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作文训练3学会设议论文分论点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学会设置分论点优质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学会设置分论点优质课件

分论点注意事项
1.位置:分论点的位置宜在每一部分的开头。
2.数量:分论点的数量两到三个为宜,最好 有三个。
3.语言: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 20个字左右。
4.表述:分论点的表述要把中心论点或标题 或材料中的关键词嵌入其中,以保证每一段 都扣题。
议论文
活动二
分论点设
置的方法
知识回顾
议论文
活动一 了解相关知识
认识分论点
分论点的概念:
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 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分论点的特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 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 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 达出来。
3.途径分类法——怎么办
途径分类法主要是回答方法、途径方 面的问题。 它以论点中所倡导的行为结果为出发 点,通过对催生该结果的条件、追求 该结果的方法、获得该结果的途径等 进行分析,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深化。
例文《精准扶贫要扶到根子上》
中心论点:
把精准扶贫扶到点子上、根子上,以更明 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更有效的行动, 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因此,如能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进而对 这个核心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丰富内涵进行 挖掘,并用“A是……”或“……是A”的句式进 行分类列举,那就可以生发出许多比较具体 和贴切的分论点来。
例文:《让“中国精神”成为 抗疫利剑》
中心论点: 中国精神,成为抗击病魔的利剑,是疫
情防控战役中制胜的法宝。 三个分论点: 中国精神,是“联防联控,齐心战‘疫’”。 中国精神,是“救死扶伤,不辞艰辛”。 中国精神,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一轮综合备考《议论文分论点的设置》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一轮综合备考《议论文分论点的设置》

2023高考范文 莫因技术自作茧,掌控时间化成蝶
勤不匮语文工作室
无数的繁星,改变了夜空的黑暗;潺潺的流水,改变了山间的寂静; 汹涌的波涛,改变了大海的沉稳;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时间。人们 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智慧的 人们呦,莫因技术自作茧,掌控时间化成蝶。
中心论点:谦让不可弃。
分论点: 1.谦让不可弃,因为它体现了真正 的实力。 2.谦让不可弃,因为它缔造了奉献 的世界。 3.谦让不可弃,因为它统一了安定 与和谐。
边练边悟:请在横线处填出分论点。
中心论点:人生需要阅读。
分论点①: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东方缓升的启明星,启
蒙我们愚昧的思想。 分论点②:人生需要阅读,_它__犹__如__打__开__房__门__的__钥__匙__,__打__开_ _我__们__丰__富__的__知__识__宝__库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③: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百味瓶”,_培___养___我_ _们__丰__富__的__情__感__。______
边练边悟:请以“自知者明”为中心论点,采用对比 式设置的方法写出其分论点。
答案:(示例) 分论点①:(反面)过高估价自己,妄自尊大,刚愎自 用,就会停滞不前;过低估价自己,妄自菲薄,畏首畏尾, 就会故步自封。 分论点②:(正面)正确估价自己,见己之长,明己之 短,才能找准位置,成就人生。
考场上绝大多数考生会选择写议论文,而不 是记叙文。可是,面对议论文,考生又多不会 “分解”与“剖析”,尤其不会设置分论点和 安排分论点,以致文章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 论点。
此文的一个长处,在于分解不同视角的分 论点,并很好地安排它们,不仅使论证结构更 清晰,还多角度、多侧面地论述中心论点,使 说理更丰实、更深入。此文可供借鉴。

【写作技巧】高考语文作文议论文分论点(附优秀范文+精细点评)

【写作技巧】高考语文作文议论文分论点(附优秀范文+精细点评)

议论文分论点(附优秀范文+精细点评)高考议论文设置分论点,会让文章论证立体化,让读者能够清晰把握行文思路。

所以,掌握分论点设置方法会让写作事半功倍。

【设置思维】(1)概念分析法(“是什么”)设置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为什么”)设置分论点。

(3)条件分析法(“怎么办”)设置分论点。

一、分论点设置方式(一)并列式设置——打造并列式结构模板1.概念分类法——是什么论点往往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而且这个核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如能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进而对这个核心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并用“A是……”或“……是A”“……的A……”的句式进行分类列举,那就可以生发出许多比较具体和贴切的分论点来。

