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话题作文的类型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系列课件

如:中考满分作文 点滴真情令我感动
在现实生活中,使我感动的事实在是太多了,但我
不为一件漂亮的衣服所感动,不为能住上豪华的房子所 感动,不为金钱所感动,不为名利所感动……能感动我 的只有世间那点点滴滴的真情。
一缕白发使我感动。 某日,妈妈头疼,她让我按摩按摩。当我按摩时突
然发现妈妈头上已有一缕白发,顿时,我心里像打翻了 五味瓶,一股热流冲向眼眶,泪水一滴一滴掉在妈妈背 上。妈妈啊,你刚过不惑之年,怎么就有白发?是不是 因为我不听话让你费心?是不是因为我考得不太好让你 寒心?是不是因为家庭经济拮据让你劳心?是不是…… 妈妈,为了我的成长、为了这个家庭、为了你的事业,
的赞美诗的音乐的感化,决心靠劳动过正常生活,而警察却无故 逮捕了他。
六次惹事生非都没有达到目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按说一个
人只要犯了罪就得进监狱,可苏比却欲进监狱而不能!这就是用 “曲”笔先让其“纵”。像苏比这样思想坏“投”了的人还可以 挽救吗?在赞美诗感化下,苏比决心靠劳动过正常的生活,可警 察却在这时无故逮捕了他。文章结尾终于让苏比“如愿以偿” 了——“布莱克威尔岛,个月”。
对话,可以是二者,也可以是三者,甚至更 多。关键是要做到:选准参与对话的对象;紧紧围 绕主旨;语言简洁而生动,有的地方应蕴含哲理。
、欲擒故纵式结构
平铺直叙,一眼望到底的文章,只能败坏读者的 兴致;只有波澜迭起,翻腾跌宕的文章,才能满足读 者的审美,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
欲擒故纵式结构,是指文章按“纵”和“擒”两 方面来组织材料,“擒”是指“抓住”文章的主旨, “纵”是指暂时“放弃”文章的主旨。二者看似矛盾, 其目的只有一个:“纵”是为了“擒”,既抓住文章 的主题写活、写深。“纵”的越有度,“擒”就能越 到位。
几句关心的话语叫我感动。 “小枫,中央气象台说明天要下雨,别忘了带雨
高考话题作文指导课件(1)

“欣赏”了这个故事,头脑中最先闪现出来的恐怕
应是“机遇”二字——对于那个大学毕业生和加州
经理来说,都是一种机遇……
以“机遇偏爱……”为话题作文,文章的中心内容
当然是谈机遇,至于机遇“偏爱”什么,那就因人
而异了。比如,法国大科学家巴斯德就有句名言—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你可以围绕巴斯德的
话来写,更希望在这句名言的基础上出新,写出
话题作文指导
1
关于话题作文的基本知识
话题作文的基本形式:材料+提示语(引导语)+话 题+要求(注意事项)。所给的材料有的是寓言故 事类(如2004年广东卷的《语言与沟通》),有的 是情境事件类(如2004年的浙江卷《人文素养与发 展》),有的是名人名言类(如2004年福建卷和全 国卷)。从所给的“话题”本身特点来看,主要有 关系类,如2004年上海全国卷《遭遇挫折与放大痛 苦》,有概念类,如2004年上海卷的《忙》,有观 点类,如2004年江苏卷《山给人以沉稳,水给人以 灵动》。从2004年各地高考作文的要求来看,基本 有如下几条:自定文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自 选角度,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可概括 为“四自”、“两不”)
巧用词语。拟题时可以充分的利用、挖掘生活语言, 利用相似词语的颠倒、谐音、形近等特点产生的独 特魅力使标题靓丽起来。如:《打假与假打》、 《向钱看与向前看》、《没有异想,哪来天开?》 等。 妙用术语。拟题时巧用人们熟悉的行业术语,往 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术语本身就有一定 的含义,能使阅卷人更容易掌握你的用意所在。如 《贫困的反作用力》、《催化人生》、《生活中的 欧姆定律》等等。
而又别致、醒目的作用。如《成功=志+力+物》、
《多解的题:规矩=?》、《联想1+1》等等。
高考作文的常见主题 PPT课件(共5张)

