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数控系统伺服主轴及攻牙调整

合集下载

2[1].三菱_M70(参数表)

2[1].三菱_M70(参数表)

参数号基本参数设定值得备注P10011P10023如有第四轴设为4P1003B P1004B P1006B P10070P1010E P1013X.Y.X P10150P10170P10180根据实际设定P10190P10200P1******* 1002 1003P1022X.Y.Z P10250P1026X P1027Y P1028Z P10371P10380P10391P10400P10410P10420P104322P10620P10631P10640P10690P10731P10740P10751P10781P10911P11211P11222选择NC系统的类型 0:加工中心 1:车床输出单位 指定与驱动器进行通信的数据单位指定没有小数点的位置指令的单位 0:最小输入指令单位(参照#1015) 1:1mm单位指定禁止编辑内存中程序编号为9000--9999的程序0:可以编辑 1:禁止编辑程序显示锁定指定接通电源及复位时的绝对/增量模式联0:增量1:绝对指定接通电源及复位时的进给速度指定模式 0:非同期进给(每分进给) 1:同期进给(每转进给)指定接通电源及复位时的直线指令模式 0:直线插补(G01指令状态) 1:定位(G00指令状态)在G28 G30 的参考点返回中,指定中间点的处理。

0:经过程序中指定的中间点移动到参考点1:跳跃程序中间点,直接移动到参考点误差补偿刀具补偿功能指定与机械参数、长度、速度等相关的单位起始英制PLC英制指令指定系统显示语言 22:中文手动挡块式指定是旋转轴还是直线轴 0:直线 1:旋转指定电机旋转方向选择以直径尺寸移动还是直接指定移动主轴插补驱动单元I/F通道NO第2轴名称指定通电及复位时的平面选择设定为哪个平面计数器不显示轴基本轴I 基本轴J 基本轴K 指令类型梯形图选择主轴数 指定主轴的根数指定备轴名称程序指令单位 0:遵照#1003设定三菱M70A系统,主轴MDS-D-SPJ3-75,主轴1:1,三轴进给驱动器MDS-D-SVJ3 2.0KW设定说明系统有效设定 0:无效 1:有效设定系统的轴数输入设定单位 B:1UM C:0.1UM 控制单位 B:1UM C:0.1UM 机械误差补偿单位 B:1UM C:0.1UMP11481P11490P11510P1155100P1156100P11940P11951P120610000可根据实际情况定P1207150P12080P1209500P12250P122600100000P124000000001轴参数P200116000根据实际情况设定P2*******根据实际情况设定P200321P2004160P2005160P200760P200860P201040P2011根据实际情况设定P2012根据实际情况设定P2013根据实际情况设定P2014根据实际情况设定P2*******P2026200P202910一般与丝杆间距相同P20300P20310P2038P20611P20621P2073根据实际情况设定P2074根据实际情况设定P2075根据实际情况设定P207710P207810设定参考点返回指令中挡块式的快速成进给速度通过挡块检测减速停止后,向参考点的接近速度栅格间隔参考点方向第二参考点M调用宏设定插补前加减速时的切削进给速成度设定插补前加减速时的切削进给时间常数各轴的快速进给速度圆弧半径误差补偿系数,可在-60%到+20%之间增减圆弧半径误差补偿量指定进入圆弧入口/出口时的减速速度G1时间常数(线性)将接通电源时的模态状态设置为高精度控制模式。

