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剖面测试的基本内容与解释方法
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精细解释方法

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精细解释方法【摘要】目前同位素测井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吸水剖面测井方法之一。
本文作者根据生产测井解释经验,运用测井实例,介绍了温度曲线幅度异常法、同位素段塞速度计算法、同位素示踪面积损失法和同位素分配过程曲线展布法等综合解释方法。
运用这些综合方法精细解释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油田注水开发提供了更多更可靠地信息。
【关键词】吸水剖面精细解释温度同位素面积损失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在我国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其测井资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油田开发过程中。
吸水剖面测井系列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最初的两参数(同位素、磁定位)到三参数(同位素、磁定位、温度),再到五参数测井系列等。
最近几年又发展了氧活化水流和相关流量等吸水剖面测井方法。
这些方法和系列从不同的方面解决了注水井吸水剖面测井存在的问题,都有其独到之处。
本文作者在总结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吸水剖面解释经验,总结了同位素、温度和磁定位三参数测井的精细解释方法。
1 结合温度曲线进行综合解释在同位素注入剖面测井中一般有关井和流动两条温度曲线,其中关井温度多为关井2-4小时后所测,流温为正常注水压力下所测得。
温度曲线能定性反映层的吸水状况、管柱结构和同位素污染情况。
例1:根据温度异常判断污染和封漏某油田2005年4月的一口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射开3号和4号层分层注水,这两个层上都有同位素异常,疑似吸水显示,但根据关井温度曲线显示只在3号层上有低温异常,并且从封隔器位置以下关井温度和流温曲线完全重合,还有在4号层位置上深度2050米时温度值74.7℃,和本区静温场数值相当,因此判断4号层不吸水。
而其同位素异常的形成多为不吸水或吐水层处管柱壁面较脏,有油污,根据多年解释的经验,油污最容易沾染同位素,这样的测井实例并不少见。
除此之外,流温在2037米处和封隔器位置对应的异常低温拐点,证明封隔器被腐蚀,漏水,并且漏入的水通过封隔器向上进入了3号层。
多参数吸水剖面测井解释方法及资料分析应用

($)多参数注水剖面组合测井资料能够判断注 水层位是否存在大孔道、管柱是否漏失,监督施工操 作是否符合要求,消除因井下不清洁等引起的沾污 影响,提高了资料的可靠性。
(#)多参数注水剖面组合测井仪所采用的电磁 流量计,克服了由于射孔井段间距较长、注水量较小 (携带能力较弱)造成的同位素上返不到位问题。
(,)判断并消除沾污注水井井下不清洁、油套管 接箍、井下分注工具等都可能使同位素示踪测井受 沾污的影响。由于沾污的存在,凭所测同位素放射 性强度来解释地层的注入状况,必然存在一定程度 的误差。采用五参数注水剖面组合测井则可解决沾 污问题。如井下不清洁、在油套管接箍、井下分注工 具等处有同位素曲线峰值,而流量曲线无反应,或者 在注水层段虽然同位素曲线峰值较高,而流量较低, 井温等辅助曲线也无明显异常,则应视为有沾污,必 须进行消除才能获得可靠的资料。图 " 为中 ) ) 井
关键词 多参数 吸水剖面 综合解释 资料分析
" 引言
