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专题2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课件选修5

高中政治专题2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课件选修5
高中政治专题2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课件选修5






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学习目标] 1.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2.理解民事权利 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明确积极维护权利的重要性和履行义务的必要性。 3.知 道法律规定的追究民事责任的诉讼时效。 4.通过对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学习, 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增强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初步树立民法 精神。
【提示】 小壮、小壮父母和学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4.教材 P18 探究问题
【提示】 (1)小春爸爸要求还款的权利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根据法律 规定,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所 以应从借条的还款日期起计算。本案中,小春爸爸手中的借条没有还款日期, 所以诉讼时效应以小春爸爸要求还款的日期为准。因此,本案未超过诉讼时效。
2.分析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谁?
【提示】 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 ①民事主体:张某和李某。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双方买卖的标的—— 手机。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张某与李某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第 3 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全面理解民事法律关系
(1)基本内涵:是由民法调整而形成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 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
二、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1.民事权利的实现: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2.公民依法维权意识增强: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各 项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公民依法维护权利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高中政治第二专题第一框题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政治第二专题第一框题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第二专题第一框题《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认识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和构成要素;列举事例,说明既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懂得积极维护权利的重要性和履行义务的必要性;2、能力目标:懂得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分析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举日常生活中依法维护权利、承担责任的事例,说明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

感受积极维护权利的重要性和履行义务的必要性,树立维权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难点:列举事例,说明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

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由民法调整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民事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和内容。

3.民事主体的分类:_____________、依法成立的_______或者其他组织。

4.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民事主体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民事权利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也有赖于公民依法维护权利意识的增强。

6.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权利人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民法规定的______________制度。

即时巩固:1.我国民法调整的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这里的公民、法人应该是( )A.特殊主体 B.一般主体C.平等主体 B.财产主体2.法律上的民事主体是指( ) A.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B.除公民(自然人)外依法成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C.智力成果、商业标记和人格利益D.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3.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民事行为能力B.民事主体的内容C.民事客体的对象 D.人们的实际行动4.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 )①主体②法律事实③内容④客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要点理解:1.民事法律关系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2高中政治

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2高中政治
(1)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 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 利,二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2)小周的爸爸享有报名参加旅行的权利,但也同时应该履行维护旅 行社权益的相关义务。在本案例中,因事不能参加旅行,小周的爸爸 就应该向旅行社支付相关费用。
解析:政府向银行贷款属于借贷合同法律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 政府机关与银行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因此该法律关系应当由民法调 整。
答案:D
【典例】 小周的爸爸计划暑假一家人到北京旅游,报名参加了某旅行 社组织的旅行团。后来由于小周所在的学校要进行暑假夏令营活动, 小周的爸爸只好向旅行社表示不去了,但被拒绝。之后,该旅行社要求 小周的爸爸支付相关费用,遭到拒绝后,将小周的爸爸告上了法庭。 此案例告诉我们,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张某向李某买旧彩电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张某向李某买旧彩电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此买卖行为完全有效。 因为合同成立时张某已经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 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须征得其父母同意。张某因车祸死亡 是在买卖民事行为成立之后,这不影响他在此前所做出的民 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大红》 基础梳理
一、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
1.民事法律关系含义
是由民法调整的 人身 关系和 财产 关系。我国民法总则规
定:民法调整 平等 主体的 自然人
、 法人
和 非法人
组织之间的 人身 关系和 财产 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包含的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独立享有 民事权利
、承担 民事义务
解析:B ①④符合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表述。②表述正确但与题 意无关。③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错误的表述。

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易混易错-2023年高考政治必背知识手册(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易混易错-2023年高考政治必背知识手册(统编版)

《法律与生活》-【口袋书】2023年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1.民法仅调整自然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解析】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类型违反了民法基本原则中的平等原则。

(×)【解析】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都平等地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法律根据自然人不同的年龄和智力状态规定了不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类型并没有违反民法基本原则中的平等原则。

3.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因此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固定不变的。

(×)【解析】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4.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5.自愿原则,就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可以不受限制地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解析】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不受限制的,当事人自愿实施的行为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即民事主体还应该遵循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等其他的民法基本原则。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1.自然人的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所以人格尊严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解析】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2.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均享有姓名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权利。

(×)【解析】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权利。

3.与他人同名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最新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ppt课件

