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视频公选课课程简介

合集下载

网络公选课(尔雅通识课)选课手册 .doc

网络公选课(尔雅通识课)选课手册 .doc

网络公选课(尔雅通识课)选课手册课程简介09.音乐鉴赏课程简介:音乐为人生增色添彩,没有音乐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

本系列介绍了音乐鉴赏这个课题,主要从打开你的耳朵、音乐表现的机制、阐释的权力、音乐欣赏的方式与层次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的,引导学生把握音乐所表现的寓意,提升音乐修养。

主讲人简介: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坊间也称他为当前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第一人,是公认的积极于音乐普及工作的中国音乐普及第一人。

试看地址:10.书法鉴赏课程简介: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几千年来无数文人雅士为之醉倒,不断探索。

本系列将从书法发展的历史、书法流变、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名人佳作及行书、草书、魏碑等具体书法形式等诸多方面对中国书法艺术做详细的讲解,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懂得如何欣赏书法这一民族艺术,增强对中华国粹的认识。

主讲人简介:刘琳:中国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家协会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国风书法群众普及教育研究会执行会长、秘书长,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顾问。

多年从事美术、书画教育、研究等工作;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名人书画展览中获大奖,有多家媒体的专栏介绍。

赵君:北京大学教授,匠门书画院艺术总监、“和谐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交流活动副秘书长、书画家。

现任中国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匠门书画院艺术总监,著名书法家。

试看地址:11.影视鉴赏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画面,是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

本课主要从“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的诞生、语言的自觉电影艺术独立之途、元电影与巴赞理论、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电影与造型艺术的关系和电影的文化维度、电影的仪式文化和电影的意识形态、电影的民族文化性与世界文化性等方面讲述如何去鉴赏影视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人生。

大学尔雅选修课程简介【模板】

大学尔雅选修课程简介【模板】

**大学尔雅选修课程简介(2017年)目录尔雅课程信息简介 (1)一、创新思维训练 (1)(一)课程简介 (1)(二)教师简介 (1)二、商业计划书的优化 (2)(一)课程简介 (2)(二)讲师简介 (2)三、创业管理实战 (3)(一)课程简介 (3)(二)讲师简介 (3)四、创新创业大赛赛前特训 (4)(一)课程简介 (4)(二)讲师简介 (4)尔雅课程信息简介一、创新思维训练(一)课程简介本课程由如何定义“创新思维”入手,揭开了人类心智模式的原理和枷锁产生的原因,并由此系统地介绍了几类创新思考方式和途径:软性思考、平行思考、强制联想、批判性思考、包容性思维等,同时还对如何培养创新人格,创造创新情境提出了具体方法。

本课程采用师生对话模式,在游戏互动与案例展示中形象呈现了各类创新思维训练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师简介王竹立Wang Zhuli(1963~),笔名竹立、言无忌、草叶等。

湖南人。

中国致公党员。

医学硕士。

广东省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大学教育技术学副教授、硕士导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带头人,生理学副教授、硕士导师,致公党广东省委常委、**大学北校区支部主委。

其研究横跨医学、文学、教育三大领域,近年来主要从事【网络时代的学习、远程教育、教学设计和创新思维方面的研究与教学】。

主要学术贡献是创立网络时代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容性思维方法和知识嫁接学说,著有《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等书。

二、商业计划书的优化(一)课程简介商业计划书,英文名称为Business Plan,是公司、企业或项目单位为了达到招商融资和其它发展目标,在经过前期对项目科学地调研、分析、搜集与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格式和内容的具体要求而编辑整理的一个向投资者全面展示公司和项目目前状况、未来发展潜力的书面材料。

编写商业计划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或者风险投资资金,其内容应真实、科学的反应项目的投资价值。

尔雅开课

尔雅开课

教务处2016年16号校属各教学单位:为进一步丰富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共享校外优质课程资源,加大推进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学校决定于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继续面向我校普通本科学生开设“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

为保证选课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课程简介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是尔雅通识教育重点打造的国内一流通识课程。

课程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各学科领域名师亲自授业解惑,精加工成“百家讲坛”形式的讲课视频,学生通过在线选课、学习、考核,获得通识课程学分。

