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吸水性测定指导书
中班科学活动纸的吸水性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纸的吸水性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一)活动背景在中班的科学课上,老师希望通过一次简单的实验教会孩子们如何观察和判断不同种类的纸在吸水性上的差异。
(二)活动目标1.学习观察和判断的能力;2.培养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3.了解纸的吸水性的差异,并且能够简单同别吸水性的表现。
(三)实验材料1.面巾纸;2.抽纸;3.画纸;4.吸水杯;5.水;6.计时器。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画纸、抽纸、面巾纸分别剪成相同大小的方块。
然后分别号码,以方便记录观察结果;2.实验环节:在吸水杯中放入 50 毫升水,然后将纸片放入水中,开始计时。
记录相应的时间,观察各种不同种类纸的吸水性表现;3.记录结果:根据观察结果,记录各种不同种类纸吸水性的表现,可用图表、表格等形式。
(五)教学提示1.在实验前可以先让孩子们观察一下各种不同种类的纸,让他们自己预测各种纸在吸水性上的表现,并根据自己的预测做记录;2.鼓励孩子们在实验中亲自操作,让他们动手体验纸的吸水性;3.引导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观察和记录结果,促进协作学习。
二、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体验纸片的不同吸水性表现,应该说在达到这个目标上,活动还是很成功的。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孩子们看到水快被吸完后,有些孩子会尝试用手将纸片拿起来,虽然老师事前提醒了孩子们不要碰水,但仍有一些孩子会有这方面的行为。
下一次活动我们可以在讲解前再次提醒孩子们不要轻易碰水。
此外,在记录结果的过程中,由于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的不同,有一些孩子会对两者混淆,或者对数的概念不是很清晰。
为此,我们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以帮助孩子们更好、更准确地记载实验结果。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还是很有意义的,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可以掌握更多科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我们期待下一次活动的精彩表现。
纸和纸板吸水性测定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纸和纸板吸水性测定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用可勃(Cobb)吸收仪测定纸或纸板的表面吸水能力的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准确评价纸或纸板的书写性能T
2 引用标准
GB/T 450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
GB/T 461.1 纸和纸板毛细吸液高度的测定法(克列姆法)
GB/T 10739 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
3 术语
纸和纸板表面吸水量(Cobb)值:单位面积的纸和纸板在一定压力、温
度下,在规定时间内表面所吸收的水量,以g/m2计。
4 仪器和试剂
4.1 可勃吸收性试验仪
试验所用仪器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A.金属圆筒内截面积为100±0.2cm2(相应内径为
112.8±0.2mm),圆筒高为50mm,圆筒环面与试样接触部分应光滑。
B.为了防止水的渗漏,仪器圆筒的盖应加上一层有弹性,但不吸水的胶
垫或垫圈。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探究纸的吸水性》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探究纸的吸水性》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探究纸的吸水性》。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材质的纸张,了解纸张的吸水性质;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比较不同纸张的吸水速度和吸水程度;探讨影响纸张吸水性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材质纸张的吸水性质,掌握纸张吸水性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纸张的吸水性,学会观察和比较不同纸张的吸水程度。