比如:(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并列式结构模式列出写作框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中心论点:以梦想为伴,与时代同行。

分论点可以这样设置:①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痛苦与欢乐并存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作前行。

②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国计与民生共举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作发展。

③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过去与未来交织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作富强。

(2)话题“手”的中心论点:用双手播撒种子。

从“种子是什么”的角度切入,可以这样设置分论点:①:用双手播撒健康的种子。

②:用双手播撒希望的种子。

③:用双手播撒爱心的种子。

如果再多想一步,加上从“双手是什么样”的角度切分,可以这样设置分论点:①:用(勤劳的)双手播撒健康的种子。

②:用(热情的)双手播撒希望的种子。

③:用(温暖的)双手播撒爱心的种子。

设置好分论点后,不仅论点本身丰富了,而且写作内容也清晰了。

【范文参考】遵守做人规则,走出完美人生有人说“人生如棋”,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下棋的规则,否则就将满盘皆输;有人说“人生如戏”,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唱戏的规则,否则就将无人欣赏;有人说“人生如茶”,那么做人就应该懂得品茶的规则,否则再好的香茗也与枯叶无异。

2021版高考语文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讲义:写作微训练四巧设议分论点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语文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讲义:写作微训练四巧设议分论点 Word版含答案

[训练微语]考场上绝大多数考生会选择写谈论文,而不是记叙文。

可是,面对谈论文,考生又多不会“分解”与“剖析”,尤其不会设置分论点和支配分论点,以致文章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

假如能奇妙地设置一些分论点,并很好地支配它们,那么,不仅可以使论证结构更清楚,还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论述中心论点,使说理更丰实、更深化。

本训练就试图教你一些分论点的设置方法及支配技巧。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真题回放(2021·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高校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平安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训练和惩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争辩。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满分佳作致质疑者们的一封信江西考生友爱的质疑者们:你们好!小陈举报父亲的事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也引发了一些疑问。

质疑的内容无非是老陈是小陈的父亲,小陈是否应当举报父亲。

我以为小陈是勇于揭发错误的人,从各角度来说,这种举动是正确的。

首先,举报是在各种方法尝试后的无奈之举。

父亲在高速大路上开车不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

而举报是在这之后最有效的方法。

同时,举报也是对父亲平安的考虑,或许举报后的惩罚使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但保障了平安则是对以后不用患病更大利益损害的保障。

小陈的举报通过深思熟虑,是为了父亲的平安,并没有什么可质疑的。

“首先”领起本文要阐述的第一个理由,从“为什么”的角度开放第一个分论点。

或许还有人会说,就算父亲做错了也不应当举报,那是不孝。

请问什么是孝?敬重、孝顺父母长辈是孝。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9篇高分议论文标题+开头+分论点+结尾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9篇高分议论文标题+开头+分论点+结尾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 9篇高分议论文标题+开头+分论点+结尾01同逐风波,齐飞冲天【开头段】一滴水,不管多么晶莹剔透,太阳一晒就会瞬间消逝,然而汇入大江大河,却能生机无限。

一道微光,难以察觉,可是千万道光聚在一起,足以驱走黑暗。

自然界告诉我们:同逐风波,才能齐飞冲天。

【论证段】1.美美与共,星月同辉,交流互鉴是促进文化自信的必要基础。

2.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团结互助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

3.大道同行,和衷共济,开放协作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一环。

【结尾段】当成王败寇的思想深入人心,当鱼死网破成为竞技场上的常态,我们的社会,这个文明社会,不能在病态竞争中发展,而当以团结合作为马,共同开辟互利共赢的理想世界。

雪满窗棂,我们看千山竞秀;月满西楼,我们看百舸争流。

同逐风波,终得有路到龙津;齐飞冲天,方能长风破苍穹!02不屈平凡,萤火也比月光【开头段】撒贝宁曾说过:“如果命运是最差的编剧,你就要做自己人生最好的演员。

”是的,我们或许尚未得到上天的垂青,但正如袁枚在《苔》中所写:“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哪怕我们平凡渺小如苔花,没有阳光的垂爱,没有成功的眷顾,也要努力绽放,不屈平凡。

