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三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试验-化工控制工程试验中心

合集下载

试验三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试验-化工控制工程试验中心

试验三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试验-化工控制工程试验中心

试验三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试验-化工控制工程试验中心过程控制系统与工程实验指导书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目录实验一单容自衡水箱液位特性测试实验 (3)实验二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验 (6)实验三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验 (8)实验四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验 (10)实验五下水箱液位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实验 (12)实验一单容自衡水箱液位特性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容水箱的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并记录相应液位的响应曲线。

2.根据实验得到的液位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关的方法确定被测对象的特征参数T 和传递函数。

二、实验设备1.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2.计算机、MCGS 工控组态软件、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3.万用表一只三、实验原理所谓单容指只有一个贮蓄容器。

自衡是指对象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位置被破坏后,不需要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预,依靠其自身重新恢复平衡的过程。

图1-1所示为单容自衡水箱特性测试结构图及方框图。

阀门F1-1、F1-2和F1-8全开,设下水箱流入量为Q1,改变电动调节阀V1的开度可以改变Q1的大小,下水箱的流出量为Q2,改变出水阀F1-11的开度可以改变Q2。

液位h 的变化反映了Q1与Q2不等而引起水箱中蓄水或泄水的过程。

若将Q1作为被控过程的输入变量,h 为其输出变量,则该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就是h 与Q1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根据动态物料平衡关系有Q 1-Q 2=A dtdh (1-1) 将式(1-1)表示为增量形式ΔQ 1-ΔQ 2=Adt h d ? (1-2) 式中:ΔQ1,ΔQ2,Δh ——分别为偏离某一平衡状态的增量; A ——水箱截面积。

在平衡时,Q 1=Q 2,dtdh =0;当Q1发生变化时,液位h 随之变化,水箱出口处的静压也随之变化,Q2也发生变化。

由流体力学可知,流体在紊流情况下,液位h 与流量之间为非线性关系。

但为了简化起见,经线性化处理后,可近似认为Q2与h 成正比关系,而与阀F1-11的阻力R 成反比,即ΔQ 2=R h ? 或 R=2Q ??h (1-3) 式中:R —阀F1-11的阻力,称为液阻。

实验三 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验

实验三 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验

(实验三)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验报告班级测控四班学号0800201428 姓名王常玥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组成原理。

2.掌握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与投运方法。

3.了解阶跃扰动分别作用于副对象和主对象时对系统主控制量的影响。

4.掌握液位串级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为水箱液位的串级控制系统,它是由主控、副控两个回路组成。

主控回路中的调节器称主调节器,控制对象为锅炉汽包,其液位为系统的主控制量。

副控回路中的调节器称副调节器,控制对象为上水箱,又称副对象,其液位为系统的副控制量。

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因而副控回路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副调节器的的输出直接驱动电动调节阀,从而达到控制液位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主调节器应为PI 或PID控制。

由于副控回路的输出要求能快速、准确地复现主调节器输出信号的变化规律,对副参数的动态性能和余差无特殊的要求,因而副调节器可采用P 调节器。

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4-2所示。

图4-2 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a)结构图(b)方框图三、实验设备DDD-Z05-I实验对象及DDD-Z05-IK控制屏、DDD-Z05-III 电源控制柜一台、SA-12挂件一个、SA-13A挂件一个、计算机一台、万用表一个、实验连接线若干。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本实验选择上水箱和锅炉汽包,实验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然后将阀门F1-1、F1-6、F2-14全开,F1-9 、F2-15开适当开度(F1-9﹥F2-15),其余阀门均关闭。

1.按照第一章1-6用网线和交换机连接操作员站和服务器,以及服务器和主控单元,“SA31 FM148现场总线远程I/O模块”、“SA31 FWM158现场总线远程I/O模块”挂件挂到屏幕上,并将挂件的通讯线街头插入屏内Profibus-DP总线接口上,将控制屏左侧Profibus-DP总线连接到主控单元DP口,并按照下面的控制屏接线图连接实验系统。

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验

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验

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验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双容对象的特性。

2( 掌握调节器参数的整定与投运方法。

3( 研究调节器相关参数的改变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1( 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装置。

2( 计算机、上位机MCGS组态软件、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3( 万用表一只三、实验原理本实验系统以中水箱与下水箱为被控对象,下水箱的液位高度为系统的被图6-1 双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结构图控制量。