同位素注水剖面测井一直是各油田普遍采用的 获取注水 井 注 入 剖 面 的 一 种 简 单 而 成 熟 的 测 井 方 法,测井中大部分采用伽马、磁定位、井温三参数组 合测井方法,随着注水开发、注入工艺、地质条件、完 井、投产方式、射孔等工艺的变化,随着资料应用程 度和需求的提高,示踪吸水剖面测井方法的缺陷逐 步暴露出来。如同位素微球沾污、沉淀、漏失等问题 使得利用吸水剖面测井资料来确定吸水层的吸水能 力带来一定的困难,且有部分井无法取得合格的吸 水剖面测井资料。为此,各油田都开展了吸水剖面 测井配套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同位素粒径的 选择、同位素沾污控制和校正、组合测井和综合解释 方法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使得吸水剖面测井方法更 加完善,现在各油田都在努力推广五参数,采用示踪 法、井温法和流量法综合解释,提高剖面测井资料采 集成功率、解释精度和符合率。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吸水剖面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吸水剖面一、引言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油田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其中,水的产量和注水剖面构筑对采油效果和油田开发稳产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通过合理的吸水剖面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油田注水效率和分布均匀度,从而提高采油效果和油田开发效益。
二、吸水剖面定义吸水剖面是指通过地下注水井向油藏中注入水源,通过油田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设计出一种合理的注水剖面,实现地下油层的有效充水,从而提高油藏的产量、降低开采成本、延长油田的有效生产周期,实现稳产稳定。
三、吸水剖面设计原则1.地质特征分析:首先对目标油藏的地层性质、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岩性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水文地质特征,确定油藏的水文地质类型。
2.合理注水方式:针对不同地质类型和水文地质特征,选择合适的注水方式,如边注入、点注入、串联注入等。
3.优化吸水剖面:从整体油田开采效益出发,优化吸水剖面设计,使得注水能够实现较好的覆盖范围和均匀度,避免盲区和死区的形成,同时减少地层压裂、排矿等产生的环境影响。
4.动态调整:根据实际注水效果和油田开采情况,动态调整吸水剖面设计,以实现更好的注水效果和油田开采效益。
四、吸水剖面设计步骤1.地质特征分析:对目标油田的地层性质、水文地质特征等进行分析,了解油藏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
2.注水方式选择:在考虑地质特征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注水方式,如边注入、点注入、串联注入等。
3.吸水剖面优化:根据地质特征和注水方式,进行吸水剖面优化设计,使得注水能够实现较好的覆盖范围和均匀度。
4.安全性评估:对吸水剖面进行安全性评估,考虑地层压力、地下水位、环境保护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安全。
5.实施和动态调整:将设计好的吸水剖面方案实施到实际油田开采中,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提高注水效果和油田开采效益。
五、吸水剖面设计实例以某油田为例,进行吸水剖面设计。
1.地质特征分析:该油田地质特征为低渗透砂岩,饱和度较高,属于沉积型砂岩油藏。
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技术介绍与应用

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技术介绍与应用[摘要]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是监测注水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它能为油田合理注水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经过多年的施工,我们总结了一些有关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的资料应用和存在的问题与大家进行分享。
[关键词]三参数吸水剖面管外串槽大孔道沾污前言随着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油层压力越来越低,为确保油井稳定生产,就需要给地层补充一定的能量。