如此,萤火之光也能堪比月光。

【论证段】1.不畏云翳,用荆棘铺垫前路。

2.不言放弃,用梦想照亮远方。

3.不甘平凡,用拼搏成就芳华。

【结尾段】浮舟沧海,立马昆仑,即使没有牡丹的万众瞩目;即使没有阳光的慷慨倾酒与青眼有加;即使你只是一朵生于阴暗角落的、细小的苔花,也一定要坚持梦想,相信自己、不懈努力。

纵不能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也会成就自己的别样芳华!是的,不屈于平凡,萤火也有萤火的美丽,萤火也堪比月光!03奋斗是时代不变的气质【开头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

以奋斗写芳华,以奋斗赢未来,这正是这个美好时代永远不变的气质。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一轮综合备考《学写议论文标准议论段》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一轮综合备考《学写议论文标准议论段》

跟《人民日报》学写议论文标准议论段一、标准议论段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议论段常用结构模式: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1.第一步,写观点句:段的首句设置本段的分论点。

开门见山,使阅卷老师明白你本段要论证什么问题。

2.第二步,写阐释句: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解说(理论论证)。

可用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的)或联想类比。

3.第三步,写材料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

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

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细节描写,不要与观点无关的情节。

4.第四步,写分析句:分析说理。

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了。

那么怎么进行分析呢?常用的方法:因果法和假设法。

5.第五步,写结论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对分论点延伸、升华。

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

这样本段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在实际运用中,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可以齐全,也可灵活地只写观点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或者观点句、材料句、分析句。

二、赏析《人民日报》标准议论段的写作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涵养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气神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

(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在磨砺中不断强心志、壮筋骨、长才干,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分论点1:论证为什么要立志)(观点句)“那个6岁时躺在山坡放牛‘牧星’的孩子,36岁时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了!”(材料句)今年夏天,85后航天员桂海潮的故事感动和鼓舞了许多人。

年少时的航天梦,激励着桂海潮越飞越高。

从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到成为宇航学院的一名副教授,再到成为我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首个载荷专家,桂海潮追梦圆梦的人生经历,生动印证着“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的道理。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议论文结构训练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议论文结构训练

示例③
赏识,需要一双能发现不凡的慧眼; 赏识,需要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 赏识,需要一颗真挚诚恳的心。
——从“怎么办”的角度,运用探 寻方法来提炼分论点。
示例④
赏识,其本质是爱。 赏识带来“发现”、“超出”、“成功”。 赏识是有原则的,学会赏识,理应包括学会 不赏识和学会面对不赏识。
——运用“追问法”来提炼分论点。
构建分论点的思路 中心论点:生命一世,美丽一生


生命的美丽从一次次选择中体现。 寻 生命的美丽从一点点自信中体现。 方 生命的美丽从一次次奋斗中体现。 法
此种类型主要从“怎么办”的角 度来设立分论点。(怎么做)
评价一下下面这三个分论点:
做好自己,活得精彩。 和谐家庭,收获幸福。 服务国家,创造光辉。
构建分论点的思路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文章的分论点
题目:我多彩的未来
[开头] 我的未来啊,定然是铺展在我面前的素白画卷,等 待我用饱含激情,富于智慧的笔,描画上绚烂的色彩。
[分论点一] 我要用激情的火红描画我的青年。 [分论点二] 我要用稳重的土黄描画我的中年。 [分论点三] 我要用平和的翠绿描画我的晚年。 [结尾] 我多彩的未来啊,我要这样描画你——创造你!
释 分论点:

1、坦然看生活,是一种失意时的乐观

2、坦然看生活,是一种付出后的宽慰 3、坦然看生活,是一种平凡中的自信
论证中并列的几个观点是对中心论点的
内涵的揭示与阐发,是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
的结果。(是什么)
《班门弄斧新解》 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班门弄斧,是一种开辟创新的精神; 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
二、分析下面一篇高考优秀作文的结构特色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板块写作三、行文有范(一)第二周议论文描摹范式之(二)_并列式课件新人教版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板块写作三、行文有范(一)第二周议论文描摹范式之(二)_并列式课件新人教版