本学期我校将引入其中23门课程(见附件1),这23门课程涉及成长基础、通用能力、创业创新和综合素养等几类课程(课程简介详见附件2)。

二、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选课注意事项2015-2016学年第二期引入和开设的尔雅通识课程面向在校本科学生开放,选修本课程的学生需按照尔雅通识网络课程规定的学习及考核办法进行学习并参与考核,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相应学分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公共(通识)选修课程学分。

具体规定如下:(一)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的选课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操作,选课方法及选课时间与现有全校性选修课相同。

学生须在选课结束后登陆系统查看选课结果。

(二)选中课程的学生名单将被导入尔雅通识在线平台,列为该课程的班级成员进行网络在线学习。

(三)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通过学生在线自学的模式进行,学校不提供免费机时,要求自备有电脑或自备有其它能够进行网络视频观看设备的学生选修。

三、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学习及考核办法(一)学生在线登陆学习方式及学习时间:登录教务处主页/,点击导航栏“尔雅通识课”进入尔雅网络课堂(或直接输入/),用户名是学生学号;初始密码是123456。

学生登录后请及时修改密码并填写个人资料,设置常用电子邮箱(找回密码时用),方便及时通知学生相关学习和考核事宜。

(二)学生在学校选课统一截止时间后3-4个工作日即可登录尔雅网络课堂,根据课程的要求及时进行学习和参加考核。

尔雅选修课学生使用说明

尔雅选修课学生使用说明

尔雅选修课学生使用说明尊敬的尔雅选修课学生:欢迎您加入尔雅选修课程!为了让您更好地使用本课程,我们特别为您准备了以下使用说明:一、课程介绍尔雅选修课程是一门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本课程涵盖了听、说、读、写、译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提高学术素养,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为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五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练习和作业,学生需要按时完成。

此外,每个单元还包括一个小组讨论和一个个人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课程要求1.学生需要按时完成每个单元的练习和作业,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2.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个人项目,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学生需要遵守学术诚信原则,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作品。

4.学生需要尊重他人,不得发表任何侮辱、歧视或攻击性言论。

四、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包括每个单元的练习、作业、小组讨论和个人项目。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考试内容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

五、学习建议1.学生需要认真听课、做笔记,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与同学互动交流。

3.学生需要多读英语原版书籍、报纸和杂志,提高阅读能力和词汇量。

4.学生需要多练习口语和写作,提高表达能力和语法水平。

六、联系方式如有任何问题或困难,请及时联系课程老师或助教。

联系方式如下:课程老师:XXX助教:XXX以上就是尔雅选修课的使用说明,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网络选修课程学习说明【模板】

网络选修课程学习说明【模板】

网络选修课程学习说明
为增加我校优质教育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学校经研究决定,本学期引进“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试运行)。

为确保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安排好时间完成网络在线学习,现将相关事宜说明如下:
一、课程简介
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各学科领域名师亲自授业解惑,精加工成“百家讲坛”形式的讲课视频,为学生呈现出优质的通识课程。

我校引入其中的 25门课程,涉及人文素养、自然科学等范畴。

二、学习方式及成绩考核
1.登陆地址:【网址】
2.登陆账号:学生学号。

密码:******** 登陆以后可修改密码(密码丢失后须通过网上客服在线咨询找回)。

3.学校不统一安排上课时间、地点,学生根据自身时间在课程开放时间内
完成学习任务。

4.学生登录大庆**学院尔雅网络课程学习系统,通过观看视频,完成相应作业、提问、讨论、考试等进行学习。

学生需完整观看视频(学习进度达到90%)方能参加期末考试,否则取消考试资格。

5.课程成绩构成:综评成绩=视频观看(30%)+网上平时作业(20%)+网
上互动(15%)+网上期末考核(35%),成绩记载为百分制,60分及格,则可获得本课程学分,并按本课程实际学分计入选修课学分。

6.开课时间:2015年4月2日---2015年6月7日
7.考试时间:自学完成即可考试,截止日期2015年6月7日
联系人:王雪峰张颖
联系电话:********
教务处
2015年3月31日。

