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典故:囊萤映雪
三字经中的成语

三字经中“如囊萤”“如映雪”的故事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
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
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
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
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
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
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晋书.车胤(yin)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窦燕山、《三字经》、成语五子登科的来历窦燕山和《三字经》《三字经》说:“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这是对窦燕山教育子女经验的总结。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他的老家是蓟州渔阳,也就是今天河北唐山遵化,目前遵化境内尚存窦禹钧墓和碑。
成语故事囊萤映雪中的主人公

成语故事囊萤映雪中的主人公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研究成语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中的主人公,希望对你有用!成语故事囊萤映雪中的主人公是车胤成语故事囊萤映雪中的主人公人物简介车胤(约333年—401年),字武子,南平新洲(今湖南津市)人。
东晋大臣。
车胤自幼聪颖好学,因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自此学识与日俱增。
风姿美妙,敏捷有智慧,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
宁康初年,迁中书侍郎,累迁侍中,转骠骑长史、太常,进爵临湘侯,因病离职。
起任护军将军,出拜吴兴太守,迁丹阳尹,入朝拜吏部尚书。
为人公正,不畏强权,后为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逼令自杀。
人物生平车胤,[1] 字武子,南平郡人。
曾祖父车浚,曾任孙吴会稽太守。
父亲车育,官至吴郡主簿。
南平太守王胡之以知人闻名,见到童年时的车胤,对其父车育说:“这小儿将会光耀足下门户,可使他学有专攻。
”车胤勤奋不倦,博学多通。
家中贫寒,常常缺少灯油,夏天夜里用白色丝袋盛装数十只萤火虫作照明读书,夜以继日(这就是《三字经》上“如囊萤”的故事)。
及至年长,风姿美妙,聪明机灵,敏捷有智慧,在乡里之间很有声望。
桓温做荆州刺史时,召车胤为从事,因其善于辨析义理而特别器重他。
引为主簿,后又迁为别驾、征西长史,于是显名于朝廷。
当时只有车胤和吴隐之是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的。
车胤善于赏玩集会,当时每有盛会,桓温必邀车胤出席。
若车胤不在,众人都说:“没有车公不快乐。
”仆射谢安每逢游集之日,就摆设筵席恭候车胤。
宁康初年(373年),朝廷封车胤为中书侍郎、关内侯。
晋孝武帝曾讲解《孝经》,仆射谢安侍坐于旁,尚书陆纳伴讲,侍中卞耽伴读,黄门侍郎谢石、吏部郎袁宏手执经书,车胤与丹杨尹王混选取文句,当时舆论把这看作是一种荣耀之盛事,其后累迁侍中。
[2]太元(376年—396年)年间,朝廷增置太学生一百人,让车胤兼任国子博士。
三字经典故囊萤映雪

三字经典故囊萤映雪三字经中有许多经典的典故,如头悬梁,锥刺股。
囊萤映雪等故事。
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些这些典故!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赵中令是宋朝的中书令(宰相)赵普,这段话讲的是赵普半部《伦语》治天下的故事。
赵普与赵匡胤是小时候的同学兼朋友,他出身比较艰苦,少年时期没有好好读过书,以后跟随赵匡胤打天下。
宋朝开国后,赵普历任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匡义两朝的宰相,自称半部《论语》帮助赵匡胤打天下,另外半部《论语》帮助赵匡义治理天下。
赵普白天忙于处理国家政务夜晚则读《鲁论》,所谓“鲁论”就是鲁国通行的《论语》二十篇。
据说每当遇到重大问题,赵普总是说:“明天再做决策。
”晚上回家以后,他从箱子里面拿出一本书仔细地读,第二天准能够提出一个很高明的见解。
上古时候,水神共公不服皇帝统治,就与他打起来。
战争异常激烈,从天上打到人间,最后打到西方不周山下。
战局僵持不下,共工脾气暴躁,一头撞向不周山。
结果,灾祸发生了。
因不周山是支撑天的柱子,天柱一倒,天倾西北地陷东南,造成洪水泛滥。
女娲为了拯救人类,采来五色石,用天火敖成膏,把天补上。
但倾斜的天,凹陷的地,再难恢复。
至今,日落西山水流东南。
慢慢明白,在漫长的人生中,时间、责任就像是地上的沙砾,惟有紧紧抓住机遇、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将这些普通粗糙的沙砾变成可贵的金子。
不紧紧抓住机遇的人、不愿承担责任的人固然轻松潇洒,但他们生命长河会黯淡粗糙,他们始终发不出金子般灿烂光辉。
时间久了大家都很奇怪,觉得赵普家里一定藏有什么秘籍宝典,于是买通他的家人打探这个秘密。
有一天,家人趁他不在家把书拿出来一看,原来是《论语》。
可是谁也不相信,怎么可能是人人皆知的《论语》呢?县太爷命人把他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很悲痛的抱者儿子大哭。
谁知道,那个强盗竟然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且伤心地说:赵匡胤得知此事,亲自到他家来探问,赵普就把那本《鲁论》拿了出来。
赵匡胤说:“此为朕幼年所习,如今卿家还在读吗”?赵普回答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尽在其中”。
囊萤映雪的故事