三:审美鉴赏类
审美鉴赏类主要是指对美的事物进行赏析的文 章。一般的主题包括读书、自然风景、民俗、 文化艺术等。
四:关注社会人生问题
主要是运用辩证思维进行思考,关注社会人生 问题。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2、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3、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 日· 法拉兹 7、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1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15、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16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8.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19.挫折时,要像大树一样,被砍了,还能再长;也要像杂草一样,虽让人践踏,但还能勇敢地活下去. 20.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21.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应对所有作文
一:成长励志类 成长励志类文章最主要是围绕“成功” 或“挫折”而形成的一系列主题,如勤 奋、坚持、宽容、信任、感恩、自信、 乐观等,常写的主题有:理想与信念、 勤奋与坚持、自信与乐观等。
《高考作文专题》PPT课件

例《过河小卒》
这道题很显然是不能够照“过河小 卒”的表面去理解、构思的,必须准确 揭示出它的真正的指向,也就是寓意。 俗话说:“过河小卒胜过车。”由此我 们可以明白:未过河的小卒微不足道, 但过河小卒力量强大,因此,小可以变 大。
训练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 的题目。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 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 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 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例《肩膀》
“肩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 的形式。
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 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如“父亲的肩膀”, 写一曲亲情的颂歌。
பைடு நூலகம்
训练4.
200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为 “必须跨过这 道坎”,从虚指的角度考虑,可以立意为: ① ② ③
【参考示例】
①必须跨过高考这道坎 ②必须跨过挫折这道坎 ③必须跨过心理闭锁这道坎
训练5.
2007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是“提篮春光 看妈妈”,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
最后要梳理两者间存在的关系:
①正面影响关系——感情越亲,对事物的认知就越准确;
②负面影响关系——感情越亲,对事物的认知就越不准确;
③零影响关系——秉公办事,不应该以感情左右对事物的认 知。
由表及里,揭示寓意
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 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 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参考示例】
“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一题目包含着三点人文思想。首先是“学 会感恩”。其次是“向谁感恩”。感恩妈妈生命的赐予,感恩良师点 滴的教诲,感恩自然山水的灵动,感恩祖国母亲的伟大。第三是“我 拿什么感恩”。“一篮春光”,这春光可以是满园的春色,可以是优 异的成绩,可以是顽强的拼搏……譬如,提篮春光看妈妈,我愿在这 篮子里放上一束淡香的康乃馨和母亲爱吃的巧克力,让她感到每一天 都像过母亲节;提篮春光看妈妈,我愿在这篮子里装满花瓣、春泥、 桃花和杏花酒,让祖国妈妈永远青山绿水,春意盎然。
高考语文我心有主--话题作文指导课件

在“我心有主”有这个明亮的 角落,埋藏着许多感人的精神,也 闪烁着中华民族耀眼的光芒。让我 们为自己能心中有主而骄傲,为别 人能心中有主而祈祷!
牵住心灵 秋叶落了又落,时间老人用心在老树 上刻下岁月的沧桑,记下了时代的繁华, 回首过去,有多少人拜倒在诱惑的石榴裙 下。在沧桑的年轮上,时间老人用心告诫 着,“我心有主”是做人的一条底线,请 牵住自己的心灵。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 惧。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精彩开头
1. 好一个我心有主。 2.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我说:不义之梨不可吃。 3.小人贪梨,孔融让梨,君子无梨。 4.子曰:知者不惑。小人惑于一颗小小的 梨子,而 置大仁大义于不顾;君子舍小 取大,甚或舍生取义。正所谓:浮云无 根,我心有主。 5.请问:你可称得出一颗梨子与满腔正义 的重量?
11、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从 没有因为多天一无所获而在众多 渔夫地嘲弄中沮丧甚或退却,相 反,他以自己的“硬汉”性格驾 船出海,历尽艰辛,虽然在人鲨 搏斗中失败了,但它战胜了自己 的卑怯,以坚定的个性和自主地 轨范,成就了人生的境界。
12、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总认为自 己不贪不占,无非是吃一点、喝一点,接 受点小礼品,或是利用工作搞一点小动作, 既无伤大雅,又无妨大碍。还有一些人常 以做“大事”者自居,不拘小节,言行举 止粗俗轻浮,对群众霸气十足,对登门求 助的群众冷淡推诿,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虽 然不像贪官污吏那样受人注目,产生的腐 败后果也没有那么明显,但是,久而久之, 也会成为一种恶习。其实,正是这些小事 小节的放纵,导致一个人逐渐走向腐败甚 至犯罪的道路。因为“小问题”是腐败的 根源,凡事都是由量变引发到质变的。
高三作文指导(话题作文及作文审题)ppt课件

