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集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特点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特点1. 简介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也称为共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结构。
在该电路中,基极和发射极之间通过一个电容连接,而集电极直接连接到电源。
本文将详细探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
2. 特点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1 电压增益高共集电极放大电路通常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
这是因为该电路的输出信号是从集电极获得的,而输入信号通过基极和发射极进入电路。
因此,输出信号的增益几乎等于输入信号的增益。
2.2 输入电阻低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较低的输入电阻。
这是因为输入信号通过基极和发射极进入电路,而基极-发射极之间的电容提供了较低的电阻。
这使得电路对输入信号的响应更加灵敏。
2.3 输出电阻高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较高。
这是因为输出信号是从集电极获得的,该电路的输出是集电极和电源直接连接的。
因此,输出信号的电阻较高,可能需要进一步和其他电路阶段进行匹配。
2.4 相位反转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在电流放大时发生相位反转。
输入信号的相位和输出信号的相位相反。
这一特点使得该电路在许多应用中非常有用,例如信号放大和频率选择。
2.5 宽频带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宽频带的特性。
这是因为该电路采用了共集电极的结构,电容和电感之间形成了并联的谐振电路。
这种结构使得电路可以在相对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
3. 应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在许多应用中得到广泛使用,以下是其常见的应用领域:3.1 信号放大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可用于放大低幅值的信号。
在这种应用中,输入信号被放大到足够的水平,以便接下来的电路阶段能够正确处理。
3.2 频率选择由于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宽频带特性,因此可以用于频率选择的应用。
通过选择适当的电容和电感值,可以对特定频率的信号进行放大。
3.3 音频放大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在音频放大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可以将微弱的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的水平,以便通过扬声器等输出设备播放。
3.4 信号调理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还可用于信号调理的应用。
模电13.-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射极输出器

RB C1 +
RS +
es+–
ui –
RE
请同学们画出 +UCC 直流通路
+C2
RB
+
RL uo
–
IC
IB + + UCE
UB–E RE
–
IE
+UCC
求Q点:
IB
UCC UBE
RB (1 )RE
IE (1 )IB UCE UCC IE RE
动态分析——先请同学们画出交流通路 的微变等效电路
1. 电压放大倍数
RL RE // RL U o Ie RL
(1 )IbRL U i Ibrbe Ie RL
Ibrbe (1 )IbRL
Au
(1 )Ib RL I (1 )Ib RL
(1 )RL 1 rbe (1 )RL
es+–
ui –
RE
+UCC +C2
+ RL uo
–
请大家画以上电路的交流通路
交流通路如下
集电极直 接接地
RS +
+ ui RB
es
–
–
RE
+ RL uo
–
RS +
es+
–
ui RB –
RE
+ RL uo
–
由于集电极直接接电源, 则构成交流通路里集电
极接地。
那么信号可以看成:基极共集电极地输入, 发射极共集电极地输出。
RS E S-+
61
+ U i -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讲解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讲解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电路,用于放大输入信号的电压。
它是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简单、稳定、线性度高等优点。
本文将对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进行详细的讲解。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它由一个NPN型晶体管、电容、电阻等元件组成。
输入信号通过电容C1耦合到晶体管的基极,而电源电压Ve则通过电阻Rb1和电阻Rb2分压形成。
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e与电源电压Vcc相连,形成了放大电路的输出。
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基极电压与集电极电压共用电源电压,因此称为共集电极电路。
这种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为180度,即电压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输入电压为正半周期时,电容C1充电,电压在电容上升。
此时,电压在电阻Rb1和电阻Rb2之间形成电压分压,将一部分电压作用在晶体管的基极上,使得晶体管的输入电流增大。
晶体管的输出电流也随之增大,通过电阻Re形成输出电压。
当输入电压为负半周期时,电容C1放电,电压在电容上下降。
此时,电压在电阻Rb1和电阻Rb2之间形成电压分压,将一部分电压作用在晶体管的基极上,使得晶体管的输入电流减小。
晶体管的输出电流也随之减小,通过电阻Re形成输出电压。
通过上述的工作原理,可以得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为Av = -gm * Re,其中gm为晶体管的跨导,Re为电阻的阻值。
电压增益的负号表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为180度。
除了电压增益,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还具有电流放大的特点。
由于电阻Re的存在,电流通过晶体管的电流与电阻Re之间存在关系,当输入电压变化时,输出电流也会随之变化。
这使得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流放大的作用。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实际电子电路中,它常常用于信号放大、阻抗匹配等方面。
由于其简单、稳定、线性度高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了很多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电路,具有简单、稳定、线性度高等优点。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用于放大电信号。
它常被用于开关电源、音频放大器和其他电子设备中。
本文将介绍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1. 工作原理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也被称为共射极放大电路,是由一个晶体管和几个其他元件组成的。