2.以平凡而又伟大等内容为题材。可以自己生活中的实例 为材料,或选取古今中外在平凡中创造奇迹的人或事。典型的如 雷锋、张海迪以及海伦· 凯勒等。 3.以爱岗敬业等内容为题材。相关人物有北京公交车司机 李素丽,几十年如一日热情为乘客服务;中国女排一代代队员为 祖国、为体育事业顽强拼搏。
[我描摹满分作文]
2.从老王的角度立意 平凡岗位出人才,“大国工匠”难能可贵。分析材料中的关键 词可知, “爱岗敬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是其人生价值 的核心,可从此方面立意。此外,用因果分析法可知,老王之所以 成功,还在于他练就了一手绝活,将技术变为艺术,这与个人努力 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可从勤奋、拼搏、专注方面立意。用寻找美 好品质的方法可知,老王最可贵的品质是积极上进,以此立意,可 凸显人生风采。
[依据范式构思高考作文] (尝试按“并列式”构思) (2015· 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 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做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 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 术为完美艺术, 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 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而材料下的提示语则通过极为精练的文字透露了审题的关 键。三个人物既体现出对爱国、敬业、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又凸 显了个性的张扬与发展的人本理念。先从“面”的角度对他们进 行评价,说明这三个人各有风采;再从“点”的角度对他们进行 分析、比较、权衡,突出某一个人“更具有风采”。“更”是重 点,也是难点,体现了不同的层次:大李用科研成果报效祖国, 老王用精湛技艺实现人生价值,小刘用个人爱好成就美好的人 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三学会设议论文分论点[备考导语] 考场上绝大多数考生会选择写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

可是,面对议论文,考生多不会“分解”与“剖析”,尤其是不会设置分论点和安排分论点,以致文章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

如果能巧妙地设置一些分论点,并很好地安排它们,那么,不仅可以使论证结构更清晰,还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论述中心论点,使说理更丰实、更深入。

本训练试图教你一些分论点的设置方法及安排技巧。

[真题回放](2016·江苏卷)(真题见训练一“真题回放”)。

(70分)[品读佳作]于无声处听惊雷江苏一考生《庄子·齐物论》里风吹万窍,声音各异,有呜咽声,有的像鬼哭狼嚎,也有动听的沉吟,“吹万不同”,可风一停,就没了声音,死气沉沉。

这自由的风来得真好。

一如自由地说话,别人无话可说处,你依然有话要说,也许是个性的彰显,也许是人来疯,也许是不相信皇帝真穿了新装的质疑,又或者,是创新意识的灵光一现。

有多少张牙舞爪的另类,也就有多少“老鱼跳波瘦蛟舞”的诗意,断不可少了这份自由。

①别人无话可说,或许是后知后觉,不及你聪明;或许是大家畏惧权威,如童话故事里看皇帝的新装,心知肚明,不愿发声,装糊涂。

我们这个民族,似乎尤为喜欢沉默为金、韬光养晦。

按阿城说法看,大概老庄孔孟中的哲学,都是老人做的哲学,我们后人讲究少年老成,与此有关。

那么,若为真理而发问,乃至质疑,这种个性的彰显,就是不畏权威,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执着。

但是,若一味为问而问,为说而说,彰显个性,便成了张扬个性,是叛逆,是青春荷尔蒙的旺盛,是刷存在感,标新立异。

这样的人,如今多了去,网络上随处可见暴跳如雷的键盘侠;许多讲座提问环节,多有怪异的问题,言之无物,不知所云,却赚足了眼球。

可我们不会因噎废食,依然宽以待之,由他们各抒己见,因为,不把渠道堵死,才会有精彩之语,才有创新之见。

②而创新之人,有时也是彰显个性之人。

创新意识,有时也闪现在愣头青的张扬里。

今日之彰显,是他日的独树一帜;今日之叛逆,是明日的不落窠臼。

木心说:“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

”就像黄遵宪写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他的创新,难免遭人讥讽,可他不在乎。

昔日义玄禅师,别人讲的他不这样讲,越发显得他是野狐禅,被骂得扫地出门,好不凄惨。

正所谓“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

后开临济一宗,法脉延续最久。

当年马云四处游说,描绘网络购物的愿景,也四处碰壁,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歪瓜裂枣的笑话。