目前各油田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给油层注水,通过注水提供驱油动力,以确保油井产量。
1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原理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主要利用伽马、井温、磁定位三个参数来测量注水井吸水情况的测井方法。
井温,主要是测量注水井目的层静、动态温度;磁定位,主要是测量管柱节箍;伽马,主要是测量目的层在注入放射性示踪剂前后地层伽马射线强度的差异。
注水井正常注水情况下将放射性示踪剂注入到井内,随着注入水的流入,这些示踪剂将滤积在井中注水层的岩层表面上。
各注水层注水量的多少,在测井曲线上将显示出放射性强度的差异,通过对比注入示踪剂前后测得的自然伽马曲线,就可计算出各个注水层的吸水量。
实践证明,在合理选用放射性同位素并正确施工的条件下,地层吸水量与放射性同位素在岩层表面滤积的面积成正比。
2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的应用2.1划分注水井的吸水剖面,揭示注水地层的非均质性正常注水条件下,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资料,反映了某一压力条件下,地层的自然吸水状况,显示出各个吸水层段之间的层间矛盾,并揭示出各注水层段的内部矛盾,反映了地层在纵向上的非均质。
2.2检查注水井管外窜槽情况由于固井质量差,或固井完井时的强烈震动,以及增产、增注工程施工等,造成套管外水泥环的破裂,使储层间相互窜通,即形成窜槽。
油水井管外窜槽的存在,对油田分层注、采开发管理极为不利。
因此,凡是怀疑油水井存在管外窜槽的井段,都应及时检查、验证窜槽井段(简称验窜)。
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3检查套管或油管漏失部位由于长期受腐蚀或作业中机械损失等因素影响,部分水井会出现套管漏失现象,使大量注入水外流,不仅造成无效注水,而且有的会造成环境污染。
吸水剖面测井技术简介

吸水剖面测井技术简介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推移,我国各大油田相继进入勘探开发后期,油层压力逐步下降。
为了实现长时间稳定的开发和提高采收率,大多数油田通过注水的方法把石油开采出来,从而延长了石油的开采期限,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为了及时了解地下水的流动情况,这时需要吸水剖面测井。
标签:吸水剖面测井;同位素测井;应用1 吸水剖面测试原理目前常用的吸水剖面的测井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器携带具有放射性的131Ba-GTP微球示踪剂。
测井的时候在油层上部进行释放,并在井内注水形成活化悬浮液。
地层孔隙直径小于载体颗粒直径。
吸水层进行吸水时,微球载体滤积在井壁周围。
地层的吸水量与在该段地层对应的井壁上滤积的放射性同位素载体量和载体放射性强度三者之间形成的是关系正比例。
通过对比放射性同位素载体在地层滤积前、后所测得的自然伽玛曲线强度,计算出对应射孔层位上曲线重叠异常面积的大小。
用面积法计算各层位的相对吸水量,进而就能确定注入井的分层相对吸水量。
同时以温度曲线和流量曲线辅助解释各层相对吸水量。
2 吸水剖面测井施工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注水作业来提高地层的压力,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计算注入水在该井井下的注入动态和各小层的注入量,必需要对注水井进行注水剖面测井。
并由此产生了井温、流量和同位素示踪等吸水剖面测井的工艺方法。
针对注水井存在的种种问题,依据注水井的类型和测井方法适用条件,优选出适合TH地区的测井方法进行注水剖面测量。
2.1 合注井测井方法:井温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合注井又分正注井和反注井,即油管下至注水层段以上的为正注井,油管下至注水层段以下的为反注井;该测井流程如下:仪器连接好后由电缆下入到井内,先测量目的井段的伽玛曲线及井温曲线,然后上提到目的层段以上,释放同位素,待同位素全部进入吸水层后,再进行伽玛曲线测量。
待同位素曲线测量好后,將仪器提到注水层顶部关注水,等温度有了明显的变化之后,下测井温。
吸水剖面测试的基本内容与解释方法

吸⽔剖⾯测试的基本内容与解释⽅法吸⽔剖⾯测井基本常识⼀、何为吸⽔剖⾯以及主要⽤途随着油⽥开发时间的推移,油层压⼒逐渐下降,为了实现长期稳定的开发,需要给地层补充能量,保持油层的压⼒。
