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随着全球贸易的蓬勃发展,集装箱运输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探讨目前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中的挑战与机遇。

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集装箱运输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规模每年都在稳步增长,这主要归因于国际贸易的增加以及全球化的推动。

大型集装箱航运公司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通过不断扩大船队规模和航线网络,满足客户的需求。

然而,尽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由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集装箱运输市场面临一些挑战。

2. 挑战与机遇2.1 供需失衡问题尽管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但供需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供应端的问题包括船舶过剩和航运公司的兼并重组等,这导致船运价格下降。

需求端的问题则表现为由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国际贸易额有所减少。

市场供需的失衡造成了运价下跌,给船运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然而,随着中国及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集装箱运输市场的需求仍然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这为船运公司提供了机遇,可以通过开拓新的航线和服务,满足市场的需求。

2.2 运价波动和成本压力运价波动一直是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

供需失衡、油价波动以及政治因素等都会导致运价的波动性增加。

对于船运公司而言,如何应对运价波动、控制成本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尽管运价波动和成本压力给船运公司带来一定的困扰,但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的机遇。

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提高运营效率以及灵活的定价策略,船运公司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3 技术创新驱动市场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集装箱运输市场也面临着技术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船运公司可以通过引入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提高操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物流公司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追踪和智能运输管理。

同时,技术创新也给市场带来了新的竞争力。

一些初创企业通过引入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迅速崛起,成为市场的新玩家。

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现状与趋势•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交通拥挤等社会问题,更不要说在当下油价飞涨的情况下。

因而,如何发展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我国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解决上述问题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意义。

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论坛上,一些部门领导和有关专家对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做了客观而中肯的论述。

本刊记者随机采访并撷取了一些专家的论述组成这期话题;主持人语:始于1978年的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是同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一起发展起来的。

三十年来,在运输变化、能源变化、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及我国物流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我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能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它的现今状况又如何呢?王明志:我国海运集装箱运输从1978年起步以来发展迅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

连续20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连续30年保持23%以上的增幅。

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更为迅猛,不断出现重大突破。

2002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经突破了3700万箱,成为世界第一;2007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亿箱,达到11270万标准箱,5年几乎翻两番,构成了全国港口集装箱运输总量在世界遥遥领先的态势;特别是在全球2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里面,2007年我国有8个港口,其中大陆占了6个,分别是上海、深圳、青岛、宁波舟山、广州、天津。

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过香港成为世界第二。

2003年以来,我国港口集装箱装卸效率不断刷新和突破世界记录,目前也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

在世界航运市场上,中国因素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重要因素,对于国际海运贸易的健康发展、维系国际航运市场经济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我国参与国际海运事务,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政策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加强。

我国水运在国际集装箱运输领域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国家改革开放,归功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归功于全国交通系统和各级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归功于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

2024年多式联运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多式联运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多式联运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多式联运是指将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输网络整合起来,为货物运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它是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多式联运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前景和挑战。

1. 多式联运市场的国内发展现状多式联运市场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多式联运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在各个城市设立了大型货运物流中心和国际联运枢纽,提供了便捷的货物转运和转运服务。

其次,政府对多式联运的支持力度加大,提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进行多式联运业务。

此外,多式联运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也逐渐完善,为市场的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

2. 多式联运市场的国际发展现状多式联运市场的发展不仅局限于国内,国际多式联运市场也在快速增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加,对于高效的国际物流服务需求也日益增加。

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多式联运市场逐渐形成并发展,为国际贸易提供了重要支持。

例如,欧洲的多式联运市场已经相当成熟,通过铁路、公路和水路的紧密整合,实现了高效的货物运输。

3. 多式联运市场的前景和挑战多式联运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多式联运市场的发展需要更加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包括运输网络、货场设施、信息系统等。

其次,多式联运市场需要加强与不同运输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以实现更高效的货物转运和转运服务。

同时,多式联运市场还需进一步解决运输环节中的风险和安全问题,确保货物的安全和稳定运输。

结论多式联运市场的发展为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国内外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多式联运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

然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的投入。

国家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加强合作,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措施,推动多式联运市场的健康发展。

2024年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环境分析简介铁路集装箱运输是一种通过铁路进行货物运输的方式,具有快速、安全、环保等特点。

本文将对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发展趋势、竞争状况等方面。

一、市场规模1.1 市场概况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增长,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呈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1.2 市场容量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容量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货物的运输需求。

同时,随着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张和改造,市场容量还有望进一步提升。

二、市场发展趋势2.1 政策环境当前,我国政府对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和关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和政策,以促进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2.2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也面临着技术创新的机会。

例如,自动化装卸设备的应用、智能物流系统的推广等都将提高市场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2.3 多式联运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多式联运。