一以贯之不易,独辟蹊径真难。

他们的个性、叛逆,是创新最初的倒影,可是,未能修成正果前,只是另类罢了。

③所以,呼唤创新,不妨从尊重个性,甚至尊重一个偏见开始。

钱钟书在《论偏见》里说:“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

”罗素也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千人一面,时刻保持一种姿态真让人腻味。

《红楼梦》里晴雯被撵出贾府,王夫人回贾母似有若无的疑问时,说:“有本事的人难免吊歪。

”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创新和个性,总是如影随形。

那么,何必绷着个脸呢?④可是,我们看见多少中规中矩的标准,扼杀了个性,也扼杀了创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

多少有棱角的后生被磨得合乎所谓的规矩,少有创见,没有创新,察言观色,人云亦云。

龚自珍诗说“不拘一格降人才”,这诗现在依旧不会过时。

有人曾批评如今的年轻人暮气沉沉,没有朝气,批评得对,可是,什么环境促使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日渐稀薄,更值得商榷。

否则,未来的年轻人依旧暮气沉沉。

⑤《一代宗师》有句台词我很喜欢。

八卦掌掌门人年事已高,承诺退隐,说:“年轻人要出头,总要给他个机会不是?”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年轻人要出头,不妨就给他们个机会吧,彰显个性,锐意创新,由他们造反为王去。

这是一篇逻辑严谨、论证缜密的考场佳作,话题的辩证性决定了论证结构的复杂性,作者娴熟驾驭复句以及句群,“可……因为……所以……”等各种关联词语清晰地引领文章思路向纵深发展。

①巧妙切入材料,提出观点——断不可少了这份自由。

②针对问题,分析提出观点的原因——期待“精彩之语”“创新之见”。

③举出实例,正面论证提出观点的原因——个性使然。

④推向深入,提出建议——论证的观点又是下一个观点的原因。

⑤联系现实,从时代背景分析立论的现实原因。

一、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一)并列式设置1.概念分类法——是什么一般而言,一个论点往往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而且这个核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如能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进而对这个核心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并用“A是什么”或“什么是A”的句式进行分类列举,那就可以生发出许多比较具体和贴切的分论点来。

先看一个浅显的例子。

《谈骨气》的中心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骨气”为核心概念)分论点①:骨气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分论点②:骨气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分论点③:骨气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再看2014年江苏卷优秀作文《青春永不朽》的中心论点:青春永不朽。

(“青春”为核心概念)分论点①:叛逆而求索的青春不朽。

分论点②:智慧激发智慧的青春不朽。

分论点③:审美有创新的青春不朽。

[边练边悟]1.请在横线处填出分论点。

《争》的中心论点:生活中,我们应甘于用“争”来张扬生命。

(“争”为核心概念) 分论点①:争是对不公命运的不屈抗争。

分论点②:分论点③:【答案】(示例)分论点②:争是对美好真理的无悔坚持。

分论点③:争是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

2.因果分析法——为什么因果分析法既是一种论证方法,也是一种设置分论点的具体方法。

作为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这里的“因”是分论点,“果”是中心论点,是在中心论点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凡条件,就必有主客观之分;凡原因,就必有内外主次之别;凡影响,更必有大小正反之异。

如果能根据这样的思路去辨析、思考,那么,即便是再简单的“为什么”,我们也能寻出丰富多彩的答案来。

例如2014年江西卷作文《探究,路曼曼其修远兮》的中心论点:真正的探究性学习的推广,任重而道远。

分论点①:探究之路漫漫,是因为硬件缺乏。

分论点②:探究之路漫漫,是因为教育方式“穿新鞋走老路”。

分论点③:探究之路漫漫,是因为唯分数至上的高考指挥棒在作祟。

[边练边悟]2.请在横线处填出分论点。

中心论点:人生需要阅读。

分论点①: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东方缓升的启明星,启蒙我们愚昧的思想。

分论点②:人生需要阅读,分论点③: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百味瓶”,【答案】(示例)分论点②:(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打开房门的钥匙,打开我们丰富的知识宝库。

