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吸水性能检测标准 塑料吸水性能检测方法
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试验方法的分析

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试验方法的分析发布时间:2021-07-01T15:17:28.40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5期作者:周国伟[导读] 本文采用GB/T 8810-2005中方法A和方法B分别对硬质泡沫塑料的吸水率进行测定周国伟(海安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600)摘要:本文采用GB/T 8810-2005中方法A和方法B分别对硬质泡沫塑料的吸水率进行测定,通过对XPS板吸水率的测定和对上述这两种方法的吸水率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发现方法A和方法B的吸水率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试验操作流程相对简单、适用范围较广,但试验耗时相对较长,能够同时适用于均匀溶胀和非均匀溶胀试样的吸水率测定,而方法A的操作流程较为繁琐,适用范围较为局限,仅适用于表面平整、均匀溶胀试样的吸水率测定。
关键字: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溶胀硬质泡沫塑料作为保温隔热材料中最常见的材料,因表观密度小、保温性能优异,广泛用于建筑保温工程,如聚苯板、聚氨酯等。
作为保温隔热材料,吸水率过高会导致其保温性能变差,因此吸水率作为衡量节能材料保温效果好坏的重要参数之一。
当前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测定所使用的方法标准是GB/T 8810-2005,该标准试验原理是通过测量在蒸馏水中浸泡一定时间试样的浮力来测定材料吸水率。
试样浸泡一定时间后会产溶胀,标准规定通过目测试样溶胀情况来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法,均匀溶胀时采用方法A,非均匀溶胀时采用方法B;但标准中仅规定了“通过目测试样溶胀情况,来确定溶胀和切割表面体积的校正”,并没有对均匀和非均匀溶胀做明确的定量规定,仅凭目测不太好区分试样的溶胀情况,特别是对于局部轻微溶胀的试样,是无法分辨出是属于均匀溶胀还是非均匀溶胀,这会导致因不同试验人员对溶胀情况目测出现判断差异。
此外方法A所用仪器相对较多、试验过程繁琐,切片测量试样切割表面泡孔体积比较困难和耗时,易产生偶然误差;而方法B操作相对简单、所用仪器较少。
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概述硬质泡沫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在工业、建筑和包装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能够满足要求,我们需要对其吸水率进行测试。
本指导书旨在对硬质泡沫塑料的吸水率试验进行详细的介绍,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试验目的1. 了解硬质泡沫塑料对水的吸收能力。
2. 评估硬质泡沫塑料在潮湿环境下的稳定性。
3. 为材料的选材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三、试验原理硬质泡沫塑料的吸水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被吸收水的质量与材料自身质量的比值。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吸水率 = (吸水后的质量 - 干燥前的质量)/ 干燥前的质量× 100四、试验仪器和设备1. 电子天平2. 恒温恒湿箱3. 干燥器4. 测量容器5. 质量计6. 洁净毛刷五、试验样品准备1. 选择代表性的硬质泡沫塑料样品。
2. 按照标准要求,将样品切割成规定的尺寸。
3. 称量并记录每个样品的初始质量。
六、试验步骤1. 将待测试的样品放入恒温恒湿箱中,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参数。
2. 设置吸水时间,通常为24小时。
3. 取出样品,用干燥器将其表面的自由水蒸发干净。
4. 使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吸水后的样品质量,并记录。
5. 根据试验原理计算吸水率,并记录。
七、数据处理与分析1. 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吸水率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2. 将试验数据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评估样品的吸水性能。
八、注意事项1. 样品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批产品的性能。
2. 在试验过程中要注意维持恒温恒湿箱内的环境参数稳定。
3. 进行试验前要对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准确性。
九、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试验设备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2. 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防止损坏设备和样品。
十、总结本试验指导书详细介绍了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试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进行相关试验的学生和工作者提供帮助。
在进行试验时,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文版-ISO-62-2008