与其他运输方式(如海运、公路运输)的有效衔接,将为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竞争状况3.1 竞争对手目前,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存在多家企业竞争,其中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

这些企业凭借其规模优势和资源优势,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2 竞争优势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例如,加强物流服务能力、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优化运价策略等,都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3.3 市场前景总体来说,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市场也将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结论综上所述,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集装箱运输管理》作业班级:物流管理一班姓名:李达学号:2307100121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摘要:我国海运集装箱运输从1978年起步以来发展迅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

连续20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连续30年保持23%以上的增幅。

2003年以来,我国港口集装箱装卸效率不断刷新和突破世界记录,目前也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

在世界航运市场上,中国因素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重要因素,对于国际海运贸易的健康发展、维系国际航运市场经济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参与国际海运事务,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政策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加强。

关键词: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概况;问题和分析自1956年4月,美国泛大西洋汽船公司“马科斯顿”号集装箱船首航纽约—休斯顿航线的海上集装箱运输以来,国际集装箱运输至今已有57年了。

由于集装箱运输与传统件杂货散运方式相比具有运输效率高、装卸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及服务质量优的巨大优越性,集装箱化很快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广和发展。

而随着集装箱运输软硬件成套技术的日臻完善,到了20世纪80年代集装箱运输进入了国际多式联运时代。

国际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与传统的件杂货散运方式相比,它具有运输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及服务质量优的特点。

正因如此,集装箱运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保证国际贸易的最优运输方式。

尤其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集装箱运输软硬件成套技术臻于成熟,到80年代集装箱运输已进入国际多式联运时代。

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利用集装箱进行联运的新的运输组织方式。

它通过采用海、陆、空等两种以上的运输手段,完成国际间的连贯货物运输,从而打破了过去海、铁、公、空等单一运输方式互不连贯的传统做法。

如今,提供优质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己成为集装箱运输经营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国际多式联运的优越性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比区段运输高级的运输组织形式,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首先试办多式联运业务,受到货主的欢迎。

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

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

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行业成为了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集装箱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高效、安全、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逐渐成为了物流行业的主流之一。

本文将对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二、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概念及优势1.概念集装箱多式联运是指在不同的交通方式之间采用相同规格和标准的集装箱,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转换,实现货物从起点到终点无需换包装、无需转运,从而达到高效、便捷、安全等目标。

2.优势(1)提高效率:采用统一标准化包装,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转换,使得货物在不同交通方式之间实现快速转换,大大提高了货物运输效率。

(2)降低成本:由于集装箱可以重复使用,并且可以通过多种交通方式进行转换,降低了包装费用和转运费用。

(3)保障安全:采用统一标准化包装,并且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转换,在运输过程中可以有效保障货物的安全。

(4)环保节能:采用集装箱多式联运可以减少货物在转运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三、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20世纪50年代,国际海运领域出现了标准化集装箱,为集装箱多式联运提供了基础。

70年代初期,欧洲国家开始推广铁路集装箱运输,逐渐形成了以铁路为主导、公路、水路为补充的多式联运格局。

2.发展阶段(80年代-90年代)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推广铁路集装箱运输,并逐渐形成以铁路为主导、公路、水路为补充的多式联运模式。

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建设沿海干线高速公路和内陆干线高速公路,并逐步完善相关设施和服务体系。

3.成熟阶段(21世纪至今)21世纪初期,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

同时,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集装箱多式联运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一批集装箱多式联运枢纽和物流园区,并逐步形成了以铁路为主导、公路、水路为补充的多式联运格局。

2024年多式联运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多式联运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多式联运市场环境分析1. 概述多式联运市场是指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如陆路、水路、航空等)整合运输资源和服务,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物流运输方案。

本文将对多式联运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政策支持等角度进行讨论。

2. 市场规模多式联运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多式联运市场规模已超过600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多式联运市场,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是主要的市场份额持有者。

3. 发展趋势多式联运市场在未来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首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物流需求的增长,多式联运将成为未来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多式联运市场的发展,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运用将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另外,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也将促进多式联运市场的健康发展。

4. 政策支持政府在多式联运市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来推动市场的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行政审批、降低运输成本、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等方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多式联运市场的监管,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和顺利运行。

5. 挑战与机遇多式联运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各种物流服务商角逐市场份额。

同时,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和整合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然而,多式联运市场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等。

6. 结论多式联运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应用,多式联运市场将成为未来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将推动多式联运市场的健康发展。

然而,市场竞争和协调整合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只有通过创新、合作和提供优质的服务,多式联运市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现状与趋势一、本文概述集装箱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物流运输方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加,集装箱多式联运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当前状况,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概述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然后从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效率、信息化水平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实际,本文将探讨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促进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物流业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历程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逐步发展起来的。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集装箱运输技术,并逐渐将其应用到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中,标志着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初步形成。