三菱发那科常用参数对照表

三菱发那科常用参数对照表

三菱发那科常用参数对照表项次参数用途含义三菱M70 发那科OIMC/D 备注1 螺距2218 2029=2218/2 18212 轴名称1013 10203 第二原点2038 12414 背隙补正2011 18515 2012 18526 机床正负极限2013 18517 2014 18528 快速进给速度2001 14209 切削速度速度2002 142110 手动进给速度2002 142211 回参考点速度2026 1423G0 G1速度一样PLC开关18 操作PN OVCANCEL=NO12 主轴最低转速3023伺服通道设定2021 1023主轴通道设定3031回原点方式三轴同时回原点1086=0 1401#1=1回原点方式Z轴先回原点1086=1 1401#1=0DNC加工有效8109=1 138#7=1G5.1Q1 1267#0=0G5 P10000 1267#0=1刀补显示2列1037=1刀补显示4列1037=41060=1-N-Y格式化后1037设定有效镭射有效3623=1 3624 X=2084*2.5 Y=2084*2.5 Z=2084*1.5 固定循环没有完成,程式不能运行1234=1 3402=113 主轴最高转速3001 402014 主轴定位角度3108 4077 403115 主轴马达旋转指令设定3028=3004 3=M3CW 4=M4CCW16 齿轮比参数13057-1306417 主轴齿轮3057-306018 主轴马达齿轮3061-306419 伺服马达类型ID 2225 202020 坐标系平面属性1025-1031 102221 伺服轴号1021/3031主轴102322 绝对位置功能开启8 2217=88 2049 1005#1绝对值设定形式(基准点) 1815#51815#4=1原点设定完成23 绝对值设定形式(基准点) 2049=2 1002#124 初始绝对值选择1073=0开电复位增量=1绝对语言选择1043 3103刀具寿命管理1103=0巨程式8101主轴速度显示模式3111 #6 =0主轴电机转速=1主轴的转速轴回原点方向参数2030=1负方向0正方向1006#51002#1主轴内部定位外部定位8133#1 0:内部1:外部3111#7发生报警切换画面202825 主轴电机类型ID 13031 413326 回升单元类型1303227 G00加减速时间常数1 2001 162028 G00加减速时间常数2 2002 162129 G01加减速时间常数1 2003 162230 G00加减速时间常数2 200431 TV效验0000#032 ISO 0000#133 INI公英制0000#234 8000号程式保护8105=1 3202#0=1 三菱设定1保护8000-999935 9000号程式保护1121=1 1122=1 3202#4=138 20=0、=4 RS232 SET 0 CF SET 439 DNC 连线加工8109=1 138#7=140 屏幕截取8121=1 3301#3=141 主轴电机类型设定1303142 电源单元类型、电阻单元类型1303243 系统循环程式显示隐藏1166=0隐藏=1可见44 MDI执行完成保持、清除1288=0保持=1清除45 伺服自动调整功能开启1164=1 开启后左上角有AT闪烁46 密码保持,机床厂用11018=147 键盘按键音开启关闭8126=148 加工程式光标位置启动11301=149 轴名称显示149450 补正类型显示1037=0 1组=1 两组51 系统选择1007=0(加工中心)=1(车床)52 宏程式M码调用有效无效1195 1195=0无效=1有效53 S码调用有效无效119654 T码调用有效无效119755 GX连接6451=1Z轴垂直防下落调试参数用途含义调试方法56 垂直倾斜轴不平衡扭矩2232=轴100%位移上-下的电流值读数相加/2 设定负值Z向上,正值Z向下垂直轴防下落功能开启2233=4***垂直轴防下落功能时间2248=200MS紧急停止时最大延长时间2255(HF)=2256(HA)的值+100垂直轴防下落功能时间紧急停止时减速时间2256=2004的值加减速时间常数2004=伺服软件调试值三菱攻牙相关参数1 参数功能设定说明2 2017 Z轴攻牙增益根据伺服调试设定,东昱设定38 2249=2017设定值(3209=2017 64SM)3 13002 主轴攻牙增益同2017设定,2017和13002不一样,(P-P<140 值会很大0.148,设定一样0.01东昱实例)4 1305556 3013-3016 攻牙最高转速3000 如果2017=13002 P-P的值任超过140,延长3013的值。

三菱攻牙整理

三菱攻牙整理

三菱攻牙整理
三荾的機器攻牙時,F 值不是進刀速度,F值代表牙刀每牙之間的牙距,F值最大只能到8 轉速不要太高啦,請自行體驗一下
转速*牙距 = 进给
例如攻的牙
S200 M3
G98 G84 X100. 100. Z-30. R3.
搪孔時,請用G76
先將刀具主軸定位,將刀尖面向自己(提刀時會依J值,Y會增量小移提刀,才不會撞刀)
S700 M3
G98 G76 X100. 100. Z-30. R3. F40.
還有,攻牙最好是用氣動式攻牙機來攻比較安全
如果是攻 DC53、SKD11、SLD 鋼料,請先有斷刀的心理準備
為了避免斷刀,所以本來應該鑽 = 的鑽頭
採用大一點的鑽頭如,攻牙會比較順,不會讓鐵屑塞到牙
同理,其他尺寸的牙,也是一樣的
刀路是選鑽孔(drill)
選擇刀具,參數要選攻牙(tap)
按feed會自動算出主軸轉速及進給率,(注意公英制問題)
設定改牙參數....
再post出nc程式,一定要確定主軸轉速及進給率是正確的。