“尔雅通识课”50门网络通识拓展课程明细

“尔雅通识课”50门网络通识拓展课程明细
9
中国文明史(上)
1
人文社会科学类
10
中国文明史(下)
1
人文社会科学类
11
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
1
人文社会科学类
12
世界建筑史
3
人文社会科学类
13
大学语文
3
人文社会科学类
14
中华传统文化之文学瑰宝
1
人文社会科学类
15
精读《时间简史》
1
人文社会科学类
16
人人学点营销学
1
人文社会科学类
17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信息、激励与政策
附件3:“尔雅通识课”50门网络通识拓展课程明细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课程归属
1
数学的思维方式与创新
4
创新创业类
2
走进创业
1
创新创业类
3
商业计划书制作与演示
1
创新创业类
4
大学生创新基础
3
创新创业类
5
钢琴艺术赏析
1
美学艺术类
6
漫画艺术欣赏与创作
2
美学艺术类
7
书法鉴赏
4
美学艺术类
8
世界文明史
1
人文社会科学类
2
人文社会科学类
18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
2
人文社会科学类
19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
2
人文社会科学类
20
明史十讲
1
人文社会科学类
21
清史
2
人文社会科学类
22
秦汉史
2
人文社会科学类
23
德国史

尔雅开课

尔雅开课

教务处2016年16号校属各教学单位:为进一步丰富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共享校外优质课程资源,加大推进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学校决定于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继续面向我校普通本科学生开设“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

为保证选课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课程简介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是尔雅通识教育重点打造的国内一流通识课程。

课程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各学科领域名师亲自授业解惑,精加工成“百家讲坛”形式的讲课视频,学生通过在线选课、学习、考核,获得通识课程学分。

本学期我校将引入其中23门课程(见附件1),这23门课程涉及成长基础、通用能力、创业创新和综合素养等几类课程(课程简介详见附件2)。

二、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选课注意事项2015-2016学年第二期引入和开设的尔雅通识课程面向在校本科学生开放,选修本课程的学生需按照尔雅通识网络课程规定的学习及考核办法进行学习并参与考核,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相应学分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公共(通识)选修课程学分。

具体规定如下:(一)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的选课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操作,选课方法及选课时间与现有全校性选修课相同。

学生须在选课结束后登陆系统查看选课结果。

(二)选中课程的学生名单将被导入尔雅通识在线平台,列为该课程的班级成员进行网络在线学习。

(三)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通过学生在线自学的模式进行,学校不提供免费机时,要求自备有电脑或自备有其它能够进行网络视频观看设备的学生选修。

三、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学习及考核办法(一)学生在线登陆学习方式及学习时间:登录教务处主页/,点击导航栏“尔雅通识课”进入尔雅网络课堂(或直接输入/),用户名是学生学号;初始密码是123456。

学生登录后请及时修改密码并填写个人资料,设置常用电子邮箱(找回密码时用),方便及时通知学生相关学习和考核事宜。

(二)学生在学校选课统一截止时间后3-4个工作日即可登录尔雅网络课堂,根据课程的要求及时进行学习和参加考核。

尔雅平台

尔雅平台

获得学分:学生在线观看完课程的所有视频、在线将老师所设置的全部作业答完、在线将考试进行答卷后,系统根据所有考核项的完成情况(包括答题的对错),自动计算出该名学生的“综合得分”,然后根据教务处所设置的总分通过分数线,即可判断是否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3.如何登录系统
利用有效的用户名、密码,身份验证合格后登录本系统,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由学校教务处进行设置和通知,一般为学生的学号和默认密码。(注:学生首次登录学习系统后,系统会跳转至密码修改的界面,用户需要进行密码和填写其他个人信息)
1、关于尔雅平台选课的通知
各学院:
为丰富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享受全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同时作为我校通识类选修课程的有效补充,学校自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引进并开设尔雅网上公共选修课。尔雅网上公共选修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即不集中教室、不集中时间教学,学生根据自身时间在课程开放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现将选课及后续课程修读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学习方式:
观看视频:学生在系统中在线观看课程视频,系统自动根据观看的集数,记录学生的观看进度比例,并自动计算观看视频的得分。
做作业:作业是由每门课程的老师根据视频进行设置的,比如老师在某门课程的第2集视频设置了一次作业,当学生看完第2集视频后,即可进行在线答题。
考试:考试是由老师根据时间进行设置的,当到达老师所设定的时间后,课程的考试信息自动呈现给学生,学生即可进行在线考试卷(在本系统中只有一次考试,即期末考试)。
1.尔雅课程介绍
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共开设85门尔雅网络通识课程,有百余个名师讲座以及相关图书供学生学习,课程授课教师均为清华、北大、人大、美国斯坦福等知名学府的专家、学者。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简介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简介主讲人信息学分课时信息1 GX0502005 中西文化比较本课程从人类文化演进规律入手,从审美递增、递减律,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万物五相选择律等方面对中西文化进行阐释,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互根、互构、互补、互彰、互抗、互证、互进,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辜正坤,北京大学教授1.5 332 GX0502017 20世纪世界史本课程从20世纪全球重大历史事件入手,再现了朝鲜半岛、巴以冲突、巴尔干火药桶、印巴冲突,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与缓和、欧洲统一进程、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东亚崛起等历史转折点的来龙去脉,旨在让学生开阔视野,通过对历史的学习,理解现在和未来。