基于系统的给定量是一定值,要求被控制量在稳态时等于给定量所要求的值,所以调节器的控制规律为PI或PID。

本系统的执行元件既可采用电动调节阀,也可用变频调速磁力泵。

如果采用电动调节阀作执行元件,则变频调速磁图6-2 双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方框图力泵支路中的手控阀F2-4或F2-5打开时可分别作为中水箱或下水箱的扰动。

图6-1为实验系统的结构图,图6-2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图6-1所示,完成实验系统的接线。

2( 接通总电源和相关仪表的电源。

3( 打开阀F1-1、 F1-2、F1-7、F1-10和F1-11,且使F1-10的开度大于F1-11的开度。

4( 用实验四(上册)中所述的临界比例度法或4:1衰减振荡法整定调节器的相关参数。

5( 设置系统的给定值后,用手动操作调节器的输出,控制电动调节阀给中水箱打水,待中水箱液位基本稳定不变且下水箱的液位等于给定值时,把调节器切换为自动,使系统投入自动运行状态。

6( 启动计算机,运行MCGS组态软件软件,并进行下列实验:1)当系统稳定运行后,突加阶跃(给定量增加5%,15%),观察并记录系统的输出响应曲线。

2)待系统进入稳态后,启运变频器调速的磁力泵支路,分别适量改变阀F2-4或阀F2-5的开度(加扰动),观察并记录被控制量液位的变化过程。

7.通过反复多次调节PI的参数,使系统具有较满意的动态性能指标。

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DCS实训报告毕业论文

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DCS实训报告毕业论文

DCS实训报告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一、实训目的(1)、熟悉集散控制系统(DCS)的组成。

(2)、掌握MACS组态软件的使用方法。

(3)、培养灵活组态的能力。

(4)、掌握系统组态与装置调试的技能。

二、实训容及要求以THSA-1型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装置为工业对象。

完成中水箱和下水箱串级液位控制系统的组态。

要求:设计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并用MACS组态软件完成组态。

包括:(1)、数据库组态。

(2)、设备组态。

(3)、算法组态。

(4)、画面组态。

(5)、在实验装置上进行系统调试。

三、工程分析THSA-1型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装置中水箱和下水箱串级液位控制系统需要2个输入测量信号,1个输出控制信号。