囊萤映雪的故事囊萤映雪的故事篇1晋代的孙康晚上不能看书,因为他没钱买灯油,所以他必须早睡。
他觉得让时间白白流逝很可惜。
有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转向窗外,发现窗户里有一缕光线。
本来是大雪反射的,可以用来看书。
所以他太累了,立刻穿好衣服,拿出书,走到外面。
在宽阔的大地上反射的雪光,比房间里的雪光要亮得多。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书,他的手和脚都冻僵了,于是他爬起来跑,同时搓着手指。
从那以后,每到雪夜,他从不错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学习。
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促使他的知识突飞猛进,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之后做了大官。
胶囊萤火虫映雪:晋代小时候穷,夏天在书包里练萤火虫学习;雪的倒影:晋代的孙康冬天经常利用雪的倒影看书。
形容家境贫寒,学习刻苦。
这个故事起源于晋代的车胤和孙康。
囊萤映雪的故事篇2“囊萤”的主人公是晋代的车胤,他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也是晋代发生的.故事,指的是晋代的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囊萤”典出《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
曾祖浚,吴会稽太守。
父育,郡主簿。
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於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现代文如下:(晋朝)车胤字武子,是南平人。
曾祖父车浚,曾经担任会稽郡太守,他的父亲车育在郡任主簿。
太守王胡之善于识才,一次见到车胤,对他的父亲说:“这个孩子会使你家门大兴,可以让他安心学习。
”车胤勤奋攻读,孜孜不倦,他知识广博,学问精通.由于家里贫穷,常常没有灯油,在夏天他就捕几十只萤火虫,放到一种白色的绢做成的口袋里,以萤光照明,夜以继日苦读。
你知道,车胤小时候很聪明。
连善于察言观色的王太守都说,这孩子将来大有前途。
如果是的话,恐怕我们会非常自豪。
但是车胤仍然努力学习,因为他的家庭太穷了,不能在萤火虫的光线下看书。
囊萤映雪的典故

囊萤映雪的典故1. 简介囊萤映雪是一个源自中国的典故,意为无用之举或不切实际的努力。
这个典故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一种努力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情况。
2. 典故来历故事的源起可以追溯到中国南北朝时期,据《北史·王僧朗传》记载,当时有一个名叫王僧朗的人在雪地里遇到了一只昏倒的萤火虫。
为了保护这只虫子,王僧朗将其小心翼翼地放入囊中,以免被雪覆盖。
然而,由于囊中的热气,雪花融化后变成了水,导致虫子被淹死。
这个故事成为了囊萤映雪的典故。
3. 典故意义囊萤映雪的典故通过生动而夸张的情景让人们明白一种愚蠢而不切实际的努力。
即使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最终结果却仍然无法实现目标。
这个典故告诫人们要脚踏实地,不要做无用功,要努力朝着切实可行的目标努力。
4. 典故的现实应用囊萤映雪的典故不仅仅存在于古代的故事中,它也经常被用来形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况。
4.1 工作领域在工作场合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人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一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事情上。
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却追求一些毫无意义的细节,导致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
这时,可以用囊萤映雪的典故来形容这种有心却无力的努力。
4.2 学习领域在学习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过于追求完美的人。
无论是为了完成一份作业还是为了考试,他们都会不断努力追求最高分,但最终却未必能够取得理想的结果。
这种情况下,囊萤映雪的典故可以形容这些不切实际的努力,提醒人们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精力,不要做一些无用功。
5. 总结囊萤映雪的典故告诉我们,努力并不一定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明确目标,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并朝着切实可行的方向努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就,而不是陷入囊萤映雪的无用之努力中。
注:以上文章为AI助手根据您提供的标题生成的Markdown格式文本,如需对其进行修改和编辑,可在Markdown编辑器中打开并进行编辑。
囊萤映雪的故事50字_囊萤映雪的故事赏析

囊萤映雪的故事50字_囊萤映雪的故事赏析“囊萤”的主人公是晋代的车胤,他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也是晋代发生的故事,指的是晋代的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囊萤”典出《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
曾祖浚,吴会稽太守。
父育,郡主簿。
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於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现代文如下:(晋朝)车胤字武子,是南平人。
曾祖父车浚,曾经担任会稽郡太守,他的父亲车育在郡任主簿。
太守王胡之善于识才,一次见到车胤,对他的父亲说:“这个孩子会使你家门大兴,可以让他安心学习。
”车胤勤奋攻读,孜孜不倦,他知识广博,学问精通.由于家里贫穷,常常没有灯油,在夏天他就捕几十只萤火虫,放到一种白色的绢做成的口袋里,以萤光照明,夜以继日苦读。
你看,车胤小时候就很聪明,连善于相人的的王太守也说这个孩子将来有大出息,要是我们,恐怕早就骄傲得不得罗,但车胤呢,依然努力学习,因为家里穷得没有灯油,居然想出用萤火虫的光来看书办法,值得我们学习吧。
可不?车胤后来成就真的很大呢!他当过中书侍郎、侍中、国子监博学、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丹阳尹、吏部尚书等大官。
由于车胤为人公正、不畏强权,后被会稽王司马道子世子元显逼令自杀(此处名字怪复杂的,以空格分开,便于大家弄懂。
会稽王司马道子是孝武帝同父同母弟,世子是指继承王爷、诸侯爵位者的正式封号的儿子,这里是指司马道子的大儿子司马元显),死后追谥忠烈王。
关于车胤被害,史书中还记载有下面两个小故事。
隆安元年(397),王国宝任左仆射,威震朝廷内外,王恭疾恨道子、国宝扰乱朝政,举兵征讨。
国宝恐慌,其堂弟王绪将军献计:“不如杀掉车胤,除去众人之望,挟持主上和丞相,讨伐诸侯”。
车胤到来后,国宝终不敢杀,反而向他求教计谋。
囊萤映雪的原文和译文