在90年代,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和物流需求的不断扩大,集装箱多式联运得到了快速发展。

尤其是铁路集装箱运输,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提高了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为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21世纪,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的不断创新,集装箱多式联运逐渐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联系更加紧密。

近年来,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新型港口的建设,为集装箱多式联运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条件。

随着绿色物流、智能物流等理念的普及,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也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在实际中表现为货物集装化率的提高(1978年 港口集装箱化率为1.7%,到1998年港口集装箱化 率约为60%),导致在运输方式上向“高效、高速、高
质”的方向转变,即产业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对运输需
求的变化,包括对运输方式选择和运输过程中价值 目标的指向。在产业结构进一步由第二产业向第三 产业转化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会更高,社会越来 越具有服务特性和信息特性,从而对运输质量的要 求会更高。运输业本身会向高效优质的服务方向发
炭、矿石、钢铁等方面的运输需求急剧增加,国家首
先必须从数量上迅速扩大运输能力,以尽快满足急 剧增长的运输需求。在运输化由初步阶段向完善阶 段转化时,虽然原材料工业仍在继续发展,但加工产 品对运输提出了多样化、方便、安全、迅速等更高的
总奠运量
.岁-
质量要求,这要求运输系统更具有衔接、配套和综合 性的功能。当进入完善运输化的阶段以后,高度加工
大量的进出口货物大都以传统的件杂货方式在港口
与内陆之间进行集疏运,严重制约了集装箱运输优 势的发挥,使集装箱多式联运大都集中在沿海港口 地区,而内陆集装箱多式联运却远未形成。
式多变,短期行为严重,使运输质量难以保证,其在
Perspective Chao—he
WEI Ji—gang,RONG
Ab8t‘a。t:AU
(Economics。nd Managemen£School,Northern Jiaot。喈UnhJersity,&抗ng 100044,ChimJ
kinds of factors
of
are
integrated
1.产业结构的演进
1978年以来中国产业结
构的变动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
基本持平,略有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则趋于上升。从
产值结构看亦然,也就是说中国的产业结构已从 “二、一、三”向“二、三、一”转变。随着产业结构的变 化,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重、厚、长、大” 型的产品结构逐渐向“轻、薄、短、小”型的产品结构 转化,单位重量产品的价值上升,集约化产品逐渐增
关键词:集装箱多式联运;经济;制度因素;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u169.1
Analyze the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9753(2000)08—0040-05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tainer
Multimoldal Tra璐port fnm
Marcoeeonomical
种小批量灵活多变的生产方式,满足“零库存”和世 界范围生产体系的需要。运输化的重要性在社会中 的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 “后运输化”的趋势,图1是各发达国家运输化分阶 段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运输化与工业化及运输技 术进步的对应关系。
中所起的作用。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运输
化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运输化理论把运输的发展 分为三个阶段:前运输化阶段,它主要发生在工业革 命之前。运输化阶段,它主要是随着工业化的发生而 出现。它又分为初步运输化和完善运输化两个分阶 段;后运输化阶段。在初步运输化阶段,纺织原料,煤
万方数据 40中固软科学8/2000
运输化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生和发展有这样 一些共同的特点:运输化一般是在外来军事和经济 的侵略下被强迫开始的,殖民地运输化是帝国主义 国家经济运输化的附属物;由于真正的国家工业化 一般开始很晚,因此初步运输化阶段拖得时间特别 长;运输的空间布局不平衡,一部分现代运输工具与 相当部分的传统运输方式在长时间内处于并存的状
2.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的深
化,国际贸易量大增,以海运为主的国际贸易方式迅 速得到发展。中国对外贸易中90%左右的货物通过 海上运输,船舶的大型化、专业化以及货物成组化运 输需求使集装箱运输这一现代运输方式得以空前发 展。中国外贸的迅猛发展推动着中国集装箱运输业 的发展,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也促进着中国集装箱运输的 发展,贸易结构的高级化导致了中国进出口产品的 结构发生变化,初级产品在进出口总额中不断下降, 工业制成品在进出口总额中迅速上升,所占比重越 来越大。这种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为集装箱运输 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从而对作为外贸易运输主要方 式的集装箱运输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集装箱运输在外贸运输领域的发展也促进了 内贸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发展。内贸货物集装箱化运 输这些年来的发展特征表现为:国际标准箱运量在 增长,尤其是特种货物集装箱量增长很快,国内非 标准箱运量在减少。目前全国港口内贸标准箱吞吐 量已从1997年的10万TEU增长到1998年的65 万TEU,1999年突破150万TEU,到2010年,国内内 贸集装箱运输网络基本完善,运量将达到700万 TEU,港口吞吐量将达到1600万TEU。由铁路、公路 主导的内贸集装箱运输和以海运为主导的外贸集 装箱运输将通过多式联运把中国内外贸集装箱联 成一片,它无疑将成为贸易活动中普遍应用的运输 形式。
一、集装箱多式联运 运输化理论从运输业长期变化的角度刻画出交 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从历史与逻 辑统一的角度去观察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漫长历史
长进一步转向更多地依赖深度加工,依赖技术和信
息,后运输化的阶段趋势也日益明显,具体表现为社
会发展对运输质量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运输
已经融为其物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满足各