因此,该系统包括:(1)、该系统有2个AI点LT1、LT2,1个AO点LV1。

(2)、该系统需要1个模拟量输入模块FM148用于采集中水箱液位信号LT1和下水箱液位信号LT2;1个模拟量输出模块FM151用于控制电动控制阀的开度LV1。

并且FM148的设备号为2号,FM151的设备号为3号。

(3)、LT1按2号设备的第1通道,LT2按2号设备的第2通道。

LV1按3号设备的第1通道。

(4)、系统配备1个现场控制站10站,1台服务器兼操作员站。

四、实训步骤1、工程的建立(1)、打开:开始程序 macsv组态软件数据库总控。

(2)、选择工程/新建工程,新建工程并输入工程名;Demo。

(3)、点击“确定”按钮,然后在空白处选择“demo”工程。

工程信息如下图所示:(4)、选择“编辑>域组号组态”,选择组号为1,将刚创建的工程“demo”从“未分组的域”移到右边“改组所包含的域”里,点击“确认”按钮。

然后,在数据库总控组态软件窗口会出现当前工程名、当前域号、该域分组号、系统总点数。

(5)、数据库组态。

(a)、在菜单栏的“编辑”下,选择“编辑数据库”,弹出窗口,输入用户名和口令bjhc/3dlcz,进入数据库组态编辑窗口。

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和串级控制

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和串级控制

式中,为槽 1 的时间常数,T1=R2C;T2 为槽 2 的时间常数,T2=R3C2。 经计算 T1=9.09,T2=17.43 上式即为双容液位过程的数学模型 与自衡单容过程的阶跃响应相比, 双容过程的阶跃响应一开始变化慢, 其原因是槽与槽 之间存在液体流通阻力而延缓了被控量的变化。显然,串联容器越多,则过控容量越大,时 间约延长。 双容过程也可以近似为有时延的单容过程。其做法是通过相应曲线Δ h2 的拐点作切线 (如虚线所示),与时间轴相交于 A 点,与Δ h2 的稳态值Δ h2 (∞)相交于 C 点,C 点在 时间轴上的投影为 B。此时,传递函数可近似为
图 7 双容水箱液位阶跃响应曲线
本课程设计采用负阶跃,得到响应曲线如图 8 所示。
图 8 双容水箱液位的负阶跃响应曲线(2)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其特征参数 K、T1、T2 及传递函数。
K
h 2() 输入稳态值 12.3 = =12.3 xO 阶跃输入量 1 t1 t2 5.1 2.25 = =3.4 2.16 2.16
变化量(流量的变化量与原流量的比)则随阀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所以,线性调节阀在小 开时流量的相对变化量大,灵敏度高,控制作用强,容易产生振荡:而在大开度时流量的相 对变化量小,灵敏度低控制作用弱。由此可知,当线性调节阀工作在小开度或大开度时,其 控制性能均较差,因为不宜用于负荷变化大的过程。
第二章双容水箱特性Hale Waihona Puke 测试= q1 - q 2
h1 R2
q 2 = C2 dh 2 dt
= q 2 q3
h 2 R3
q3
式中,分别为流过阀 1、2、3 的流量;分别为槽 1、2 的液位;分别为槽 1、2 的容量系 数;分别为阀 2、3 的液阻。 进行拉斯变换,整理后的传递函数为

guokong解析

guokong解析

长沙学院CHANGSHA UNIVERSITY专业训练与创新实习报告过程控制系统实习系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专业年级班级:11 电气 1 班学生姓名:伍小东学号:2011024114瞿瞾指导教师:成绩评定:2014年11 月目录实验一单容自衡水箱液位特性测试实验 (3)实验二单闭环流量定值控制系统 (6)实验三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8)实验四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 (10)实验六锅炉内胆温度特性的测试 (15)实验七三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17)实验八锅炉夹套水温定值控制系统 (19)实验一单容自衡水箱液位特性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容水箱的阶跃响应测试方法,并记录相应液位的响应曲线;2.根据实验得到的液位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应的方法确定被测对象的特征参数K、T 和传递函数;3.掌握同一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

二、实验设备实验对象及控制屏、各类电路挂件、计算机一台、万用表一个、导线若干;三、实验原理所谓单容指只有一个贮蓄容器。

自衡是指对象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位置被破坏后,不需要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预,依靠其自身重新恢复平衡的过程。

图2-1所示为单容自衡水箱特性测试结构图及方框图。

阀门F1-1、F1-2和F1-8全开,设下水箱流入量为Q1,改变电动调节阀V1的开度可以改变Q1的大小,下水箱的流出量为Q2,改变出水阀F1-11的开度可以改变Q2。

液位h的变化反映了Q1与Q2不等而引起水箱中蓄水或泄水的过程。

若将Q1作为被控过程的输入变量,h为其输出变量,则该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就是h与Q1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图3-1 单容自衡水箱特性测试系统(a)结构图(b)方框图四、实验内容本实验选择下水箱作为被测对象(也可选择上水箱或中水箱)。

实验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然后将阀门F1-1、F1-2、F1-8全开,将下水箱出水阀门F1-11开至适当开度,其余阀门均关闭。

图3-2 仪表控制单容水箱特性测试实验接线图五、实验数据曲线图3-3 单容自衡水箱对象特性测试曲线图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是自衡水箱的特性曲线测量,因此在测量的时候应不需要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预,而是依靠其自身重新恢复平衡。

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XXXX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专业:控制工程姓名: XXX学号:XXXXXX指导教师: XXX完成时间:XXXXX实验名称: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双容水箱液位的特性。

2.掌握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与投运方法。

3.研究调节器相关参数的改变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4.研究P、PI、PD和PID四种调节器分别对液位系统的控制作用。

5.掌握双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

实验仪器设备:1.实验对象及控制屏、SA-11挂件一个、SA-13挂件一个、SA-14挂件一个、计算机一台(DCS需两台计算机)、万用表一个;2.SA-12挂件一个、RS485/232转换器一个、通讯线一根;3.SA-21挂件一个、SA-22挂件一个、SA-23挂件一个;4.SA-31挂件一个、SA-32挂件一个、SA-33挂件一个、主控单元一个、数据交换器两个,网线四根;5.SA-41挂件一个、CP5611专用网卡及网线;6.SA-42挂件一个、PC/PPI通讯电缆一根。