冯玮,复旦大学,教授。

1.5 223 GX0502021 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本课程讲述了曾国藩的一生,包括他所处的时代及其家世,读书与科第,治学与修身,得意与失意,屡败与屡战,守制与复出,功成与身败等内容。

老师讲述风格活泼风趣,旁征博引,将一代名臣曾国藩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对曾国藩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周鼎,四川大学,讲师。

1.5 164 GX0502022 文艺复兴:欧洲由衰及盛的转折点本课程从但丁、彼特拉克的道德政治学到萨鲁塔蒂、布鲁尼的市民人文主义,从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人民共和国,从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艺术风格到芭蕾舞诗性美的精神意蕴,为学生展现文艺复兴为何是欧洲由衰及盛的转折点。

朱孝远,北京大学,教授。

1.5 235 GX0502023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的思潮与政治在历史的三峡中,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近代中国艰难地度过了一段曲折而多变的历程。

在这百年之中,中国的主流思潮发生了数次转向,而这些思潮的转向又一次次地影响到了政治的格局,乃至影响到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

本课程将从清朝末期开始,详细讲述近代中国的思潮变迁,分析其对中国的政治与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1.5 216 GX0502024 逻辑学导论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社会的动物”。

作为社会动物,在社会生活中的人必须经常进行论证。

证成、反驳和说服是论证的三大目标,而说服是论证的最终目标。

自亚里士多德提出词项逻辑以来,逻辑学家曾提出了众多逻辑类型。

将这一历史脉络体现在逻辑学导论课程之中,把熊明辉,中山大学,教授。

1.5 27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有机整合在一起,正是本门课程的基本宗旨。

7 GX0502025知识论导论:我们能知道什么?知识是什么?知识需要基础吗?我们能知道什么?本课程从从各种不同的真理论入手,围绕知识与信念、知识与怀疑、知识与确证、现象与实在、内在与外在等议题,以一种平易近人又饶有意味的方式探讨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理解知识论带来的益处。

江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5 308 GX0502026 中华诗词之美(新版)中华诗词滥觞于先秦,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

诗词也是中华数千年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

叶嘉莹,南开大学,教授。

1.5 289 GX0502027 宋崇导演教你拍摄微电影随着网络分享平台的普及,拍摄属于自己的影片已成为数字时代的生活方式,本课程以微电影的拍摄为出发点,介绍了影片制作流程和细节,以务实的方式带领大家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作品。

宋崇,同济大学,教授。

1.5 2510 GX0502028 从草根到殿堂:流行音乐导论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最大众、最通俗的平民化音乐,以其独特的姿态区别于古典音乐,并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该课程内容涉及了流行音乐的创作、表演、制作和传播等各个领域,通过丰富的富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了流行音乐从诞生到繁荣的历史过程,剖析了流行音乐文化背后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通过作品进行思考。

陶辛,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郭昕,上海理工大学,讲师。

楼徐燕,浙江警察学院,讲师。

赵朴,杭州师范大学,讲师。

郝巍,南京艺术学院,讲师。

1.5 2411 GX0502029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本课程涉及范围上起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科学与技术,下迄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着重讲述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历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中西方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影响等内容,同时也对科学技术史这门学科本身的发展进行了描述,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戴吾三,清华大学,研究馆员。