难点:探讨影响纸张吸水性的因素,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用纸张(如:打印纸、卫生纸、厨房用纸等)、水、水杯、计时器、滴管、毛巾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情景设置: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纸张为例,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纸张的用途。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纸张?它们有什么用途?2. 知识讲解(5分钟)讲解纸张的吸水性概念,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材质的纸张吸水性质。
演示实验:用滴管向不同材质的纸张上滴水,观察吸水速度和吸水程度。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例题:假设我们有一张打印纸和一张卫生纸,它们同时接触到水,会发生什么现象?解答:打印纸吸水速度较慢,吸水程度较低;卫生纸吸水速度快,吸水程度较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实验: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不同材质的纸张、水、滴管等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
观察记录:引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包括吸水速度、吸水程度等。
5. 讨论与分析(5分钟)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共同讨论影响纸张吸水性的因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探究纸的吸水性2. 内容:不同材质纸张的吸水性质影响纸张吸水性的因素实验结果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纸张,记录它们的吸水性,并尝试分析原因。
2. 答案提示:吸水性强弱与纸张的材质、厚度、密度等因素有关。
《探究纸的吸水性》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探究纸的吸水性》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
主要涉及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神奇的纸”,详细内容围绕纸的吸水性进行探究。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纸的吸水性,知道不同类型的纸吸水性有差异。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纸的吸水性,学会观察、比较不同纸的吸水现象。
难点:引导幼儿分析不同纸吸水性差异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吸水实验材料(玻璃杯、水、各种类型的纸)学具:记录表、画笔、放大镜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故事《小兔子找纸船》,引导幼儿关注纸的吸水性。
提问:为什么小兔子的纸船不能漂在水上?2. 例题讲解出示不同类型的纸,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演示实验:将不同类型的纸放入水中,观察吸水现象。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吸水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引导幼儿用画笔、记录表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 分析讨论组织幼儿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分析不同纸吸水性差异的原因。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纸的吸水性及其影响因素。
强调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记录,善于发现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吸水性吸水性强:面巾纸、卫生纸吸水性弱:复印纸、报纸2. 影响因素:纸张材质、厚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纸,记录不同纸的吸水性。
2. 答案示例:面巾纸:吸水性强,很快被水浸湿。
复印纸:吸水性弱,不易被水浸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纸的吸水性,培养了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其他物品的吸水性,进行家庭小实验,分享实验结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3.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1. 了解纸的吸水性: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纸的吸水性,培养其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纸张吸水性测定指导书

1目的:为使厂内纸张吸水性检验时有所依据。