实验原理:本实验以中水箱与下水箱串联作为被控对象,下水箱的液位高度为系统的被控制量。

要求下水箱液位稳定至给定量,将压力传感器LT2检测到的中水箱液位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在与给定量比较后的差值通过调节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达到控制下水箱液位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应为PI或PID控制。

调节器的参数整定可采用本章第一节所述任意一种整定方法。

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所示。

方案设计及参数计算: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的一般形式,它是由被控对象、执行器、调节器和测量变送器组成一个单闭环控制系统。

系统的给定量是某一定值,要求系统的被控制量稳定至给定量。

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一)经验法系统参数δ(%)T I(min) T D(min)温度20~60 3~10 0.5~3流量40~100 0.1~1压力30~70 0.4~3液位20~80(二)临界比例度法根据临界比例度δk和振荡周期T S,按下表所列的经验算式,求取调节器的参考参数值,这种整定方法是以得到4:1衰减为目标。

双容水箱串级PID控制实验液位

双容水箱串级PID控制实验液位

双容水箱液位串级PID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PID调节规律2、学习串级PID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3、学习串级PID控制系统投运和参数整定二、实验设备1、四水箱实验系统DDC实验软件2、PC机(Window 2000 Professional 操作系统)三、实验原理1、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一个控制器的输出用来改变另一个控制器的设定值,这样连接起来的两个控制器称为“串级”控制器。

两个控制器都有各自的测量输入,但只有主控制器具有自己独立的设定值,只有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送给被控对象,这样组成的系统称为串级控制系统。

本仿真系统的双容水箱串级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图17-1 本仿真系统的双容水箱串级控制系统框图串级控制器术语说明主变量:y1称主变量。

使它保持平稳使控制的主要目的副变量:y2称副变量。

它是被控制过程中引出的中间变量副对象:上水箱主对象:下水箱主控制器:PID控制器1,它接受的是主变量的偏差e1,其输出是去改变副控制器的设定值副控制器:PID控制器2,它接受的是副变量的偏差e2,其输出去控制阀门副回路:处于串级控制系统内部的,由PID控制器2和上水箱组成的回路主回路:若将副回路看成一个以主控制器输出r2为输入,以副变量y2为输出的等效环节,则串级系统转化为一个单回路,即主回路。

串级控制系统从总体上看,仍然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因此,主变量在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和单回路定值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具有相同的品质指标。

但是串级控制系统和单回路系统相比,在结构上从对象中引入一个中间变量(副变量)构成了一个回路,因此具有一系列的特点。

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优点有:1)副回路的干扰抑制作用发生在副回路的干扰,在影响主回路之前即可由副控制器加以校正2)主回路响应速度的改善副回路的存在,使副对象的相位滞后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减小,从而改善了主回路的相应速度3)鲁棒性的增强串级系统对副对象及控制阀特性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4)副回路控制的作用副回路可以按照主回路的需要对于质量流和能量流实施精确的控制由此可见,串级控制是改善调节过程极为有效的方法,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控制系统与工程实验指导书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目录实验一单容自衡水箱液位特性测试实验 (3)实验二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验 (6)实验三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验 (8)实验四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验 (10)实验五下水箱液位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实验 (12)实验一 单容自衡水箱液位特性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容水箱的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并记录相应液位的响应曲线。

2.根据实验得到的液位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关的方法确定被测对象的特征参数T 和传递函数。

二、实验设备1.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2.计算机、MCGS 工控组态软件、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3.万用表一只三、实验原理所谓单容指只有一个贮蓄容器。

自衡是指对象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位置被破坏后,不需要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预,依靠其自身重新恢复平衡的过程。

图1-1所示为单容自衡水箱特性测试结构图及方框图。

阀门F1-1、F1-2和F1-8全开,设下水箱流入量为Q1,改变电动调节阀V1的开度可以改变Q1的大小,下水箱的流出量为Q2,改变出水阀F1-11的开度可以改变Q2。

液位h 的变化反映了Q1与Q2不等而引起水箱中蓄水或泄水的过程。

若将Q1作为被控过程的输入变量,h 为其输出变量,则该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就是h 与Q1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根据动态物料平衡关系有Q 1-Q 2=A dtdh (1-1) 将式(1-1)表示为增量形式ΔQ 1-ΔQ 2=Adt h d ∆ (1-2) 式中:ΔQ1,ΔQ2,Δh ——分别为偏离某一平衡状态的增量; A ——水箱截面积。