晶体管的集电极(C)被连接到正电源,发射极(E)被连接到地,基极(B)被测量信号输入。
输入信号的大小和极性变化会导致晶体管的电流变化。
当基极电压变高时,集电极电流也会增加。
这样,通过电流的变化,输入信号就被放大了。
2. 特点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高电压放大系数: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系数(也称为增益)非常高。
这是因为输出信号取自集电极,而不是晶体管的发射极。
晶体管的发射极和地连接,所以输出电压可以接近电源电压。
因此,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在许多应用中非常有用。
- 输入输出之间的相位反转: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相比发生了反转。
这是由于信号被放大后,要从晶体管的集电极引出。
因此,输出信号相位反转的特性限制了某些应用中会有相位误差的情况。
- 直流耦合: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输入和输出之间通常是通过直接连接的。
这意味着直流信号可以传递,而无需使用电容器进行耦合。
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电容器的不良或老化而引起的性能问题。
3. 应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示例:- 音频放大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可以用于音频放大器,将微弱的音频信号放大到足以驱动扬声器的电平。
这种电路通常被用于收音机、音响和电视等设备中。
- 开关电源:在开关电源中,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用于控制稳定输出电压。
输入信号可以控制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从而控制电源输出的电压。
- 信号传输: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还可以用于信号传输,如无线电收发系统。
通过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可以调整输出信号的功率,以适应不同的传输需求。
4. 总结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具有高电压放大系数和直流耦合的特点。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电路,它主要用于增强电子
设备中的微弱信号或者加以处理后的信号。
它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有源
元件(晶体管或二极管)和空气电容,将输入信号转变蔽位,形成一
个合适的电压差(驱动信号),然后将其反馈到输入源上,从而大大
放大输入信号的幅值。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有几种类型,非常适合扩大微小信号的放大电路。
它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灵敏度,提高输入电平,并减少噪声,使信
号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另外,它还可用于阻尼和调节各种类型的动态
特性,如响应速度和频率响应。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常见类型包括普通放大器、差分放大器、非
线性放大、可调放大、存储放大和双重增益放大器等。
一般来说,它
们都具有低噪声,高效率放大和低漂移等特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
使用。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应用广泛,用于生产各种电子元器件,如复合
高速摄像机,声光调控器、测量系统和传感器等。
它可以帮助保护电
子设备免受外部的干扰,使它们的工作更加稳定。
另外,它也可以用
于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节省电子设备的成本。
由于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
欢迎。
无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专业人士,我们都可以从中受益。
它可
以改善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体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
可以说,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是电子行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电 工 电 子 技 术
•
Ib (1 )RL
•
Ib
(1 )RL rbe (1 )RL
•
•
因rbe<<(1+β)RL′,故 Uo ≈Ui ,两者幅度相近,相位相同,|Au|小
于1且接近于1。
第7页
共 集 电 极 放 大 电动 路态
分 析
1.2
2 输入电阻
由图10-12所示电路可得射极输出器的输入 电阻为
ri RB //[rbe (1 )RL ]
分 析
1.1
如图10-11所示为射极输出器的直流 通路,由此电路可得到
IE IB IC IB IB (1 )IBΒιβλιοθήκη IBUCC UBE
RB (1 )RE
UCE UCC RE IE
图10-11 射极输出器的直流通路
第5页
共 集 电 极 放 大 电动 路态
分 析
1.2
射极输出器的交流微变等 效电路如图10-12所示,据此 可分析其动态性能指标。
图10-12 射极输出器的交流微变等效电路
共 集 电 极 放 大 电动 路态
分 析
1.2
第6页
1 电压放大倍数
由图10-12所示电路可得
•
•
•
Uo RL Ie (1 )RL Ib
•
•
•
•
•
Ui rbe Ib RL Ie rbe Ib (1 )RL Ib
•
•
Au
Uo
•
Ui
rbe
(1 )RL Ib
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比较大,可达几十千欧到几百千欧。
3 输出电阻
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为
ro
RE
共集电极电路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共集电极电路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电压放大倍数是指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比率,是衡量电路信号放大能力的重要指标。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其特点是输入电阻较高,输出电阻较低。
下面将从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其计算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也称为集电极放大电路,是一种以晶体管的集电极(Collector)为输出端,控制器基极(Base)为输入端,发射器环短接于负载电阻与电源之间的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输入信号加到基极上时,由于电容的作用,使得直流运动速度不断地迟滞起来,以致在运动的过程中集电极电流就呈现出随着信号变动的幅值而变化的情况,因此,可以得到采用这个电路的功放器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间是有幅度变动关系的。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较高是因为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 pn 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形成了一对互相限制的二极管。