2范围:厂内使用的卡纸、铜版纸、(原纸)皆适用。
3职责:3.1品保人员:测试3.2设备部:保养、维修。
4定义:无5内容:5.1取样:将要测试的纸张使用可勃专用取样器切成直径为125mm的圆形试片。
5.2用分辨率不低于0.001g的天平称量试样质量g1.5.3反时针方向旋松锁紧旋钮,取开杯盖,向杯内倒入100ml±5ml温度为20°c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5.4将试样置于杯口井盖上杯盖,顺时针方向旋紧锁紧旋钮压紧杯盖,左手提起滚花提帽,右手摇动手柄,使杯口向下并放下滚花提帽定位锁,同时启动秒表开始计时。
5.5根据选定时实验时间,在下表推荐的移去剩余水的时间内,提起滚花提帽,将杯口转至向上并锁定,迅速旋松锁紧旋钮松开杯盖,取下试样,将试样与水接粗的一面向上,放在仪器底板预先准备好的吸水滤纸上,然后再盖上另一张吸水滤纸,并用压辊向前和向后各压一次。
将试样与水接触的一面向内折叠并迅速称量吸水后的试样质量g2.5.6根据两次称量的试样质量之差计算可勃吸水值:C=(g2-g1)*100(g/㎡)其中:C—可勃值即cobb值;G1—样品吸水前质量;G2—样品吸水后质量;5.7擦净杯口边缘和杯盖胶垫表面的水,以水位螺钉面为参考补足杯内水量,按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次试样。
5.8注意事项:5.8.1每组试样完毕后,应更换新水。
实验用水规定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5.8.2吸水滤纸定量规定为200-250g/㎡。
5.8.3根据试验标准方法GB1540第4.3.1条规定:“当吸水滤纸单层定量小于200-250g/㎡时,可用多层叠加满足要求。
5.8.4测试瓦楞纸板时,压辊碾压过程中,压辊轴线应与瓦楞方向平行。
5.8.5使用压辊碾压时,不得向压辊施加垂直方向的外力。
5.8.6每张试片只能测试一次,不得重复使用。
5.9维护保养:5.9.1保养仪器日常清洁、干燥。
5.9.2使用中应防止仪器与压辊表面碰撞损伤。
纸和纸板吸水性的测定 可勃法

纸和纸板吸水性的测定可勃法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water absorption--Cobb method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可勃(cobb)吸水性测定仪测定纸和纸板表面吸水能力(可勃值)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施胶纸和纸板表面的吸水性。
本标准不适用于定量低于5O g/m2,施胶度较低或有较多针孔的原纸和压花纸;不适用于未施胶的纸和纸板;不适用于准确评价纸和纸板的书写性能。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450--2002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eqv IS0 186,1994)GB/T461.1--2002纸和纸板毛细吸液高度的测定(克列姆法)(idt IS0 8787:1989)GB/T 10739--2002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eqv IS0187,1990)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可勃值cobb value在一定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单位面积纸和纸板表面所吸收的水的质量,以克/平方米表示。
3.2 吸水时间 absorption time从水与试样刚开始接触到吸水结束时的时间。
该时间可根据纸和纸板的不同吸水能力来选择,并应符合7.2.1.3中表1的规定,必要时可适当缩短或延长该时间。
4原理试验前称量试样,当试样的一面与水接触达到规定时间后,吸干试样上的多余水分,并立即称量。
以单位面积试样增加的质量来表示结果,单位为克每平方米。
5仪器和试剂5.1 可勃吸收性试验仪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翻转式,另一种是平压式,可使用这两种中的任何一种仪器。
这两种仪器均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金属圆筒为圆柱体,其内截面积一般为(100士0.2)cm2,相应内径为(112.8士0.2) mm。
若用小面积的圆筒,建议面积应不小于50 cm2,此时应相应减少水的体积,以保证10 mm 的水液高度。
纸张的吸水性与实验探究

实验设备使用: 按照操作规程正 确使用实验设备, 确保实验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备维护: 实验结束后,对 实验设备进行清 洗和保养,确保 设备的完好和精 度
实验设备安全: 在使用实验设备 时,要特别注意 安全问题,遵守 实验室安全规定, 确保实验过程的 安全可靠
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将纸片放入量筒中,记录纸 片放入前后的水位变化
深入研究纸张吸 水性的影响因素, 如纸张纤维的种 类、制造工艺等。
探索纸张吸水性 与纸张性能之间 的关系,以提高 纸张的质量和使 用性能。
开展不同纸张吸 水性的对比实验, 为纸张的选择和 使用提供科学依 据。
结合实际应用, 研究纸张吸水性 对印刷、书写等 使用效果的影响, 提高纸张的实用 性。
THANKS
选择纸张:选择不 同材质、厚度、吸 水性的纸张进行实 验