在平衡时,Q 1=Q 2,dtdh =0;当Q1发生变 化时,液位h 随之变化,水箱出口处的静压也随之变化,Q2也发生变化。

由流体力学可知,流体在紊流情况下,液位h 与流量之间为非线性关系。

但为了简化起见,经线性化处理后,可近似认为Q2与h 成正比关系,而与阀F1-11的阻力R 成反比,即ΔQ 2=R h ∆ 或 R=2Q ∆∆h (1-3) 式中:R —阀F1-11的阻力,称为液阻。

图1-1 单容自衡水箱特性测试系统 (a )结构图 (b )方框图将式(1-2)、式(1-3)经拉氏变换并消去中间变量Q2,即可得到单容水箱的数学模型为W 0(s )=)()(1s Q s H =1RCs R +=1s +T K (1-4) 式中T 为水箱的时间常数,T =RC ;K 为放大系数,K =R ;C 为水箱的容量系数。

若令Q1(s )作阶跃扰动,即Q1(s )=sx 0,x0=常数,则式(2-4)可改写为 H (s )=TT K 1s /+×s x 0=K s x 0-T K 1s x 0+ 对上式取拉氏反变换得h(t)=K x 0(1-e -t/T ) (1-5)当t —>∞时,h (∞)-h (0)=Kx0,因而有 K=x 0h h )()(-∞=阶跃输入输出稳态值 (1-6) 当t=T 时,则有 h(T)=K x 0(1-e -1)=0.632K x 0=0.632h(∞) (1-7)式(1-5)表示一阶惯性环节的响应曲线是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如图1-2(a )所示,该曲线上升到稳态值的63%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水箱的时间常数T 。

也可由坐标原点对响应曲线作切线OA ,切线与稳态值交点A 所对应的时间就是该时间常数T ,由响应曲线求得K 和T 后,就能求得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

图1-2 单容水箱的阶跃响应曲线如果对象具有滞后特性时,其阶跃响应曲线则为图1-2(b ),在此曲线的拐点D 处作一切线,它与时间轴交于B 点,与响应稳态值的渐近线交于A 点。

图中OB 即为对象的滞后时间τ,BC 为对象的时间常数T ,所得的传递函数为: H(S)=TsKe s+-1τ (1-8)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按图1-1接好实验线路,并把阀V1和F1-11开至某一开度,且使V1的开度大于F1-11的开度。

2.接通总电源和相关的仪表电源,并启动磁力驱动泵。

3.把调节器设置于手动操作位置,通过调节器增/减的操作改变其输出量的大小,使水箱的液位处于某一平衡位置。

4.手动操作调节器,使其输出有一个正(或负)阶跃增量的变化(此增量不宜过大,以免水箱中水溢出),于是水箱的液位便离开原平衡状态,经过一定的调节时间后,水箱的液位进入新的平衡状态。

5.启动计算机记下水箱液位的历史曲线和阶跃响应曲线。

五、实验报告要求1.画出单容水箱液位特性测试实验的结构框图。

2.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及曲线,分析并计算出单容水箱液位对象的参数及传递函数。

六、思考题1.做本实验时,为什么不能任意改变出水阀F1-11开度的大小?2.用响应曲线法确定对象的数学模型时,其精度与那些因素有关?3.如果采用中水箱做实验,其响应曲线与下水箱的曲线有什么异同?并分析差异原因。

实验二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闭环液位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2.掌握单闭环液位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

3.研究调节器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1. 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2. 计算机、上位机MCGS组态软件、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3. 万用表一只三、实验原理图2-1 中水箱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a)结构图 (b)方框图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2-1所示。

被控量为中水箱(也可采用上水箱或下水箱)的液位高度,实验要求中水箱的液位稳定在给定值。

将压力传感器LT2检测到的中水箱液位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在与给定量比较后的差值通过调节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达到控制中水箱液位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应为PI或PID控制。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完成系统的接线。

2.接通总电源和相关仪表的电源。

3.打开阀F1-1、F1-2、F1-7和F1-11,且把F1-10控制在适当的开度。

4.选用单回路控制系统实验中所述的某种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整定好调节器的相关参数。