导语+话题 要求) 话题+要求 ◎例2 导语式 (导语 话题 要求) 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都存在着“差异” 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都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需要我们客观审视, 这种“差异”需要我们客观审视,也需要我们理智 对待。实际上, 差异”的存在,反映了生命、 对待。实际上,“差异”的存在,反映了生命、生 活形态的丰富多样,也带给人们更多深入认识社会、 活形态的丰富多样,也带给人们更多深入认识社会、 认识人自身的机会。 导语) 认识人自身的机会。 (导语) 既然如此, 差异” 既然如此,“差异”又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或思 考呢?请以“差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考呢?请以“差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字的 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话题和要求) (话题和要求)
如何展开论述?
三个分论点,三个层次: 三个分论点,三个层次: ①什么是“和”,②为什么倡导“和”,③怎样才能做到“和” 什么是“ 为什么倡导“ 怎样才能做到“ ①人与人要和谐,②国与国要和谐,③人与自然要和谐 人与人要和谐, 国与国要和谐, ①“和 代表温和、不猛烈,②“和 代表着相安、和谐, ①“和”代表温和、不猛烈,②“和”代表着相安、和谐,③ 联系现实:人们渴望“ 期待“ 联系现实:人们渴望“和”期待“和”,可是现实人们的做法 却让人遗憾。 却让人遗憾。 ①“和 首先解决温饱, 更要求待人和睦、生活和平; ①“和”首先解决温饱, ②更要求待人和睦、生活和平;③ 固然重要,但是意味求“ 也不行,(……“和 ,(……“ “和”固然重要,但是意味求“和”也不行,(……“和”不 是什么而是什么……) 是什么而是什么……) ……
②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高考语文 话题作文精品课件

2014-4-5
14
2014 正重视文章的拟题,有的虽然重视但 拟不出好的标题来。具体表现在:有 的同学习惯以话题作标题。当然,从 这两年的高考作文看,“假如记忆可 以移植”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 题,也确实可以用来作文章的标题, 但并非所有的“话题”都适合用来作 标题,有些“话题”只是规定了一个 很大的范围,若以此为标题可能就不 够恰切。有的则是随便拿一句话作标 题。更多的是一般化,没有特色,没 有意蕴,不吸引人.
2014-4-5
4
中学语文在线
三是题目自拟。材料作文有的也是自拟题目,但其 还可以考查考生有没有读懂材料,话题作文则主要是 在选材、立意方面给考生更大的自主权,其目的既有 相同又有不同。 以上三大特征,是写话题作文时必须紧记的。当 然,不等于说,懂得了话题作文的特征,就能写好话 题作文。实际上,当前高三的同学,有的虽然懂得了 这些特征,但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
中学语文在线
对策:掌握考场话题作文的拟题原则和方法。 考场话题作文的拟题原则可为:确切、精炼、生 动、新颖、有意蕴。确切,指的是符合文章内容, 同时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精炼指的是标题字 数恰当,不宜过长。生动,指的是题目能体现出 一种活力,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新颖,指的 是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能给人一种新鲜 感。有意蕴,指的是有内在的含义。拟题的方法 有很多,下面只是以2000年高考满分作文的标题 为例,介绍几种: 以中心论点为标题,如《提倡思维发散》; 以议论范围为标题,如《青春的诠释》; 以中心事件为标题,如《中考总结会》; 以自然景物为标题,如《雪花》; 以古诗词名句为标题,如《横看成岭侧成 峰》。
高考话题作文
2014-4-5
高中作文-话题作文PPT课件

