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姜常见病虫害防治

3 。 次
23 。 ~ 次
姜眼斑病 : 发病初期用 “ 丽” 翠 10  ̄ 50倍(O1 ̄ 5克“ 00 10 g 0 1 翠丽 ” 对
10 00倍 ( 1 即 5克 “ 杀 得 2 0 ” 可 00对
姜叶桔病 : 发病前 喷施 “ 云生 ” 水 1 公斤) 5 或者“ 可杀得 2 0 ” 0 0 稀释 60 8 0 0- 0 倍液+ 金 云大-10 “ 2 ”倍液 2 3次预 防, ~ 可同时预防多种病害 。
姜斑 点 病 : 病 初 期 喷 药 防 治 , 发
倍 液+ 金云 大- 2 ”稀释 1 0 倍 “ 10 00
土壤 消毒 :.恶 霉灵 ” “ 1“ + 福美 2“ :
“ 宁 ” 0  ̄ 00倍 液 或 者 翠 丽 液 叶面 喷 雾 , 隔 7 1 再 施 药 一 双”按 1 1 扑 8 0 10 间 ~ O天 : 混合稀释 10 倍 拌土 ; 00
果树与作物之 间的时间差和空间差 , 在 几 种 模 式包 括 观光 型 、休 闲度 假 型 、 农 产技术要点一是在施肥 、 防病虫、 控制杂 种植好果树的 同时 , 充分利用果 园的空 下直接养畜禽 , 畜禽粪便排入沼气池或 事活动参 与型 、 民俗文化型等。其技术 草等管理中禁止使 用人 工合 成的化肥 、 进行开发建设 ;二是做好科学规划 , 选 是选择抗性品种和选择适宜土壤环境或 进行土壤改 良,地表管理采取种植覆盖
用 5 0 “ 杀 得 2 0 ” 液 (O 0 2 0 ” 释 80倍液 (P4 0倍 可 00药 g 00 稀 4 0 g 0克“ 可杀 根 , 合 “ 杀 得 2 0 ” 释 10 发现病株 , 结 可 00 稀 00 及时挖 除烧毁。
生姜病虫害防治历

生姜病虫害防治历一、生姜病害防治1.姜瘟病(1)症状:姜瘟病是生姜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地下块茎。
发病初期,姜块表面出现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病斑边缘不明显,病健交界处明显,后期病斑表面产生白色霉层。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间销毁。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2.姜腐病(1)症状:姜腐病主要为害地下块茎,发病初期,姜块表面出现淡黄色病斑,逐渐扩大,病斑边缘不明显,后期病斑表面产生黑色霉层。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同姜瘟病。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3.姜炭疽病(1)症状:姜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病斑边缘呈紫红色,中央灰白色,后期病斑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同姜瘟病。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二、生姜虫害防治1.姜螟(1)症状:姜螟是生姜的主要虫害,以幼虫为害叶片、茎秆和地下块茎。
叶片受害后,出现孔洞、缺刻,严重时整株叶片被食光。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清洁田园,减少虫源;适当调整播种期,避免幼虫盛发期与生姜生长旺盛期重叠。
②药剂防治:在幼虫发生初期,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2.姜蚜(1)症状:姜蚜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生姜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生长不良,严重时整株枯死。
大姜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二)2024

大姜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二)引言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姜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以帮助种植者更好地管理大姜,提高产量和质量。
正文:一、病害防治1.干腐病- 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保持通风良好;- 移栽前用75%氯巴比妥可湿性粉剂浸种30分钟;- 使用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雾,保持植株干燥。
2.炭疽病- 使用炭疽病抑制剂进行栽培;- 去除感染病斑的植株部分,采用草木灰、硫黄熏蒸;- 使用80%有效含锰波尔多液喷洒,每15-20天施用一次。
3.根腐病- 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积水;- 使用可食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土壤消毒;- 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防治,如链霉素、青霉素等。
4.裂果病- 做好灌溉管理,避免干旱和过度浇水;- 及时修剪病果,并进行消毒处理;- 喷洒速效石硫合剂,每10天进行一次。