tO
push
the
c。ntainer
muhimodal
transport
devel。pment.This
perspective.
趴由ze
1n“uence
paper
the
development
China’
container
muhimodal
transport from marcoeconomical 2.Analyze
中国集装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从宏观经济分析的角度研究中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影响因素,1.指出集装箱多式联运是运输业发展 的高级阶段,是适应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运输要求;2.分析了中国运输制度对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 影响;3・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运输业的要求,指出中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是中国运输业在经济全球化趋 势下对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最新变化在运输方面的要求所作出的反应。
态;由于发达国家运输化的示范效应和信息革命的
冲击,必然使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运输化过程出
现新的特点,对现代通讯设施等的需要也会提前。 二、对集装箱运输及其多式联运的要求 按照运输化理论,各种运输方式先后出现的时
间顺序是与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图l的 运输化阶段清晰地刻画出了发达国家集装箱多式联 运阶段所对应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集装箱多式联 运是运输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在发达国家运输化 过程发展到较高水平以后,是在运输组织技术方面 所发生的一次重大变化。集装箱运输在发达国家在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兴起是与当时发达国家将进 入后工业化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 与之相反,中国尽管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 在铁路上产生了集装箱运输,这种技术的创新无疑 具有巨大的先进性。但是当时作为工业化初期的中 国,当务之急是尽快改造自已的传统农业经济,发展
Hewest
of the
intemational
di7ision of labor,intematiorm]trade and wodd market’s
change.
Key words:container muhimodal transport;economical;insfutiohal factors;globali髓tion
工业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部门,多批量、高价值的运
—√,一一
∥柚
避月

‘乡/
I嫩■R遥
时啊
…… 一自龋■蝴一
图1
oE}《*m-. 船
量比例上升。对运输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椿,运输业的
发展更多是体现在质的改善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增
收稿日期:2000—05—06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项目,项目号为79670001 运输与经济关系示意图
配来实现,市场机制作用不强。与之相应,中国的运 输体系分别被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分割,没有形 成统一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企业在组织形式上采 取“政企合一”的形式,企业没有切断与主管部门的 隶属关系,企业靠政府权力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政 府靠企业来实现本部门的利益。与这种状况相联系 的是按照行政权力边界形成各运输部门的条块分 割。而且在各运输方式之间形成了相互封锁,造成进 入障碍,破坏了运输方式之间通过自发激励形成有 效协作的可能。集装箱多式联运是一个需要由许多 运输方式参与的大系统,要在这种相对封闭和隔绝 的环境中建立有效地运输协作,光靠单独一种运输 方式的企业独立行动是不太可能的,需要借助超经 济的行政力量推动,这一点在中国集装箱多式联运 形成的早期尤为突出。另一方面,这种体制还导致 “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使得生产力不够集 中。众多运输企业规模甚小,它们在运输发展中的 缺陷显而易见:由于企业规模过小,不可能采用先进 的技术设备和大规模生产技术,加之管理水平低,因 而不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小企业经营方
3.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格局
集装箱多式
联运在陆域上的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具有明显
万方数据
8/2000中国软科学4l
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各地区集装箱运 量与地区的外向度有关,与地区的专业化(区际意义 产品)有关,以及与区域经济差异有关。中国对外开 放在空间上是逐步推进的,1978—1992年,中国对 外开放的重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1992年以来, 对外开放逐步向长江沿江地区和内陆沿边地区推 进;其次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经济特区为先导,在市 场取向的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而且国家 投资明显地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中国沿海地区持 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与内地在发展中的差距扩 大。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 来,沿海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由1990年的52% 增加到1995年的58.3%,沿海省份的对外贸易量 占全国的80%以上,集装箱运输相应地也主要集中 沿海,特别是对外口岸所在的省份和地区。这一方面 说明集装箱运输主要是外贸海运;另一方面也说明 外向度高的地区集装箱运输量就大,沿海发达地区 一般都是外向度比较高的。随着与港口距离的增大, 集装箱运输服务也锐减,广大内陆省份(包括一些沿 海省份的西部)的外运货物集装箱化率很低,目前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