最新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ppt课件

月收入千元的深圳机场清洁女工梁丽,在垃圾
桶旁“捡”到一箱价值超过300万元人民币的黄金
首饰。梁丽有可能被司法机关以盗窃罪起诉,一旦
定罪,因为数额巨大,梁丽面临的最高刑罚是无期
徒刑。
2009年9月25日,检察机关最终
认定“捡黄金”案梁丽犯盗窃罪
的证据不足,认定其行为构成侵
占罪,属“不告不理”的自诉案
注意: 并非所有自然人和法人(或组织)都能成为民事法律 关系的主体。只有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的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是两个不同的法学概念,民 事权利是一种依法可以获得的实际权利,主体可以依 法根据自己的意志确定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法, 并且可以转让,放弃自己的民事权利。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共
同指向的对象,主要有: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
和权利。
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核心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民 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探究一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背景材料 2014 年 3 月 2 日凌晨,浙江省江山市某小区一商品房内突然 发生火灾,造成这次火灾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条电热毯。火 灾烧毁了该房主刘女士孩子的床及毛毯、床单等床上用品,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 200 元。刘女士非常气愤,于当日下午 来到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经工作人员积极调解,经销商张某 在 3 月 5 日赔偿刘女士全部经济损失。 问题探究:试分析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 《物权法》第109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 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 《物权法》第112条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 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 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 行义务。

2021-2022高二政治选修5课后作业:2.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高二政治选修5课后作业:2.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一、选择题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①主体②法律事实③内容④客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因此选D项。

答案:D2.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法律部门,民法所调整的是()A.劳动关系B.公平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C.纵向的经济管理关系D.全部社会关系解析:民法是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民事法律关系包括公平民事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B项符合题意。

答案:B3.民事法律关系()①是民事主体间发生的社会关系②是由民法调整和爱护的社会关系③须同时具备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关系④是当事人均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C4.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①甲堆木柴于乙门口致乙通行困难,乙要求甲清除木柴②甲答应与乙结婚后反悔,乙要求甲履行承诺③甲养的鱼因渔场消灭缺口顺水游入乙的水塘,甲恳求乙予以返还④甲不在家,邻居乙为其接待来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②④属于道德层面,仅仅是口头承诺结婚和善意接待来客,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也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①③正确,选C项。

答案:C5.下列关于民事权利力量和民事行为力量的生疏,正确的是()①公民的民事权利力量和民事行为力量是全部公民从诞生时起就具备的②法人的民事行为力量和民事权利力量同时发生,同时毁灭③法人的民事权利力量与民事行为力量是全都的④公民的民事权利力量和民事行为力量因人的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公民的民事行为力量并非随着诞生而具备的,它因公民的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而民事权利力量是全部公民从诞生时起就具有的。

①④错误,②③正确。

答案:B6.关于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说法错误的是()A.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B.当事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应准时提出相关恳求C.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爱护权利的主见D.道德大事的诉讼时效可适当延长答案:D7.下列属于维护民事权利的有()①于某的丈夫隐瞒彩票中巨奖哄骗其离婚,于某起诉到法院②音乐创作人张怀季指责新版《西游记》侵权③赵某要求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害自己合法权益赐予赔偿④李某起诉解除婚姻关系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我国民法调整公平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2)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2)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民法的含义、意义;2.描述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和要素;3.明确民法的基本原则。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公民认真学习民法知识,提高法治素养;科学精神:理解民法的作用、含义和要求,明确民法的基本原则,描述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和要素;公共参与:生活中践行法治意识,实现有序参与。

依法维权,遵守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教学难点】理解民法规定的六项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和情境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罗翔视频《你懂民法吗?》二、新课讲授议题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议学材料:案例1:马三照顾父亲多年,直至其离世。

父亲临终前立下遗嘱,称其去世后由马三继承他的房子。

父亲委托马三将该遗嘱打印了出来。

父亲去世后,马三的兄弟姐妹们对该遗嘱不认可,认为遗嘱落款处父亲的名字是马三写的,非父亲所签。

双方因此对簿公堂。

法院经审理认为,马三所持遗嘱不具备打印遗嘱的法定生效要件,该遗嘱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案例2:2020年12月30日,赵某打篮球时与王某发生碰撞,导致王某2颗门牙折断。

王某将赵某起诉至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人民法院,要求赵某赔偿其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交通费等共计4.5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自愿参加运动,应视为自愿承担可能发生的合理风险。