ISO 62-2008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引言塑料在水的作用下会发生以下几种现象:a) 由于吸水引起尺寸改变(如膨胀);b) 水溶性物质溶出;c) 材料其他性能的变化。
材料暴露于潮湿条件、浸入或暴露于沸水中,可发生明显不同的反应。
当暴露于潮湿条件下平衡吸水量可用于比较不同种类塑料的吸水量。
非平衡条件下的吸水量,可用于比较相同材料的不同批次;以及用规定尺寸的塑料试样暴露于潮湿环境中小心控制非平衡条件,也可测定材料的扩散常数。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1 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平板或曲面形状的固体塑料在厚度方向吸水性的方法。
本标准也规定了当试样浸入水中或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测量规定塑料试样尺寸的吸水量。
对单相材料假设通过试样厚度方向上具有恒定吸水性的费克扩散行为,那么可以测定通过厚度方向的水分扩散系数。
该模型对均质材料和增强聚合物基料在玻璃化温度以下的试验是有效的。
然而一些两相基料,如固化的环氧树脂可能要求多相吸收模型,不包含在本标准范围内。
1.2材料的吸水性和(或)扩散系数适于比较塑料暴露于相同条件下的平衡吸水量。
若在非湿度平衡条件下比较材料的性能,就不局限于单相费克扩散行为。
1.3另一种情况是在一定时间内将规定尺寸的塑料试样浸泡于水中或规定的湿度下,该方法可用于页脚内容1相同材料不同批次的比较,或给定材料的质量控制。
所有试样尽可能相同,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即表面光洁度、内应力等。
然而在这些条件下试样达不到平衡吸水性,所以该试验不能用于比较不同种类塑料的吸水性。
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建议试验同时进行。
1.4本标准得到的结果适用于大多数塑料,但不适用于具有吸水性和毛细管效应的泡沫塑科、颗粒或粉末。
塑料暴露于潮湿条件一定时间,可用于塑料间的相互比较。
测定扩散系数的试验不适用于所有塑料。
方法2不适用于浸入沸水中后不能保持形状的塑料(见6.4)。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有效。
ASTM D570-98塑料吸水率的试验方法(中文)

浸水后的重量 调整处理后的重量 ×100 调整处理后的重量
9.1.6 浸水时可溶性材料损失百分率,精确到 0.01%,计算公式如下(见注 5) : 可溶性材料损失率,%=
调整处理后的重量 重新调整处理后的重量 ×100 调整处理后的重量
注 5—在浸入水中后,重新调整样品的重量超过了在浸泡前的条件重量。 9.1.7 对于长时间沉浸工艺, 做出增加的重量和每次浸入时间的平方根的函数的 曲线图。 曲线的起始斜率与塑料中水的扩散常数成比例。函数曲线上重量变化很 小或无变化的平坦区作为塑料的饱和含水量。 9.1.8 含水率是 9.1.5 和 9.1.6 数值之和。 9.1.9 样品外观出现褶皱,裂缝或变化的观察值。
2
ASTM D570 - 98 (2010)
ε 1
5.5 对于内径小于 76mm(3 in.)的管件的试验样品应该是长 25.4mm(1-in.)的全剖 管。对于内径等于或大于 76mm(3 in.)的管件,应该沿管子周向切割 76mm 长, 纵向 25.4mm 宽的试件。 5.6 片材,棒条和管件的试验样品必须进行机械打磨或修剪以确保边缘无裂缝。 切割边应该用 0 号或更细的砂纸或金刚砂布磨平。在进行电锯,机械或砂纸操作 时,应尽量放慢速度以防材料变热。 注 2—如果样品截取时或因机械操作造成表面的油污,应该用沾有汽油的湿布擦 洗油污并用干布擦净,然后在空气中放置 2 小时,使汽油充分挥发。如果汽油会 影响到塑料,那么就使用其他能够在 2 小时内挥发净的合适的溶剂或清洗剂。 5.7 下表中列出的各种样品的尺寸的测量应该精确到 0.025mm(0.001 in.)。其 它未列出的尺寸精确到 0.8mm(±1⁄ 32 in.)。 样品类型 铸模盘 片材 棒条 管件 应该精确到 0.025mm(0.001 in.)的尺寸 厚度 厚度 长度和直径 内径,外径和壁厚
中文版ISO62-2008