5.叶枯病- 清除病叶,将其焚烧或深埋;- 使用氯化铜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 增加植物的养分供应,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二、虫害防治1.姜蚜- 定期喷洒可湿性粉剂,如50%敌草快粉剂;- 使用生物防治剂,如花胶菌等;- 保持田间环境清洁,清除杂草。
2.白粉虱- 喷洒50%敌敌畏可湿性粉剂;- 使用有机除虫剂,如苦瓜环己酮等;- 增强植株的抗虫能力,注重调节氮肥的使用。
3.蓟马- 喷洒25%盐基杀螟乳油;- 使用气雾剂进行冷烟熏,如硫磺熏蒸;- 剪除受害的植株部分,定期清理田间杂草。
4.飞虱- 喷洒50%辛硫磷可湿性粉剂;- 播种或追施快速作用杀虫剂;- 清理灌溉水渠和周围的杂草。
5.蛴螬- 土壤消毒,使用三氯甲烷、敌敌畏等;- 使用有机杀虫剂,如菊酯、乙草胺等;- 保持田间整洁,清除积水和破损的植株。
总结:大姜在种植过程中常会遭受病虫害的侵袭,而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是保障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通过本文介绍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种植者可以更好地保护大姜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大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

大姜又叫生姜,属姜科姜属,食用历史悠久,既可作为蔬菜,也可作为调味品,更可入药,大姜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扰,严重影响生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种植户的收益,大姜的病虫害防治是大姜种植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姜炭疽病1.1病害症状炭疽病主要危害大姜植株叶片,田间一般在5~6月份开始发生炭疽病,叶尖或叶缘现病斑,初为水浸状褐色小斑,扩展成椭圆形或梭形至不定型斑,斑面云纹明显或不明显,整个病斑整合成斑块,叶片变褐干枯,潮湿时斑面显小黑点。
1.2病原菌及发病规律病原为辣椒刺盘孢菌和盘长孢状刺盘孢菌,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其病原菌主要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的形态在植株病部或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病菌分生孢子借雨水喷溅流动或伴随昆虫活动传播,成为初侵染和再侵染源。
连作地田间湿度大,或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势过旺,有利发病。
1.3防治方法防治姜炭疽病首先要注意预防为主,加强姜田间管理,增强姜植株的抗病性是前提。
(1)栽培中要注意避免姜田连作或与其它姜科以及茄科类作物进行连作。
(2)加强姜田管理,必须及时清除掉植株病残枯叶,在姜植株发病初期以及姜产品收获时彻底清除病残体,带到田外进行深埋或予以烧毁。
(3)加强田间灌水管理,及时清沟做好排灌,避免田间湿度过大。
(4)田间实行高垄深沟栽培,姜田栽植密度要适宜,因为密度大或田间通风不良都会造成病原菌扩散,使病害蔓延。
(5)培肥地力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不要偏施和过量施入氮肥。
(6)在田间发现病株及时喷药防治,可供选择的药剂有多种,例如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150倍液,或45%咪鲜胺水乳剂30倍液以及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倍液,这几种药剂要交替使用,每隔7天喷施1次,连喷2~3次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2姜斑点病2.1病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姜植株叶片,在发病初期病斑形状似针尖大小呈现水浸状,随着植株病情不断加重,病斑则呈现黄白色梭形或者长圆形,病斑中部变薄,容易破裂或形成穿孔现象,严重时病斑密布全叶呈星点状,也有称其为白星病,病部可见有针尖状的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容易扩散发病。
大姜病虫害防治

大姜病虫害防治1、姜瘟:细菌性病害。
由细菌引起的一种根及根茎部病害,也叫腐败病、软腐病。
主要借灌溉水及地下害虫传播,从种姜萌芽出土到生姜采收前均可发生,病多在高温,多阵雨、渍水田中发生,我国南北各姜产区均有发生,是姜产区的主要病害,尤以连作地更为严重。
病发初期,先出现根部腐烂,以后便逐渐蔓延到根茎,使根茎亦腐烂;上部叶片开始凋萎,最后根和根茎部大部分或全部腐烂,发出特别的臭味。
植株根、茎、叶均可受害发病,病菌一般先在地上茎基部及根茎上侵染危害。
发病初叶片卷缩,下垂而无光泽,而后叶片由下至上变枯黄,病株基部初呈暗紫色后变水浸状黄褐色,继而根茎变软腐烂,有白色发臭的粘液。
最后地上部凋萎枯死,并易从茎秆基部折断倒伏。
发病规律:病原菌为青枯假单孢杆菌,可在种姜、土壤及含病残株的肥料上越冬,通过病姜、土壤及肥料进行传播,成为翌年初侵染的来源。
病菌侵染时多从近地表处的伤口及植株孔口侵入根茎,或由地上茎、叶向下侵染根茎,病姜流出的菌液可借助水流传播,流行期长,危害严重。
一般7月份始发,8-9月为发病盛期,10月份停止发生。