⽬前主要的⽅法是采⽤注⽔保持油层压⼒。
因此在⼀个油⽥开发时除了钻⼀批采油井外,还要钻⼀批注⽔井。
通过注⽔井给井下油层注⽔,维持油层压⼒使油井产量保持稳定。
为了了解注⽔井注⽔状况,就需要测吸⽔剖⾯,了解个⼩层的绝对注⼊量。
主要⽤途:了解注⼊井各⼩层的吸⽔状况,检查井下⼯具到位及⼯作情况,检查调剖效果,检查管外窜流,分析油井出⽔情况,分析油层⽔淹状况,进⾏浅部找漏。
⼆、测井原理⽬前吸⽔剖⾯主要⽤⽰踪法进⾏测井(即同位素吸⽔剖⾯测井)。
在注⽔条件下将同位素注⼊井内,随着注⼊⽔的流⼊,同位素滤积在注⽔层表⾯,⽤伽马仪测取⽰踪曲线,曲线上显⽰的放射性强度的差异就代表了注⼊量的⼤⼩。
该⼯艺采⽤放射性核素释放器携带放射性核素载体在预定的井深位置释放,载体与井筒内的注⼊⽔形成活化悬浮液,油层吸⽔时也吸收活化悬浮液。
⽽放射性载体滤积在井壁地层表⾯。
此时所测的伽马曲线与释放核素前的⾃然伽马曲线对⽐,对应吸⽔层中⼆者的幅度差,即反映该地层的吸⽔状况。
三、吸⽔剖⾯测井资料解释⽅法由于Q=△J/△I,即进⼊地层的⽔量Q与滤积的放射性活度△J成正⽐,测井曲线上反映即是吸⽔量与吸⽔层上的同位素伽马曲线与⾃然伽马曲线的包络⾯积成正⽐。
图1所⽰:图1 放射性同位素⽰踪载体法测井原理⽰意图如1图所⽰:图中1、2、3三个层为注⽔层,深度校齐后,把⾃然伽马曲线与同位素曲线叠合,并使其在⾮⽬的层段重合,在三个注⽔层位分别求出这两条曲线的包络⾯积S1、S2、S3,则这三层的吸⽔量之⽐即为:S12∶S3。
因此,只要求出各注⽔层的异常⾯积和各注⽔层总的异常⾯积,即可得到各注⽔层的相对吸⽔量:nβi=(S i /∑S i)×100% (1-2)n=1式中βi 为i层相对吸⽔量;Si为i层的异常⾯积。
吸水剖面

吸水剖面吸水剖面1、吸水剖面:指的是水井各个层位对于注入水的分配比例,也是应用于调剖堵水,防止水窜,提高注入水在各个层位的波及系数,提高油层的驱油效率,从而提高采收率。
针对常规方法获取分层吸水指数存在的问题,结合渗流理论和注水剖面测井一次下井能连续测量流量和压力的特点,测井时多次改变井口注水量,通过注水剖面资料的处理确定各储层的相对吸水量、确定各储层的地层压力和吸水指数的方法,由此还能掌握各储层地层压力和吸水能力的差异。
2、同位素测吸水剖面不能直观清楚地反映出注水井各层的吸水能力变化情况。
同位素测吸水剖面额以用来解决套管外窜槽井段及封隔器不密封故障。
3、在同位素测井中增加井温、流量参数,通过多参数综合解释,不仅可以对沾污影响进行合理校正,确定准确的小层吸水量,而且能够正确判断各级封隔器、配水器的工作情况,在地层存在大孔道的情况下,确定地层的吸水面积。
[1]产液剖面1.产液剖面:多层油层、或厚层油层,纵向上的产液强度曲线与油层定界、底界、厚度围成的面积,与总面积的百分比。
若测出油水的分别产量,则可分别折算出产水剖面、产油剖面。
它反映了纵向厚度上的产液、产油、产水的能力分布。
2.吸水剖面:与产液剖面相反,反映的是吸水能力的变化剖面。
3.重力分异:是指倾斜性地层、大厚层,在油水渗流过程中,由于高度的存在,油水因密度差异,运移过程中导致油水产生二次分布,一般油趋向于向上运动,水趋向于向下运动,结果导致,产油、产水剖面发生异常。
生产测井油田生产测井(produetion logging ofoil- field)注水开发油田在一定的注入压力和注人量的条件下,测量各吸水层的吸水量和生产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各生产层沿井深纵向分布的油、气产量和含水量,以了解地下各个油层的工作状况和储量动用程度。
用测井仪器完成上述工作称为生产测井。
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人在油田上就用井温仪测量分层的产液量。
50年代出现井下流量计。
吸水剖面测井技术简介

吸水剖面测井技术简介作者:张亚旭高小燕王瑞江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年第01期摘要: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推移,我国各大油田相继进入勘探开发后期,油层压力逐步下降。
为了实现长时间稳定的开发和提高采收率,大多数油田通过注水的方法把石油开采出来,从而延长了石油的开采期限,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为了及时了解地下水的流动情况,这时需要吸水剖面测井。
关键词:吸水剖面测井;同位素测井;应用1 吸水剖面测试原理目前常用的吸水剖面的测井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器携带具有放射性的131Ba-GTP微球示踪剂。