公制牙計算公式如下
F = Feedrate mm/min(進給率)
S= Spindle speed rev/min(主軸轉速)
P= Thread pitch(牙距)
F=S*P
S=F/P
P=F/S
你用一下逆向思为试试就明白了,简单,你把50值变为,不就行了,我就是这样子做的
格式是这样的:
G95S1800;

G80;
G94;
其中F的速度是牙距。

少R1同步带码很简单我现在没有做产品了不然给你写个程序应该没有问题;自己试下应该没有问题。

三菱伺服驱动器一键式调整操作流程

三菱伺服驱动器一键式调整操作流程

三菱伺服驱动器一键式调整操作流程三菱伺服放大器在投入正式使用前,最好都应该进行三菱伺服调整,以使三菱伺服放大器及伺服电机的性能能与连接机械的特性更好地匹配。

否则,在设备调试或使用过程中将可能发生机械振动、抖动、异响,如以下情况:三菱伺服放大器MR-JE系列及MR-J4系列都具有一键式调整功能(由于翻译原因可能又称为“一触式调整”),通过一键式调整,可以简单地完成伺服的调整。

但是在进行一键式调整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主要是让伺服电机循环地来回正反转。

up主刚开始接触这些产品的时候,就觉得为了进行一键式调整,特地去写让伺服电机循环来回正反转的程序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所以,接下来要介绍的方法是如何不通过程序使电机来回正反转。

另外,本文档介绍的方法需使用三菱伺服调整软件MR-Configurator2。

■调整前准备工作一键式调整需要在伺服电机运行中进行调整,因此,在进行调整期间,需要使伺服电机进行正反转反复运行。

可以先使用“测试运行”功能使伺服电机进行定位运行。

■各系列伺服放大器进入测试运行模式的方法:◎JE-A进入测试运行模式的方法(在伺服本体上操作):◎JE-B进入测试运行模式的方法:将参数PC05设置为0010,然后写入到伺服放大器,断电重启。

◎J4-A进入测试运行模式的方法(在伺服本体上操作):◎J4-B进入测试运行模式的方法:打开伺服放大器上方显示盖板,将拨码SW2的左边第一位向上拨,然后断电复位。

■进行测试运行使用软件MR-Configurator2,通过“菜单栏”-“测试运行”-“定位运行”打开以下窗口:设置完成后,点击“正转”,使电机运行。

■一键式调整通过“菜单栏”-“调整”-“一键式调整”打开以下窗口点击开始后,系统开始一键式调整,出现以下画面,整个调整过程大概几分钟。

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伺服电机轻微啸响,属于正常情况。

调整完成后会出现以下画面,选择“是”。

接下来会弹出如下窗口,在右下方点击更新。

三菱M70四轴调试

三菱M70四轴调试

三菱M70四轴调试三菱M70四轴安装放大器:MDS-D-SVJ3-10马达型号:HF1041:放大器的旋钮开关(SW1):X→0Y→1Z→24轴→3主轴→4注:3合一的放大器:4轴→42.参数设置:(先输入参数修改密码:MPARA)1)基本规格参数:#1002:控制轴数,设4,NC→OFF→ON,出现第四轴参数#1013:轴名称,设定根据客户需要(A or B)#1015:指令定位,设10#1017:轴的类型,设1为旋转轴#1018:马达的旋转方向,设0OR1#1063:回原点的方式,设1为挡块式回原点。

2)伺服参数设置:#2225:马达型号和编码器的设置,HF-54设2203;HF-104设2204;HF-154设2204;HF-204设2205;#2236:电源型号的设定:a:使用内阻的时候设1000b:用一根200W26Ω的泄放电阻时设1200c:用3根并联的时候设16003)原点复归参数#2025:4000G0的速度#2026:200G28的速度#2029:参考计数容量(螺距)#2030:0正向回原点4)加工参数设置#8202:设1软体极限无效#8203:设0过行程检查取消#8204:设1过行程负值#8205:设1过行程正值以上参数要设,否则4轴加工旋转角度超过360度有出过行程的报警3.其它的相关参数,依照转台说明书设定。

