,请不要擅自服用任何药物,包括止痛药。
因为某些药物可能掩盖病情,导致诊断困难。
5. 忌用热敷:对于急腹症患者,不宜使用热敷进行腹部保暖。
热敷可能导致血管扩张,加重腹部充血,增加疼痛感。
6. 遵医嘱接受检查: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要求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腹部CT等。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要求,及时接受检查。
7.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急腹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治
疗。
手术是解决某些急腹症病因的有效方法,可以迅速缓解病情。
总之,对于急腹症患者而言,及早就医、保持休息、禁食禁水、不宜服用药物、忌用热敷、遵医嘱接受检查以及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是急救原则的重要内容。
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有助于减轻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腹痛――常见急腹症
1.胃、十二指肠穿孔
有溃疡病史,多在饭后发生。
上腹部突然发生剧烈持续疼痛,伴上腹压痛、腹肌紧张及反跳痛。
随后可扩散至全腹,全腹可呈板状腹,被动体位,深呼吸受限,肠鸣音消失,肝浊音界可消失,并出现移动型浊音。
严重者出现休克,X线透视有时可见膈下气体。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多见于中年女性,常在饱餐油腻食物后诱发。
起病急,多位于右上腹持续疼痛伴阵发性加重,可发射至右肩及肩胛下区,右上腹有压痛及肌紧张,常有莫菲征(Murphy)阳性,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及黄疸,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诊断。
3.急性胰腺炎
常在酗酒或暴饮暴食后发生。
为上腹中部持续性剧痛,可向左腰背部放射,上腹部有压痛,严重者有肌紧张,伴恶心、呕吐及发热。
血清及尿淀粉酶增高常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4.胆道蛔虫症
可有吐虫史,起病急,表现为上腹剑突下钻顶样剧痛,病人可辗转不安,忽起、忽止,停止时平静如常。
查体上腹剑突下有深压痛,无肌紧张,体征与剧痛不平行。
常有恶心、呕吐或吐出蛔虫。
5.急性阑尾炎
无诱因,多先表现为上中腹钝痛,后转移至右下腹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可伴恶心、呕吐。
查体右下腹麦氏点有明显压痛,严重者已累及腹膜壁层,可出现肌紧张及反跳痛,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
6.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多为上腹或脐周阵发性绞痛,伴有反复呕吐、腹胀,无排气排便,腹部可见肠型,肠鸣音亢进或有气过水声。
绞窄性梗阻(影响肠壁血液循环)腹痛为持续性,可伴有腹膜刺激征,有休克表现。
部分性肠梗阻则症状较轻,可有排气排便。
X线腹部透视可见肠管内积气和液平。
7.腹部闭合性损伤
常见于肝、脾破裂。
有外伤史,多起病急,肝、脾部位即右上腹、或左上腹有钝痛,伴肌紧张。
内出血至腹腔时,可有移动型浊音,内出血量多时可伴有休克。
腹腔穿刺可抽出鲜血。
8.宫外孕破裂
见于育龄期妇女,有停经史。
起病突然,腹痛先在患侧下腹,继之全腹,以下腹痛为主,有下坠感,呈持续性伴阵发加重。
查体下腹部有明显压痛伴肌紧张,
子宫有早孕征,宫颈举痛,后宫隆饱满,触痛明显,若在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
9.肾、输尿管结石
起病突然,疼痛位于患侧腰部,沿输尿管向下放射,考试大网站整理可至会阴部,常伴血尿。
病人痛苦不安,面色苍白、大汗甚至虚脱。
10.急性胃肠炎
常有暴饮暴食或不洁食物史。
发病急,上腹持续疼痛有时伴阵发加剧,上腹偏左有轻压痛,伴恶心、呕吐,较易为阿托品等药物缓解。
急性胃炎无特异性诊断指标,某些急腹症早期表现极似急性胃炎,如早期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故应在诊断急性胃炎前排除上述急腹症。
11.少数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可表现为腹痛,对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应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