准备实验用水:确 保水质清澈、无杂 质,以避免影响实 验结果
准备测量工具:准 备吸水性测量仪、 天平、计时器等测 量工具,确保准确 测量纸张的吸水性
准备实验容器:准 备足够数量的容器, 确保纸张可以充分 展开并接触到水面
实验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实验设备: 根据实验需求选 择合适的纸张吸 水性测试仪、天 平、量筒等设备
Part Six
实验探究的结论与 建议
实验探究的主要结论
纸张的吸水性与纤维素的含量有关,纤维素含量越高,吸水性越强。
纸张的吸水性还受到纸张表面的粗糙度影响,表面粗糙的纸张吸水性更强。
纸张的吸水性与其所处的环境湿度也有关,湿度越高,纸张吸水性越强。
实验探究发现,纸张的吸水性与其厚度和密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厚度越大、密度越高的纸张吸 水性越强。
实验结果与预期的差异可能导致纸张的吸水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实验结论。
研究纸的吸水性

研究目的
探究不同类型纸张的吸水 性差异。
分析影响纸张吸水性的因 素。
为改进纸张生产工艺和提 高纸张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和实践指导。
Part
02
纸的吸水性原理
纤维结构与吸水性
纤维长度
纤维长度越长,交织点越 多,吸水性越差。
纤维形态
纤维形态影响纤维间的空 隙和接触面积,进而影响 吸水性。
纤维表面性质
在制作纸浆时,可通过调整纤维种类和比例来控制纸张的吸水性,以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可以进一步研究纸张吸水性与纤维长度、直径、交联度等微观结构的关 系,以深入了解其内在机制。
可以探索不同添加剂对纸张吸水性的影响,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 以开发出性能更优的纸张。
可以开展纸张吸水性与印刷质量、书写性能等方面的关系研究,以促进 纸张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Part
03
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
纸巾 4
1 2 3
水 容器 计时器
电子天平
实验设备
计时器 电子天平
容器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确保 纸巾干燥,容器清洁。
3. 向容器中加入水,确保纸巾 完全浸湿。
5. 当纸巾吸水饱和后,用电子 天平测量纸巾的最终重量。
2. 将纸巾放入容器中,记录纸 巾的初始重量。
纤维表面的极性和亲水性 影响其与水的相互作用, 从而影响吸水性。
纸张表面的粗糙度与吸水性
01
表面粗糙度越大,接触面积越大 ,吸水性越好。
02
表面粗糙度影响纸张的孔隙结构 和纤维排列,进而影响吸水性。
纸张的孔隙结构与吸水性
孔隙结构影响水分在纸张内部的扩散速度,进而影响吸水性。 孔隙率越高,吸水性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为使厂内纸张吸水性检验时有所依据。
2范围:厂内使用的卡纸、铜版纸、(原纸)皆适用。
3职责:
3.1品保人员:测试
3.2设备部:保养、维修。
4定义:无
5内容:
5.1取样:将要测试的纸张使用可勃专用取样器切成直径为125mm的圆形试片。
5.2用分辨率不低于0.001g的天平称量试样质量g1.
5.3反时针方向旋松锁紧旋钮,取开杯盖,向杯内倒入100ml±5ml温度为20°c
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5.4将试样置于杯口井盖上杯盖,顺时针方向旋紧锁紧旋钮压紧杯盖,左手提起
滚花提帽,右手摇动手柄,使杯口向下并放下滚花提帽定位锁,同时启动秒表
开始计时。
5.5根据选定时实验时间,在下表推荐的移去剩余水的时间内,提起滚花提帽,
将杯口转至向上并锁定,迅速旋松锁紧旋钮松开杯盖,取下试样,将试样与
水接粗的一面向上,放在仪器底板预先准备好的吸水滤纸上,然后再盖上另
一张吸水滤纸,并用压辊向前和向后各压一次。
将试样与水接触的一面向内
折叠并迅速称量吸水后的试样质量g2.
5.6根据两次称量的试样质量之差计算可勃吸水值:
C=(g2-g1)*100(g/㎡)其中:
C—可勃值即cobb值;
G1—样品吸水前质量;
G2—样品吸水后质量;
5.7擦净杯口边缘和杯盖胶垫表面的水,以水位螺钉面为参考补足杯内水量,按
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次试样。
5.8注意事项:
5.8.1每组试样完毕后,应更换新水。
实验用水规定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5.8.2吸水滤纸定量规定为200-250g/㎡。
5.8.3根据试验标准方法GB1540第4.3.1条规定:“当吸水滤纸单层定量小
于200-250g/㎡时,可用多层叠加满足要求。
5.8.4测试瓦楞纸板时,压辊碾压过程中,压辊轴线应与瓦楞方向平行。
5.8.5使用压辊碾压时,不得向压辊施加垂直方向的外力。
5.8.6每张试片只能测试一次,不得重复使用。
5.9维护保养:
5.9.1保养仪器日常清洁、干燥。
5.9.2使用中应防止仪器与压辊表面碰撞损伤。
5.9.3各转动或滑动部位应不定期加润滑油。
5.9.4严防碰伤杯口及杯盖平面,以免影响密封。
5.9.5杯体内保持清洁,实验完毕后应将水倒尽擦干,以防锈蚀。
6相关之参考文件:产品《用户手册》
7表单记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