在这种情况下,输入阻抗的计算可以通过计算基极电流和基极电压之间的比值得到。
公式如下:输入电阻Rin = ΔVin / ΔIin其中,ΔVi n 为输入电压的变化量,ΔIin 为基极电流的变化量。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较低是因为其输出电压取自晶体管的集电极,集电极由于有电源供电,电路在这个地方具有较低的电阻。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输出电阻Rout = ΔVout / ΔIout其中,ΔVout 为输出电压的变化量,ΔIout 为输出电流的变化量。
实际计算输出电阻时要注意,输出电阻的值会受到负载电阻的影响。
当负载电阻有限时,输出电阻会随之变化。
总之,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的特点,适合用于信号放大方面的应用。
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的计算可以通过相应的公式进行,其中考虑了变化量的影响。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三极管be之间的电容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三极管be之间的电容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三极管放大电路,也被称为电压跟随放大器或者防射极器。
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被接到基极,对应输出信号从集电极派生而出。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它可以被用在音频放大器和下变频电路中。
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被放大并且镜像到输出端,同时信号的相位也被倒转了180度。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共集电极放大电路非常适合于一些需要低输出阻抗的应用。
与此同时,相位倒转的特点对于一些特殊的电路设计也会产生有帮助的影响。
然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也有一些限制因素,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电容。
这个电容成为了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一个重要瓶颈,非常影响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与其他元器件之间都会存在电容情况。
其中最为明显和重要的一个就是BE之间产生的电容。
由于三极管BE之间的电路电容和在元器件之间的电容有很大不同,会因应用环境而改变。
因此,在进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设计和分析时,必须要考虑这些电容带来的影响。
BE之间的电容通常包含一个空穴电容和一个电子电容。
空穴电容和电子电容之间会随着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例如,在正向偏置时,空穴电容会更大,而电子电容则比较小。
这也意味着当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BE之间的电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另外,BE之间的电容也与三极管的制造工艺和材料有关。
例如,硅材料的三极管拥有较大的BE之间电容,而砷化镓材料的三极管则更小一些。
这也意味着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来减小BE之间电容的影响。
当BE之间的电容比较大时,会影响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性能。
它会限制输入信号的带宽范围,并造成输出信号失真。
为了最小化BE之间电容的影响,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例如交流耦合和电容调节。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调整BE之间电容的大小,来提高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性能。
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BE之间电容的大小需要认真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共集放大电路
一、共集放大电路基本原理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如图 2- 11( a)所示。
它是由基极输入信号,发射极输出信号。
从交流通路图2-11b 来看,集电极是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的公共端,故称共集电路。
又因为信号是从发射极输出,所以又叫射极输出器。
( a)(b)
图 2-11共集放大电路
( a)电路(b)交流通路
二、共集放大电路的特点
1.静态工作点比较稳定
射极输出器的直流通路如图2- 12 所示。
由图可知 :
U
CC I
BQ
R
b U BEQ I EQ Re , I BQ=
I
EQ
1+
于是有
U
CC -U
BEQ
U
CC
(2- 23)
I CQ I EQ=
R e+R
b
R e+
R b
1+1+
U CEQ U
CC
-I
CQ
R
e(2 - 24)图 2-12共集电路的直流通路
I CQ与三极管的参数无关,所以这个电路还具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
2.电压放大倍数小于 1 (近似为 1 )
图 2- 13 是图 2-11( a)的微变等效电路,由等效电路可知:
U o=(1+) I o R L式中R L= R e // R L
U i= I b[ r be+(1+)R L ]
于是可得
A u=U
o=(1+ )R
L( 2- 25)U i r be+(1+ ) R L
在式(2- 25)中,一般有(1+) Rr be,所以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接
近1),正因为输出电压接近输入电压,两者的相位又相同,故射极输出器又称为射极跟
随器。
图 2-13共集电电路的等效电路
应当指出,尽管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但射极电流I e是基极电流I b的(1
+)倍,仍能够将输入电流加以放大。
所以,射极输出器虽然没有电压放大,但具有电
流放大和功率放大作用。
3. 输入电阻高
由图 2-13 可知
R i= r be+(1+)R L
R i= R b // R i= R b //[ r be+(1+)R L ](2-26)
可见,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是由偏置电阻R b和基极回路电阻[ r be+(1+)R L ] 并联而成的。
通常R b的值较大(几十至几百千欧),同时[r be+(1+) R L ] 也比 r be大得多,因此,
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可高达几十千欧到几百千欧。
4.4.输出电阻低
因为 A u=U
o 1 ,即 U o A u U i U i,输出电压与负载R
L无关,即射极输出器是一个理U i
想的电压控制的电压源,所以输出电阻很小,可以证明:
r be+ (R b// R s )
R o= R e //( 2- 27)
1+
一般情况下
r be+( R b // R s ) R e
1+
所以R o r be+( R s // R b )
1+
若不计信号源内阻(R S=0),则有
R o
r be
( 2- 28)1+
射极输出器具有很小的输出电阻(一般为几欧至几百欧),为了进一步降低输出电阻,还可选用值较大的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