测井的时候在油层上部进行释放,并在井内注水形成活化悬浮液。
地层孔隙直径小于载体颗粒直径。
吸水层进行吸水时,微球载体滤积在井壁周围。
地层的吸水量与在该段地层对应的井壁上滤积的放射性同位素载体量和载体放射性强度三者之间形成的是关系正比例。
通过对比放射性同位素载体在地层滤积前、后所测得的自然伽玛曲线强度,计算出对应射孔层位上曲线重叠异常面积的大小。
用面积法计算各层位的相对吸水量,进而就能确定注入井的分层相对吸水量。
同时以温度曲线和流量曲线辅助解释各层相对吸水量。
2 吸水剖面测井施工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注水作业来提高地层的压力,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计算注入水在该井井下的注入动态和各小层的注入量,必需要对注水井进行注水剖面测井。
并由此产生了井温、流量和同位素示踪等吸水剖面测井的工艺方法。
针对注水井存在的种种问题,依据注水井的类型和测井方法适用条件,优选出适合TH地区的测井方法进行注水剖面测量。
2.1 合注井测井方法:井温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合注井又分正注井和反注井,即油管下至注水层段以上的为正注井,油管下至注水层段以下的为反注井;该测井流程如下:仪器连接好后由电缆下入到井内,先测量目的井段的伽玛曲线及井温曲线,然后上提到目的层段以上,释放同位素,待同位素全部进入吸水层后,再进行伽玛曲线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水剖面测井基本常识
一、何为吸水剖面以及主要用途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推移,油层压力逐渐下降,为了实现长期稳定的开发,需要给地层补充能量,保持油层的压力。
目前主要的方法是采用注水保持油层压力。
因此在一个油田开发时除了钻一批采油井外,还要钻一批注水井。
通过注水井给井下油层注水,维持油层压力使油井产量保持稳定。
为了了解注水井注水状况,就需要测吸水剖面,了解个小层的绝对注入量。
主要用途:了解注入井各小层的吸水状况,检查井下工具到位及工作情况,检查调剖效果,检查管外窜流,分析油井出水情况,分析油层水淹状况,进行浅部找漏。
二、测井原理
目前吸水剖面主要用示踪法进行测井(即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
在注水条件下将同位素注入井内,随着注入水的流入,同位素滤积在注水层表面,用伽马仪测取示踪曲线,曲线上显示的放射性强度的差异就代表了注入量的大小。
该工艺采用放射性核素释放器携带放射性核素载体在预定的井深位置释放,载体与井筒内的注入水形成活化悬浮液,油层吸水时也吸收活化悬浮液。
而放射性载体滤积在井壁地层表面。
此时所测的伽马曲线与释放核素前的自然伽马曲线对比,对应吸水层中二者的幅度差,即反映该地层的吸水状况。
三、吸水剖面测井资料解释方法
由于Q=△J/△I,即进入地层的水量Q与滤积的放射性活度△J成正比,测井曲线上反映即是吸水量与吸水层上的同位素伽马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的包络面积成正比。
图1所示:
图1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载体法测井原理示意图
如1图所示:图中1、2、3三个层为注水层,深度校齐后,把自然伽马曲线与同位素曲线叠合,并使其在非目的层段重合,在三个注水层位分别求出这两条曲线的包络面
积S
1、S
2
、S
3
,则这三层的吸水量之比即为:S
1
∶S
2
∶S
3。
因此,只要求出各注水层的异
常面积和各注水层总的异常面积,即可得到各注水层的相对吸水量:n
β
i =(S
i
/∑S
i
)×100% (1-2)n=1
式中β
i 为i层相对吸水量;S
i
为i层的异常面积。
层1、层2、层3三个层的相对吸水量β
1、β
2
、β
3
分别为:
β
1=S
1
/(S
1
+S
2
+S
3
)×100% (1-3)
β
2=S
2
/(S
1
+S
2
+S
3
)×100% (1-4)
β
3=S
3
/(S
1
+S
2
+S
3
)×100% (1-5)
假设该井日注量为Q,则计算分层绝对日吸水量Q
i
为:
Q i =Q×β
i
(1-6)
若层1、层2、层3三个层的绝对吸水量分别用Q
1、Q
2
、Q
3
表示,则:
Q 1=Q×β
1
(1-7)
Q 2=Q×β
2
(1-8)
Q 3=Q×β
3