刘兵,清华大学,教授。

杨舰,清华大学,教授。

冯立升,清华大学,教授。

蒋劲松,清华大学,副教授。

鲍鸥,清华大学,副教授。

雷毅,清华大学,副教授。

1.5 3212 GX0502030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本课程主要讲述了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系统演化、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复杂而神奇的人、免疫与疾病、脑与神经学科、生态与人类坏境、生物技术等内容,从各个方面分析了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做出了一定的预判。

张铭,浙江大学,教授。

1.5 2413 GX0502031 物理与人类文明本课程以人类物理发展进程为背景,结合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交叉科学与人文,融合东方与西方文化,将人类重大物理成就以及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文化进行阐述。

通俗易懂又严谨求实地阐述物理学发展的重大成就、发展规律与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科学精神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等问题。

叶高翔,浙江大学,教授。

盛正卯,浙江大学,教授。

1.5 3414 GX0502032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如果数学是人类科学发展的面包与黄油,那么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是使面包与黄油更加可口的蜂蜜。

本课通过解析著名数学家的经历及其著名著作,追溯数学的历史,更准确地把握数学发展的来龙去脉,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解读数学学习的正确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汪晓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1.5 2415 GX0502033 人工智能:语言与伦理什么是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以及专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史上的“三国演义”,为何需要哲学眼光的梳理?“大数据”真的那么智能吗?如何教计算机说人话?计算机能够懂汉语吗?计算机能够懂得“一个帅哥”与“一枚帅哥”之间的区别吗?人工智能能够理解隐喻吗?如何设计一个“儒家机器人”?这一切,将在《人工智能:语言与伦理》这门课中得到解答。

徐英瑾,复旦大学,教授。

1.5 2116 GX0502034 民俗资源与旅游民族精神的崇高、现实生活的壮丽、追求生命永恒的执着、稚拙古朴的艺术神韵是民俗资源带给我们的感受。

在本课程中,教师从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都市民俗旅游资源(以上海为例)、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方面介绍中国民俗特色,让学生不出门户便能体会到淳朴的民俗情。

仲富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1.5 2117 GX0502035 《资治通鉴》导读风起云涌的权谋之才,跌宕缜密的用兵之道,精妙绝伦的读心之术,《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便成为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骚客的争读之书。

本课程从《资治通鉴》的编修与成书讲起,以纪年与正统、怪力与规则、开拓与守成为线索,探讨历史上的政治、军事、民族、经济等议题,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以古鉴今,读史明智。

姜鵬,复旦大学,副教授。

1.5 2518 GX0502036 批判与创意思考本课程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视角出发,重点介绍了创意思考的来源、创意思考的路径和方法、批判思考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优化自己的思考方式、掌握更有效的思考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冯林,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1.5 2419 GX0502037 网络创业理论与实践本课程从网上创业基础切入,从开店准备、货源管理、商品及店铺管理、网店推广、网站优化和无线运营方面,给予理论普及与实操指导,以详实的案例解析、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引导大学生开启真实的电商创业之旅,有效避免网络创业的陷阱,被网络创业者称为接地气的创业实战课程。

聂兵,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特聘讲师。

1.5 2720 GX0502038 大学生创业导论本课程重点放在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和创业基础知识的介绍,同时指导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一些项目化的实践训练。

旨在引导学生尽早树立创业意识,学会创新性思维,提升精神心理品质,了解企业创建和运行管理的基础知识,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姚凯,复旦大学,教授。

1.5 2721 GX0502039 高等数学考研辅导课(上)本课程配合课程《高等数学》,主要提供给有考研需求的理工科学生使用。

本课程按照全国考研大纲中对高等数学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讲解考研重难点,通过题目的练习、比较、思考,发现并总结题目设置和解答的规律性。

旨在将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真正掌握应试解题的金钥匙,从而迅速提高知识水平和应试能力。

尹逊波,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2.0 8022 GX0502040 高等数学考研辅导课(下)本课程配合课程《高等数学》,主要提供给有考研需求的理工科学生使用。

本课程按照全国考研大纲中对高等数学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讲解考研重难点,通过题目的练习、比较、思考,发现并总结题目设置和解答的规律性。

旨在将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真正掌握应试解题的金钥匙,从而迅速提高知识水平和应试能力。

尹逊波,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2.0 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