ISO 62-2008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引言塑料在水的作用下会发生以下几种现象:a) 由于吸水引起尺寸改变(如膨胀);b) 水溶性物质溶出;c) 材料其他性能的变化。
材料暴露于潮湿条件、浸入或暴露于沸水中,可发生明显不同的反应。
当暴露于潮湿条件下平衡吸水量可用于比较不同种类塑料的吸水量。
非平衡条件下的吸水量,可用于比较相同材料的不同批次;以及用规定尺寸的塑料试样暴露于潮湿环境中小心控制非平衡条件,也可测定材料的扩散常数。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1 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平板或曲面形状的固体塑料在厚度方向吸水性的方法。
本标准也规定了当试样浸入水中或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测量规定塑料试样尺寸的吸水量。
对单相材料假设通过试样厚度方向上具有恒定吸水性的费克扩散行为,那么可以测定通过厚度方向的水分扩散系数。
该模型对均质材料和增强聚合物基料在玻璃化温度以下的试验是有效的。
然而一些两相基料,如固化的环氧树脂可能要求多相吸收模型,不包含在本标准范围内。
1.2材料的吸水性和(或)扩散系数适于比较塑料暴露于相同条件下的平衡吸水量。
若在非湿度平衡条件下比较材料的性能,就不局限于单相费克扩散行为。
1.3另一种情况是在一定时间内将规定尺寸的塑料试样浸泡于水中或规定的湿度下,该方法可用于相同材料不同批次的比较,或给定材料的质量控制。
所有试样尽可能相同,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即表面光洁度、内应力等。
然而在这些条件下试样达不到平衡吸水性,所以该试验不能用于比较不同种类塑料的吸水性。
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建议试验同时进行。
1.4本标准得到的结果适用于大多数塑料,但不适用于具有吸水性和毛细管效应的泡沫塑科、颗粒或粉末。
塑料暴露于潮湿条件一定时间,可用于塑料间的相互比较。
测定扩散系数的试验不适用于所有塑料。
方法2不适用于浸入沸水中后不能保持形状的塑料(见6.4)。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有效。
abs水分检测标准

abs水分检测标准
ABS塑料颗粒的水分检测标准通常要求水分含量低于0.1%。
这是因为ABS塑料吸水性强,吸水后会导致其性能下降,影响加工和产品质量。
因此,在生产、存储和使用过程中,都需要严格控制ABS塑料的水分含量。
在检测ABS塑料的水分时,可以采用烘干法水分仪进行测量。
具体步骤包括将ABS塑料颗粒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在82℃条件下烘干2h后,冷却,进行含水率测试。
如果水分含量超标,则需要进行相应的烘干处理,以满足水分含量的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ABS塑料制品生产行业和不同的应用场景,对ABS塑料的水分含量要求也可能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来确定ABS塑料的水分检测标准和烘干处理条件。
吸水性的测试标准(可勃法)

3.1.4 天平:感量0.001g,量程应适用于称量试样。
3.1.5 秒表:可读准至1s。
3.1.6 玻璃量筒:至少100ml。
3.2 试样尺寸为130mm*130mm。
3.3 试样安放
在安放试样前,要保证同试样接触的圆筒环面与胶垫是干燥的,将已称好重量的方形试片测试面向上放在端盖上。将圆筒放在试样上,使它光滑的边缘与试样接触,要防止圆筒和试样间漏水。
2、名词定义
纸和纸板表面吸水量(COBB值)也称施胶度:单位面积的纸和纸板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表面所吸收的水量以g/m2表示。
3、作业步骤
3.1 所用仪器的试剂。
3.1.1 可勃吸收性试验仪。
3.1.2 蒸馏水或类似的水。
3.1.3 吸水装置
a、吸水纸定量为200~250g/m2,当吸水纸单层定量小于200~250g/m2时,可用多层叠加以满足上述要求。
3.4 吸水时间
吸水时间是指从水与试样接触开始到吸水结束的时间,一般为60秒,用玻璃量筒准确量取100ml水倒入圆筒中,这将得到期10mm高的水位,并立即开始计时。每次测量都应更换新水。在吸水结束前功尽10~15秒,倒出过剩的水,注意水不能和试验区外的表面接触。迅速拉开圆筒,将试样移出,并将测试面向上放在坚硬平面上的一张干燥的吸水纸上。从试验开始60秒后,在试样表面放上第二张吸水纸,用光滑压辊压去剩余的水,压辊上不加任何压力,滚二次(向前一次,向后一次)。立即折叠试样,湿的一面折在里面,再称重,避免水分蒸发,这样可得出由于吸水所增加的质量。
34吸水时间吸水时间是指从水与试样接触开始到吸水结束的时间一般为60秒用玻璃量筒准确量取100ml水倒入圆筒中这将得到期10mm高的水位并立即开始计时
塑料吸水测定 中文版-ISO-62-2008

