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权利与义务》学案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单元备课【文档标题】: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单元备课方案---一、单元主题与目标【单元主题】:理解权利义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2. 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单元内容规划本单元主要涵盖以下核心知识点:1.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但不限于生命权、财产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等各项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来源及其保障机制。
2. 公民的基本义务:如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依法服兵役及纳税等基本义务的内容和意义。
3.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对应性和制约性,引导学生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要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相结合:对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进行系统讲授,并辅以生动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的法理知识。
2. 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围绕特定情境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思考权利义务问题,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并践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对权利义务的理解程度以及应用能力。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小论文等形式,考核学生对公民权利义务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其关系的认识深度。
3. 反馈与改进:定期收集学生学习反馈,针对存在的疑问和困难进行针对性辅导,调整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单元总结与延伸在本单元结束时,将带领学生全面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提炼关键知识点,引导学生从个体到社会层面,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权利义务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珍惜并合理行使公民权利,为构建和谐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权利与义务教案

初中权利与义务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权利与义务的概念,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掌握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增强责任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教学重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播放短视频,引发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权利与义务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1. 教师讲解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方法。
3. 教师举例说明,引导学生认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并进入新课。
二、深入学习1. 教师讲解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实践演练1. 教师设计情景剧,学生扮演角色,模拟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场景。
2. 各小组表演演练,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
2. 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的定义和种类。
2. 公民义务的定义和种类。
3.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和种类。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并分享讨论结果。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 让学生理解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 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基本权利。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分享讨论结果。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理解。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 让学生理解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 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基本义务。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分享讨论结果。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的理解。
第四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关系。
2. 让学生理解在行使权利的也要履行义务。
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关系。
2. 在行使权利的也要履行义务的原因。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例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和义务复习教案

(1)材料一中我的哪一权利受到侵害?生活中侵权行为的出现往往是由人们随意行使权利导致的。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材料二中小兵等人因触犯刑法身陷牢狱,我们从中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怎样的警示?
(1)上述情境中一家人其乐融融,涉及到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
(2)请从材料中各选一例说明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务,都是既有利自己又有利他人的?
小结反思:
当堂完成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课堂作业
见课堂练习
教学札记
C有序的社会需要特定的规则
D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相辅相成的
2、中学生李琪爱好绘画,其作品多次获奖,小有名气。为参加学校举办的创意集市活动,她精心挑选了5幅作品。在活动中,李琪售出3幅,收入500元,剩余2幅赠给了好友。她将画作赠给好友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A李琪将画作赠给好友,行使了劳动权
B李琪将画作送给好友,行使了财产权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7.我国公民的维权方式
(1)协商。(2)调解。(3)仲裁。(4)诉讼。公
8.遵守宪法法律的原因、具体表现、做法
★9.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
教法及教具
记忆法、探究合作、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练习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练习知识点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由谁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有哪些?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1)由宪法规定。
(2)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3)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去权力的重要形式。
2.公民的监督权表现在哪些方面?行使这项政治权利的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1)表现: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重要性或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4.除三项政治权利和自由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哪些基本权利?这些权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公民基本权利:①社会经济权利:主要有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②文化教育权利:主要有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③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2)权利的共同特点:由宪法规定,并受到宪法和法律保障。
5.教育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我国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制定的政策是什么?(1)地位(或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教材习题答案