(1-9)
计算分层注水强度为:B
i =Q
i
/h
i
(1-10)
式中的B
i 为单层的吸水强度;h
i
为单层的厚度。
各层的吸水强度分别为:
B 1=Q
1
/h
1
(1-11)
B 2=Q
2
/h
2
(1-12)
B 3=Q
3
/h
3
(1-13)
四、示踪剂选择标准
目前常用131Ba-GTP微球直径有以下几种:
100-300
300-600
600-900
在地层27-30天全部融化完
由于长庆油田注水量小,属低孔低渗储层,经过试验和实际测试对比一般选用100-300
五、注水管柱结构
目前长庆油田的注水方式有笼统注水(正注、反注)和偏心分注,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笼统正注和偏心分注两种。
不同的注水方式配有不同的注水管柱,操作员在测试之前,要了解清楚该井的管柱结构,一是防止卡、掉仪器等事故,二是确保测试的成功。
下面是每种注水方式下常见管柱结构示意图。
1、笼统注水(正注)
笼统注水是指注水井各层段在井口同一个压力下,不细分层段,光油管注水,油管上除喇叭口(斜尖)外,没有其他工具(如配水器、封隔器等),这种注水管柱结构简单。
笼统注水又分为正注和反注两种。
正注是指将水从油管中注入,一般油压大于套压。
反注则是从油套环形空间将水注入地层。
反注方式注水效果不好,目前只有极少数井应用这种方法。
笼统注水正注时可以将油管下到油层顶部,也可以下到油层底部。
这一般根据主力注水层的位置而定。
一般情况下,主力注水层位于射孔层顶部,则油管下到射孔井段底部,反之,则下到射孔井段顶部。
图2-1是笼统注水正注时示意图,图2-2是笼统注水反注时示意图。
图2-1a 笼统注水正注时示意图(喇叭口在射孔层以上)
喇叭口
图2-1b 笼统注水正注时示意图(喇叭口在射孔层以下)
图2-2 笼统注水反注时示意图
2、偏心分注
偏心分注就是分层段注水,就是把注水井各油层性质和特征(地层压力、渗透率、原油性质等)相近的油层合为一个注水层段,用封隔器把所需分开的层段隔开,在同一个层段,各层注水量不同而需要控制时,在各层段上装上配水器,用不同直径的水嘴控制各层的注入量。
分层配注管柱主要有油管、水井封隔器以及各种类型的配水器组成。
此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加装阀门、撞击筒、球座、筛管以及丝堵等其它辅助装置。
由于分层注水是针对需要控制各层注水量,通过安装封隔器和配水器来实现配注,因此,管柱需要下过整个射孔井段。
长庆油田目前的分注井一般是一级两段(即一个封隔器、两个配水器,分两段来注)和两级三段(即两个封隔器、三个配水器,分三段来注)。
图2-3 偏心分注一级两段结构示意图
封隔器
封隔器
图2-4 偏心分注两级三段结构示意图
六、测井通知单的填写
测井通知单不仅仅是测井小队施工的依据,也测井解释人员进行测井资料解释的基础参数和信息,因此测井通知单一定要填写清楚,数据要核实准确。
其基本内容包括一下内容:
1、井下基础数据:套管下入深度、油管下深、人工井底、砂面等
2、注水状况:包括注水日期、注水方式(笼统正注、偏心配水等)、泵压(管压)、油压、套压、日注水量。
如果是分层注水,还需提供封隔器、配水器深度,配水器直径、分层计划配注量。
3、射孔层数据:包括射孔层段(起始深度、终止深度)、
4、注水管柱数据:喇叭口(斜尖)深度;如果是分层注水,提供封隔器、配水器深度,撞击筒深度。
如果有卡、化堵层要标清楚。
5、特殊情况说明:注水井近期是否进行过压裂、酸化、化堵等作业。
表1 是正注井填写通知单实例,表2是偏心配注通知单实例。
七、测井施工
1、首先将注水井停止注水2.5-3个小时后,测试两条井温本底曲线,注意关井一定要保证阀门关闭后,水没有再注入油管内。
确保测试的静温曲线在吸水层段有显示。
2、在测试同位素曲线前,先将关闭的阀门打开,稳定注水30-40分钟后,在将同位素释放。
同位素曲线一般测试4条。
每条间隔时间根据井况不同而定(射孔井段的厚度、释放深度、注入量等)
3、测量时一定要将射孔层测量全,井下工具、喇叭口等要求测出(遇阻除外),测量井段从遇阻点算起不小于120米。
4、同位素曲线回放后发现有同位素沉底、没有和静温曲线有较好对应时,可将仪器重新下入井中再测两条同位素曲线,最后一条可以多等些时候。
5、每口井的测试深度注意不要紊乱,这方面,仪器公司已经知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6、重要的是将仪器操作学会后,了解一般井下的管柱结构以后,根据实际测井资料存在的不足之处,操作员思考所施工地区这些井不同注水压力、注水量等条件下,同位素测试时间的选择,这点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