5.设置好系统的给定值后,用手动操作调节器的输出,使电动调节阀给中水箱打水,待其液位达到给定量所要求的值,且基本稳定不变时,把调节器切换为自动,使系统投入自动运行状态。

6.启动计算机,运行MCGS组态软件软件,并进行下列实验:1)当系统稳定运行后,突加阶跃扰动(将给定量增加5%~15%),观察并记录系统的输出响应曲线。

2)待系统进入稳态后,适量改变阀F1-7的开度,以作为系统的扰动,观察并记录在阶跃扰动作用下液位的变化过程。

7.适量改变PI的参数,用计算机记录不同参数时系统的响应曲线。

五、实验报告要求1.用实验方法确定调节器的相关参数。

2.列表记录,在上述参数下求得阶跃响应的动、静态性能指标。

3.列表记录,在上述参数下求得系统在阶跃扰动作用下响应曲线的动、静态性能指标。

六、思考题1.如果采用下水箱做实验,其响应曲线与中水箱的曲线有什么异同?并分析差异原因。

2.改变比例度δ和积分时间TI对系统的性能产生什么影响?实验三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双容对象的特性。

2.掌握调节器参数的整定与投运方法。

3.研究调节器相关参数的改变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1. 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2. 计算机、上位机MCGS组态软件、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3. 万用表一只三、实验原理本实验以中水箱与下水箱串联作为被控对象,下水箱的液位高度为系统的被控制量。

要求下水箱液位稳定至给定量,将压力传感器LT2检测到的中水箱液位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在与给定量比较后的差值通过调节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达到控制下水箱液位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应为PI或PID控制。

调节器的参数整定可采用本章第一节所述任意一种整定方法。

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3-1所示。

图3-1 双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a)结构图 (b)方框图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完成实验系统的接线。

2.接通总电源和相关仪表的电源。

3.打开阀F1-1、 F1-2、F1-7、F1-10和F1-11,且使F1-10的开度大于F1-11的开度。

4.单回路控制系统实验临界比例度法或4:1衰减振荡法整定调节器的相关参数。

5.设置系统的给定值后,用手动操作调节器的输出,控制电动调节阀给中水箱打水,待中水箱液位基本稳定不变且下水箱的液位等于给定值时,把调节器切换为自动,使系统投入自动运行状态。

6.启动计算机,运行MCGS组态软件软件,并进行下列实验:1)当系统稳定运行后,突加阶跃扰动(给定量增加5%~15%),观察并记录系统的输出响应曲线。

2)待系统进入稳态后,启运变频器调速的磁力泵支路,分别适量改变阀F2-4或阀F2-5的开度(加扰动),观察并记录被控制量液位变化过程。

7.通过反复多次调节PI的参数,使系统具有较满意的动态性能指标。

用计算机记录此时系统的动态响应曲线。

五、实验报告要求1.用实验方法确定调节器的参数。

2.列表表示在上述参数下,系统阶跃响应的动、静态性能。

3.列表表示在上述参数下,系统在扰动作用于中水箱或下水箱时输出响应的动态性能。

4.列表表示经调试后求得的调节器参数和相应系统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

六、思考题1.为什么本实验较上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更容易引起振荡?如果达到同样的动态性能指标,为什么本实验中调节器的比例度和积分时间常数均要比前两个实验大?2.你能说出下水箱的时间常数比中水箱时间常数大的原因吗?实验四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特点。

2.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与参数的整定方法。

3.研究阶跃扰动分别作用于副对象和主对象时对系统主控制量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1. 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2. 计算机、上位机MCGS组态软件、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3. 万用表一只三、实验原理本实验为水箱液位的串级控制系统,它是由主控、副控两个回路组成。

主控回路中的调节器称主调节器,控制对象为下水箱,下水箱的液位为系统的主控制量。

副控回路中的调节器称副调节器,控制对象为中水箱,又称副对象,中水箱的液位为系统的副控制量。

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因而副控回路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副调节器的的输出直接驱动电动调节阀,从而达到控制下水箱液位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主调节器应为PI或PID控制。

由于副控回路的输出要求能快速、准确地复现主调节器输出信号的变化规律,对副参数的动态性能和余差无特殊的要求,因而副调节器可采用P调节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