“囊萤映雪”这个成语没有具体的原文,它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
“囊萤”出自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的《晋书·车胤传》,原文为:“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
“映雪”则出自《孙氏世录》,讲述的是晋代孙康的故事,原文为:“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
这两个故事后来被合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勤奋学习的精神。
现代文译文如下:
>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
夏天的夜晚,他就用白绢做成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 晋代的孙康因为家贫,没有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他就只能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的反光来读书,他的性格清正耿直,交往的朋友也都是和他一样品行高洁的人。
囊萤映雪的成语故事

囊萤映雪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的成语故事1晋代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
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
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
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囊萤映雪的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故事源自晋代的车胤与孙康。
囊萤映雪的成语故事2人们常说的“囊萤映雪”,是两个历史典故,并且都发生在晋代。
“囊萤”,讲的是晋代南平人车徽的故事,故称“囊萤映雪”。
车撒的曾祖父车浚在三国时期,聋乌过呆国会稽(现浙江省绍兴市)的太守。
车浚为宫清正,同情百姓。
一年,江浙一带闹灾荒,车浚便上书,要求国君开仓救娇老百姓。
当时吴王是孙皓,孙皓不问青红皂白,下令将车浚处死。
其原因是,昊王认为车浚别有用心,想借机在百姓中树立自己的恩威。
于是,车撒家里祸从天降,一下子,家里变成一无所有,以后,他们便过着清贫如洗的生活。
车撤从小聪明喜谈书,这次家里遭受重大灾难,给他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
年少的车撤,没被困难吓倒,从些,他读书更加专心致志,孜孜不倦,常常是废寝忘食。
来他家的亲成朋友,都称赞车墩年少有志向,将来一定有出息。
其中他父亲的一位好朋友对他父亲J诚恳地说:“车墩这孩子,年小志大啊,又聪明好学,以后一定能使车家再振兴,你要好好培养他啊!”家人听了都很高兴,但家境贫寒,无法为他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只能靠他自己。
白天,车撒从不敢浪费一分一秒,对他来说,真是分秒必争啊!他家的日子越来越困苦,有时连点灯用的油都买不起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典故:囊萤映雪
《三字经》: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缀。
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
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比喻人勤学好问
原出处: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
事见《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晋书·车胤传》后以“映雪囊萤”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成语】囊萤映雪
【词性】褒义
【注音】náng yíng yìng xuě
【释义】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勤学苦读。
【相近词】囊萤照雪、凿壁偷光
【反义词】不思进取
【押韵词】夙夜不解、停阴不解、针头削铁、废铜烂铁、趁热打铁、诲人不惓、尺兵寸铁、土崩瓦解、刃迎缕解、蝉蜕蛇解
【字词解释】囊萤:包着的萤火虫;映雪:利用雪的反光。
【其他表示学习刻苦的成语】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车胤囊萤】
晋代车胤自幼好学不倦,不过因为家境贫困,没有钱买灯油在晚
上读书。
所以,到了晚上他只能背诵诗文。
一个夏夜,他在屋外诵书,忽然看到原野里如星星一样萤火虫在
空中飞舞。
他突发奇想,萤火虫的光亮在黑夜里不正如灯一样吗?这样
我就能够彻夜苦读了!想到这,兴奋的他立即找来了白绢扎成一个小口袋,并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
果然,如此还真的管用。
正是借着这微弱的光芒和坚持不懈地苦读,车胤学识日渐长进,
并最终入朝为官。
【孙康映雪】
同是晋朝的孙康也是因为贫困而无法点灯夜读,所以只能早早睡觉。
这令他觉得光阴虚掷。
一个冬夜,雪下得特别大,白茫茫一片。
半夜时分,寒冷令孙康从睡梦惊醒,但他却发现窗外似乎有一些光亮。
原来那是雪映射出微光。
于是他倦意顿消,这不正能够借着这难得微
光看书吗?于是翻身起来,取出书卷,来到院子里借着那雪映出光如饥
似渴读书。
正是凭着这样学习的精神,使得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最后
他也入朝为官,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一代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