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等。
教材第48页探究与分享 从王凯的故事里,你体悟到公民依法服兵役有 何重要意义? 【答案】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 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 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教材第49页探究与分享
你认为兵役机关和当地政府的做法是否合理?
(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2)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 【答案】(1)根据法律规定, 公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应同时具备的条件如下: 国籍条件,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公民。 年龄条件,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在年
龄上必须年满18周岁。 政治条件,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教材习题答案
教材第32页 运用你的经验 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 本权利? 【答案】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受教育权。 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 权权。 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劳动权权。 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社会保障 权。
教材第33页 探究与分享
行动。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符合世界文物展示业的发展趋
势,有利于发挥博物馆和纪念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 值,有利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推广。
教材第41页 运用你的经验
在消费过程中你是如何维护自己权益的?
【答案】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依据我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权。
安定的生活环境,等等。
教材第52页运用你的经验
(1)列举一项你所享有的权利,说说这一权利的实现需要
他人付出怎样的努力。 (2)列举一项你所承担的义务,说说履行这一义务对自己 和他人具有什么意义。 【答案】(1)被抚养教育的权利。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 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 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第4课:公民义务( 公民基本义务 ) 》听课记录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4课:公民义务(公民基本义务)》听课记录一、导入(1.1)1、教师行为:•简要介绍《宪法》的背景:说明其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宪法在维护国家法制和社会秩序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公民基本义务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何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宪法与公民日常生活的关联性,以及公民履行义务对社会的贡献。
2、学生活动:•聆听教师的介绍,对宪法和公民基本义务产生兴趣。
•思考并回答教师关于宪法与公民义务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
3、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介绍宪法和提出问题,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为后续的课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1.2)1、宪法朗读与解析:•教师朗读宪法相关条款:注意语调和节奏,让学生感受法律的神圣性和严肃性。
•学生跟读与讨论:注意字词的发音和句子的停顿,理解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义务的规定。
2、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案例:通过具体案例解释公民基本义务的内涵和外延。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公民如何履行义务,讨论公民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组分享与讨论:•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汇报各组对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解和案例分析。
•全班交流与讨论:比较不同小组的观点,深入理解公民义务的实质。
4、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公民义务,如何处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分享个人践行经验: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实践公民义务的经验和感受。
5、学生活动:•认真聆听宪法朗读,跟读并讨论宪法条款。
•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6、过程点评: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概念和实际应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提纲式板书设计《公民基本义务》1.宪法背景与地位–宪法的核心地位–公民基本义务的定义2.宪法条款解析–公民的基本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3.案例分析–公民义务的实际应用4.小组讨论–公民义务的理解–个人践行经验分享5.拓展延伸–日常生活中的公民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处理方法四、作业布置1.背诵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义务的相关条款,并理解其意义。
第16课《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第16课《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课程概述《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三年级下册的第16课。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如何在我国法治体系中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公民身份所赋予的权利与责任,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和自己的义务担当。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列举出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学生能够解释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够理解在行使权利时的限制和义务履行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同理心和法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法律和公民权利的尊重。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责任意识。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尊重他人权利。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 公民权利:介绍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受教育权、平等权等。
- 公民义务:阐述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如遵守法律、依法纳税、服兵役等。
第二部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相互依存:解释权利与义务是公民身份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相互支持。
- 权利的边界:讨论在行使权利时,不应侵犯他人的权利,要遵守法律规定。
- 义务的履行:强调履行义务的重要性,以及不履行义务可能带来的后果。
第三部分:实际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具体应用。
- 案例包括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以及不当行使权利可能导致的后果。
第四部分: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 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 强调学生应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履行自己的义务,例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
教学评估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和吸收课程内容,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权利与义务复习学案
(一) 公民权利
1.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包括,,与文化教育权利以及,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中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及等。
3.政治自由的内容包括: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公民人身自由的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
5.人身自由的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重要的权利。
6.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包括:、、肖像权、姓名权、等。
7.公民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的内容包括:、劳动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权利等。
8.了解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进行。
9.了解公民如何维护权利
(1)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2)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3)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仲裁和等。
10.知道仲裁的特点(1)程序较为灵活(2)不能上诉,一经做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東力。
(3)不公开审理。
(二)公民义务
1.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包括: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等。
2.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2)权利与义务具有,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又是法定义务的。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例如,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法定义务需履行的要求
(1)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2)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4、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思维导图
三、学以致用,初试锋芒
(一)判断题
①星期天紧张的学习让我头昏脑涨,我决定到超市逛逛,逛了一圈没买到心仪的物品,在超市出口处保安拦住了我,怀疑我有偷窃行为,为了证明我的清白,我主动配合了保安搜身的要求。
()
②进入九年级后,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一些同学退缩了,选择辍学外出务工,并扬言“受不受教育是我个人的权利,他人无权干涉”。
()
四、直击考点,有的放矢
1. 隋某与丁某是不同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双方因客户买卖房屋问题发生纠纷,隋某便在朋友圈及房产中介微信群内保骂丁某是“人渣”“不会有好下场”。
对丁某维权有帮助的提示是()
①隋某涉嫌侵犯名誉权②给予隋某同样的回击
③向法院提起诉讼讨回公道④依法追究隋某的刑事责任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2017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指出,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
这一规定()A. 说明诚信是一种资源 B. 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 维护了公民的隐私权
D. 限制了公民言论自由权利
3、小明参军前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好学生,复员到电厂后由于工作努力,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并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
小明履行了()
①受教育的义务②劳动的义务③依法服兵役④依法纳税的义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2018年1月,微信朋友圈疯传一高楼起火并配有字幕“玉环烟花超市爆炸”的视频。
据查该视频实为广西的一场火灾。
随后散布谣言的许某等人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
该事件告诉我们()
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
③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④应理性利用网络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九年级学生方微的梦想是长大后当一名法官。
以下是她对一些案例的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A. 女大学生苏某在某电视台举办的舞蹈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其父母在女儿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她获奖的照片卖给某舞蹈培训机构——苏某父母没有侵犯女儿的肖像权
B. 某地政府将3户逼迫学生辍学打工的家长告上法庭,要求依法判令学生家长立即送于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被告家长的行为侵犯了其子女的受教育权
C. 秦某未经影视作品权利人许可,在影院网上向公众提供近7万部影视作品链接,日均访问量10万人次,涉及金额达4000余万元——秦某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权
D. 赖某利用黑客技术非法窃取155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数据贩卖,从中非法获利6800元——赖某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五、配套练习:《初中学业考试指导丛书》P41-42。