4.相关的辅助参数调整说明:a:产生振动的时候;#2205速度环增益90~200↓#2237负载惯量150↓#2238机械共振滤波器200~800#2246第二滤波器中心频率200#2233第二滤波器滤波深度32b:相关的FSSB的设定:#1021驱动I/通道的编号:4轴设1004(3合1的驱动设1005)#3031主轴的I/F通道编号:设1005(3合1的驱动设1001)以上的通道编号设定错误的话会有报警,通常要看看是不是有使用了同一个通道编号。

c:其它的相关参数:(1226bit5为1时有效)#2073:原点信号的设置根据图纸上标的设,例:第四轴为X1B,就设X1B,如果是X21B就设X21B。

三菱伺服器的调试方法

三菱伺服器的调试方法

三菱伺服器的调试方法(一)三菱伺服调试是一个很重要也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懂得的调试方法要很多,梦翔宇科技公司技术部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非常实用的常见调试方法。

三菱伺服器伺服电机常见的调试方法一、基本接线湛江市鸿瑞杰电气有限公司地址:湛江市南油南调路商业街南侧10016 号(湛江变频器维修中心)主电源输入采用~220V ,从L1、L3 接入(实际使用应参照操作手册);控制电源输入r 、t 也可直接接~220V;电机接线见操作手册第22、23 页,编码器接线见操作手册,切勿接错。

二、试机步骤1. JOG 试机功能三菱伺服仅按基本接线就可试机;在数码显示为初始状态‘r 0下',按‘SET键 ',然后连续按‘MODE' 键直至数码显示为‘AF-AcL ',然后按上、下键至‘A-FJoG ';按‘SET键 ',显示‘JoG-' 按:住‘^键'直至显示‘rEAdy '按;住‘<键'直至显示‘Sr-V on '按; 住‘ ^键'电机反时针旋转,按‘V电 '机顺时针旋转,其转速可由参数Pr57 设定。

按‘SET键 '结束。

2. 三菱伺服内部速度控制方式COM +(7脚)接+12~24VDC,COM- (41脚)接该直流电源地;SRV -ON (29脚)接COM-; 参数No.53、No.05 设置为1:(注此类参数修改后应写入EEPROM, 并重新上电)调节参数No.53, 即可使电机转动。

参数值即为转速,正值反时针旋转,负值顺时针旋转。

3. 三菱伺服位置控制方式COM +(7脚)接+12~24VDC,COM- (41脚)接该直流电源地;SRV -ON (29脚)接COM-;PLUS1(3 脚)、SIGN1(5脚)接脉冲源的电源正极(+5V );PLUS2(4脚)接脉冲信号,SIGN (6脚)接方向信号;参数No.02设置为0,No42 设置为3,No43 设置为1;PLUS (4脚)送入脉冲信号,即可使电机转动;改变SIGN2 即可改变电机转向。

日本三菱M70攻丝调整

日本三菱M70攻丝调整

⽇本三菱M70攻丝调整⽬录⼀、前⾔ (1)1、同期攻丝概述 (1)2、同期攻丝循环指令及动作 (1)1)、指令格式: (1)2)、指令动作: (1)3)、动作说明: (2)3、电⽓攻丝精度 (3)⼆、同期攻丝调整步骤 (4)1、调整前准备 (4)2、同期攻丝调整 (4)1)、相关参数 (4)2)、重要参数设定要求 (5)3)、同期攻丝加减速调整 (5)4)、查看误差值及波形图的⽅法 (8)三、各类攻丝误差波形测定实例 (12)Ⅰ、主轴旋转极性为相反的波形: (12)Ⅱ、攻丝时间常数过短(#3017=30),在主轴速度上升沿误差变⼤的波形: (12)Ⅲ、Z轴加⼊了背隙补偿过⼤的波形:(#2012=20) (13)Ⅳ、Z轴加⼊了螺距误差补偿: (13)Ⅴ、同期攻丝时位置环增益降低的波形:(PGN=5) (14)Ⅵ、主轴与Z轴的位置环增益(或是齿轮⽐)不同的波形:(#2017=15,#13002=33) (14)四、攻丝调整实例 (15)五、其他影响同期攻丝的因素 (18)1、机械精度⽅⾯ (18)2、设定合适的切削速度 (18)3、选择合适的丝锥 (18)4、选择合适的切削油 (18)5、合适的孔底直径 (18)同期攻丝调整及案例⼀、前⾔1.同期攻丝概述1).同期攻丝是通过控制伺服和主轴的同步的攻丝⽅式。