ISO62-2008塑料——吸水性的测定引言塑料在水的作用下会发生以下几种现象:a)由于吸水引起尺寸改变(如膨胀);b)水溶性物质溶出;c)材料其他性能的变化。
材料暴露于潮湿条件、浸入或暴露于沸水中,可发生明显不同的反应。
当暴露于潮湿条件下平衡吸水量可用于比较不同种类塑料的吸水量。
非平衡条件下的吸水量,可用于比较相同材料的不同批次;以及用规定尺寸的塑料试样暴露于潮湿环境中小心控制非平衡条件,也可测定材料的扩散常数。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1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平板或曲面形状的固体塑料在厚度方向吸水性的方法。
本标准也规定了当试样浸入水中或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测量规定塑料试样尺寸的吸水量。
对单相材料假设通过试样厚度方向上具有恒定吸水性的费克扩散行为,那么可以测定通过厚度方向的水分扩散系数。
该模型对均质材料和增强聚合物基料在玻璃化温度以下的试验是有效的。
然而一些两相基料,如固化的环氧树脂可能要求多相吸收模型,不包含在本标准范围内。
1.2材料的吸水性和(或)扩散系数适于比较塑料暴露于相同条件下的平衡吸水量。
若在非湿度平衡条件下比较材料的性能,就不局限于单相费克扩散行为。
1.3另一种情况是在一定时间内将规定尺寸的塑料试样浸泡于水中或规定的湿度下,该方法可用于相同材料不同批次的比较,或给定材料的质量控制。
所有试样尽可能相同,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即表面光洁度、内应力等。
然而在这些条件下试样达不到平衡吸水性,所以该试验不能用于比较不同种类塑料的吸水性。
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建议试验同时进行。
1.4本标准得到的结果适用于大多数塑料,但不适用于具有吸水性和毛细管效应的泡沫塑科、颗粒或粉末。
塑料暴露于潮湿条件一定时间,可用于塑料间的相互比较。
测定扩散系数的试验不适用于所有塑料。
方法2不适用于浸入沸水中后不能保持形状的塑料(见6.4)。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吸水性能检测标准塑料吸水性能检测方法
塑料如果长时间暴露、浸入在潮湿的水环境中,就需要重点检测一下它的吸水性指标。
吸水性能关系到塑料在水作用下的尺寸改变,水溶性物质溶出情况及其他性能的变化。
不同种类塑料的吸水量的比较,可参考检测暴露在潮湿条件下平衡吸水量指标。
通过塑料吸水性能检测,还可以检测出塑料材料的扩散常数。
塑料吸水性能检测标准
塑料吸水性能国内检测标准可以依据GB/T1034-2023塑料吸水性的测定、GB/T1462-2023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的方法来检测。
国外检测标准可以依据:GOST4650-2023塑料吸水性的测定方法、JC/T289-202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蜂窝芯子吸水性试验方法、KSMISO62-2023塑料.吸水性的测定、ASTMD570-98(2023)塑料吸水率的试验方法等标准来检测。
影响吸水性的因素
塑料的类型、使用的添加剂、温度以及暴露时间塑料吸水性能试验方法
吸水性试验中,将试样在规定温度的烘箱里烘干规定时间,移至干燥器冷却,冷却完毕后,立即称重,将试样规定条件下浸于水中,通常是在23C下浸泡24小时或直到平衡.将试样取出,用无绒布擦干,称重。
塑料吸水性能采样
不同种类塑料采用方法是不同,GB/T1034中对聚酯塑料方形试样、各项异性的增强塑料试样、塑料管材试样、塑料棒材试样、塑料成品、挤出物、塑料薄片及压层片试样制备都做了明确规定。
每种塑料的检测样品都应该在三个以上,并且试样的制备方法都需要进行详细记录。
塑料吸水性能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吸水性用增重百分比来表示
吸水百分率=[(浸水后质量-浸水前质量)/浸水前质量]x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