例如:语文课不单是语言训练课,更是人生教育课。 它使我们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懂得做人的修养。 但上语文课,有的同学很喜欢,有的同学不那么喜 欢。请以“语文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 文。
其中,立意角度大体上有: 品味(食物、音乐、书籍、生活、人生等) 品位(物有物品;人有人品)
3、关系类 例3:话题“彩排与直播”
①把握比喻意义,延伸生活哲理 ②辨析内在联系,确定立意角度
对立统一关系:如“纪律与自由” 。 是非取舍关系:如“偏见与关爱” 。 并列关系:如“和而不同” 。 条件关系: 如“人文素养与发展” 。
医院挂着一个横匾,上书“华佗再见”。一个外国人问
这个青年人:“这个匾写的是什么意思?”青年人说: “再见吧,华佗。”这位外国人听了先是迷惑不解,继 而大笑起来。
1.《低素质,再见》 2.《岂可不懂装懂》
㈢新颖、别致
【例】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 地的父亲要钱,信中只有三个字——爸:钱。儿。
1.《怎一个“钱”字了得》2.《爱,是不能忘记的》 3.《我们现在怎样做儿女》 4.《谁来为亲情“扶贫”》
㈣含蓄、深刻
【例】话题:“幸福”
1.《幸福的滋味 》
2.《我和幸福有个约定》
3.《别让幸福擦肩而过》4.《采撷幸福》
5.《幸福之吻 》
6.《缝在衣服上的爱》
好的标题往往通俗易懂而不晦涩难 解,简洁流畅而不繁冗板滞,新颖出奇 而不平庸俗套,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 耳。
如果我们想写成抒情性的散文,可拟题 《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 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就要这样拟题: 《植树,为了子孙后代》 《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 《真的是“无用之材”吗》
2、善补题,以小见大
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 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 抽象变具体,是最常见的快速审题和拟题技法。
其中,立意角度大体上有: 品味(食物、音乐、书籍、生活、人生等) 品位(物有物品;人有人品)
3、关系类 例3:话题“彩排与直播”
①把握比喻意义,延伸生活哲理 ②辨析内在联系,确定立意角度
对立统一关系:如“纪律与自由” 。 是非取舍关系:如“偏见与关爱” 。 并列关系:如“和而不同” 。 条件关系: 如“人文素养与发展” 。
医院挂着一个横匾,上书“华佗再见”。一个外国人问
这个青年人:“这个匾写的是什么意思?”青年人说: “再见吧,华佗。”这位外国人听了先是迷惑不解,继 而大笑起来。
1.《低素质,再见》 2.《岂可不懂装懂》
㈢新颖、别致
【例】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 地的父亲要钱,信中只有三个字——爸:钱。儿。
1.《怎一个“钱”字了得》2.《爱,是不能忘记的》 3.《我们现在怎样做儿女》 4.《谁来为亲情“扶贫”》
㈣含蓄、深刻
【例】话题:“幸福”
1.《幸福的滋味 》
2.《我和幸福有个约定》
3.《别让幸福擦肩而过》4.《采撷幸福》
5.《幸福之吻 》
6.《缝在衣服上的爱》
好的标题往往通俗易懂而不晦涩难 解,简洁流畅而不繁冗板滞,新颖出奇 而不平庸俗套,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 耳。
如果我们想写成抒情性的散文,可拟题 《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 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就要这样拟题: 《植树,为了子孙后代》 《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 《真的是“无用之材”吗》
2、善补题,以小见大
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 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 抽象变具体,是最常见的快速审题和拟题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