这种⽅式省去了浮动丝锥,能够提⾼攻丝的精度和效率。

2).⽬前三菱的CNC系统都具有主轴同期攻丝的功能,但是⼀定要使⽤伺服主轴;如果采⽤了变频器+模拟主轴的搭配⽅式,则同期攻丝功能不可以实现。

3).三菱的同期攻丝有:同期攻丝循环,啄式攻丝循环和深孔攻丝循环。

在这次介绍的是同期攻丝循环的调试。

2.同期攻丝循环指令及动作1)、指令格式:2)、指令动作:3)、动作说明:①Z轴以G0定位到初始点②开始执⾏G84同期攻丝指令(以快移的⽅式移动到R点)③到达R点以后主轴开始实施位置控制④主轴和Z轴同期进给进⾏螺纹切削⑤到达孔底后丝锥在孔底停留,然后回退到R点⑦Z轴以快移的⽅式回到初始点,攻丝循环结束⑥丝锥回退到R点,主轴位置控制结束3.电⽓攻丝精度攻丝的精度需要确保机械精度与电⽓精度。

三菱数控伺服驱动参数设定与调整

三菱数控伺服驱动参数设定与调整

用 滤 波 器 参 数 抑 制 机 械 振 动 .尽 可 能 提 高 速 度 环 增 益 1
(1)滤 波 器 设 定 方 法
设 定 值 ,是伺 服 调 整 之 关 键 所 在 。
11设 定 参 数 #2233、#2283选 择 滤 波 器 1、2、4、5,设 定
速 度 环 超 前 补 偿 参 数 #2208主 要 决 定 速 度 环 的低 频 为 振 动 频 率 ;
位 置 指 令
速 度 设 定 值 电 流设 定 值
数 控 机 床 伺 服 驱 动 参 数 调 整 的好 坏 ,直 接 影 响 到 机
床 的 加 工 精 度 和 性 能 。很 多 数 控 机 床 在 出 厂 前 ,都 进 行 过
伺 服 驱 动 参 数 基 本 设 定 ,能 满 足 一 般 精 度 的 加 工 要 求 。但
值 较 大 (接 近 标 准 值 ),或 使 用 与 增 加 VGN1等 效 的 干 扰 动 ,#2206与 #2229配 合 使 用 。
标 准 值 。 2.2 速 度环
速 度 环 的 作 用 是 抑 制 速 度 波 动 ,增 强 系 统 抗 负 载 扰 动 的能 力 。速 度 环 控 制 参 数 主要 有 :速 度 回路增 益 1 (#2205,简 称 :VGN1)、速 度 回路 增 益 2 (#2206,简 称 :
作者 简介 :陈泽 南(1975一),男,主要从 事 电气设计 、维修 方 面的工 作。 E—mail:cym1368@sina.com
VGN2)、速度 回路延 迟补偿 (#2207,简称 :VIL)、速度 回路 进 给补偿 (#2 定 伺 服 控 制 响 应 性 的 重 要 参 高 .但 机 械 容 易 诱 发 振 动 。所 以抑 制 振 动 的调 整 原 则 是 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数号 #2233
#2238 #2246 #2283 #2287 #2288
简称 SSF2
说明 伺服功能2
FHz1 FHz2 SSF6 FHz4 FHz5
陷波滤波频率1 陷波滤波频率2
伺服功能6 陷波滤波频率4 陷波滤波频率5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13页
伺服优化之速度环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4页
伺服主轴优化调整流程
电流环增益的确认 速度环增益的调整
振动、异音抑制 Y
是否振动、异音
N
象限突起的改善 主轴加减速调整
设定位置环增益
主轴定位调整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5页
伺服优化之基本参数设定 (1)
第2页
背景知识(2)
三环控制示意图中的GAIN表示增益,通过调 整各环路增益,调节系统响应速度,增益值的调整 是伺服调整的重要过程。
电流环:电机控制的基础控制环,电流环增益 由电机和伺服单元的组合决定,与机械无关。按标 准参数值设定参数(SV009-SV012),无需为每台 机械单独设定。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6页
伺服优化之基本参数设定 (2)
根据机床的规格和实际配置,检查下列伺服参数
参数号
SV001
简称
PC1
说明
电机侧齿轮比
SV002
PC2
机床侧齿轮比
SV017
SPEC
伺服规格选择
SV018
PIT
滚珠丝杠螺距
SV020
RNG2
速度编码器分辨率(Kp /rev)
VGN
继 续 提 高
客 户 满 意
第20页
伺服优化之位置环
位置环参数
各个插补轴之间的位置环参数以及G01的时间常数必须一致。
参数号
项目
内容
#2203
PGN1
位置环增益1
#2204
PGN2
位置环增益2
#2257
SHGC
平滑高增益
#2208
VIA
速度环超前补偿
#2215
FFC
加速度前馈进给增益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点击[应用]则保留自动 调整的参数
点击[撤销]则还原回调 整前参数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14页
伺服优化之速度环
Gain Margin:此处值应在 8-20db,不能低于8
Phase Margin:此处值保证在 30deg以上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36页
主轴之加减速、定位调整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37页
手动编程
M03 S10000.; G04 X4.0; M5; G04 X4.0; M30;
主轴之加减速、定位调整
实际主轴电机最高转速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38页
1. 2.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10页
测试软件相关参数设定
参数号
#1164
简称
ATS
#1224bit0 aux08
#1925 EtherNet
#1926