分论点③:(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百味瓶”,)培养我们丰富的情感。

3.途径分类法——怎么样,怎么办途径分类法主要是回答方法、途径方面的问题。

它以论点中所倡导的行为结果为出发点,通过对催生该结果的条件、追求该结果的方法、获得该结果的途径等的分析,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深化。

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考生避开“言必谈为什么”的俗套,从而使得所写的文章别有一番新意。

[边练边悟]3.请在横线处填出分论点。

中心论点:预约精彩。

分论点①:道路幽暗,我用自信做明灯,预约精彩。

分论点②:分论点③:【答案】(示例)分论点②:前路荆棘,我用勤奋做刀剑,预约精彩。

分论点③:路途遥远,我用毅力做马力,预约精彩。

(二)递进式设置这种方法,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样。

是前面三种方法的复式组合。

当然,也可选择“是什么——怎么样”或“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进行。

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显得思路缜密,内容丰实,但同时也会使文章招来“面面俱到、泛泛而谈、重点不突出、分析不透彻”的责难。

因此,运用这种“复式组合法”架构文章时,必须严格遵守“内容有主次之别,处理有详略之异”的原则,并尽量保证在设置分论点的过程中体现这一原则。

例1 中心论点: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①: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

(是什么)(次)分论点②:符合人的本性(人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为什么)(主)分论点③:要会工作,也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怎么样)(次)例2 中心论点:争先当奋勇。

分论点①:争先是在通往高远目标的道路上永远先人一步。

(是什么)(次)分论点②:奋而有为,争先才有可能。

(怎么办一)(主)分论点③:勇而无畏,争先才有保证。

(怎么办二)(主)[边练边悟]4.按要求在横线处填出分论点。

中心论点:一个人要“慎独”。

分论点①:“慎独”是指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

(是什么)分论点②: (为什么一)(为什么二)(为什么三) 分论点③: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慎独”呢?(怎么办)【答案】(示例)分论点②:“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慎独”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慎独”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分论点③:关键要在“隐”“微”上下功夫。

(三)对比式设置这种方法就是把中心论点分成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例如,中心论点:进和退之间,往往涵盖着中国人处世的尺度。

分论点①:进勇,退智。

a.进是一种势如破竹、一往无前的信念。

进是大勇。

b.退是一种深沉的退让、睿智的收敛。

退是大智。

分论点②:然而进和退是有度的。

c.进无度,是愚蠢。

d.退无度,是懦弱。

[边练边悟]5.请以“自知者明”为中心论点,采用对比式设置的方法写出其分论点。

【答案】(示例)分论点①:(反面)过高估价自己,妄自尊大,刚愎自用,就会停滞不前;过低估价自己,妄自菲薄,畏首畏尾,就会故步自封。

分论点②:(正面)正确估价自己,见己之长,明己之短,才能找准位置,成就人生。

二、设置分论点应注意的问题1.扣得住(扣住中心,扣住题目)——分而不离。

2.分得开(多角度、多方面)——分而“多彩”。

3.排得顺(要有一定的顺序,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等)——分而有序。

[边练边悟]6.请指出下列分论点设置方面的问题。

(1)中心论点:沉潜具有强大力量。

分论点①:写文章,讲求的是一种让人喟叹的气势。

分论点②:搞学术研究的人尤其注意沉潜。

问题:a.b.【答案】a.两个分论点未“分开”,仅有两个分论点,且都从写文章、搞学术研究方面来阐述,视野欠开阔。

b.分论点①扣中心论点不紧。

(2)中心论点:沉潜重要。

分论点①:沉潜,是为了下一次还能够爆发。

分论点②:沉潜,是为了下一次有力爆发。

分论点③:沉潜,是为了掩藏自己的爆发行为。

问题:【答案】分而无序,三个分论点之间杂乱无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