本案中,王某没有提供证据证明赵某对损害的发生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2021年6月,法院判决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议学任务:结合案例说说民法典实施的意义。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专题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专题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2 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专题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第一部分“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教案,依据新人教版选修5教材内容,主要包括:
1. 权利与义务的概念与关系;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权利与义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首先,我发现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可能过于抽象,导致学生难以消化。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权利与义务,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引入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权利义务的内涵。
其次,小组讨论的引导工作需要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提问技巧,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讨论效果。同时,也会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
- 法治思维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会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如面对侵权行为时,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而非采取非法手段。
- 案例分析能力的提升:针对具体案例,学生需要学会分析权利与义务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如公共场所吸烟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权利与公共义务的关系。
- 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公共参与能力,如参加志愿者活动、环保行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侵犯了乙的肖像权、名誉权。甲必须 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赔偿乙一定的精神损失费。
教材18页:啥叫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 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 利。 普通诉讼时效:即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 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3年
民法总则规定:8周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分水岭(民法通则中是 10岁)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 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 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 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 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 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 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 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体现了对人从“摇篮到坟 墓”关怀!与我们息息相关!
一、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
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 之中,并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包括独立享 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 及其他组织。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 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 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 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 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 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2015.5.8 2016.4.8 2018.5.7 2019.4.7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 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1.民事关系:含义(财产和人身关系)、包含的 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原则 2.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怎么维护?(三点) 3.违反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那些责任?诉讼时效?
失主的寻物启事,明确以特定金额作为报酬,在法 律上构成“悬赏广告”,具有法律约束力,拾得人 归还失主时,可以要求其履行承诺,支付报酬。至 于当事人是否接受,则是其行使权利的问题,放弃 报酬也是其行使权利的一种方式。
你对法律了解多少? 你知道哪些法律?
规定什么是犯罪、犯什么 罪、应承担什么样的刑事 责任的法律。即规定何种 行为构成了犯罪、犯罪的 种类、形态以及对犯罪如 何处以刑罚的法律规范。
①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 2分) ②主体:小明和卖家;(1分) 客体:交付T恤和交付货款的行为;(1分) 内容:小明的权利是要求店家交付T恤,义务是向卖家交 付1000元的货款。(1分) 卖家的权利是向小明要1000元 ,义务是交付T恤。(1分)
当你知道自己的权利遭到 侵犯时,你怎么办?
甲年过 30 ,未婚,暗恋同事乙。一日,甲在乙 门外拾得一本相册,发现正是乙的影集,如获 至宝。甲将乙的照片悬挂于室内欣赏,并利用 电脑合成技术,将自己的照片与乙的照片合成 在一起,制作成画册,题名为“爱的宣言”, 向朋友炫耀。 甲有没有侵犯乙的合法权益?如果甲侵权 了乙的合法权益,应该以什么方式承担侵权行 为的民事责任?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财产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财产的归属和财产流 转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它直接以物质利益为内容 ,如财产所有权关系、债权关系、租赁关系等。 人身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因人格利益和身份关 系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如因人的姓名、名称、名 誉而发生的关系,因发明、以及创造出科学、文学、 艺术作品而发生的法律关系中的人身权利义务方面, 都属于人身法律关系。这类关系虽然不具有直接的物 质利益内容,但并不是不与人的物质利益发生联系。
选考要求: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 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c); 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a)
看教材15页的案例:
从道德角度,你怎么看这事?
从法律角度,你怎么看这事?
“拾金不昧”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 上的一项义务。《民法通则》第79条、92 条规定,拾得人应当将遗失物归还失主, 如果据为己有,就构成“不当得利”。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 象,主要有: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等。
所有权关系——物 债权关系——行为 知识产权关系——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 人身权——人格利益
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核心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 和承担的义务。
近日,小明通过淘宝网购向A店买了一件价值千元的T恤, 简要分析本案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6分)
积极维护民事权利
怎 具备法律依据(学法、懂法) 么 利用法律,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维 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使社会健康协调的发展 护?
如果你违反了相关义务, 又会有什么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法通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 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 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这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 也可以合并适用。
情景1:2014.5.8日,小A向小B借款3万元,约定2015 年5月8日还,小A指定日期到达后,未还款。
2015.5.8
2018.5.7
情景2:小B由于急着结婚,急需用钱,于是小B在2015 即诉讼时效中断。 年3月8日,催小A还款。诉讼期间不受影响。
情景3:小B由于急着买车,需用钱,于是小B在2016年 4月8日,催小A还款。诉讼期间开始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