防治方法:生姜腐烂病虽然防治较为困难,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切断传播途径,轮作换茬切断土壤传菌途径;尤其是对于已发病的地块,要间隔2-3年以上才可种姜,种植生姜的前茬地应是新茬或粮食作物地块,种过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特别是发生过青枯病的不易种植生姜;生姜收获前,可在无病姜田选种,在姜窖内单放单贮,翌年下地前再进行严格挑选,清除种姜带病隐患;姜田应选地势较高、能灌能排的土地,整地时地面要平,以防排水不畅、田间积水,引发病害,采用软管灌溉施肥。
当田间发现病株后,除应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外,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粉。
田间积水、土壤缺肥或偏施氮肥过多,均易引起发病。
用目前理想的广谱性杀菌剂噻菌酮500倍在种植时浸姜和消毒土壤;在开始发病时每7-10天灌根,或连续喷雾3-5次。
2、姜斑点病属真菌性病害。
生姜病虫害

生姜病虫害一、生姜病虫害类型1. 病害(1)姜瘟病:又称软腐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地下块茎。
(2)姜炭疽病:由真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可蔓延至茎部。
(3)姜白星病:由真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形成白色斑点。
(4)姜根结线虫病:由线虫引起,危害生姜的根部,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2. 虫害(1)姜螟:幼虫危害生姜的茎、叶,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2)姜蚜:吸食生姜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生长受阻。
(3)姜跳甲:幼虫危害生姜地下块茎,成虫取食叶片。
(4)姜红蜘蛛:吸食叶片汁液,使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
二、生姜病虫害发生规律1. 病害发生规律(1)姜瘟病: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菌繁殖,特别是在气温在2530℃时,发病最为严重。
(2)姜炭疽病:气温在2028℃、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3)姜白星病:气温在1825℃、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病原菌繁殖迅速。
(4)姜根结线虫病:土壤湿度、温度适宜时,线虫繁殖速度快。
2. 虫害发生规律(1)姜螟:气温在2030℃时,有利于姜螟的发生。
(2)姜蚜:气温在1525℃时,姜蚜繁殖速度较快。
(3)姜跳甲:土壤湿度、温度适宜时,有利于姜跳甲的发生。
(4)姜红蜘蛛:气温在2025℃、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有利于姜红蜘蛛的发生。
三、影响生姜病虫害发生的因素1. 气候条件:气温、湿度、降雨等气候因素直接影响病原菌和害虫的生长繁殖。
2. 土壤条件:土壤湿度、土壤类型、土壤酸碱度等对病虫害发生有一定影响。
3. 栽培管理: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等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4. 品种抗性:不同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不同,选择抗病品种可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四、生姜病虫害防治措施1. 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2)合理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灌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姜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姜常见病虫害防治众多菜农反映姜的生产过程中许多常见病害,不知如何用药,因此特别介绍一下有关大姜各种病害的对应防治方法,菜农朋友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合适的药剂。
1.姜瘟病:主要借灌溉水及地下害虫传播,从种姜萌芽出土到生姜采收前均可发生,这种病多在高温,多阵雨、渍水田中发生。
防治:姜种消毒,“可杀得2000”稀释800倍液(即40克“可杀得2000”兑水32公斤)浸泡6小时;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毁,并在姜穴里用生石灰消毒。
在发病初期,用“可杀得2000”稀释500~600倍液灌根并结合“可杀得200”+“金云大-120”混用。
稀释10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
2.姜斑点病:防治: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扑宁”800~1000倍液或者翠丽1500倍液叶面喷雾,间隔7-10天再施药一次。
3.姜炭疽病:防治:发病前喷施“云生”600~800倍液可有效预防发生。