Global IP address
说明
自动调整功能 采样数据输出 以太网功能有效
IP地址
调整时设定值
1 1 1 自定义
说明
快速进给速度 切削进给钳制速度
加减速模式 软件极限I软件极限I+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8页
伺服初始之参数设定 (4)
以下参数在调整结束后恢复到原来设置
参数号
#2011 #2012 #4006 #4016 #4026
简称
G0back G1back
sc sc sc
特长一:SHG控制下,同样PGN1的设定值,能使位置环增益增大2倍
特长二:SHG控制下,加减速响应更为平稳,所以能获得比以往更高的增益
特长三:SHG可实现高增益,所以能提高轮廓控制的精度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23页
SHG具体设定 <MDS-D-SVJ3系列>
第26页
伺服优化之位置环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27页
PGN图形
伺服优化之位置环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看平 后滑 附收 录敛 表电
流 符 合 安 全 范 围 参
第28页
PGN图形之过冲
伺服优化之位置环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相 关 参 数
第15页
共振抑制
伺服优化之速度环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自 动 调 整 初 始 调 整
第16页
共振抑制
伺服优化之速度环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VGN
提 高
出 现 了 抖 动
第17页
共振抑制
伺服优化之速度环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11页
测试软件连接设定
1
同一网段最
后一位不同
2 3
4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12页
伺服优化之速度环
在进行速度环增益调整前,先移动目标轴,在诊断画面中观察[AFLT频率数], 如果有振动发生 ,请记录该值并设置到对应的陷波滤波器中 ,消除初始的共振
第32页
伺服优化之真圆测试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33页
伺服优化之真圆测试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34页
伺服优化之真圆测试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35页
伺服优化之真圆测试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3页
背景知识(3)
速度环(VGN):决定系统响应的控制环,增益 的提高可以改善器械切削准确性及缩短循环时间。 轴的刚性不足时,降低增益避免机械振动。
位置环(PGN):控制电机位置,决定系统控制平 稳性的控制环。位置环增益的提高可以改善控制精 度,但容易引发机械过冲。插补控制轴的位置环增 益PGN设定需一致。
SV025
MTYP
电机/ 编码器类型
SV036
PTYP
回生电阻类型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7页
伺服初始之参数设定 (3)
根据机床的规格和实际配置,检查下列伺服参数
参数号
#2001 #2002 #2003 #2013 #2014
简称
rapid clamp smgst OTOT+
说明
G0背隙补偿 G1背隙补偿 第一轴补偿量倍率 第二轴补偿量倍率 第三轴补偿量倍率
调整时设定值
0 0 0 0 0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9页
1.Ms Configurator 升级
2.Nc Analyzer
1.完全汉化 2.操作更为简洁
伺服主轴调整工具介绍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抑 制 了 共 振 增 益 裕 量 提 升
第18页
共振抑制
伺服优化之速度环
继 续 提

VGN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19页
共振抑制
伺服优化之速度环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50页
主轴之攻牙调整
电气攻丝精度
攻丝的精度需要确保机械 精度与电气精度。在调试 电气控制的同步误差时, Z轴方向同期攻丝的误差 量将被转换成主轴脉冲数 ,(主轴4096p/rev)。 由于加工不同直径的螺孔 同期误差值均有不同,一 般在调试中使用M6×1.0 的螺纹切削作为测试的标 准,要求的误差量不能超 过147个脉冲,其他各规 格螺孔攻丝电气误差值请 参考下表红框内的误差值 。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44页
手动编程
M03 S10000.; G04 X4.0; M19; G04 X4.0; M30;
主轴之加减速、定位调整
实际主轴电机最高转速 主轴定位指令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45页
开始测试
间若 常发 数生 或过 者冲 降根 低据 位加 置减 环速 增模 益式 。延
长 时
第29页
伺服优化之位置环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第30页
伺服优化之真圆测试
©COPYRIGHT 2010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