发病初期用“翠丽1000倍液+金云大-120”稀释15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间隔7~10天再喷一次,连续2~3次。
4.姜叶枯病:防治:发病前喷施“云生”600~800倍液+“金云大-120”倍液1500倍液叶面喷施,间隔7~10喷2~3次预防,可同时预防多种病害。
发病初期用“翠丽”1000倍液+“云大-120”稀释1500倍液喷施防治。
5.姜细菌性软腐病:防治:发病初期,用500倍“可杀得2000”药液(即40克“可杀得2000”对水20公斤)灌根,结合“可杀得2000”稀释1000倍液+“金云大-120”稀释1000倍液叶面喷雾,间隔7~10天再施药一次。
6.姜枯萎病:防治:“可杀得2000”稀释500~600倍液+“金云大-120”稀释1000倍液灌根,每次淋施公斤药液,间隔7~10天灌根一次,连续2~3次.7.姜眼斑病:防治:发病初期用“翠丽”1000~1500倍(即10~15克“翠丽”对水15公斤)或者“可杀得2000”稀释1000倍(即15克“可杀得2000”对水15公斤)叶面喷施,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大姜生长前期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
科学用药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剂,避 免滥用和乱用农药。
适时用药
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用药,控 制病情发展。
合理混配
根据需要将不同药剂进行合理 混配,提高防治效果。
注意安全间隔期
确保收获的大姜中农药残留不 超标,保障食用安全。
03
炭疽病防治
农业防治
轮作换茬
避免重茬连作,可与非姜科作物 轮作2-3年,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在播种前,使用内吸性杀 虫剂拌种,预防姜螟危害 。
药剂喷雾
在姜螟发生期,使用低毒 、高效的化学杀虫剂进行 喷雾防治。
熏蒸防治
利用熏蒸剂进行土壤处理 ,杀死土壤中的姜螟幼虫 和蛹。
02
姜瘟防治
农业防治
轮作换茬
避免重茬连作,选择与非茄科作 物进行轮作,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
土壤消毒
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 以采用高温闷棚、药剂消毒等方法 ,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
选用抗虫品种
选用对姜螟抗性较强的 品种,提高植株的抗虫
能力。
生物防治
01
02
03
天敌保护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赤眼 蜂、瓢虫等,对姜螟进行 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 杆菌、白僵菌等,对姜螟 进行防治。
植物诱杀
利用某些植物的挥发性物 质,吸引姜螟前来取食, 然后集中灭杀。
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
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避免过量施用化肥, 提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增强大姜 的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 等,对病原菌进行控制。
生物肥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姜病虫害防治技术
各镇街区农技站:
大姜是我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市场竞争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现将大姜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规范下发给你们,希望认真学习领会,并加以宣传推广,将工作落实到实处:
附:大姜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
无机砷杀虫剂:砷酸钙、砷酸铅
有机砷杀菌剂:甲基胂酸锌(稻脚青)、甲基砷酸铵(田安)、福美甲胂、福美胂
有机锡杀菌剂:薯瘟锡(毒菌锡)、三苯基醋酸锡、三本基氯化锡、氯化锡
有机汞杀菌剂: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赛力散)
有机杂环类:敌枯双
氟制剂:氟化钙、氟化钠、氟化酸钠、氟乙酰胺、氟铝酸钠
有机氯杀虫剂:DDT、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硫丹
有机氯杀螨剂:三氯杀螨醇
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溴甲烷有机磷杀虫剂: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氧化乐果、治螟磷、杀扑磷、水胺硫磷、磷胺、内吸磷、甲基异柳磷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克百威(呋喃丹)、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涕灭威(神农丹)
二甲基甲脒类杀虫杀螨剂:杀虫脒
取代苯杀虫杀菌剂:五氯硝基苯、五氯苯甲醇(稻瘟醇)、苯菌灵(苯莱特)
二苯醚类除草剂:除草醚、草枯醚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